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的目的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第四节、临终关怀的目的
 
 
一、劝导放下,寻求解脱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病人面临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事实,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寻求解脱,超越死亡,并非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关怀,成为病人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医学相信,人死之时,耳力是最后消失的,与佛法所说:‘娑婆众生,耳根最利。’不谋而合。当病人意识不清濒死之时,往往还是可以清楚听到周遭的一切话语。因此,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觉察,可能比我们所了解的来得敏锐。许多有濒死经验的人,一提到神识离开肉体的体验,都能够详细描述周遭的事物,甚至知道其他病房的情形。这清楚显示,积极地对病人关怀劝勉、念佛开示,多么有用且重要。
 
以下二则劝导范例,提供参考。
 
[1]劝导范例之一:以子女劝导父母为例
 
   
对于必死无疑的临终者,不是依依不舍地留他活下来,而是面对现实地祝福他离去。亲人生离死别,宜以深切、诚恳、柔和的语气说:‘妈妈,我在这里陪您,我爱您,就如同您爱我一样。您即将要过世了,死亡乃是每一个人无可避免的事。这世间是苦海,您的离去是一种解脱,我希望您能留下来陪我,没有您我会很难过,但我不要您再受更多的苦。我会永远珍惜我们母子相处的日子,更会怀念您对我恩深似海的付出与无微不至的照顾。能生为您的儿子,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您对我的母爱,我会永怀心中。此刻帮您念佛,是我真心对您的尽孝;送您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我对您最大的报恩。阿弥陀佛的世界,是我们安身立命最好的地方,环境清净幽雅,缤纷美丽,天上昼夜六时,不时雨诸天花,五彩十色,既香又美。地上是黄金琉璃,一尘不染,宽阔平坦,清净光明。还有讲堂、精舍、行树、楼阁、莲池,自地以上至于虚空,所有万物,皆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讲堂精舍,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内有水池,外有树林。珍奇宝树,整齐排列,光辉赫奕,宛如明镜,能够显现十方佛土。七宝楼阁,居住宫殿,美轮美奂,远胜天宫。这些殊胜美妙的环境,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为妈妈您所设施建立的呀!此外,七宝莲池里面有八功德水,香甜甘美、澄净清凉。妈妈您若喝了八功德水,不但能止渴疗饥,还能长养圣胎、清除烦恼无明、开显如来智慧,很快就能证成大菩萨乃至成佛哦!莲花与八功德水都是阿弥陀佛本愿所庄严而成的,目的也是阿弥陀佛要成就妈妈您呀!西方净土,四季如春,清朗凉爽,不冷不热,没有日夜之分,也没有太阳和月亮,全然一片柔和清新的光明。因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会放光。受到佛光普摄,自然业障消除,身心自在。这样舒适、光明、安泰的环境,都是阿弥陀佛要让妈妈您在快乐、自在、解脱的生活中成佛呀!阿弥陀佛真是大慈大悲!妈妈,我真希望您去。请您不要再执著人世生命,不要再牵挂尘劳家事,我会料理一切,让您安心,我也会好好为您活下去,并且会过得很好。在您离去的路上,您并不孤独,因为有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的陪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以前的法藏菩萨发愿说:‘若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意思是说:‘我法藏菩萨将来如果成佛,我的佛名叫无量寿,众生听闻我的名号解脱成佛之道而信受称念,全部都可以往生到我的国土,没有一个会被遗漏。’所以我为妈妈说法,就是讲这句佛号可以使您往生西方成佛的道理,希望您任凭阿弥陀佛的救度,随顺阿弥陀佛的接引。阿弥陀佛发愿要用名号救度您,您只要仗著名号的愿力,绝对能往生。因为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有真实无上的功德力、有绝对救度的本愿力,这是古佛示现的法藏菩萨,为救度十方一切众生所成就的力量。这句名号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不可思议、广大无边,上能度等觉菩萨,下能救地狱众生,故法藏菩萨成就了救度一切众生的佛力,才得以成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妈妈,您若往生成佛,我也深感无比光荣,让我念佛送您一程,报答您的亲恩,也请您跟著我念,等候阿弥陀佛莲台来迎,接您回归净土。’
 
[2]劝导范例之二:以莲友劝导一般人为例
 
   
○○○太太你好,我是佛弟子本愿行者○○居士,今天应你儿子的礼请,前来探望你,很荣幸能有缘跟你认识。你身体不舒服,不必起身,躺著就可以了。我听你儿子说,你已得了肝癌末期,目前正接受化疗,想必你现在受病苦的折磨,身心很不舒适,对人生难免充满无奈与灰心。我今天来探望你,正是要藉著佛陀的慈爱,帮助你离苦得乐,解脱病苦。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是苦海,我们也常听老一辈的人讲,人出生本就是来受苦的。的确!我们一生历经生老病死之苦,任谁也无法避免,可是我们可曾想过,为何生而为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生的意义、目的、价值究竟为何?又为什么会老、会病、会死?佛法就是在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
 
   
世尊在《涅槃经》告诉我们,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些是已定之苦,尚有未定之苦,天灾、人祸、地变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生死大事未了。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知道人有灵魂,世俗讲灵性,佛家讲神识。神识是真我,不生不灭的;肉身是假我,有生有死的。神识若没有获得解脱,就会生生世世沉沦六道。六道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生死流转的六个居所,包括三善道与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任何一道都是痛苦的环境,于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理后告诉我们,唯有修行,解脱生死,跳出三界,离开六道,才能彻底圆满解决人生的一切痛苦。
 
   
我现在告诉你一个最简单有效的修行方法,如果你愿意接受,你绝对可以做得到的,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发愿要以名号救度十方众生,所以凡是念佛的人,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太太,你已病得很严重了,人生至此,除了感到无奈,应深念世间无常,人命短促。此时,应放下世俗杂事,听从医生诊治,安心养病,并且一心念佛,仗佛慈力,现前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当来往生西方,成就佛道。请你把肉身病苦的治疗交给医生,神识大事的了办交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你一念佛,他就放光摄受你。假如你还有阳寿,因为虔诚念佛,业障消除,自然病就好了。假如你生命将终,也因一心念佛,蒙佛救度,往生净土。
 
   
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为你我发愿修行所成就的世界,是三界外清净庄严的地方,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好居所。那里没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唯有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往生到西方净土,每天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生活在一起,何其快哉!而且莲花化生,无有生苦;证悟佛身,无老病苦;寿命无量,无有死苦;食衣住行,随心所欲,无求不得苦;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怨憎会苦;神通自在,随处应化,无爱别离苦;净除烦恼,回复本性,无五阴炽盛苦。身相光明、威神功德、神通智慧,如佛一般。极乐世界就是那么好,所以我们才要去,只要念佛想去,就一定能去,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佛陀告诉我们:‘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阿弥陀佛就是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父,世间父母疼爱子女,尚且牺牲奉献,不求回馈;阿弥陀佛慈爱我们,怎会要求报偿,讲求条件呢?此时,念佛对你是最重要的,我深深祈望你,能尽快病好,恢复健康,身心愉快;更切切盼望你,将来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我真心祝福你。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念佛,徜徉在阿弥陀佛的怀抱里,沐浴在阿弥陀佛的慈光中,聆听阿弥陀佛慈悲的呼唤。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二、一起念佛,洗净身心
 
    
关心与鼓励的目的,就是为使病人能够念佛,故劝导之后,应以引磬带领其一句一句称念佛号。病人通常卧病在床,体力虚弱,故不适合唱诵式的念佛,关怀者应慢慢地敲打引磬,称念一句,让其跟念一句,并且注意其念佛的气力、速度、神情,以便视情况,适时调整。念佛时,准备佛像、茶水,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以令临终者饮用,并且洒净,使其身心,蒙受佛光摄受,这极易带给病人内心的安定与慰藉。
 
   
首先在病人视线可及之处安置佛像,并备茶水与纸杯,至诚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
 
  方法如下: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今在佛前至诚恳切,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佛水,以救疗病患○○○老先生,令他消除病苦,身心安泰。如果尚有世寿,蒙佛加持,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如果世缘将尽,蒙佛光明,接引西方,毕竟成佛。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仗佛愿力,一心念佛,至诚感通,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唯愿佛陀,不违本誓,二六时中,慈光哀摄○○○老先生,南无阿弥陀佛……(以引磬一句一句带病人称念佛号若干声)。
 
   
佛陀加持之茶水,一半让病人喝下,并嘱其边喝边默念佛号,另一半为其净身并洒净病房。洒净时,一心念佛,并观想阿弥陀佛放光遍照病房,遍入病人身心中。
 
三、至诚回向,恳切叮咛
 
  
念佛洒净之后,将大众念佛功德,回向病人,使其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爱护佑。凡人临终之时,大多有许多冤亲债主缠身,故念佛功德回向病人的冤亲债主,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临走之前,再叮咛多念佛。
 
[1]回向病人(请病人跟念):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一心恭请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放光普照,摄受○○○(病人姓名),使我业障消除,身心自在。假若尚有世缘,身体健康,诸事如意,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世缘若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毕竟成佛,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愿以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回向佛子○○○,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三遍)
 
带念三遍后,再安慰几句,略说含意。
 
  
范例:○○○老先生,现在您已喝了阿弥陀佛加持的佛水,又跟大家一起念佛,必能仰仗佛力,消除业障,身心自在。释迦如来在《观经》说:‘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既然能消除生死罪业,也必能消除您的病苦,使您恢复健康。假如您还有世缘,因您至诚念佛灭罪,疾病很快就能痊愈,诸事顺心,吉祥如意。希望您病好了后,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圆成菩提。假如您世缘将尽,也因一心念佛,必定蒙佛垂手接引,往生佛国。我祝福您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护佑中,早日康复,身心安泰,请您安心养病,记得!要多念佛。
 
[2]回向冤亲债主:
 
  
病者若有冤亲债主缠身,应先念佛回向给冤亲债主,并略为开示。
 
  
范例:○○○老先生的冤亲债主,请您平心静气听我讲几句佛法,我是佛弟子本愿行者○○居士,今天应○○○老先生的家属礼请,前来探望他,希望藉著阿弥陀佛的威神护佑,使他消除病痛,恢复健康。也因此法缘,使您有机缘听闻到了佛法真理,聆听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对您的呼唤,这是您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希望您能把握这殊胜法缘,一起念佛,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得到解脱,往生成佛。
 
  
俗话说:‘冤可解不可结。’您会找到○○○老先生,折磨他,凌辱他,必定是在过去世中结下恶缘,○○○老先生或许以前曾经伤害您,致使您心有不甘,找他算帐。如果您愿意让我帮您解决问题,您可以藉用○○○老先生的嘴巴,述说前世发生的事由,我请阿弥陀佛做主,化解您们的仇恨怨怼。阿弥陀佛乃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一位大慈大悲的圣者,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他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了四十八愿要广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您在内。佛是真心诚意的人,他发愿要度众生是真实的,阿弥陀佛发愿说:‘十方众生,念我名号,必得救度,莲台接引,往生我国,若不生者,我不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他的愿已经圆满成就,所以成佛叫‘南无阿弥陀佛’。果地名号乃是由因地发愿而来,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力、本愿力、功德力,能上救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三圣六凡九界群萌,慈悲平等救度。
 
   
您能附身在○○○老先生之体,由此可见,乃是鬼道众生,想必您经常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因此,脱离鬼道,往生净土,对您而言是最重要的,也最迫切的。阿弥陀佛十二光明当中的无对光明,就是专为消除众生冤亲债主的仇怼而成就的。所以只要您念佛,就能蒙受阿弥陀佛无对光明的摄受。虽然○○○老先生,过去世中与您横结恶缘,但您却因他之缘故,得闻佛法,获得解脱机缘,而且他也深感愧疚,向您求哀忏悔,愿意念佛回向给您,使您超生佛国。您应该心存宽恕与感恩,化戾气为祥和,化仇恨为慈爱,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冤冤相报,只有徒增痛苦,来!我以引磬清亮悦耳的音声,带您一起念佛,蒙受佛光照耀,随顺弥陀救度。我衷心祝福您脱离鬼道,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成佛作祖,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3]叮咛临终病人:
 
   
范例:○○○老先生,在您往生之后,您虽然不再拥有现在所认知的生命,但您的生命将会继续。您将会带著我们的祝福与阿弥陀佛的慈爱,一路继续前行。您人生经历过的一切不会流失,不管您对自己一生的感觉如何,往事已逝。勇敢的接受您的人生,不管好坏。当您的一生逐渐接近尾声,也该是您放下一切爱恨情仇的时候了。您曾经为家庭、为事业、为亲人努力过、担心过、欢笑过、痛苦过、生气过、失望过,现在该是好好休息的时候了。放轻松,不要再操心这些事了。如果您惊恐不安、迷惑彷徨,深呼吸一口气,慢慢念佛,把佛号融入您的呼吸,与阿弥陀佛合为一体。
 
   
您周遭的亲人,对您的离去,或许会伤心难过,悲痛哭泣,那是他们表达对您怀念的方式。如果您仍然觉得与此生的人事割舍不下,告诉自己:‘妻恩子爱,不可常保;孝子贤孙,皆当别离;万事功成,终归有败;一切所有,皆悉非常。生来死去,一切人事只是缘生缘灭而已,眷恋并不能永远拥有,执著只会带来痛苦。’不管苦乐,不论悲欢,您已经度过了一生,您的生死皆有因果,生命诞生的业力带您前来,死亡的业力也将带您离去,阿弥陀佛的慈光摄护,将会是您旅途上的依靠。现在,您即将要出发了,我祝福您有一段充满慈爱、平静、祥和的旅程,您回归西方极乐家园的时候到了。
 
[4]叮咛病人家属:
 
   
范例:看著深爱的亲人,生命一点一滴流失,我相信你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痛苦,失去亲人,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人伦亲情的自然流露。生命的必然过程,就是有生必有死,就连圣者佛陀,为救度众生,乘愿再来,降生为人,一期缘尽,也要舍身入灭,何况随业流转的凡夫?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愧咎心、罪恶感,纵然父子至亲,他的生死也不是你们能掌握的。接受这个事实,收拾悲伤,准备他的临终及后事,让他安心离世,回归净土,死而无憾,才是对他最大的爱护。我相信你们不希望他留下来承受更多的痛苦折磨,预先为亲人做死亡的准备,不是一种放弃,也不会加速死亡,反而可以帮助他面临死亡时,不再恐惧,安详离开人世,往生西方佛国。
 
   
当一个人确实已经到了临终的最后阶段,应该停止一切检验注射和侵犯性的治疗,因为这些会引起愤怒、刺激和痛苦。让病人的心在死前尽可能保持宁静,如果能够的话,应该告诉医师,在病人回天乏术时,得到他本人的同意,把他从加护病房迁移到单人病房去,拿掉所有的监测器、人工心肺复苏器,也请医护人员不要再去干扰他,越久越好,尽可能给他宁静和安详,以便帮助他开始死亡之后的旅程。
 
  
亲人的怀抱,是最能让病人安心离去的地方;亲人的陪伴,是最能安抚病人的离愁,记住!不要让他一个人孤单地挥别人世,有人陪他欢笑、哭泣、分享一切,直到最后一刻,这是最终极的关爱。
 
  
下面我要说的话,就是你们要做的事,对病人从现在到死后,利益很大,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确实执行,如果你们真正爱他的话。
 
  
首先,趁他还能讲话时,询问他有关后事的处理事宜,有何心愿未了,有何事情交代。问过之后,就避免打扰他,一心为他念佛,并劝勉他发愿求生净土。
 
  
此时,饮食应以素斋为主,愈濒临死亡,饮食宜愈减少。不可急于为他沐浴更衣,应尽量让他宁静安详地善终。医生如果宣布医药罔效,应立即出院,及早回家,不可急救;避免在医院断气,让他在自己家中往生,较为安适,且便于助念。
 
   
若不幸在医院断气,不宜马上送进太平间、或用白布裹身、或穿衣物;应立即盖往生被、点金光明沙、一心念佛,并商请院方允许助念八小时后再出院,或善巧借故拖延时间,若不能办到,送回家时,边移动遗体边念佛。
 
  
如果在医院往生,你们家属有意将遗体运返家中处理,应尽速通知院方安排救护车接送,切记!不可通知葬仪社,也不可让院方通知葬仪社,以免衍生诸多麻烦,影响你们家属念佛。送回家时,在医院就立即通知家人或莲友,家中先行摆设安置,就绪一切,以便回家,即能安顿,马上助念。
 
  
送回家后,不可净身更衣、通告亲友、焚烧纸钱、哭泣干扰、移动身体、塞手尾钱、拜脚尾饭、放入冰柜、通知葬仪社。若有葬仪社获知先来放置冥纸、架设布幔,应当机立断拒绝。后事的处理,等念佛八小时后,再行发落不迟。
 
  
从现在起,你们家属若能戒杀放生、持斋茹素、诵经念佛、济难救贫、造像建寺、斋僧供佛……广修功德,回向亲人,则对临终病人,具有莫大利益。
 
  
详细处理的要项,请参阅这本《生命的终极关怀》便可明了。这些佛像、念珠、经书、念佛机、录音带、往生被、金光明沙,免费跟你们结缘,预留备用。我希望用不到,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将来如果需要我们帮忙助念,我们会很乐意付出的。

信愿法师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