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的自救法1



中阴身的自救法(一)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第一章  比较神权宗教和佛法度众生两者之间的精神
 
一、世间神权宗教拯救世人的精神
 
    
神权宗教即是以崇拜神为主宰之宗教,分一神及多神两种。一神宗教主要者有天主教、基督各教派、回教、印度神明教、犹太教等。多神教则有印度教、道教、以及民间诸神道杂教等。不论其为一神或多神也好,世间宗教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各以其所信奉之神为真,其他皆假。又以其所行之法为正,其他为邪。在此‘我是他非’的信念之下,任何人如不依照其法奉行,便一定失落,于死后下地狱受苦。这一来便形成宗教之间的紧张,积极方面的影响便是各出奇谋,发展教务,吸收会员。消极方面的影响则是各自排斥,水火不容。轻微的可引起地区性的争论,严重的则可导致纠纷,甚至战乱的,在历史上有耶、回两教的战争,便是宗教争执之极端。这皆因各宗教皆以为自己在替天行道,诛魔降妖。这样救世人还未做到,生灵却遭受涂炭了。
 
    
从以上可以了解,世间宗教的精神不够广阔,亦无从扩大,因为先天性的信念使其信仰者狭隘。由于此信念多为教徒相信是来自神意,是以‘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是千古不移的教条。所以耶教各派俱相信只有耶和华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只有敬奉耶稣说话的人才能升天享受永生。其他的人无论良善到怎样,如不肯接受耶稣救赎之说,便一定落地狱受永远痛苦的。回教则说只有可兰经的话才是真实,人如不奉照可兰去做,则必下地狱无疑。其他宗教亦大同小异的说只有其法方真,使人升天,成仙,成神不等。这里且不讨论各教的可信或不可信,而专在讨论其救世人的精神。正因各教只救信服其教义的人,所以可以断言其弊病在于精神过于狭隘。环境各宗教除了拯救顺其神意的一小撮人之外,余者置诸不顾。那末不信其神的好人不救,未知其神的人不救,已下地狱的人不救,畜生不救,魔鬼更不救。这样不单显示各宗教的精神之不可能伟大,还使人怀疑创造万物的神是否真的全能全知。
 
二、佛法度众生的精神
 
   
佛法不同世间宗教,主要在乎佛法不教人求一神或多神拯教,而是人人依因果律而修行,即是修学醒觉的方法而实践之于生活中。佛之示现世间主要是指出修行不可依靠神权,并说明了六道轮回中,神不过像人一般的占一道而已,也开示了神福比人福大,但人的智慧实比神高。佛也说了例子,显示天上的神,有时反要向有道的世人求救,以解灾难。迷者不察,以为神的智慧高过人的智慧,向神求拯救,直等如向木石救助一样了。所以一迷一觉重点在乎了不了解人神之关系。如向外求者为迷,回光自照者为觉。世人觉者当然不多,有迷于神权的,有迷于钱财的,有迷于享受的,有迷于名利的,不一而足。所以已知觉或能觉的便要引导迷者,令他也觉,所以说诸佛菩萨都自觉觉他。基于此,佛法信奉者的度众生精神乃可无边宏大,即是凡有迷的众生,都要去醒觉他们,不论在天的,人间的,甚至畜生,鬼和地狱界的,都要去以开悟各道的生灵。因此,在世界上,佛教不排斥任何别的宗教,不但不排斥,反而要找寻机会去警醒外道信仰者。但是,有一点要说清楚,‘不排斥’的意思不是说不指出他们的错处,而是对他们和对任何人一样的慈悲。事实上众生千品万类,业不重不为人,愈是走错路的众生,或大邪大恶的人,愈要先度他们。所以诸佛菩萨普度众生,包括天魔与恶神在内的。这一点又和世间神权宗教不同。在神权宗教里,神与魔就如同善与恶的对立,藉以解释人性的超升和堕落。即是靠神的超升,倚魔的堕落。因此从有人类之始,便得有魔,不然便无从解释人类的罪过,也无从卸下全能之神因何不造全善之人的责任。佛法则不须对人之罪过有所交代,因为一切都依因果以及助缘而生起,一切现象都是报。所以善与恶不是对立的,而是两种因缘和合以后的暂有假相。善的因缘可引伸更多的善报,恶的因缘则可招延更多的恶报而已。因此菩萨度众生不必一定以善或好人的身份去度恶人,亦可以现恶人相去度恶人,甚至以恶相去度善人的,此之所谓以种种形而普度诸有缘了。
 
    
由此可以明白,佛法是没有像神道宗教那样传教工作的。事实上佛教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而是一种宏大无比的慈悲愿力,任何众生有难,不论那一界,都要去替他度脱之,更进一步,使之出轮回,彻底了断生死。因此佛法的度人精神不在乎令人加入甚么团体或组织的,而在乎使人实实在在的明白佛传授的法门,依法生活,解脱生死之痛苦。这些解脱生死苦之法是人人都应学习的。学法是份内事,不学便对自己不住,也即是对不住众生,因为学法除了自度之外,还有无量无边众生等著成道的人去度他们的。我们这样的一懈怠,无数众生便延长了受苦期。
 
   
这样看来,一个真正明白佛法的人要时时刻刻惦记著众生的苦,有机会便要教他们或告诉他们真正可行的解脱生死方法。这样的做法是艰辛的,因为众生业重,兼且迷失长久,一旦要他们放弃依神鬼之法,很不容易。所以度众生工作是不计人我,酬报或条件的,也不论其为亲人或仇人,总之有肯听的便告诉他。如不可以用直接方法教他,也要用间接方法行之。即使有些人未能立刻信服,但也可藉此结来生之缘,或下道种,以成将来接受佛法之因。如是工作方是佛法度众生的精神。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