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的自救法0



中阴身的自救法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众生因为不知正确的修行方法,以致生死不休。这是迷的现象,如果要从迷中醒觉先要认识人生的苦。人的苦归纳起来有八大类—
 
1、生—这是指人在母胎中所受的痛苦,窒闷痛楚,有如被煎煮的感觉,佛法称之为‘胎狱’。及至出生之一刹那,与空气接触,有如刀割之痛。
 
2、老—这是众生的福寿渐漏之故,当人衰老的时候,身体各机能退化,形成不便及痛楚。精神亦不平衡,记忆力减退,必须作各方面的适应,才能生活。
 
3、病—人因七情六欲的影响或饮食天气的不适应,以致身体机能失去平衡,不能抵抗病菌或消除病毒而生病。有时病来骤急,有时却长月缠绵,但都使人痛苦非常。
 
4、死—人生匆匆,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可以见到‘死’实在是无奈何的,亦是众生的最大威胁,是苦中的最苦。死亡使人恐惧的原因就是‘前路茫茫,不知去向’,又以为‘人死变鬼’,令人更忧恐莫名。
 
5、爱别离—这生离之苦,即是与亲人分手,不知重逢之日期。最甚的生离是送子出征,战乱冲散,家贫卖子(女),亲人坐牢,恋人另娶(别嫁)等,都是使人肝肠欲断的爱别离苦。这有时亦指失去宠物之痛苦。
 
6、怨憎合—这是说和自己过不去的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因工作、居住、学业等而聚在一起,使得生活平添苦恼及不方便。
 
7、求不得—求而不得的苦范围颇大,占了众生生活的各方面,名利、地位、学业、职业、恋爱、移民各样都可以引起求不得的苦。不但如此,一个人有可能同时有几种求不得苦的。意志薄弱的人可因是而自杀或神经错乱。
 
8、五阴炽盛—人的五阴即是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色是指人的肉身,受是感受,想是意念和记忆,行是心念不断的动态,识是各种判别的功能,例如眼(视觉看物时的判别),耳(听觉的判断),鼻(嗅觉的判别),舌(味觉的判别),身(触觉神经的判别),意(念及记忆上的判别),我执(人我之间的判别),收藏(业力收藏的总汇)。
 
     
即如在第4种苦条内说明,各种苦中,死为最令人痛苦的事。死者自然苦,亲人亦因与其人死别而苦,所以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希望有长生之药或道法,可以令人不死,但一直都没有成功。事实上,贪生怕死并不单见于人的世界,在畜道里,天堂中,种种生灵,无一不因‘衰老’以至‘死亡’的现象而苦恼。因此很多人在有生之日寻求种种办法,以冀对生死有所解释。很多人便归附神道,希望宇宙天地,另有主宰,如日夕敬之拜之,则寿终之际,神力加身,便可得到死苦的解脱,或得永生,或自成仙,或与天地共存,不一而足。但是这些都是人类的幻想,基于幻想的希望一定是失望,因为实际的生死关键并非如此。释迦牟尼本慈悲大愿,示现世上,醒众生于迷执,破诸邪之恶见,于无量世代中,不知现身多少次,又复于末法时代,敕令菩萨及阿罗汉,以种种形,示现于世,普度有缘。惟是众生顽愚,福薄慧浅,面对正法,不知抉择,乃于生死苦海中随波逐流,不得解脱。每因死期之至,于轮回三岔路口,惊惶备至,十分可悯。
 
    
在这个中阴期间,一般而说每个人有一段七日至四十九日的自由生命,因人而异,叫做中阴身。一个人在生时没有修学过醒觉的法门,便不知生死的因果。到中阴身的时候,就会很惊慌,这是十分值得同情和悲悯的。所以最好在有生之时,先知道中阴身的各种情形和感应,便不怕不知道怎样去应付当时的危机了。看本书有四大利益:1、于命终时,可以应用本书所说的自救法,不再轮回。2、命终后亲友协助超度自己时可以即时明白他们的做法,因而脱离轮回圈,不再生死。3、可以转告亲友此法门而利益他们,或在亲人临终时或甚至命终后用此方法去教他超升,离开轮回,不再生死。4、如果常常记著此书所说的,又常转告他人,或常协助临命终的人用此法,或用此法超度已亡的亲友(四十九天内),则自己临终时,可免却中阴境界,直升佛国,不再生死。所以阅读本书有无限利益,除了佛教徒之外,任何宗教人士,无宗教人士,科学界等都是本书的对象。当然各界人士都各有其坚固的信仰,但是这里不是要任何人立即起信,而是先知悉此法,他日其他的法门不灵验时便得应用此法来自救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有关了断生死的问题,不是一般哲理空谈。
 
   
中阴身超度法本是密宗所传,修他宗的人很少知道的。净土宗的超度和密法异曲同工,只不过密法有关中阴的际遇说得很清楚。显教的净土宗则略去不说,只谈超度法门。本书把密法的中阴境界用简单文字描述出来,并配合净土宗的念佛超度法,以竟圆满效果。密法的超度法和净土超度法门比较,在末法中那一法较为稳当呢?
 
   
首先要知道修密法的人必须有智慧的根基,又要有特殊的机缘,遇见有道的金刚上师。上师是传密咒的人,受皈依的密宗佛教徒便得依法持咒,天天不可间歇断。在其人临命终时,密咒可以令他不堕中阴,或虽然已入中阴,但因学过密法之故,很容易便可以脱离此中阴境,而了决生死的。但是在现代中,真正得道的金刚上师如凤毛麟角,根本没有办法遇得上。当然没有得道的上师也可以传咒语,但末法众生持咒,成功的机会微之又微。到临命终时,仍没有成功,便堕入中阴了。因为密咒在现世中是很少人真能修持成功的,所以其可靠力不显著。说一个比喻,末法时代持咒有如见到贼人口中念著「警察’,但说话中的警察究竟是没有制贼能力的,因此贼不能退。聪明人则打电话报警,警察即来。知道打电话报警的人等于有智慧根基的人持咒,马上生效。不知打电话只是口念‘警察’的人比喻末法时代的人,持咒不生效。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不计条件的,任何人依法念佛,便一定蒙受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是一个最简单而便当的法门。任何人等,有智慧的,愚昧的,有罪无罪,业重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通通都受佛的接引,不陷中阴。修念佛法门不须有道高僧传法,任何人只要‘恳切专勤’的去念,即得往生,不再生死,一生念佛的人必受接引,临终十念以至一念亦可以得佛摄受。所以这是三世诸佛齐声赞扬的法门。有关详细的解释,请看第六章乙、‘念佛法门的感应’的一节。
 
   既然念佛人必往生,为甚么本书又说中阴境遇呢?念佛人必往生,所以净土宗略去中阴之说,而本书主要是给不修念佛法门的人看的,包括部份佛教徒、基督徒、天主徒、回教徒、神教徒、无宗教者在内,使他们在危急的中阴期内,得用以自救。本文作者,忝续慧命,又得本会会员及各方助印者支持,出版流通,希望无数人因学知此法而得以自度度人。本书以密法为体,净土法门为用,相得益彰,但愿各位仔细研读,他日轮回路险,便可应用,了脱生死。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 
张通文序于温哥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