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的自救法2



中阴身的自救法(二)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第二章  如何认识人生的最大威胁—死亡
 
一、众生因何有生?
 
     
未解说死之前,首先要说受生的原因。人之所以有生命皆因一种无明之愚痴盲目冲动力而起。这个无明力量自无始以来已主宰著人的一切,连一念之微也受它影响著。无明之后,当然是光明无量的佛性,可是佛性经无明痴妄掩盖之下,发挥不了作用,以致众生受种种苦恼。所以要超脱生死,必先要对付无明。无明的冲动力起,则业增聚,逐渐成为个性,这时一如电脑中的贮藏系统,凡事皆以之根据了。这时愚昧的无明在结合业力之后便令生起种种‘合我’或‘不合我’之意识,成‘分别’功能,又为执行此等分别功能起见,乃形成肉身以及精神的元素,以便执行个性的情念。例如肌肉,骨骼,血液等以满‘自我’的观念,但是因为有了这个‘我’的肉体之后,继而生起要保护和利养‘我’的念头。于是乃依业力起判别甚么是好坏、善恶、美丑等。因此每个人的意见都会不同。相同业力的人聚在一起便觉亲切,不同业力的人相遇便觉话不投机,就是这个原因,众生之浊亦是这样产生的。(注:佛说这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使人受苦不堪。)这时当肉体著业力而形成之际,个性起了一种念,就是觉得还要多些部份以表达业力或吸收更多‘利益’我的经验和知识,于是便逐渐形成眼晴、耳朵、鼻子、舌头、触觉神经系统以及能思量和记忆的意念等六个官能。因为这六个官能都是依业力而形成,所以每个部位都表示出一个人的个性,人因经验的累积,加以演译推理(例如易数)而发明人相学,医学上的观察,化妆术的理论,以至催眠术,赌术等无一不是从人的身体各部找出其个性的强弱点而下定论或施术的。
 
    
有了这六个器官之后,这个假我便可以开始展开一列系的活动。首先当然是对外界的接触了。至是眼司看,耳司听等,各有其功能。因业力所限,眼不能听,耳不能看等,引起种种不便,甚至烦恼,一如盲人或聋人等。这些对外接触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已开始,是故‘胎教’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接触的结果会引起种种感受。对假我的个性有利的,和谐的顺势的都为假我所接受,并引起快乐舒服的感受。否则便引起不快乐或抗拒的感受。所以当一个人的个性改变了之后,以前他不喜欢的事物也会变成他乐于接受的事物,因事物本无快乐或不快乐之质素,只是人对它的感受不同而已。因感受而引起的快乐便是爱意。当假我喜欢某一事或物之后,必想再做或再看见它。爱之余便生起拿取之意,到拿取得到之后,又想占有和保持。所以对于假身众生皆想保著,引起种种固执不舍。因此人一出生,经业力,肉身和精神各方面的柔合,起贪生怕死之意,十分苦恼不安。又因业力的缺憾带来多种不方便,于衣食住行及人事关系中引起烦恼。由不明业力因果故,乃幻想神力或神的旨意,使其如此或如彼,成立不合理的解释,但当每见世事之发生超出其幻想理论时,便感到十分困扰,生死便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永远困扰著信仰神权宗教者。
 
二、众生因何有死?
 
    
说明了人的生命来源实乃一念无明之冲动力之后,便要解说人为何有老和死了。人因业力而受生,但也须要很多条件的辅助才能成事。因此人之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得到了人身的众生应该是十分珍惜此机会的。经云:‘一失人身千万劫。’便说明了人身的宝贵,如不慎失去了,即是堕三恶道成为畜生、饿鬼、或地狱的受苦者便很难才能够恢复人身的。因为这全是自己的个性使然,如果人不检点,胡作乱为,杀生邪淫,酗酒偷盗,使自己的个性吻合畜道或地狱道,死后再受生时,业力必带之感应畜类,或生于地狱不等。辅助众生得人身的条件是多方面而又玄妙的,除了父母,物质之外,还有世界。
 
   
人的身体是因接受业力之报而来,故称报身。使人得安住的是世界,名报土。种种条件齐备之后便是‘机缘成熟’,人乃可出生。出生之后一直倚赖各种条件生存,到这些支持生命的条件用尽之后便是一期缘尽,即临死亡。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故此人的寿命有长短,不是由任何神安排的。‘因不同,报亦不同’是很合理的,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便是这个道理了。但众生是迷的,只见现前果,不知过去因,又不知今生之因可招来生之果,所以十分困惑,甚或苦恼。如不醒觉,不研究因果,这种困苦之报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不得解脱。
 
   
众生的生命,一如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因条件成立而出生,因条件的持续而生存,因条件之渐去而衰老,因条件之耗尽而终亡。这亦即‘成、住、坏、空’,‘生、住、异、灭’或‘生、老、病、死’的四个千古不移的阶段。当然好的条件会使生命好些,因此结好缘是修行的必做功夫。明白佛法这一点,便会明白为何有生必有死了。要不死惟有证无生。无生是究竟法,永生是人之幻想,希望如是而已。
 
三、如何认识死亡?
 
   
人因业因而招果报,所以报土的种种境相也是因著业力而感应的。同住于一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著类似的业力,所以看到的或听到的都相同(但感受则各自)。当一期缘尽之际,业力转变,即时所见或所闻的都突然改变了。感应生天的是善业,善人命终时即见天人来接,不复见这个污浊世界的人物。恶人命终时即见夜叉恶神,前来锁拿,因是恶业使然,亦即时不见这世界之美好,只见种种刑具报应。这种从一种业力感应转到另一种感应去,在佛法中唤做‘转流’。用现代生活上的科技来作一个比喻,便不难明白这个转流的道理。比如说人的业力有若电波,同住一个世界上的人有相同的电波频率,故大家感应相若。到一期报尽,在垂危时,频率改变,一切境物全非。到命终后,电波全改,便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而生存的人,也看不见命终的人的世界了。这如同观看电视一样,第二台的频率和第三台的不同。一经按钮转台,画面改变。人之生命结束之际,有如转台,一切亲人境物,不能复见。依过去世的业力,重新成就新的报身和报土。善业招善报,恶业招恶报。此时任由高呼神名鬼号,也不灵验,因业已转流。以前所知所见,只是以前的虚幻感应,全如梦境。以前所奉的神灵,亦是一种虚妄的了解,亦已因转流而成泡影。佛法说一切相本无自性,俱是空体而已。人要了结生死,必先要明白生命和死亡的关系,不然便任由盲目摸索,似是而非,到一期报尽时又不知何处是家乡了。
 
   
明白了佛法便知道死亡是不可怕的,但却要作好准备功夫。有些人以为死亡既不可怕,佛教徒大可以自杀命终,不是省了烦恼?这是不合佛法的话,须知业报未尽,人还是要安心受报的。如勉强自行了断,反增恶业,招来生更痛苦之报应。那末所谓准备功夫又是甚么呢?说来也不复杂,就是首先认识生命的来龙去脉,心中有一个步骤去接受此人人皆不能避免,而实际并不可怕的一日。如果已经是佛教徒,则更容易,只要天天念佛,业力中便加强与佛的感应,到临终时,佛来接引,便即往生极乐国土。如果念佛功夫够纯,则更可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如入禅定,即时往生。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局。但是一般非佛教徒又怎办呢?或者虽然是学佛,但因功夫不足,以致临终不能感应阿弥陀佛来迎便又怎样?这也简单,只须阅读以下的三章,便可在最危急的关头,自救出险。虽或恶道现前,还是一样可以化险为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切记不可以等闲视之,自救之外,还可救他,除此法外,别无他法。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