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故事》第三十二回 市集宝镜



《观音菩萨的故事》第三十二回 市集宝镜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一班有过恶业的人,因为照镜看见了来生受苦的情形,也都觉悟反省,从此改过自新。这里的民风也受此感化淳良了不少。那人一路抱头鼠窜,逃回营中,将主持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李全。李全勃然大怒,马上传令进兵围山。

  

  附近的百姓,恐受鱼水之殃,扶老携幼四处躲避。观世音菩萨见如此情形,暗想:“佛门是清静之地,怎么能让这班去滋扰生事。少林僧众虽然擅长武功,但终究是众寡悬殊,恐怕难以抵御,我还得去助他们一臂之力!”

  于是菩萨幻化成一个行脚僧人,赤着双脚。一路往少林寺而来。到了寺里,照惯例拜了佛祖,参见了执事众僧,挂单小住。正好厨房缺少一个烧火的和尚,执事的师傅就命菩萨去充数。

  这样一住两三天,李全正在攻打山头,情况十分紧急。全寺僧众虽然同心协力地守御,到底还是寡不敌众,渐渐有些支持不住了。

 
 菩萨思量:“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便抽子一根铁棍在手,大吼一声,冲下山去,挥动宝棍杀人李全军中,远远望去,只见棍头落处,人翻马仰,如同风卷残
云一般。李全舞着铁枪上前交手,不出三十回合,被菩萨一棍打下马去,被乱军践踏而死。李全的妻子,战败后仰天长叹:“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想不到今天却
输在一个和尚的手里,还有什么面目见人呢?”说完掉转枪头刺喉自尽。剩下的一班随从,也是死的死、伤的伤,余部大败后四散奔逃而去。菩萨一耸身跳在嵩山的
御寨顶上,现出大威猛的宝像。少林僧众才知道是菩萨显化,都拜倒称谢。随后就将大威猛相的宝相塑成金身。另盖了座观音殿来供奉,这就是阿么提观音,怒目嗔
容,手执宝棍,相貌很是可怕,与别处供养的菩萨宝相,大不相同。

  菩萨虽然将李成大军杀败,还恐怕他们变成散匪,为害民间,就又化做一个老妇模样,拿着一只锦盒,盒中放着一面青铜宝镜,到洛阳街市上叫卖。引来一班人上前问她价钱。

  菩萨说:“我这面镜子是一件稀世宝物,要实实的卖一千两纹银。多一文也不要少一文也不卖,要是失去今天这个机会,往后就是出十万八万两银子也是买不到呢!”

  有一个好事的青年插嘴说:“小小的一面铜镜,却要这么多钱。究竟有什么值钱的地方?你先说说看。”

  菩萨说:“我这面镜子,好处正多呢!第一是能照见人心的善恶,第二是能现出人以往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差。有这两样好处。难道还不值一千两银子吗?”

  那少年说:“老奶奶,你不要瞎说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宝物?
这叫人怎么相信呀,不知道你肯不肯让我试照一下?”

  菩萨说:“这倒也可以,只是借照一下,要给我二三文钱。”

  少年真的摸了三文钱给菩萨,菩萨便从盒中取出铜镜,拿在手里,向少年说:“来照呀!但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要胡思乱想,才照得出真形。”

  少年对着镜子大概有一杆烟的工夫,果然见镜中现出的一切景象,都是自己已往的作为,最后堕入畜牲道中,投生为一条母狗。他看后不觉心惊胆战!
可是别人从后面看去,仍旧是一面空洞洞的镜子,里面什么也没有。

  菩萨将镜子收好,问他:“照得还满意吧,三文钱值不值?”

  少年挥汗如雨,脸色死灰,说道:“好,好,好!值,值,值!”

  旁人见了他如此神情,争着问他所以然来。少年哪肯说出实情,在大众面前献丑?只向众人说:“大家也不用问我,要是觉得有意思,不妨自己花三文钱,也照一照,包管能够满意。”

  一帮好事的人,听了少年的话,争着要试这个新鲜的玩意儿,你也出三文,我也出二文,轮流着试照。没有照过的争先恐后,照过的不是哭丧着脸,便是神色黯淡,满脸失望,好一些的也是一脸惊异的神情。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口里虽不说,彼此却是心照不宣了。

  这么一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风声一传开,搞得万人空巷的来围观!
菩萨却只向众人含笑不语,从早到晚,足足照了三千多人。这三干多人里面,照了忧愁懊丧的,要占十分之九;喜悦愉快的不过十分之一。

  这时菩萨向众人说:“这样的宝物,只卖一千两银子,却只有照的人,没有买的人,可见这里没有识货的人,天色不早了,我要走了。”

  说完,便将铜镜放在盒子里,站起身来,掸了掸衣上的灰尘,抬起头来时,法像却又换了,在恶人的眼里.老奶奶顿时变成了凶神恶煞的模样,看了让人胆战心惊;在平常人眼里,或作嗔怒状,或作忿恨状,也足以令人感到寒心了;只有在善人眼里,却是慈眉善目的一位观世音菩萨。

 
 其中一班人受了惊吓,纷纷逃走,在一阵骚乱之中,老奶奶已不见了。大家知道是菩萨来点化他们,于是各述所见,大概商定了三付面目,一付是慈眉善目的菩萨
面孔,一付是作大怒状的面孔,一付是微徽含怒的面孔。其中有几个老人还说,菩萨把刚才每人所出的照镜钱仍留在这里,大家应该把这些钱用来在原处建庵塑像。
这一尊法像,也分为三面。正面是菩萨面孔,左厢是作大怒状的面孔,右厢是微微含怒的面孔,手持宝镜,俗称为三面观音,其实就是游戏三昧观世音啊!

  自此之后,那一班有过恶业的人,因为照镜看见了来生受苦的情形,也都觉悟反省,从此改过自新。这里的民风,因为受了这个感化,真是淳良了不少呢!

  菩萨自洛阳现法像后,一路云游,不一日来到江北地方。只见那边的民众不知礼数,只是贪念财物,唯利是图,为盗为恶都心甘情愿。因此奸淫掳掠不绝,民风强悍凶恶,连国家的法律都治不了他们。

 
 菩萨要点化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带着无数的金珠珠宝,一路走来,这班贪得无厌的人看在眼里,便生了觊觎之心,立刻结党呼群,将他拦住问:
“你是那里的和尚,大胆来这里?出家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宝物?敢情是抢劫来的?快快献出来,放你一条生路,要不然休想活命。”

  菩萨说:“我并没有什么宝物呀。也不知这世界上什么叫宝物,只以为向善修心,才是宝物呢!?”

  菩萨说:“你们指的就是这些东西吗?
我正嫌它累赘呢?”于是就将身上的宝物,取出来放在地上说:“你们喜欢只管拿去!”

  众人一哄而上,七手八脚的拿着。争着拣值钱的抢夺,转眼间就抢了个干净,只留下-串婆罗子的佛珠,却没人要,丢在地上。

  菩萨拣起佛珠,拿在手里,含笑对众人说:“没用的东西,倒全部被拿去了,怎么这样一串宝珠,却没人问津呢?
可见这里的百姓,生来没有善根呀。”

  大家谁也不去管他,各自拿了东西,到市集中去变卖。不料那些宝物一件件都变作飞灰,随风吹散,一时间踪影全无。这些人不觉都疑神疑鬼起来。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