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铜佛扎什伦布寺强巴佛



世界最大的铜佛——扎什伦布寺强巴佛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扎什伦布寺

历代班禅额尔德尼驻赐地——扎什伦布寺,原名“康建曲比”,意为“雪域兴佛”,寺建成后改为“扎什伦布巴吉德钦却唐皆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藏语译意“须弥福寿”。该寺位于日喀则城西北的尼日山下南坡上,依山面水,楼宇敞丽,威严壮观,为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1391—1474年)即第一世达赖喇嘛所建,是西藏格鲁派四大寺庙之一,也是著名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九月根敦珠巴为了纪念去世的经师喜饶僧格,聘请藏、尼工匠精制了一尊高2.7米的释迦牟尼镀金铜佛像,佛像有释迦遗体的舍利和宗喀巴的头发以及经师喜饶僧格的头盖骨。以后为了安置这尊大佛像,又花费了12年的时间修建扎什伦布寺,招收僧徒200余人,自任第一任法台。1660年第四世班禅罗桑曲坚(1567—1662年)应请接住该寺第16任法台,并进行大规模扩建,僧人最多时达4000余人,全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固始汗赠罗桑曲坚“班禅博克多”称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廷正式册封第三世班禅洛桑益希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印。从此该寺成为藏传佛教领袖之一历世班禅大师驻锡之处,并任该寺当然赤巴(法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御赐匾额“福缘恒拥”,“奉旨加恩,赏坐黄轿,蒙古帐房一架,旌旗伞扇御棍,又番僧衣帽等物”。乾隆四十六年又御赐匾额“寿相禅宗”、“宝地祥轮”。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建一庙,御赐“寿宁”二字的四体文匾额。佛殿御题“祥轮普护”。从这些御赐匾额,可见清王朝对藏传
佛教的重视和优惠,也说明历世班禅对中央政府的崇敬及亲密关系。

该寺占地18.53顷,座落西南偏东,有习修显密教义的四大扎仓、62个米村,佛堂和灵塔祀殿56座,大小金顶14座。寺中心为殿堂区,建有措钦大殿、班禅拉章、强巴殿、班禅灵塔祀殿等。寺庙南部为林卡,林卡东部为班禅堪布会议厅办事处。

寺内最早的建筑为措钦大殿(大经堂),面宽9间,进深7间,有48根柱子,可容3000余人,是全寺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设有班禅讲经时用的宝座,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殿北净室内有为纪念喜饶僧格塑造的释迦牟尼像,像前正中供宗喀巴师徒三尊像,其两翼有八大弟子。净室两侧为弥勒佛殿,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所供弥勒像高约11米,两旁有观世音和文殊菩萨塑像,相传是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亲手所塑。净室东侧为度母殿,内有1.6米高的镀金白度母铜像,两旁有白度母,绿度母泥塑像。殿西部为护法神殿、有大威德、六臂依怙、白衣怙及吉祥天女四尊泥塑像。

1941年,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主持新修了大强巴佛殿,殿堂高30米,底层为长方形,建筑面积为862平方米。该殿分莲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5层,经木梯拾级而上。当年雇请工匠百余人,历时4年,工程浩大,仅用黄金即达8928两,紫铜231450余斤。殿内供奉的强巴佛铜像,是国内外最高大的铜佛,仅镶嵌佛眉间白毫就用去直径3厘米的特大钻石1颗,直经1厘米的钻石32颗,大珍珠300余颗,琥珀、珊瑚、松耳石等1400余颗,佛像高达26.7米。其脸部宽4.2米,耳长2.8米,手宽1.6米,长3.6米,脚长4.2米,肩宽11.5米,鼻孔之大,足可容纳1人。

扎什伦布寺强巴佛

据记载,强巴佛所披佛衣袈裟,第一件为第九世班禅于1917年缝制,第二件为第十世班禅于1957年重制。每次用各种绸缎3100多米,丝线26斤,为世界上最大的袈裟,这一巨大的工艺品誉满全球,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物宝库精华之一,寺内曾建有第四至九世班禅灵塔和灵塔祀殿。最早的灵塔是安放第四世班禅的却康夏灵塔祀殿。第四世班禅是西藏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对扎什伦布寺的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由于他担任该寺第16任法台(时年31岁)于扎什伦布寺才成为各世班禅的驻锡地。殿内灵塔高11米,其形制与达赖喇嘛灵塔同,唯塔身以银包裹,另镶珠宝;雕塑豪华,造型生动,殿顶馏金。

据载,该殿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历时4年落成;四世班禅于1639年新建了他居住和从事宗教、政治活动的噶丹颇章宫。1642年又在经堂楼顶的西南加盖“甲纳拉康”,即汉佛堂或叫内地佛堂。这是他为了密切与清廷的关系,专门建造的,殿内特设一室,供祀乾隆皇帝画像,像前还有一块“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碑位,以表示对清廷的臣服和敬意。与其毗邻的会客室,布置得庄严肃穆、古朴大方,为清朝驻藏大臣或中央要员向班禅宣读圣旨和交谈之处。

在甲纳拉康殿内还有陈列厅,陈列有清代皇帝及民国政府赠给历世班禅的厚礼,以及册封的金册、金印、玉册、玉印及隋唐古佛、永乐古磁、贝叶经卷、元明织锦等大量古稀之物。殿内还珍藏金粉书写的佛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等。

在寺的东北顶部山腰,有一座展佛台,台基以上高45米,宽30余米,全用石头砌垒,这是1468年(明宪宗成化四年)。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槃而建造的,体积巨大。每年藏历4月14、15、16三日,台上分别悬挂巨大的三世佛——燃灯、释迦、强巴的锦缎佛像,供信徒瞻仰。每幅佛像用五彩锦缎83匹和彩绸7.5匹缝成。

 

扎什伦布寺

该寺原有第一世达赖喇嘛灵塔和第四至九世班禅大师的祀殿,十年动乱中,第四世班禅大师的灵塔遭破坏,1972年起由国家拨款恢复。1985年国家又拨专款780万元、黄金217.7斤、白银2000斤、紫铜11277斤、水银1330斤,宝石、珍珠以及大量建材,由第十世班禅大师主持修复第五至九至班禅遗体合葬灵堂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该灵塔高11.52米,祀殿高35.17米,总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于1988年12月竣工。

1989年1月,第十世班祥大师由北京回日喀则主持前5位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的开光典,由于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经中央、自治区、日喀则医疗专家组多方抢救无效,于1月28日20时16分在驻锡地德虔格桑颇章宫圆寂。为了表彰大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佛教、热爱本民族的伟大业绩,在其逝世的第3天,即1月30日,国务院就作出决定,为大师修建一座供奉法体舍利的金质灵塔,从国库拨款6400万元、黄金600多公斤、白银500多公斤以及其它珍贵材料。这座高达11.52米、镶有各种珠宝的全金色灵塔和33米高的华丽祀殿,是新中国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寺院灵塔,占地1933平方米。整个工程用去木材1232立方米,钢材135.69吨,水泥855吨。

在修建灵塔之前,必须对大师的法体采取保护措施。为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提供了500多公斤的名贵药物,其中有藏红花5公斤、帕苦麻粉、白檀香粉、高级冰片和“六种良药粉”等。人们用名贵的藏红花、檀香料、盐等多种原料配制的药水,为大师精心沐浴,擦洗法体,再用绸缎紧裹,吸出法体水分,历时4个月,按期更换绸缎,将水吸尽,方可保障法体长期保存。第十世班禅大师灵塔工程1990年9月20日开工,数以千计的藏汉族技术人员和民工,经过3年的努力,已于1993年9月4日举行盛大的开光典礼。建造大师灵塔的方案,是根据其本人亲自对第三至九世班禅灵塔所提出的改建方案慎选的。塔址位于该寺中部,其规模基本上与“扎什南捷”相当,而且有所改进,既体现了藏传佛教特点,又反映了九十年代的建筑技术,融民族风格、传统艺术和文物价值于一体。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弘传佛教的杰出领袖、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将同他的灵塔祀殿——“释松南捷”一起,流芳百世,永垂史册。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