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受命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1首 作者:

  1.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東海。
  2. 桃李子,莫浪語。黃鵠繞山飛,宛轉花園裏。
  3. 桃花園,宛轉屬旌幡。
  4. 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裏。莫浪語,誰道許。
  5. 桃李子,洪水繞楊山。
  6. 江南楊柳樹,江北李花榮。楊柳飛綿何處去,李花結果自然成。

勸進疏引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首 作者:

  1. 東海十八子,八井喚三軍。手持雙白雀,頭上戴紫雲。
  2. 丁醜語甲子,深藏八堂裏。何意坐堂裏,中央有天子。
  3. 西北天火照,龍山昭童子。赤光連北斗,童子木上懸白幡。
  4. 胡兵紛紛滿前後,拍手唱堂堂,驅羊向南走。
  5. 胡兵未濟漢不整,治中都護有八井。
  6. 興伍伍,仁義行武。得九九,得聲名。童子木底百丈水,東家井裏五色星。我語不可信,問取衛先生。
  7. 戌亥君臣亂,子醜破城隍。寅卯如欲定,龍蛇伏四方。
  8. 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市朝義歸政,人寧俱不荒。
  9. 人言有恆性,也複道非常。為君好思量,何□□禹湯。
  10. 桃源花□□,李樹起堂堂。只看寅卯歲,深水沒黃楊。

符鳳引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3首 作者:

  1. 黑衣神孫披天裳。

安祿山古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4首 作者:

  1. 兩角女子綠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

普滿題潞州佛舍

全唐诗第875卷 第5首 作者:

  1. 此水連涇水,雙珠血滿川。青牛將赤虎,還號太平年。

南省北街人吟

全唐诗第875卷 第6首 作者:

  1. 放榜只應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盧求榜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7首 作者:

  1. 裴頭黃尾,三求六李。

清僧示趙宗儒

全唐诗第875卷 第8首 作者:

  1. 梨花發後杏花初,甸邑南來慶有餘。

又示段文昌

全唐诗第875卷 第9首 作者:

  1. 去日既逢梅蕊綻,來時應見杏花開。

洛城五鳳樓中歌

全唐诗第875卷 第10首 作者:

  1. 天津橋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

延和閣詩

全唐诗第875卷 第11首 作者:

  1. 延和高閣上幹雲,小語猶疑太乙聞。
  2. 燒盡降真無一事,開門迎得畢將軍。

唐舊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12首 作者:

  1. 兔子上金床。

越中狂生題旗亭

全唐诗第875卷 第13首 作者:

  1. 日日草重生,悠悠傍素城。諸侯逐兔白,夏滿鏡湖平。

清泰三年歌

全唐诗第875卷 第14首 作者:

  1. 丙申年,數在五樓前。但看八九月,胡虜亂中原。

蜀王氏讖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15首 作者:

  1. 李祜西王逢吉昌,上德兌興丹莫當。

黃萬祜題蜀宮壁

全唐诗第875卷 第16首 作者:

  1. 莫交牽動青豬足,動即炎炎不可撲。
  2. 鷙獸不欲兩頭黃,黃即其年天下哭。

孟蜀丐者語

全唐诗第875卷 第17首 作者:

  1. 不得登,登便倒。

孟蜀桃符詩

全唐诗第875卷 第18首 作者:

  1.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上藍和尚晉漢二代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19首 作者:

  1. 石榴花發石榴開。

又遺鐘傳偈

全唐诗第875卷 第20首 作者:

  1.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又報王審知十字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1首 作者:

  1. 不怕羊入屋,只怕錢入腹。

錢處士李氏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2首 作者:

  1. 仿佛之間一倍楊。

孫咸題廬山神廟詩

全唐诗第875卷 第23首 作者:

  1. 獨入玄宮禮至真,焚香不為賤貧身。秦淮兩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塵。廬阜煙霞誰是主,虎溪風月屬何人。
  2. 九江太守勤王室,好放天兵渡要津。

南唐江州風墜詩

全唐诗第875卷 第24首 作者:

  1. 由來秉節世無雙,獨守孤城死不降。
  2. 何似知機早回首,免教流血滿長江。

杭州還鄉和尚唱

全唐诗第875卷 第25首 作者:

  1. 還鄉寂寂杳無蹤,不掛征帆水陸通。
  2. 蹋得故鄉回地穩,更無南北與西東。

福州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26首 作者:

  1. 潮水來,岩頭沒。潮水去,矢口出。

黃涅盤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7首 作者:

  1. 先打南,後打北,留取清源作佛國。

陳智廣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8首 作者:

  1. 騎馬來,騎馬去。

又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29首 作者:

  1. 功下田,力交連。井底坐,二十年。

僧緘示王處厚

全唐诗第875卷 第30首 作者:

  1. 周士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為程。

任叟書授劉生

全唐诗第875卷 第31首 作者:

  1. 承欲往梁宋,梁宋災方重,旦夕為人訟。
  2. 承欲訪鄭生,鄭生將有厄。即為千里客,兼亦變衫色。

昌明裏中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32首 作者:

  1. 欲知修續者,腳下是生毛。

宋善威詩

全唐诗第875卷 第33首 作者:

  1. 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良夜歡宴罷,暫別庚申年。

田承嗣誑李寶臣偽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34首 作者:

  1. 二帝同功勢萬全,將田作伴入幽燕。

皮日休造黃巢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35首 作者:

  1. 欲知聖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聖人名,果頭三屈律。

附:上元初嵩山石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36首 作者:

  1. 木子當天下,止戈龍。李代代不移宗,中鼎顯真容,基千萬歲。

上陽銅器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37首 作者:

  1. 長宜子孫。

永安渠石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38首 作者:

  1. 百年為市後為池。

漳泉分地神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39首 作者:

  1. 漳泉兩州,分地太平。永安龍溪,山高氣清。
  2. 千年不惑,萬古作程。

含元殿丹石隱語

全唐诗第875卷 第40首 作者:

  1. 天漢二年,赤光生栗。木下有子,傷心遇酷。

長安空宅銘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41首 作者:

  1. 夏天子紫金三十斤,賜有德者。

莆田石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2首 作者:

  1. 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
  2. 風教盛,禮樂昌。

符離樹穴中石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43首 作者:

  1. 旁有水,上有道,八百年中逢栲栳。

淮西池濠石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4首 作者:

  1. 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綠綠。雞未肥,酒未熟,障車兒郎且須縮。

羅池石刻

全唐诗第875卷 第45首 作者:

  1. 龍城柳,神所守。驅厲鬼,山左首。福土氓,制九醜。

道者遺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6首 作者:

  1. 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謂。由今之後,二百餘祀。
  2. 焰焰其光,和和其始。東方有兔,小首元尾。經過吾道,來至吾裏。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以辨,其東平子。

王璠石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7首 作者:

  1. 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

玄元觀棟桁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8首 作者:

  1. 山水誰無言,元年有福重修。

天臺觀石簡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49首 作者:

  1. 海水竭,臺山缺,皇家寶祚無休歇。

成都羅城北門石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50首 作者:

  1. 五五複五五,五五逾重數。浮世若浮雲,金石一如故。
  2. 與君相見時,杳杳非今土。

青羊宮磚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51首 作者:

  1. 太平平中元災。

銅雀台玉板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52首 作者:

  1. 上土巴灰除虛除,伊尹東北八九餘。秦趙多應分五玉,絲竹木子世世居。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難留如國如。

顯德道宮石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53首 作者:

  1. 瑞雲靈跡鎮梁東,他日多應與古同。
  2. 歲月遷移人事改,再來閑處又興功。

南唐升元殿基下石記

全唐诗第875卷 第54首 作者:

  1. 莫問江南事,江南事可憑。抱雞升寶位,跨犬出金陵。
  2. 子建司南位,安仁秉夜燈。東鄰嬌小女,騎虎渡河冰。

馬殷浚城石碣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55首 作者:

  1. 龍舉頭,猳掉尾。羊為兄,猴作弟。羊歸穴,猴離次。

王霸仙壇磚刻

全唐诗第875卷 第56首 作者:

  1. 樹枯不用伐,壇壞不須結。未滿一千歲,自有系孫列。
  2. 後來是三皇,潮水蕩禍殃。岩逢二乍間,未免有消亡。
  3. 子孫依吾道,代代封閩疆。

劉龑石讖

全唐诗第875卷 第57首 作者:

  1. 人人有一,山山值牛。兔絲吞骨,蓋海承劉。

南漢羅浮古劍篆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58首 作者:

  1. 丁與水同宮,王將耳口同。尹來居口上,山岫獲重重。

司馬承禎含象鑒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59首 作者:

  1. 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
  2. 龜自蔔,鏡自照。吉可募,光不曜。
  3. 青蓋作鏡大吉昌,巧工刊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於旁,子孫富貴居中央。

景震劍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60首 作者:

  1. 撝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
  2. 幹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嶽瀆形。

高麗鏡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61首 作者:

  1. 三水中,四維下,上帝降子于辰馬。先操雞,後搏鴨。
  2. 己年中,二龍見。一則藏身青木中,一則見形黑金東。

京西市放生池墓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62首 作者:

  1. 龜言市,蓍言水。

古墓蔔地詞

全唐诗第875卷 第63首 作者:

  1. 爾後一千歲,此地化為泉。賴逢鄔侍禦,移我向高原。

衛先生墓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64首 作者:

  1. 姜師度,更移向南三五步。

隱者瘞男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65首 作者:

  1. 神真煉形年未足,化為我子功相續。
  2. 丞相瘞之刻玄玉,仙路何長死何促。

烏氏葬碑

全唐诗第875卷 第66首 作者:

  1. 牛領岡頭,紅簫籠下。葬用兩日,手板相亞。

岩腹棺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67首 作者:

  1. 欲墮不墮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

古棺石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68首 作者:

  1. 欲陷不陷被藤縛,欲落不落被沙閣,五百年後遇熊博。

漣水古塚瓶文

全唐诗第875卷 第69首 作者:

  1. 一雙青烏子,飛來五兩頭。借問船輕重,寄信到揚州。

沈彬壙篆

全唐诗第875卷 第70首 作者:

  1. 佳城今已開,雖開不葬埋。漆燈猶未滅,留待沈彬來。

廣陵古塚石刻

全唐诗第875卷 第71首 作者:

  1. 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躬人兮無窮。但得天將明月死,不覺人隨流水空。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2. 猿啼鳥嘯煙濛濛,千年萬年松柏風。

王承檢掘得墓銘

全唐诗第875卷 第72首 作者:

  1. 車道之北,邽山之陽。深深葬玉,鬱鬱埋香。刻斯貞石,煥乎遺芳。地變陵穀,嶮列城隍。幹德丙年,壞者合郎。

馬希振葬地碣

全唐诗第875卷 第73首 作者:

  1. 亂石之壤,絕世之岡。谷變庚戌,馬氏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