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才是得到《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



做才是得到——《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作者序:愿大家以此得到点滴的利益
今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写了一本《苦才是人生》,得到不少人的认可和支持,说看后多了一分坦然面对痛苦的力量,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挺有帮助的,这让我非常欣慰!

  不过,也有人问我:“这些道理虽好,我也都懂,但平常遇事还是用不上,该怎么办呢?”其实,这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差距。

  在唐朝,白居易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鸟窠禅师,竟然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是不悦地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

  禅师答言:“三岁小孩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的确,道理再高妙,如果只停留在字面上,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却从来没有在现实中用过一次。那么,道理就是道理,你就是你,你与道理之间的距离可以跑一匹马。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从佛法中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你最好的方法,可你从来不去做的话,到头来也于事无补。就像医生给你治病,你若拿着药方却不吃药,这药再可以起死回生,你的病也好不了。

  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始终很表面,要想知道它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只有亲自做一做才会明白。

  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才是得到》。里面的很多殊胜窍诀,只有当你真正去做了、尝试了,依靠佛法无形的加持,你的身体上、心灵上,才会或多或少得到不同的利益。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只要你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这就值得欢喜了。如此日积月累,滴水才可以穿石。

  当然,书中的有些内容,也许超出了有些人的认知范畴,一下子似乎很难接受。但不要因为跟自己的教育相反,就一概排斥、否认,“我觉得这在忽悠人”、“我觉得这不可能”……

  要知道,我们的分别念并不可靠。佛陀也曾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尤其对于比较陌生的领域,最好是以理性智慧来抉择、观察,而不能单凭“我觉得”来下定论。毕竟,我们已被自己的分别念欺骗很多次了。

  如今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并认同佛教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临床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果。以前对佛教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以全新的视角,对深奥的佛教理论重新探讨。所以,佛教到底是迷信,还是智信?相信时间会慢慢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其实,你信不信佛教,这个并不强求。然而,人生在世,你我都难免生老病死,而佛教中,正好有面对这一切的殊胜窍诀。假如你用了别的方法都于事无补,那么,试一试佛教又有何妨呢?

索达吉

于中秋月夜有感而发

2012年9月30日

第一章   做,就是得到

  没人能把你一手拽到天堂,也没人能一脚把你踹到地狱,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所以,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不仅对来世一定有帮助,今生也会令自己有一种快乐之感。即使你没有发财、事业上不成功,也不会像没学佛的人那样一蹶不振,而始终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我经常想:学佛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就是对生老病死有所准备,一旦出现疾病、死亡,不会觉得特别不幸,反而有勇气从容面对。

  不学佛的人不是这样,一旦出现天灾人祸,或者遇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就会抱怨命运不公,自己实在太倒霉了。

  对他们而言,平时几乎很少考虑:“我病了怎么办?死了怎么办?”即使偶尔考虑一下,也只是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其实这些并不保险,医疗保险不能保证你不生病,养老保险不能保证你不衰老,保险公司再怎么厉害,也解决不了你的生死大事。

  一个人只有学了佛,面对这些才会轻而易举、游刃有余:快乐时突然出现痛苦了,这没什么,苦乐本就是无常的;健康时突然出现疾病了,这也很正常——轮回的本身就是生老病死;亲朋好友忽然离去了,就是聚际必散的规律。可见,佛教对于人生种种,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认识。

  
曾经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不信佛的知识分子,作了短暂的交流后,他说:“你们佛教还是可以啊,以另一种方式诠释了人生。”为什么这么说呢?皆因从生到死这一段历程,世间人按照寻常的方式理解,结果一直在痛苦中打转;而学佛的人会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结果走出了不同的人生。

有些人学佛后被人嘲笑,开始闷闷不乐。其实这没什么可忧恼的。古人曾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对于真正的大道,上等者听了,会脚踏实地去做;中等者听了,想起来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下等者听了,不但不接受,反而大声嘲笑。学佛后,你会发现一种莫名的欢喜在心里冉冉升起,真的不可思议。所以,遭人讥笑时,没必要以此为耻,而应当引以为荣。

2.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

  佛陀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当今这个时代,生活上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内心的痛苦、压力、烦躁,却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真可谓“得”不偿“失”。

  过去,不少人以为有钱就会带来快乐,但后来有了钱才发现,快乐并没有如期而至,痛苦却是层出不穷。

  美国盖洛普调查证明:按100分为满分的话,中国消费者在1994年,幸福指数是69分;1997年最高,达到71分;十年后的2004年,却降到了67分。

  这说明了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刚开始觉得很幸福,但没多久,幸福指数就日渐下挫。不说全世界,仅仅是中国,据统计,每年就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实际上,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痛苦,不管你有钱有势,还是家境贫寒,都注定要经历各种苦。但凡夫人以为生活本该充满快乐,并对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违缘,就会难以面对、接受、甚至可能万念俱灰,选择一条“不归路”。

  美国史学教授达林,曾写过一本书叫《幸福的历史》。主题就是: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答案是什么呢?“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佛教中讲的“三界无安”不谋而合。

  或许有人驳斥:“人生中并非全是痛苦,还是有一些快乐的。”话虽不错,但实际上,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随时可能会变成痛苦。所以,我们的快乐,就像一块蓝布上的小白点,只是偶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

  还有人以为,快乐存在于感受官之上,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声音、漂亮的东西……确实,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特别肤浅,有时候通过药物也可以获得。

  其实,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人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

  怎么下手呢?

  关键要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著。因此,一旦你试着不再执著自我,将生活的重心转为利他,你会发现,原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东西,譬如对名利的殚精竭虑、对感情的患得患失,不知不觉中就不在了。

  有个教授和一个学生在田间小道上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双鞋,估计是附近一个农夫的。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把鞋藏起来,躲到树丛后面,看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么样?”

  教授摇摇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过帮助他给自己带来更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没多久,一个农夫来到这里,把鞋往脚上套去。突然,他脱下鞋弯下腰,从里面摸出了一枚硬币,脸上一下充满了惊讶和欣喜。他又继续去摸另一只鞋,又发现了一枚硬币。这时,教授和学生看见他激动地仰望蓝天,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话语中谈到了生病无助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

  学生被这个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

  学生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3.想除苦,修“自他相换”就行

  寂天菩萨说:“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让自他从苦海中解脱,最为秘密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

  常有人对我说:“堪布,请您给我传一个窍诀吧!”

  其实,真正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把自己的快乐施给他人,他人的痛苦由自己代受,这也是换位思考的一种深层的修行。

  那么,自他相换该如何修呢?要依靠呼气、吸气进行修持。

  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快乐、善根、健康、福报等变成白气,从鼻孔呼出,融入众生的体内,令他们获得圆满的安乐;

  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魔障等变成黑气,从鼻孔吸进去,融入自己的身体,由自己来代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安与痛苦。

  这不仅是殊胜的大乘修法,也是消除痛苦最快速、最实用的窍诀。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不可能一生中完全一帆风顺,没有任何违缘。有时会不幸患上肺炎、肝炎、癌症等疾病;有时会遭遇到人或非人的魔障侵害;有时心情沮丧,觉得每个人都看不起自己、岐视自己;有时候心中的烦恼特别猖狂……

  曾有个老人给我打电话:“堪布,我现在非常痛苦,又生病,别人又欺负我,您能不能给我找一个解决的办法呀?”

  其实不要说是我,就算是诸佛菩萨,除了这个自他相换法以外,也没有别的了。于是我对他说:“你可以观想自他交换,代一切众生受苦。”

  那个老人听后回答:“这个办法也对,但我想——嗯,应该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吧?不然的话,怎么还这么痛苦呢?”

  我当时想,一方面可能是这个老人的业力现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调伏心,总以为从什么地方吃点药、得个加持,依靠某种物质的力量就能消除身心的烦恼。

  其实,当我们身心感到痛苦时,《修心七要》中告诉我们:修自他相换,是上上下下最根本、最唯一的窍诀!

4.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人类已知的疾病,大概有三万种,其中约有一万种,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其他大多数疾病,现代医学暂时束手无策。

  长期被病魔缠身的人,每天睡觉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怎样躺卧也没有一个舒适的时候,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简直度日如年。他们往往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在发雷霆,对别人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性格要比过去固执得多。此时就算有人肯照顾他,他也时常挑三拣四,甚至破口骂人。

  世间人在生病以后,想到死亡可能突然来临,经常不寒而栗、坐立不安。由于魔障、恶缘的牵制,以致在梦中、甚至白天有许多迷乱现象,使得身心无法自主,真是迷乱中的迷乱,也有人因此而自寻短见。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讲过:“病苦害人命,病为死王使,众生受斯苦,此苦不可说。”确实,我们的病痛难以忍受,没得病时感觉不到,一旦不幸得了病,到医院里一看,自他都是苦不堪言。

  尤其是当今社会,许多怪病层出不穷,不管是身体上的四大不调,还是精神上的抑郁症、自闭症,许多人罹患了之后四处求医,却常常药石无效。

  佛教中讲过,疾病的成因有两种:一是前世的业力,二是今生的外缘。后者治疗起来相对容易;但前者的话,单靠求医问药很难治愈,此时就需要向佛法求助了。

  我认识一个人,曾经得了非常严重的慢性疾病,在一些大医院治疗,花了6万多,效果也不是很大。失望之余,她听说喇荣佛学
[https://higrid.net]院的坛城对调心治病很有帮助,于是就来这里转坛城塔、磕头,又去朝拜了德格虹身成就者的塔,依靠这些方法,再配合一些简单的调养,结果不到一年半,她的病就痊愈了。

  生活里,有些病,药物是无能为力的,甚至还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这时,你可以试着去念咒、转绕、顶礼、忏悔、发愿,通过祈求诸佛菩萨加持等途径,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方面的事例,古往今来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以前色拉寺也有一个14岁的小喇嘛,叫耶喜。一次他牙痛得厉害,下颚发炎肿得很高,不能吃东西和说话。当时,耶喜的伯父把他送到一位老僧人那里。只见老僧人念了几句含糊不清的咒语,转身过来,对着耶喜肿胀的下颚,吹了一口气,整整一个星期,老僧人都在这样做。

  第八天,老僧人在发炎的地方,吹了三大口气。那肿胀的地方突然裂了,脓汁流了出来,疼痛立刻消失。最后,小耶喜的牙疼神奇的痊愈了。

  佛法是不可思义议的,在现世里,当你的身心遇到解决不了的病苦时,不妨去求求佛的加持,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5.改变一种观念,就可能新生

  世间上不少人自以为不怕死,自以为看透了死亡,平时讲得天花乱坠,但死亡真落到头上时,顿时惊惶失措、恐惧万分。而有些不识字的老太太、老爷爷,平时特别虔诚地一心念佛,在死亡来临时,他们对往生充满了信心。

  信佛的人,死也快乐、活也快乐,怎样都能随缘而转。

  1976年,有位美国妇女去纽约拜见敦珠法王。她原本对佛教
[https://higrid.net/]并不热衷,只因自己病得很严重,绝望之余,就想看看西藏上师到底有什么办法来救她。

  她走入房间,一见敦珠法王慈悲、亲切的模样,眼泪就掉了下来,冲口而出说:“我只能再活几个月了,您能帮助我吗?我快要死了。”

  这时,法王温和地笑了起来,平静地告诉她:“不仅是你,我们大家都正在等死,只不过是迟早而已。”

  听了这几句话,她的焦虑当下消失,明白了自己存有解脱的希望。随后,她皈依了佛门,在法王面前接受一些面对死亡的窍诀。

  可见,有些绝症患者被医生判了“死刑”,但通过佛教
[https://higrid.net/]的一些观修窍诀,会产生戏剧化的治疗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这样治好,但就算好不了,懂得佛教的道理之后,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内心也不会特别恐惧。

  我们离开人间是正常现象,不管是谁,得了绝症或是临终的时候,用不着绝望,绝望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好好地祈祷、发愿、念佛,才是最好的办法。我就认识一个大学生,她得了癌症。后来她放下一切,临死之前一心念佛,结果癌症奇迹般地消失了。

  对世间人来说,一听到死亡的消息,就非常恐怖、非常伤心,觉得一定要活下去。而信佛的人因为早就有所准备,死也快乐,活也快乐,怎样都能随缘而转。

所以,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学佛和不学佛有很大差别。

6.怕老是没用的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有人曾说,孩子初生时大哭,是在控诉轮回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婴儿在不断成长,小学、中学、大学、成家立业……韵华之年,他表面上看来青春美满,但实际上生命却在一天天缩短,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时,不知不觉就会步入老年,感受衰老的痛苦。

  世人虽喜爱青春韶华,却不想暮年这么快就到来,诚如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所言:青春时光刚刚谢落,衰老就会现于眼前,尽管人人都想青春常在、永远不老,但青春与衰老就像赛跑一样,刹那不停地就流逝了。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虽然渴望欲妙受用,怎耐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行住坐卧、稍稍活动就会气喘吁吁,感到困难重重;做什么事都很费劲,常常感到苦恼、绝望。

  有时我去一些养老院,看到那里的条件不错,但老人们心里很落寞。如果你不懂何为老苦,到了那里以后,看到老人们睡的地方、吃饭的状况,就会感悟到:“哦,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这样。”

  有些老年人常夸耀自己年轻时如何漂亮,但现在再怎么讲,脸上也找不到一丝漂亮的痕迹。而且,平日里说话吞吞吐吐,走路颠颠倒倒,跟年轻时相比,简直相差悬殊。

  不过,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法王如意宝圆寂前两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老人家讲《大圆满前行》《宝性论》时,引用佛经、印藏大德的教证滔滔不绝。不信佛的领导听到后,特别惊讶:“啊,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背出这么多教证?真是太精彩了!”

  明朗大师造《三戒论注疏》时也是年过七十了,他在此论的结尾中说:“尽管我年纪大了,但智慧却有增无减,越来越炽盛。”

  在藏地,荣索班智达活了119岁,汉地虚云老和尚圆寂时是120岁。

  我家乡还有一位老人,从年少起就坚持每天磕100个头,至今也从不间断。现在他虽有96岁了,但仍身体硬朗、精神瞿铄,上楼梯也不需要人扶。

怕老是根本没有用的。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我们若能对此认真思维,认识到无常是世间不变的规律,并对此产生坚定的信解,那在老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该抓紧时间做些什么。

7.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一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一心念佛,就能得到不怕病、不怕老、不怕死的境界。

  老年人不念佛,真的很可怜。

  他们到了晚年,天天指望子女来看望自己。但现在这个社会,子女因为太忙碌,很少有空去看父母,于是他们非常失落:“我老了,所有人都不管我……”

  其实,他们若能像藏地老人那样念佛,心里有一种归宿感,内心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波澜。

  在我的记忆中,凡是见过的藏族老人,没有一个不念佛的。很多藏地老人不喜欢子女常来看自己,怕打扰自己念佛。比如自己每天要念两万遍佛号,如果子女来了,就不得不陪他们聊天,佛号就不一定念得完。所以,很多老人要求子女没事千万别来,只要定期送点食物就行,甚至送完食物也要赶紧离开。

  我小时认识一个人,叫桑当嘎洛,我对他印象比较深,平常有空的时候,脑海里经常浮现他的笑容和慈祥的目光。我们之间的交往,可能有十几年。每次看到他,他总是坐在屋子里念佛,用一个大大的手动转经轮。他每天只吃一顿午饭,一般跟家人不接触,要求他们送进来。家人也是非常孝顺,中午好好地供养他,除此之外,他一天中不见任何人。因为我们两个人在行持善法方面,有共同的见解,小时候我经常去他那里,听他讲一些佛经的公案。

  我认识的这位老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在家人,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都是轮经轮、念佛,行为与现在的很多老人完全不同。现在的老人是什么样呢?要么终日茫然地等待着,要么在家里吵吵闹闹、说是道非,管孙子、管儿子,经常参与没有意义的事,如何度过晚年从来没有一点点预计。

  如果他们能念佛,就不会浪费剩下的宝贵时日了。每天在清净的念佛声中度过,心里会非常清凉,临终时也会十分安详。

  在明代,湖南衡阳有一姓黄的铁匠,一家四口都靠打铁维生,生活特别艰辛。他常常感叹:“人生实在痛,不知何时才能获得快乐?”

  一天,有位行脚僧路过,他问僧人:“有没有既不花钱,也不妨碍打铁,还能离苦得乐的方法?”

  僧人告诉他:“如果你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痛苦了。”

  他听了之后很有信心,从此一边打铁一边念佛。推风箱时,推一次风箱念一句佛;打铁时,也是打一锤念一句佛。

  他妻子说:“站在炉边已经够热了,打铁也够累了,你还要念佛号,会把人累坏的!”

  他笑笑回答:“平时在炉边很热,念佛后反而清凉;平时打铁腰酸背痛,念佛后反而轻松,晚上睡觉也很好。”

  后来有一天,铁匠对妻子说:“我要回家了。”

  妻子不解:“这不是你的家吗?”

  他说:“回极乐世界去。”随即口说一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说完便站着往生了。

  生活中,很多人自以为看透生死,可真正看到医生的“病危通知书”时,依然手忙脚乱,感觉天崩地裂,非常渴望多活一段时间,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刻钟也愿意。可是念佛的人不会这样,在面对衰老、死亡等问题上,他们往往有不同于世人的一分从容与自在。不过,遗憾的是,如今又有几个人会向念佛的老人,投去关注、效仿的目光呢?

8.人老了,投靠阿弥陀佛可能最有意义

  想要往生的话,除了要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更需要自己的深信发愿。倘若自己都不愿意往生,纵然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也不可能拽着头发把你拉到极乐世界去。

  人老了,应该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归宿了。而在所有的归宿中,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在藏地,老人都能做到三不离:口不离佛号或心咒,左手不离念珠,右手不离转经轮。但汉地很多老人不是这样,他们离不开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或许有人认为,念佛只能在家里念,到外面就不能念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在行住坐卧中,都要做到念念不离佛号。

  在《净土圣贤录》中,就讲过一则精彩的公案:

  清朝年间,杭州有一位出家人,平素喜欢吃冬瓜,被人们称为“冬瓜和尚”。

  冬瓜和尚平日少言寡语,每天吃完饭后,就到街上边走边念佛,晚上回来也念佛不辍。如此寒暑不断十余年。

  他有一个朋友,叫慧照法师,看他一天到晚在街上走来走去,总觉得他修行不太用功,但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他的习惯就是如此。

  一天,冬瓜和尚对慧照法师说:“明年正月初六,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你能不能来送我?”慧照法师根本不信,认为他是在开玩笑,但也勉强答应了。

  到了正月初六那天,慧照法师去他的寮房,结果冬瓜和尚不在,出去吃饭了。慧照法师心想:“竟连一点准备都没有,还说要往生,哪有这回事!”

  冬瓜和尚吃完饭回来,见到慧照法师,就问:“你来找我干什么?”

  慧照法师回答:“你不是说正月初六要往生,还叫我来送吗?难道给忘了?”

  冬瓜和尚一拍脑袋:“哎呀,多亏提醒,我还真差点忘了。”随即就沐浴更衣、焚香礼佛,并对慧照法师说了一偈:“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说完,便安然示寂了。

  这位冬瓜和尚,表面上经常逛街,但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念佛,佛号已融入了他的一切。一个人若能像他那样,时时处处不忘念佛,对阿弥陀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即使很愚笨,也能获得成就。正如《二观察续》所言:“愚者具坚信,彼或获悉地。”

  即使你不懂现代的尖端科技,也不懂佛教的诸多道理,但只要有一颗虔诚的信心,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百分之百诚信:“西方肯定有极乐世界,我一定要往生!”单凭这样的信心,也一定能得到大利益。

  毕竟,想要往生的话,除了要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更需要自己的深信发愿。倘若自己都不愿意往生,纵然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也不可能拽着头发把你拉到极乐世界去。

9.念一声佛号,功德无法估量

  不同的佛号有不同的功德,就像这个世间上,不同的药可以治疗不同的病一样。其实,念佛号的话,不管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有地位也好、有钱财也好,黄种人也好、白种人也好,什么样的人都能得到利益。

  对于有些根基的人来说,念一个“阿弥陀佛”足以让自己成就,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一概否认其他佛号的功德。

  毕竟众生的根基、喜好千差万别,有些人念一个“阿弥陀佛”即可得以度化,别的人则要依靠其它佛号度化,甚至还有一些人需要念很多佛号……各种和样的情况都有。所以,凡事不能千篇一律,否则,昔日的佛陀也不会针对不同的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讲过:“但念得一名佛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这段话就说明了,念佛不是只能念“一名佛号”,而是可以念“多名”。

  比如,有些人害怕出现地震、雪灾、海啸、瘟疫等灾难,可以大量念“南无龙自在王如来”。

  有些人特别怕魔、怕鬼,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此时就念“南无日月灯如来”。

  还有人特别爱漂亮,渴望相貌端严,那可以长期念“南无步莲如来”。

  总之,不同的佛号有不同的功德,就像这个世间上,不同的药可以治疗不同的病一样。

  但不管念哪一尊佛的名号,功德都无法估量。在《涅槃经》中,佛陀曾告诉大国王:“你找开国库,一个月中把金银财宝布施给所有的人,这个功德虽然不可思议,但远不如有人称念一声佛号的功德大。”

  甚至,即使你不说“佛”,只说“南无”两字,也有极大的利益。《阿含经》中记载:提婆达多曾与佛陀作对,造过三个无间罪,命终堕地狱时特别害怕。当时有人劝他念“南无佛”,但他对佛陀的嫉妒心非常强,一直不肯说“佛”,只说“南无”。以此功德,佛陀授记他将来成为南无辟支佛。

  其实,念佛号的话,不管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有地位也好、有钱财也好,黄种人也好、白种人也好,什么样的人都能得到利益。哪怕是动物,正在挣扎着死去时,你在它耳边念一声“南无宝髻如来”,它也能得到巨大的助益。

  我曾翻译过麦彭仁波切的《诸佛菩萨名号集》,里面就收录了诸佛菩萨的名号,并详述了各自相应功德,大家有时间可以经常念。假如有些老人年纪大了,实在念不了那么多,那么念其中的一个佛号也行,两个佛号也行,三个佛号也行……自己可以尽力而为。

  今生能遇到这些佛号,不管是用眼睛看、用嘴巴念,还是别人念时自己在听,都是十分有福报的。

10.死是大苦,请佛来帮你解脱

  假如你学了佛法,拥有修行的境界,一旦死亡降临,便会忆念起佛法的临终窍诀,依此把握住机会,则很容易获得解脱。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写的。

  他说自己本是个乐观主义者,后来突然想到死亡问题,觉得自己死后就会永远消失,现在所拥有的快乐也会烟消云散,因而感到极为恐怖,整日萎靡不振。同时,他一想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觉得他们迟早都会死,谁也无法超越这个规律。想到这些就很难过,但又无法停止这种念头,于是到处询问:“在这个世界上,谁能帮我消除这种忧虑?”

  我倒是很想告诉他:“如果你学了佛,就会明白人死后心识是不灭的,它依然会跟随你的善恶业报,不断流转于轮回。”当然,他也算是不错了,至少有勇气正视死亡,不像许多人一样讳疾忌医,提起“死”马上就转移话题。但遗憾的是,由于他没有接触过佛法,一旦真正面对死亡,仍然无力摆脱这种怖畏。

  人到临终之时,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见到美食无动于衷,面对美色视若无睹,甚至听别人开玩笑也毫无反应,即使亲友团团围绕,也不能延缓自己的死期,此时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感受。

这时候不要说一般人,就算是拥有几千弟子的上师,或几亿子民的国家元首,在离开世间时,也是独自感受死亡之苦,他人根本不可能代受。诚如《无量寿经》所言:“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不要说生死,就算是生病,别人想帮,也帮不上忙。以前我在医院看到一些领导,他们条件很不错,住院时有许多豪华的轿车来送,可是一旦入了医院,只剩一些亲属帮他拿行李、拎包、背电脑,除此这外,谁也没办法代他受苦。生病尚且如此,死的时候更是这样了。纵然你拥有无法估量的财产、眷属,也不能带走一分一文,一人一仆,虽然对此难以割舍,但这些不可能随身而行。

  尤其是罪孽深重的人,在弥留之际,忆起以前所造恶业,此时一定害怕堕落恶趣。回想自己自由自在时,没有修持对临终有利的正法,真是追悔莫及,禁不住手抓胸口,在留下深深指印后完结了一生。

  曾经我在藏地就见过这样的人,他生前特别喜欢打猎,杀过的野兽不计其数。他在临死时恐惧异常,还没有咽气前,就看见很多鹿子、獐子来追他,口里不断地喊着“我杀过多少多少动物,它们正在向我索命……”我们在旁边听到这些,都觉得胆战心惊。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大苦。《正法念处经》中也说:“人为死所执,从此至他世,是死为大苦。”假如你学了佛法,拥有修行的境界,一旦死亡降临,便会忆念起佛法的临终窍诀,依此把握住机会,则很容易获得解脱。

  就如同一个人乘火车去外地,由于从未做过火车,父母告诉他:“等会儿到了火车站,怎么样买票,怎么样上车,怎么样找座位……”提前都讲清楚后,等这些情景逐一出现时,他就会想起父母的嘱咐。同样,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若能铭记善知识讲授的临终窍诀,一旦死亡的各种景象出现,就可以一一认识,并行持相应的修法。

  佛教中的大成就者,面对生死是非常自在的。

  后唐有位保福禅师,一天他对众弟子说:“近来我感觉气力不继,想来大概时限已至。”

  弟子们听后,顿时躁动起来。有的说:“师父身体仍然很健康,请您不必多虑!”有的说:“为了教导我们,请您长久住世!”有的说:“您要加倍保重身体,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

  一时之间,寺中充满喧哗之声。

  正在众说不一时,突然一位弟子说:“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由他去便好。”禅师听后哈哈大笑,满意地说:“我心里要讲的话,什么时候被你偷听去了!”说完便安详圆寂了。可见,成就者不受生死的束缚,死亡何时降临,都是无所畏惧的。

  要知道,每个人在临死时,世间的一切都帮不上忙,唯有自己所造的善业,才可以救护。寂天论师也说过:“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这一点,好多世间人真的不懂,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整日忙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耽搁了一生至关重要的大事。

  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失眠的人,觉得长夜漫漫,十分难熬;疲惫不堪的旅人,觉得路途漫漫,没有边际;而愚痴的众生,觉得轮回漫漫,遥遥无期,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不了知解脱的正法。

11.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

  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发下誓愿:“从今之后,饶益一切有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舍弃一切世间俗事!”

  当晚,观音菩萨在梦中对他说“你昔日杀业重,今得短命报,幸好此时能发坚固誓愿,当下唯有放生能延寿,且可增福禄。”他醒后大有所悟,于是全家戒杀,常常放生,病体终于痊愈了。

  藏地炉霍县也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病,十分痛苦,去过很多医院,皆无明显疗效。一位僧人打卦说她前世杀生极多,若不放生,则多病短命。此后,她发心放生,结果疾病不药而愈。如今,她特别相信因果,每年都捐款放生。

  佛经中讲过“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极好、财势富足、智慧广大,这是世人都非常向往的福报。其中,长寿、无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余五德之助缘。世亲论师说:“释放遭杀众,如是赐生命,断除害有情,获得长寿命。”

  特别是有的人患了一些怪病后,连医生也束手无策,此时若立即放生,往往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往昔,杭州有一个爱打鸟的人,一天背上突然长疮,大夫无能为力。他猜想是自己今生杀生的果报,于是发誓不再杀生,并作放生,此后诊治便有了效力,而且逐渐痊愈了。

  在藏地,也有许多被医生诊断为必定死亡的病人,家人去放生、念经后,就不可思议地慢慢康复了。

  四川遂宁市有一位医生,医术高明,在海内外影响极大,家里挂满了省、市、中央及国外病患所敬献的锦旗。我曾向那些被她治愈的人打听她是如何治病的?他们都说:“医疗无效时,这位医生就劝我们放生、念经等。遵照嘱咐,我们广行放生等善行后,身体就痊愈了。”可见,放生是十分见效的治病方法。

  此外,通过放生,转短命为长寿者,自古以来也不胜枚举。

  从前,苏州有一个人叫王大林,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当看见村中小孩捕捉玩弄鱼鸟时,就竭力劝止,并给钱以放生。

  他平时劝人:“少年时,必须培养爱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养成残忍好杀的坏习气。”

  他如是于一生中劝人行善断恶,后来得重病将死时,佛菩萨显现告诉他:“你平生放生,有极大功德,将可增福延寿36年。”当下他觉得身体轻安。之后,他活到97岁才无疾而逝。

  古今善恶报应,昭昭分明;感应事迹,历历在目。望你明白这些道理后,今后能尊重每一个生命,行为上懂得该如何取舍。

12.爱护物命,从点滴做起

  “圣雄”甘地说:“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

  不管对什么样的众生,包括动物在内,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慈悲心。

  在生命的平等线上,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生存的权利。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证明自己有资格掠夺它们的生命,吃其血肉,穿其毛皮。

  有人认为,杀动物跟杀人是不同的,因为它们不会说话,也没有人类这么高的心智。

  关于这一点,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边沁驳斥道:“问题不在动物是否有心智,或是有没有说话的能力,而在于它们是否有感受苦乐的能力。”

  这句话讲得非常到位!人与动物在避苦求乐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完全一模一样。一个人若能关爱动物,救护它们的生命,这种恩德也特别大,有时候甚至能今生感果。

  民国九年,曾发生过一则传奇故事:

  有一山居人家,在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跑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因为被猎人追赶,躲到祖先的供桌下。新娘非常善良,赶紧把山鹿藏起来。

  不一会儿,猎人追到,说鹿是他的,必须交出来,新娘不忍心,就准备买下这只鹿。猎人趁机敲诈,非要二十个银元不可。双方付价还价半天,最后降到了十五个银元。

  价钱谈定后,新娘的公公婆婆面现难色,因为这次取媳妇就用去十五个银元,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新娘说愿把自己的陪嫁十五个银元全部拿出来买鹿。家人只好同意,但觉得此举十分愚蠢。

  猎人得银后离去,新娘便从桌下招出山鹿,安抚一番。鹿轻跳几下,跑回山林中去了。

  几年以后,新娘生了一个儿子,刚满周岁那天,家人正值忙碌之际,便把婴儿放在院中椅子上。这时,山鹿又再次出现,用鹿角挟起椅子及婴儿向外跑去。

  家人见山鹿偷孩子,便急忙追赶出来。追到山外之后,忽听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只见屋后的高山倒塌,整个村子瞬间夷为平地。

  这时,山鹿轻轻放下婴儿,跑回山中不见了。

  家人这才醒悟到,原来是山鹿为了报答新娘救命之恩,借着“偷孩子”引他们一家逃出。

  无独有偶,在唐山在地震中,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个人在偶然的情况下,放过一只狐狸。唐山地震前,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那只狐狸突然来抓他的门。他起床来看,狐狸一下死死咬住他的鞋帮往外拖。他当时不解,但随狐狸来到院外平地时,突然天崩地裂,大地震发生了……

  震后多年,这个人一提到那只狐狸仍感恩不尽,他常说:“地球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我们并不希求动物报恩,但是,善待动物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所以,如果有条件,我们每年都应该放一些生。

  其实,有时候放生也不需要钱。比如下雨了,路上有几条蚯蚓,或者天气燥热时,有些小虫马上要被晒死了,你把它们放到清凉、安全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放生。

  对有些人来讲,一个动物的生命,似乎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对动物自身而言,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珍贵。

13.孤独无援时,不妨试一试佛法

  每个人都难免生老病死,而佛教中,正好有面对这些问题的最好秘诀。你如果用了其它方法都无济于事,那么试一试佛法,又有什么损失呢?

  现在不少人常说:“极乐世界和地狱肯定不存在,因为我没有看到。”

  这得一种很荒谬的推理。如果因为自己没有看到,所以就不存在,那世间有许多你见不到的东西,难道它们都不存在吗?

  其实,要想否定一件事,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否则便是谬论。

  “文革”期间,有一位老和尚挨批斗,一位领导边打他边说:“你们佛教徒口口声声说极乐世界和地狱,如果有的话,你给我指出来!”

  老和尚说:“有是肯定有,但不一定要指出来。”

  领导说:“你必须给我指出来!”

  老和尚回答:“你们天天骂美帝国主义,那美国存不存在?如果存在,也请给我指出来。”

  那个领导气得无话可说,只有用拳头狠狠地打他。

  老和尚笑着说:“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没有看见并不等于不存在,没有看见而存在的东西多着呢!”

  “因为没有看见,所以不存在”是一种荒谬的推理。因为凡夫人肉眼的功能本来就有限,故肉眼见不到并不代表没有。

  比如空气、电波和细菌,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能不能以此否认它的存在呢?不要说清净刹土和阿弥陀佛,甚至在一个小小的山沟中,也有许多你未曾见过的东西,在一群人中也有你未曾见过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以没有见到,就否认其它事物的存在呢?

当然,一个人信不信佛教,这个一点也不勉强。佛陀曾说过:“对于不信佛的人,如果非要给他讲法,这大可不必。”

然而,每个人都难免生老病死,而佛教中,正好有面对这些问题的最好秘诀。你如果用了其它方法都无济于事,那么试一试佛法,又有什么损失呢?
微信号:YICHAN360——每日一禅:您身边的善知识!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