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学佛不要与社会脱节啊,社会是多种多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要去试一试啊。”是啊!社会确实是多种多样的,现在社会越来越宽容了,各种生活方式都可以存在。每个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吃喝穿戴阔都有各自的拥护者,都有相应的利益集团在后面推波助澜,追求刺激,追求新奇成了生活的主流。

我们学佛,想要改变以前的生活,发现那种只为自己享受的生活不对,慢慢体会到了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改变与利益。也希望告诉别人,从“粪坑”出去,有一片净土。但在他们的因缘未成熟的时候,他不会知道“粪坑”原来是很脏很臭的。他会说“我以前没条件,受苦了,现在就要享受下。”“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会有营养”。在一些“老人言”控制,支配下继续造作恶业而不自知。

那为什么就偏要去设定消费、享受的、及时行乐式的方式是正常的呢?而少逛街,少购物,少看电视,少娱乐,不去娱乐场所,的方式就是脱节呢?他会打着维护主流的旗帜,吓唬一些信心未坚的刚上路的行人,你走错了,快回来大路上来吧。

这也就是业力之大的一种反映啊!!!

而当我们仔细思维下,劝我们不要脱节的时候,那个人又是拿什么来判断和保证,所谓融入社会的这种生活方式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呢?

实际上学佛从来不是说要从社会生活脱离出去,而是要改变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佛法讲的是脱离轮回,而不是脱离社会。出离五欲享乐,而不是进行折磨身体的无意义的苦行。

沉溺、随顺于身体感官的享受,信奉这样的生活方式,他的出发点不就是在轮回中不能自拨之因吗?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说服他们,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有大家结伙就该壮胆走上“三恶道”吗?

寒山问拾得,被世人所不理解,欺、骂、侮时如何处置,拾得说,“只过几年,你且看他”。我只愿我的行为能够是一个示范,让他们能看到。脱离了“社会”,从长期所谓老人言里摆脱出来,慢慢减少自己以前习惯的支配,也能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在。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