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离去



优雅的离去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生命里所出现的事情中,哪件最让您感到惊奇?”

 

贤哲回答:“就是,人虽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世,却从没想到自己也会死去。”

 

虚云大师由于病重而越来越虚弱,有人敦促他看医生,他却拒绝:“我与这世间的因果连接就快断了。”他感谢弟子们和他协力重建寺院,然后向他们指示:
“我死后,帮我穿上黄色袈裟,一天后,放入棺中,移到牛棚西边的山脚下火化。然后请将骨灰与糖、面粉、油混合,捏成九个球,丢入河里,供养给水中生灵。若
你们能帮我实现誓愿,我心永怀感谢。”有人请求他最后再说些话,师父回答:“要修行戒、定、慧,以清除贪、嗔、痴。”他停了一下,接着又说:“培养正思维
与正念,在面对众人与整个世间时才能有大无畏的精神。你们累了,请回去休息吧!”

 

师父在辞世之前一段时间曾恳求弟子要保持信心。“怎么保持?答案就在‘戒’这个字里。”说完这话,他便合掌,并嘱咐身边帮忙的人要照顾好自己。他们
在离开房间后一个钟头回来,发现虚云以寂然而逝,享年一百二十。遗体进行火化时,空气中有种少有的香气,还有白烟上漂天际。骨灰中发现超过百颗的五色舍利
子和不计其数的小舍利子,大部分是白色的。

 

1419年,六十二岁的宗喀巴在哲蚌寺讲道时,在场的人看到晴朗的天空出现了数道彩虹,他们认为这标识他就要死了。讲道进行一半时,宗喀巴果不其然
地停了下来,说他要暂停一下。这种情况十分不寻常,因此众人再次有种感觉,认为这表示他在为自己将辞世做准备。如果上师要离开某处前没有完成讲道,会被认
为是个吉兆。因为这确保师父与弟子在此生及来世会再次相见,以接续该次讲道。他于是前往拉隆大寺作祈祷与供养,在离寺前还礼拜,而这项举动通常只有在不可
能回到原地时才会做。

 

第二天,他承认自己觉得痛,虽然从外表上,别人并无法马上清楚看出这点。他把帽子和袍子交给一位弟子,并对在场的人提出忠告,强调不要转移利他心的重要性。

 

在第十个月的第二十天,宗喀巴对黑鲁嘎本尊做了盛大的供养,并在当晚进行金刚持诵。第二十五天还很早时,他以双腿盘坐的姿势禅修空性。到日出时,则
做了许多内供养,但在场的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接着,他的呼吸便停止了,身体则恢复十六岁时的活力。许多在场的弟子都看到他的身体放射出多彩的光
束,这证实了许多人的信念:宗喀巴进入证悟者的道。

 

为了知道如何妥善处理他的躯体,大家便询问传神谕的人。他们预言,该肉身应被供奉在佛塔中,于是便建造了一处专用厅堂,内置银色平台,其上安有一座
黄金佛塔。本世纪中叶时,宗喀巴的肉身已如木乃伊一般,但保存完好仍让人惊讶。第九世嘎玛巴赞颂他是个“以正确完善的见地扫除错误之见”的人。

 

1981年1月某个清爽的早晨,赤江仁波切把他长期以来的秘书帕登·策林叫到床边。“我终究还是不会到孟买去了。”他以低沉嘶哑的嗓音说着。帕登·
策林的眼眶泛出泪珠,但他试着掩饰。“那么,要把火车票取消吗?”他问道。这位喇嘛的资深授业师并没有立刻回答,这时,八十一岁的他却注视着房门另一头的
一幅唐卡,手指则拨着念珠。“留着吧,”他终于答话。“我在那里还有个约会。”第二天,他去世了。西藏人相信,他下个转世会在南印度孟买的难民区被人找
到。

 

第十六世嘎玛巴在1980年最后一次访问美国的行程期间,宣布他罹患严重癌症。去世前最后十八天,他是在伊利诺州的一家医院里度过的。他的弟子如此形容这段期间的他:“法王的心情十分愉快,利益众生的举止从未中断过。”

 

1981年11月5日,法王去世前不久,有个西方弟子前来向他致上最后的敬意。当这弟子低下头来接受加持时,发现自己无法克制地哭了起来,泪水不停
地流下来,此时,嘎玛巴轻轻碰触他的头发。等他不哭了,抬起头来,看到嘎玛巴正注视着他的双眼,带着浅浅的微笑对这位弟子说:“什么事也没有。”这句话如
此简单、毫无装腔作势,却将无常的真理再次刺入这位弟子的内心深处。

 

嘎玛巴的主治医师也是位西方人,这位医师对于他的病人从不抱怨疼痛,甚至看起来也没有痛苦的情形感到十分讶异。让他更感震惊的医学事实是,在嘎玛巴
死后二十四小时、四十八小时、甚至七十二小时之后,他的心脏部位摸起来都还是温热的。对此,他这么说:“身为内科医师的我,无法解释这个情况。”不过,西
藏传统上认为这是“三摩地”的征兆。由于信徒的要求,这家伊利诺州的医院(可能是医院史上第一次)特别让法王的尸身留置在病房中两天,以便进行宗教上的仪
式。锡度仁波切为遗体沐浴,在上头画上保护性的咒语,然后僧众开始在病房外面进行仪式。

 

嘎玛巴的身躯以飞机载运到隆德寺(他在锡金的寺院),以进行传统的火化——让身体坐正、采打坐的姿势,并以薄纱、织锦包覆于外——然后安置在特意准
备的房内。各色各样的人前来致敬。同时也立刻着手准备搭建一座特别的圣坛,叫做chorten(佛塔),象征证悟者的身、口、意,用来在火化仪式时容纳嘎
玛巴的身躯。期间的七个礼拜,净化仪式不断,而为了众生的利益,希望嘎玛巴能很快转世的祷告时而可闻。代表佛教各派的群众数以千计地前来,一一排队走过圣
坛,致上敬意,并依照传统献上白丝巾作为供物。正当火化要开始前,寺院上头晴朗的蓝天里出现了一道彩虹。

 

一些拍摄纪录片的组员表示,火化进行时,曾看到chorten的顶端发生爆炸的情形。其中一人看到黑色物体飞到空中,而且没再落下。之后有位仁波切解释说道这个物体其实是法王头颅的顶端;而由于空行母在寺院上空等着迎接法王,这现象表示他已经见到他们,而且与他们会合了。

 

1984年西藏新年的第一天,图敦·耶喜(Thubten
Yeshe)喇嘛的心脏由于十年来承受过多的压力,停止跳动了。两片有问题瓣膜使心脏肥大,体积超出正常的一倍。以西方医学的角度来看,他就算只是能够呼
吸,就已算是奇迹。有一次他曾表示自己能活着“完全是借助诵念咒语所带来的力量”。

 

直到他逝世前四个月,弟子才明白老师病情严重。耶喜喇嘛待在德里一家医院里十五天后,在一月三日这天,有位学生诚挚地恳求他活久些。耶喜喇嘛承认自
己可以这么做,但是,“这件事取决于业力,也需要学生们努力祷告来帮忙。”几天后,喇嘛最敬爱的一位老师力劝他别再对自己的病况保持沉默,这样,喇嘛的学
生才可以为他做些功德。

 

二月初的时候,耶喜喇嘛决定进行心脏换瓣手术,于是前往加州的一间医院。他必须先等身体状况恢复后,才有足够的体力接受手术治疗。此时,他中风了,
左半边的身体瘫痪,于是依照西藏经文中提到的特定祷告及咒语安排了念诵,以防止更进一步的瘫痪。虽然瘫痪的状况因此消除,但耶喜喇嘛的病情却恶化了。

 

去世的前一晚,耶喜喇嘛意识十分清楚,与护士谈笑,还吃草莓。清晨四点左右,耶喜喇嘛要求修行忿怒金刚法,他可以坐起身来禅修。五点过后不久,他的
心脏停止了。一整天都有人坐在他身边念诵咒语。下午五点,原来全然安静的房内,突然有高声的忿怒金刚咒语刺破宁静,接着宣告:“喇嘛的禅修结束了。”这天
是西藏新年的第一天,1984年3月3日。

 

邱阳·创巴仁波切可说是将藏传佛教引入西方的其中佼佼者。他在1987年去世时,得年四十七岁,还留下来的教诲仍持续着,学生、修行人团体则成长茁
壮。“诞生与死亡是生命呈现出来的表情,”这是他所写下,死后所公开的生命。“我已完成我的工作,并且在情况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忠职守,如今,我可以死得
很满足了……总之,不管我在或不在,守戒与修行都很重要。不论老少,你们都可以从我的死当中,学到关于无常的教训。”

 

年轻的顶果·钦哲仁波切十五岁时,曾在上师临死前承诺,不论是谁向他求法,都要倾囊以授。他为了能妥善准备以完成使命,在其后十三年的多数时间,都
到尼泊尔他出生地附近的僻静住所或洞穴中安静地进行闭关,后来,他告诉第二位老师,想把余生都用在严格的禅修闭关上。他的老师却回答他:“时间已经到了,
你应该将学到的无数教法传授给别人。”他在心灵上曾有的经历,让他拥有超凡深奥的知识,也使他足以像泉水,涌出慈爱、智慧、悲悯来滋养众生,直到他
1991年过世为止。

 

钦哲仁波切对于无常与死亡总保持着敏锐的觉知力。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有人要他来看他们,或要他以后还要再来,他都会说:“如果我还活着,会来的。”
他的活力一向是他的标志,就算已年过八十岁仍然如此。但是到了1991年初,他在佛陀证悟地菩提伽耶传法的时候,身体却开始出现健康恶化的初期征兆。他仍
旧完成所教授的课程,然后前往达兰色拉,停留了一个月,将重要的教法传给喇嘛。等他稍后在春季回到尼泊尔时,健康明显地更加恶化了。他的体重减轻,也越来
越需要休息。他花许多时间默默进行祈求及禅修;一天当中只能腾出几个钟头接见那些急需见他的人。他没有前往西藏,但选择要在不丹某个圣洁的闭关处度过三个
半月。这一年中,他多次表明自己很快就要离开人世。有时他还会开玩笑,说些类似这样的话:“要我现在死吗?”有一次,他给一位亲近的弟子写信,曾说道:
“我们会在壮丽的铜色山(莲花生大士的净土——这位大师将佛法带到西藏)上见面的。”

 

结束在不丹的闭关后,钦哲仁波切的健康似乎较为好转。他探视了几个闭关中的弟子,跟他们说究竟上师是如何超脱生死、超脱肉身的。他接受不丹王后母亲的邀请,前往卡宁鹏,但并未乘坐她为他安排好的直升机,坚持要采取陆路辛苦的前往,以便顺路看望他的一位老弟子。

 

回到不丹后不久,钦哲仁波切再次出现病危,以至于长达十二天几乎都无法饮食。去世前四天,他在一张纸上留言:“我会在十九号走。”两天后,他最亲近
的弟子,同时也是法友,楚西仁波切从尼泊尔到来,彼此相见甚为高兴。第二天,1991年9月27日(也就是藏历的第十九天)傍晚时分,他要侍者帮助他坐
正,然后安详地入睡。清晨时,他便不再呼吸了,他的心性也消融在绝对空性之中了。

 

由于西藏及全球弟子的要求,他的遗体以传统方式保存了一年。死后前七周的每个礼拜五(他去世的日子),尼泊尔雪谦寺附近的大白塔里都会点燃十万盏酥
油灯作为供养。最后,于1992年11月,遗体在不丹的帕罗附近火化,为期三天的葬礼,参加者有超过百位的重量级喇嘛、不丹的皇家成员及大臣、五百位西方
人弟子,以及超过五万的信徒——这样的盛会在不丹历史上前所未有。就像其老师一样,仁波切也以自己的死作为最后教法的内涵,即是对无常的教法:

 

切不可忘记,这一世的生命很快就会结束——就像夏日闪电一瞬,亦如举手一摆。既有此机缘来修佛法,就别在他处浪费一时一刻,务以全部精力,奋力修持。

 

策顿喇嘛是当代西藏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弟子,也是师父性灵上的妻子佛母康卓·慈玲秋卓的老师。他死的方式很特别。虽然附近就有寺院,他却拒绝前
往,说是不愿留个尸体给他们清理,佛母便负责看护、照料她这位老师。有一晚,他突然把她叫到床前,以亲密的方式用当地方言叫她“阿米”,意思是“我的孩
子”。“阿米,”他柔和地说:“来这儿,就快发生了。我没别的忠告好给你,你本来就很好,我很高兴有你陪伴。就以你一向所做的,继续服侍师父吧!”

 

她马上转身想跑出帐篷,但他拉住她的袖子。“你去哪儿?”他问。“我要叫仁波切。”她回话。

 

“别麻烦他,不需要的,”他微笑着说:“对师父来说,没有距离这回事。”说完,他注视着天空,便辞世了。

 

佛母跑去找来蒋扬·钦哲仁波切。当他进到帐篷内时,看了策顿喇嘛的脸一眼,接着,盯着他的眼睛看,然后轻笑了起来。他一向都叫他“老喇嘛”,这显示
出他对他的感情。“老喇嘛,”他说,“别一直呆在这种状态!”他看出来策顿喇嘛正在修某种特别的法,将自己的心性与实相的空结合在一起。“你知道的,老喇
嘛,你修这法,有时会遭遇上小麻烦。来,我来带你。”

 

那些在场的人看到接下来发生的事,都怔住不动,无法相信。蒋扬·钦哲仁波切在策顿喇嘛身边,带着他进行整个破瓦法(一种在临死前引导意识的修行
法)。修行此法有许多方式,他所采用的这种,在最后时,师父会发出“啊”这音即三次。当师父发出第一声“啊”时,有人听到策顿喇嘛也随着发出相当音量;第
二声时便较不清楚;到了第三声,就听不到了。他已经走了。

 

策顿喇嘛的死亡过程,显示出他在性灵上的高度成熟。

 

 据记载,佛陀去世前三个月,出现过大地震及暴风雨,弟子阿难询问这些预兆代表什么意义,佛陀回答:“这次地震预示我自愿放弃余生。从今
天算起,我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三个月后,佛陀及弟子们来到一处芒果园,一位名叫纯陀的户长接待了他们,邀请他们进餐。佛陀接受了,不过后来指示弟子,
这餐只有他要吃。吃完这餐后,佛陀便病了,并且坚持要继续步行到拘尸那迦。到那里后,他便沐浴,要阿难为他整理好床铺。“啊!阿难,”他对这个悲伤过度的
弟子说,“该是我圆寂的时候了。去告诉其他人这件事,若他们没能目睹,会难过的。”

 

所有人都到齐时,佛陀对他们说出最后的教诲。

 

在该当欢喜的时刻,便不宜悲伤……你们都哭泣了,但有需要悲伤的原因吗?我们应把贤圣看待为从火宅逃脱的人……我是否在这里并不重要;要得解救并不
在我,而在修行佛法,这就好像是治好病,依靠的不是看医生,而是吃的药……我该走的时间到了,我的工作已完成……就算已延续万古的事,也终有结束之时。分
离的时刻总要到来。能够为己为人做的事,我都已做了,留得更久并没有用。能训练的人都已训练。我的教法将会流传许多世代,毋须心慌意乱。要知道,所有生命
都逃不开无常的定则,宜努力以求得永恒的智慧。若知识能带来光明,驱逐无知,若世俗能被看出不具实质,生命的结束便会被视为平静,被视为治病的良药。一切
存在的实物终究会毁坏,所以要留意救度自己。我离开的时候到了。

 

说完这些话,佛陀进入甚深禅定而离世。大地动摇,如暴风雨中的孤舟,天上则雷电交织。

 

临济常被称为“中国的苏格拉底”。他向师父黄蘗告别后,便出行游方去了。直到公元850年后,才在一小寺落脚。在那里,他大约进行了十年的教学,然
后便退休。到了公元866年将死之时,他坐好后并说:“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某僧靠近些回答:“怎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临济问:“以后有人问
你,向他道什么?”僧便大声喝叫。临济说:“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说完,师父虽无病,理理袍衣,端坐而逝。

 

 卡卢仁波切想自行坐起,却难以做到。嘉晨喇嘛觉得大概是时候已经到了,扶住仁波切的背,帮他坐起,波卡仁波切则抓住他伸出来的手。卡卢
仁波切想要端坐,照顾他的医生和护士为此感到生气,于是他稍微放松了自己的姿势。尽管如此,他仍保持坐禅的姿态——双眼以静坐时注目的方式往外看,双唇轻
柔的开合。房内充满着极为安详喜悦的感觉,蔓延到在场的人心中。卡卢仁波切缓缓地降低他的注目,双眼也慢慢闭起,然后呼吸便停了。

 

在我们还没察觉之前,生命便已结束,死亡的时候到了。

如果没有稳固的修行做基础,

我们在死亡之际便会无助、恐慌、痛苦。

——卡卢仁波切

                                        
          

在临死前,中国禅宗六祖惠能说了以下感人的临别赠语:

 

靠近点。到八月,我便要离世了。你们任何人有疑问的,尽快提出,我会为你们解答。我要解决你们的妄念,让你们能得到平静。我走之后,就没有人教你们了。

 

所有弟子都因深受感动而哭泣。他们当中只有神会不为所动,惠能面向他,说了些话:

 

神会,你还年轻,但你已证悟,好与不好并无二致,也不为毁誉所动。你们其他的人则尚未了解……你们哭,只是因为不知道我将去的地方。你们若知道我的去处,便不会哭了。大自然本身即无生无死,无去无来。

 

以下则是惠能的遗言:

 

再会,各位。现在我要离开了。我走了以后,不要如世俗那般痛哭流涕,不要接受致哀、奠仪、丝绸,也不要披麻戴孝。你们谁要如此做了,便不合于圣法,
也就不是我的弟子。大家要像我还在这里一样,一起坐禅。只要你们可以平静安详、无动无止、无生无死、无来无去、无是无非、无住无往,那么,就是大道。我走
了以后,你们要修行佛法,就像我还在你们身边一样。就算我还活着,假使你们违背教法,留着又有何用。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大圆满法教中提到,高阶的修行者能够以令人赞叹的方式结束生命,身体会被原本所构成元素的光的本质所吸收;如此的去世被称为“虹身”。

 

1952年在西藏东部出现有名的虹身,有许多人看到。出现虹身的人名叫索南·南杰,是个到处巡回工作的谦卑石匠,雕刻经文及圣典。有人说他年轻时曾
打猎,从某位伟大的师父那里得到教法。没人知道他在修行,因此,他可称得上是个真的“密行者”。死前有些时候,他会到山上,就只是坐着,抬头凝视天空,身
影映在天际。他编自己的歌、调,而不唱传统的。没人知道他为何这么做。很奇怪的,在生病以后,他却变得越来越高兴。病重了,家人请来师父和医生。他儿子要
他记得听过的教法,他却笑说:“我全忘了,况且,也没什么可记住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不过,我相信都没问题的。”

 

他在七十九岁将死时说:“我只求死后一星期内别转动我的身体。”等他死了,家人将他的身体包裹起来,并且请喇嘛、僧侣来为他念经。他们把身体安置到
某个小房间时,有个状况却不能不注意到——他身材高,但移进去却毫无问题,好像身体变小似的。同时,房子的各处出现了神奇的彩虹色光。他们在第六天往房间
里瞧时,看到他的身体越来越小。死后第八天,也就是举行葬礼那天早上,举办丧葬的人要来搬运身体,掀开裹尸布时却发现里头除了指甲和头发外,已无余物。

 

仁波切在当了六年的下密院住持后,接着到喇嘛的南佳札林寺当了十四年住持,后来因为心脏的状况而不再任事。他的日子过得安静,把时间都花在静坐与接
待私人学生上。有一天,他告诉一位学生(这件事他答应这个学生已经有好几年),他准备好要正式来教他了(也包括所有这位学生想邀请的友人)。

 

到了这天,讲堂已被正式布置好了。课程进行的一刻钟,学生注意到仁波切讲课时看来神采奕奕,甚至还会大笑、逗乐。但在停下来让口译者翻译的时候,他
的脸会变色,还会稍微缩起身子、闭上双眼,较平常更用力地念咒。这位学生注意到这情形一段时间后,便倾身问他,有没有哪里不对劲。“恩,”仁波切平静地答
道:“我的心脏病发作了。”他又继续讲课,就好像没事发生似的。等到再次轮到口译者说话时,学生便有些着急地问:“这怎么好呢,我们难道不用马上停下来
吗?”他深深地注视着学生,同时答道:“看你。我们可以继续,或者再找时间说完。”很快地,学生喊停,把仁波切弄到床上。他坐着打禅,还有数个僧人围着
他,以低沉的声调诵念着。

 

那天晚间,他仍坐着不动地打禅。第二天,那位学生来访,照顾仁波切的人告诉他仁波切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无法见客。当晚,仁波切在静坐时,呼吸和心跳
都停了。他进行的是tuk-dam(返回内心的修行)。连续三天,他如此坐着,没有出现死亡的征候。最后,他的头倒向一旁,终于死去。这便是一个有所成就
的瑜伽士死亡的过程。

 

 

《优雅的离去——108位大师面对死亡的故事》

作者:苏希拉·布莱克曼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