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中的困惑



学佛中的困惑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今天开示的题目叫做“学佛中的困惑”,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有不少的行者,从开始的发心、行持,也勇猛精进,但是,往往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具体问题,因此呢,就在学佛的道路上,产生了不少的困惑,如果我们不从困惑中解脱出来,那么我们这一世的修行,就很难得到善始善终的结果。今天晚上,我准备跟大家讲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信愿的基础,就是我们学佛要怎样才能达到目的,怎样才能成就?首先,我们的信愿要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要建立这个基础,第一个首要问题,摆在我们佛弟子面前,那就是如何认识因果?


  如果说,我们作为学佛的人,作为修行的人,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连因果都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是不相信因果,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讲,这种修行是不圆满的,是没有结果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信因果的人,要谈修行,把它换一句话说,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择手段的,哪怕他就是在修行,在行善,都是抱着一种目的的。所以修行的人,作为一个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首先要建立在知因识果这个基础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呢,我们修行的人,对待因果这个问题,要如何去认识?发了一点善心,也有恭敬心,也有成绩,但是他没有明白因果的关系,那么他这种修行,是什么?事实上,佛在说法49年当中,从开头到结束,都贯穿了一个因果关系在内,我们大家可以去好好的思维一下,因为我们要知道因果,知道我们这一生为什么来到这个世间?人为什么有生老病死和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嗔恚苦、五蕴炽盛苦这八苦呢?为什么会有?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同样来到这个世间上,每一个人他都有他自己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上,都有他自己的缘份和业报。释迦牟尼佛,他的入道也是从知因识果上入手的,比如他首先发现了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的,还有世间上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循环的让我们去痛苦,去承受,而且摆不脱。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去认识因果关系,和因果的发展规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问题。


  谈到这个因果问题,我们最现实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你们自己的觉受和你们的现状,都是由于你们累生累劫所造的业力而产生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既然是从业力上产生的,我们就要从消除业力这方面去着手,要如何去摆脱这种痛苦和烦恼?首先就不要去种因,所以呢,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因和果这种关系。


  今年有一个弟子跟我说,我这次受了比丘戒,我该怎么修行呢?我就跟他说,这个非常简单,你如果知道你已经受了比丘戒了,那么只要你每时每刻都记住,你是一个比丘,无论干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是一个比丘,那么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我们现在在座的有不少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有受了五戒的,也有皈了依没受戒的,同样如果你每时每刻,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想到你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那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如果你能想到这点,而且照着你该做的去做,不失你这菩萨的根本,我可以肯定的讲,你这一生就能成就,如果你是受了五戒的居士,你经常能想到你是受了五戒的菩萨,按照你的戒律去行持,这一生也能成就。如果忘记了你是一个菩萨,忘记了你是一个比丘,忘记了你是一个居士,一昧的去追求现象,每天去攀,读多少经,念多少咒。我可以这样讲,你就算把大藏经全部背得,而且都能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它跟你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过去佛、菩萨和祖师大德,他们总结起来的经验,是叫我们运用来修行在我们自己的行为当中去,如果我们没有把它摆到我们自己修行当中去,具体的按照这种方法习修,你知道得再多,都跟你没有关系。正如我们现在很多修行的人,常挂在嘴上,这样我也明白了,那样我也悟了,知道了,明了心了,你明了心了,见了性了,我不客气的讲,知道了又如何呢?明白了又如何呢?哪怕你知道你累生累劫的来历,如果你不去对治,不去具足你的功德,知道并不等于得到,悟了嘛觉悟嘛,也就好像是在糊涂的时候,迷惑的时候,醒悟过来了,知道了,哦!原来是这样,如果你不去修行,不去具足你的功德,了你的道行,那你还是那样,没改变,那么你知道过后,如果你要去修行,要去改变它,具体的去改变它,才算是得到了。如果我们能开发智慧,明白自己的真实状况和自己的来因,这是一件具体的开始,就说明你现在的好事,是你以前种的因,你现在不好的境遇,也是你以前种的因。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时候,都围绕着知因识果这方面去下手,最紧要的,如果不从知因识果上去下手,哪怕你每一年磕十万个长头,念十万遍大悲咒,念十万遍百字真言,还诵十万遍心经,只能是具足你的功德,关键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知道因果了,我们修行的方向才会明确,要知道因果,因是从何而来?将来得什么果?明白它的事实真相,那么我们修行,才能够摆好自己的位置和端正自己的态度,因为我们对世间的一切真相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而且知道我们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为什么,那么你才能明白自己现在的价值是什么?比如社会上所说的,摆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什么价值?那就是了你的智慧觉照,成就你的本愿,如果知道这些烦恼和痛苦,是业力所生,因缘相聚,挣扎在轮回当中,那么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呢?就是要生起出离心,这个心要生起来,我刚才说了,只能在知因识果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生起,如果你因果都不知道,你说你生起了出离心,那是假的。如果我们修行的人,又知道烦恼痛苦的症结所在,不生起出离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具体的,而且还是不实在的,如果我们出家人没有生起出离心的修行,我们所做的一切,只能是得善因善果,如果我们没有生起出离心的菩萨,也就是说居士菩萨,我们的修行,可以说还在世间八法以内,你还是世间法,谈到这个因果关系,我们在座的相当一部分人,就在这里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以我们现在的这种智慧,我们还不能够明白,我们现在所处事情的根源和发生的原因,只能看现象,还在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所认识的事物,本身就是一种假象,这个我们要把它弄清楚。有好多修行人,力气也下得大,又诚实,又费了很多工夫,往往有很多障碍,业障生起,那么我今天晚上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要生起出离心,要出离这个六道轮回,修行,如果说,我们自己本身没有具足资粮道,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会出现很多障碍,所以呢,要跟大家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讲,我们要修行,我们要达到目的,要改变过去的状况,我们必须要具足资粮和功德,最近几天总有人跟我说,为什么我修行十年了,烦恼还这么多,障碍也那么多,95年皈依,2005年了,十年了,还出去学了不少的气功,也还学了不少的显宗的,密宗的,大师见了不少,活佛见了不少,这一次我有一个弟子来见我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大礼节,磕了一个长头,磕得非常标准,但我一看跟十年前简直是两回事,十年前也就是95年,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到现在可以说是面黄肌瘦,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象征,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为什么?心乱。心为什么会乱?就是我们一昧的去追求智慧,一昧的去追求方便,一昧的去追求高上,至高无上的法门,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没有具备功德和资粮,我可以这样讲,你修行越精进,你的障碍就越严重,翻起来的障碍就越多,我昨天晚上观照了一下,在文殊院坐了一下,我发现我有几个弟子,十年了拜了十个师父,到现在回来了,回来是好事呀,还是觉悟,如果你再不回来,我也救不了你,我前两天跟我的有些弟子讲,我们学佛,如果不培福,一昧的去具备所谓的智慧,就希望天上掉个啥东西下来,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学佛,如果自己没培福,福报不够,要吹个一级风,二级风,你就要倒,还不要说三、四级风,七、八级风,八风吹不倒,我南充有个弟子(我们这次南充也来了不少人),很热心学佛,学了不少,先在我这里皈了依,由于自己嗔心比较重,他就跟其他人说,他师父望着其他人笑,望着我没笑,不安逸我,不干了,马上去找,把他认识的那些居士,全部拉到大邑县去了,就是因为我没有望着他笑,就把这些居士拉了一大堆,我说我望着你笑或不笑,只能说我对我自己在思索众生,审察自我的时候的现象,并不对于哪一个居士不高兴,我对每一个居士都是平等的,他过去学了两三年,把这些本身比较平静的而且学修也比较精进的人的心也搞乱了,嗜好吹嘘,那个功有好大哟,哪里来个什么活佛,每一天要教好多咒哟,每一天要念好多经哟,在里面去三年了,去年这个活佛就跟他讲,你把你那些人都喊起来,现在我要准备跟你们传最好的法,传最关键的大法,哎呀,这些弟子高兴的,这下子活佛要传大法,头天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早上多早就等着,全神贯注,这活佛就说,你们听好了,今天给你们传法了,要认真听,你们好好的回去念六个字:唵嘛呢呗咩吽。以前我给你们讲的都是方便法,不要东跑西跑了,这下子这个人又气倒了,活佛对我也不安逸了,又把人拉到蒲江县,听说有个104岁的在那里摆摊的这么一个人,我早就认识,为什么这个人会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我只跟大家讲一件事情就可以证明,就说明他没得福报,没具足功德,比如功德具足的人,就好像一堆黄金放在这儿,八风是吹不动的哟,没福报的人,虽然看到他现在有点世俗的这种福报,家里面的工作呀,拿点工资这些,但是他不去修行,这个问题上他没得资粮,就好像一堆棉花,就比黄金大10倍的这样一堆棉花,只要风一吹就跑了,所以没得福报的人,听到哪个地方有点响声,就跑!资粮具足的人,有功德的人,他自始至终是吹不动的,他心不动摇,所以我们现在心里面出现了烦恼、障碍,是你自己的业力,福报不够,你就要多培福,所以,凡是修密法的地方,凡是已成就的大师、出家人、活佛、堪布,他首先叫你修加行,具足资粮,在这个二十年来,我的弟子跑出去东跑西跑的,最多十年还是都要回来,这次就回来了几个,十年以后才来见我,所以我就跟他说,学佛要具足资粮,首先要培福,不然的话,你再聪明,都有魔障跟随你捣乱,这个大家要记清楚哟,包括出家人。我们福报不够,我们要先培福,比如峨嵋山普贤菩萨,他为了示现给众生修行,煮了20年的饭。我们在座的念净土宗的,念阿弥陀佛,你们知不知道,印光大师在没有出来弘法利生之前,出家以后也煮了20年的饭。那么我还没出山之前,从83年到93年之间,闭关期间,都是在民间具足自己的功德,哪里有苦难就哪里去,哪有困难就哪里帮忙,我就自觉功德还不具足,还广结善缘,来具足自己的功德,所以呢,我们修行,要定道首先要具足资粮,多培点福,多做点具体事情,我在白塔寺跟他们讲开示的时候讲:有的人成天今天念这样经,那样经,如果说你念的经真正是为了大家的话,那么你念一句,念一本经就够了。有的人一天都在念,在学修中,念着念着,(想着)天上会掉个啥东西出来,在老佛爷前,脑壳上摸一下,是不是也要我来摸一下?还当不得(还比不上)刘寂新去煮一顿饭,刘寂新给大家煮一顿饭,寺院里所有的人吃了过后,都安心修行,他的功德就大。如果我们居士发心给这些僧人洗了衣服,那些僧人生了欢喜心,这功德就大了,比你念一天经还强些,所以我们修行的人不要一昧的死背什么东西,关键在发心,这个非常重要,来具足资粮,资粮不够你是修不好的,比如,我的有些弟子跑到浙江那边去学心中心,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讲,如果你要修心中心,传授给你,你如果把资粮没有具足,你学到也不能修,修不好。你自己要把资粮具足了,因为心中心必须要600坐,才能点开心要,每一坐要一心不乱,六印一咒2个小时,两个小时为一坐,要600坐才能点开心要。大家记得,我跟大家传授的如意轮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突破性的方式,如果愿行真切,行持勇猛,两个小时点开心要,这是千真万切的。我在85年以后,我把这种方式改变了,在这种基础上升华了,以前,就是传的心中心,通过我自己的愿力和诸佛菩萨的愿力,再加上大家的这种愿力,把它融会在一起,所以唐代的高僧就说了,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如意轮最易成就,最得时宜,最恰当,最能解决问题,最适应时节因缘,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大家一定要记住,发了心,认识了佛教,我们已经得到法了,我们应该注意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具足资粮,多培点福,而培福的最大的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劝人行善,劝人学佛。我刚才提的南充这个弟子,由于他一个人起了嗔心,断了很多人的慧命,所以有几次想到我哭了几场,为什么呢?他就这一件事情,他就要受1800万年的金刚地狱罪,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也救不了他,为什么要哭?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断人家的慧命,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劝人行善,劝人学佛,你自己堕落了,你不要去把人家也弄来,乱了信心,所以这个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我们要把累生累劫的业障消除,就是我们累生累劫所造的这种业障,有善业也有恶业,所谓的善业集中到现在,最突出的,表现得具体的就是说我们现在变得了人身,变了人身就是我们累生累劫的善业的具体体现,闻到了佛法,就是累生累劫的善业的具体体现,但是还有很多恶业,这种身口意的恶业不是念几句咒,不是念点经,不是磕几个长头,就能解决的。要怎样才能解决?那就是谈到另外一个问题,要发菩提心。光靠我们自己发点心还不行,如果我们不发菩提心,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全彻底的解除我们累生累劫的业障,这是千真万切的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累生累劫的业障,你到一个时候,用几种方法,发一点心来解决,可以说是怀水车薪了,为什么发菩提心又能解决呢?因为发菩提心他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你把你所有的功德,不作为自己的,你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你的心发越大,受益的众生越宽广,视众生如父母嘛,使众生与已一体,你这种菩提心生起来,所得到的众生的愿望的返照和功德反应,就足以能消除你累生累劫的业障,靠自己来解决是不行的,我今天跟大家说的是千真万切的,因为我坐在这个地方说话,是不能说半句不诚实语的,所以在发菩提心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鉴别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我们很多人就在发菩提心,修行和行善这个问题上,比较混淆,而且模糊。那么今天晚上还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修行与行善的分别,怎样分别?行善只能是一种具足功德的方法,而修行呢,才是完善自我智慧的一种行为,这两个概念不一样,如果光是为了行善,那么我们只有人天善报来回报我们,那么修行,因为修行的范围要广一些,修行包括行善在内,而且还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要断种种恶业,还要行种种善事,所以修行,它把行善包括在内,还非常完整的解决我们的自我慧命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这个修行跟行善概念,我们不要混淆,要从迷惑中解脱出来,不能说做点好事就算在修行,但是它是一个方面,这个问题要把它弄清楚。在谈到修行的时候,我们普遍存在着问题,而我们在座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存在着问题,是什么呢?这几天都在给我提出来,师父这弥陀净土跟弥勒净土有啥子区别呢?修密宗跟修显宗有啥子区别呢?我念了阿弥陀佛,修了显宗,还能不能修密宗呢?这一个问题我很明确的回答你们,所谓弥陀净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佛在给我们讲经的时候,给我们说的,是非常非常遥远的另外一个世界,阿弥陀佛发了大愿,我们学佛,而是往生。弥勒净土,就在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以内,而是成就弥勒净土,是成就。我们在座的居士、出家人,你们没听说过哪一个大师,哪一个活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你能成就吗?只能是往生。那么弥勒净土我们就能成就,还直接可以证到内院,兜率内院,所以我们中国的出家人,非常清楚的记载,特别是家喻户晓的唐玄奘(唐僧),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成就弥勒净土,我们在座的,我们拈量一下自己,你们有没有比唐玄奘功德更大的呢?多不多啊,有几个?难道他都不知道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你们看《西游记》的唐玄奘唐僧,近代的太虚大师,还有宗喀巴大师、能海上师,包括印光法师,你们会说:我没听到说印光法师往生弥勒净土呢。你们没听到,只能说是没有人跟你们讲,我今天跟你们讲,你们去看很多地方,流通处的,特别是北方流通处的,你看印光大师那个像,光盘上的像,磁带上的像,他穿的是密宗的衣服,着大袈裟,而他弘扬的是净土宗,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发了愿,他可以广摄信徒,三根普摄,我们并不是说,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哪一个好,和哪一个不好,哪一个殊胜,哪一个不殊胜,这个佛法都是好的,佛法都是圆融的,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缘份不同,根基不同而已。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为了不同的众生,所处的不同的缘份,用不同的方法来施教,讲了49年,今天上午我还回答了一个弟子,我如果说只修一个法就能够解决众生所有的问题,只有这个法最好的话,那释迦牟尼佛根本就用不着讲49年,所以我们就动脑筋去想一想这个问题,世间的众生有多少烦恼,佛就说了多少方法对治。我们现在这个时期,特别是末法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最方便的,最善巧的,最实际的,而且把握性最大的,那就是这一生就成就弥勒净土。有的就说,要怎样才能往生呢?怎样才能成就呢?这个非常简单,你念阿弥陀佛的也行,你念观音菩萨的心咒也行,你念文殊菩萨的真言也行,念咒和念经,是我们修行当中的一种方法,我们到哪个地方去是我们发愿的问题,我们发愿到哪,我们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就能往生到哪,那么到弥勒净土去,我可以讲,你只要发心往生、成就弥勒净土,你就在弥勒菩萨面前去恭敬的行几个礼,守住你的五戒,哪怕你这一生当中,有不少的业力,我都敢肯定的这么说,你能够往生,能够成就,直到弥勒净土,这种功德就能成就的,这是千真万切的哟,我们近代的很多大学者、大文豪出家以后,都是往生那里,如果要说弥勒净土,弥勒菩萨所发的愿行,他的优胜处,太多太多,今天晚上把他举不完,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流通处有那个书,寂雯讲的《弥勒菩萨上生经》,还有光盘,讲得比较清楚,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他们的区别,一个是往生,一个是成就,不存在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都好!关键是你的缘份是啥子,所以现在念阿弥陀佛的也多,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你发愿往生就行了,所以今天晚上跟大家解释一下,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他的区别在哪里?就是一个是往生,一个是成就,至于其他师父怎么说,那是他说的,他说关他的事,而我坐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说的,是我说的,我跟大家说的是真实的,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论是念咒也好,念经也好,行善也好,做佛事也好,干什么也好,我们还要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忽略回向功德的利益,不要忽略这个问题,如果说我们今天晚上大家都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有的说我念一句阿弥陀佛肚子不痛了,念一句阿弥陀佛,你运气就好了,那你的功德就很小,天天念阿弥陀佛为了儿子当官,天天念阿弥陀佛为了做生意发财,还有呢天天念阿弥陀佛去赌钱为了赢钱,这个绝对功德不大,如果说我们今天晚上念一句阿弥陀佛,诚心诚意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念佛的目的,阿弥陀佛,我运气好不好,当不当官,找不找钱,都没关系,我念佛的目的,是要众生得安乐自在,你要发这个心,那你的功德就大了多少倍,如果你把念佛的功德,和你修行的回向给众生,他这个功德,跟你为了自己本身修行的功德,比较他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我们修行的人,每时每刻都要记住,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众生,他这个利益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明白回向功德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回向功德呢,有两大问题,第一个是要把我们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我们很多人都是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跟他相好的人,相亲的人,而我们真正的菩萨,修行的人,要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回向给我的仇人、冤家、债主,这是一大问题;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把我们所有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众生,无量的众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足圆满的功德和智慧,不然的话那都是有相的,有漏的。


  第六个事情跟大家讲一下,修心与修行的捷径今天晚上这个缘份非常殊胜,大家从全国各地来,我今天晚上跟大家讲一下修行的捷径,修行的捷径是什么?我们要具备十种心,只要我们把这十种心具备了,我们可以说,那就是说坐卫星了,那不是火箭的问题,哪十种心?记到啊!要具备十种心,为修行的捷径,此生成就就有把握。为佛,为菩萨,为众生,具备这十种心,这个我们大家要弄清楚。第一个就是诚心,第二个就是忠心,第三个就是慈心,第四个就是悲心,第五个就是善心,第六个就是爱心,平等心,恭敬心,菩提心,勇猛精进心。这十心,如果我们今天晚上有缘在龙华会相聚的人,我们能具足这十种心,我们的修行,这一生就能圆满,我们所念的经,法喜是充满的,我们所做的功德,是具足的,如果我们对佛,对菩萨,对众生,对道友,包括对我们的怨亲债主,我们都用这十种心去对待他们,你们记住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一生,这一世就能够往生弥勒净土,成就弥勒净土的功德,如果我们用这十种心,去修行,去念经,把念经的功德用这十种心来回向众生,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一世就要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够格的,货真价实的,圆满的大菩萨,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所以在今天晚上这个特殊的日子,你们说今天是初几呀?(初八)。什么时节呀?(释迦牟尼佛出家的日子。)对了!这时候是最殊胜的时候,我今天跟大家讲的,没有一句话是虚言,只要你们具足了这几种心,这一生就能成就,大智慧能成就,大知识分子能成就,没得知识的也能成就,他成就不了佛嘛,他可以成就功德,成就智慧,成就悲心,成就愿心,是不是?这都是成就,你具备了什么资粮,就成就什么。是不是?如果你把所有的都成就了,就圆满成就了。所以呢,我们发十种心,愿行真切,专一精进,一门深入,百折不回,但愿今生相遇,此时相聚,那就是我们累生累劫的福德因缘的一种体现,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有这个缘份,共同探讨佛法,共同的发心,共同的生起这十种心,对待世间的一切事物,来学佛不仅仅是具足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德智慧,而且还可以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德智慧,在这个时代,用你们的智慧给社会出点力,用我们现在所做的功德智慧,去回向那些正在痛苦中的人,正在烦恼中的人,灾难中的人,比如去年印度洋海啸和海陆空难的这些地区,遇难的众生,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要把我们的所有的功德,去回向那些六道众生,让地狱里面那些受尽地狱苦的这些众生,都能够皈依佛,让他们重新得到智慧,安乐自在,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修行的目的,我们的修行并不是为了我们把身体练好,从93年到2005年你们来见我,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因为身体不好,运气不好,环境不好,精神不好,来找我的,又有几个是在我这个地方来发心,学佛,为了解脱自己的烦恼、痛苦,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和贡献给众生的呢?不多,但是,今天晚上相聚,但愿都是,好不好?(好!)二月初八这个神圣的日子,大家在这个时候相聚,我相信你们今后的修行,你们今后的愿行,会像今天晚上刚才这个掌声一样响亮,那啥子魔障都会跑了,所以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自己。为了人类,为了众生,为了这个社会更加美好,把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这才是我们学修功德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大家说好不好?(好!)


  阿弥陀佛!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