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心:别有那么多的怨气



修行修心:别有那么多的怨气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修行修心:别有那么多的怨气
[修行修心:别有那么多的怨气]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8db4d5380101cn4b&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2ATumAgy6Gy5DFxKXeb]

   
一切唯心造,心净则境静。修行就是要拿一根绣花针,放空内心的怨气。                   
---大愿莲花雨
   
我们学佛后,要慢慢地调服自己的心,学会心平气和去体谅他人。
  不管每天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情,都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最主要的是理解别人的心,感受别人的心,尤其要赞叹、敬佩别人的善心。
  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没有愿力,没有缘分,别人做了善事,我们就要去赞叹,去随喜,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知见批评别人,说别人,这样自己造业。别人的发心多大,你造的业就多大。
  倘若别人真的发了菩提心,为一切众生去服务,你去批评别人,阻挡别人做善事,让他人行善的心退失,想想看,你造的这个恶业有多大?学会去体谅别人的不易和难处,这样慢慢的,我们自己的心会柔软起来,心里会充满对他人的慈悲和怜悯。
  这样做对谁有好处?还是对自己有好处。
  首先,自己积攒了功德。什么都没做,仅是真心赞叹、随喜就得到了功德,多么简单、容易。其次,这样你会对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够理解、宽容,不去计较那么多,心量会越来越大。不去计较那么多无关紧要的事,你的心会很平稳,自己会很快乐。
  不要有那么多的怨气,觉得不平,然后自己生闷气,和别人结恶缘,不要那么傲慢,总觉得自己很对,很有道理,这样子,自己每天都很苦恼,想修法修不了,想念咒语念不下去,因为自己的心中怨气太重,所以不能和善法感应,自己想修善法修不下去。
  自己心里有没有怨气,自己最清楚,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当你每天对这个看不惯、对那个也看不惯,不是认为这个人有问题,就是认为那个人有问题,这就是你自己的心不平,怨气太重,嗔恨心太强,所以你一和别人说话就和别人结恶缘。
  自己想修法,修不了;做善事也做不了,为什么?心中有嗔恨,和善不相应。然后看到别人做善事,自己也不欢喜,会提出很多自己的知见,总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很对,去批评别人,其实这些知见没有用,这些知见都是源于自己的烦恼造成的。这个时候,知见越多,批评越多,自己内心的怨气越重,烦恼心越重,然后自己的生活也总出问题,因为内心的怨气重,必然感召外境的不顺利。
  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感应,你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是自己业力招感,业力也不必想的那么笼统、模糊,反观自己当下的心念就知道,你自己心里烦恼强烈,就是自己的心中怨气太重,善心太微薄,你和别人交流时,别人也会察觉,你总是批评别人,说别人过失,自负傲慢,自然会让别人对你反感和厌恶,你自己的生活也总是不顺利。你对众生没有善心,对上师、佛菩萨也不会有清净的信心,有也是假的,是贪心,不是信心。
  自己的心里有太多的怨恨时,上师、三宝想度你度不了,道友想帮你帮不上,因为你自己内心排斥、拒绝,对别人不相信,听不进去良师益友说的话,所以福慧资粮修不起来,就是偶尔做一点点善事,也仅仅是积累少量的一点福报,结果自己也总苦恼,这就是自己的因果,当下就感受到果报。
  这个果报是什么?是当下自己的烦恼强烈,自己无法控制。
  这个果报的延续是什么?是离善法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相应。然后会违犯了更多的戒律,越来越没有信心,慢慢的善心降低,慈悲心减少,嗔恨心增长,业障越来越重,自己在这个时候还不觉得是自己有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然后从这个地方离开,从善的地方的离开,和善友分开。
  自己的怨气不消,心不会平;自己的傲慢心不去除,善法不会相应;自己的习气不改,真的没有办法。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福生无量天尊。孔子。耶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