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要会服用才有效果



良药要会服用才有效果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最近跟一位师兄再次探讨了佛法与家庭的话题,我始终认为佛法是良药,对于身体、家庭、事业来说,按照佛教的方法来做,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学了佛反而身体更差了、家庭不和睦了,事业下滑了,那么一定是把“良药”吃过度了,或者就是没有按照药方来服药才产生了副作用。

 

   
佛陀告诉我们,修学佛法,慈悲心是根本,因此我们待人处事需时时怀着慈悲心才对,但是初学佛的人却往往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去观察自己有没有慈悲心,反而用慈悲心的标准去衡量自己周围的人,放眼望去,周围全是“恶”人,于是长吁短叹自己的学佛环境不好,没有“善”友相伴,于是比没学佛时增加许多的烦恼。

 

   
其实这样的错误我也曾经犯过,开始喜欢去指责别人,“这样做是不好的,会遭因果报应的”或者“别吃肉了,要入轮回的”诸如此类的话,往往结果是不欢而散,不信因果的人照样我行我素,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再愿意跟我打交道了。后来我便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难道弘扬佛法就是这样的吗?那这个时代还有谁会学佛啊!

 

   
随着深入的了解慈悲的含义,并开始身体力行的体会慈悲,我才发现自己对慈悲心的理解非常浅薄,开始理解那些安住在慈悲心境界里的修行者,为什么他走到哪里都不会招人厌烦,他走到地方都会让众生欢喜。

 

   
佛陀说是心做佛,是心造业,造身口意三业是心,净身口意三业也是心,这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病根,他为我们开出的药方就是安住在慈悲心境界。因为慈心是是一种慈爱之心,会给对方带来好感、轻松感和快乐。很显然,我们在生活中都喜欢和那些幽默、开朗的人交往,因为与他们交往我们会感觉非常的轻松与快乐,而很多佛教徒却往往板着脸,出口就是很多哲学意义深厚的词句,或者就是喜欢指责,那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四处弘法呢?众生早就被吓跑了!因此我们要以慈心来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培养人缘。

 

   
有了慈心,有了人缘,这时真实的悲心就更加重要,因为慈心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一些众生来身边一起讲讲笑话就好了,吸引他们来是为了体会他们的苦,并告诉他们如何消掉这些苦,当你感同身受的跟他们探讨这些痛苦的时候,他会觉得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挖苦他,因为你们一直用心在交流,只有这样他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不断的真诚的鼓励和帮助,让他脱离痛苦,这才是悲心的表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只要是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慈悲心,并真切的去把慈悲在生活中实施,那么你的人缘一定很好,你的家庭也很幸福,事业必然有成,因为这是慈悲心带来果报,如果你的生活很不顺,周围都是逆缘,你还认为自己是很有慈悲心,那你就需要自我反省了,心里真的有慈悲吗?为何佛陀开的良药不起作用呢?

 

   
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必然也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慈悲,所以心平气和,气定神闲,这种静的状态下智慧才会流露出来,否则你只会把水越搅越混。佛陀的良药会用才行,否则很可能变成了杀人的毒药,断送了对方的学佛慧命。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