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智慧禅与经商



经商智慧禅与经商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有一位朋友找我聊天,说他经商多年来通过努力拼搏赚到了不少钱,在同行中也算是个大老板,但商场如战场,他越来越觉得筋疲力尽,心力憔悴,心情烦躁。感慨了一番之后他问我怎么办?
  “莫把商场当战场。”我这样回答他。
  多数人总认为商场如战场,既是战场当然也是残忍的,必定是你死我活。于是乎整天想办法与人勾心斗角,学狡猾,斗心计,使毒计。人长期处在你死我活的恶劣环境中,当然人际关系恶劣,心情紧张、疲劳、烦躁,那里还能享受到自己内在本有的轻松、自在、喜悦和安祥呢?
  如此再引申开来,若商场如战场,男女情场如战场、考学如战场、晋升如战场……人世间岂不是处处战火纷飞,永无宁日?
  以商场如战场的心态来经商的人,不论是赚钱还是亏本,都绝对不是赢家,因为他已把自己本应享有轻松、自在、喜悦、安祥的内在幸福快乐输了进去。如果经商赚钱不能增加人生生活的幸福快乐,那我们赚到钱又有什么用呢?又何必苦苦经商呢?
  所以,把商场当作战场的经商方法绝对不是高明之法。
  佛门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象一尊佛。而你的心态象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象一堆牛屎了”。苏东坡听后面红耳赤。从这个禅宗公案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以商场如战场的心态去经商,那么我们就会四处树敌,到处碰壁,陷入互相残杀的战场。如果我们能运用佛法禅理来开发我们的智慧,以慈悲、友爱的心态去经商,那么我们的经商生活就会充满欢声笑语。
  还有一个也是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著名禅宗公案。佛印禅师驻锡江苏镇江金山禅寺时,苏东坡居士也住在扬州。当时的苏东坡尚未信佛,但他非常仰慕佛印禅师,经常乘船过江到金山禅寺拜访佛印禅师。一天,苏东坡到金山禅寺,走进天王殿,看见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68]总是看着他微笑,苏东坡心生无限的欢喜,顿时诗性大发,随口吟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认为他这首诗很好,于是他回家写好后派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让书童带回交给苏东坡。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批的“放屁”两个字,很不高兴,马上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辩论。佛印禅师看到苏东坡气冲冲的样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被打过江来呢?”从这个禅宗公案我们知道,即使有如苏东坡一样渊博学问的大文豪,如果不通过禅的修行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91]来克服人性定力不够、智慧不足、贪、瞋、痴、慢、疑等一系列的弱点,就无法以沉着冷静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称、讥、诽、誉、顺、逆、兴、衰。特别是在商场上,如果定力不够,往往会遇上小小的困难便乱方寸,造成一败涂地的后果。所以通过禅的修行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91]来开发智慧,增强定力,克服人性的弱点,对从事经商的人非常的重要。
  禅者经商,知己知彼,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不因自己是做小本生意而在大老板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不因自己拥有亿万家产而不可一世,更不会因事业有成而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奢侈腐化而乐极生悲。
  在对待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上,禅者也绝不会把对手看成是自己事业发展的障碍,树为敌人互相攻击,而是深刻领悟“逆缘善缘都是我的增上缘”这一禅理,把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看作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善知识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26]。看到别人生意兴隆,也绝不生瞋恨、嫉妒之念,自己的生意一时不景气也绝不慌乱、自卑,而是以修禅人具有的定力和智慧,沉着冷静的分析问题的根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策略,让更多的人喜欢接受自己的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事业上的真正成功。
  禅者经商,是从智慧上取胜。他真正懂得“得道多助”的道理,运用禅的智慧化敌对为友爱,化干戈为玉帛,同时用修禅人所特有的真诚守信这一高尚人格在客户和同行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誉形象,不断赢得越来越多朋友的信任。在商场中偶尔遇到困难,也因朋友多路子广而可以把大困难化小,小困难化了。因此,事业可以稳步发展,人也过得轻松、自在、喜悦、安详。
  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为保证自我内在的不失,为我们都能享受到自性本有的轻松、自在、喜悦和安祥,愿更多从事经商或准备从事经商的朋友都来叩开佛法的大门,在佛陀的启示下运用禅的无上智慧从事经商,过上福慧双收的幸福生活。
  舍弃的智慧
  两千多年前,一个世界上最完美最幸运的人离开了他的宫殿,花园,亲人,美色,权势,国家。他悲伤的面容像静静的河水,在夜色中闪光。他智慧的头颅像高贵而孤独的鹰,在悬崖上了望。喔,这世间的悲苦就像旷野上升起的迷雾,永远也无法消散。生、老、病、死,这些纠缠不清的藤蔓缚住了苍翠的大树,遮住了纯真的阳光,使这一片原野显得如此黯淡、凄凉。智慧啊,勇气啊,力量啊,你们这些躲在云层之后的光芒啊,请在我的思想中击撞,撞出那耀眼的燧石的灿烂,请让我找到那永不枯竭的清泉,将这人世滋润出一片永久的绿洲和清凉……
  那时,他不仅是一个辽阔国度的威仪万方的年轻君王,还是一个丈夫,他的妻子有着最美丽的容貌和品德;也是一个父亲,他的孩子聪明可爱、尚在幼年。他的生活,在世人看来,圆满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79]得像中秋的明月,像童话中的珍珠。可是,他的心却无法在这些胜景、甜蜜中满足。因为他看到了痛苦,别人的痛苦,所有生灵的痛苦。他的心为他们而震颤,而悲悯。他立志要将他们从痛苦中全部解脱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92]出来。
  于是这个人踏上了一条寻求真理之路。他愿意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冲破这黑漆、阴冷的茫茫长夜。他想点一盏智慧的长明灯,照亮那些在尘世中盲目挣扎的人群,温暖他们虚妄而悲凄的灵魂。再没有比这更坚定、更赤诚、更无私的信念了。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完全抛弃自我,舍弃一切。
  在一个宁静的月夜,这个人离开了他仍在睡梦中的妻子和幼儿,离开了他天堂般辉煌的王宫,一个车夫和一辆马车在门外无奈地奉命等候着他。从此,他就踏上了一条超越生死、普渡众生的精进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65]之路。他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他的皇宫。那一年,他二十九岁。
  随后的六年,这个人受尽一切磨难,差点死去。但他的信念从未动摇过。有一天,他来到一棵郁郁苍苍的菩提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44]树下,结跏趺坐,他发誓:不悟得道,绝不离此座!他在树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苦思冥想,进入禅定。终于在一个曙光初透的黎明,他的仁德,智慧,勇气,经受了无数的考验,诱惑,像太阳一样进射出万丈光芒,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他参悟真相,练就金刚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99],获得正觉,得道成佛。
  从这以后,不知有多少人成为他的信徒。他们都说,他给了自己灵魂终生的避难所。还有人说,他给他们的生命点亮了一盏长明灯。从此,他们不再感到黑暗和孤独。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那么多的种子在春天中发芽,有那么多的绿色在秋天中枯黄。尘世中又诞生了那么多的人,又埋葬了那么多的希望。生灭不息,因缘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90]流转。而他,依然在那里,在那棵婆娑成茵的菩提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44]树下,看穿了过去,未来,生死,悲欢。他那一双慈悲如水的眼睛,给了后来者永久的平静和慰安。
  他们都说他是神。而我依然觉得他是一个人,非凡的人。他的伟大正是在于他曾经也有过痛苦,迷茫,迟疑,内疚,失败,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可是他硬是凭着血肉之躯战胜了这些与生俱来的软弱,局限,动摇,成就了一颗金刚
[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99]之心,以一己智慧之光、慈悲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漫漫长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伤者平静,让仇恨者同情,让纠缠者舍弃,让无家者有了心灵的永远的家园。
  伟大的人格与一般凡俗的人情世故相违背的。世人无不追求荣华富贵,可是他放弃了;世人无不贪恋欲望温情,他挥别了;世人无不执着自我利欲,他冲破了。他从此无挂碍,无牵绊,无界限,无畏惧,无往不胜。其实,所有的奥秘就是舍弃自我。舍弃就是全部的智慧。
  没有什么可以抓住的,你抓住的只是欲望。空虚的却像火一样时时燃烧的欲望。那欲望的结局就是一堆冰冷的灰烬。而舍弃是扑灭虚火、实现自由的唯一的途径。
  怎样才是真正‘为己’
  有不信佛的朋友说:这个社会就是要尔虞我诈,就是要竞争,就是要自私自立才能站住脚。并且最后概括为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说这句话,我同意。这句话说的很对。的确是这样。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句古语。不过你们根本没有搞清楚其中的意思。你们认为,人该为了名闻利养、女色、地位等等而不择手段去获取,这就是为己。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恰恰不是为自己。
  比如人为了获取金钱而去抢银行,最后被逮捕、枪决。这是为自己么?不是啊。正相反,这是在害自己。种下恶因,必享恶果。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的。
  金钱不是自己,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仅是我们维护生活的工具。为金钱而奋斗决不是为自己。那么妻子儿女呢?也不是自己。名气呢?更不是了。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啊。为这些东西而不择手段、劳心费力并不是为己。那么这正好就应了这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你这么作,那么肯定会“天诛地灭”的。
  相反,佛法才是真正的为自己。佛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样我们便不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新的灾祸。这才是为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照顾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天诛地灭。
  ‘为己’也好,自私也好。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怎样才是真正‘为己’。可以说佛法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是最能照顾我们的方法。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