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和生活



佛法和生活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此生,能得知如何获得快乐的正道,能有机会选择修持佛法,是非常难得的。从世间和佛法的两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没有自主性,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生活中往往遭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有些人虽然想做善良的人,想做善事,但做的却尽是恶的,自己也无可奈何。因此,聚集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说是比较幸运的,眼前都有修持善行的机会,只要自己愿意,都能做善事。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尽力行善。若能利益他人,今生就有意义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各种困难和考验。这世界上有贫富的差距,有男女的差别,及各种不平等的现象。社会、经济上的压力,也造成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世界上有许多宗教,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彼此之间或有些忌讳,有些比较激烈的宗派甚至有强烈的优越感。总之,在这世间生活是不容易的,充满各种痛苦。唯有消除痛苦,我们才可能得到快乐。

   
世间生活充满各种困难,这是因为世间纷乱而起的吗?即使如此,外在环境纷乱,但重点还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的心能改变世界。以我自己为例,我一生和佛法因缘很深,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生活在佛法的环境中,对佛法特别有信心。我的名字--邬金钦列多杰,也和佛法有关。从西藏出来以后,生活在不同宗教和种族的环境中,我也遇到许多困难。例如,来到印度以后,我必须和其他宗教交流,交流时我必须特别注意一些事情。即时我自己本身并不觉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但是身为佛教徒,我有责任要去注意这些事情。

  
佛教是一个很包容、很真诚的教法。由于对佛法的信心和欢喜心,让我看到佛法和其他宗教是不相违背的。佛教的精随是因果业报。今生我生为佛教徒也是因果的道理,我对佛法特别有信心也是由于因果。今生是过去的因成熟的果,我们应该以欢喜心去面对今生。有些宗教认为有一造世主,从某方面来说,我之所以生为佛教徒,也可说是因为这位造世主的缘故。这样的想法和佛法的道理是不相违背的。总之,不同宗派之间,应该有互相包容、互相欢喜的心。我对自己身为佛教徒的角色也感到非常欢喜。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我也有许多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例如,我没有自主性,有很多事情,我无法自己做主。此外,就算我自己没有问题,别人也会丢一些问题给我。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各种大大小小问题来见我,要我帮忙,或要我特别关心某些事,例如,社会贫富差距愈来愈悬殊的问题等。有些人是问了一些家庭问题而来,例如:夫妻不合、小孩子要开刀、小孩子要考试……等。总之,我必须负责解答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医疗问题,有时要扮演父母的角色,有时要扮演医疗顾问的角色,各式各样的。我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他们都是带着信心来见我的,我不能告诉他们我没办法,请他们回去。我有责任要帮助他们。我没有条件能给他们什么,我唯一能做的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面对问题,而欢喜地面对人生。这也是我能为大家做的最好的一件事,让每个人升起信心,面对人生。

  
平时,我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是以发自内心的热诚,以慈心和悲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并以这样的动机去做很多事情。例如,用眼睛去看人时,我也是尽力以这样的心去看。由于我这么做,对方没有感受到什么,但至少会升起一种欢喜,会找到一种希望或寄托。这是我的期望,希望别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有些人可能也没有生起任何感觉,但人世间就是这样。我想这这可能是世间的法则,不可能一切都圆满、都如意。

  
总之,不论是在世间法或佛法,我们总是会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外在因缘条件固然要具足,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的因素。我们必须要有信心和勇气,一种有智慧、具有善巧方便的自信力。有了自信力之后,我们就能面对世间的许多问题。当然,生、老、病、死的问题是无法立即消除的。我们的身体就是无常的,不离成、住、灭、空。但是,随着自信力的增长,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也会增长,逐渐出离生、老、病、死的问题。

  
药师佛灌顶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心的这种力量:自信力。刚才大家一起共修过一座药师法了。仪轨中提到药师佛的净土极其庄严、极其广大。为什么要做这种形容和观想呢?这是为了鼓励我们,让我们的心升起欢喜。生活在这世间上,如果我们的心只往黑暗的地方想,那我们看到的都只是黑暗的、没有希望的;如果我们的心往光明面想、往光明面看,即使只有少许的光明,我们也能找到光明、找到希望。情器世间中,并不是一切有情众生都是邪恶的,外在器世间的一切也不全都是有毒或污染。如果我们的心具有勇气、力量和热诚,这世间可变成净土,一切有情众生成为空行、天女等。因此,药师佛仪轨中提到药师佛的净土如何庄严,净土中一切眷属如何庄严,就是为了要让我们升起勇气。否则,单单看看这会场就可能令人非常灰心,不论每天如何打扫,一天下来还是这么脏,哪可能是药师佛净土?同样的,每天一打开新闻,尽是杀人、偷盗、火灾之类的事,简直是地狱的境界,哪谈得上是药师佛净土?

  
密乘灌顶、观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升起勇气,让光明面升起,让我们知道这世间真的是可以变成净土的,而且其中的众生真的可以变成菩萨和圣者的。这并不只是佛教的教义而已。佛陀的法教并非只是针对佛教徒而已,而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药师仪轨并非只是针对佛教徒而已,而是为了让一切众生都升起光明面。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