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或刺激时,无论产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乐,都要马上想到,这些境界以及伴随而来的感觉,只不过是物质彼此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效果,并非真实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不要立刻判断自己喜不喜欢它,因为花仅是花而已,要将它独立在所有价值判断之外,才不会产生诱惑、刺激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赋予它价值判断,当「美」的念头出现后,心想:「这个颜色好美!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花!」单纯的物质现象就变成诱惑,因为有了「喜欢」的念头,就会想将它据为己有,一连串的烦恼就会接连而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念头就要止于「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恶的分别。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喜欢某些事物,事实上却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国旅行,看见路旁花团锦簇,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后,就渐渐觉得不稀奇,也就视而不见了!等我到达禅修道场后,那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只有草、没有花,所以当有人摘了几朵花插在瓶子里、放在餐桌上时,我又注意到花了。

 

  
于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欢花呢?」然后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从因缘的角度来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构成,有因、有缘,当各方面条件聚合之后就会发生;当因缘不具足时,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当它渐渐枯萎之后,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此时已经没有美不美的问题,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联想在一起,因为有这种联想,所以产生了烦恼与执着。当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会触景伤情,觉得花朵好可怜。相反地,如果能够独立看待这些自然现象,花开时就是开,花落时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就不会产生烦恼。所以,聚是因缘、散也是因缘,所有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是因缘。只要从因缘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执着而感到痛苦了,当然,这是需要不断地练习。例如,当我们看到了自己很喜爱,但并不是很需要的东西时,马上用因缘观来看,心想这个东西原本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现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会受诱惑了。当我们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主客关系,不让自己与它产牛关联性的想像,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走进百货公司时,看到很多美丽的服装以及化妆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们和我没有关系,既然和自己没有关系,就没有诱惑的问题。

 

  
分得清楚「没有关系」和「有关系」就是因缘观,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只是觉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例如,有些人觉得飞机上的杂志不错,就把它带回家,但带回家之后却不一定有时间阅读。或是逛书店时,看到每一本书都喜欢,结果买了一大堆书回家,往书架上一放,从此就不闻不问。一本书要从头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拥有,否则买再多书也都和你「没有关系」。但我们总习惯向外攀缘,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拥有,才会造成这么多苦恼。因此,唯有明白因缘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免除诱惑及七情六欲所带来的痛苦。

 

  
在我的人生过程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有关卡和阻碍,而且阻碍都很大。但我早已习惯了,所以心理上就有所准备;一旦有心理准备,这些关卡就不会变成难关。

   
在我的生命过程中,曾有几次遇到生死边缘的关卡,但我还是必须面对;一旦度过,命就保住了。

而有的关卡虽不至于要命,但却会让我痛苦很久;如能面对关卡,痛苦反而能转化为一种意志力。

  
我的长处就在于我的毅力,我决定要走过去的,就一定会过去,但绝不会硬碰硬,而是想出办法来解决。例如,以念书来说,凭我的能力、学历,照理说是进不了学校的,但我还是一步步念到了博士。

遇到关卡时如果退却了,就过不了关;如果不退却,就会有机会过关…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