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用来生活的



法是用来生活的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有早晚才有一会儿时间诵经和念佛,白天都要忙于工作和照料家务;这里太吵了,我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修行;我一天可以阅好几卷经;我会每天念几十遍咒”。人们总是用这样的观念来看待修行这回事,觉得只有念诵的数量才能显示我们修行的多少,用这样的观念来对待自已,也同样的去衡量别人,于是我们对法的修行被圈定在念诵的数量之中。久了就形成一种局限性的观念,把自己的修行束缚在只有念诵……念诵的那段时间之内。

    
事实上,时间在无间断的刹那相续,白天的十二小时结束了,夜晚的十二小时就续接而来;昨天的二十四小时过去了,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就会跟上。时间就象流水,它只是相续的一条,但是,流走了不会再倒回来。我们的生命就象流水,与时间同步,所以佛陀听到弟子说“生命在呼吸间”时,就对弟子的认识给予肯定和赞许。

     
我们的生活、工作、衣食起居总是用时间的概念来进行。何时该起床了?何时该用餐了?何时该上班了?何时该睡觉了。出家了钟鸣板响,早晚课诵等更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被时间所限定。于是我们就用时间来设定修行,假若我们忙于事务,就用此来找借口说我没有时间修行,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时间只是一个概念,事实上只有呼吸与我们相伴,我们应该把呼吸同修行和生活联系起来。只要有呼吸就会有时间修行。所以,在经典中有“观呼吸”的修行方法,这种方法在过去的佛教修行中会时常被应用,现在南传佛教国家的修行者,还是把它当作禅修的重要方法来使用。

   
因此,我们把法的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比较好,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说我没有时间修行了。泰国阿姜查禅师开示说:“法比任何你在这里能找到的东西都要好,家里的事物通常只会带来麻烦,难得带给我们平静。在家庭与财务的领域中,只有会令我们烦忧与受伤的事物,法比它们有价值多了。如果置身于家庭事务中,我们一定要有法,不能没有它。少了法,它们就不完整。不要轻忽,真的深入思惟法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它的价值。家庭事务始终存在,但是我们见法之后,就不会再执著于它们。虽然生活中仍有忙碌与纠葛,但是我们知道它们的本质,便不会再执以为真。就像与小孩相处,他们常说:‘妈!看这个。爸!我想要那个。嗨!看看我。’父母亲于是对他说:‘喔!当然,好!’但是却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你回答是为了让孩子感到快乐与安全,但是你的心并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你有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可以善尽家庭与世俗的义务,做你应该做的事,却不会随波逐流。你的目标是寂灭与离染,而非屈从与纠缠。这就名为圆满的成就与受用,即使拥有资产,你也能如实觉知,知道如何使用与驾驭它们”。

   
又说:“我们必须了解,大众前来这里参访比丘、比丘尼与寺院,他们不需要问你们任何问题,只须看你们的寮房与地板。如果地方整齐清洁,每一件东西都归位,这就是沙门的行为,人们自然会生起信心。我们不需要对他们说教,只随手整理好乱掉的东西即可。当我还年青时,我经常抽空到寺院周围走动,看看寮房与森林里的步道。若是发现寮房与浴室都很干净,道路也非常整洁,我就知道这个人是个好修行人;如果他还没有开始修行,那么不久的将来,他一定是个好行者。有些人小看这点,认为这只是小事,其实它不是。”

   
在中国佛教史上和《高僧传》里,我们看到更多这样的故事。法是用来生活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生活。无论你住在闹市,还是寂静的山林;无论你独处,还是群居,那都是生活。有没有在修行,那就要看你有没有法的认识和法的思维。

   
“法是用来生活的”,在《弘法》季刊即将创刊,“弘法网站”刚刚开通的这个因缘下,我用这个题目写这篇短文,作为我们的“弘法论坛”的开题,希望众多的佛友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你的学习、讨论和生活,法都会现成的等待着你去觉悟。

 
( 光通按:法 师 
如海智慧,以浅显易懂而平实的语言,将佛法的学修捷径展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很多人,都为六祖大师这个偈子而倾倒,但是真能明白的,甚少甚少……古德云‘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愿 
我们能看明人生真相、去除口头狂禅,时时以方便观照身心言行,念念安住于‘平凡’的妙理。古德云:理虽无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行即不行,故云行于不行之行,了知行与不行,性相无二。)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