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死亡的艺术(五)



死亡的艺术(五)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五)
 
那么要如何看破‘世间’、看破‘人生’呢?这就必须从‘无常’下手。
 
我去逢甲演讲时,教同学们两句座右铭:‘时间总会过去的;好景不可能长久。’这两句话将它贴在墙上,可以帮您们度过最痛苦的岁月。
 
当年,我谈恋爱失败时,非常痛苦;把感情放下去时,要再跳出来是非常苦的。当时,我徘徊淡水河边,看著河面来回低飞的鸟儿,流水波涛起伏;走在台北桥,感到人生如此痛苦,很想跳河寻求解脱,却又不敢。走到河旁摸摸河水冷冰冰的,想想跳下去若淹不死更痛苦了。
 
在最痛苦之际,翻阅到一本名人的座右铭,一位好莱坞的影星写著:‘从那一天舞台上摔下来,断了腿之后,亲戚、朋友、男朋友都远离了我,我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并且我也悟到了“时间总会过去的”这句话。’
 
想到我与她之间,相聚时总要吵架,分离时又会想念,人真是矛盾的动物。在分离、聚散之间,一直想著「时间总会过去的’这句名言,心灵终于平静下来了。
 
有一次,我到文化大学去演讲,这位无缘的女朋友,也赶上山听讲,我们再见面了;没有旧情绵绵的场面,刹那间,我发现她是业障现前。她问我说:‘别后如何?好吗?’我说:‘好啊!我活得很解脱。那你呢?’她摇摇头,现出一副苦瓜脸。
 
所以,我认为人生必须要去体会,去看破它,才能活得更超越。
 
另外一句‘好景不会太长久’。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件圆满的事情,都可能有无常的破坏性,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一种‘无常’的存在。
 
所以说‘无常就是苦’。今天我们拥有一个圆满的家庭,但总有一天必须分离、拆散,再亲密的伉俪、多深情的父子,也总有一天必须分离。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无常’观念存在心中,对生、死就会释然了。
 
对生、死的看法,佛教就能超越。死对佛教徒来讲是一种‘往生’,脱去这具臭皮囊,得到解脱。
 
有许多看相的先生告诉我,在三十七岁到四十岁中间,会有劫难,可能逃脱不过;小时候,也曾算过命。我现在三十四岁,换句话说再三年就要解脱了,向各位说:‘再见!’真高兴,这个世间太苦了。现实生活让我们透不过气,好像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有错误,有时比死还痛苦。
 
但话又说回来,不要说死了就能解脱,必须有修行才能死,要记得念佛号,才能解脱。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