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死亡的艺术 (四)



死亡的艺术 (四)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四)
 
我们必须相信真正善的、美好的才可以,不要只是相信权威。因此,既然哲学不能令我们解脱,就要追求佛法;但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当我在雷音寺修行时,有人问我:‘师父,您怎么躲在山上这么消极呢?怎么不下山来度众生呢?’我告诉他们:‘若要教学生必须师范大学毕业;要度众生,也要修养自己、充实自己,才有能力度化众生。’
 
比如说,今天就算各位听了一些开示,如果要与一贯道的朋友谈道,都还可能会力不从心。
 
有一次,我问一位一贯道的朋友说:‘你们说先得而后修的观点,讲得通吗?世间哪里有先得再修的东西?’这位朋友说:‘有啊!比如我们先把电冰箱拿回家用,再来分期付款。’我思忖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真佩服他编这种道理。于是我又问:‘你既然已经得道了,拿出来用啊!讲给我听看看。’这时候,他无言以对。
 
我说:‘冰箱插电就可以冰东西,可以用了;你得道了,把作用拿出来看看,你要如何使用呢?’这一个问题,他沉默以对,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其实,这种事也不必辩论,辩也得不到解脱。修行当然要修行,但最后仍然必须跟众生打成一片,毕竟佛法不离世间觉。出家人之所以要到山上去修行是一种因缘,因缘一到就必须下去度众,这就是随缘。
 
比如说,等一下我讲完之后,又要走了;下一回会到哪里去呢?我也不知道。
 
今天我坐计程车,遇到一位长胡须的司机,他问我:‘师父你是不能结婚吧!’我讶异地说:‘为什么问此问题,这还要讲吗?’于是他又问:‘我看你没几岁,为什么要出家呢?’我说:‘就是要看破啊!’要看破红尘也不简单,你们看过出家人的鞋子吗?鞋子破了好几个洞是象征什么呢?这就是‘看破’的意义;而你们穿密密的鞋子,永远看不破。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