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叶巴寺:隐于圣城之后的秘境



扎叶巴寺:隐于圣城之后的秘境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因洞而建寺,就是扎叶巴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从拉萨出发,出纳金路,向东沿着河翻过纳金山口,就到了达孜县境内的扎叶巴沟。顺着山沟向上爬上拉日宁布山的半山腰大约海拔4000米的地方,就是吐蕃时期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的扎叶巴。藏族民谣中有唱:“西藏的灵地在拉萨,拉萨的灵地在叶巴;到拉萨不到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做领。”

扎叶巴山势陡峭,半山以上几成60度,褐色的山崖上天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若干个崖洞。与四周山体表面只有浅浅一层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叶巴充满了自然之灵气,山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肥硕的野兔于草丛间傍地而行,有矫健之雄鹰翱翔于空……自然的灵气吸引了众多高僧大德来此修行,松赞干布、莲花生、阿底峡、还有刺杀吐蕃末代赞普的拉隆•白季多吉等等都曾在此苦修过。

相传扎叶巴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吐蕃赞普(藏王)松赞干布为其三个爱妃中的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

扎叶巴寺是吐蕃时期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

(图片来源:资料图)

进入扎叶巴寺,向上攀登200米左右,即可看见一条向左的转山路。顺着转山路转过白塔,最早见到的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第一传人阿底峡尊者(982~1054)曾经修行过的“祖师洞”。洞内现供奉有阿底峡尊者之佛像,相传11世纪,阿底峡尊者在扎叶巴寺强巴佛殿收徒传教长达五年,尊者的大弟子俄•勒比协绕也曾在此地弘传噶当派经函密法,所以最早扎叶巴寺隶属于噶当派,后来在噶当派并入格鲁派时才转为黄教寺庙。

从祖师洞向右,经白塔,再向上行,即是著名的“桑阿林”——强巴佛殿(强巴佛即未来佛、弥勒佛)。桑阿林是为黄教的鼻祖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克珠杰•格勒贝桑建造,寺内有三层楼高的强巴佛像,据说为前藏地区最高的佛像。

从桑阿林继续向右,再向下,是藏王松赞干布曾经修行过的“法王洞”。松赞干布的藏妃芒萨赤尊为供奉佛祖在洞外建了佛殿“祖拉康”。

法王洞下方是刺杀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的拉隆•白季多吉修行过的“拉隆洞”。朗达玛,本名“赤达玛•乌东赞”。朗是贬义词,藏史称其为魔王化身,因崇尚苯教破坏佛教而得名。朗达玛生于公元797年,是藏王赤德松赞之长子,于公元836年即位,即位后开始灭佛,公元841年被僧侣拉隆•白季多吉刺杀。拉隆洞内现存有拉隆•白季多吉的足印和一千多年前绘于崖窟内的壁画。

法王洞右方紧挨着就是“莲花生洞”。据藏文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在扎叶巴寺修行传教,营造了“一百零八大成就者”修行洞,这里便成为吐蕃著名的密法修行道场。莲花生洞内圣迹较多,不仅有莲花生大师的两只足印,洞崖壁上还天然生成了一尊宗喀巴大师的佛像。每天早晨6:30~8:30,寺里的僧人都会在莲花生洞内做早课,诵读金刚经。

莲花生洞再往右,是位于另一座相连山峰的“十六尊者佛殿”。公元9世纪末,复兴佛教大师鲁梅•楚臣西绕曾赴长安为十六罗汉开光,并依此塑“十六罗汉像”,迎请到扎叶巴寺建立了十六尊者佛殿。

公元1647年,第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十六尊者佛殿旁建立了四层楼的格鲁派僧院,时有僧人160人。现在,当年恢弘的僧院只余下一段残垣破壁,但矗立在僧院左右的莲花生大师讲经坛和达赖讲经坛却依然在接受着来自四方信徒的叩拜。

每天早晨八点左右,寺院的三辆客车会将来自拉萨的信徒和少数游客接到寺庙,接受他们的膜拜,此时整座拉日宁布山生气盎然,转经的人群、点燃的酥油灯、飘飞的风马旗、抛洒的隆达,还有袅袅升起的桑烟……下午两点,客车会将接来的信徒全部送回拉萨,扎叶巴重新回复它惯有的宁静与祥和,花香、鸟鸣、鹰飞、兔走;阳光在山坡上睃巡,法螺在山谷中回荡……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