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亲躬耕于此千佛山兴国禅寺



虞舜亲躬耕于此——千佛山兴国禅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兴福禅寺山门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城南五华里处,是济南市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虞舜曾躬耕于此,故又有舜耕山之称。人们为了纪念舜帝教民耕稼的功绩,每年在此举行“迁祓”仪式。隋开皇年间,佛教兴盛,在千佛山之阴刻石造像,又建千佛寺,因而得名千佛山。寺在唐代贞观年间(627~649)重修,改名兴国禅寺。宋代又有扩建。宋末明初,因战乱,寺院已“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1468)苏贤捐资重建佛殿、僧寮和库房,殿内重塑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又增建观音殿等,全寺共有殿堂7座,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厅廊雄伟壮观,错落有致。兴国禅寺是千佛山主体建筑,寺内现存殿堂多系明清建筑。

兴福禅寺

从千佛山到兴国禅寺,有两条人行石级盘道,掩荫在丛林古木之中,给人以清爽幽静之感。循三百石阶拾级而上,过“云径禅关”就到了寺的西门。新修的钟鼓二楼在门楼两侧,门楼上黑色的大理石上镌刻着赵朴老题书的“兴国禅寺”四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寺南侧为悬崖,佛龛众多,虽历尽沧桑,当年凿石造像的盛况仍历历在目。造像群中,有9个石窟,最早的为隋开皇七年(587)刘茂景所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悠久历史。此外,唐贞观年间造像,尚能看出全貌的有130余尊,这是山东佛教的重要史迹。千佛岩下有极乐洞、龙泉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诸胜。

千佛山

极乐洞内有佛像20余尊。正面石壁上刻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像高3米,跏趺而坐,左右侍立观音、势至二大士像,各高2.5米。三圣像雕工精细,神态自如,为齐州一带石刻遗像之珍品。悬岩浮雕群像之间,有洞名龙泉,镌有佛像20余尊。洞内水深约3米,清澈见底,当年寺僧饮用此水,如今游人到此,莫不以一掬清泉为幸。向东复有一洞名黔娄,系春秋时齐国高士黔娄隐居之所。洞深数丈,曲折回环,三转之后,有一2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的空洞,洞高2米,中镌黔娄坐像;原来洞内镌有6尊佛像,现已残缺不全。寺北有对华亭,建在高出寺院10米的峭壁间,原是僧人坐禅习静、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观赏泉城景色的好处所。现在是兴国禅寺的客堂。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