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水月观音:静倚月影水声证法空



榆林窟水月观音:静倚月影水声证法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榆林窟水月观音(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榆林窟第2窟位于东崖下层,建于西夏。洞窟的开凿仍沿袭唐以来的覆斗形形制,窟内壁画保存西夏原作,正中佛坛上骑青狮的文殊等塑像经清代重修。洞窟的开凿年代属西夏(公元11―13世纪)。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以兴庆府为中心,统一西北小区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国190多年,是古代西北地区非汉民族政权中历时最长的一个。西夏建国后,大量吸收中原汉文化,尊孔崇儒,并仿照汉字创立了西夏本民族的文字―西夏文,而且西夏两代帝王李德明、李元昊都是佛教的崇信者。西夏王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榆林窟第2窟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洞窟内,覆斗形顶的中央绘团龙藻井,从构图到绘画都很有创意,其南北壁绘有说法图,在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其绘制之精美,是西夏壁画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观音画像中最精美的,经常被人们所称道。

水月观音画像在敦煌壁画中出现了许多幅,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肃北五个庙中,现存五代、宋和西夏绘就的有二十七幅,在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水月观音是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之一,因其所绘观音静观水中月而得名。“水月观音”为中唐时宫廷画师周?P所创,由于这种新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广为流传,甚至传入朝鲜和日本。据说供奉水月观音像可消灾去祸,也是水月观音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

北壁所绘这一身水月观音,在月色朦胧中正悠闲自若地静座在宝座上,犹如一位华贵的贵夫人,身靠山石,山后有竹林环绕,观音被笼罩在透明的光环中,正昂着头,望着天边那轮被云彩遮挡的弯月,面前有流水淙淙,水中盛开着朵朵的莲花,似乎正沉浸在这个月夜幽静的世界中凝神遐思,又似乎聆听着世间的疾苦,以慈悲的胸怀随时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脱离苦海。在画面右侧正中还绘制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善财童子,正腾云驾雾的赶来向观音朝拜,右下角绘出的是有名的唐僧取经图。

整个画面是以一种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绿等冷色调来表现,显得宁静素雅。这里的水月观音画像不仅仅是作为人们礼拜的对象,而且也成了人们欣赏的对象。人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可领悟到一种深旷清净的意境,这种意境似乎能使人丢弃心中的一切杂念,陷入凝神遐思之中,这是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这样的一种意境,这样美妙的世界,怎能不打动每一位虔诚的信徒,怎能不去信仰和崇拜呢?这幅画以刻意表现出的色彩与形象美来吸引人们,恰恰符合了封建社会文人及“禅宗”思想所追求超然浊醒,远离尘嚣的情趣和意境,也将“佛国天界”借助于画匠之手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史传唐代名画家周?P善写水月观音像,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己,并为此属诗:“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下,万缘皆空。……”

在门南侧还保存了一幅水月观音,也很精美,但画家笔下的这幅水月观音与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别是画中的岩石,翠绿和云彩等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而且对称统一,画中描绘山水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南宋山水画技法特点,堪称佳作。

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
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