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 千年佛音的召唤



新昌大佛寺 千年佛音的召唤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院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0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寺内供有江南第一大佛,故名大佛寺。

大佛寺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经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锯开岩、放生池、摩崖石刻等胜景。

大佛寺依山而建,正面外观五层,高大雄伟。(图片来源:资料图)

江南第一大佛

寺内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的巨大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三十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整个大佛与山体连成一体,虽然历尽千年沧桑,依然宝相庄严,婉雅俊逸。

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千佛岩

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另一处石窟造像——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据统计,石窟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多高,小的高数寸。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窟造像,因此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

放生池

放生池为大佛寺平添景色。(图片来源:资料图)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其中“放生池”
三字为钱思廉所书。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

锯解岩

俗称锯开岩,在山门外公路右侧,是一块高4米多的巨石,此岩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相传是两位仙人用稻草绳锯开,以启示开凿大佛之人能锲而不舍。

般若谷

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发展历史展示。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气氛。

双林石窟

亚洲第一卧佛,始建于2003年。(图片来源:资料图)

依石窟利用原有岩体雕刻成一尊卧佛,即佛陀的涅槃吉祥卧佛。卧佛面朝西方总长37米,高9米,完全体现了当时世尊在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下涅槃时安详、宁静、智慧圆满的情景。佛像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与1600多年前的江南第一大佛、天然胜境中的露天大佛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大佛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谷之中。繁华与宁静,巨大与微小被巧妙地统一在石城山的山谷之中,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兼胜,这可能就是大佛寺始终保持香火旺盛的秘笈所在。游览大佛寺如得宽余,不妨围绕大佛寺上四周山顶略作观赏,那是一种与穿梭在庙宇之间、沉浸在佛教氛围中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尤其在秋日,枫叶飞红,野菊吐黄,一派秋日春光。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