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位置最西的石窟三仙洞



我国位置最西的石窟——三仙洞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远眺三仙洞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喀什噶尔是汉唐时期疏勒国的所在地,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的祖居地,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异域风情而驰名中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疏勒国是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西部边界,同时还是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的汇合点,由此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即可进入中亚和印度北部。公元二世纪前后,佛教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考古调查来看,古疏勒国都是新疆最早接触到佛教文化因素的地点之一,在这里也发现了我国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三仙洞。

三仙洞石窟位于新疆喀什市北约20公里处,洞窟开凿于伯什克里木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距地面30-40米高,崖壁陡峭险峻,极难登临。现存一组三座形制、大小相近的洞窟,当为同一时期所建。三窟均为前后室结构,前室平面近方形,顶部略弧起,后室设低坛或佛座,顶部为平缓的横券式。

三仙洞外景

三座石窟仅东窟残存少量壁画,前室可辨识的有坐佛、立佛、禅僧及水池莲花等图案,后室有结跏趺坐佛、足穿圆口僧履的弟子像及由波状蔓茎和缠枝小花组成的缠枝纹边饰。中窟后室的方形佛座上,雕刻出一坐佛像,高约1.2米,结跏趺坐,禅定式,仅具轮廓,应为石胎部分,原来外部有泥塑和彩绘。

关于古疏勒国的佛教,文献中有不少记载,认为这里盛行小乘佛教东晋高僧法显《佛国记》载:“竭叉(疏勒)国,……有千余僧,尽小乘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载:“(疏勒国),……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早期的调查者由于对壁画题材辨识失误,错误地认定三仙洞石窟壁画为反映“唯礼释迦”的小乘佛教内容,并由此得出三仙洞石窟时代为公元三世纪的东汉末到三国时期,亦即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三仙洞残破的壁画和雕塑

1985年,北京大学马世长教授等人在当地消防队员的协助下,借助云梯、绳索攀入窟内,对三仙洞石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勘测、记录和拍摄,通过对壁画题材的考证,结合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中提到疏勒国有汉军兵马驻守及有汉僧汉寺的记载,并与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拉石窟进行详细比较后得出几点结论:

(1)三仙洞壁画内容,不是释迦降生故事,也没有本生、因缘之类的故事。东窟窟顶壁画可能表现的是十方佛或十方诸佛。从壁画题材看,是大乘教信仰的反映。

(2)从壁画的人物形象、色彩、佛座、僧鞋、纹饰、树木画法等细部特征看,三仙洞的壁画不可能是三世纪的遗存。

(3)三仙洞的开凿年代,其上限不能早于六世纪,其下限可能是唐王朝控制西域,安西大都护府统领四镇时期,即七世纪至八世纪中叶。因而三仙洞及其壁画,不能视为新疆地区早期的遗迹。

【头条】: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 网上征集礼赞名单

【观点】:文珠法师:八正道是青年步入人生正轨的良方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盂兰盆节 目犍连尊者 孝亲报恩 救拔母亲

【影音】:明焋法师讲金刚经第一讲

【图片】:菩萨的化身:图解密集金刚

【朝圣】我国位置最西的石窟——三仙洞

【众生】:沈从文:劝人读佛经

【一日禅】:美好人生 从心做起

【素食】:葡萄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
吃完不要马上喝水

【禅茶一味】:东坡茶 禅心以一贯之

【心灵物语】:沉浸在舒适的泥沼中

【慈善】:山西五台山佛教界人士为舟曲灾区捐助善款

【佛艺】:飞天: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

【佛教常识】:什么叫做菩萨行?

【法讯】:首届海峡两岸禅文化体验营在金门隆重开营

【书店】:身处凡尘俗世 聆听怀瑾妙语

【读书连载】:修心:找到适合自己的轨迹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