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庙:藏汉友好的历史见证



文成公主庙:藏汉友好的历史见证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我国的“三江之源”,也是闻名于世的藏族歌舞之乡。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就建在这里,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300多年来,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亲如一家。

文成公主与贝纳沟

塔尔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图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西藏旧称)赞普(“君主”之意)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今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扎陵湖边(今青海玛多县境内)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

唐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吐蕃。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了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牟尼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布达拉宫吐蕃时代文成公主像

当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在扎陵湖边会面之后,一路上翻过雄伟的巴颜喀拉山,跨过激流滚滚的通天河,来到玉树境内的贝纳沟。据说,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当地藏族头领和群众为公主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见藏族人民如此好客热情,深受感动,为了感谢和报答当地藏族人民,文成公主决定在此多住些日子,向藏族群众传播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文化。

文成公主在贝纳沟住下以后,自小信佛的她,亲率工匠在沟内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各种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经文等数十处。当时,文成公主还亲笔在佛像右侧的岩石壁上,用汉字楷写了16行颂词,之后,古藏文的发明者吞米桑布扎又在佛像左侧写了18行“尕恰”(即说明),可惜这些珍贵的手迹大都被风雨剥蚀得残缺不全,难以辨认了。

相传,文成公主走后,玉树境内的僧侣和善男信女纷纷来贝纳沟观看、膜拜,很多人还仿照公主的做法,在岩崖上凿刻佛像和经文,久而久之,贝纳沟的大部分岩石上都被人们刻上了佛像和经文。后来,人们传说,由于文成公主的神奇造化和功德,贝纳沟所有的岩石峭壁和大小石头上都奇迹般地出现了释迦牟尼的如意化身和各种佛像、经文,有些佛像、经文肉眼凡胎无法辨认,所以,当地群众不敢轻易动用这里的石头。

在贝纳沟,文成公主不仅带去了佛教,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学会了驾牛开荒、耕耘播种,学会了垒石砌墙、伐木盖房,学会了纺纱织毯、凿石打磨、唱歌跳舞等。迄今,在贝纳沟对面的山坡上,还留有公主当年教人们开荒种地的田埂。因此,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天界的菩萨娘娘,是上天派来的“佛”。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