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鲁克墩小佛寺 世界最小的古寺



托普鲁克墩小佛寺 世界最小的古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托普鲁克墩小佛寺佛像(图片来源:资料图)

9月,笔者慕名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博物馆,探访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古佛寺--托普鲁克墩小佛寺。这个仅有4平方米的“袖珍佛寺”堪称举世罕见,不仅小得出奇,其保存之完整、壁画之优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亦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胡杨树“护佑”了托普鲁克墩小佛寺

笔者赶到新疆策勒县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博物馆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博物馆大门刚刚落锁。得知笔者不远千里而来,一位值班的维吾尔族工作人员热情地打开博物馆大门,邀请笔者进入参观。

初见小佛寺的真容时,很难把它与传统“寺庙”联系起来:小佛寺面积仅4平方米,坐北朝南,当中有一尊泥塑莲花座佛像,身着赭红袈裟,头部和双手残缺,小佛寺四壁绘有精美壁画。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地讲解着小佛寺的历史及发掘过程。随着他的娓娓道来,笔者的思绪仿佛回到了1500多年前。

大约在1500多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于阗国兴盛一时。因国王尉迟家族虔诚信仰佛教并极力弘扬,于阗境内佛院林立,僧众云集。当时,托普鲁克墩小佛寺所在地一带就叫达玛沟。经考古专家考证,“达玛”是梵语和古于阗语的结合,是“tarma”(佛法)的音变,准确的翻译应是“达摩”,即“佛法汇聚”之地。达玛沟的老百姓天天礼佛,日日诵经。托普鲁克墩小佛寺就是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修建专门用来供奉佛祖的。主人在建造这个小佛堂时,在旁边栽下了一棵胡杨。岁月流转,礼佛之人子孙相传,而胡杨也枝繁叶茂,为小佛寺遮风挡雨,护佑着虔诚的佛教徒。

沧海桑田。在风沙中,古丝绸之路南道上曾兴起了孕育繁荣璀璨文化的楼兰、米兰、尼雅、丹丹乌里克……又一个个淹没在风沙中。不知何年何月,达玛沟亦人去城空,包括托普鲁克墩小佛寺在内的众多佛堂、寺庙孤独地迎送着日出日落,承受着风沙侵蚀。有一天,小佛寺旁的胡杨倒了,风沙裹挟着落叶,渐渐地在枯倒的树边堆积起来,直至完全将小佛寺藏匿,成为一个沙包。

从8世纪中叶开始,喀喇汗王朝对于阗王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区,成了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加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纷至沓来的殖民主义探险家的残酷劫掠与扫荡,于阗王国的地面上已经找不到一座完整的佛教建筑的踪影。应该感谢胡杨拱起的沙包,它完整地保存了托普鲁克墩小佛寺。沙包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最厚的流沙覆盖深达3.3米。

小佛寺为研究古代西域佛教艺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小佛寺遗址的发现过程颇为神奇。2000年3月,当地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在达玛沟长满红柳、骆驼刺的巨大沙堆包上挖取红柳根,不经意间发现一尊残佛像上部。据说由于期望获得值钱的财物,牧羊人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在此挖了一天,仅发现佛寺残垣和一尊泥塑坐佛像,没有他们期望中的金银财物。失望之中,其中一人猛踢佛像腿部一脚。第二天,对佛像动粗之人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大腿,佛像显灵说遂流传开来,达玛沟乡政府向上级文化部门作了报告。

很快,消息传到了北京,于是这个惊天发现成为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02年5到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抢救发掘了这处佛教遗址,并命名为“达玛沟1号佛寺”。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考古专家考证认为,托普鲁克墩小佛寺虽小,却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完美的结合,可谓集宗教美学、文化真谛和艺术魅力于一体,既表现了犍陀罗艺术的浪漫与洒脱,又包含了东方式写意的高雅与宁静,似乎还隐藏着藏传佛教的神秘与隐喻。

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认定:“这个从南北朝就一直有人维护使用的小佛寺,建筑保存完整、壁画保存面积大、壁画及佛像保存状况好,为研究古代西域、古代于阗佛教艺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对研究古代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佛教、佛教文化和壁画向河西走廊、中原、西藏等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历史记载,大约在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尉迟家族在西域南道建立于阗国。约在1500多年前,因尉迟家族虔诚信仰佛教并极力弘扬,在于阗境内大力修建佛院,装銮佛像,彩绘壁画,佛教在于阗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于阗也成为佛教的圣地。历史上,无论是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还是唐代玄奘名扬天下的《大唐西域记》,以及藏文本的《于阗授国记》,都对于阗佛国大书特书。

《大唐西域记》中有于阗王崇拜鼠王的记载,这在小佛寺中一幅千手观音壁画残片中的一只老鼠形象上得到了印证。还有一块壁画上绘有向日葵,史载向日葵在明朝才引入我国,这朵比最早记载还早近千年的“向日葵”可谓是“中国第一朵向日葵”了。

笔者在策勒县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博物馆内见到了小佛寺的“守护神”--胡杨,正是由于这棵倒掉的胡杨,小佛寺才未被沙丘压垮。

笔者在这里还听到一个故事:2006年,策勒县一位县领导前往小佛寺参观,其司机在小佛寺周围百米左右的一个小沙包上踢沙闲玩,不料一脚踢出一件形似男根的奇怪木雕,这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于是,2号佛寺露出了它的尊容。在发掘2号佛寺时,紧挨着它的3号佛寺也被掀开了神秘面纱。在1、2号佛寺相继出土后,相关专家对小佛寺附近方圆2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地表扫描和地下地磁勘测。结果显示,在这片戈壁下还有一些地下文化层存在。如今,小佛寺周围方圆1500亩地被划为考古保护区。

离开策勒县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博物馆时,笔者登上博物馆旁边的一个沙堆瞭望台。极目远望,周边绵延的沙海中,千百个沙包隆起。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沙漠底下,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秘密,我们不得而知。历史的辉煌已然暗淡,但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融所迸发出的光芒,却如不熄的薪火,在这茫茫沙海的暗夜里隐约闪现。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