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寺 后弘佛法源流古格最后回响



托林寺 后弘佛法源流古格最后回响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托林旧寺(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托林寺在我们到达的那天格外热闹。藏民们围在佛殿前的院子里,把青稞面、红糖、酥油糅在一起做糌粑,似乎要把对佛的虔诚都放在里面。他们告诉我,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第一次讲经说法的日子,今天供奉的糌粑更多更郑重,酥油灯平时点1盏,今天要点上100盏。寺里的小僧人扎西说,这样的场面在托林寺已经很少见到了。

西藏札达托林寺塔由九座塔组成的金刚宝座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托林寺如今只有9个僧人。中午念经过后人群散去,寺里又冷清下来。扎西的工作之一就是给零星游客讲解托林寺,尽管现实与历史相距甚远,他的口气依然虔诚。扎西说,托林寺红殿壁画保存完好,全因“文革”期间做了公社粮仓。

殿里本就昏暗,再加上千年的酥油灯熏烤,这些壁画的本来面目难以得见。即便如此,与古格王宫一样,壁画中仍隐藏着最丰富的历史密码。韩兴刚认为,门廊处的“十六金刚舞女图”堪称一绝,她们有着克什米尔式的丰乳细腰、宽臀圆脸、大尖角头冠,还有古格式的细长眼,细弱游丝的线描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而顺着红殿壁画上的题记看去,是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他们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的序幕。相应地,扎西指点我们看寺中宝贝“阿底峡的石脚印”、“仁钦桑布的全身舍利”和保存了上千年的鹿角。

西藏札达托林寺色康佛堂外景(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其时处在朗达玛灭佛后的“黑暗时代”,佛教刚有一点恢复的迹象,有些行为不端的僧人酗酒纵欲,“不守戒律”。吉德尼玛衮的孙子柯日王子让位给弟弟,自己出家修行,取法名益西沃,功德之一就是在11世纪主持修建了这座托林寺。为整肃教规,受命赴克什米尔学习显密教法的青年僧人仁钦桑布回国,翻译了大量经论,后成为“大译师仁钦桑布”。

托林寺东北大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最感人的传说是,益西沃希望迎请在印度的高僧阿底峡,按传统需用大量黄金。他在亲自筹措黄金的途中被俘,除非用与身体等重的黄金才能被赎回,他选择了舍身求法,由此打动了阿底峡来到古格,3年后东行卫藏,成为佛教从阿里进入卫藏的一个标志。而据西藏社科院宗教所所长次仁加布考证,这个舍身求法的人应该不是益西沃,史书如此描写只是为了增加教化功能而将主角替换。

托林寺迦萨殿东南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另外他提醒,不可忽视的历史背景是,古格弘扬佛教的同期恰值亚洲中、南、西部宗教史上剧烈变革时代,西藏地区朗达玛灭佛,而周边国家佛教之火也在逐渐黯淡,伊斯兰教在7世纪时占据了波斯,之后是巴基斯坦、巴尔蒂斯坦,10世纪初进入印度和尼泊尔,佛教在亚洲历时近千年的统治地位已被撼动。所以,阿底峡的选择也是基于现实考虑。可以说,阿里在这一时期,为周边的佛教高僧和佛教徒提供了庇护。佛教在阿里重兴的顶峰是1076年托林寺举行纪念阿底峡的火龙年大法会,僧侣和信众从全藏各地赶来,与此同时古格王国也达到全盛期。

托林寺就建在象泉河边,夏季的河水膨胀而深切,闪闪发亮的支脉如大地上的掌纹一样蜿蜒前行。河边残留的佛殿、塔群,据说只是当时的十分之一左右,完好时的托林寺由迦萨殿、白殿、十八罗汉殿、弥勒佛殿、护法神殿、集会殿、仁钦桑布译师殿、阿底峡殿以及讲经台、众多的嘛呢房、僧舍、拉让及108座佛塔林所构成,是一组庞大雄伟的建筑群。张建林说,托林寺是一个坛城的形状,中心是大日如来的须弥山,四面有四大洲,八方还有八小洲,是佛教密宗的一个世界模型的完整体系。

西藏札达托林寺杜康殿门廊壁画《十六金刚舞女》(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托林寺位于札达县城,或者更准确地说,札达县城就围绕托林寺而建。在它兴盛之时,有900僧人,25个寺庙,整个札达甚至更大范围的土地,都归托林寺管辖。83岁的强巴群培曾是托林寺老僧人,仍然住在紧邻寺庙的托林村。他说,民主改革以前村里的土地都由托林寺作为差地分租。除了土地,每家每户有3个儿子的,第二个儿子都要去寺院出家。强巴群培13岁就来到托林寺当了僧人,一直到1957年遇到现在的老伴才还俗,那时他已经在托林寺300多僧人中排行第四位,成为大型仪轨中的主持者。他说,托林寺当年因为地位重要,堪布都是由达赖喇嘛亲自选定的,赴任时经过拉萨河边的大佛像后,就可以戴上有红色璎珞的金冠“东”,地位一下子就升高了。

西藏札达托林寺杜康大殿天花板彩绘图案飞天、金翅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后来几经战乱、“文革”,寺庙逐渐衰败。1998年强巴群培回到托林寺做了几年看管,找到一些宝物,比如桑托觉巴做仪轨时戴的象骨冠,还有现在的镇寺之宝“仁钦桑布遗骨”,也有人说其实是益西沃的。据他说遗骨是他老伴在托林寺红殿配殿一个破损的佛像肚子里发现的,拴根绳子拉出去一看吓了一跳,肤色红润,牙齿完好,白发根根分明,像一个正常人一般端坐在那儿。“现在看到的已经风干缩小了,变成小孩大小了。”

西藏札达托林寺迦萨殿壁画八难之一《水难》(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这座寺院是古格盛极而衰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张建林指出,古格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各地方政权中独树一帜,坚持政教分离,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政权和教权的关系微妙。古格王宫红殿壁画和托林寺大殿壁画中的“礼佛图”中都显示出,国王和王室成员居于无量寿佛的左侧,僧侣们居于旁侧,僧俗分明。而所谓供奉物品都摆在王室成员面前,僧侣处于接受布施的地位。而从主动放弃王位继承权的益西沃开始,几乎每一代的古格王子中都有一位出家,成为古格王朝的宗教领袖,因而对宗教的控制权也牢牢掌握在王室成员手中。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