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青藏高原:挑战自我 感受信仰



徒步青藏高原:挑战自我 感受信仰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冈仁波齐(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高原四月,早已春暖花开。拉萨街头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熙熙攘攘的八廓街游人如织,红山脚下的布达拉宫售票点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西藏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这其中,就有来自各地的徒步爱好者,他们身着各式各样的冲锋衣,将高原的春天点缀得五颜六色。

走路也大有学问

徒步旅行的人也被称为“背包客”,或者更通俗一点称为“驴友”,泛指三五成群或单枪匹马四处游逛的人。他们旨在通过结伴或独自游历感悟人与自然,同时达到挑战自我极限的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徒步旅行。除了徒步旅行的成本较自驾游、单车游等方式低廉外,它还锻炼人的耐力、毅力,以及带来更美的风景和更深的感悟。

中国徒步网四声介绍,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主要靠徒步行走去完成起点到终点的里程,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它对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穿越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时还要有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一次成功的穿越,行前要精心制定好穿越计划,对要徒步穿越的区域进行了解,包括穿越时的天气、地貌、难度、风险系数,所需的装备、食物、药品等等。

徒步穿越因富于求知性、探索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徒步者必须掌握相关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去应对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

背包客的乐趣

杨光和女友来自新疆石河子,初次遇见他们时,两人正徒步走在318国道达孜县段。女友的体力似乎比他还好,一直走在前面。“我们俩到拉萨10多天了,计划用3天时间到林芝。”杨光说,希望能在路上搭到车,否则就要耽误行程了。玩户外已经两年的他们,徒步每天能走40—50公里,此次徒步的重要目的就是到林芝看桃花。

在西藏,转山对于朝圣者的意义不言而喻,或者可以说是他们修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对于徒步者,冈仁波齐转山同样具有无穷的魅力。“即使神山没有能够赦免罪孽的神力,它至少使转山的人具有长久和极大耐心。”王女士去年11月份到冈仁波齐转山后感慨,在人生这条无止境的转山路上,她会以幸福之心走下去,抵达天堂终点。

“徒步带给我的是身心的自由,以及陌生人之间相互帮助时的快乐和感动。”黄丽芳曾经徒步进入过墨脱,这次来西藏的目标则是登顶珠峰。

谈起徒步的故事,最让黄丽芳难忘的还是跟同伴去墨脱的时候。一路上,吸血的蚂蟥几乎无孔不入。尽管徒步前黄丽芳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穿了足球袜将腿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徒步时身上还是爬满了蚂蟥。“一开始非常害怕,到后来就习惯了。休息的时候我们大家互相帮着抓蚂蟥。”黄丽芳笑着说。

甘丹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专业装备很重要

在西藏,经常能够看到三三两两的“背包客”。冲锋衣、登山鞋、背包、手杖是他们普遍的装扮,当然墨镜和头巾也是高原防晒的“利器”。或许你会认为有这些装备就足够了,但事实上里面还有很多的“门道儿”。

一到两个负重能力比较好的背包是必不可少的,长线旅行时大小一般要在50升左右。“我建议要准备两个,一个是不够用的。”来自北京的黄丽芳是一位自由职业者,自从2006年喜欢上徒步开始,已经连续7年到西藏。一身户外装束的黄丽芳告诉记者,准备东西一定要周全,以备不时之需。在徒步墨脱时,她就准备了吸水用的女生卫生巾,晚上放在被雨打湿的鞋子中,第二天鞋子就会非常干爽。至于登山鞋,一定不能穿新鞋徒步,因为容易磨脚,反而会成为徒步路上的“绊脚石”。

全棉内衣是徒步行走的大忌,因为虽然吸汗性能好,却不容易干燥。在高原昼夜温差较大,这种吸汗性会在温度下降时导致身体发冷,甚至会发生不测,在国外登山界甚至被称为“会穿死人的衣服”。因而,一定要选择排汗功能强的贴身衣物。外套则要防风防水性能好,这在高原多变的天气下十分重要。

疾步行走不可取

万事俱备,你需要的就是迈出步伐,踏上心目中的“圣地”了。然而即便是走路,也是大有学问。正如长跑一样,一开始就急匆匆的拼尽全力并非明智之举。同样,憋着气疾步行走,极有可能让心肺不堪重负,这在高原徒步尤其如此。

因此,行走的姿势很重要。刚开始徒步时可放缓步伐,让身体预热。行走时要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背部挺起,全脚掌触地,调整步伐,尽量保持匀速。在背重装上坡时,应放慢脚步。

“初次徒步者一定要注意休息,一般走两三个小时就要休息10分钟左右。”拉萨登山学校副校长次仁桑珠介绍说,除了要合理制定每天的行走计划外,也要及时补充体能和水分。

一般说来,徒步并非全程都要走路,这对长途徒步来说尤其如此。除非徒步者刻意地追求完美,坚持徒步走完全程,否则搭过路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川藏线上,使用国际通行的伸出大拇指搭车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一点就是入乡随俗,牛车、拖拉机、货车只要能搭上就行。当然,能否顺利地搭上车,还得看运气。

桑耶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如何安全投宿

徒步旅行时,并不是每天都能够到达预定的目标。多变的高原天气会时不时地打乱你的计划,这时就要考虑投宿了。西藏的老百姓大多非常淳朴,如同电影《转山》里的藏族女主人一样,一般都会收留“驴友”在家里过夜,这样就能避免在野外“安营扎寨”了。

“这是我第七次来西藏了,遇到借宿的情况,还没有被老百姓拒绝过。”黄丽芳说,大多时候在藏族人家都是免费住的,或者主人家会让你随意给,一般就是50到100元不等。

西藏也有遍布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青年旅社,拉萨的平措康桑青年旅社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个,旅社内经常聚集了来自各地的“驴友”。每张床位在20—100元不等,这取决于旅游淡季、旺季的不同。除了住宿外,旅店内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旅游信息,有寻求旅伴的,有拼车旅行的,俨然一个信息的交换地。此外,很多西藏人都在经营家庭旅馆,哪怕是个小镇,也会很方便地投宿。

当然,同投宿相比,更多的徒步者还是随身带着帐篷。因此一顶防水指数在1500毫米以上的帐篷以及睡袋和防潮袋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组织活动时,一般都选择住在帐篷里。既不麻烦别人,也能更好地体验野外生存。”次仁桑珠说,野外露营时刀具、指南针很重要,尤其是灯光,对于没有野外经验的人,失去灯光非常危险。

小贴士

路线推荐

冈仁波齐转山

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是享誉世界的神山,并同时被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和藏传佛教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相传,绕冈仁波齐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500年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冈仁波齐转山,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同时,也是世界徒步爱好者心仪的路线。每年都有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信徒不远千里来转山,同样少不了徒步爱好者的身影。

转山分为外圈和内圈,通常说的转山是指转外圈,外圈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绕神山外圈一周的距离是56.5公里,旅行者徒步需2到3天工夫,磕长头的朝圣者则需15天—20天。内圈是绕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的小环山路线,一般都是在转完外圈后再转内圈。

玛旁雍错圣湖边(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未通公路的墨脱

墨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至今仍不通公路,自然成为徒步者最具挑战性的目的地。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徒步墨脱最好的季节。那时,西藏的雨季接近尾声,路上滑坡和泥石流会减少,徒步爱好者们便云集雅鲁藏布江岸边的派镇,从这里经拉格、汗密、背崩到“莲花圣地”,一般要15天左右。

在墨脱徒步,一定要找当地的“背夫”做向导,否则容易迷路引发危险。

拉萨到山南

从拉萨的甘丹寺到山南地区的桑耶寺则是一条短途路线,一般走下来4—5天足够,对于初到西藏的徒步爱好者,可谓是一条不错的热身路线。

甘丹寺是格鲁派第一座寺庙,而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中途要经过风景秀丽的甲玛沟,这是感受藏文化的经典路线。

徒步的益处

徒步是一项全身的运动,对各部位大有益处。北京每日徒步运动中心主任金乔细数徒步之综合影响。

1、头脑: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

2、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烟的渴望。

3、背部: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4、骨骼:骨骼也需要运动,徒步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对抗骨质疏松。

5、缓解压力:明媚的阳光可以使我们走出心理的阴霾,行走于青山绿水间,舒筋活络的同时,心情畅快。

6、塑身:行走可以帮助全身的肌肉和肌腱得到运动,锻炼平展小腹,匀称的小腿和结实的臀部。

7、减肥:是消除多余脂肪的有效运动,还可以帮助你调节饮食习惯。

此外,徒步对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力、提高呼吸肌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压的发生都有良好作用。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