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第一山:黔灵山、弘福寺



黔南第一山:黔灵山、弘福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山上,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为赤松和尚(1634-1706)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所创建,当时称为"宏福寺"。赤松,俗姓韩,法名道领,号赤松。

赤松初创寺院,土地由信士罗妙德等人"施舍",他盖了一间茅蓬住在里面,敬业精神感动了当地的地方官员,在他们的支持下,建成僧寮、大雄宝殿及山门。不久又购置数百块田产,年收租1200石,常住僧众三十人。寺院和僧众非常富有,香火兴盛,有"金方丈,银知客"之说。赤松亲订《丛林清规八条》,定为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赤松依照佛教丛林规章,设"两序",立"清规"、续"法派、挂单、传戒",收集佛教经典,很快成为全黔寺庙之冠。

1706年,赤松圆寂后,葬于黔灵山,塔铭为"传临济三十三代正宗黔灵山道领和尚之塔。"
赤祖曾手辑《黔灵山志》十二卷:星野、胜概、寺院、金像、法语、护法、寺田、源流、清规、塔垆、艺文(上、下),贵阳举人何素儒订定,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付梓。民国初年复由贵阳于止情补辑,文通书局铅印出版,1996年重新点校,出版精装本。弟子翟脉继任弘福寺方丈。乾隆以后,弘福寺进行了多次维修和重建,三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等15座建筑一应俱全。与贵阳栖霞寺(东山)并称"东西二胜"。

清乾隆四年(1939年)清廷颁赠《大藏经》一部给弘福寺,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民国期间这里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此讲学,学僧八十余人,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才。1905年至1946年,弘福寺曾传戒18次,到1949年,共有赤松"法统"传承12代,常住僧众100多人,少时也有30多人。

新中国诞生后,怀一法师主持法席,躬耕自食,修头陀行。"文革"期间,僧人四散,寺由黔灵公园管理。1983年,弘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142座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