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净居寺:禅宗七祖开青原



千年古刹净居寺:禅宗七祖开青原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远眺青原山环抱中的净居寺

初至净居寺,整颗心都在颤抖,是因为其绵长厚重的历史,还是清幽秀丽的风景?是因为其卓然不群的高僧,还是因为清高圣洁的道风?抑或……

净居寺原名“安隐寺”,故而有“胸中无所得漫倚安隐漫青原,尘外不相关几阅沧海几桑田”的对联。对联将山名、寺名巧妙地嵌入佛学、人生哲理之中,对仗工整,余韵悠长,真可谓千古绝对。净居寺位于吉安市河东乡南境青原山,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唐开元二年,行思禅师得法六祖后至青原山开山建寺,广开法筵,一时间四面衲子云集,八方信士辐辏,遂形成与南岳怀让比肩的青原法系。后来,由此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影响遍及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

净居寺不但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在悠久的历史沉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净居寺共有四绝:其一、墨迹冠绝,其二、古木奇绝,其三、建筑妙绝,其四、禅风苦绝。这里先讲青原山净居寺的墨宝。

净居寺山门

净居寺共有三重山门。进入青原山景区路边的红亭是第一重山门,沿道路前行,至待月桥前右拐矗立在眼前的“祖关”是第二重山门,透过“祖关”,弯过一座屏风似的小山,跨过迎风桥就会来到第三重山门前,也是真正的山门。其中,在第一三重山门额头上的“青原山”三个字乃是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所题写,字体厚重有力,气象不凡。而第二重山门上有唐书法大师颜真卿手书八分体“祖关”二字。众所周知,唐朝书法素以雄浑大度冠绝于史,而颜真卿又是这一书法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墨迹的历史艺术价值自不必多言。进入第三重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两米多高的照壁。壁间嵌有石碑一方,明朝理学大家王阳明题有“曹溪宗派”四个大字。照壁右上角即为净居寺老斋堂的遗址。据载宋名相李纲当年游玩青原山趁兴写下《游青原山记》,后分刻四十二通石碑嵌入斋堂壁间,可惜现在已经残缺不全,难以窥视其全貌。此外,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也曾畅游青原山,雅兴所致留下长诗《游青原山记次韵周元翁》一首传世。后人分刻八通石碑以作永志,现在保存与大雄宝殿两侧的外壁间。以上几处被誉为青原山墨迹之瑰宝。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