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崇圣寺三塔 永镇山川的完美风景



千年崇圣寺三塔 永镇山川的完美风景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崇圣寺三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崇圣寺三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城北,西靠烟云变幻的苍山,东眺碧波荡漾的洱海。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寺三塔是一组唐宋的群塔,大塔居中,二小塔稍后,互成鼎足之势。主塔,又名千寻塔,耸立在两重台基之上,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千寻塔每级四面有龛,东西两龛内供佛像,另两龛为窗洞,为塔内采光通风之用。底层高约13米,两面设塔门,塔内装有木骨架,循梯可达顶层,登上塔顶极目远眺,大理古城、银苍玉洱尽收眼底。南、北二小塔,均高42.19米,为十级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砖塔,外观装饰成楼阁式塔,每角有柱,每级设平座,第四、六级还有斗拱,檐下浮雕、联窗,顶端有镏金铜塔刹、宝顶等,非常精美。

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修建的时间,按《南诏野史》记载及专家推测,应该在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间(约836年至846年间),即南诏时期。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宋朝(约937年至1253年间),即大理国时期。崇圣寺三塔修建以来,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主塔千寻塔,已经在苍山洱海间耸立了1200多年。其间,经历过有资料可考的地震30多次,甚至有“大理古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的大地震”,三塔依然挺立在大理的土地上,成为“永镇山川”的完美风景,也成为了大理人民的骄傲。1962年,郭沫若来到大理,游览大理三塔以后,曾经赞叹:“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三塔成为人们到大理必须亲眼目睹的千年建筑,也成为了大理文化依托的魂魄。很难想象,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大理的先民如何规模宏大的建造了这一辉煌建筑,古老的南诏国当时如何对来至中原的文化如此尊重和理解?

如今,在大理州市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崇圣寺三塔已经按原样得到维修,三塔的身后,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崇圣寺得以恢复。修缮后的崇圣寺融合了禅宗和密宗的特点,其中轴线总长4公里,寺内佛像用铜千余吨,其中599尊为贴金和彩绘,此外还有117米长的木雕《张胜温画卷》等许多国内佛教寺庙第一的建筑装饰。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崇圣寺三塔风景区跃升国家五A级景区之列,崇圣寺三塔成为大理文化和旅游的第一名片。

4122米的点苍山云聚云散,“二百里”洱海水波依然,在大理千百年的风云之后,三塔继续用他佛陀般的眼睛,注视着故土沧海桑田的变迁,注视着芸芸众生的南来北往,也注视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只用目光迎接祖先的呢喃?还是应该用爱抚和传承继续祖先的文明?!

欢迎关注《凤凰茶馆》。一期一会,本期内容探索中国茶禅之源。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