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萨画派:藏地佛教绘画的标准样式



勉萨画派:藏地佛教绘画的标准样式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勉萨画派画派唐卡(图片来源:西藏人文地理)

根据罗布斯塔的主要弟子、西藏一级唐卡画师贡觉杰提供给的资料表明,西藏唐卡勉萨派的创始人为追古·曲英嘉措(亦称藏巴·曲英嘉措)。曲英嘉措是著名藏画和唐卡大师,十七世纪初生于后藏日喀则谢通门县达那伦珠村,最初是扎什伦布寺的僧人,受业于四世班禅大师,后来成为四世班禅的专职画师。四世班禅扩建扎什伦布寺时,任命他负责设计制作壁画与塑像,因其才能服众,技艺出色,获大师(乌钦)称号。随后,受五世达赖喇嘛的赏识,担任布达拉宫等多处重要寺院的壁画和唐卡设计绘制,画才尽显,威望日隆,被尊称为扎什伦布寺天成匠师活佛(锁追古·曲英嘉措)。除了绘画,曲英嘉措还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师、木刻家和锦缎裁缝师,著有《缝纫要典》等传世之作。

追古·曲英嘉措的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1620—1665),在前后担任扎寺、布达拉宫视觉设计师期间,他系统继承格鲁派推崇的勉拉顿珠的绘画传统,吸收当时在技法上别开一面的噶赤和钦则画风的优点,包前孕后,创立了“勉萨派”风格。

其源自勉唐派传承的造像,度量严格,色彩明快,人物造型修长灵动,以“兰叶描”勾勒衣饰线条;在其具有装饰性的山、石、树、云中最独特的是青绿山水渲染技法层次丰富、细腻;富有钦则派特点的人物描写,毛发虚实变化,善于用灰色表现肌肤。他是一位造型能力极强,写实技艺高超的大师,所绘人物形象特征具体可感,灵魂世界呼之欲出,笔法轻松灵动传神,传达了渴望表现真实世界的审美要求,19
世纪的一份藏文文献《画师手册》对追古·曲英嘉措的画风称赞有加:“作为美化冰川之地(西藏)的装饰物及奉献利益众生的娱眼甘露而出现的这一奇观,出自勉萨曲英嘉措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这是使神与众生感到欢娱的节目。”

在40
年的创作生涯中,曲英嘉措在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都留下了壁画真迹,特别是扎寺通瓦敦丹殿壁画最具特色。在这里曲英嘉措找到了使自己的灵性得以驰骋的自由,把虚无缥缈的神灵世界用真切可感的笔法展现,惊心动魄而又真切感人。构图中上方有噶赤派的大量空间,下方有勉萨派的丰富繁密,主尊造型准确静穆,主尊之下的神魔小鬼、罗汉尊者,成为他施展写实才能和艺术想象的广阔天地。人物造型生动之极,神气活现,具备强烈的视觉张力。

确定无疑的曲英嘉措的唐卡真迹是四世班禅像,画布背面有曲英嘉措的亲笔签名。这幅用金汁描绘四世班禅的肖像写实而传神。班禅的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嘴小鼻大,眼小微斜,五官集中。精准的线描表现了人物真实的形体关系。帽檐、领边、衣纹表现出可以伸展的空间。这幅金唐略施淡彩举重若轻,足以名垂画史。作为四世班禅大师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宫廷画师,曲英嘉措的作品主要存留在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其所推行的勉萨派风格得到了格鲁派的供养,获得了政治、宗教和经济上的有力支持,左右了画师行会的发展,逐渐成为近代西藏最活跃、影响最大的画派之一。

勉萨派把《度量经》作为制作壁画、唐卡的严格标准,逐步形成了佛教绘画的标准样式。“标准样式”的存在,对美术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勉萨派以“标准样式”的强大影响力替代或是同化了勉唐派的传承,表现了更广泛的人民性。其影响面之广,历史之长,画家群之众,画作之多,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画风画派都不能相比的,其影响覆盖了藏传佛教的所有角落。曲英嘉措创立的勉萨派“标准样式”出色地完成了艺术服务宗教的职能,成为藏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绘画样式。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