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五教于此兴盛



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五教于此兴盛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庐山小天池诺那塔(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相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全山共90多座山峰,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云雾(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此外,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五老峰(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除了集山(庐山)、江(长江)、湖(鄱阳湖)之美于一体,庐山还融冰川冰蚀地貌、地垒式断块山地貌、砂岩断崖飞瀑地貌和岩溶洞穴景观于一山,在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及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国际性对比意义。庐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最丰富、最典型、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已故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及后继者的科研、教学基地。

白鹿书院(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和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庐山三叠泉(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使得庐山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给予其评价为: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