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边品茶 感受转经路上千年时光



八廓街边品茶 感受转经路上千年时光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八廓街(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我很欣赏法国藏学家石泰安对西藏文化的解读方式,他在《西藏的文明》一书中,从地理、地形、气候上切入,对西藏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形成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影响到不同的部落民族性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西藏不同自然环境的并存,也自然形成高山牧场和田园、牧业和农业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套用石泰安对西藏文化的解读方式,我们同样可以从地理气候上解读拉萨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

正由于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了北部寒冷空气的进入,而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又在横亘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上切开了一个口子,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拉萨河北上,便在这拉萨河平坦的谷地造就了一个与其他西藏高寒地区截然不同的“小江南”。

“东方山岭起伏,状若猛虎将跃;西方两山夹谷,恰似雄鹰展翅;南面流水迤逦,形如青龙盘旋;北面岭叠坡缓,活像灵龟爬行。”这是初到拉萨的文成公主对拉萨的描述,正是这“南面流水迤逦”,使得拉萨很早就形成了稳定的农耕生活,拉萨河谷成了与年楚河谷、雅鲁藏布江河谷并列的西藏三大粮仓之一。四山环拱,一水中流,即使在冬季,这里的阳光也温暖如春,缓缓的拉萨河带来了富足,也造就了拉萨人平静、舒缓的生活方式。

要体会拉萨的慢生活,不能不提到八廓街。“八廓”藏语意为中间转经道,是围绕大昭寺的环形市集街道,它是随着大昭寺的落成而逐渐兴旺起来的,并最终形成长约500米,既是转经道又是商贾云集的处所。

八廓街最初是环绕大昭寺转经的朝圣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踩出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广义的八廓街包括老街周围的大片街区,有了大昭寺才会出现八廓街,而有了八廓街才终于形成了拉萨古城。八廓街是历史上拉萨城的中心,是拉萨历史的缩影。

在八廓街,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宗教信仰和现代的商业繁华并行。站在大昭寺广场上,四周是古老的藏式建筑,白墙、黑窗,大昭寺屋顶的金幢威严而神秘。虔诚的信徒瞌着等身长头,无家的野狗在广场中央睡着,懒懒地享受冬日的阳光。

在八廓街狭窄的街道两旁在林立的店铺、小摊,贩卖着藏族手工艺品、珠宝银器……就是在冬天,这里明亮的阳光依然会晃得你目眩,当然那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也会让你目不暇接。都说到拉萨一定要去八廓街购物,其实,除了购物,这里也可以是体验拉萨慢生活很好的地方。在街道两边,有不少藏茶馆,藏族人嗜茶,这些茶馆里多数光顾者还是本地的藏族同胞。

这些茶馆往往没有过多的装饰,门的顶沿上垂着夏木普或挂着藏式门帘,室内也不宽大,摆放着木桌木凳。桌凳上的漆面都已磨得没有了光泽,不过总会有一个软软的坐垫。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花15元要上3磅酥油茶,将小茶杯热气腾腾地捧在手中,呷上一口,满口醇香,享受着阳光,看那街上人来人往,根本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不会有人劝茶,你却感觉这不大的茶瓶里的茶水总也倒不完,在这喧闹的市井中,你会觉得自己慢慢融进了真正的拉萨生活,从平时重压的工作中得到彻底释放,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散漫而自在。你听不懂邻座的藏族人在说些什么,但他们脸上的惬意和满足却感染你重拾内心的安宁。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