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宗常山龙泉寺:黄河岸边古寺春秋



府谷宗常山龙泉寺:黄河岸边古寺春秋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府谷宗常山龙泉寺(图片来源:榆林新闻网)

府谷宗常山龙泉寺(图片来源:榆林新闻网)

府谷宗常山龙泉寺(图片来源:榆林新闻网)

宗常山位于府谷县境东北部,周围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宛如九龙簇拥。九曲黄河滔滔流过,如同飘带一般。宗常山,一年四季好景无限,其中深秋景色最为迷人。清晨望去,清雾弥漫,仿佛被轻纱笼罩一般,九曲黄河依稀可见。宗常圣山显出别样灵秀,隐隐约约,亦真亦幻。太阳出来,雾岚飘摇渐起,云蒸霞蔚。云雾散去始见古寺真面目,龙泉寺古建筑群鳞次栉比,宏伟壮观。

很早以前宗常山脉森树遍布,灌木丛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据遗碑记载,东晋义熙年间(405-418),来此采药、打猎者,为祈福保安,始建小庙(专家考证汉代始建小庙)。

传说,庙址原定在距宗常山五里之外的大圪垯山头。正当修建时,原插的旗子、钉的牌子都不见了。人们四处寻找,最后在宗常山发现,和原先设计尺寸一模一样,分毫不错,于是就地建庙,香火久盛不衰。

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2),府籍当朝大将折继闵出资扩建小庙。明朝成化二年(1466),补修正殿。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传说真武显圣退北虏犯境,救护一方。于是十八社民众齐心协力扩建庙宇。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已是庙貌整齐,香烟缭绕,取名龙泉寺。达官贵人、名流学者,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后经清朝光绪、民国几次整修扩建,到民国三十年,殿堂达60多间,人们称“北武当”。

龙泉寺庙会隆重,每年四月初八、七月十八庙会期间,山西、内蒙古等地的远方香客、商贩和当地民众云集宗常山。人们除了观光拜佛、会亲聚友外,还进行物资交流,商品、山货琳琅满目。如果遇到十年一度的“万人大会”,举办者请禅、应两院僧人“作法事,坐道场”,山南海北的人更多。据一位老人讲,1943年的一次“万人大会”上,蒙古族同胞赶着一群群大牲口前来赶会。他们把牲口卖掉,将所卖的钱全部给真武庙上了布施,以表虔诚之心

1958年大炼钢铁,周围庙宇多数被拆毁,而宗常山因寺院立为学校,大部分建筑得到保留。但文革中,楼阁、塑像、壁画、碑文、经书等都被毁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学校搬迁,僧人进住龙泉寺,周围民众开始整修真武庙,并种植松柏树。

龙泉寺殿堂大多为明清建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过20多年陆续修葺,基本得到恢复。特别是2006年修缮委员会有识之士,筹资130多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奋战,使龙泉寺的面貌焕然一新。

寺内46尊神像全为民间高手新塑,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简单明快,有的雄浑粗犷,有的精细流畅,各有所含、各具情态、活灵活现。几百幅壁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几十件木雕,雕刻柔和细腻,线条分明流畅,内容丰富多彩,令人赞叹不绝。粗近两围、高约五米的两根龙柱矗立在抱厦亭两边,选用天然石料,人工精心雕凿,盘龙腾云而上,造型巧妙逼真。正殿前的大世面更是巧夺天工之作,鱼跃龙门、二龙戏珠大理石浮雕,形态逼真、工艺精湛,如此杰作定会千古流传。

龙泉寺正殿整修后青砖蓝瓦,舍顶辉煌,内供真武、文昌、关圣三位尊神。据道经记载,真武神原是很早以前净乐国的太子,身材魁梧,长相勇猛,誓愿除尽天下妖魔,不统王位,入武当山潜心修道,受天尊长时点化,功德圆满。他手执宝剑,足踏龟蛇,披发赤足,被玉帝敕封为北方真武神君。周公、桃花侍于左右。民间称为披发大师、赤脚祖师等。

真武神君左边是文昌帝君。相传文昌帝君姓张名亚,西晋时人,自幼喜爱仙道,志在山林。从师隐居于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潜心修道数载,常有天神保护,道行日益增长,功德圆满,特受玉帝盟封“九天开花七曲文昌梓潼帝君”,掌管天下功名利禄、人间升学上考中举之事。

真武神君右边是关圣帝君。关公本姓冯,名长生,山西解州人,三国时蜀国忠臣良将。因从小一身正气,高节清廉,骊山圣母收他为徒,并将道家秘旨和武术传授于他,赐给青龙偃月刀。由于他精忠大义,除暴安良,以救济穷人为心,与地方恶霸为敌,从此改姓为关,名羽,号云长。相传关公本是天上青龙神,因吸水救济抗旱民众,得罪天庭,才转世凡间,六月二十四日降生。他终身以“孝悌忠言,礼义廉耻”八德为本,所以后来民间将他奉为“武财神”。道家称他为“伏魔大帝”,儒家称他为“武圣夫子”,佛教尊为“盖天古佛”。历代帝王也对关圣屡次加封,从而关公声威大振,各地建庙祭祀,香火久盛不衰,至今信仰者遍布海内外。

东厢为圣母娘娘及土神,专管人口计生和地方治安。西厢为地藏、十王及孤魂,是阴间除恶扬善、惩治腐败的司法机关。

中起高阁,内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南海大士;外供主宰文运的魁星神。传说,魁星诗书满腹,文才盖世,与文昌为同科进士。殿试时,魁星虽于踢斗之间写成绝世佳作,但皇帝以貌取人,而屈居文昌之后。魁星一气之下投河自尽。后来魂魄鸣冤,玉帝将其封为星君,与文昌共主人间文运,并将金殿建于峰顶,取意“独占鳌头”。自古以来文人学士,特别是怀才不遇者前来拜谒。下建小庙,内供灵感韦陀。

东院是龙王庙,供奉着确保人间风调雨顺的龙王尊神及马王、牛王等。西院是禅堂院,东西禅堂是讲论经文和作法事的地方。正面是住持居舍,顶上建有白衣楼,雕梁画栋,飞檐走兽,风铃悬挂,微风吹来,叮当齐鸣,四面用石栏围护,登临其间,心旷神怡。眺望四周,茫茫山海无边无际。俯视黄河,由西向东,蜿蜒南流,两岸田园风光,胜似世外桃源。白衣楼后面是藏经殿,西侧一排是僧人、居士宿舍。

走出穿廊,正门两边是钟鼓楼,石雕栏杆,条石台阶,挑角明楼,高约二丈,钟鼓悬挂其间,晨钟撞响,三省皆闻。正门外是新建的抱厦亭,为木结构建筑,结构精巧、工艺精湛,经过油漆彩画,更是锦上添花,色彩斑斓。地面、台阶大理石铺砌,两边护栏全是汉白玉雕刻。

戏楼院东西两边分别新建了王嘉胤纪念馆和民俗展览馆,全是仿古建筑,琉璃瓦铺顶,光彩夺目,形彩叠起,木雕镶嵌。王嘉胤仿真铜像矗立在纪念馆正中,身材魁梧,英姿勃勃。54幅壁画有序排列,较完整地展示了出生在府谷县黄甫大宽坪村的明末农民起义首领王嘉胤的英雄事迹。民俗馆内收藏了大量民间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民间流传的文化、艺术珍品,这对传承和研究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抱厦亭对面是戏楼,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扩大,飞檐斗拱,高大气派,既有现代建筑的内涵,又显现出古建筑风格,与整体建筑群相互映衬,协调和谐。

纪念馆南楼“功德堂”,里面陈列着历届建设者留下的碑记和捐资人姓名,他们曾为宗常山龙泉寺的建设做出不朽贡献。民俗馆西侧是一排接待室,专为接待游人、香客和过会所用。南立碑亭、牌楼,通过装饰彩画,光彩熠熠,旧貌焕新颜。

宗常山一年四季干旱少雨,生态十分脆弱。仅有的一株古槐,约有500多年历史,不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雷击枯干。正当人们叹惜之时,绝处逢生,第二代古槐幼苗从老槐根部寄生出土,茁壮成长。为了保护老槐枯骸和小槐成长,现用铁栏围护,供人们观赏,由此激发了人们植树的信心。从1986年起,两株柏树试栽成功后,200株、1000株,年年栽植,五六里路取水,坚持不懈。通过辛勤爱护,1200多株柏树全部成活,现在有的长到两丈多高,碗口粗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成活的松柏树约有5000多株。特别是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几经努力,现在造林面积达到150多亩,成活林木1.5万余株。今天的宗常山已是身披绿装、四季常青的人工生态林园,是府谷东部地区的一枝独秀。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宗常山背挺古寺,脚融黄河,山水相依,天人合一,是独具特色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为一体的观光胜地。只要你身临其境,尽情饱览自然风光,深究文化内涵,你会感到美景就在身边。

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 密咒仪轨修持的重要经典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