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7-Fo专题

第四课 不邪淫戒

如果是五戒就指夫妻以外的邪淫,若是八关斋戒,就连夫妻间的正淫也禁绝了。

不邪淫戒总科判表:

甲一、犯境
甲二、犯相 乙一、列示犯缘
乙二、料简杂相
甲三、不犯

首先看五戒当中的不邪淫戒,分为三段:甲一、犯境;甲二、犯相;甲三、不犯。

甲一、犯境

所谓犯境,是指构成邪淫过失的境界。

《事钞》云 列境相 四分中,犯境 谓人、非人天子 鬼神等、 畜生三趣。
据报则男女二形。
据处则女人三道谓大小便道及口,男子二道。
定犯分齐 此等淫处。若觉,睡眠。若死未坏,少坏。但使入淫处如毛头,皆上罪。
不开疑想 律云。牛马猪狗雁鸡之属。莫问心怀想疑,但是正道皆重。

▲《事钞》云:“四分中。犯境,谓人、非人、畜生三趣。据报则男女二形。据处则女人三道谓大小便道,及口,男子二道。”

首先列境相,犯境的相状。“四分中”,就是根据《四分律》里面的说法,犯境有三个要点:

第一,六道众生都是犯境,包括人、非人、畜生三趣。其中非人包括阿修罗、地狱、鬼道、天人。

第二,是据果报体来说,为男女二形,就是男众或者女众两种身形。

第三,约犯戒的处所来说,女三处和男二处,女三处是大便道、小便道(实则为女根,亦即产道)、口道,男二处是大便道、口道两处,这也是我们众生颠倒的习气,所爱的都是大小便道,这种污秽的地方。

第二段,定犯分齐:

“此等淫处。若觉,睡眠。若死未坏,少坏。但使入淫处如毛头,皆上罪。”

这是定犯分齐,判定是否犯戒的要点。这些淫处,六道当中的男女,男二处女三处都是淫处。不论对方是在觉醒中,或者睡眠中。或者“死而未坏”,就是刚刚死掉,还没烂坏的;还有“少坏”,只要身体腐烂还没超过一半的叫做少坏。只要入淫处如毛头许,像毛发的发端,或者身体的体毛毛端这么一点点,可能只有一毫米,两毫米,甚至更少的深度,都结上罪。

第三段,不开疑想,疑心、想心不开缘,淫戒治得最重,我们看下文。

“律云,牛马猪狗雁鸡之属,莫问心怀想疑,但是正道皆重。”

不只是人,包括牛马猪狗雁鸡这些畜生道,所有的六道众生,只要入男二处,女三处,不管内心的想法,是入道想还是入道疑,只要当初有想要入道的心,后来也真的入道了,全部都结重罪。

入道想:心中的想法是确定已经入道,入道疑:心中怀疑有入道?没有入道?淫戒,想心跟疑心是不开缘的。

比如说杀人,要杀张三,杀错了,杀成了李四。按律判断杀李四不结罪,因为误杀,只结杀了张三的方便罪。但如果本来想对张三行淫,错把李四当成张三而行淫,都是结上品罪。因为这是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所以这条戒治得特别重。

甲二、犯相

犯相分为两段:

乙一、列示犯缘

乙二、料简杂相

乙一、列示犯缘

《事钞》云 自造 “次成犯相有二缘:一、自有淫心向前境,纵有裹隔互障,但入如毛头,结成大重。
具四缘成。一、是正境男则二道 女则三处 二、兴染心谓非余 睡眠等 三、起方便。四、与境合。便犯。”
怨逼 示相 “二者若为怨逼,或将至前境或就其身,佛开身会,制令不染。”
亦具四缘。一、是正境不问自他 二、为怨逼,三、与境合,四、受乐。便犯。”
护心法 善见云。淫不受乐者。如以男根纳毒蛇口中及以火中,是不染之相。

列示犯缘,就是具缘成犯的情况,分为自造和怨逼。“自造”是自己主动去做邪淫的事情。“怨逼”是被强迫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性侵害。

▲《事钞》云:“次成犯相有二缘。一、自有淫心向前境,纵有裹隔互障,但入如毛头,结成大重。”

自造的犯相有两个缘,第一,“自有淫心向前境”,这个是关键。自造,是自己有淫欲心,而趋向眼前男女的境界。“纵有裹隔互障”,男根进入男二处,女三处的时候,纵然与男二处,女三处之间互相有隔障,一样犯戒,只要入如毛头许,都结重罪。再下一段:

“具四缘成。一是正境;二兴染心。三起方便。四与境合。便犯。”

第一个是正境,指男二处,女三处。

第二兴染心,有淫心,这是最关键的。“谓非余睡眠等”,不是在睡眠当中不觉知的情况,也不是在狂乱坏心的情况下造作的。所谓的狂乱坏心,就是神经错乱,无辨识能力,见火而抓,如金无异,见到粪便而抓,如栴檀一样。类似这种情况不犯。

第三起方便,起身口的方便,这样的造作。

第四与境合,所谓的与境合就是说男根入于男二处,女三处,入如毛头许,便犯重罪。这是自造的情况。

再接着看第二段,逼淫的情况。

先看第一段示相:

“二者若为怨逼,或将至前境或就其身,佛开身会,制令不染。”

先解释什么叫做他逼:“怨逼”,为怨家所逼,是被强迫的,“或将至前境”,就是被强迫到他人的男二处,女三处,去做行淫的事情。“或就其身”,指他人入于自己的男二处,女三处。这时候“佛开身会”,佛开缘身体纵然有交合却不犯。但先决条件是“制令不染”,在被逼淫,男女交合时,没有染污心。

“亦具四缘。一是正境,二为怨逼,三与境合,四受乐,便犯。”

他逼分为四种缘,第一,正境,不问自他,不管是自己身上的正境,或他人身上的正境,也就是说不管是被将至前境,或是他人赴就自身,都属入于正境。

第二,为怨逼:为怨家所逼,这个是重点,不是自愿的。

第三,与境合,乃至入毛头许。

第四,受乐便犯,是指与境合的时候,内心没有保护好正念,因此感觉到乐受,这时候便犯。如果被逼淫时,若保护好自己内心的正念,不起染心,这就不犯。

在第四点中,自淫就没有受乐便犯的缘,自淫不管有没有受乐都一样,入毛头许就犯根本。

第二段,护心法,被逼淫是否构成破戒,关键就在第四点,是否受乐,被逼的时候,内心必须保持正念,不能有乐受,这样的话才不构成破戒。接着告诉我们怎么保护自己内心的正念。

《善见》云:“淫不受乐者,如以男根纳毒蛇口中及以火中,是不染之之相。”

在《善见律》里面介绍了被逼淫不受乐的观想方法。就男众来说,被逼淫时,观想以男根纳于毒蛇口中,毒蛇口指的是女三处,入的时候就像入于毒蛇口中,或者入于火当中,这是不染污的相状,表明内心是极为厌恶的。就女众来说,被逼淫时,就观想如热铁入于身一样,内心只有痛苦,并没有快乐的感受,这就是被逼淫时护心的方法。

自淫具四缘成犯,与这四缘相对应,有四种缺缘的情况,看《戒本疏》说明四种,在自淫当中缺缘的情况。

▲《戒疏》云:“一缺初缘。非道,道想及疑,得二中罪。”

自淫第一个缘为正境,就是面对的是男二处女三处,假设入的不是男二处女三处,这就“缺初缘”,叫做非道。入于非道,像身体的疾病所发生的疮孔,不是男二处女三处,这是非道。但是如果做道想或道疑,这时候得到两个中罪,如果做道想的话是一个中罪,如果做道疑的话也是一个中品罪,这两个只有一种。这是缺正境的缘,主要是在方便时有淫欲心,想要入正境。在根本时没有成就入正境,所以这个时候,就只结方便时的中品罪。

“缺第二缘。无染心者,则无有犯,谓入无记及明观故。”

第二缘是兴染心,这是构成自淫的关键,到底有没有犯戒的根本判断标准,如果完全没有染污心的话,就没有犯。比如说,入无记,昏沉,睡眠,这时候就变成被逼淫了。被逼淫,无记心中也就不受乐,故而不犯。“及明观故”,明观就是生起前面的护心法,观想如以男根入毒蛇口,或者女众观想如热铁入身,种种痛苦的感受,这叫明观,就是佛法的正观。这两种情况都是被逼淫的,本身没有染污心,所以就开缘不犯。

“缺第三缘。未起方便,威仪不破,但犯下罪。若动身口,则有次近二方便耳。”

第三缘,是起方便,身口造作的方便,“未起方便,威仪不破。”是指只起染污心,有想做邪淫事情的念头,但是只打妄想,身口未起方便,还没去造作,这叫威仪不破,就是身口的威仪不破,只是在打妄想而已。这时候“犯下罪”,犯的是远方便罪。“若动身相,则有次近二方便耳。”如果身相造作,这时候就结次方便、乃至于近方便,这两种中品的罪。所谓的次方便和近方便,我们看缺第四个缘的解释。

“缺第四缘,未与境合,有二中罪,从破容仪去至对境,犯轻中罪。从境交对,毛分未侵,便止心者,得重中罪。”

这个就是次方便和近方便的差别。“缺第四缘”就是说与境合,男根入於男二处女三处这个缘。如果没有与境合的时候,有两种中罪,不是说同时有两品的中罪,是说有两种中罪的可能。“从破容仪去至对境”,破容仪就是开始发动身口的造作,已趋向境界的时候,此时若停止,则犯轻的中罪。比如从甲地到乙地去做这个邪淫的事情,动念了,并从甲地走到乙地,在没有和对方接触之前,就停下来,后悔或起对治心,这时候只结方便时的中罪,属于轻的中罪,也就是上面说的次方便,次一等的方便罪。

“从境交对,毛分未侵,便止心者,得重中罪。”“从境交对”,就是说已经到了乙地,而且和对方已经有身体的接触,但是“毛分未侵”,男根没入男二处女三处,“便止心者”,或者控制住,或者对方不愿意,或者其他原因,产生了种种的障碍因缘,所以没有完成他当时的意愿,就停下来。因为有身体的接触,所以结近方便罪。虽说次、近两种,都是属于中品罪,可是近方便的中品罪是比轻重的,所以称为“重中罪”。

乙二、料简杂相

“邪淫者,俱舍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三非处,四非时。”

邪淫在《俱舍论》中有四种更广的定义。

“一他妻”,他人的妻子。关于不是自己妻子的女朋友关系算不算邪淫,我认为只要不是自己的妻子,没有正式的名分,都应该算邪淫,毕竟如果不是夫妻关系就没有那么强的归属和责任。

自己的妻子跟男女朋友确定关系,我想还是不一样。如果已经是夫妻了,他们就有很强烈的系属和责任。男女朋友说确定关系,彼此没有那么强烈的责任在里头,所以我还是觉得不一样,这纯粹是我个人的分别。

就律上制定的戒法,有的我们能够理解,有的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有一个窍门,就是我们先去实践,久了自然了解佛陀制戒的目的,你做了才知道,确实不一样。就像持午,如果是刚刚学佛的人,没有受八关斋戒的经验,就无法想像受八关斋戒的利益,这要自己感受后才知道。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太过“聪明”,说我要汇通汇通,应该可以开缘的。因为假设你要是想错了,那怎么办?这时就要结罪,自己害自己。

就像有人认为佛陀制定不非时食戒的缘起之一,就只是因为迦留陀夷晚上出来托钵吓到人;而我吃晚饭也不会吓到人,所以晚上吃饭可以的,就这么推论。但是这个推论,本身是错误的,因为佛陀只是假借迦留陀夷这件事情借题发挥,来制定这个戒法的,重点并不在晚上吃饭吓到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智慧不够,不要以偏盖全,往往小聪明,结果就耽误了自己。

所以说他人的妻子,也包括所有不是自己的妻子的女朋友,我想都应该算在内。当然别的法师不见得同意我这个说法,但是我的说法就算错,遵守也没有损失;而我这个说法如果是对的话,不遵守的损失就很大了。保险一些,还是都不要犯,而且如果在犯戒的时候无惭无愧,认为是应该的,那业就更严重了。

“二自妻非道”,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但有后面二、三、四这三种情况也都犯邪淫,只是不见得犯上品。自妻的非道,就是大便道、口道。这是犯中品的邪淫。

“三非处”,非房室中,行夫妻间的正淫,这判属于下品的邪淫。

“四非时”,第一,在妻子怀胎的时候,夫妻间行淫,这也判属于邪淫,我看《印光大师文钞》也有提到这一点,认为这个时候母子俱损。

第二,乳子,就是妻子在给孩子哺乳的时候,夫妻间行淫,则判为下品邪淫。

第三,妻子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行淫,是破她梵行,这个更是邪淫,以上是广义的邪淫。纵然是自己的妻子,也要注意。

甲三、不犯

《事钞》云 无记 若睡眠无所觉知谓开怨来 逼己身份 并不犯
对治 不受乐谓开怨家 将造他境
非意 一切无有淫意无爱染 污心故

《事钞》云:“三明不犯中,若睡眠无所觉知、谓开怨來逼己身分不受乐、谓开怨家将造他境一切无有淫意。无爱染污心故并不犯。”

第一个是无记,睡眠、昏迷或不醒人事的状态,“谓开怨来逼己身份”。这是开缘,被逼怨是开缘的,就是怨家来逼,“身份”是男二处女三处,怨家来到眼前逼迫做邪淫的事情。

第二个是对治,在逼淫的情况当中,入于对治观,这时候不受乐,也不犯。

第三个非意,“一切无有淫意”,完全没有爱染心,这时候不犯。对于邪淫戒,大乘菩萨要能够开缘的话,恐怕只有法身大士,才能够真正观这一切如梦幻泡影,完全没有淫意,所以邪淫比其他戒更不容易开缘。

关于邪淫这条戒的对治。古德开示说:“淫欲不断,万劫沉沦,念头方动,天怒地瞋。”印光大师说:“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紫柏尊者说:“奇男子,须割爱。爱不割则堕软暖魔网矣。”古德说:“鱼吞饵,蚕作茧,蛆逐粪,蛾扑火。行人断欲,须具智勇。”就这些开示,可以找一些看后特别有感触的,把它写在小纸片上,天天看,甚至把它背下来,常常去体会,然后去对治自己的欲心。看古德的开示,再多看经典里面描述十善业、十恶业的果报,从因果上面去体会。

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对自己太有自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师长跟我们说,通常开车会出大车祸的都是老司机,要是刚考到驾照的司机,一般都会战战兢兢,开得慢慢的,顶多技术不好,跟别人稍微擦撞而已,还不至于出大车祸。会出大车祸的都是非常自信,甚至睡眠不足,喝酒,一边开车,一边在吃东西,或者超速开快车,像这种一出事都是大事情。

我们修行人也是一样,刚刚受戒的人反而战战兢兢地持戒,生怕不留心就犯戒,通常犯重罪的都是受戒比较久的,小处不注意,不能够防微杜渐,觉得没什么,等到有什么的时候,往往就来不及了。

四十多年前我师父在台湾办斋戒会的时候,男众和女众一起,没有分开。有一次带大家去日月潭放生时,大家从寺院里出来,心情就比较放松,日月潭的风景也好。放生时就有男众对女众戏笑说:“我把你也给放生下去”,我师父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男女的说笑是众生的淫欲心,无始劫来的习气,男众女众在一起办斋戒会,总还是会有这个习气在,不如像纯男众、纯女众那么清净。后来我师父就毅然决然地把男女众的斋戒分开办,这样才能防微杜渐。

再举个例子,我刚出家的时候,有一次在莲因寺中午过堂吃饭时,那天刚好是礼拜天,有很多信徒上来参观礼拜,结果我们在过堂时,有位朝山的女居士,还不是一般的游客,趴在窗外面看我们过堂,她可能只是好奇,没见过这样的过堂。我师父突然对窗外的女居士大喝一声说:“我们男众出家众在这边吃饭,你看什么看!”接着叫我们把窗帘拉起来。那时候我刚出家不懂得其中的利害,心里嘀咕,有这么严重吗?她看她的,我吃我的饭,这也没有影响。但师父说这些人你现在允许她们在门外面看,以后就会允许她进来里面,接着又会允许她到我们的生活空间,甚至寮房,各式各样染污的因缘,就这样出来了。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得防患于未然,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去注意制止不如法的小动作,不要等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再修什么对治观法、看祖师开示,都没有用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要防微杜渐。

再就是修不净观,修不净观大致分两种:一、白骨观。二、九想观。根据经论的说法,如果欲心比较淡,还不严重,修白骨观就可以了;如果欲心比较重,要修九想观,可以配合照片观修。

但是初修不净观时,要先观想自己的不净,不要观外在的男女不净,因为这种淫欲的习气,是我们无始劫来累积的习气,如果先观想外在男女不净,就怕还没观想不净,欲心先出来了,所以要先观自身的不净。而且观自身的不净,也可以帮助对治自己的身见。我们总是爱自己的身体,希望自己的色身庄严,修不净观,也可以破这种身见。

看古德的开示來防微杜渐,修观对治,观察业果道理(十善业、十恶业果报差别道理),要坚持修行,就像得了重病要长期吃药一样。不是说我今天修行多久了,或者念佛有功夫了,就怎么怎么的,这些都不牢靠。像以前有些喇嘛、仁波切到西方国家之后,有的就还俗结婚去了。所以转世的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凡夫众生!

就像有人对密勒日巴大师说:“你怎么不学你师父结婚生子,行菩萨道一样可以利益众生。”密勒日巴大师说:“狮子能够跳过去的大坑,兔子跟着学跳会摔死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师长有这个大威德力,他没问题,我们不行的。大修行人尚且如此谨慎,何况我们凡夫众生,怎可动不动就说,我发大乘菩提心,我以慈悲心,我一切自在……等到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现前时,后悔已来不及了。

淫戒就大致介绍到此。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