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5-Fo专题

三、上品发心

接着介绍上品发心,大菩萨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他学戒、持戒的目的,是为了借助戒法的力量,使修行尽快成就,以期自利利他。而自他二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自己与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

唯有透过智慧的抉择,才能真正发起上品的心。因此首先要观众生苦,感同身受,生起极为不忍之心。再观察这些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恩重如山的父母,所以他们的解脱,是我不共于他人的、必须生生世世肩负起的责任。所以要发起菩提心,必须透过智慧的抉择。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文殊师利勇猛智”代表大愿,因为要有文殊菩萨勇猛、广大的智慧,才能真正地生起菩提心;普贤代表依菩提心所发动的大行,因为菩提心必须依广大勇猛的智慧而生起,因此依菩提心所显现的大行才称为“慧行”,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须要学习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够真正地观察众生的苦,并彻底地放下自我,也才能发起生生世世,承担众生离苦得乐的誓愿。有了广大的智慧之后,接着来介绍上品心:

“云何上品 自利行 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
利他行 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槃。
护法行 令法久住。”

首先介绍“自利行”:

“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上品心的目的,是希望透过戒法自利利他,而使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但你要以戒法度众生,首先自己要先实践,甚至投入整个生命去实践,使心中生起戒法的功德,才有说服力;否则光是口上宣说,是不能感动世人的。

就像台湾的云老和尚,他一生拜八十八佛,即使法务再怎么繁忙、劳累,也从不间断。甚至坐飞机到美国,机上十几个小时,他就在飞机上拜佛,不给自己中断的理由。

因为有这样的道力,所以他老人家每次对人说:“我们要多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仅仅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很多人就因此发心拜八十八佛。台湾拜八十八佛的风气,就是他老人家提倡开来的。这就是道力,用一生的时间与精力来修这个法门,所以弘扬的时候就会有力量。

再说弘一大师,为什么他老人家能够将戒法弘扬开呢?并不只是因为他对戒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虽说这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最主要还是因为他老人家的德行,有那种清净、庄严的功德,所以接触到他的人,自然都会对戒法生起信心,心想:持戒的结果,能有这样的功德相状!有信心之后,就愿意去持戒了。

所以固然上品发心的最终目标,是度化众生趣向涅槃,但是前方便,是“自利行”,透过受戒时,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种誓愿,来成就三聚净戒,乃至发起三行,然后趣向三解脱门,最后果上证得佛的三身。这是生起次第,请看“表 6-1” :

三誓 三戒 三行 三门 三身
断恶誓 受摄律仪戒 修离染行 趣无作解脱门 证法身佛
修善誓 受摄善法戒 修方便行 趣空解脱门 证报身佛
度生誓 受摄众生戒 修慈悲行 趣无相解脱门 证应身佛

表 6-1

“三誓”:就是断恶誓、修善誓、度生誓。我们在登坛受戒时,念完三归依拜下去,此时观想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就是三誓。发起这样的誓愿,不只是为了自利,更是希望将这些资粮,用来度尽一切众生。

“三戒”:透过三誓可以成就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本来只是受菩萨戒的人,所应当学习的三种戒,但是道宣律祖善巧地将《法华》、《涅槃》一佛乘的思想,用来开演声闻戒法。所以原本只是单纯声闻戒的五戒、八关斋戒,用大乘心来持守的话,它的本质就跟菩萨戒一样,具足三聚净戒了。只是其戒法的范围,不像《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这么广。

因此,受戒的时候这三种誓愿是很重要的,下至三归依,上至受菩萨戒时,乃至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戒,都一样要发起这三种誓愿,才能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

为什么三誓可以成就三聚净戒呢?我们分别来说明。

首先,“愿断一切恶”这个誓愿,可以成就摄律仪戒。这是透过善律仪来破恶律仪。恶律仪就是杀、盗、淫、妄;或者八关斋戒中的着香花鬘、过午食、高广大床、歌舞倡伎等等,这些都是恶律仪。

“愿修一切善”这个誓愿,能生起摄善法戒,愿修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业,包括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也就是说以般若智慧为前导,再配合种种福德资粮的积聚,因此摄善法戒的内容,主要就是六波罗蜜。

并且“誓度一切众生”的誓愿,能成就摄众生戒。要圆满菩萨的功德,必须把“我”的执着放下来。所以持戒的目的,不只是希望“我”得到解脱,更希望通过持戒的功德,能够引导众生,也达到成佛的解脱,这就是摄众生戒,或称为饶益有情戒。

一般来说,只有菩萨戒,才能圆满三聚净戒,五戒或八关斋戒的本质,就只是摄受善律仪的摄律仪戒而已。但是,透过道宣律祖的引导,发起三种誓愿,使得受五戒与八关斋戒,也同时具足了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而成就圆满的三聚净戒,体上就等于是菩萨的三聚净戒法了。

因此任何法门都是这样,它是圆顿还是方便,主要是看怎么发心,用什么样的智慧来修。用圆顿的智慧修,念佛本身就是圆顿法门;但是如果没有圆顿的智慧,就算学习《楞严经》,或者受菩萨戒,结果也只是栽培人天福报而已。所以要成就菩萨的广大菩提心,并生起清净的三聚净戒,必须以智慧为前导。

“三行”:纳受三聚净戒后,就能生起离染行、方便行、慈悲行。

受摄律仪戒可以成就“离染行”,这很容易了解。也就是说在了解五戒和八关斋戒的开遮持犯后,可以离开杀生、偷盗、邪淫等染污的行为,这就是离染行。

当生起摄善法戒时,开始修行福德与智慧资粮,就具足“方便行”。所谓方便,就是成佛的方便;以般若为前导,再配合其他五度,就构成方便行。其中,智慧资粮为主,但福德资粮也不可或缺,因为要有福报,我们的智慧才能开显。

就像《华严经》所说:“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的水,蛇喝了变成毒液,而牛喝了,却变成营养的牛奶。“般若”就像水一样,福报不够的人,学习之后反而会变成邪见。很多狂禅,就是因为福报不够,却错下承担,终究成狂禅。所以方便行就是以般若为主,然后配合其他五度的成佛方便。

摄众生戒能引发“慈悲行”,也就是慈悲利益众生的行为,这容易理解。

“三门”:透过三行所成就的功德——“三解脱门”。在此先介绍一下三解脱门:涅槃就像城,城外是生死的境界。从生死的境界,要进入到涅槃城里,必须要通过门,这个门就是三解脱门。也就是说,透过空、无相、无作这三个门,就可以进入涅槃城。不管修行大小乘,都是要通过三解脱门,才能入于解脱城。

修离染行,可以趣向“无作解脱门”。因为受持摄律仪戒,离开趣向三界的染污行,心清净了,这时候就不再造作三界的业,因此成就无作解脱门。

修方便行,可以趣向“空解脱门”。因为方便行中的般若智慧,能够引导我们趣向空性、不生灭的境界。

因此在修行当中,智慧最重要,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中,优波离尊者就是通过持戒来摄住身根,再配合圆顿的智慧,观察持戒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离一切相,而契入圆通。这就是受戒后修方便行,而成就空解脱门的例子。所以持戒到底是大乘还是小乘,是圆顿还是方便,就看我们的智慧了。

修慈悲行,可以趣向“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度化众生时,能了知当相无相。面对一切男女、善恶等相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可得。观察一切众生也好,我们的心也好,全体真如,无二无别。因此虽然日日度众生,但是无众生相可得,这样的菩萨道才能持久。

要是分别执着这个人有善根,那个人没有善根;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我不好……种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对待,那菩萨道很快就会夭折了。所以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常常配合无相的智慧。

当然,刚开始度众生的时候,都会有我相、人相的对立,但是只要在众生界中不断不断地历练,透过慈悲,以及般若空慧的力量,软化内心的执着,慢慢就能趣入无相解脱门了。

同时,要证入空性,慈悲心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有了慈悲心,心才柔软,般若法水就容易润泽、进入我们的心中。

其次,有了慈悲心,心量就能渐渐扩大,这时就容易与虚空般的法性相应。再者,有慈悲心的人会有福报,具足福德资粮,才有开悟的可能。

所以刚出家的人都要多发心护持大众,如分配到厨房工作,或者出重坡、挑砖瓦、挑粪、挑水等,就是通过护持大众,使慈悲心发起,而不断地培福,未来到禅堂、念佛堂精进用功时,就容易与法相应。所以依止慈悲心发起度众生的誓愿,才可以趣向无相解脱门。

“三身”:跨过三解脱门后,就进入涅槃城了,这涅槃城就是佛三身的功德。

透过愿断一切恶的誓愿,可以证得佛的法身,因为法身离一切染着,所以断一切恶,能成就法身清净无染的功德。

透过愿修一切善的誓愿,可以成就佛的报身,因为报身是佛的智慧功德所显,而我们修善业以般若为主,福德为辅,因此修善可以成就报身。

透过誓度一切众生的誓愿,可以成就佛的应化身。为什么佛成就了不生不灭的法身后,还能够“千江有水千江月”,随缘度众生呢?就是因为他有过去大悲愿力的推动,所以在不生不灭的法性大海中,能够任运生起随缘度众生的妙用,也就是佛的应化身。

所以不要轻视今天所受的五戒,只要受戒之前,能够透过般若智慧的抉择,真正发起“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誓愿,并能多思维:通过这三种誓愿,可以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发起三种清净行,而成就三解脱门,乃至最终趣向佛果三身,不断串习这些道理,在登坛受戒时,忆念这三种誓愿,而生起殷重的菩提心,就能成就上品的戒体了。所以要成就真正的上品戒体,要多积资忏净才是!

接着介绍第二段的“利他行”:“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槃。”能够自利的话,就能利他,就能引导众生也发起这三种誓愿,而成就三聚净戒、三种清净行、趣向三解脱门,乃至最后能够成佛三身。

最后是第三段的“护法行”:“令法久住”。菩萨的愿力是广大的,他不只要利益眼前的众生,也要利益尽未来际一切的众生。所以他的发心,不只是要度众生,还要护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而能利益久远。

为什么为人授戒,或教授戒法的内容,乃至精持戒法,就是护持正法了呢?因为我们好好持戒,周围的人也会受影响,因此也能认真持戒。只有教、证二法在众生的心中住持,佛法才能真正地住世。以上是上品发心的内容。

▲《事钞》云:“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

“如此”,学习了三品发心,“自知心之分齐”,就知道自己的发心属于哪一类,因为有上、中、下品发心的不同,所以得佛净戒,也有上、中、下三品戒体的差别。

▲《事钞》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

《事钞》说,透过这样的方法来发起戒体,这时“缘境及心有增上”,“增上”就是一种殊胜的力量。所缘境是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能缘的心则发起三种誓愿,这两者都是殊胜的,不是一般凡夫、二乘的心量。

所以心境这两方面,都必须在受戒之前,由一位智者,也就是师长,来提醒与教授。首先告诉戒子怎么发起上品心,并在受戒之前,引导受戒人不断不断地积资忏净,多忏悔业障。透过拜忏,我们的心才能清净,也才能生起如理思维。还要多集聚福德与智慧资粮,才能在真正临坛时,使发心(三种誓愿)心心相续,观想(十法界境)明了、清净。

“不得临时方言发心”,不可以不预先为他开示,在登坛时才说“你要发上品心,纳受上品戒”就来不及了。最好是在受戒之前,就先学习《在家备览》这样的教授,知道怎么依境发心。再不断地积资忏净,到登坛观想的时候,内心才会真正感动,而发起上品的戒体。

“若约临时师授”。如果只靠受戒时临时的教授,则“法相尚自虚浮”,“虚浮”就是不认识。受戒前要发三种誓愿,以成就三聚净戒,而生起三行,并趣向三解脱门,方能证得佛的三身,这些全都是法相。受戒时才解释,根本来不及,又岂能令受戒者得到上品戒体?

“或全不发”。临时解释,戒子可能完全发不起心。所以大部分的人受戒时,内心要么打妄想,不然就是一片空白,这时恐怕连下品的发心都没有,更不用说上品心了,那这样实际上是没有得到戒体的。

所以有时会有人问我,他是否破戒了?我都会想:他可能得戒都谈不上,遑论破戒。所谓破戒,是要先得到戒体;如果连戒体都没有得到,破戒也就谈不上了。如灵芝律师在《济缘记》中说:“无戒满洲,正当今矣!”如果不曾学习如《在家备览》这样的知识,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是不得戒的。即使在登坛时,虔诚恭敬地发起善念,也顶多就是得到下品戒体罢了。

所以虽然受戒的功德这么殊胜,受戒的人也很多,但大多数的人却没什么感觉,恐怕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得到戒体的缘故。若发心受了戒,却根本没得到戒体,只是跟戒法栽培善缘,作未来得度的因缘而已,这能说不是大事吗!

我们应该很庆幸,能学到这样的法,所以学了之后就要认真地实践、受持。过去可能在受戒时,不懂这种道理,或者不得戒体,或者只是得到下品戒体,但是透过不断地积资忏净,慢慢地上品心生起来,未来如果有受戒的因缘,再重受戒时,就可以得到上品戒体了。

同时,刚开始可能戒体羸弱,但是可以通过多次受戒,使上品戒体的力量越来越巩固、强大。

以上介绍能缘的心,接着看下一段,心境和合的相状:

甲四、用心承仰

▲《芝苑》云:“心境相应,纳体正要。

正作法时,冥心运想,遍缘如上情非情境,由境广故,心亦随遍。念念现前,不得浮散。当想己身,总虚空界,容受法界尘沙戒法。

当此之际,深须用意,莫缘他事。差之毫微,则徒染法流,一生虚丧,可不慎哉?”

“心境相应,纳体正要。”这是总说。心,就是菩提心的三种誓愿;境,就是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心境相应,就是受戒时,念三归依的文之后,拜下去观想时,心跟境要相应,这是纳受戒体的关键所在。

接着说明方法:在正式作法的时候,从一开始的忏悔、请师、迎请三宝、发愿等等,都要摄心,并虔诚恭敬地跟着仪轨随文入观。

尤其在最重要的三归依的时候,要“冥心运想”,心中随着师长的教授,在第一番羯磨时,观想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发起三种誓愿。再观想大地震动、裂开,十法界的善法被我们的愿力推动生起等等。

此时的重点,不是把云彩观想得很清楚;云彩观想得再清楚,那只是色法,它只是个表法,代表十法界的善法,真正的重点是内心的菩提心,遍缘如上所述,就是普遍地缘着十法界一切有情和无情的境界。

由于境界广故,所以心也要随着广大的境界而遍满,生起三种誓愿。使上品心念念现前,不得浮散。

“当想己身,总虚空界,容受法界尘沙戒法。”这是总结:既然要将十法界的善法,全部纳受到身心当中,成为戒体,就应当观想我们的身心,也遍满整个法界,才能容受遍法界,尘沙般无量无边的戒法。

“当此之际,深须用意,莫缘他事。”最后告诫:在这个时候,应当深深地用心。“莫缘他事”,不要在这时打妄想。所谓“他事”,也包括下品或中品的发心,这些我们都要避免,要缘上品的发心。

因为“差之毫微,则徒染法流”,动机上一点点的差错,就可能仅得了个受戒的外相而已。实际上“一生虚丧”,一生因此而空过。“可不慎哉?”我们学戒、持戒之人,能不谨慎小心吗?

以上是预习发戒,也就是受戒前预习的方法。主要重点是:

一、所缘的境界,必须是十法界的有情无情。

二、能缘的心,必须是圆满的三种誓愿。

三、心境相契,将先前所学、所熏习的道理,在受戒时殷重生起。

好好体会这些道理,作为未来受戒的基础吧!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