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向东向东、再向东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向东向东,再向东》——《圣经》与夏商周文明起源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
  一般人切苹果都是纵向顺切,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椭圆核型安静地躺在半拉苹果里;某天有人试着把苹果横切,结果看到了另外的局面:两半苹果里出现两个“星星”。阅读《圣经》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把《圣经》(旧约部分)当作人类的共同历史看,那么《圣经》就是一份特殊的族谱,而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文本。
  《创世记》1:1①起初 神②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伊甸园 2:4 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 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 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 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①。
  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耶和华 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耶和华 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 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 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他到那人跟前。
  人违背命令 3:1 耶和华 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 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 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 神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天起了凉风,耶和华 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 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么?”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耶和华 神对女人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亚当给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为他是众生之母。耶和华 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
  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 耶和华 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 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①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亚当与夏娃出伊甸园,无非是说,我们的先人走出了蒙昧无知的原始状态。假如一定要推测最初的亚当、夏娃居住在什么地方,我想那里首先是个森林,然后是多蛇地带。总之,无论如何那里都象是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而不太象是冰冷地区,并且也不象是在水里,但是会与水源接近,或临大海,或近大河。这部分“历史”确实是与神话混合在一起的,恐怕近期难以有解。
  尽管我们可以猜测伊甸园在埃及或者在两河流域地区,但是我认为也不能排除中东其他地区如阿拉伯半岛的一些沙漠地带。因为这些广大的沙漠地带很可能是古代人口负担过重、农业开发的恶果,那些沙漠当初很可能也是丰美的“伊甸园”。中国西域的楼兰鄯善古国之迷恐怕也是同类的问题。今天地球上沙漠化严重的地区无不是原始时期不当开发的结局。
  不过这个沙漠化过程与结果反过来成为我们今天寻找远古文明的一条捷径——哪些地区沙漠化严重,哪些地区就是最初的文明发达地区!恰好围绕中东地区是世界沙漠化最大的区域:北非、西亚到中亚。这根本不是巧合。奇特的是广袤的沙漠地区还存在于大洋州、南非以及美洲,这个迷团的彻底解开需要更多的科技手段。我认为这些沙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大约2,000年之前。
  假如要验证我的这个“沙漠化与人类文明史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论,查找上限就可以了。我认为严重的沙漠化应该分这样几个阶段:2 000年前、4 000-5 000年前、7 000年前和15 000年前,他们在时间上呈阶梯型发展。假如可以证明这些地区在15 000年前就是沙漠,则说明我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非常巧合的是,在得出以上结论的第二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德国科学家说,他们通过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模拟地球的气候变化后发现,撒哈拉地区在大约4 000年前经历过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在随后300多年的时间里,那里的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不仅证实了我的沙漠化时间表推测,而且为中东地区为什么从大约4 000年前开始向外大规模迁徙以及中国与欧洲地区突然在这个期间开始文明进化提供了背景依据——长久居住在中东的人们在原地再也呆不下去了,那里已经由丰美的伊甸园渐变为沙漠戈壁滩。《圣经》中亚伯拉罕与雅各期间的两次罕见大饥荒也为这个科研成果提供了历史证据,同时这个科学论据也印证了《圣经》作为历史文本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1万年前,在如今成为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曾经遍地生长着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后来,夏季的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并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研究人员说,撒哈拉沙漠另一次程度不太剧烈的气候变化发生在6 700至5 000年前。”
  以上有关数据是客观科研事实。但有关科学家对这些沙漠的形成显然与我的观点并不一致,其结论是:“人类使用土地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和我的观点几乎相反。
  但是在上述科学报告一年后,另外一篇报道却和我的观点有接近的地方(两篇报道皆发表于2003年)。
  “据美国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最近,有关专家对撒哈拉沙漠越来越干旱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人类过度的砍伐、放牧,引起地面的反照率增高,减少了大气中水的供应。此外是由全球海表温度的跨十年变化所导致的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变化引起,因为,这个过程使非洲季风强度的变化减弱,自然植被和陆表变化这种非常复杂的反馈过程产生了影响。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
  “1960年以来,在撒哈拉沙漠的半干旱地区,经历了一场有纪录史无前例的干旱,利用NASA的大气环流模式,采用观测到的1930-2000年海洋表面温度作为强迫因子,该模式能够重现撒哈拉沙漠降水的绝大部分变化,这表明了海洋表面温度是主要强迫因子,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撒哈拉降水主要跟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表面温度变化有关。
  “总的来说,海表温度变化以及自然耕作过度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莫测共同产生了最近的撒哈拉极不寻常的干旱。还有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沙尘是产生干旱变化的原因,因为空气中的沙尘不仅反射太阳光和改变云的性质,还改变了大气和地表的能量平衡。
  “自然原因和人类原因导致了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其中,如果人类活动是干旱的主要原因,那么更进一步的土地褪化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今天埃及大约90%的领土是沙漠,可耕地少得可怜,但是2 000年前的埃及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粮食供应地。远古埃及作为水草丰美的伊甸园是完全可能的。但埃及沙漠化的悲剧也正是人类应该吸取的教训,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已成为今天全球的急迫任务。
  另外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沙漠区域,一个是中东(包含撒哈拉沙漠),另外一个是澳洲沙漠,全部在回归线上,当然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假如有人说他们处在比较热的地方,那我说这是个主观印象了,因为全球最热的赤道上反而没有普遍形成大沙漠。原因很清楚,古人就聚集在气候适宜的“回归线”上。
  实际上最初的“伊甸园”不应该在这些沙漠之外的地带。所以中国也有人猜测新疆有可能是伊甸园所在,我觉得这个推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每个民族都有神话。神话是一种最完美的防腐剂,它从远古走来,为人类保存了诸多我们需要的生动信息。当然,要把神话表面的浮尘抹去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圣经》中的“创世纪”部分完全可以当作神话看待。
  有人从《圣经》或者其他古籍推论人类来自地球之外的文明,确实在《圣经》中我也读到过一些不能理解的片段,但是本书将不考虑人类的起源问题①,只考察中华民族起源。但我把第一个怪异现象提供给读者:
  3:23 耶和华 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古人是如何有这样奇特的想象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有人说“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是航天器起飞的状态,这个猜测很有趣。
  4:1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②。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该隐杀亚伯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场远古争夺权利的政治斗争,结局为亚伯死而该隐被流放。遗憾的是,我们无法推测“上帝”是谁。难道中东的“长老制”从那个时期就开始了吗?是他判处了该隐的流放吗?存疑。
  让人比较惊讶的是这样的判处逻辑,我认为这个杀人罪的处罚太轻了。并且因为其中有些特别之处,我把英语原文也列在这里:
  4: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
  KJV①:And the LORD set a mark upon Cain, lest any finding him should kill him.And Cain went out from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 and dwelt in the land of Nod, on the east of Eden.
  该隐杀了人还得了神的保护。我还特别好奇这个“记号”是什么东西,从这个记号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被驱逐的该隐部落以及“伊甸东边挪得之地”在哪里。我很怀疑这个记号会成为他的后裔们的具有宗教含义的符号。
  4:17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以诺生以拿,以拿生米户雅利,米户雅利生玛土撒利,玛土撒利生拉麦。拉麦娶了两个妻,一个名叫亚大,一个名叫洗拉。亚大生雅八,雅八就是住帐棚牧养牲畜之人的祖师。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他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洗拉又生了土八该隐,他是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或作“是铜匠”、“铁匠的祖师”〕②,土八该隐的妹子是拿玛。
  假如给我一个放胆猜测的机会,我愿意认为伊甸园在两河流域,而该隐被家族驱逐到了北非古埃及地区。这个猜测与本书核心无关,所以很随意,也不做深入论证。但是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从远古开始人类就有了大规模的迁徙。我认为凡在《圣经》里提到的家庭成员都不是普通平民,多为王子或族长身份,他们的驱逐一般会带走一个大族群,同时带走的是文明,从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假如不是王族,他们就进不了如此久远的家谱并处于显赫地位。可以说,该隐的驱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迁徙。由于处在最初期,这个迁徙应该不出中东本地区,越到后来迁徙半径范围越大,因为近距离全部都被密集的人群占领。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压力使人类不断想出新的理由把其他家族给驱逐出去。
  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生了一个儿子,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就给他起名叫塞特。亚当生塞特之后,又在世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亚当共活了九百三十岁就死了。
  塞特活到一百零五岁,生了以挪士。塞特生以挪士之后,又活了八百零七年。并且生儿养女。塞特共活了九百一十二岁就死了。
  以挪士活到九十岁,生了该南。以挪士生该南之后,又活了八百一十五年。并且生儿养女。以挪士共活了九百零五岁就死了。
  该南活到七十岁,生了玛勒列。该南生玛勒列之后,又活了八百四十年。并且生儿养女。该南共活了九百一十岁就死了。
  玛勒列活到六十五岁,生了雅列。玛勒列生雅列之后,又活了八百三十年。并且生儿养女。玛勒列共活了八百九十五岁就死了。
  雅列活到一百六十二岁,生了以诺。雅列生以诺之后,又活了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雅列共活了九百六十二岁就死了。
  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 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 以诺与 神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玛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岁,生了拉麦。玛土撒拉生拉麦之后,又活了七百八十二年。并且生儿养女。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
  拉麦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生了一个儿子, 给他起名叫挪亚,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这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 拉麦生挪亚之后,又活了五百九十五年。并且生儿养女。拉麦共活了七百七十七岁就死了。
  挪亚五百岁生了闪,含,雅弗①。
  “亚当活930岁”,我认为是指一个朝代延续了930年。
  亚当“造”无数男女,却在《圣经》里只提到的这几支,说明只有这几支继承了王族血脉,进入家谱。“塞特活912岁”,我认为同样是一个朝代,以下同。
  计算从亚当到挪亚的岁月,有记录的开天辟地以来共:8575年。我愿意将其视为为人类文明的开端。
  以上数字有零有整。我相信这个数字是“准确的”,并且是有意为之。从后面《圣经》行文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惊讶于史官们那近乎罗嗦的对于家谱叙述的重复。而这个记述家谱的习惯很可能是从远古传承下来的。《圣经》应该是一本王族家谱,并且这个族谱的得以延续到今天充分说明了该家族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家族、人类的主干家族,其覆盖面之广绝对不可低估,换句话说,任何今天的民族都可以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民族正面或侧面的身影。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3)
  以上年代数字成立的唯一疑问可能是:我们人类有这个计算能力吗?必须指明,计算本身可以不需要文字。最初人们完全可以结绳记事。至今我们已知人类存在过的规模化文明是7000年前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但真正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
  除了结绳记事以外,对于远古人类记述历史的事实其实还有一个可能。我们可以假设曾经存在过一个史前高级文明,但后来被不明灾难打回到了石器时代。剩余的几个人传宗接代才有了后来的一切,但成体系的高级文明却彻底消失,一切只有从头再来,他们只留下了记述家谱的习惯与能力。另外,不要忘记文字出现之前,人们早就可以口口相传了。
  6:5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①。挪亚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闪,含,雅弗。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 神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三百肘②,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好作你和他们的食物。”挪亚就这样行。凡 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样行了。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因为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挪亚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了。
  当洪水泛滥在地上的时候,挪亚整六百岁。挪亚就同他的妻和儿子、儿妇,都进入方舟,躲避洪水。
  挪亚方舟尺寸很具体:“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这是一条大船,恐怕可以承载上百人和无数的动物家畜。方舟的建造是躲避一场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还是地球海平面突然提高,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个灾难发生的时期是挪亚王朝600年的时候,距今大约7000年。这场巨大的灾害可以与南岛语系之迷联系起来看,很可能它可以解释生活在南亚、澳洲以及太平洋岛上的一些土著居民为什么相距遥远却又有密切的文化联系这一疑问。假如当初海平面低下,则这些岛屿之间本来可能是相连的,但事实真相是否如此,我们需要等待更多的科学发现。
  从“全球地震带”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两河流域恰好处在地震多发带上。“新月地带”①东边为地中海,西边为渤海湾,一旦发生严重的地震海啸,洪水完全有可能将这一带夷为平地。有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地区曾经考证出,在古代该地区有大洪水发生过的痕迹。
  按照《圣经》的说法水势上涨150天,全球都淹没了,连山顶都被淹没了,看来并非一般的洪涝灾害。
  离开方舟的日子很具体:是2月27日。
  按《圣经》记载,无论多少人多少代也都在这一灾难中灭绝,从此地球上看来只剩下挪亚的三支后代:闪、含、雅弗。全球人都从这里重新开始(中国人理应一样从这里诞生)。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个说法不准确,所谓淹没的地点只是一个地方,并非整个地球。我可以同意这个说法,但关键是这个局部的大洪水恰好淹没了只有人类或者人类集中生存的地区,这才是关键。但是我不认为所谓全球淹没的说法是一种夸张,那只是古人地理知识缺乏的一种表现罢了。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在大约一万多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冰封时代,在回归线之外地区基本上都被冰封了。这个现象导致了两个可能:一,人们被迫集中到了回归线之中,造成了人类文明的“北回归线现象”;二,这些冰雪很明显最后解冻了(比如在中国北方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的生存),七、八千年前中国的中原地区人群明显增多,那么这些冰雪融化后会不会导致一场大的全球洪水灾难,从而有了“挪亚方舟”的故事了呢?
  对大洪水灾难的推断时间目前我尚没有看到过,但我个人的推测是:大约7 000年前。我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目前公认亚伯拉罕生活的年代是4 000年前,而我在下一个章节中会计算出来从挪亚到亚伯拉罕的期间接近3 000年,所以两者相加就是大约7 000年。巧合的是,人类文明至今考古发现的两个最久远的成型文明区域(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地区)都以7 000年前这个时段为开端。
  最近我看到拉尔夫在《耶稣——最后的法老》里提到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曼涅托指出大洪水的日期是公元前5 500年,恰好与我推想的7 000年前的大洪水说法接近,总体应该说这个时间还是有道理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说,《圣经》里的大多数据是比较靠得住的呢。所有的历史学家应该严肃对待《圣经》这个特殊的文本。
  9:18 出方舟挪亚的儿子就是闪、含、雅弗。含是迦南的父亲。这是挪亚的三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散在全地。
  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他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迦南的父亲含,看见他父亲赤身,就到外边告诉他两个弟兄。于是闪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他父亲盖上,他们背着脸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
  挪亚醒了酒,知道小儿子向他所作的事,就说:
  “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
  又说:
  “耶和华闪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愿迦南作闪的奴仆。
  愿 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
  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
  这个醉酒事件的后果可能隐含了一些特殊需要破解的信息。那就是,在三个种族中,最不受欢迎的是“含族”,最有可能受到分家不利因素影响的也是“含族”,含族将是被分配或驱逐至最远的一个族系,而留在两河流域的种族最大可能是“闪族”和雅弗家族。在狭义的定义中,古埃及人就属于“含族”,还有地中海东岸一些民族也属于“含族”。也就是说,闪族被留在了两河流域地区。古埃及这个地方一直不被《圣经》的作者看好,也就是不被闪族人和以色列人看好。狭义中的闪族人应该多是白人,而含族人应该多是黄种人,就是古埃及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常见的模样。
 三兄弟中我们最关心的是“闪”、“含”,两者与中华民族的构成应该有着密切联系。遗憾的是“含家族”不是《圣经》的核心,他们是配角;《圣经》是以“闪家族”为中心展开的,而以色列人是“闪”的后人。《圣经》是一本闪族家谱,但由于记述得非常详细,所以我们不仅得到了部分“含族人”资料,而且我相信我们从中还能得到许多中华民族的发展信息①。
  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等。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4)
  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②。
  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③。古实又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①、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②。
  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Philistine)。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③、革迦撒人、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④。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雅弗的哥哥闪是希伯子孙之祖⑤。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⑥、亚法撒、路德、亚兰⑦。 亚兰的儿子是乌斯、户勒、基帖、玛施。亚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约坍生亚摩答、沙列、哈萨玛非、耶拉、哈多兰、乌萨、德拉、俄巴路、亚比玛利、示巴、阿斐、哈腓拉、约巴,这都是约坍的儿子。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米沙直到西发东边的山。这就是闪的子孙,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巴别塔建造而被上帝惧怕,变乱开始。暗示了一场大的纷争或动乱发生。此时从后面推得距今的年代大约为6千年前。
  在旧石器时代或者智人时期不管中国有什么样的考古发现,肯定都是零星而薄弱的文明。新石器时代才是与今天的中华文明有明显衔接的文明。即便我们认定在旧石器时代有一个或有几个群体曾经生活在中国,一场雷电突然引发的森林大火、一次冰河时代的气候变化,都可以使这些本来脆弱的人群消失或者迁徙到其他地区。中国中原地区的恐龙、大象、犀牛都消失了,为什么这样一群人不会消失呢?所以他们不应当成为我们思考中东文化源头的一个有效障碍,更不足以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根源证据。
  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尤其是后来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所以,研究中华民族源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新石器时代和“三代时期”才是正确的,用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来说明今天“时差”是荒谬的。
  另外,一般来说,全球新石器时代大约起于1万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8千年前。这个“时差”我认为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因为一种文明向外传播是需要时间、过程的。
  尽管含的儿子迦南为奴,却看不出这个支系的地位真正低下。反而闪作为老大被排在家族的最后面。难道说反抗成功,闪反而在三兄弟中地位下降?这是个疑问,最大的可能是,家族和全体人口已经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频繁的战争打乱了最初的家族秩序,谁都有机会在偶然的战争胜负中获得为王的机会,城市在两河地区已经出现,不同的城市可以有不同领导者。
  这三兄弟是如此地重要,为人类始祖。他们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神话中通常所谓“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吗?数目一样,重要性也支持了这个可能,时间也比较接近,都在大约6千年前左右。我深深怀疑。但“五帝”在哪里我却没有明确的线索。但假如中国人一贯敬重的“三皇”为此三兄弟,则表明中国本土的民族或人种构成大致包含了整个三种族,只是各种族含量多少还是个问题。
  我怀疑中国的仰韶人祖先就在上面已经提及,具体不详,可重点查看“含族”之子“古实”这支,并且英雄“宁录”这支为重点之重点。语言学和天文学可为主要参考工具。不过对于仰韶文化的起源我还有另外一个怀疑,会在后面专门论及。他们看似不同,但也很可能为同一个根系。
  闪存活600岁。
  闪儿子亚法撒存438岁。
  亚法撒儿子沙拉存433年。
  沙拉儿子希伯存464年。
  希伯儿子法勒存239年。
  法勒儿子拉吴存239年。
  拉吴儿子西鹿存230年。
  西鹿儿子拿鹤①存148年。
  拿鹤儿子他拉存205年。
  这段时间共计2996年,平均332.8年。
  以上全部的句式统一为:A活到XX岁,生B,又活XXX年,并且生儿养女。如:“沙拉活到三十岁,生了希伯。沙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养女”。他们应该解读为:A在XX岁(多在30多岁,平均43岁,闪一人活100岁时生子)死亡,所谓“生XX”,实际为转交王位于某子,然后朝代存在XXX年。
  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②。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他拉带领自己的子孙生活在“吾珥”(又为“乌尔”,今天两河流域的下游地段),不知何故,这个家族突然迁往西部的迦南地。很可能是一种分家,家族一旦大了必须驱逐一些人出去开辟新的家园。自“闪”到“他拉”300多年了,所以分家是必须的。假如不能和平分家,那就只有以战争解决。事实上在这一时期的两河流域确实发生过许多战争。亚伯拉罕就这样永远离开了吾珥城!所以两河流域是他永远思念的故乡,这里是闪族人的一块心病。这时为大约4000年前。吾珥在埃及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埃及的巴比伦”。尽管我还不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中东地区的整体性,古代两河流域地区与埃及之间的文化联系被我们后来的人为观念生生割裂开来,造成了许多误解。历史上两河流域确实曾经是古埃及的属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以色列这个民族与古埃及人有血缘联系!
  12:1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①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法老的臣宰看见了他,就在法老面前夸奖他。那妇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去。法老因这妇人就厚待亚伯兰,亚伯兰得了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5)
  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作的是甚么事呢?为甚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为甚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他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吧!”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这是《圣经》中有记载的第一次希伯来人下埃及。拉尔夫怀疑,亚伯拉罕实际上成为下埃及的法老。埃及在历史上多次分为上埃及与下埃及,有时候分裂有时候统一。而《圣经》很可能出于一些特殊原因避讳或故意曲笔其中的历史事实。拉尔夫推测,因为饥荒亚伯拉罕化装后带着他的家族包括妻子来到上埃及,结果在那里法老看上了他的妻子撒莱并带回了皇宫。对于亚伯拉罕假托其妻子为妹妹的事情,拉尔夫说,撒莱本来就是亚伯拉罕的妹妹,同时又是他的妻子。古代人没有后来的伦理观念,《圣经》里明确记载了罗得与女儿通婚、犹大与儿媳妇通婚的事件。非但如此,出于政治稳定和财产考虑,相当长时间里古埃及法老必须娶自己的妹妹为妻,兄妹结婚的传统晚在2 000年前还有出现,如后来统治以色列的托勒密(公元前323-198年)就娶了自己的妹妹。中国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女娲①也是和哥哥结婚的。今天的伦理观大致是近2 000年的文明发展。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与中东在伦理方面是完全同步的,中国孔圣人的父母也有野合的嫌疑,可谓此种著名案例。
  我非常赞同亚伯拉罕可能是埃及法老的猜测。这方面有许多隐约的旁证,会在后面分次叙述。希伯来人与古埃及藕断丝连的种种神秘关系都说明了亚伯兰的身份是个疑问。其中之一是,《圣经》中提及的第一个悬棺崖葬的人是亚伯兰,但埃及历史上的崖葬也从同期开始。所以他们的开创者很可能是同一人:亚伯兰。
  后来,亚伯兰的牧人与罗得的牧人相争,这意味着小规模的族际战争。想必古代类似的部族间的争斗很多。
  可能人口过众,已经无法在一个地方生存,他们决定和平分开。其实这个过一段时间就分居的行为早就在“闪”的后代“法勒”那里有所暗示。社会一旦发展,人口将是个大问题,所以兄弟之间要不断地分家再分家,遗憾的战争在兄弟亲人之间不可避免。对土地的争夺和占有,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占有。到今天人类社会依然如此。尽管今天不再是家族统治,改为国家统治后的资源争夺更加残酷,亲情的考虑余地也没有了。能够彻底改变人类残酷战争的只能是人口的科学控制。
  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①。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最后亚伯兰搬至盐海西岸和迦南之间的地带:希伯伦。
  14:1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他们①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②。比拉就是琐珥。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③。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在何利人的西珥山(Seir)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④与他们交战。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我曾经怀疑过以上的“五王”是不是中国人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但是后来我放弃了这个探究。在摩西出埃及的过程中,以色列人还杀过另外“五王”。再想到中国还有一个“五王”,难道古人有“五王”崇拜?“五”指很多,还是具体指“五”这个数字?存疑吧。
  我认为上面这段记述省略了一些东西,同时也提供了一些信息。从“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来看,阿伯兰绝非普通人也,起码为部族首领之类人物。从“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来看,漂泊的亚伯拉罕家族或许想取得一块固定的居所而以交“什一税”作为交换,但是被地主拒绝,那人提出要“人口”的奇怪要求。人口这东西,在古代成也是它(可以组成国家),败也是它(生存压力的根源)。
  亚伯兰一直无后,苦恼他的家产以后必将为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所继承。
  15:2 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既无子,你还赐我甚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
  我很为《圣经》里的这个线索迷惑,为什么他的家产将被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继承?甚至连他侄子罗得都不能继承,说明大马士革有亚伯兰更近的血亲在中东比较靠北部地区。
  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①。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 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亚伯兰的妻子撒莱不生儿女。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Hagar),是埃及人,做了亚伯兰的妾。夏甲生儿子以实玛利(Ishmael)。时年亚伯兰86岁。耶和华预言以实玛利将居住在众兄弟的东边,以实玛利必生12个族长。
  亚伯兰99岁的时候,耶和华与其立约:
  17:4 “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神。”神又对亚伯拉罕说:“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
  撒莱同时被更名撒拉①。已断月经90岁的妻子撒拉被耶和华赐子以撒。
  所多玛城被毁,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同性之爱。罗得受天使恩惠被告知而出逃,显示了古代战争的严酷:经常发生严重毁城。罗得的两个女儿故意与父亲同寝为父留后,以及罗得用两个处女之身的女儿换神的安全等事例,显示了当时婚姻与性关系的原始状态。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已有男尊女卑的习俗,女儿不算后代,男性才有继承权。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6)
  100岁的亚伯拉罕“生”了以撒,主妻撒拉随即驱逐了夏甲与以实玛利母子。这是一个偷梁换柱的政权变更。
  亚伯拉罕为了一定娶到自己本族的儿媳,专门派人去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提亲。
  24:10 那仆人从他主人的骆驼里取了十匹骆驼,并带些他主人各样的财物,起身往米所波大米②去,到了拿鹤的城。天将晚,众女子出来打水的时候,他便叫骆驼跪在城外的水井那里。他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啊,求你施恩给我主人亚伯拉罕,使我今日遇见好机会。我现今站在井旁,城内居民的女子们正出来打水。我向那一个女子说:‘请你拿下水瓶来给我水喝’。他若说:‘请喝,我也给你的骆驼喝’。愿那女子就作你所预定给你仆人以撒的妻。这样,我便知道你施恩给我主人了。”
  话还没有说完,不料利百加肩头上扛着水瓶出来。利百加是彼土利所生的,彼土利是亚伯拉罕兄弟拿鹤妻子密迦的儿子。 那女子容貌极其俊美,还是处女,也未曾有人亲近他。她下到井旁打满了瓶,又上来。仆人跑上前去迎着他说:“求你将瓶里的水给我一点喝。” 女子说:“我主请喝。”就急忙拿下瓶来,托在手上给他喝。女子给他喝了,就说:“我再为你的骆驼打水,叫骆驼也喝足。”
  看似井边寻亲传奇,实际上是王族联姻,因为找来的儿媳利百加竟然是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的孙女,并且利百加还有乳母和使女仆人。哪有这么巧的,无非是王室婚前秘密调查。利百加的哥哥叫拉班,日后成为雅各的舅舅和岳父。
  从亚伯拉罕极力拒绝娶迦南地的女人,称自己的本族在美索不达米亚看,“迦南地”已经成为“含族”的代称,与他们所属的“闪族”有一定分别。闪族人的大本营在两河流域,而亚伯拉罕为“闪”的子孙。两河流域地区一直在闪族人中间闪耀着神圣的光辉,很可能因为那里曾经是伊甸园。
  这里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中国西北地区的“哈萨克”民族,其名称很可能来自“Isaac(以撒)”的音译,“Isaac”在另外版本的《圣经》中也被翻译为“艾萨克”,经过四千年的变异,“Isaac”之“艾萨克”最后成为“哈萨克”并非特别不可思义。但这只是一个推测,并无深入的研究和证据。但这个“Isaac”作为一个民族名称,假如确实来自一个人名那么该人肯定具有崇高的地位,亚伯拉罕的儿子“Isaac”在这方面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人选之一,他既古老又显赫。
  另外,就在中国西北顶角处“哈萨克”人生活的地带我发现一个同样应该来自“Isaac”的地名,在地图上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湖泊,名字为“伊塞克湖”!方位大约东经77°北纬43°,目前为吉尔吉斯斯坦所有。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就是以伊塞克湖为背景,该湖历史上也曾经划归中国境内,著名的“乌孙”人就生活在这个大湖周围。
  距离“伊塞克湖”很近有一条“锡尔河”。大家对这个名字难道不耳熟吗?以色列人神圣的Mt. Seir就叫“西珥山”,假如当初翻译为“锡尔山”也无不可。接着,这条“锡尔河”流入一个更大的世界著名大湖“咸海”。迦南最著名的湖恰是“Salt Sea”可以翻译为“咸海”(又名“死海”)。这些中东地名在中亚的重现我认为是有趣的现象。
  中国西北地区还有一个民族是从中亚细亚来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他们曾经用过的名称有“撒刺儿”、“沙喇族”、“撒拉回”等,目前定型为“撒拉族”。“撒拉”是“以撒”母亲的名字。同时,亚伯兰的父亲“Thara”有时候被翻译为“他拉”(如本书),有时候被翻译为“撒拉”(如拉尔夫“考古风暴”系列)。无论这个撒拉是公公的撒拉还是儿媳的撒拉,都有道理。他们一家人或爷孙俩或母子俩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的西北方不能是偶然的。
  这里出现另外一个有趣的典故:以扫又名“西珥”(Seir)①。那么“锡尔河”实际上就是“西珥河”、“以扫河”!瞧瞧,撒拉、以撒、以扫,一家三代全有了,他们都在中国的西域出现。这一切是偶然的吗?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但无论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皆尊亚伯拉罕为圣。佛教则不然。我有一个仓促的解释:佛教的来源更为久远,并且发源于正宗的古埃及。其他几个宗教皆与4000年前的希伯来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腹地对于当初中东地区的人们来讲是远离文明的“乡下”,所以夏甲就带着她的孩子们来到这里。这基本上就是中原汉人与中国西域人的关系:同为亚伯拉罕的后人,只是出于不同的母系,同父异母也。
  (一)亚伯拉罕的后代在东方建立国家
  25:1 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 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约珊生了示巴和底但。底但的子孙是亚书利族、利都是族和利乌米族。米甸的儿子是以法、以弗、哈诺、亚比大和以勒大。这都是基土拉的子孙。
  亚伯拉罕将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庶出的众子,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往东方去②。
  这里的“东方”是哪里呢?不象是回到美索不达米亚,看情形他们根本回不去那里,当初亚伯拉罕就是从那里被赶出来的。那么他们是到印度半岛去了吗?或者是到更远的东方中国了吗?一般认为亚伯拉罕时期距今4000年前左右,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夏朝开端。
  一种猜想是,夏甲带着她的孩子可能到了“最远”的距离——中国,因为她的身份最低:妾。并且她的儿子少:只有一个。可谓势单力薄。基土拉名分上是妻,她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等六个孩子,所以她可以到相对距离中东近一些的地方去。
  还有一种猜想是,两个女人一同带着他们的孩子到了中国,但是由于夏甲在前,所以她的身份为高,并且她的孩子最大,离开的时候可能她的十二个孙子都可以独撑一面天了。暂时基土拉这支的六个儿子就隐姓埋名地生活,但是他们以后是否会成为中国“六祖”呢,这方面的资料太少,无法推测,存疑。
  无论夏甲这个支系是否与印度有关,他们是否曾经还是其它途经印度而到中国定居,但是我们确实不能排除印度与中东有直接文化联结的短结。简要的几个中东与印度的对比如下。印度人与中东人一样重祭祀,并且实行火祭。印度最古老的以及影响力最久远的婆罗门教正是产生于亚伯拉罕生活的4 000年前。吠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后)盛行的多神信仰中主要有“太阳神”,这正是中东最大的神。婆罗门教崇拜的神逐渐集中到一个力量强大的神(主神崇拜):“梵天”(Brahma)。他是一切神的根源,一切的神皆被认为由其所创。而这个“梵天”我认为不是别人而是希伯来人的祖先:“Abraham”(亚伯拉罕)。看看他们的语音表现是多么地接近!
  印度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吠陀文献开始出现,然后是“种姓制度”成立,请注意印度种姓的四阶梯,正是中东社会的四阶梯(大同小异):1,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Brahmana,梵文原意是指“神学掌控者”);2,刹帝利-武士,王室贵族;3,吠舍-一般平民,农民,商人,手工业者;4,首陀罗-奴隶。
  印度的种姓“四阶梯”与埃及法老制度有差异,但是却与后来摩西倡导的社会结构接近:祭司为最高阶层。这是不是摩西等人最终要从埃及撤离的原因之一,存疑。
  印度与中东原始社会的接近还有他们在图腾方面的雷同:太阳神、龙、大蟒神,眼镜蛇、人身蛇头、人面鸟、金翅鸟(怀疑为凤凰)、莲花、鱼、狮子、猴子(中东为狒狒)。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印度后来又加进了大象。最重要的还有他们共同信奉的神牛!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7)
  亚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岁。至此,《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历史11,746年已经过去了。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圣经》承认或记载的亚当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是大约15746年。因为加上了亚伯拉罕以来的4 000年。
  以实玛利儿子们的名字按着家谱记在下面。长子是尼拜约,又有基达、亚德别、米比衫、米施玛、度玛、玛撒、哈大、提玛、伊突、拿非施、基底玛。这是以实玛利众子的名字,照着他们的村庄、营寨作了十二族的族长①。以实玛利享寿一百三十七岁。他子孙的住处在他众弟兄东边,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正在亚述的道上②。
  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去了中国,甚至更远。
  首先,从KJV的翻译(见注解2)只能看出他们是朝亚述(Assyria)方向走去,但目的地看来并非那里。当时的印度半岛已经被雅利安人占领,所以这批人至多可以从印度过境。
  另外,还有一个疑问是,4000年前的Assyria到底是准确地指两河流域地区呢还是所有亚洲地区?古代边界和地理概念。有那么清晰吗?大家是否注意到“Assyria”和今天的亚洲“Assia”是多么地接近!他们这个辞源上的联系怎么解释呢?围绕着这些一连串的语言问题需要一些专家来解答。
  “and he died in the presence of all his brethren”中的“die”确实不能理解为“死”,已出版的汉语《圣经》版本也没有翻译为“死”是正确的。同时我怀疑《圣经》中许多所谓“die”都并非为“死”,而是“一种景况的转差”或者“被驱逐消失”。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离开的时候众兄弟前来送行”。这个“die”用得很漂亮、传神。
  另外一个版本说到以实玛利建立的新国家的位置“在埃及的东方”。我的心在狂跳,以上所有这些信息表明,以实玛利的家族所处位置只能是印度半岛或者中国,甚至美洲!这是由《圣经》三种不同的版本表达的信息比照的结果。
  首先,地理上“在埃及的东边”只有三个地方:今天的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还有一个是东亚和北美洲。但是,“And they dwelt from Havilah unto Shur, that is before Egypt, as thou goest toward Assyria”却限定了他们是从迦南朝东北方向走的!既不可能是阿拉伯半岛,也不可能是非洲,更不可能是亚述,因为那里是他们祖先日思夜想的地方,他们就是从那里被分家出来的,现在连迦南这个次要选择也没有了,只能是个“下下选”,到更远更荒芜的地方去,那里只能是东亚!并且他们在新的地方“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新的国家(their country)”。
  这支迁徙大军的突然到来,彻底改变了中国当时的政治面貌。中国原始社会就在大约4000年前这个时期嘎然而止,一般意义的国家雏形出现,尧舜禅让制突然变为家族血缘继承,青铜器突然出现并代替了红陶文化。从文明核心地区迁来的人们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至今在中国境内没有找到青铜这一发明的研制过渡期产品,直接就是成熟的青铜文明。青铜是一种多样合金,不是一种自然产品,是一种科学发明,与红铜不一样。那么中国人在4000年前突然间如何得到了青铜技术至今是个迷。假如是埃及人夏甲带来了青铜技术,问题将迎刃而解。
  夏甲如果就是“夏后”,则到达中国之后的以实玛利就是“禹”。禹既没有按照以往中国当时的原始社会进行禅让,同时也没有按照当时的传统把王位传给兄弟,而是传给了儿子“启”。传说这个安排曾经遭到一些元老的质疑,但马上被平息了。中国的统治地位世袭制由此开始。传说禹建都于阳城①。
  从发音上我怀疑“启”是以实玛利的这四子之一:基达、提玛、伊突、基底玛。但我最怀疑的是“伊突”,因为他的发音最有可能:Jetur。并且,我们不要忘记日后商朝有一位尊贵的俘虏就叫“伊”,当然尧的后代也有叫“伊”的可能。商朝的伊尹生活在我的河南老家嵩县。那里在古代是中国最“发达”地区之一,从仰韶时期就开始了,夏朝时期为附属国。
  当我知道伊尹名叫“挚”时,我迷惑于他为什么又叫“伊”。不仅古代埃及国王自称为“太阳之子”,夏朝帝王也称呼自己为“太阳神”,难道“伊”也是一个自称为“太阳神”的人吗?因为古埃及“伊”就是“太阳神”。另外,“伊尹”又称“阿衡”,难道这是“Amon”的翻译吗?这是埃及人称呼“太阳神”的另外一种叫法。嵩县之“伊”很可能是个自称“太阳神”的部落首领,后来被俘,沦为商汤妻子的奴隶。“伊尹”一个人拥有如此多的名字其实是不奇怪的,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古代中东人有改名字的习惯,一个人一生有三、四个名字是很常见的。这个多名的习惯甚至在上个世纪也一直存在于我们中国人当中,一个人不仅有普通名字,另外还有“字”、“号”,再加上一个小名,一个普通人起码会有四个名字。比如商末姜子牙,名尚,别号飞熊,字子牙。皇帝、大臣等还会多一个名字:谥号。但这个多名多号的传统想必自商周时期就有,并且只能王公贵族如此,至汉魏平民百姓才享受到多名的乐趣,这些史实令人玩味,背后颇有深意。
  嵩县这里曾经是豫州伊阕地,商代为有莘之野,又称空桑②。嵩县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古代文化汇粹之地,我深为出身在这个具有如此特殊丰厚人文资源的地区感到幸运。我甚至怀疑,假如没有故乡深厚的人文背景,我是否可以做出这整个破译工程。
  夏朝姓“姒”(si)。“姒”的含义《辞海》解释为“诸妾年长者”,“夏甲”符合这个身份。《辞海》还说:妯娌之间也称呼“姒”。
  对以上我们可以解释为一句话,亚伯拉罕的其他妾也来到了中国,但总体以“夏甲”为大。事实上,《圣经》确实说只留下了“以撒”在迦南,其他的都离开了。
  自大禹开始,中国有许多治水专家出现,这应该是从埃及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埃及有著名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成灾,尽管一直没有彻底治服,但是埃及人肯定在几千年里积累了丰富的治水和测水经验,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大型水利工程。恰好中国的夏朝是中国人大力治水的开始,而且夏甲本人即为埃及人,以实玛利的妻子同样也是埃及人,这些都奠定了夏朝的埃及色彩,治水必然成为这个朝代的主要特色和功绩。
  我认为,中国的“母系氏族”并非如传统历史观中的介绍它是“父系氏族”之前的一个必然阶段,而是一种巧合与偶然。
  母系氏族只是东亚的一个特殊现象,它既不明显表现在中东(看《圣经》中的家谱就可以明白全是以男性为主),也不表现在古代欧洲,只多出现在东亚或中国。其奥妙正在这里: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从一个女人开始的,并且他的丈夫根本没有过来。这奠定了女人统治社会的传统基础,并且形成了长期以女性统治家族的隐性传统——约略可称“女主内、男主外”。商朝基本上采取了同样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母系氏族”的特征。这一政治制度进入文化领域,最后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的阴柔特性,几千年来一直到清朝都可以看到“贾母威风”,究其根源这些都是由特殊历史影响构成的。
  可以说,历史上母系氏族的存在是不断迁徙分家的一种结果,而不是传统历史教科书中所说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
  中国的周朝明显没有母系色彩,原因可能是整个“但人”家族的出走。所以我们可以在少数民族中查看,“母系氏族”特征明显的肯定为夏朝或商朝后人,否则可疑为周朝后人。因为周朝过来的领袖不再是个女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普遍明显尊重母亲而忽略父亲存在,基本上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周朝后人,而是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夏人”或“商人”(甚至更早来到中国的人),他们的历史与中原文化同样久远。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8)
  印度也一样模式,但是结果却不同。因为印度是向东迁徙的第一中转站,所以不仅印度的民族形成比中国复杂得多,也比中国经受了更多战乱。男性因战争而容易在社会中重新树立形象,所以印度尽管也有著名的女神,但是其位置在历史的演变中越来越低,母系氏族在那里会远逊中国。印度是世界著名的人种库,民族人种多到几乎无法统计,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在印度面前小巫见大巫。这些都与他们和中东之间的不同地理位置有关。
  向东的人种库确实是印度,但是向西的人种库却是意大利。意大利和印度就象是中东这个羊头上的两只犄角,他们的形成是因为他们是中东向外迁徙的两个必然通道。中东向中国和美洲去几乎必经印度;而在他们向英、法等欧洲地区迁徙中,意大利也同样是主要的通道。伊朗和土耳其反而因为距离中东地区不远而保持了相对的中东特色。这个理论从另外一方面可以得到验证,距离中东越远,人种就越纯,比如北欧,比如南美(但是要刨除近500年来明显的人种流动影响,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到美洲去)。
  这里还可以顺便解答一个历史问题:为什么中华民族未曾断流过,其他古老文明古国都断流了呢?因古代中国远离了“世界的核心”:中东。中东地区以及周边的印度和伊朗,都处于旋涡中心或紧邻,所以受到冲击的频率和幅度要远远大于古代中国和美洲。但美洲由于过分远离中东核心,后备虚弱,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帝国,以至于后来被欧洲列强近于灭绝。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无论在人种还是在文明体系最独特的远古“完卵”。作为一个未遭破坏的“化石王国”,中国必将在世界文化史中起到独特的历史研究作用。今天生活在中国的学者应该为这一资源感到幸运,在这一相关历史研究课题中,中国人势必将“左右逢源”。
  印度地区宗教的灵魂轮回以及静坐等,在古埃及早已有之。类似的轮回观念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依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其来源却未必是来自印度佛教,我相信许多直接来自古埃及文化。中国人常说假如死者心肠不好,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在古埃及正有如此的道德系统。在更为详细的细节中死者的灵魂会放在天平中称量,一旦分量异常说明死者不善,就会被投入恐怖的地狱,获得恐怖的下场。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就有类似的道德约束体系,他们与古埃及的信念是同样的,作为他们中间必不可少的一个过度,伊朗具有同样的道德体系。
  莲花造型以印度佛教的符号著称,但是最古老的莲花符号应该是古埃及神话的一部分。古埃及人认为太阳是一个金色的孩童,每天从一朵水中莲花里升起,所以莲花在古埃及意味着轮回与复活,莲花的另外一个象征意义是生殖。这个符号在埃及的定型远远早于佛教的产生。尤其是一种蓝莲花更是因为长生不老的医药价值常常进入古埃及的各种艺术造型中去。所以我们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看到一些莲花造型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来自佛教影响,很可能他们直接来自埃及。
  还有万字符,实际上中国仰韶时期的彩陶上就出现过清晰的“万字符”,佛教的产生远远晚于仰韶文化,所以根本不必在中国见到万字符就认为是来自佛教,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倒是可以考虑他们更早的来源,我们也完全可以推测说产生佛教的印度与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文明来源。
  基督教、犹太教等符号肯定也来自古埃及。从十字符,到世界末日概念,从蛇与太阳的善恶斗争,再到牛羊崇拜之争,复活与永生的主题,甚至三位一体神,最后是一神教在摩西出埃及之前的艾赫那顿法老在埃及的宗教改革,都似乎在为今天全球流行的西方宗教做着最基本的框架准备。
  印度作为从中东迁出的民族证据,不仅他们的神话、宗教与审美系统中的符号几乎全部来自中东(如古埃及),并且他们又与中国衔接形成一个序列,甚至一直延续到美洲。这个特征从印度本土地理上的“先西方、后东方”发展模式也可以看出来——因为最先迁徙出来的人们居住在西边的印度河一带,后来人口逐渐多了才向东边的恒河流域发展。印度两河之间的发展差异几乎存在3 000年之久,印度河文明的发展开端可以从6 000千年前算起,恒河最热闹的时候却是在3 000-4 000年前。更东方的中国成型的文明实际上与恒河文明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说明了人类古代从中东向东向东、再向东逐步探索发展的痕迹。
  为什么人类不一次迁徙到位?除了特殊原因外,谁愿意远离故乡呢,迫不得已也是就近,所以他们不会一次就全面迁徙到位。一个不断“向东”的迁徙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奔日”的过程,并且其中一个东迁的国家就取名为“日本”更是为人类这一迁徙壮举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深入了解印度的历史才会真正知道人类的残酷。这或许是印度宗教与神话传说繁多的另外一个原因:战争中的人们需要安慰和敬畏。从公元前15世纪到后来印度半岛被蒙古人征服的几千年里,那里的人们似乎就没有享受过和平与安宁。其实这一切由其地理位置决定,无可避免。相比之下,中国人倒是幸运了。
  (二)文献中的夏、商
  《辞海》1009页:“夏子 指禹、汤”。传统的说法是,“夏”指“禹”,“子”指“汤”。因为汤姓“子”。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解读呢?夏甲的儿子(或后代)是禹、汤?当然这个说法比较牵强,但作为一个疑问暂且放在这里。无论如何,商汤他们家族曾经生活在“夏”之下却是事实,商人并非突然而起的朝代。
  而商的出处在哪里呢?西方!证据在《辞海》上 。
  商风: 秋风;西风。《楚辞·七谏·沈江》“商风肃而害生兮”。王逸注:商风,西风。参见“商秋”。
  此条可见:“商”代表“西”,可以表示商人西来。
  商秋: 旧以商为五音中的金音,声凄厉,与萧杀的秋气相应,故称秋天为商秋。
  “商贾”、“商业”、“商贸”等词汇,都说明“商”人带来了物质交换活动,人们经济意识多从这个时期开始。又从“商、贾”之分①来看,商朝游牧色彩鲜明。
  再回头看看“夏”的辞条 。
  夏日可畏 比喻人严厉可畏。语出《左传·文公七年》。参见“冬日可爱”。
  暖洋洋的“夏天”被人看作“可畏”,而严酷的冬天竟然“可爱”。再加上“商风”和“凄厉”之声的金音,我不得不说,这是习惯于原始世外桃源生活的人们对“男子不耕、女子不织”好日子结束的一种不习惯和哀叹,突然而至的夏、商文明使人觉得十分可畏。约束人的法律与残酷的战争也开始了。所以,夏、商朝给中国古代人的印象是相当阴森恐怖的。
  打败夏桀的同样是“汤”,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汤”还是同一个“汤”呢?把这个答案留给专家吧。不要忘记中国古代叫“tang”的远非此一人,还有更古的“唐尧”呢②。尽管比较固定的说法是他被封的地方名字叫唐,但我们依然可以大胆怀疑这一结论。比较肯定的一点是,夏、商文化之间有某种文化统一性。他们可能不是同一个细分的家族,但却在同一种大的家族体系(文明体系)中。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文明“进步性”上面,比如“世袭制”的确立,国家的建立,法律的完善,青铜器的使用,土城建筑等。同时,夏商周三代常常不把前朝赶尽杀绝,而是留下并不反抗的后代我也很怀疑他们是否知道彼此的渊源关系。
  还有,以色列后来在迦南征战的支系中竟然有“夏甲人”①,假如他们是夏甲留在以色列的一些后代,则说明确实当时有以母系命名族群的习惯。所以来到中国的“夏甲”之后,无论是命名自己的朝代为“夏后”,还是自称“夏人”,都是说得通的。另外,这还为中国的“九州”留下了一个解释的出口,十二支中的三支留在了中东,但后来补齐了十二。当然,以上都是我的怀疑与推测。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9)
  “Hagar”翻译为“夏甲”也符合中国人的发音,至今在四川等长江流域,“夏”皆发音“ha”,说明两者完全相通,更不用说汉语版《圣经》就直接将“Hagar”翻译为“夏”了。
  《辞海》中“夏”条目:中国人自称。《书·舜典》:“蛮夷猾夏”。孔传:“夏,猾夏”。
  这可以看作“华夏”的最初来源。假如为实,我得说中国最基本的文明底色就是埃及特色,并且是“含族”特色。后来所谓“汉族”恐怕与“Ham”族有关。
  对于夏(商)的来路,我认为他们主要从北方陆路而来。从中东已经指明经“亚述”,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走“西域”或印度半岛。但是不排除从印度开始沿海到中国东南。
  商武丁的妻子妇好墓中玉器已经证明出自新疆地区②。说明早在3 700年前中原地区和新疆之间的来往通道已经成熟存在。最大的可能是,夏、商部分采用了陆地“丝绸之路”。后来的汉代人对这条道路的使用只是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根本不是新辟。熟悉纺织史的人会知道,在中国境内保存有最多精良纺织品的地区不是别处,而是西域新疆。假如你说那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遗留那就错了,因为中国“(商周到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毛织品多出自新疆地区。③”同时期没有可敌新疆者,然后出现纺织品最多的是内蒙。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只能生产毛织品。
  有迹象表明,帕米尔高原是来往于中国腹地的必经之地。中国西北的昆仑山更是一个中国腹地与西亚和中东联系的纽带,这就是昆仑山为什么一再被中国人神话的原因所在。昆仑山文明很可能早于中国腹地,那里确实应该是中国人记忆中遍地琼楼玉宇的“仙山”,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之后昆仑西域才成为相对偏远荒芜的地带。这个局面正可以称作:沧海桑田,三千年河西、三千年河东!又过两千年,西域成沙漠,中国不“中”,风水转到北美,世界第一强国出现在距离中东最远的一个国度。
  为什么新疆今天成沙漠肯定与早期开发有关。甚至中国的北方,尤其是广大的西北地区,甚至甘肃、山西、陕西这些古代水草丰美的地带也逐渐成为缺水严重的干旱地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半沙漠化的危险,我同样认为是几千年里过度农业开发的恶果。为什么中国南方相对就没有这样的危机呢?自然地理与气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南方地区向来就不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稠密地区,中华文明的主流向来就在北方,在黄河流域。千年前的中国南方许多地区都荒芜人烟,几百年前的许多时代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主流一直是向南向南、再向南,基本上没有向北过,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它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关注。但它起码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北方似乎有一个源源不断的“人口源”,这就是中东经今天新疆而内蒙西北的一个“活源”;第二,长期北方发达的局面导致北方人口的急剧增长,农业开发进一步加剧;同时这个北方发达的效应导致北方的人们不愿意到荒蛮的南方①,最终南方越来越荒芜,北方农业顺利发展。
  实际上南方的荒芜从另外一方面看,恰是一种很好的生态保护,北方的长期发达为今天的气候与地理变化埋下了干旱的隐患。这个效应在生产力底下的年代尚不构成威胁,因为它限制了人口的发展,环境就可以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得益彰的状态。但是到了政通人和的年代,尤其是到了医疗发达的近代,人口的膨胀对环境的彻底破坏几乎是突然之间来临的——巨大的人口压力下,生产方式又没有从传统的农业及时转入工业,几乎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使中国的北方明显进入沙漠化时代。我自己在家乡亲眼目睹了土地与山林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房屋和光秃秃的荒山,我童年时代经常会有狼出现在身边,今天几十公里之内想找到狼恐怕也是个难事了。相信和我基本同龄的人都见证了中国环境急剧恶化的过程。农业资源的枯竭导致的贫穷,再加上观念的陈旧,恶性循环使中国的西北几乎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假如说北方使用了几千年才积累了今天的隐患,那么在中国的南方由于人口在上个世纪的猛然增加,几千年完好的生态环境几乎是在突然之间被毁坏的。但是无论如何南方还是比北方形势好一些这是事实。
  从以上简略的事实可以看出,人口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地理状况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且有些变化由于时间过久,人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变化是因为人而改变的。在几千年前河南这个地方还有大象等大型动物,河南简称为“豫”正是人类手牵大象的比喻,但是今天我们到那里去寻找大象呢,只有几千公里之外的云南了。森林的消失是农业开发的前奏,也是沙漠化的第一步。
  假如不认识到这些漫长而为人们所忽视的地理变化,假如不计划生育,我们将来可以到哪里去观看大象呢?假以时日湖北、湖南甚至云南都有可能成为今天缺水的新疆与甘肃。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并非从来就是沙漠。
  (三)羌族与夏朝的联系
  在今天的羌族地区,莲花、龙、凤、十字架、白石头、羊、牛、鸡以及猪图腾,呈交叉密集型存在于其民族文化之中。尽管传说他们从北方而来,但是却发现有使用贝币的现象,另外男人穿的民族传统“云云鞋”绣饰波浪滚滚,外观为明显的船型,说明这些人有曾经生活在海边的痕迹。有研究者认为,羌族人定居在四川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我老家河南嵩县“陆浑戎”也大约在这个时期从中国西北甘肃敦煌等地被迁入河南,很可能他们是同一批人但却走了两个方向,后面有专门的章节对比河南嵩县与四川羌族间的语言、风俗等。在此补充一个话题,在中原内陆地区对古墓的考古整理中,贝币与蚌壳的大量使用是个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这些中国人的祖先普遍来自海边,至于具体是哪个海边需要对那些蚌壳做出鉴定,是来自“伊塞克湖”还是地中海还是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沿岸,这将是个有趣的课题。
  一位联合国官员说,他知道的用泥巴做屋顶的习惯全世界只有两个民族或地区,一个是巴勒斯坦(即迦南),另外一个就是羌族。用石头做了望塔(雕楼)的习惯世界上有三个地方,一个是羌族,另外是意大利的某山区,还有一个是格鲁吉亚地区。这个古埃及房屋模型倒是与羌族地区的房屋形状近似
  我认为,在羌族物品上看到的许多红、白颜色的崇拜也当与古埃及的红、白崇拜之间有关联。
  在我委托朋友李冰代我在四川地区做羌族文化考察后,我在他提供的宝贵资料中识别出明显的古埃及文化气息。最为突出的是崇拜“羊”和“十字”(牛为第二崇拜),羌族人甚至平时不吃羊肉,在特殊的祭祀节日等才吃羊肉。羌族人解释他们的“羌”字就是羊角。羌族人还认为,彝族、藏族和纳西等多个少数民族都与他们之间有族源联系。
  羌族人认为炎帝是他们的祖先,不是黄帝。我在上一本书中阐述过这个观点:传说中炎帝所戴王冠为尖锥,恰是埃及法老的王冠样式。
  上埃及法老是用白色王冠,下埃及红色,所以红白同时在羌族物品中的出现可能说明了埃及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统一。在中国境内自然不必分为“ 上埃及”和“下埃及”,所以在中国有希望做王的人必然把自己看作“全埃及”的统一者,所以“红”、“白”就被通吃了。他们不认为黄帝是他们的祖先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的推测中黄帝应该是商人的祖先,而羌族属于夏人的可能性很大。
  羌族石头文化以及挖洞窑葬的习俗则是对犹太文化的继承。夏甲的丈夫亚伯拉罕是悬棺这一传统的开创者。
  李冰在羌族地区还发现当地妇女有抽烟的习惯。传统的大姑娘抽烟传统在中国实际上只有东北地区多有发现,并且主要为满族妇女。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羌族和北方草原民族在喝酒时都喜欢用手向上点三下再喝,以示敬天、地、祖先。这说明北方民族与羌族的同源嫌疑。不知道中东是否还能找到类似这个喝酒的习惯。但我最近却在埃及的原始部落中发现了女人抽烟的习惯。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0)
  “夏人”由于和后来的“商人”实际上文化有血缘联系 ,所以他们之间既有分别又有关联,正所谓难分难解。其使用的语言估计差别不大,甚至为同种,或者混合型。但李冰谈羌族人今天的语言“听起来象印第安语言”①则显示了另外一端的发展。
  李冰还认为,羌族中许多人的眼珠有外突特征,兴奋时有外眼角上挑现象,象立起来一样。我想,这些或许可以解释历史上所谓蚕王“纵目”说法。存疑。
  有关脸部五官,也就是生理特征方面,可能是人们认同我的“全球文明同源”的最大障碍。我认为,水土本身可能对人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方面并无定论,从东亚到西亚,再到东欧,继续向西欧,我们明显可以发现人种五官上的逐渐过渡,这个过渡的有序性表明了地理水土、甚至文化习惯影响的存在,仅只以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来看,居民的气质就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化,这个进化至今天的“黑、白”区别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种“多数同化效应”,即哪个种族人数最众会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同化掉少数人。实际上就是哪里杂交的频率越高幅度越大越广泛,则对少数人的消灭就越彻底,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一个地区你只能看到一个人种的存在,其他的全部被同化掉了。对这个理论的检验是,越是偏远的地区人们长相越“孤立”,与文明核心发达地区相差越远。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效应也是解释今天全球人种分布不应忽视的,那就是“趋同定居原则”。比如从中东走出的人们可能知道朝东的方向多黄色人种,所以越来越多的黄色人种愿意到中国来;反之,白人更愿意到西方去,黑人选择南部非洲,这样就形成了如今的三大块人种:从中东核心往东的黄色人种,往西的白色人种,非洲的黑人。最开初有杂居的,最终在“多数同化少数”的效应下只要是交流发达地区就彻底同化了(以上推理适用于近代殖民地之前,比如美洲应该是以黄色人种为主)。
  李冰在羌族中间的另外一个强烈感觉就是,羌族的一切之一切似乎都是为战争而存在。这在他们的建筑上表现最充分。比如寨子的了望楼,其坚固与实战作用非常明显;住房的设计,窗户外小内大的采光与防范;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山上通往每家每户的水道,在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竟然是战争中逃生的通道,这几乎可与中国北方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相媲美。这些残酷战争的痕迹说明,这个民族曾经是朝代争夺的核心人群之一,他们的生死存亡有人特别“关心”,有人曾经想把他们赶尽杀绝,所以羌族最终的结局多生活在条件恶劣、地势险峻闭塞的地理环境中。
  (四)夏朝的埃及色彩
  夏甲就是埃及人,而且儿子以实玛利又娶了一个母亲娘家的人,埃及人;并且作为一个王子,以实玛利所娶肯定为一埃及公主,所以这个埃及公主对于文化的影响会和闪族文化同样明显。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怀疑“夏甲”本人就不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妾,而是一个具有很高身份的埃及人,从后面的一些论述中我们知道《圣经》可能习惯于把许多显赫的人们描述为身份卑微的人,甚至会把法老说成是普通人。
  一旦证实这个家族就是中国夏人,一旦证实羌族人就是夏后人,那么就可以说:以羌族为代表的许多中国人继承了浓厚的埃及文化血脉。也无怪乎长江流域的马王堆会出土具有明显的埃及文化特征的物品(见《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中“帛画”一节),这不仅包括文化符号,也包括先进的尸体防腐技术以及高超的纺织工艺。
  埃及人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有12子。在中国,“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师古曰:九州之外有并州、幽州、营州,故曰十二”①。与以实玛利后代为“十二族的族长”相合。
  为什么先“九州”后“十二州”?原因可能是夏甲的后代有三支留在了中东,在《圣经》后面的许多章节中可以看到“夏甲人”人出现(如《历代志上·第五章》:5:10)。但是在中国发展稳定之后,他们还是补充到了十二州以保持完整的“十二”支系。这些都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家族谱系观念。并且我估计中东屡次分家的形式几乎都采用相同模式,主干撵走,但出于家族考虑,会保留少部分人在原地象征性存在。
  另外,一个重要的官职,遥远的中国与中东的以色列人竟然“不约而同”:牧。中国十二个治州首脑称“牧”,以色列国王手下的行政长官则为“司牧长”②。从翻译可以看出“司牧长”或“牧正”皆为君王之下的最高游牧部落首领,两者意义完全相同,而非语音巧合。同时这一特点还说明了他们的游牧特征。
  州长曰牧,《礼记·曲礼下》云:“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是也。《礼记·王制》:“州有伯”,郑注亦云:“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曰牧”《春秋左传注》宣公三年(《丛钞(第一卷)》P10)。
  在《圣经》中“牧羊人”一直是个崇高的职位,无论从是游牧的祖先还是后来的闪族后代耶稣,都是“牧羊人”出身,所以取“牧”为“长”是合情合理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严格地讲夏族群不属以色列人,因以色列这个人(雅各)是在公元前1 700年左右诞生的。此族从男系,属闪族人,他们皆为挪亚与亚伯拉罕之后。雅各是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的父亲是以撒。雅各之前不存在以色列人。
  从母系家族看,中国夏朝就是埃及人在远东建立的王朝。埃及人也有闪族,但是从《圣经》的内容中不好具体判断夏甲及其埃及儿媳的族别,还是用“埃及人”标示其文化而非族别为好,也有人认为埃及人为“含族”。所以我们可以说,夏朝为“闪”、“含”混合族群比较保险
  21:9 当时,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很忧愁。
  神对亚伯拉罕说:“你不必为这童子和你的使女忧愁,凡撒拉对你说的话,你都该听从。因为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拿饼和一皮袋水,给了夏甲,搭在她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给她,打发她走。夏甲就走了,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
  皮袋的水用尽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树底下,自己走开约有一箭之远,相对而坐,说:“我不忍见孩子死,就相对而坐,放声大哭。” 神听见童子的声音。 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 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怀原文作“手”〕,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
 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她就看见一口水井,便去将皮袋盛满了水,给童子喝。  神保佑童子,他就渐长,住在旷野,成了弓箭手。他住在巴兰的旷野,他母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
  《丛钞(第一卷)》11页说:“中国法律起源,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古老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刑始于兵”,或“兵刑同制”,即刑法的产生与原始氏族生活的战争有密切关系。
  我认为,这不是本质区别,而是与当时的特殊社会形态有关。
  该特点恰好说明了了这样一个事实,4000年前,在大多数文明国家和地区人们制定的法律皆为适用于普通相对自然形成的社会时,只有中国这个地方特殊。夏朝的居民是有组织地大规模长途跋涉迁徙而来,他们很可能以兵制迁徙,男人为主,但精神领袖却是个女人:夏甲。这个特征可参见后面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情形。
  我列举出以下的对比或许并非多余,但是要把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纳入埃及历史才有会实质的连动嫌疑: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1)
  以上为大致日期。这个列表使埃及、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地区间的神秘联系露出端倪,并且使他们与中国古代史之间的有机联系得以展现。
  我觉得断然把今天的国家地区概念套用在远古是一种极大的错误,中东之间的文化与人种的复杂联系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所有人对于中东、对于人类历史的重新认识,其颠覆程度应该达到“革命”的程度才会接近历史事实。重新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首先是观念的更新,然后才是知识的积累问题。靠今天带有许多偏见的“常识”来认识远古的中东往往会障碍重重,把一般人误引歧途的第一错误常识就是把整个中东文化割裂开为分散的个体。我认为古代中东很可能与中国古代一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分分合合,但我们只记住了中东破碎的“五代十六国”,而忘记或忽略了他们曾经有过的“唐风汉韵”下的大统一。这本书部分努力实质上是对这个人类集体失忆的修补与纠正,只有把中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理解我的体系才会更容易一些。
  人们观念中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地球确实是大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几年前我在旅游过20个国家之后突然觉得:地球真小,没怎么走就差不多完了,基本上大同小异。当时深有“以后去哪里寻找新的刺激”的遗憾,因为离开地球上月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众多国家间的纠纷与政治在媒体的过度渲染使人类有一种幻觉: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民族,真复杂。但事实上有些小国家在古代野蛮秩序下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古代的统一要比今天容易得多,并且古代的国家民族版图也应该比今天大得多,气派更是比今人大得多。相比古人,今天的人类都是“小气鬼”,无论哪方面都是。
  下面继续对古埃及与中国的风俗做浅层次对比:
  古埃及法老有让仆人陪葬的习俗,比如吉尔(Djer)。其实这个习俗在更古老的苏美尔文明中也存在。中国一直到汉代都有这个残忍的传统。并且皆为殉葬与从葬并行。
  整个中东地区都有重视葬礼的古老传统,在埃及达到顶点,闻名于世的金字塔为这一习俗的最终总结。世界上对金字塔有各种各样的用途解释,我坚信金字塔不是其他的作用,就是坟墓。但是金字塔很可能为了成仙升天而具有大量的天文方面的考虑,以图与天的真正连接。在古埃及,法老假如想对大臣示好,赠送陵墓和高质量的棺材是常选之礼,这个习俗在中国就非常可以被人们接受。中国人重视坟墓建设、重视死后的安排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今天的农村依然如故,生前建设坟墓以及大搞葬礼排场是正常民风,种种安排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隆重与慎重。
  用石头装饰坟墓,在诸多方面显示出中国人与埃及的文化渊源,例如坟顶上一定放石头,或者在坟脚头放碎石的习惯都是古埃及金字塔或者一般陵墓的建设方式。
  埃及常见的大型石头建筑的金字塔,或者早期土质夯土阶梯型埃及金字塔,中国境内也有大量发现,只是大小与规模的差别。这个形状的金字塔甚至在遥远的欧洲也偶有发现。考古资料证实,中国古代王侯坟墓多为覆斗状方型坟墓,实际上就是“金字塔”的模仿,并且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不可使用方型坟墓,这一特权表明方锥“金字塔”即使在中国也具有特殊的禁忌含义。中国方锥型王陵以战国为盛,两千年后从明朝前后开始改为圆形。就陵墓形状以及建造方式看,中国的商、周又有紧密联系。但为什么战国才出现方锥陵墓的大量使用?我认为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有关。之前的王侯无论怎样都不敢僭越“法老”的“金字塔”专用权,正如中国境内后来禁止平民的使用,它的使用牵涉等级。东周诸侯分立后,“金字塔”才成为中国境内的王侯特权。顺便指出,从葬礼葬俗上看,南到台湾、海南岛,北到匈奴,全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皆大同小异,有学者认为这是汉化与交流的结果,我认为这是大汉族思想在作怪。实际上在对待亲人死亡的严肃问题上,尤其关涉神灵与孝道,外族的同化是极其困难的,对于广大区域内的统一性我们只能用他们本来“同源”予以解释。另外还补充一点,中国古代的墓室多为“中”字型或T型,也有“古”字型或“亚”字型,实际上都围绕“十”字这一造型(当然也有一些看不出来所以然的)。那个总是长长的看似浪费的长墓道实际上正是“♀”或“十”字架的下拉长柄的故意模仿,这个形状意味着“复活”和“永生”它在古代也是一种高等级待遇,叫“隧礼”,平常百姓不可使用。其实中国的“古”字部就是“♀”的倒放嘛。我们可以说,在同一种古老宗教意识下,今天的西方人把同一个十字架放在墓上,中国古代人把十字架体现在墓下,他们从墓葬文化上达到了统一归源。
  埃及人对于葬礼超乎寻常的重视全部被中国人继承。另外,从大约5000年前埃及人一般用泥、篮筐织物材料,或木制棺材埋葬人;后期制作木乃伊的时候也用亚麻布包裹死者;王公贵族使用多层棺材,大棺材套小棺材,甚至套在精美的石棺中,棺外绘制咒语和祝福,随葬品从喜爱的生前生活用品到珍贵的文字资料应有尽有,墓室中也同样绘制各种场景。这些多数也都是中国汉代前后最为流行的葬俗,仅考察长沙马王堆就能够了解中埃之间文化的紧密联系。
  古埃及人有拿木乃伊磨碎入药的习惯,中国人喜欢拿古代的骨头,比如甲骨文骨板磨碎后入药,俗称“龙骨”。其药理尚不清楚,但是表面行为的相似却很有趣。
  中国的春节共有5天节日,俗称“过年”,是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西方人的圣诞节。春节起源最迟也在殷商,是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并且广泛流行于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让我们看看另外一面,古埃及历法中最初每年只有360天,后来加进5天,称为“降神日”,人们每到这几天就大肆举行庆祝活动。在古埃及神话中,阿图姆神不让努特在360天里的任何一天生育,最后在透特神的帮助下努特获得了新的5天,在这5天里她共生下了埃及最著名的5个祖先与神:奥西里斯、何露斯、塞特、伊西斯、奈芙蒂斯。假如按照埃及这几个神来推算,起码这5天节日已经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中国的5天春节是否是古埃及“降神日”呢?
  古埃及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每月三周,一周10天。中国传统同样,把每月30天分为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
  古埃及人死后制作木乃伊的时间一般为70天,但实际上只需要40天,70天是一种隆重的葬礼过程,它发展为一种必须遵守的仪式。中国人通常在死后把日子分为“头七、二七、三七……”,今天在我老家依然如此。
  古埃及人称呼法老身边干体力活的仆人为“shabtis”,意思是“回答”,表示随时应招。中国古代同样有把仆人称呼为“答应”的习惯,尤其是在清朝,“答应”成为一种职位,正是王侯的仆人。
  埃及是魔法师的摇篮,埃及是巫术的发源地,埃及是巫医合一的典型。中国无论从哪方面都象古埃及不折不扣的继承者,尤其长江流域,楚、巴文化更有明显的古埃及色彩。
  中国道教的炼金术、军国大事常用的占星术、天文历法,门类众多的护身符,甚至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用老鼠屎、人粪便或尿液治病的方法等,都在古埃及很容易地找到根源。
  古埃及文化的彻底中断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公元642年埃及更是进入一个全新的伊斯兰化时代。今天到埃及去,远古的痕迹只剩下了法老的木乃伊与神庙和沉默的雕像。假如要研究古埃及文化与精神遗产,恐怕到中国偏僻的山乡去才是个更好的选择。
  如今生活在埃及的人(下埃及)是阿拉伯人,上埃及是黑人。在今天的埃及基本上找不到我们在石刻与壁画上,尤其是庙宇中常见的“黄种人”。他们到哪里去了?通过什么途径迁徙走的?原因是什么?即便不说他们来到了到了中国,这是历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我还是愿意明确指出,这些古埃及的黄种人,那些浮雕中的法老和贵族小姐,以及劳动者,大多和今天的中国人一模一样。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2)
  亚伯拉罕的三个女人以及他们所生后代示意图。
  25:19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的后代,记在下面。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娶利百加为妻的时候正四十岁。利百加是巴旦亚兰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儿,是亚兰人拉班的妹子。 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为她祈求耶和华,耶和华应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怀了孕。 孩子们在她腹中彼此相争,她就说:“若是这样,我为甚么活着呢〔或作“我为甚么如此呢”〕?”她就去求问耶和华。 耶和华对她说:
  “两国在你腹内,
  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
  这族必强于那族,
  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生产的日子到了,腹中果然是双子。先产的身体发红,浑身有毛,如同皮衣。他们就给他起名叫以扫〔以扫就是“有毛”的意思〕。随后又生了以扫的兄弟,手抓住以扫的脚跟,因此给他起名叫雅各〔“雅各”就是“抓住”的意思〕。利百加生下两个儿子的时候以撒年正六十岁。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雅各为人安静,常住在帐棚里。以撒爱以扫,因为常吃他的野味;利百加却爱雅各。
  有一天,雅各熬汤,以扫从田野回来累昏了。以扫对雅各说:“我累昏了,求你把这红汤给我喝。”因此以扫又叫以东〔“以东”就是“红”的意思〕。雅各说:“你今日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甚么益处呢?” 雅各说:“你今日对我起誓吧!”以扫就对他起了誓,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于是雅各将饼和红豆汤给了以扫,以扫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
  在亚伯拉罕的日子,那地有一次饥荒。这时又有饥荒,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那里。
  利百加在以撒60岁的时候生双生子以扫(Esau)和雅各(Jacob)。他们两个在母腹中激烈争斗,对于母亲的折磨暗示了该两子日后复杂的政治斗争,使亲人伤神,手心手背。
  以撒娶利百加时40岁。可能之前有娶,也可能为安慰儿子丧母之痛亚伯拉罕故意给儿子安排的这次婚姻。《圣经》中对于婚姻多淡漠,并且似乎娶亲年龄在今人看来构成绝对的“晚婚”,40岁很常见,生孩子更是晚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的解释是,当时的人们没有明确的婚姻概念,只有认定继承人之后才退回去说明娶亲日期,并非是说只有娶亲那天才是找配偶的日期,而是与(王位)继承人的母亲成亲的日期,或者说是与正妻结婚的日期,才计入家谱的。之前娶多少配偶是忽略不计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确定完哪个人是继承人,才确认他的父亲是唯一直系,之前家谱里先不明确①。还有,中国古代似乎素有先妾后妻的习惯,从鲁庄公到贾宝玉婚前的妾都是不作数的,娶妻才算正式结婚。所以,说古人晚婚到40岁是不正确的。生子也有类似的可能,甚至忽略中间的个别代,而以一人代替几人。总之,我相信《圣经》以自己的统一逻辑处理了结婚与生子这两个问题,从我们今天研究的角度完全可以根据现有《圣经》的数据来继续进行族谱梳理基本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没有必要知道那么详细,忽略的或许正是应该忽略的东西。从这方面说,我认为《圣经》的作者可谓独具匠心。
  这两句话很重要,“在亚伯拉罕的日子,那地有一次饥荒;这时又有饥荒”。雅各所生活的时代在时间上有分歧,但一般认为在3600-3900年间,在中国的夏、商之间,这个饥荒会促使许多人远走他乡。同时暗合了中东地区可能的气候改变与沙漠化的趋向。
  因饥荒以撒带着家族前往非利士人居住的北方,耶和华昭示他们不要到埃及去。他们的族人有没有可能一直走到中国的西域呢?太有可能了。中国西北方“哈萨克族”与“伊塞克湖”名称的出现应该就是这个期间。还有,俄国广大的“西伯里亚”地区是否使人想起“希伯来”呢?
  同父亲与俊美的母亲遭遇一样,在外乡丈夫不敢声称自己的身份,来到外乡的以撒不敢向外人说漂亮的利百加是其妻子,只能说是妹妹。
  《圣经》上说:“突然某年收成好,以撒变为大富户”。当地人产生嫉妒,显示出政治上的危险。他们急忙出走,最后停留在“别是巴”这个地方。其他们的活动范围依然在中东附近地区。
  他们的儿子以扫40岁时娶外族赫人为妻。赫人生活的地区很广泛,一部分就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区。
  以撒老年病重眼盲。雅各装扮为多毛的以扫,在母亲的阴谋诡计之下骗得了父亲“祝福”——实际上是交接权利和继承。
  祝福内容为:
  “我儿的香气
  如同耶和华赐福之田地的香气一样。
  愿神赐你天上的甘露,
  地上的肥土,
  并许多五谷新酒。
  愿多民事奉你,
  多国跪拜你;
  愿你作你弟兄的主,
  你母亲的儿子向你跪拜。……”
  雅各既先夺了长子名分,现在又骗得“祝福”,以扫闻听后放声大哭,准备要杀雅各。宫廷政变可以想象其中的曲折。理亏的雅各逃往舅舅拉班那里,最终娶拉班的两个女儿(利亚和拉结)和两个丫鬟(辟拉和悉帕),然后生下12个儿子。
  利百加处处看长子以扫不顺眼,连他的两个赫人妻子也不喜欢,婆媳不和闻名于世。种种原因之下,恐怕政治原因最重,以扫为讨父亲喜欢又娶一同族女子——以实玛利的女儿(但严格地说以实玛利同样种族不纯,有埃及人血统,或者说这里暗示出埃及人夏甲就是闪族人?)。这里给出的另外一个暗示是,以色列人与埃及人族源很接近,否则以扫不会娶一个具有埃及血统的人女子就认为是“同族女子”了。或者这里是按照父系而论的族别为“同族女子”也未可知。
  无论前人有多少美洲名称的来源(其中之一是America来自第一个认为印第安人不是印度人而美洲是新大陆的西方人),我都可以暂且不管所有的正统看法,就当他们不存在,我们要做全新的猜测与假设。我把所有的推论都既建立在前人学术成果基础之上,同时又是对所有前人考证和结论的质疑,甚至是彻底推翻——这是目的和结果,也是方法的一部分。既信更疑,否则这个猜想将无法继续,当然这个方法异常霸道武断,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另外一种疏而不漏的“缜密”。
  25:20 以撒娶利百加为妻的时候正四十岁。利百加是巴旦亚兰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儿,是亚兰人拉班的妹子。
  现代英语:And Isaac was forty years old when he took Rebekah to wife, the daughter of Bethuel the Syrian of Padanaram, the sister to Laban the Syrian.
  KJV: Isaac was forty years old when he took Rebekah, the daughter of Bethuel the Aramaean of Paddan-aram, and the sister of Laban the Aramaean, to be his wife.
  “亚兰”这个地方在现代被翻译为了“Syrian” ,但在几百年前的英王詹姆斯时代却译为“Aramaean”。变化真大啊,简直算是英语世界中的“鲁鱼帝虎”嘛。
  当我不断查对不同版本的巨大差异时①,我才明白为什么《圣经》一直没有被中国人如我这般地解读过。首先需要有人提起这个全新解读的思路,然后是该人相对熟悉中英文,最后是该人必须意识到现代英语与古代英语有差别,还有翻译的一些不同原则,否则许多信息根本无法从中获得。可以说某些特殊的密码恰好就在古语版的《圣经》中,也可以说这个并不深奥的密码本但却藏得很深。不过我不是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不懂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恐怕这两种语言才是最便利解读《圣经》的工具。
  我注意到,这个利百加的娘家“Aramaean”,属于亚伯兰罕日思梦想的“巴旦亚兰地”的居民——他可能是从那里被驱逐出来的,或者是在那里的战争中被打败的,所以他日夜思念那里,始终充满了流浪在外的伤感,甚至连娶媳妇都要娶那里的,从他那里开始的悬棺风俗很可能也是为了以后方便迁坟的考虑。“Aramaean”(亚兰人)成为一个常年出现在他们语言中的神话。那么最终他们会不会到遥远的地方让子孙实现他的梦想,再建一个“Aramaean”国家呢?我认为是可能的。有没有可能“Aramaean”最后音转为“American”,让我们等待以后的考证。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3)
  以扫外迁的原因成立:一则是发生了“大饥荒”,二是家族太大需要不停地分家再分家,另外,还可以为共同的老家族开拓殖民地。几者我们在《圣经》中都看到了痕迹。
  通过《圣经》我们看出,他们每一次分家重新建立殖民地,总喜欢向东,而不是向西。我想这个方向的挑选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一,他们崇拜太阳,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二,知识限制使古代人“东尊西卑”,有太阳的地方有光明,太阳落山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一片黑暗呢,更何况那会是一种不吉利。所以他们的迁徙之路就向东向东、再向东。并且这一逐步向东的积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表现得非常清晰,次第晚近,世界历史地理图上几乎一目了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首选距离故土近的地方居家落根,一旦被驱逐迁徙就会如丧考妣,只有不得已的才到遥远的地方去,当然随着近距离的殖民饱和,人们越到后来就只能到更远地方去,而美洲是距离中东最远的“东方”。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美洲文明发展最晚的秘密。
  另外,我在某些资料处偶然看到这样一个古埃及人的信念:西方属于死亡之地。这就是他们避讳向西的原因所在。并且,不仅古代印度人有西天就是死亡的代称,中国人一样如此,比如马王堆T型帛画的方位,是古埃及人开创了这个“西天”的称谓吗?
  当我发现下面这段文字后简直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在一本叫《波波尔·乌》(Popul Vuh)的玛雅文献中,玛雅首领通常接受加冕的时候会唱着这样的诗歌:“我们去向日出的地方,我们的父辈来自那里”。看来他们的祖先真的曾经越过海洋,然后来到日出的地方①。不过从后一句语焉不详的诗句中,我真得说它起码有三个解释:一,“走向日出的地方”是个传统与他们祖先曾经有过的举动,可以认为就是我说的人类一直从中东附近向东走去;二,假如一直“去向日出的地方”,则可以到达父辈们生活的地方——那里依旧是越过大西洋的北非、中东地区——这只表明他们清楚了解父辈的方位,不表明他们父辈直接从北非、中东越过大西洋西去到达美洲地区;三,他们的父辈就是直接越过“狭窄的”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所以他们才知道父辈来自“日出的地方”。我想我是不能排除在后期曾经有人从北非越过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可能性,并且他们了解到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但我强调:最先的主流首先是从中国越境而至美洲。
  一般认为亚伯拉罕生活在4 000年前,美洲成型的文明也多在这个时段之后才开始,2 000年前左右达到辉煌顶点。亚伯拉罕的子孙成群结对地来到美洲开拓新的天地合情合理。父辈们告诉他们目的地就是日出的地方,假如他们有环球的概念,那么他们还可以被告知:不断向日出地方走去就能重新回到故乡。
  《圣经》一直强调以扫有“红皮肤”、“多毛”的生理特征,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们那正是美洲的红土,美洲的荒芜呢?据说玛雅人一点也不多毛。但是玛雅人有拔毛的通行习惯。是因为当初“多毛”受到驱逐使以扫的后代以不断拔毛才发展为今天不多毛的这一现状呢,还是他们本来就不多毛,这是个疑问。假如一个民族一直保留拔毛的习惯,4 000年后多毛者的后代还会多毛吗?这是个专业生物学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我有几个推测以说明“多毛”问题:一,数千年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的生理特征。全球人类生理特征以经度方位从欧洲到近东、到远东有顺序地在眼睛、毛发颜色、鼻子高低方面呈明显的群体渐变,另外纬度方面则展示了肤色深浅差异,显示出地理可能对人种生理特征的影响力;二,最初西班牙传教士到达美洲之后故意对玛雅人的上层精英进行肉体灭绝,玛雅人中间“多毛”而鼻子高大的人种很可能正是玛雅人中的高等级被消灭人群。以上两个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我们今天在玛雅人那里看不到“多毛”人的存在。
  “多毛”的生理特征的提出确实很有意思。撇开肤色不谈,就今天“多毛”和“少毛”而言,人类的差别真的很大,几乎可以分为“多毛人”和“少毛人”两类,即便在中国也有这个分别,并且和男女无关,有的男性皮肤光滑无毛,有的身为女性却毛发发达。但总体看西方人毛发比亚洲人毛发浓密一些。《圣经》里对以扫“多毛”的提出,说明了确实在亚伯拉罕家族中间也存在着“毛发”方面的差别:既然有人(以扫)是“多毛”的,就暗示出有人(雅各)是相对少毛的。
  “多毛”算不算是一种生理缺陷呢?
  据说中东地区有为王必须完美的传统,即便有一点身体的缺陷或者外伤损害都会有剥夺王位继承的危险。后来为什么中国人有“发肤受之于父母”而不可随意而为等,可能与此有关。在有众多禁忌的古代社会,以扫以某种不名誉(比如他喜欢外出活动受有外伤,或者干脆因为“多毛”等)而自认失去王位继承权,不得不主动离开中东也是有可能的,给他的选择只是比如“你愿意以什么样的语言在家谱中表述你的离开”,而他也完全可以回答说:“我少年无知以红豆汤出卖过我的长子权。”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传统审美中非常注重人的外表,王侯将相经常把外貌与品德联系起来对待,似乎面貌丑陋几乎等同于不道德。中国人一直到今天都比较歧视外貌不美的人,但是西方人在基督教化下基本上割除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把“人人平等”也贯彻进面貌判断方面。据说摩西就是一个面貌出众的男人,但不幸此人舌头似乎受到过伤害,这个损害很可能导致了他的一些命运的改变也未可知。
  《圣经》中雅各从舅舅家逃跑进入迦南后不久,两兄弟再次相遇。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久以扫就带着家人乖乖离开了,他把家园故土留给了雅各(以色列)。这里肯定存在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古代政治秘密,原因不会是“红豆汤”之类的生活琐事,那只是个隐晦的表达方式而已。并且请注意雅各更名的时间发生在他离开舅舅家回到迦南的途中,这个细节不是没有意义的。在古埃及更名一般意味着一个新的法老开始掌握政权。
  《圣经》说:“以扫就是以东”。后来命名的“以东”地理方位就在红海湾的尽头北岸区域。我想这里很可能留下了以扫的根,但主要人员却离开了。并且那肯定是个数十万的大军,并且他们一部分人乘船从红海离开。
  两兄弟的母亲利百加怀孕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子宫中争斗,耶和华对他说:“两国在你腹内,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实际上就意味着雅各留下做地主,以扫要被驱逐出去,尽管他也建立新的国家,但是却要臣服于“天”(中东),我推测作为殖民地他们要向母国定期进贡纳税。
  “25:25 先产的身体发红,浑身有毛,如同皮衣。他们就给他起名叫以扫〔以扫就是有毛的意思〕”,以扫与红色有缘,不仅直接形容其“身体发红”而且《圣经》后面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以扫就是以东”,“以东就是红色”①。
  目前全世界人种大致分黄、白、红、黑,而印第安人恰好就是“红人”所以皮肤红色的以扫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我不相信这是个巧合,因为有太多的“巧合”都指向一个结论。而美洲以其母亲利百加的故乡Aramaean命名就更合逻辑,经过四千年的演变成为今天的America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以扫的妻子叫Judith,而中国商朝之母“简狄”的玉圭又出现在印第安人那里。这一系列的巧合不可能是偶然的。
  “27:40 你必倚靠刀剑度日,又必事奉你的兄弟,到你强盛的时候,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
  这是父亲对以扫预言的解读:你一路出去,必定遭遇无数战争,并且要向兄弟纳贡,一旦羽毛丰满就可以挣脱开去,自立门户。这也是所有东方殖民地的发展规律,最初与母国有联系,一旦强盛就可以独立。几千年后的美国与英国之间重演了这一幕。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4)
  “28:8 以扫就晓得他父亲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便往以实玛利那里去,在他二妻之外又娶了玛哈拉为妻。他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尼拜约的妹子”。
  以扫是不是因为父亲看不上迦南女子,但是这个事实恐怕是真的:以扫娶了“以实玛利的女儿”。假如说以实玛利就是中国的“禹”,那么以扫就是和中国人联姻,他从中国经过而到美洲去就有了一个中转站与根据地。我想以扫是经水路和陆路结合到美洲去的。以扫生活的时代接近中国的殷商,确实一些印第安人在今天自称他们是来自中国的殷人。种种迹象表明,以扫带领自己的家族曾经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禹”(假如是“以实玛利”的话)按辈分是以扫的伯父和岳父。这些信息都象是以扫建立了殷商取代了夏朝。但我觉得殷商的来历很复杂,以后会有专门的章节讨论商朝的出现,现在先说以扫及其家族与美洲的联系。
  我怀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沿中国的南部海域北上,在中国的东北和山东一带曾经长期居留,一部分蒙古人、赫哲人、鄂温克人、满族人以及更北地区等民族可能为以扫后裔或与之有密切的族源关系。以扫的一个妻子就是“赫人(Heth或Hittite)”。在今天的英语翻译中把“Heth”直接音译为“赫哲”恐怕一般专家不会有太大意见。
  美洲与中国北方民族的文化联系不可小觑。玛雅人与中国草原民族的许多习俗传统、甚至是称呼都有相近的地方,比如玛雅人在公元10世纪之后经常受到来自北方的“陶而泰克人”(又称“托尔特克”Toltec①)的侵袭,实际上他们有可能就是中国元人的祖先,也可以说,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的公元10世纪正是这些蒙古人进入并结束了玛雅文明。其后200年,向西,蒙古人使用战马推进到今天的法兰西;向南,蒙古人把自己的政权推行到了两河流域和印度境内。古代人的许多达行壮举都是愈加纤秀的今人不可想象的。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这也是公认的事实。
  当然我不认为美洲文明是由单一的民族建立的,它很可能经历了几个层次。
  夏朝结束了中国境内的原始社会,依照中国的情形,以实玛利也同样会顺利结束美洲的原始世外桃源。我十分吃惊地闻知,玛雅的一个重要都城就叫“乌希马尔”(Uxmal),这不就是“以实玛利”(Ishmael)嘛!现在我倒是要怀疑,以扫和岳父谁最先到达美洲。
  美洲玛雅人尽管没有埃及的法老,但是玛雅人的社会政治形制却与古代中东人大同小异:贵族(Akneg-ebob)和君王(Halach Uinic,即真人)处于最上层;祭司又是一个特别的阶层,与贵族一样享有特权;第三层是平民;最后是奴隶。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美洲也有中东地区的长老制痕迹。
  我注意到美洲的玛雅“贵族”发音表现为“Akneg-ebob”,他们的酋长阶层也属于世袭贵族,但被表达为“Almehenob”。还有几个高级别的人士最后两个字母都是“ob”,玛雅祭司就叫“Ahjubob ”。远在中东的古埃及贵族就是“nob”,它发展到今天英语的“noble”(贵族)。
  中国古代一直有个游离于政治体制之外的群体是特别受人尊敬的,那就是“高人”或者“高士”;中东有称“博士”的人基本相当于他们;玛雅人则称呼这类人为“Chilanese”,翻译为“先知”,属于祭司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看,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古代负有特殊神秘使命传送全球信息的人,他们会定期长途跋涉到各个国家或部落中去。他们不是王侯,但他们象钦差大臣一样有着超然于王权的决断权。但在大约2500年前这个制度就没落了,到后来他们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保存于东方和印第安文化之中。我特别奇怪从中国定期到玛雅部落中去的中国人是不是可以被称为“Chilanese”(先知)呢?假如他们从中东母国而来,假如中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他们自然就是信息最充分、无所不知的“Chinese”或“Chilanese”(先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一个传统以远离政治为荣,甚至他们远离世俗生活,其极致综合后成为“隐士文化”,从宗教可能成为了中国的道教,以居住山野为荣,远离人群社会。我觉得从古埃及的阿蒙神中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这种远离喧嚣保持极端神秘的姿态与中国这一文化特色的紧密联系。“他(阿蒙)隐藏了起来,不为人所知,他比天还远,比杜阿特还深。任何神都不知道他真实的样子……他的神秘让人敬畏”。
  玛雅文化中还有一个名字叫“Chinampas”的水中开田方式,简单讲就是在水中放筏,多为芦苇扎成苇筏,在上面放土种田,也叫“浮田”。很准确地说,中国也有同样的浮田。日本人名中也有“浮田”,比如“浮田久惠”,所以日本应该也有此传统。古埃及人利用芦苇的技巧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甚至利用芦苇扎成大船,结苇为田当是小菜一碟。
  玛雅人历史短却具有高超的数学、天文历法和医疗、建筑等文明成就。有人以为玛雅人的智慧是“天生”的,因为有人认为玛雅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可以创造出目前我们所见的文明来。我觉得这一推测是极不科学的。对玛雅文化假如不做外来推测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因为玛雅文明按照目前的水准起码需要六千年左右的成型文明积累,但实际上目前考古所知相对要短得多。
  太阳神崇拜是古代中东最主要的一个神,欧洲古代人一样崇拜太阳,印度、中国(三代时期)莫不如此,玛雅人更不例外。美洲地区巨大的太阳神庙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祖先走向日出之地的传奇,他们的祖先用行动实践了对于太阳的无比崇拜。
  玛雅地区重要的的蛇、龙、鹰崇拜与中华民族的图腾统一性,与以古埃及和以色列为代表的中东图腾或宗教崇拜的一致性,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文化继承关系。尤其让人惊奇的是,以色列的“但家族”曾经在预言中被称为“ an adder(龙纹蝰) in the path”,这种“蛇”中国人称之为“(龙纹)蝰(kui)”,而印第安人中最著名的神——身披羽毛如龙一样的巨蛇——却被称为“Quetzalcoatle”,通常被翻译为“奎特查尔科亚特尔”。实际上三地的“巨蛇”为同一种东西“蝰”,印第安人更是直接承袭了中国人对这种动物的发音:“奎(kui)”。同时玛雅人也继承了中国人对这个动物的高度崇拜:“奎特查尔科亚特尔”在印第安人中是王权和威力的象征,同时它还是掌管天上雨水的神灵。“蛇”就是“龙”。
  人类大洪水的传说毫无例外地也在美洲玛雅人这里出现。但是比起中国的大洪水传说,似乎与世隔绝的玛雅人神话更接近中东的原版,他们几乎照搬了中东“挪亚方舟”的传奇,不同的是主人公“挪亚”从一个有家室的人变为一个小伙子,“上帝”成为“大地母亲”神,“方舟”基本没变,是“方箱子”,报信的鸽子成了鹦鹉。中国版的田螺姑娘神话在玛雅人那里重新被演绎一遍,并且和玛雅版的“挪亚”后来成为恩爱夫妻。
  玛雅石文化的发达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根据,尽管石刻风格与中东不尽相同,但是表现主题却有明显的统一性。
  尽管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但是他们在石刻中的人物经常长着明显的鹰勾鼻子,这是他们的祖先以色列人的一支所具有的特点。或许那一支正是当时中东的统治者,所以玛雅人一直记得如此表现他们尊敬的祖先神人。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现实中的玛雅人都长着“中国脸”,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残缺图片中却不乏白种人的特征,甚至神话传说中也有金发白人,都说明了最初来到美洲的人们本来就是种族混合体,各个人种都有,只是时间悠久,少数种族就被多数种族同化了,以致于今天我们再也找不到金发的白种玛雅人。这与中国的情形是一样的,当初到中国来的人群中一定是黑人、白人和黄种人都有,但是最大的群体黄种人经过两千年彻底同化了黑人和白人,欧洲则相反,同化掉了罕见的黄种人。但是偶尔也会有返祖现象,这就是我们间或在中国农村也能碰到一些头发红黄皮肤特别白的人的原因所在。最典型的例证是,从中东或中亚地区来到中国后经过千年风霜的大多数回民,现在已经看不出与汉族的显著区别。中国云南宁蒗町地区的普米族也自称“普日米”或“培米”,意思都是“白人”,但是他们今天看起来却也不“白”。他们是象回民一样被同化了吗?当然这些“白人”也有可能是“崇尚白色之人”。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5)
  不过对于今天玛雅人中不再有石刻画中的鹰钩鼻白人的另外一个解释是,当初处于贵族和祭司阶层的很可能正是这些白人,但是16世纪开始的西班牙殖民者故意对上层玛雅人进行肉体灭绝,甚至彻底烧毁了玛雅人的所有文献,形成了一次美洲大地上的“焚书坑儒”。所以今天一个释读玛雅文字的后人也没有留下来,并且特征明显的鹰钩鼻白人也没有传承下来。
  另外一个让我惊讶的是,玛雅人对黑、红、白有着特别的宠爱。而这三色却正是中东的“三原色”,并且它们也对应了中国境内至今保留了古老传统的红、黑、白彝人。让我高兴的是,红、黑、白三色也是澳洲土著人最崇尚的三色,这种全球统一性给我的同源说以极大的支持。有证据表明,美洲阿兹台克人尤其崇拜白色,他们的房屋庙堂都使用石头,并且尤以白石为贵,王宫直接用白石,平民则会涂刷为白色。在今天的耶路撒冷,放眼望去传统建筑尽是白色石头建筑。为保留传统,以色列政府曾经明文规定“建筑外观装饰必须使用耶路撒冷石(一种白色的石头)”!
  尽管玛雅人的文字表达、读音与其他地方相差很远,但是当我看到这两个名字时却异常敏感:一个是玛雅人传统文献名字《奇亚·巴兰》;另外一个是玛雅人的一个常用人名:Ah Balam。这“Ah Balam”不就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兰”(Abram)或“亚伯拉罕”(Abraham)嘛!“l”、“r”在南方中国人那里根本没有分别,玛雅人与中国人同源当然也会有这个发音习惯。更为巧合的是,中国人直接把亚伯拉罕的“ram”翻译为“拉”(la),玛雅人和中国人一致地把“ram”中的“r”转换为了“l”!它不仅说明了玛雅人与以色列人的联系,同时更说明了玛雅人与中国人的关联——发音的同样习惯。
  《奇亚·巴兰》就是《奇·亚伯兰》,“奇”是什么含义我一时还没有答案,是个虚词也未可知。
  Balam“巴兰”是今天玛雅语中“美洲豹”的称谓,原本生活在中东的人不会有“美洲豹”的概念。但很明显在古代美洲“美洲豹”是一种最有力、最神秘和最强大的动物,所以玛雅人把自己敬仰的祖先命名为“美洲豹”也是顺理成章的。说到命名,专家说玛雅人一般有三个名字,必要时会有四个,这和《圣经》中的众多改名现象是一个根源,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名字,连西方欧洲也继承了这个特点,中国人也不缺少这个传统,
  “美洲豹”与“Balam”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一种图腾崇拜结果,即玛雅人后来把祖先Ah Balam的图腾称呼为“美洲豹”,由于古代人生物分科并没有今天这样细致,所以这个“豹”实际上很可能就是“狮”或“虎”。很遗憾在《圣经》中我们没有亚伯拉罕的对应图腾信息。一个巧合是,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彝族有“虎”图腾崇拜,“虎”在彝族的语言中发音为“罗”,今天他们也常常自称“罗罗”,意为“虎的后代”,这个“罗”是不是来自“lam”呢?部分彝族人有明显的鹰钩鼻。
  墨西哥一带的印第安人一再声称他们是古代来自中国的“殷人”,而公认的玛雅前身“奥尔梅克”文化起源于公元前1200年,其时正是中国周朝建立、殷商灭亡的时刻,几者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吗?我的推测是,正是中国的殷商后裔逃亡美洲建立了“奥尔梅克”文化!在他们中间发现商朝之母简狄的玉圭就更使这一结论铁证如山。
  只要我们破除禁锢的思想,我们还可以从玛雅文化中找到许多可以与以色列对应的符号和名称来。比如一个重要的城邦“里奥·培克”(RioBec)很可能就是以撒妻子“利百加”(Rebekah)演变而来。雅克齐兰(Ya-xchilan)这个城市会不会是因“雅各”而来?我们必须把中国人的发音习惯考虑进来。中国人一直有把“J”发为“Y”的传统,汉语版《圣经》直接把“Jacob”翻译为“雅各”就是个例证,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玛雅人理应有同样的习惯,所以”Ya-x”应该是“雅各”。玛雅有一个古城“皮德拉斯·尼格拉斯”(Piedras Negras,印第安原意是“黑石”),我怀疑它来自“Pillar (of) Negro”。专家为这块“黑石”实际上是白颜色而大惑不解。从来没有人想象过玛雅人与今天的西方字母语言之间有什么关联,在我的人类文明同源的结论里,一切疑惑都能迎刃而解,不管是希腊语还是西班牙语还是玛雅语,它们的很多词根和名称是同源的!离开大胆猜想,人类古代史将永远保持一片空白。
  “Pillar of Negro”的意思是“黑人立的石柱”,可能时间长久印第安人简称其为“黑石”,到最后只剩下发音和原意。其实这里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假如以上推测为实,那么玛雅人的语言习惯将为中国殷商时期的语言提供基本的线索,那就是,除了甲骨文之外,中国殷人实际上很可能另外使用一套语言。几种语言并行并不奇怪,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据说就有六国语言呢。
  玛雅人有在鼻孔、耳朵、嘴唇上穿孔佩饰的习惯,中东人也一样,从古埃及到两河流域莫不如此,《圣经》中以扫的母亲甚至戴了鼻环,印度这一习俗也很很常见,不知为何中国人这方面倒是很“朴素”,或许与秦、汉前后的“文化大革命”有关。另外中国的儒教本身就有崇尚朴素的审美观,使得中国人渐渐革除了这些妆饰习惯,只有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还能看到些遗风古韵。
  玛雅人男尊女卑,长幼有序,是个极端的道德社会,沿着中国的线路再回到中东古代依然是一条完整的道德伦理序列线。
  玛雅人中间,婚姻家庭的组成与中国一样凭媒妁之言,另外他们有娃娃亲的嫌疑。他们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定亲的女婿必须在新娘家里打7年的长工!为老丈人服务七年可能是个古老的风俗传统。远在中东的古代,雅各曾经对舅舅拉班说:“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 (《创世纪》31:41),第一个七年不得已被舅舅掉包娶了利亚,又做了第二个七年长工才娶到心爱的拉结。
  看玛雅人的历史越多,越发现玛雅由于与世相对隔绝而得以保留了许多远古积习。比如日本男人相扑时的兜裆布,在玛雅这里完全可以找到不折不扣的玛雅版,在石刻上面都能轻易找到一些图片。
  另外一个“巧合”是,中国人有“天子居处有九门”的习惯,玛雅人似乎有同样的讲究,在巨大的蒂卡尔广场南侧耸立着一座巍峨的“九门宫”!
  在印证玛雅人与以色列人联系的同时,我也想再次阐述我对《圣经》的这个观点:《圣经》是一本历史书籍,一本严肃的祖谱,并且其中得以记载的家族都是王公贵族,他们绝非平民和普通的牧羊人,否则他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与智慧在全球有计划地开辟殖民地。曾经统治埃及几个世纪的喜克索斯人或“牧羊人王朝”就是希伯来人,他们中最伟大的代表就是亚伯拉罕、雅各、约瑟、犹大等人,到远方开垦处女地的并与我们中国人有直接关联的先祖就是他们的亲人:夏甲、以实玛利、以扫、犹滴、犹大家族、但人家族等,当然首先是亚伯拉罕以及他们的祖先挪亚。
  以上玛雅信息参考书籍为林大雄先生的《失落的文明:玛雅》。如此多的相同之处,还是没有让林先生怀疑到玛雅人与中东的文化联系。在《发现与思考》一章中,林先生断然否认了关于“玛雅文明外来说”的观点,但林先生却没有给出否定的证据。我看到的只有林先生对玛雅文明的炽热感情。林先生认为玛雅外来说否定了玛雅文明的独立价值,我认为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无论玛雅的文明根源来自哪里,都不影响玛雅文明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的成立。从某种角度讲,恰好是这个外来说才是玛雅研究会成为一门未来显学的基础,因为玛雅是整个人类从中东外迁最远的一个终点,这个特点使其处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它是全球(主流)东迁的一个最不可缺少的证据,只有证明了玛雅人也是从中东而来,才能说明这个体系的完满。我们从以上已经看到,由于玛雅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另外至今玛雅人后代依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他们是活化石,研究他们将是揭开人类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基点,全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文化革命革除了原始特征而失去考察的价值,玛雅人成为罕见的纯洁的“少数民族”。并且由于3 000年前的全球文明基本上都没有完整的历史文献保留下来,即便要探求古埃及与以色列人的一些宗教和政治关系,恐怕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到玛雅人中间去探寻了——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活的捷径。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6)
  无论外来说还是自发说,轻率地给出这一定义都不是严肃的学术行为,客观地把历史事实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从而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才是每个历史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林先生在书中罗列了以下几种曾经有过的玛雅外来说,总结他们为“文明扩散说”:
  “(有人认为)……美洲所发现的任何高级文明的特征都可以溯源到欧洲或其他大陆上某个更早的文明。一定是埃及人、或腓尼基人、或斯堪的纳维亚人、或罗马人、或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中的流放者,甚至可能是传说中的大西洋城亚特兰提斯覆灭时逃出避难的人,修建了那些遗址。滑稽的是两位荷兰学者还争执不下,一个宣称斯堪的纳维亚人是美洲人祖先,另一个义愤填膺地坚持2 500年前居住在黑海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塞斯人才是美洲始祖。更有甚者,不少人认为北美印第安人是《圣经》中所提到的失散了的以色列部落的后裔。
  “前述那几位踏访过玛雅城市遗址的人也不知道究竟谁是这些建筑的修造者,但大多坚信一条:肯定不会是居住在这一带的玛雅人修建的,因为他们过于愚昧,不可能是如此一个伟大文化的传人。加林杜则认为中美洲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然后整个文化和文明向西移动,传到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最终传到欧洲,而中美洲自身却沦落为蛮荒之地。王尔德克则宣称玛雅文明只是印度文明的一个旁支。”
  林先生说,“斯蒂文斯这位游历过欧洲、俄国、埃及、近东、阿拉伯地区的美国学者,显然更具文化眼光”,因为他和结伴考察的英国画家Fredrick Catherwood共同否认了玛雅外来说,他们“明确了一个思想,即整个地区曾经是一个由单一的民族所据有。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已知民族不同,属于一个未知的古老文明”。但是书中却没有给出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
  假如我的结论不够明确的话,那么我在此重申:美洲玛雅的祖先在中东,已知的人类文明起源在中东,玛雅也不例外。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玛雅人不能代替全体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特色,玛雅人只是三个美洲地区印第安文明中比较大的一支。其他比较大的两支是阿兹台克文化与南美的印加文化。同时,尽管我强调了玛雅人与希伯来人之间的文化渊源,但并不是说玛雅尤其是整个美洲的文明一定全部为希伯来人的文明遗迹,美洲文明或玛雅文明可能是不止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结晶,只是希伯来人的特征最明显罢了,但其他民族的痕迹也可以看到,比如玛雅的众多所谓“金字塔”在我看来与巴比伦塔如出一辙,很可能玛雅人继承了一定程度的两河流域文明。如果中国夏朝确实取代了仰韶文化,那么仰韶人参与了美洲的文明建设也不应该出人意料之外,正如周朝取代了殷商,殷人的一部分就来到了美洲成为印第安人是一样的道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希伯来人本来就是从巴比伦地区走出来的一个民族,甚至可以说希伯来人继承了巴比伦文明,很难绝对分开这些文明构成在美洲的形成,所以我们说“玛雅文明源自中东”最保险。
  我以为林先生一概反对玛雅文明外来说,在164页《玛雅与中国有无关系》里我欣慰地看到林先生这样的结论,尽管我首先感到的是“荒诞无稽”:
  “说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说美洲一块石刻上的符号和甲骨文一致,说商朝灭亡时一些殷人乘船漂洋过海成为玛雅祖先。这些说法牵强附会,和把玛雅人说成犹太人一个部落分支一样荒诞无稽。我们不要在中国文化和玛雅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划等号,不要用洋际文化这种草率而不合逻辑的胡乱联系来解释早期文明的相似。
  “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种文化连续体定义为前后相继,谁传给谁,而是认为它们很可能源于同一种祖型文化,将这两种遥遥相隔的文明放到人类演进历程的更大时间跨度中去考察彼此可能有共同祖源。这样说,或许还可以接受。”
  我在这里找到一个可能的知音:张光直先生,同时估计我的体系也同时获得林先生的“或许还可以接受”,一时让我精神振奋。
  遗憾地补充一句:看到上面这段文字后我在网上查找“张光直先生”的事迹,由于我并非学界人士,在网上才知道这位“知音”原来贵为享有极高声誉的著名考古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并且已经于2001年元月驾鹤西去。时不我待,让包括我在内所有关心民族源的人们在西去之前对祖先有个相对明确的结论吧,我们生活在如此现代化的一个社会,让我们用一切方法、一切智慧和一切勇气,排除一切偏见和干扰,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去寻找真正的祖先。寻找祖先并不仅仅是为了有趣,习古知今才是目的。了解历史才能接近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然后或许才能接近“我将走向哪里”的终极问题。
  以撒家族示意图:
  26:34 以扫四十岁的时候,娶了赫人比利的女儿“犹滴”。
  36:1 以扫就是以东,他的后代,记在下面。以扫娶迦南的女子为妻,就是赫人以伦的女儿亚大和希未人祭便的孙女、亚拿的女儿阿何利巴玛(Aholibamah)①。又娶了以实玛利的女儿、尼拜约的妹子巴实抹。亚大给以扫生了以利法,巴实抹生了流珥。阿何利巴玛生了耶乌施、雅兰、可拉(Korah)②。这都是以扫的儿子,是在迦南(Canaan)地生的。
  以扫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与家中一切的人口,并他的牛羊、牲畜和一切货财,就是他在迦南地所得的,往别处去,离了他兄弟雅各。因为二人的财物群畜甚多,寄居的地方容不下他们,所以不能同居。于是以扫住在西珥山(Seir)里,以扫就是以东(Esau is Edom)。
  以扫是西珥山里以东人的始祖。他的后代,记在下面。以扫众子的名字如下。以扫的妻子亚大生以利法,以扫的妻子巴实抹生流珥。以利法的儿子是提幔、阿抹、洗玻、迦坦、基纳斯。亭纳是以扫儿子以利法的妾。他给以利法生了亚玛力。这是以扫的妻子亚大的子孙。流珥的儿子是拿哈、谢拉、沙玛、米撒。这是以扫妻子巴实抹的子孙。以扫的妻子阿何利巴玛是祭便的孙女、亚拿的女儿,他给以扫生了耶乌施、雅兰、可拉。
  以扫子孙中作族长的,记在下面。以扫的长子,以利法的子孙中,有提幔族长、阿抹族长、洗玻族长、基纳斯族长、可拉族长、迦坦族长、亚玛力族长。这是在以东地从以利法所出的族长,都是亚大的子孙。以扫的儿子流珥的子孙中,有拿哈族长、谢拉族长、沙玛族长、米撒族长。这是在以东地从流珥所出的族长,都是以扫妻子巴实抹的子孙。以扫的妻子,阿何利巴玛的子孙中,有耶乌施族长、雅兰族长、可拉族长。这是从以扫妻子、亚拿的女儿,阿何利巴玛子孙中所出的族长。以上的族长都是以扫的子孙;以扫就是以东。
  那地原有的居民何利人,西珥的子孙,记在下面:就是罗坍、朔巴、祭便、亚拿、底顺、以察、底珊,这是从以东地的何利人(Horites)西珥子孙中所出的族长。罗坍的儿子是何利、希幔。罗坍的妹子是亭纳。朔巴的儿子是亚勒文、玛拿辖、以巴录、示玻、阿南。祭便的儿子是亚雅、亚拿,当时在旷野,放他父亲祭便的驴,遇着温泉的,就是这亚拿。亚拿的儿子是底顺,亚拿的女儿是阿何利巴玛。底顺的儿子是欣但、伊是班、益兰、基兰。以察的儿子是辟罕、撒番、亚干。底珊的儿子是乌斯、亚兰。从何利人所出的族长,记在下面:就是罗坍族长、朔巴族长、祭便族长、亚拿族长、底顺族长、以察族长、底珊族长。这是从何利人所出的族长,都在西珥地,按着宗族作族长。
  ……
  从以扫所出的族长(dukes),按着他们的宗族、住处、名字记在下面:就是亭纳族长,亚勒瓦族长、耶帖族长、阿何利巴玛族长、以拉族长、比嫩族长、基纳斯族长、提幔族长、米比萨族长、玛基叠族长、以兰族长。这是以东人在所得为业的地上,按着他们的住处,所有的族长,都是以东人的始祖,以扫的后代 。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7)
  由于从中国东北到美洲假如走陆地必然是先到加拿大这个地方。那么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呢?中国的英语是China,加拿大是Canada,他们之间难道没有联系吗?4000年前居住在两地的以扫后代,有一个共同的故乡叫Canaan。迦南,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巴勒斯坦!迦南作为人的身份则是“含”的第四子,挪亚之孙。Chinese中间有迦南人并不出人意外。
  以往有一些“中国人是闪族人”的说法,我认为这不准确。说“中国人是以色列人的后代”也是不正确的,只能说中国人中间有这些血缘关系,但是总体构成却复杂得多,称呼我们为挪亚的子孙倒是比较保险。
  由于“以东”就是Edom,日本的“伊豆”是不是“Edom”的音译?至于日本人为什么自称为“大和”民族呢?从发音上分析,在《圣经》族谱里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根据:他们有可能是“赫人”后代(Hittite);“赫人”就是“何利人”(Horites),这可能就是日本人自称“大和(何、赫)”的原因。
  我还有一个猜想,上文中的“西珥山(Seir)”所指可能就是中国!“以扫居住在Seir山”。Seir和中国会有什么联系呢?有人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称呼中国seres?或?serice,意为“产丝绸的地方”,“Seric”形容词态表示“中国人的”或者“中国的”。他们在词根上看如此接近。同时,Seir还有一个异体字Seer,而它竟然是印度一带的度量单位。同时它恰好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单位:一个seir等于2磅,同时也约等于一公升液量,1 seir = 1斗(中国周朝)!同时,这个词汇还可以是一种印度的“鱼类”和“占卜”等意思。
  假如“Seir山”不是具体在中国境内的话,起码在印度支那一带。中国的西北方向倒是有一条河流就叫“西珥河”——但它通常被翻译为“锡尔河”。
  一个地方往往会被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给予不同的命名。希腊人也送给了“中国”另外一个名字:Sina。实际上我认为Sina就是“西奈”(Sinai),这些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之间的词根转换上应该能够找到相应的根据。
  再说一个中国的别称:桃花石。通常认为“桃花石”是突厥语对中国的称呼。近人研究,公元732年建立的《厥特勤碑》中之Tabgatch,近似“桃花石”之对音。或云源自拓拔氏。拜占廷历史学家称中国为Taugast,中亚伊斯兰教徒称中国为Tamhaj、Tomghaj、Toughaj。或谓“桃花石”是从“大汗”一名音变而来。
  总体而言,“China”的由来,或者中国在西方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和拼写的差异,我想与不同时期统治中国的族别也有关。比如仰韶时期可能有一种叫法,可以朝“含族”后代中找①;夏朝时可能有另外一种叫法,带有浓重的埃及色彩;商朝和周朝因犹太色彩应该另有叫法,是闪族、含族和埃及人的混合。虽然各有出处,但假如是自称则核心应该是对中东家乡的思念。
  “锡安”为“Zion”,是以色列的“大卫城”,也是耶路撒冷的别称,对于以色列人有着特殊的神圣故乡意义,无论到了哪里,“锡安”就是他们的精神象征。犹太人以及耶路撒冷共同被称做“锡安之女”。实际上“锡安”又是座耶路撒冷的山。“犹太复国主义”的英语竟然是“Zionism”,可见“锡安”之于犹太人的意义,所以他们到了其他地方再次命名“锡安”以为怀念是极其合理的。故而,我在上本书猜想“西安”或“咸阳”很可能是周朝人怀念故里的“锡安”。
  以下是《辞海》对“西安”的解释:
  ① 古县名。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治今浙江衢州市境……。1912年改衢县。……唐宋时产银,宋置南、北二银场。②府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置。治长安、咸宁(今西安市),辖境相当陕西彬县、周至以东……。③旧市、县名。在吉林省南部。④市名。在山西省渭河平原中部、渭河之南……。陕西省省会……。有……半坡遗址、阿房宫遗址、霸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等名胜古迹。
  从《辞海》上看,这几个“西安”都没有必然使其取名为“西”的方位证据。他们分居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并且之间也相距遥远。那么“西安”的发音是否有可能是《圣经》中“锡安(Zion)”这一地名在中国音译的重现呢?也就是说,中国的三个“西安”都是闪族后裔的作品。如果中国有两条“亚伦江”(雅砻江和鸭绿江)我们不奇怪,那么中国土地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三个“锡安”难道还不令人惊奇吗?
  还有一个重要的巧合是,“锡安”在以色列的地位与西安在中国的历史完全相同:重要的都城。“锡安”是耶路撒冷的别称。哪个民族会在万里之外怀念并再造这样一个都城呢?只有同一个民族。“锡安”在以色列史中最为频繁地出现这个城市和地名是在大卫王时期,大卫当政阶段为公元前1010-970年,正值中国西周。
  除了以上三个“西安”,实际上还有一个“咸阳”,因距离近人们常常把“西安”当“咸阳”。实际上最著名的陕西西安历史很短,大约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咸阳的历史却起始于东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县)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咸阳作为秦都共计144年。正统的解释是:“咸阳在九峻山以南、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但以往的历史附会已经有那么多了,以至于造成了那么多的谬误,所以我们应该质疑一切正统,大胆地怀疑,“咸阳”也“锡安”。首先是“咸”本身就可以是“锡安(Xi An)”的合音,然后是“咸阳”整体的发音与“Zion”相当接近。当然,这又是一个猜想。
  由于躲避以扫的追杀,雅各曾经逃到两河地区的巴旦亚兰的舅舅家里,他见到的第一个亲人是表妹拉结。《圣经》上说,雅各帮助拉结的羊群饮水,并与其亲嘴,然后就开始放声大哭起来。看来雅各可能种下情结:非娶拉结不可。但实际上另有隐情。
  新婚之夜趁着雅各醉酒,舅舅拉班硬是把长女利亚塞给他做正妻。雅各又在舅舅家打工七年才娶到心爱的拉结。
  在《圣经》之外有一个细节提供了重大的信息:拉班的女儿利亚不是主妻生的,是庶出;拉结才是主妻的女儿。所以拉结的长子约瑟才是日后雅各的当然接班人。无论是雅各一定要娶到拉结的坚定,还是约瑟成为继承人的事实结局,都说明了正统血统的重要。同时这个细节为日后利亚和拉结姐妹俩激烈的斗争做了铺垫,他们俩为获得雅各的宠爱以及生育的多少不停地争风吃醋。
  作为对拉结出身不凡这一结论的旁证,我们还可以找到这样的证据:拉结的坟墓至尽还完好地保留在伯利恒,另外犹太人今天的母亲节就是拉结去世的忌日。但是作为第一个妻子的利亚却早已被人们忘记。
  古代西方可能继承了中东的这一传统:必须是王室血统的后代才可以继承王位,王室成员一旦与平民结婚等同自动放弃了继承权。这一传统在几个老派帝国那里都得到了严格执行,直到上个世纪英国、西班牙和希腊等国的王室依然如此。拉尔夫认为,在罗马统治时期,埃及王室随着罗马军队的推进成功融入罗马王室,说明王室正统的血缘重要性。英国王室从一般而论的公元1066年英国历史开始直到今天任何一个朝代之间的国王都有血脉上的联系。倒是中国人富有革命精神,自从秦代开始就有泥腿子大胆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在东方开始了一种新的政治格局:任何布衣可以革命之后做皇帝。这倒是真的“中国特色”。
  无论利亚的几个孩子,包括犹大,如何人丁兴旺人多势众,都不能改变这个宿命:由于母亲的出身不够高贵,出生时就奠定了他们只能做王子却不能成为法老的局面。但约瑟与便雅悯却不同了,他们俩都是王位继承人——这才是兄弟俩一再遭到同父异母兄弟们暗算的真正原因。当然作为一个宗教文本,《圣经》是不可能一览无余地告诉读者这个秘密的,甚至还会做一定的掩饰,所以我们今天假如要作为历史文本就必须做一些艰难的还原工作。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8)
  雅各在舅舅家的表现非凡,连“生物学”方法都使用上了(成功地把白羊都养成了杂色的羊),终于把舅舅弄得倾家荡产,全部财产却归到了自己名下。由此看来,雅各极有心计,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以次子夺取了长子权,所以这是足智多谋之人。当20年后离开舅舅家时,他已从舅舅家娶了四个老婆。看来舅舅家亦非常人家庭。
  对于雅各放羊的描述,拉尔夫认为这是一种隐喻:雅各把原先属于拉班的民众成功转换为白羊信徒,成为他的臣民。
  30:27 拉班对他(雅各)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你仍与我同住。因为我已算定,耶和华赐福与我,是为你的缘故。”又说:“请你定你的工价,我就给你。”……雅各说:“甚么你也不必给我,只有一件事,你若应承,我便仍旧牧放你的羊群。今天我要走遍你的羊群,把绵羊中凡有点的、有斑的和黑色的,并山羊中凡有斑的、有点的,都挑出来,将来这一等的,就算我的工价。以后你来查看我的工价,凡在我手里的山羊不是有点有斑的,绵羊不是黑色的,那就算是我偷的。这样,便可证出我的公义来。”拉班说:“好啊。我情愿照着你的话行。”
  ……
  雅各拿杨树、杏树、枫树的嫩枝,将皮剥成白纹,使枝子露出白的来。将剥了皮的枝子对着羊群插在饮羊的水沟里和水槽里,羊来喝的时候牝牡配合。羊对着枝子配合,就生下有纹的、有点的、有斑的来。雅各把羊羔分出来,使拉班的羊与这有纹和黑色的羊相对,把自己的羊另放一处,不叫他和拉班的羊混杂。到羊群肥壮配合的时候,雅各就把枝子插在水沟里,使羊对着枝子配合。只是到羊瘦弱配合的时候,就不插枝子。这样,瘦弱的就归拉班,肥壮的就归雅各。于是雅各极其发达,得了许多的羊群、仆婢、骆驼和驴。
  在没有和舅舅协商好之前,雅各带财产与妻女仆人逃回家乡迦南。奔命途中舅舅拉班追上雅各,随后翁婿两人以石头立约以后互不侵犯、和平相处。他们之间的交往不象是两个家族之间,倒象是国家部落间的严肃外交,但无论如何“以石结盟表示友好”看来是个传统。
  31:17 雅各起来,使他的儿子和妻子都骑上骆驼,又带着他在巴旦亚兰所得的一切牲畜和财物,往迦南地他父亲以撒那里去了。当时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结偷了他父亲家中的神像。雅各背着亚兰人拉班偷走了,并不告诉他,就带着所有的逃跑。他起身过大河,面向基列山行去。
  到第三日,有人告诉拉班,雅各逃跑了。拉班带领他的众弟兄去追赶,追了七日,在基列山就追上了。夜间 神到亚兰人拉班那里,在梦中对他说:“你要小心,不可与雅各说好说歹。”
  拉班追上雅各,雅各在山上支搭帐棚。拉班和他的众弟兄,也在基列山上支搭帐棚。拉班对雅各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你背着我偷走了,又把我的女儿们带了去,如同用刀剑掳去的一般。你为甚么暗暗的逃跑,偷着走,并不告诉我,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琴的送你回去?……现在你虽然想你父家,不得不去,为甚么又偷了我的神像呢?”雅各回答拉班说:“恐怕你把你的女儿从我夺去,所以我逃跑。至于你的神像,你在谁那里搜出来,就不容谁存活。当着我们的众弟兄你认一认,在我这里有甚么东西是你的,就拿去。”原来雅各不知道拉结偷了那些神像。
  拉班进了雅各、利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搜出来。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拉结已经把神像藏在骆驼的驮篓里,便坐在上头,拉班摸遍了那帐棚,并没有摸着。拉结对他父亲说:“现在我身上不便,不能在你面前起来,求我主不要生气。”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
  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说:“我有甚么过犯,有甚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的追我?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家具,你搜出甚么来呢?可以放在你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你我中间辨别辨别。……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若不是我父亲以撒所敬畏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与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的劳碌,就在昨夜责备你。”
  拉班回答雅各说:“这女儿是我的女儿,这些孩子是我的孩子,这些羊群也是我的羊群,凡在你眼前的都是我的。我的女儿并他们所生的孩子,我今日能向他们作甚么呢?来吧,你我二人可以立约,作你我中间的证据。”雅各就拿一块石头立作柱子。又对众弟兄说:“你们堆聚石头。”他们就拿石头来堆成一堆,大家便在旁边吃喝。拉班称那石堆为伊迦尔撒哈杜他,雅各却称那石堆为迦累得〔都是“以石堆为证”的意思〕。拉班说:“今日这石堆作你我中间的证据。”
  31:51 拉班又说:“你看我在你我中间所立的这石堆和柱子。这石堆作证据,这柱子也作证据,我必不过这石堆去害你,你也不可过这石堆和柱子来害我。但愿亚伯拉罕的神和拿鹤的神,就是他们父亲的神在你我中间判断。”雅各就指着他父亲以撒所敬畏的神起誓。又在山上献祭,请众弟兄来吃饭。
  中国古代以石结友的传统风俗,查辞海有以下条目:
  石友:犹言金石交。谓情谊坚贞的朋友。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石民:《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尹知章注:“四者国之本,犹柱之石也。”
  石交:因“石”通“硕”,亦作“硕交”。犹石友。友谊坚固的朋友。《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雠而得石交者也。”
  在少数民族中以石立誓的很多,比如彝族人万一离婚就两人带着小锤和铁钻在村外找一个大石头各钻一划,成一个“十”字,表示以石为证,夫妻关系就结束了。
  拉班与雅各可谓立了一个“甥舅和盟柱”。中国古代也有一个“甥舅和盟碑”。因吐蕃松赞干布和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婚,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唐长庆元年至二年间的唐蕃会盟,唐朝与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了“甥舅和盟”。碑文中可黎可足自称为甥,称唐穆宗为舅,故名。碑身呈方柱形,上有石帽,碑四周有汉藏两种文字。
  回到故乡怎么迎见哥哥以扫是件难事,怕有杀身之祸,雅各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做出最虔诚的态度来对待哥哥。以下雅各在前途未卜中的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从排列中谁重要谁不重要一目了然。
  33:1 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叫两个使女和他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他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两个人就哭了。
  从雅各的财产上看,他绝不是一般的大地主,而是部落领袖。不久发生了示剑城的屠城事件。我怀疑这是一个雅各精心策划的计谋。从此雅各家族名声远扬,无人敢惹。
  34:1利亚给雅各所生的女儿底拿出去,要见那地的女子们。那地的主希未人、哈抹的儿子示剑看见她,就拉住她与她行淫,玷辱她。示剑的心系恋雅各的女儿底拿,喜爱这女子,甜言蜜语的安慰她。示剑对他父亲哈抹说:“求你为我聘这女子为妻。”雅各听见示剑玷污了他的女儿底拿,那时他的儿子们正和群畜在田野,雅各就闭口不言等他们回来。示剑的父亲哈抹出来见雅各,要和他商议。雅各的儿子们听见这事就从田野回来,人人忿恨,十分恼怒,因示剑在以色列家作了丑事,与雅各的女儿行淫,这本是不该作的事。
  哈抹和他们商议说:“我儿子示剑的心恋慕这女子,求你们将她给我的儿子为妻。你们与我们彼此结亲,你们可以把女儿给我们,也可以娶我们的女儿。你们与我们同住吧……。任凭向我要多重的聘金和礼物,我必照你们所说的给你们,只要把女子给我为妻。”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9)
  雅各的儿子们,因为示剑玷污了他们的妹子底拿,就用诡诈的话回答示剑和他父亲哈抹。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妹子给没有受割礼的人为妻,因为那是我们的羞辱。惟有一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所有的男丁都受割礼和我们一样,我们就把女儿给你们,也娶你们的女儿,我们便与你们同住,两下成为一样的人民。”
  哈抹和他的儿子示剑喜欢这话。那少年人作这事并不迟延,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他在他父亲家中也是人最尊重的。……凡从城门出入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凡从城门出入的男丁,都受了割礼。
  到第三天,众人正在疼痛的时候,雅各的两个儿子,就是底拿的哥哥西缅和利未,各拿刀剑,趁着众人想不到的时候,来到城中,把一切男丁都杀了。又用刀杀了哈抹和他儿子示剑,把底拿从示剑家里带出来就走了。雅各的儿子们因为他们的妹子受了玷污,就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夺了他们的羊群、牛群和驴,并城里田间所有的。又把他们一切货财、孩子、妇女,并各房中所有的,都掳掠去了。
  这时还发生了几件“家庭大事”:在盐海东边的伯利恒,雅各最心爱的妻子拉结因难产而死,生便雅悯。长子流便与雅各偏房辟拉发生通奸暴露。此时雅各已经在田野里因与神摔交而被改名“以色列”,神允诺他为一族先人多国之父。以扫黯然离开迦南出走。雅各父亲以撒享年180岁而死。
  雅各12子的顺序:利亚生的流便、西缅、利未、犹大(Judah)、以萨迦、希布伦;拉结生约瑟和便雅悯(Benjamin);两个妾生但(Dan)、拿弗他利、迦德、亚设。还有一女儿叫底拿。
  赶走了哥哥以扫,雅各带着他的家族心安理得地住在迦南地。有迹象显示两个偏房生的孩子与雅各最疼爱的儿子约瑟之间有嫌隙。最终哥哥们把约瑟卖给路过的“以实玛利人”,他们的目的地是“下埃及”①。“以实玛利人”不知道是不是亚伯拉罕的妾夏甲所生的后代,假如是的话,中间只隔了两代人而已②大家就已经如此陌生,也足见他们家族之大,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所以他们部分留在了中东,部分集体分批出走他乡也是完全可能的,雅各家族与“以实玛利人”俨然两大国矣。
  按照拉法尔的解释,这时候的雅各就是一个(埃及)法老。
  几个哥哥放牧途中碰到约瑟的故事说明了他们是游牧民族,并且带着自己的人群甚至可能是妻女仆人,走到哪算哪。《圣经》上看他们的家族核心在迦南这里,但是枝蔓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约瑟到了埃及,其他几个孩子到处带着羊群在游荡。迦南离埃及不过200公里。
  真实的历史中这些人到底生活在何处,是在巴勒斯坦这里还是在埃及,不好确定。因为《圣经》典籍的最后整理定型实际上在摩西时代之后,他们当时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是否会出于“自古居住在迦南”的证据角度出发,故意把发生地都放在巴勒斯坦附近地区而故意撇开埃及呢?我认为古代以色列人与埃及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得深。但是仅凭《圣经》来看,雅各一个人的一生就跨越了两河流域、迦南与埃及等中东地区,并且他长期在这三地居住,他爷爷亚伯拉罕同样如此在三地之间来往走动,所以我们今天把中东作为分割的地区看待是不妥的。
  雅各最疼爱的儿子来到了埃及。这是不是一种暗示,雅各所疼爱的儿子就表示了雅各作为法老最重视的王土实际上是埃及?拉尔夫有一个推测,约瑟与后来的耶稣有一个同样的经历:在生死威胁下到埃及避难。拉尔夫认为耶稣实际上就是法老,约瑟也是法老。以色列人到埃及去似乎是特殊情况下法老所必须经历的,很可能他们要在那里进行某种培训。在后面的《列王传》中确实看到以色列的许多国王是由埃及法老培植的,算是为此找到了一个证据。
  联系上面的情节,以下这段话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是不是说,亚伯拉罕与他的后人确实以某种方式在埃及居住了四代,然后才回到迦南?或者这四代指的是四个朝代: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或者这段预言是说约瑟之后延续了“四代”,我们确实从后面可以推测出来,约瑟之后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了大约430年。
  15:13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的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
  雅各的儿子犹大的家族故事显示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
  犹大长子“珥”因得罪神而死,二儿子“俄南”也因得罪神而死,三儿子本来说要娶嫂子也失言了。因为家族继承问题,儿媳无后而不得不故意勾引公公为奸。结果犹大与儿媳他玛生下两个孩子:法勒斯、谢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可解释为政治原因,比如老大、老二的不正常死亡、被神扼杀,都可以视为某种冒犯而被法老赐死。神不过是一种委婉的代称而已。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后面会深入论及,比如被驱逐出去永远不得回乡。
  按照当时的族规,兄弟应该娶亡者的遗孀,但所出却只能归亡者。老大珥死后遗孀他玛守寡,无论是二儿子俄南拒绝让嫂子他玛受孕,还是小儿子示拉没有按时去娶他玛,都暗示有微妙的多种原因。一是政治危险;二是家族财产过巨。否则大家就不会在意这个生子与瓜分家产的问题。
  日后,犹大家族后来成为以色列十二支系中最大的三个家族之一。其他两个支系是约瑟和利未家族。
  人种的差别形成可能有几个渠道,但其中之一是通过婚姻得以改变。白种人和黄种人有没有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民族之内?完全可以!
  以以色列民族为例。仅《圣经》记载雅各就在两河流域娶有四个太太,这几个太太的肤色和人种决定了以色列后代的人种,“但”的母亲与约瑟的母亲可以不是一个人种;雅各的人种也可以取决于他的母亲利百加;夏后朝的人种则取决于夏甲这个含族埃及人,并且夏后朝的人种一再地与埃及人混血,预示着他们最终会与以色列的人种有所区别。所以说,尽管中国境内可能同为亚伯拉罕的后代,但最初的人种上却可以有很大区别,到今天看到何种人种就说明当初在中国境内的这个人种占了绝大多数。我的推测是,具有埃及特色的夏人在中国稳定地发展了几百年,不仅上行同化了以往的仰韶等人种,并且很快同化了后来的商、周(假如他们确实为后来者)。无论白人、黑人都全部被埃及的黄种人同化。实际上以色列人种本身很可能当初是黄种人占优势,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以色列人或犹太人(犹大家族)只是十二支系中的一支(或两支),其他的支系全部丢失了。其他的支系是什么人种取决于雅各的不同妻子,或者取决于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妻子的人种,而不是别的因素。
  在大卫、所罗门这个时期,我们看到,大卫是犹大的后代,查他家谱他本人就有浓厚的埃及血统;大卫后来与赫人妻子生下闪、含混血的所罗门,双重的含族血统使画像中的所罗门王显示出典型的黄种人特点,看起来和一个普通的中国大爷没有任何差别(《见三星堆文化大猜志》P4)。所罗门进一步纳娶各族妻妾几百人,甚至与黑人通婚,至今留下了一支黑人以色列人。所以我们把以色列人当作白人看待是完全错误的观点,黄种人完全可以是以色列人的后代,中国人完全可以是以色列人的后代,玛雅人完全也可以是以色列人的后代。这条教科书上的规则应该改写:一个人种内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内不可能有不同人种。以色列的民族史就可以推翻这个规律。
  但是从各种迹象来看,以色列民族中的白人似乎长期占据了主动权,他们留在故乡,他们遥控外面的世界,把最荒远的地带留给黄种人、留给有含族血统的后代。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人们不要有白人高贵血统论的错觉。实际上在古埃及辉煌的历史画卷中,那些高贵倨傲的埃及法老和公主基本上都是黄种人,白人常常只能做他们的刀下鬼。今天人们有白人高贵的疑问,与近千年来西方世界的科技发达有直接关系。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人种在智力上并无差异。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0)
  约瑟到埃及后因受主人妻子的诬陷而被关押在监狱里多年,后因为法老成功释梦获得自由,跃升为宰相,管理全埃及。这是《圣经》中的故事。剧烈的政治动荡,显露了这个家族的一些秘密。他先前到底是因为性丑闻获罪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很难说,但是由犯人一跃而为宰相确实出人意外,甚至这不太合乎情理。无论如何,历史上又一个发生巨变的时期开始了:“饥荒遍满天下”。这时候其实距离亚伯拉罕时期不过四代人,那时候已经发生过一次大饥荒了,看来中东的沙漠化在继续。
  有了神机妙算的约瑟事先准备,埃及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前来换粮求援。这说明,该时期的埃及沙漠化还没有今天严重,那里还是世界粮仓。当然,这个时期也是中东人口外迁的一个高潮时期,既然连居住在迦南的雅各都要到埃及求援,那么整个阿拉伯半岛恐怕都已经开始沙漠化。而这时“恰好”为中国商朝初期!
  约瑟见法老王时30岁。后娶“安城”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那为妻,生下玛拿西和以法莲。很明显约瑟的后代有埃及人血统。“安”位于距孟菲斯不远的尼罗河下游地区,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古城。约瑟所娶当为有王室血统的后人。
  雅各家族也派人来埃及求援,他们不知道约瑟还活着,并且做了埃及宰相。耐人寻味的是,10个被派到埃及籴粮的儿子中间没有约瑟的同母兄弟“便雅悯”,原因竟然是雅各怕这10个儿子害他。实际上,假如约瑟不在,便雅闵可能是雅各后代中唯一可以继承王位的人,因为只有他的母亲具有王室血统。这才是雅各不让便雅闵外出的真正原因,这也是其他兄弟会害他的原因之一。
  犹大曾经在其他几个哥哥准备杀害约瑟时救过他一命,然后大家才决定把约瑟卖掉算了,所以犹大后来很可能受到约瑟的一些额外回报。雅各12子除约瑟、便雅悯和犹大外恰好是9个孩子。这9个孩子必将遭到约瑟和雅各的共同仇恨与相应处理。这九个孩子是被分封流放到中国怒江地区的“9个太阳”吗?存疑。
  从拉法尔给出的家族图谱上可看到有显著家族后裔的三个人是:犹大、利未和约瑟(一般认为,“犹大之后”就是犹太人,有些版本中,“犹大”被翻译为“犹太”),其他几个家族都没有什么出息。为什么便雅悯也在无后之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答案在几百年之后,便雅悯的家族几乎遭到满门抄斩。
  约瑟装做不认识饥荒中到埃及籴粮的10个哥哥,经过许多曲折故事,兄弟相认。约瑟让他们兄弟回到迦南地把父亲雅各等人接到埃及的歌珊地区①。
  来籴粮的人中有以色列的儿子们,因为迦南地也有饥荒。当时治理埃及地的是约瑟,粜粮给那地众民的就是他。约瑟的哥哥们来了,脸伏于地,向他下拜。约瑟看见他哥哥们就认得他们,却装作生人,向他们说些严厉话。问他们说:“你们从哪里来?”他们说:“我们从迦南地来籴粮。”约瑟想起从前所作的那两个梦,就对他们说:“你们是奸细,来窥探这地的虚实。” 他们对他说:“我主啊,不是的,仆人们是籴粮来的。我们都是一个人的儿子,是诚实人,仆人们并不是奸细。”约瑟说:“不然,你们必是窥探这地的虚实来的。” 他们说:“仆人们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个人的儿子,顶小的现今在我们的父亲那里,有一个没有了。” 约瑟说:“我才说你们是奸细。这话实在不错。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们的小兄弟不到这里来,你们就不得出这地方,从此就可以把你们证验出来了。须要打发你们中间一个人去,把你们的兄弟带来,至于你们都要囚在这里,好证验你们的话真不真。若不真,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你们一定是奸细。”于是约瑟把他们都下在监里三天。
  到了第三天约瑟对他们说:“我是敬畏 神的,你们照我的话行,就可以存活。你们如果是诚实人,可以留你们中间的一个人囚在监里,但你们可以带着粮食回去救你们家里的饥荒。把你们的小兄弟带到我这里来,如此你们的话便有证据。你们也不至于死。”流便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么,只是你们不肯听,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他们不知道约瑟听得出来,因为在他们中间用通事传话。约瑟转身退去,哭了一场,又回来对他们说话,就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来,在他们眼前把他捆绑。
  约瑟吩咐人把粮食装满他们的器具,把各人的银子归还在各人的口袋里,又给他们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话办了。他们就把粮食驮在驴上,离开那里去了。到了住宿的地方,他们中间有一个人打开口袋,要拿料喂驴,才看见自己的银子仍在口袋里,就对弟兄们说:“我的银子归还了,看哪,仍在我口袋里!”他们就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彼此说:“这是 神向我们作甚么呢?”
  他们来到迦南地他们的父亲雅各那里,将所遭遇的事都告诉他。
  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流便对他父亲说:“我若不带他回来交给你,你可以杀我的两个儿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带他回来交给你。”雅各说:“我的儿子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们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的下阴间去了。”
  那地的饥荒甚大。他们从埃及带来的粮食吃尽了。他们的父亲就对他们说:“你们再去给我籴些粮来。”犹大对他说:“那人谆谆的诰诫我们说:‘你们的兄弟若不与你们同来你们就不得见我的面’。你若打发我们的兄弟与我们同去,我们就下去给你籴粮。你若不打发他去,我们就不下去。” ……
  他们的父亲以色列说:“若必须如此,你们就当这样行。可以将这地土产中最好的乳香①、蜂蜜、香料②、没药③、榧子④、杏仁都取一点收在器具里,带下去送给那人作礼物。又要手里加倍的带银子,并将归还在你们口袋内的银子仍带在手里,那或者是错了。也带着你们的兄弟起身去见那人。但愿全能的 神使你们在那人面前蒙怜悯,释放你们的那弟兄和便雅悯回来。我若丧了儿子,就丧了吧!”
  于是他们拿着那礼物,又手里加倍的带银子,并且带着便雅悯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约瑟面前。 约瑟见便雅悯和他们同来,就对家宰说:“将这些人领到屋里,要宰杀牲畜,预备筵席,因为晌午这些人同我吃饭。”家宰就遵着约瑟的命去行,领他们进约瑟的屋里。他们就挨进约瑟的家宰,在屋门口和他说话,说:“我主啊,我们头次下来实在是要籴粮。后来到了住宿的地方我们打开口袋不料各人的银子分量足数仍在各人的口袋内。现在我们手里又带回来了。”
  家宰说:“你们可以放心不要害怕。你们的银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缅带出来交给他们。家宰就领他们进约瑟的屋里,给他们水洗脚,又给他们草料喂驴。他们就预备那礼物,等候约瑟晌午来,因为他们听见要在那里吃饭。约瑟来到家里。他们就把手中的礼物拿进屋去给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约瑟问他们好,约瑟举目看见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悯就说:“你们向我所说那顶小的兄弟就是这位么?”又说:“小儿啊,愿 神赐恩给你。”约瑟爱弟之情发动,就急忙寻找可哭之地,进入自己的屋里,哭了一场。 他洗了脸出来,勉强隐忍,吩咐人摆饭。他们就为约瑟单摆了一席,为那些人又摆了一席,也为和约瑟同吃饭的埃及人另摆了一席,因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来人一同吃饭,那原是埃及人所厌恶的。约瑟使众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着长幼的次序,众弟兄就彼此诧异。约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来,送给他们,但便雅悯所得的比别人多五倍。他们就饮酒,和约瑟一同宴乐。
  约瑟吩咐家宰说:“把粮食装满这些人的口袋,尽着他们的驴所能驮的,又把各人的银子放在各人的口袋里, 并将我的银杯和那少年人籴粮的银子一同装在他的口袋里。”家宰就照约瑟所说的话行了。天一亮就打发那些人带着驴走了。他们出城走了不远约瑟对家宰说:“起来!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甚么以恶报善呢。这不是我主人饮酒的杯么?岂不是他占卜用的么?你们这样行是作恶了。’”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1)
  家宰追上他们,将这些话对他们说了。 他们回答说:“我主为甚么说这样的话呢?你仆人断不能作这样的事。你看,我们从前在口袋里所见的银子尚且从迦南地带来还你,我们怎能从你主人家里偷窃金银呢?你仆人中无论在谁那里搜出来就叫他死,我们也作我主的奴仆。”家宰说:“现在就照你们的话行吧。在谁那里搜出来谁就作我的奴仆。其余的都没有罪。”于是他们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下,各人打开口袋。家宰就搜查,从年长的起到年幼的为止,那杯竟在便雅悯的口袋里搜出来。 他们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驮子抬在驴上回城去了。
  犹大和他弟兄们来到约瑟的屋中,约瑟还在那里。他们就在他面前俯伏于地。约瑟对他们说:“你们作的是甚么事呢?你们岂不知像我这样的人必能占卜吗?” 犹大说:“我们对我主说甚么呢?还有甚么话可说呢?我们怎能自己表白出来呢?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了。我们与那在他手中搜出杯来的都是我主的奴仆。”约瑟说:“我断不能这样行。在谁的手中搜出杯来谁就作我的奴仆。至于你们可以平平安安的上你们父亲那里去。”
  犹大挨近他说:“我主啊,求你容仆人说一句话给我主听。不要向仆人发烈怒,因为你如同法老一样。……仆人曾向我父亲为这童子作保说:‘我若不带他回来交给父亲,我便在父亲面前永远担罪’。现在求你容仆人住下替这童子作我主的奴仆,叫童子和他哥哥们一同上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见我父亲呢?恐怕我看见灾祸临到我父亲身上。”
  约瑟在左右站着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吩咐一声说:“人都要离开我出去!”约瑟和弟兄相认的时候并没有一人站在他面前。他就放声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是约瑟。我的父亲还在么?”他弟兄不能回答,因为在他面前都惊惶。约瑟又对他弟兄们说:“请你们近前来。”他们就近前来。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 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在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你们要赶紧上到我父亲那里,对他说:‘你儿子约瑟这样说:神使我作全埃及的主,请你下到我这里来,不要耽延。你和你我儿子、孙子,连牛群、羊群,并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与我相近。我要在那里奉养你。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属、并一切所有的都败落了’。你们也要将我在埃及一切的荣耀和你们所看见的事都告诉我父亲,又要赶紧的将我父亲搬到我这里来。”于是约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悯的颈项上哭,便雅悯也在他的颈项上哭。
  这风声传到法老的宫里,说:“约瑟的弟兄们来了。”法老和他的臣仆都很喜欢。法老对约瑟说:“你吩咐你的弟兄们说:你们要这样行:把驮子抬在牲口上起身往迦南地去。现在我吩咐你们要这样行:从埃及地带着车辆去,把你们的孩子和妻子并你们的父亲都搬来。 埃及全地的美物都是你们的。”
  以色列的儿子们就如此行,约瑟照着法老的吩咐给他们车辆和路上用的食物,又给他们各人一套衣服,惟独给便雅悯三百银子、五套衣服。送给他父亲公驴十匹,驮着埃及的美物、母驴十匹,驮着粮食与饼和菜,为他父亲路上用。他们从埃及上去,来到迦南地他们的父亲雅各那里,告诉他说:“约瑟还在,并且作埃及全地的宰相。”雅各心里冰凉,因为不信他们。他们便将约瑟对他们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他。他们父亲雅各又看见约瑟打发来接他的车辆,心就苏醒了。
  “你们要赶紧上到我父亲那里,对他说:‘你儿子约瑟这样说:神使我作全埃及的主,请你下到我这里来,不要耽延。’”这既是祭司夺权胜利的象征,也是政治情势危机的一个信号,需要援兵到来。
  法老表面上欢喜迎接约瑟的家族来到埃及,这可以看做是法老保全自身的政治姿态,也是一种对局面的无奈认同。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势力终于扩展到了埃及。
  巧合的是,埃及王朝就在这前后发生了一系列巨变,或许他们与以色列家族的到来有关?
  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在1567年结束,“新王国时期”开始。
  在尼罗河下游的“白城”①,原本承载了六代王国首都也同时突然结束。随着“新王国时期”的开始,首都迁到了埃及中部的底比斯②。
  埃及的17王朝为公元前1650-1567年。如果这一时期是雅各一家到达埃及的时间,那么就在他们到达之后,埃及首都撤离尼罗河下游,而且开始了“新王国时代”。
  埃及“新王国”在底比斯维持了三朝,首都又迁往距离不远的下游“提尼斯”。
  以色列家族在埃及生活了430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间史学界一般认为是公元前1250年左右,也有人认为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按照大多数人认为的公元前1250年这个说法来推,摩西等人就生活在“新王国”的“第19王朝”里,当时的统治者应该是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他们之间或许发生了战争,或者是在经过一场艰苦的谈判后,以色列人得以成功出走。但他们的出走动摇了埃及19朝的根基③。一个国家重要的是人,人民,假如没有人民,就如无水之船,所以他们的出走过程非常艰难,法老无论如何就是不放他们。因为摩西带走的是60多万人。
  出埃及的1250年+430年=1680。所以以色列人大规模进入埃及的时间有可能是公元前1680前后,也就是约瑟迎接以色列人去埃及的时间。那么公元前1567年开始的埃及“新王朝”以及埃及“第16王朝”就有可能是以色列人的王朝。第19王朝在公元前1200年的结束与以色列人的撤离有关吗?这些疑问都很有趣。
  拉尔夫在《耶稣 最后的法老里》里提到埃及第十六王朝的一个法老名字竟然叫“雅各巴埃姆”,时期为公元前1684-前1567年。比较巧合的是,本书推测雅各率领家族到达埃及的日期大约为公元前1680年。一般人认为的喜克索斯牧羊人王朝是从1674年开始的,许多人怀疑喜克索斯人就是希伯来人。“喜克索斯”的含义就是“外域的统治者”。喜克索斯人进入埃及是个重大的历史课题。这个历史之迷的清理将附带解开更多的历史难题,包括中华民族的组成到底是埃及人还是以色列人或者他们的合体。
  在“古代埃及”地图上,我们清晰地看到有一个历史事件得到严肃体现:从死海东南角的犹太人居住地迦南地区,有一批人在“公元前18世纪末”到达了下埃及“歌珊”这个地区,是为“喜克索斯人入侵”事件。这与雅各带领族人迁居到歌珊难道真的没有关系①?
  拉尔夫在《出埃及》一书中断言,“出埃及”很可能有两次,一次是摩西出埃及,一次是喜克索斯人之前几百年还应该有一次。有关“出埃及”的历史事实记录在著名的“大风暴”石碑上面。摩西确实是去了迦南,但喜克索斯人最后去了哪里大家却不知道。我认为把拉尔夫怀疑的另外一次以色列人出埃及与中国的商、周建立放在一起看就有了答案——那些人到了东方,建立了中国的商朝。
  约瑟在埃及做大祭司或宰相开始,实际上也就是雅各家族开始在埃及掌权的开始。从后面的许多事例中可以看出,所罗门之前的所有时期,祭司的权利实际上常常大过法老②。他独享无上的荣誉,因为唯有他可以解释各种怪异现象,并且与神沟通。换句话说,无论以法老的帝王之位还是以祭司的职位,以色列人都可能“统治”了埃及400多年。再早的亚伯拉罕也曾经长期居留在埃及,甚至有人认为希伯来人一直就居住在埃及,迦南和耶路撒冷只是他们的两个重要据点而已。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2)
  所以当我们谈到埃及文化的时候,不要忘记埃及文化中的以色列色彩,同时也不要忘记以色列人的埃及血缘存在。以色列人与古埃及的关系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密切。但可惜的是,人类3000年前的历史基本上没有详细完备的资料可供参考,无论埃及还是两河流域甚至希腊、中国的历史,都得依靠偶然而零星的考古成果来推测。再加上时间遥远,我们的许多历史概念都可能与事实南辕北辙,故而做彻底的大胆假设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远古的一言堂本身将是错误的开始。在我的系列猜想中,有许多假设看似虚妄,但我都没有丢弃,即便可能损害全书的可信度我也不会放弃,因为任何的怀疑线索都是珍贵的。做这个探索需要特异手段、特异思维。
  以色列带着一切所有的起身来到别是巴,就献祭给他父亲以撒的 神。夜间,神在异象中对以色列说:“雅各,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雅各就从别是巴起行。以色列的儿子们使他们的父亲雅各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坐在法老为雅各送来的车上。他们又带着迦南地所得的牲畜、货财来到埃及。雅各和他的一切子孙都一同来了。雅各把他的儿子、孙子、女儿、孙女并他的子子孙孙,一同带到埃及。
  雅各的长子是流便。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 西缅的儿子是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还有迦南女子所生的扫罗。利未的儿子是革顺、哥辖、米拉利。 犹大的儿子是珥、俄南、示拉、法勒斯、谢拉;珥与俄南死在迦南地。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伦、哈母勒。 以萨迦的儿子是陀拉、普瓦、约伯、伸仑。西布伦的儿子是西烈、以伦、雅利。以上6个儿子是利亚在巴旦亚兰给雅各所生的儿子,还有女儿底拿。儿孙共三十三人。 迦得的儿子是洗非芸、哈基、书尼、以斯本、以利、亚罗底、亚列利。 亚设的儿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韦、比利亚,还有他们的妹子西拉;比利亚的儿子是希别、玛结。这是拉班给他女儿利亚的婢女悉帕从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十六人。 雅各之妻拉结的儿子是约瑟和便雅悯。约瑟在埃及地生了玛拿西和以法莲,就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的。便雅悯的儿子是比拉、比结、亚实别、基拉、乃幔、以希、罗实、母平、户平、亚勒。这是拉结给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十四人。但的儿子是户伸。拿弗他利的儿子是雅薛、沽尼、耶色、示冷。以上是拉班给他女儿拉结的婢女辟拉从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七人。与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儿妇之外,凡从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 还有约瑟在埃及所生的两个儿子。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雅各打发犹大先去见约瑟,请派人引路往歌珊去。于是他们来到歌珊地。约瑟套车往歌珊去,迎接他父亲以色列。及至见了面,就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他们本是牧羊的人,以养牲畜为业,他们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带来了。约瑟招呼他们:“等法老召你们的时候,问你们说:‘你们以何事为业?’你们要说:‘你的仆人从幼年直到如今都以养牲畜为业,连我们的祖宗也都以此为业。’这样,你们可以住在歌珊地,因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①。”
  或许这是一个隐喻,下埃及的人信仰羊,而上埃及的人们信仰牛②。宗教纠纷一直存在,与政治斗争、权力斗争纠缠在一起。
  中国长江流域的人们主要信仰很明显为牛,偶见羊崇拜,更多的民族牛、羊都信。有关这方面很杂乱,有人认为以色列人有羊崇拜,但实际上我们也会看到大量以色列人崇拜金牛的场面。
  在众多家族人物中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但”,这个雅各的儿子只有一个后代“户伸”,显得人单力薄。
  尽管雅各疼爱妻子拉结,但由于利亚是第一个正妻,并且先生儿子,众为六男一女,从以上也能够看出来,利亚与其丫鬟所生的孩子势力大而人丁兴旺,拉结自己的孩子与其丫鬟的孩子明显人丁稀疏。但约瑟这个拉结的孩子却又是全埃及的统治者,兄弟间的不平衡或许会在日后发作为一些规模不等的宫廷戏。
  雅各见到法老,给其祝福。 法老问雅各说:“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对法老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
  按照《圣经》记载雅各在147岁时死亡。
  雅各临终遗言要回迦南地:“葬在父亲睡的地方”。约瑟起誓一定会实现父亲的遗愿。这也是个中国人至今流行的丧葬观念:死后葬回故里,并且儿孙一定要遵从长辈的遗言。
  为期七年的空前大饥荒在继续。约瑟利用以往的准备收买了周边国家所有人的家产和地产,约瑟在埃及的地位空前稳固。
  雅各的临终祝福富有戏剧性。约瑟把他与埃及妻子所生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领过来,雅各主动提出给他们“祝福”——一种政权移交仪式。有意思的是,雅各故意放错了顺序。玛那西是长子,雅各却用右手放在以法莲头上,把左手放玛拿西头上。
  这个举动使约瑟“就不喜悦”。说明他们就王权继承顺序发生了分歧。约瑟故意纠正父亲,雅各却不予理会继续他的“祝福”,并且说:“我知道!他也必成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他兄弟的后裔要成为多族”。于是次子“以法莲在玛拿西之上”。
  假如是一般的“祝福”,还用分什么先后呢?雅各与约瑟又何必要对这个顺序动气呢?看来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祝福”。
  雅各还对约瑟说:“我要死了,但 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并且我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我都赐给你,使你比众弟兄多得一分。”请注意实际上目前以色列人都在埃及,但这里的“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并不在埃及,按照一般的推测是在阿拉伯半岛北部或者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也就是说,以色列的王朝土地很可能覆盖了埃及北部以及以北地区,大约3 900年前的以色列统治的是个广大的帝国,而以色列本人恰好是埃及的一个法老(在约瑟之前)。事实上古埃及的领土确实曾经延伸到过两洒流域。
  为了把祖先神圣化首先去掉他们的世俗高位是个习惯的做法,从亚伯拉罕到雅各,最后到耶稣都一样,《圣经》让他们作为一般的普通人出现。牧羊人、木匠,这些身份并不影响他们的神圣,反而团结了广大的平民信徒——这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核心。
  “祝福”意味着雅各王朝的结束,约瑟王朝的兴起。假如按照顺序继承约瑟的将是约瑟与埃及人混血的孩子“以法莲”。
  我猜想,约瑟给每个家族留下一条根,但其余的或被驱赶或被分封了。强大的古埃及王国有发展殖民地的习惯,他们的兄弟姐妹就是那些殖民地的统治者。
  这个时期存在着如此多中东人被迫出走的机缘:以色列人与埃及人的嫌隙,12个兄弟之间的嫌隙,罕见的大饥荒持续。一旦有合适的家族和航海民族结合在一起,那么有组织的向东迁徙就会出现。
  49:1 雅各叫了他的儿子们来,说:“你们都来聚集,我好把你们日后必遇的事告诉你们。
  “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是我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但你放纵情欲,必不得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我的榻。
  “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器具。我的灵啊,不要与他们同谋;我的心哪,不要与他们联络;因为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
  “犹大啊,你弟兄们必赞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敌的颈项,你父亲的儿子们必向你下拜。犹大是个小狮子。我儿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卧如公狮,蹲如母狮,谁敢惹你。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3)
  “西布伦必住在海口,必成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
  “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但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①。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
  “迦得必被敌军追逼,他却要追逼他们的脚跟。
  “亚设之地必出肥美的粮食,且出君王的美味。
  “拿弗他利是被释放的母鹿,他出嘉美的言语。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②。弓箭手③将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但他的弓仍旧坚硬,他的手健壮敏捷。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以色列的盘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你父亲的神必帮助你,那全能者必将天上所有的福,地里所藏的福,以及生产乳养的福,都赐给你。你父亲所祝的福,胜过我祖先所祝的福,如永世的山岭,至极的边界,这些福必降在约瑟的头上,临列那与弟兄迥别之人的顶上。
  “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夺的。”
  他又嘱咐他们说:“我将要归到我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你们要将我葬在赫人以弗仑田间的洞里,与我祖我父在一处,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①他们在那里葬了亚伯拉罕和他妻子撒拉。又在那里葬了以撒和他妻子利百加。我也在那里葬了利亚。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原是向赫人买的。”雅各嘱咐众子已毕,就把脚收在床上,气绝而死②,归到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去了。
  雅各死了,用香熏了40天。想必这是埃及法老规定的制作木乃伊的日期。由于哀悼仪式的宏大,迦南地的人看见之后说“这是埃及人极大的一场哀哭”,以至于他们在约旦河东岸的哀悼之地因此而更名被命名为“亚伯麦西”。排场之大可以看出来这并非普通人家,其实这个《圣经》家谱之所以能够一直传续下来,就是因为它从头就是帝王世系表。非常幸运的是,在摩西时代得到了系统整理。
  奇怪的是约瑟只自己和兄弟们回到祖坟那里,他的妻子儿女被留在埃及。这显然是个严肃的政治考虑,很明显不能空巢。
  约瑟在110岁四世同堂时去世。
  以上纪年全部累加,从亚当开始总共12 183年。
  12 183年全部按朝代计算,忽略他们的生年。假如我们按每个人大约在40岁左右生子,计算时再去除20个人的生育年龄,那么实际上的存在岁月就从12 183降到了11 383年。
  从亚当到今天有历史记载的人类王朝史按照《圣经》看应该是15 000多年。由于年代的久远,太多的记忆无情地消失了,对于远古的史实必须依靠假设试错才能重建。
  想想仅只用2 0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在一种新的文化土壤上就发展出航空航天、电话、核能、电脑等尖端科技。假如人类曾经有漫长的15 000年,他们到底发明过什么样的先进武器呢?我常想是否人类也许在过去的数万年间也发明过尖端的科技而把人类自身突然打回到了石器时代,才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文明。比如挪亚方舟时代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转折期,但此事件似乎与气候有着更大关联。挪亚之前的8 575年中到底出现了什么科技、什么灾难,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所知的就是有秘密深埋在地球的沉默当中。假如说金字塔建设我们还可以用笨重的密集劳动来解释的话,则4 000年前的巴比伦人有使用电池的痕迹(以“巴格达电池”著称③)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的。地球上有太多的现象无法用现有的历史知识来解迷。
  幸亏我们有了《圣经》,它给了我们一丝光线,使我们在茫然无知中洞然开朗,一切的启发由此而来。
  作为“龙的传人”,让我们特别关注一下对“但”的预言:
  “但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
  “但”为什么受到父亲如此的预言祝福呢?我们应该注意到“蛇”、“虺”与“但”家族的特殊关系。蛇类有可能是“但”这个以色列支系的特殊图腾。(我注意到中国历史一个细节,商汤原有两个宰相:一个叫伊尹,另外一个叫“仲虺”①——他与但家族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该“祝福”也显示了雅各不喜欢“但”。因为但的母亲辟拉与雅各的长子流便通奸。
  实际上“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的“虺”在普通英语《圣经》版本中为“the horned snake”,就是“长角的蛇”,这不是中国的龙又是什么呢。查KJV版本,其翻译与“龙”更接近一步:
 
  “Dan shall judge his people, as one of the tribes of Israel. Dan shall be a serpent(巨蛇) by the way, an adder(龙纹蝰) in the path, that biteth the horse heels, so that his rider shall fall backward。”
  在《圣经》后面的附录“名词浅解”里,我惊讶地发现这些话语:“龙,一种想象的猛兽。在《圣经》中称呼为蛇”。也就是说,古代中东就有龙的说法,并且“龙就是蛇”。这和中国人的说法是一致的,龙、蛇同源,只是大小的分别,龙为大,蛇为小。“蛇”在中国的别称就是“小龙”,在我河南老家,蛇从来只被称呼为“长虫”。黄河中游的人们有广泛的蛇崇拜传统,尤其是山西一带,至今在农村里还能看到这个风俗的痕迹。他们看到蛇一般不会加害,反而会供起来,一旦无意中伤害认为会危害家族,对蛇可谓诚惶诚恐,这是一种远古的迷信遗存。
  如此说来,以色列的儿子“但”的图腾就是“龙”。而我们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以色列的“但家族”建立了中国的周朝,这个结论应该并不出人意外。“周公旦”的“旦”我认为是姓氏,不是名字。不过“但家族”建立中国周朝的根据确实不算多,主要为:第一,周朝的建立者之一名字叫“旦”;第二,以色列“但家族”出现的时间与周人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三,“但家族”被赋予实质上的“龙”图腾,今天的中国人普遍被认为是“龙的后人”;第四,“但家族”明显在中东受到排挤,在后面我们将看到但家族几乎是分封中最少的一个家族,可判断为他们家族的主干离开中东而外迁于某个殖民地。
  这里有必要就周公旦对中国的姓氏稍做分析。我认为中国人的姓氏体系成熟在大约1000年前,但基本成型却是在周朝。总体中国人却也部分继承了中东人的姓氏观。
  许多人声称自己姬性,大半中国人都会说自己的姓氏来自“姬”,如黄帝、周文王、周公旦、秦始皇等都姓“姬”。这说明他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与“姬”有关,我们可以假设这个祖先是雅各(Jacob)就能解释这个“姬”姓根源。后来的家族分支使他们产生了第二阶梯的重要姓氏,比如“但家族”除了姓“姬”(Jacob)还可以姓“但”(旦,Dan)。这一时期有一些姓名上的混乱,我们不可以用今天的姓氏观念去套上古时期的姓氏观念,他们当初取名的规律与禁忌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比较“随意”,并且有滚动取名的可能,这个规律不仅在现今彝族地区的取名习惯上得到验证,而且汉人也有这个传统,比如今天的“孙”姓就来自一个叫“姬慧孙”的人,姬慧孙的孙子“武仲”竟然姓了孙,此后才有了孙姓,就是滚动取名的可能。所以“周公旦”的“姬”姓并不影响他来自“但家族”,这个“旦”很可能就是他的第二阶梯姓氏在他名字中的体现。同时周朝的“周”又引出中国的“周”姓,也说明双重甚至三重姓氏的存在,这个现象有可能类似于中东地区人们的多个命名。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其他周人名字中出现“旦”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考察,我只能说这偶尔浮出水面的一个疑点已经是我的幸运;假如给我猜测的机会,我会认为出于某种忌讳周人并不愿意处处选用以“但”来出现,比如“但家族”在中东出身卑微不愿意继续启用也并非没有可能。另外,这个家族从后稷开始起码有三个人名叫“姬昌”,我甚至怀疑“昌”也是他们的某个祖先支系,但是最终却没有兴盛起来,正如“旦”也没有成为中国的一个显赫的姓氏一样。有关中国古代的姓氏学我认为需要重新全面地研究对比。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4)
  我对雅各这句预言的完整理解是:但要作为以色列的一个支派而成立一个国家,他就是那里的统治者。他必定要打败白马图腾的(鲧部落?)家族而取代之。(这也让我想起来中亚许多民族和国家至今有崇尚白马的习惯,甚至国徽都以白马为题。)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蛇不只代表但家族,而且代表整个以色列家族,他们出埃及时屡次在法老面前使杖变蛇、蛇变杖,都说明了统治权威与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一)阅读方法和思路的转变
  中国的商朝始于“简狄(女)生契”。商朝应该是个与“玄鸟”图腾有关的民族,“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几乎在所有的时期,《圣经》中的祭祀皆以牛羊为多,独独在雅各带领以色列家族迁往埃及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出现了:《圣经·利未记》“1:14 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
  以色列人“鸟”的燔祭很及时,即出现在中国的商朝建立前夕。中国的商朝先祖和以色列人有一种共同崇拜的圣物是“鸟”。实际上在埃及文化里,“鸟”的地位更加突出,即鹰,《圣经》里是“斑鸠或是雏鸽”。这期间以色列人全部都在埃及。中国商朝的创始人“简狄”因玄鸟而孕。
  中国人所谓“玄鸟”是什么鸟呢?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那竟然是个人面鸟①!这正是埃及文化。《圣经》中大量出现的“基路伯”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面鸟!
  中国神话继续说,“玄鸟”后来演变为“玄女”②,并且她还是西王母的爱女,贵为“黄帝”师傅,是位女战神。
  《大荒东经》云:“东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惟海神。”
  《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海外北经》注说:禺“乘两龙”。③
  看来黄帝与人面鸟颇有缘分。顺便补充一个典故,中国春秋时代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也经常以人面鸟的造型出现,那就是扁鹊。
  玄女据说受了西王母之命,才来授符法于黄帝,故后来称为“九天玄女”娘娘。後世一直认为九天玄女是战神①。
  以色列民族中也一直不缺乏有勇猛女将的传统,甚至其中的一个还做了以色列的“士师”。另外考古发掘的妇好墓也证明了这一女将传统在中国的延续。所以玄女是位战神不应该出乎我们意料。只是她是一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所以不能绝对肯定其性别与存在时间,但可以肯定这样一位人物原型的存在,神话肯定在此基础之上尽情发挥了。神话经常发生“多合一”,同时也会发生“分身”。这是参考神话传说时应该注意的规律。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商从西来”,但是我没有理由断定他们具体属于哪个支系。对《圣经》语言方式的熟悉使我相信,《圣经》的众多作者一定会记载一切重要的历史和家族——假如中国的一个大朝来自以色列家族那就一定会留下印痕。种种迹象表明,《圣经》家谱史官一直都很清楚从中东分家出去的人们后来发生的曲折故事,包括中国发生的事情他们都一清二楚。但是限于当时的地理划分概念以及一些对非正统家族的忌讳,还要顾虑宗教的表达方式,故而其语言表达异常隐晦,但也非常巧妙地有许多暗示,只要你细心阅读总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在寻找夏、商、周三代起源中最让我头疼的是商朝。最开始时一点头绪都没有。但我坚信《圣经》作为严谨的族谱一定会给出线索或答案,只是我们没有掌握其密码系统而已,另外或许它的密码体系根本不为人们所注意。反复重读《圣经》成为必然。我试探改变阅读方式,并且改变观念,我开始在以前没有留意过的环节探索答案。
  首先我注意到“预言”。
  原本我是一直排斥“预言”或“祝福”文字的,后来我才觉得这部分应该是被我关注的重点,由此我的视野豁然开朗。排斥《圣经》中的预言(或祝福)是不明智的。
  人类古典文献中有许多预言,但是预言与预言之间有差别。有些预言是提前说出的,有些预言却是事后补充的描写,《圣经》中的预言我认为就多属于事后描写,因为《圣经》的通盘整理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所以这之前的所有“预言”都可能是后来人们在完全掌握事实资料后的加工处理,其历史价值不容怀疑,甚至一般的民族传说与神话价值都不能与之相比。所谓“预言”,实际为史实总结。用“唯心”“唯物”观点来硬套一本距离我们观念很远的古人著作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既然要打破常规那就彻底打破,这样的思维才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思维,才能适用破解千古之迷的万难任务。
  (二) 围绕“犹大”
  1.再看预言
  “犹大”就是“犹太”。以前我已经说过,中国人有把“j”翻译为“伊”、也就是把“j”作“y”的习惯。“Judah”就成了“犹大”。但实际上中国人也会把“J”音译为“姬”。
  “犹大”(Judah)与“简狄”非常接近,两者声母是一致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知道“简狄”为女性。有没有可能她是犹大的妾或者女儿所以就继承了这个“犹大”的姓氏而被翻译为“简狄”了呢?古埃及神话传说中也有男性怀孕的故事,比如何露斯的伯父塞特就有怀孕的经历。
  假如“犹大”与“简狄”不是同一人,那么这两个人名字的相近也成为我们怀疑以色列人与中国商朝起源关系的重大证据,西方人的名字通常在一个词根下做稍许变化就分别给男女共用,比如Juliet是女人名字,Julian是男人名字。“犹大”(Judah)为男、“犹滴”(Judith)为女,同样道理。
  “简狄”的后代与“夏”的后人“启”有同样的名字“qi”(启),则说明夏、商之间同宗的可能极大,同一族群的人才有可能有同样的取名习惯,“qi”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后代共用的姓氏。同时,在此建议玛雅学者注意一个问题,玛雅地区类似“奇”或者“契”的发音很可能与以上两“qi”有关,比如《奇.亚伯兰》。
  重新阅读雅各对“犹大支系”的预言(不懂英语者可以回头阅读“雅各的预言”一节),发现了更多的犹大家族与商朝之间的神秘关系。
  KJV:Judah, thee shall thy brethren praise: Thy hand shall be on the neck of thine enemies; Thy father's sons shall bow down before thee.
  此句更明显地表示出“犹大家族为王、其他兄弟朝拜”的局面。这个预言可以说起码在一个地方实现了:后来的以色列大卫王即为犹大家族后裔。他们是否也有可能去到东方,而且有一支犹大人同样做了(商朝)领袖让其他同宗兄弟称臣了呢?完全可能。犹大家族在12兄弟中势力最大,但为什么过了那么久远的年代才作了王,原因就是他们家族中没有王室血统,只有约瑟家族可以作王。但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怀疑为王的大卫的埃及血统是否有法老的血脉,先存疑。
  Judah is a lion's whelp; From the prey, my son, thou art gone up: He stooped down, he couched as a lion, And as a lioness; who shall rouse him up?
  狮子,是中国古代非常敬畏的一种图腾。这里狮子成为犹大家族的象征或图腾。
  有一个事实请大家注意:迄今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中国本土有狮子。或者可以说,中国就不生产狮子。汉代才有西域的人给中国带来狮子以供王室娱乐。所以中国先秦之前的“狮子”图腾肯定是外来的。至于来自哪里,具体什么时候进入中国,这是个严肃的历史问题,并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世界上狮子的主要产地就在中东地区。
  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统治象征竟然都是狮子,假如不是商周时期的图腾狮子,何以从娱乐目的直接进入威严的王权序列?所以,无论是否发现有先秦的狮子造型,我都不认为汉代的活狮引入是中国人狮子崇拜的开端。传统中国和古代中东人都有用狮子看门的习俗,但这个习俗最早使用者应该是苏美尔人,我认为这是明显的“有约而同”。所罗门时代更是明确描写了狮子列在台阶两边的威风。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5)
  中国汉代以来的“狮子舞”闻名于世。但狮子图腾不仅在中国昌盛,而且在印度尤其如此。从1950年起,狮子成为印度的国徽。可以说,狮子图腾有了一条明显的东进路线:中东——印度——中国。
  有必要指出的是,后来“但支系”在预言中也作为“狮子”出现,但它是“小狮子”。
  综合起来,我认为以扫家族、犹大家族、约瑟家族以及但家族都与中国的商、周两代构成有关。中国典籍中较早出现狮子是在汉代,商周时期尚未看到有狮子的记载。是因为狮子为王室独有而不让百姓染指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在中国出现,暂且存疑。但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周朝活动的地区,例如陕西米脂县等石狮子雕刻为一绝,其广泛与普及达到了家家有狮子、处处有狮子的程度,实在值得深究其中的历史根源。
  另外,狮子在中国古代是身份的象征,连狮子身上的卷毛多少都是有分别的,级别越高卷毛越多,最多可达十三撮,俗称“十三太保”。七品之下官员不能使用狮子装饰,可谓等级森严。这里同时请大家注意“十三”与“七”的特殊数目①。
  “你象狮子一样曲下前身,然后隐伏下来”,这句预言说明犹大家族并非最初即为王。这正是历史事实:在中东约瑟家族一直为王;在中国,商朝曾经对夏称臣,并且商汤被夏桀囚禁(从契到汤共14代也可视为一种隐忍)。汤被放后伐桀成功,在伊尹的帮助下建立了商朝。由于简狄是位女性始祖,是个著名战将,所以“作为一个母狮(lianess ),谁敢惹你?”
  在西方流行的十二宫中,狮子座就暗示着犹大。由狮子我联想到中国湖南境内有一条浏阳河,它是不是一条“狮子河”(Lion River)呢?当然了,这要看最初他们使用哪一种语言,并且这种语言与英语的“狮子”发音有多接近了。
  还有一种可能,在中东势力极大的犹大家族有一位公主和亲到了中国。商也有可能在犹大之前就存在,但由于后来犹大家族的加入更为发达昌盛。我之所以把犹大与商联系起来实在是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嫌疑在后面,轻易放弃这个疑点很可能使我们走更多的弯路。推翻一个疑点是容易的,但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疑点却很困难。
  The sceptre shall not depart from Judah, nor the ruler's staff from between his feet,until Shiloh come: And unto him shall the obedience of the peoples be.
  君权节杖会一直掌握在犹大家族的手中不分离,同时还有“圭尺”在手里。这个“ruler”是个特别的东西,为什么在这里提出?我想它代表着“建筑技术”或“天文历法”含义,这是个知识与文化的象征,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丁字尺等在古代一定是犹大家族的独特标记。在“现代英语版”翻译中,前面的“节杖”没有分歧,但是后面的“law-giver”却替代了“ruler”翻译。这里可以把law-giver当作金字塔的建筑师,因为law也可以作“尖锥物”讲。无论如何,“规尺”与中国古代应该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现在把几个有牵连的信息放在一起看看。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钟林先生在奇文《〈圣经〉中的伊甸园,100%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的论证》中说: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唐代古墓中,出土了二三十幅古老的伏羲女娲图(其中之一见图):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斜着瞳仁深情相望,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相交。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背景为可用“规矩”画出的“日月”及“星座图”。
  不要忘记,开创商朝的九天神女“简狄”也被看作是“女娲”。而这幅画中的“女娲”竟然手执规尺。犹大家族又与“尺规”有关。并且这个商朝的女先人“简狄”名字和“犹大”如此接近。犹大的家族又是古代中国人信仰的狮子家族。这一切加在一起难道不是太巧了!
  由此看来,伏羲应该是犹大家族的人了。伏羲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的始祖,年代甚至早于黄帝。在商朝出现这个时间够“早”吗?所以这个伏羲与女娲的名称给这两位先祖我认为是不恰当的,他们只是对于祖先或者一个王朝建立者的指谓而已。这幅画表现一个王朝(商朝)的建立者并且加以神话夸大为伏羲、女娲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伏羲为商,黄帝为周,倒也可以说得通。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画像是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发现的。它具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西域的陆路在商朝的开通,另外是中原与西域民族的血缘联系比我们原先想象得要紧密得多。
  古代祖先不拿权杖而拿规尺是个新鲜事。这副画确实应该看作是一个族群的祖先,此画可说有王家气派,两者的高贵可以由蛇与太阳的烘托而得以证明,同时蛇与太阳的造型也再次证明了他们与中东古老文化的渊源。
  这样的图画看来决非偶然,而是相当普遍,是一个时代的政治共识。在现今北京市三年制初中使用的《中国历史》课本83页《汉代的神怪画像》为相同的造型,其中还有大量的中东装饰物“人面鸟”,中间一男一女蛇身而手举尺规。
  中国古代有一种所谓“LTV”装饰纹,多出现在一些铜镜上面,实际上就是“丁字尺”的各种演绎,但我认为它们最初应该出现在一些与天文有关的日晷上。金字塔的建设历来被认为与天文有对应关系,所以在上古时代掌握了天文历法与金字塔建筑的人们一定是等级很高的族群。这样的族群一旦走出文明核心地带(中东),他们理应是殖民地的统治者。
  让我们回到《辞海》,看看最常见的“商量”由来。原来“商”是“量器”。我们把画中的“女娲”以及与“尺规”有关的犹大家族和“商”联系在一起,根本不是牵强附会,而是个绝妙的推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犹大家族以尺规为贵,但是他们家族以“商”为族徽却是事实,因为有雅各的预言为证。另外,不仅妇好墓中的玉器证明了中原之“商”曾经与遥远西域有密切联系,而且这幅新疆出土的画更强化了这个结论:商来自西域。另外补充一句,中国的度量衡单位最早的使用时间也多是“商代”,并且只是“度”,至周朝方多有“衡”、“量”的使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长度”单位的引进,当然是一份光荣,他们自然会到处炫耀这个光辉事迹。这些手拿“尺规”的先人建立了中国的“商代”是比较可信的。而在《圣经》中有这个图腾的人在雅各的预言中也只有犹大一家。
  假如说夏朝来华的路线是完全采取的西域陆地线路的话,那么认为商朝很可能在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地理知识后采取了南北两路、水路并用的迁徙路线,但重点依然是北路西域之线。
  KJV:The sceptre shall not depart from Judah, nor a lawgiver from between his feet, until Shiloh come; and unto him shall the gathering of the people be.
  有些英语版的《圣经》中根本没有提及“Shiloh”,汉语版本中也没有,但是16世纪的KJV却保留了更原始的信息。这个Shiloh是一个地名,在《圣经》中一般翻译为“示罗”,也有翻译为“细罗”的。“Shiloh”距耶路撒冷以北40公里,其历史地位非同小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一次圣幕集合就在这里,12个家族的抓阄分封大会也在这里召开。
  《圣经》对这里的翻译为“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我的翻译是:“在那个示罗的先知来到之前”,犹大家族的人一直做以色列的王。在《圣经》记载中,犹大家族确实曾经长期为以色列王,统治了整个以色列人,大卫和所罗门就属于犹大家族。但是在(犹大家族的)所罗门死后的公元前931年,局势发生了改变,从此以色列分为南北朝,10个支系在北,犹大独自在南,各自立国,南北朝开始。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6)
  《列王传》11:29 “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后来北国的王耶罗波安)。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他们二人在田野,以外并无别人。亚希雅将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①。’”
  可以说这条预言由此得到了“验证”:“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出现之前犹大人为王,他出现之后便推翻了犹大人为以色列王的局面。
  49:11 Binding his foal unto the vine, and his ass's colt unto the choice vine; He hath washed his garments in wine, and his vesture in the blood of grapes:
  这句预言的分歧也不大。这里我有一个猜想,这个充满葡萄树的地方应该在我国西北,那里以盛产葡萄著称,自然也是生产酒的故乡。先前挪亚曾经因酒裸睡,说明酿酒技术至晚7000年前就有了。也所以“酒池洗衣”也当是“正常的”。但这里的“酒池洗衣”恐怕是个“挥霍奢侈”的隐喻。既然上面先知亚希雅把自己的外衣当作国土和政权的象征,那么这里的象征有什么不可以呢?所以这句预言的意思就是,“在酒池肉林中的淫乐使犹大家族的后代(商纣)丧国”①。
  众所周知,中国商代君王酗酒成风,追求享乐。《史记·殷本纪》称:“(商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用“酒池肉林”形容骄奢淫逸;加上暴政,商纣终于丢了政权。周朝为了吸取商朝的教训,曾经严令禁酒,同时在青铜器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朝的酒器比商朝减少大半。中国发生的“酒池肉林”典故出现在以色列人书写的预言之中,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对掌握的历史事实的精确再现。请注意《圣经》的全面整理时间远在中国的商朝之后。
  顺便也来说一说酒。一般认为酒不是发明,而是一种发现,意即酒可以在外界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产生。并且西方人多认为酒的产生才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为制造酒人们才开始生产粮食,人类之所以吃饭是因酒而产生的粮食。无论怎样,人类造酒的历史应该非常早。在中国境内的考古可以证明酒在至少5000年前就已出现。夏朝当然也不缺乏酒文化,著名的杜康就是夏人。《吕氏春秋》中则认为“仪狄作酒”,也是在夏禹时期。按照酒可以自发的说法,在人类发明了陶制盛器之后酒就出现了,所以假如说酒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创造了酒,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太晚。《黄帝内经》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有人就传说黄帝是酒的发明人。恐怕这是游牧民族的痕迹。我推测后面《士师记》4:19中的“奶子”即是接近“醴酪”的物品,存疑。
  49:12 His eyes shall be red with wine, And his teeth white with milk.
  “酒池(肉林)”结局显示的不是美丽的景象,而是骄奢淫逸的恐怖结果:“eyes red”在英语中绝非好事。至于为什么牙齿会“ white with milk”我却不甚明了,或者这是一个很具体的所指,我一时没有答案,但我有一个草率的推测是商朝保持了部分游牧特色,所以才会有很充沛的“牛奶”。
  预言中还有一个提示,“小驴子”是指谁呢?应该是以萨迦。首先,在排序上他是犹大的弟弟,这个小骡子或者小驴子都是合码的。然后在预言中他被父亲称作“小驴子”,更为准确的是,他被预言其家族会被强制作了奴仆。“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多么形象的描写啊。不知道“白马鲧”是不是这个家族的后人。或者他们是哈萨克人吗?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国旗上是太阳和鹰,国徽上是两匹飞奔的骏马。
  从留在以色列的剩余家族来看,以萨迦家族产生了以下民族,他们的名称习惯给了我另外一些联想。《圣经·民数记》:“按着家族以萨迦的众子,属陀拉的有陀拉族;属普瓦的有普瓦族”,这些名字的排列组合在中国西南部和印度等地也很常见。
  2.玉圭、方尖碑和鼎
  《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这些话是商汤用来给自己夺权开脱的。就是说:我不是自己要攻打夏的,是因为“天命”。“子”是商汤自己。
  我在上本书中,已经简要论证过,“天”在中国古文中不单指天空,也指“西方”母国,也就是说,中国地区在夏、商以及西周时代还是很敬畏“西天”的命令的,相当于早期殖民地对母国的敬畏。中国少数民族那里有一些“天神”的神话或传说,可以考虑为此类现象①。这里可以解释为,商汤说:他得到了中东母国的指令与支持,派个玄女“简狄”过来。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玄女受中东指令(天命)而来,然后“生商”、挟“古帝”以自重,击败夏朝,建立了商朝。“宅殷土芒芒”,我推想这是指建立茫茫大阴宅:金字塔。也就是说,他们家族原本是可以建造金字塔的家族②。由于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种国力的体现,所以有金字塔技术的家族完全可以改做别的,他们做了方尖碑。就在犹大出生的前后时期,大约公元前17世纪,金字塔在古埃及结束,方尖碑开始在古埃及出现,同时期的中国商朝出现如方尖碑一样的玉器!
  犹大家族来到中国肯定在哪里复制过金字塔,但是由于人力物力远远不及古埃及国力,所以只能因陋就简建立象征性的金字塔,如把石质改为土质,由大变小。秦始皇陵就是一个四方锥的金字塔,但那已经是商之后千年的事情了,可视为一种文化继承中的变形。但从秦始皇墓的坟土炒制以及工程之浩大都能看出定有类似传统可寻。另外,南方三星堆文化也有皇帝为爱妃远途从家乡挑土的描述,这在中国惊世骇俗,但在古埃及这些事情想必都不过是小菜一碟。
  我怀疑金字塔的建设是一门牵涉到国家政权的秘密技术,既不允许外传,也不允许一般人模仿建设,更不是一般人力可为,这就是其他地区难以见到同样金字塔的原因。但是绝对的限制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中国西夏王朝的土制金字塔王陵群,并且中国一般百姓也喜欢在坟头上搁一块尖状石头皆可视为金字塔传统的某种继承。中国东周时期王室对于方锥坟墓的独享更说明了金字塔文化在中国的特殊。
  关于圭,《辞海》中说“周代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圭起于商代比较合理,刚开始比较稀少,下个朝代才可能“常有发现”,并且简狄玉圭已经在美洲发现更说明了这一点是可信的。圭在商朝只能王公贵族使用,“天子执圭,发号施令”更应该是指商代。过了几百年后,到了周朝就普及到民间,这是一条必然的发展痕迹。
  圭是什么东西呢?根据《辞海》解释,既是“质量单位”也是“测距工具”,尤其是测量日影的工具。所以犹大家族很可能是在中东参与过天文发现的族群①,所以执圭成为他们的特权。最初的圭尺很可能是一种实用工具,由于只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或贵族使用,所以成为身份的象征,质量改为玉石成为礼仪祭祀用品,也可列为族徽。有心人可以拿中国古代常用的尺圭和埃及、以色列等地的度量衡单位做一比较,它们之间的单位之比想必会有某些神秘联系。
  一直致力于中国人与玛雅联系说的王立先生在一篇《殷人渡海说考证》中说:“2001年夏,玛雅文物展在中华世纪坛展出了3个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La Venta地方发掘的一处距今约3200年的遗迹中,太阳神庙地下,发掘出16尊高七、八英寸的翡翠蛇纹岩雕像和6块玉圭。其中15尊雕像是黑色的,呈同心圆状排列,都面向一尊红色雕像②,玉圭上刻有中国文字。中国学者王大有、宋宝忠、王双有最先释读出其中的殷商先王先公等名号。一块玉圭上刻着:俎女戍茧翟伯(肉祭有戍氏长女简狄③);一块玉圭上刻着:(火)农妣辛(火祭神农裔高辛氏帝喾);一块玉圭上有契、相土、王亥等名......这些雕像与玉圭是殷商王族的祖先牌位,对当时的人们而言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们不仅证实史书关于商先世记载的可信,而且证实殷商王族在墨西哥生活过。”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7)
  美洲出土的玉圭与“简狄”的联系让人惊喜。我同意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国而去的殷商后人的说法。
  “俎女戍茧翟伯(肉祭有戍氏长女简狄)”,这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考古成果。
  在这个地方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夏朝时期有许多“有”族,起码应该有九个。《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九有”意思为“九域”。这里与中国的“九文化”就开始有了联系。我们少数民族中有“九兄弟”的祖先传说,还有“九个太阳”一个为王,一直到后来与王权直接相连的“九五之尊”。但我确实没有找到中东与“九”相符的后代数目。并且禹时代已经有过九州。这真是让我迷惑的一个问题。
  3600年前的商汤老婆就是“有辛氏”,她又是哪个家族呢?是夏商和亲的见证吗?我没有答案。
  但我们知道,犹大的两个儿子,早在迦南地迁徙到埃及之前就“死了”。会不会是他们俩带了另外几个家族的共9个同宗兄弟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国的“9有”?由于以他们为主,所以全部都从了“犹大”的姓氏,以至于所有这群人都以“有(通“Judah”之“犹”)”命名自己的家族?其实周人之祖后稷之母姜就是炎帝之后的“有邰氏”!此“有邰”与“犹大”是什么关系?
  查《辞海》,“九”与算术的联系也异常紧密。这让人欣喜,因为“尺规”正是用来计算的工具。“九九乘法口诀”据说起源很早,春秋时期视之为“薄能”。我们推测“乘法口诀”起源于商朝当不为过。而数学本身在古代就被称为“九九”。“算计”本身也是“九九”,比如“打小九九”。还有,“量九土之所入,而治理其赋税”。“九土”表示山水。“九山”,有解释为“九州大山”。还有“天子居处有九门”。“九天”指“皇室”。“九五”之尊则来自《易经》“九五,飞龙在天”,指帝位。“九龙”则不仅四川省内有古县名,并且它恰处雅砻江上的事实也让人惊讶。不知道香港的“九龙半岛”是古名还是今名。“九丘”《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九台”,市名。“九译”,汉代之前谓不同民族或外国的语言经过的辗转翻译——“九译”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让人浮想联翩,汉代之前按照中国的正统历史观根本与外国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发生“九译”呢?这个矛盾使正统历史观露出了矛盾的马脚。“九宵”等与土地密切联系的词汇使我强烈意识到,所有这些原本来自于巍峨高大的金字塔,而“九”实际上通“丘”更是显示了与坟丘的联系,也就是“九”与金字塔建设的联系,它指出了金字塔所连带的数学关系。商代是一个数学与建筑、地理大发展的年代,因为他们有了尺规,而同期的埃及正是金字塔技术成熟的时期。
  再回到“圭”。中国《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楚国为了捉拿出奔吴国的伍子胥,曾悬赏:“得伍子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看来手中拿圭是个极高的政治待遇。
  但玉圭为什么是这样一头尖另外一头方的特殊形状呢?长久凝望玉圭那上尖下方的形状,我豁然开朗。
  为什么中国没有埃及那边直刺青天的大方尖碑?首先因为人力和技术有限,古代中国远没有埃及发达。古代统治者往往以制造一些普通人制作不了的东西作为神示,以证明其为“天之子”,比如金字塔、神像和方尖碑等。在中国同样有类似心理存在。
  王杖在中国失去作用的原因恐怕就在这里。埃及法老有金字塔,所以埃及王拿一根小棍就代替象征了。
  但是普通人仅用杖根本不能说明自己的权威,谁都可以造一根小棍来指挥天下。没有人力物力制造金字塔和方尖碑的古代中国统治者怎么办呢?中国人以笨重的“鼎”来代替这一切。传说中国最早铸鼎者是禹,目的是从多方面辨“神、奸”,其中一个意思不外是:我能造出这么大的鼎来,你能吗?所以我才是上天拣选的唯一人才,我才是“受天命”的人。这是为什么在中国笨重的“鼎”逐步成为王权象征的由来和真正原因。中国最大的商鼎司母戊竟然达到800多公斤,不说工艺,仅只是采矿与冶炼技术也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禹之造鼎,实际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他带来了中东成熟的青铜工艺。之前的中国文化代表应该是陶和玉器。造鼎既是一种新技术示威,也是一种科技垄断。金字塔、方尖碑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东巨大的方尖碑既是技术的象征也是王权的象征,所以从那里过来的人不会忘记方尖碑的特殊意义,到了中国便简化为玉圭!两者形状一模一样,功能几乎一模一样,分别只在大小。
  拉尔夫这样解释一根大约公元前1450年的埃及方尖碑的意义:“作为太阳的象征符号,方尖碑大都成对地树立在神庙的入口处。方尖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日晷的指针使用”。这个解释再一次把中国境内的玉圭与犹大家族的“ruler”族徽以及《伏羲、女娲》图联系起来。
  对于全球王室用杖、只有中国人用鼎的传统,我还有另外一个猜想:中国地区承认自己从属于中东的母国,所以从来没有为王的非分要求。古代等级森严,对于王权人们从来不敢有所僭越。鼎本为没有政治含义的食用器皿,用来烹煮肉等,后来演变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礼器,比如社会政治结构的最上端的人们可以使用九鼎八簋,次一个等级的用量逐渐降低,一直到只可以用一鼎,平民百姓则一个都不可以使用。那么作为这个等级序列的最顶端,同样有他们不可跨越的雷池:王杖是绝对不能使用的,因为在中国的“王室”从中东的角度讲不过是“诸侯”而已。这就是在中国见不到王杖的原因,鼎反而成为王权象征。长期以来人们把中国的鼎作为“王权”象征看待,是个错觉,将其作为“省长”或“总督”的象征才可能比较接近事实吧。
  3.“外面的”事情《圣经》为什么不提起
  隐约感觉到,《圣经》与中国历史一样避讳提及“外面”的事情,喜欢以“我”为中心,外面的事情有时故意装做不知道,甚至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存在,周边皆为不屑“狄夷”。在古老显赫的中东家族那里,年轻的中国显然是他们眼中标准的“狄夷”。
  但《圣经》作者会不会出于什么善意的动机对受到驱逐或自愿离开中东的家族全部故意隐而不谈呢?这里面或许有约定俗成的重大理由,正因如此《圣经》对这一传统本身更是讳莫如深,以至于在《圣经》中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这一理由的表述。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试图从常理进行推理,但都不太确定,最后在一本书中偶然地得到了一个答案,并且出处来自一本谈中东历史文化的读物,这使我欣喜不已。
  “在古代(中东)社会,把某个成员驱逐出社区就是最重的处罚了。它相当于(罢黜)今天的公民权,判处死刑。因此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驱逐出乐园,也就标志着他们在乐园的公民权被取消了,死亡了。他们从此之后就要和上帝创造的那个充满危险的世界搏斗,这和判处死刑实际上是一码事。正因为如此,在古代农业民族中,都有安土重迁的情结。①”
  传统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民族代表,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与中东之间的又一文化联系。中国人如此重视外出动迁、死守家园也不愿意搬迁的心理从这一点也算是找到了根源,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判“死刑”。远走他乡不仅标志着自己生命的消亡,也标志着在家谱上永久消失,所以它更是一种耻辱。时间久远之后我们忘记了“安土重迁”的原由,但却机械地保留了该传统,中国人即便是死也要“落叶归根”的心理是这一古老传统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延伸。被驱逐的恐惧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但有人会以此来反驳我的“全球文明同源论”:既然中国继承了安土重迁的传统,一般意义上的西方人也应该同样如此,但为什么今天的西方人就和东方人有不同观念呢?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8)
  文化或者文明会发生变革,并且有些变革是根本性的。如今天的西方人就接受了如此的变革:
  大家公认西方人的文明源头是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②,他们早在3000年前就逐步抛弃了中东的传统,改信“两希”(希腊哲学、希伯来宗教)。也就是说,尽管西方人的种族同样从中东出发,但是他们接受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故而他们得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在这同时中华民族没能彻底改革。中国人一直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文化特征,包括安土重迁的文化。中国的“古老”不仅体现为历史之长,更体现为革新之不够的“落后”与“保守”。当然我不认为与种族和民族性有关,我认为历史是“偶然的”。总体而言,“西方文化”以艺术与宗教为指南,中华文明以“宗法道德”和“世俗王权”为主线,两者之间经过两千多年的分道扬镳,高下分别已见。前者以真理为圭臬,后者以权威为准,利弊显见。找到这个文化根源,文化革新的急迫性也摆在了全体中国人面前,振兴中国必以文化改革为先。
  中华民族在今天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很可能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次最为彻底的文化革新。刨除传统是复杂的社会工程,其后果也难以预料,利弊同在,收获不同,但无论如何继续改革开放势在必行;我本人对于中华民族源的全新探查假如没有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心态就无法继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或许正在从保守的传统中逐渐走出来。
  《圣经》的作者一再“避讳”记述外面的事情,可能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完备的地理概念,他们对于后代远去的地方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起用他们知道的熟悉名字替代(比如“西珥山”、“以东地”等),但是却告诉了我们大致的方位,至于名字当时还是一片空白或者重复故乡的名称。
  (三) 围绕“简狄”
  有关商朝的建立,其实不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几股势力的共同联合结果,牵涉到以扫家族、犹大家族、约瑟家族,还有但家族。并且他们在中国建立的远不只是我们所熟知的殷商一个国家,很可能还有其他并存的政权,比如中国长江流域就很可能还有一个政权。三星堆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商”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国西域肯定还有其他政权与商并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以后进一步关注、区分。但本书只讨论中东和中国两端,再细的结论不在本书范围。
  第一次在《圣经》关注“以扫”时,这行文字使我几乎惊呆:
  “26:34 以扫四十岁的时候,娶了赫人比利的女儿“犹滴”,与赫人以伦的女儿巴实抹为妻( And Esau was forty years old when he took to wife Judith the daughter of Beeri the Hittite, and Bashemath the daughter of Elon the Hittite )。
  “以扫”的老婆就叫“犹滴”,英语为“Judith”。假如用最接近的音译实际上应该为“居狄”。这时我意识到:这不就是商朝之母“简狄”嘛!
  假如为事实,商之母“简狄”与夏之母“夏甲”之间有一层特殊的关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简狄”贵为开国之母,可以安居中国的原因所在。
  28:6 以扫见以撒已经给雅各祝福,而且打发他往巴旦亚兰去,在那里娶妻,并见祝福的时候嘱咐他说:“不要娶迦南的女子为妻。”以扫就晓得他父亲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便往以实玛利那里去,在他二妻之外,又娶了玛哈拉为妻。他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尼拜约的妹子。
  “简狄”(或“犹滴”Judith))与“夏甲”亲孙女“玛哈拉”同为以扫之妻。以扫带领族人过境夏人之地是完全可以的,并且这个姻亲很可能是有目的的政治联姻。以扫娶“犹滴”早于娶“玛哈拉”,时间与原因都符合。
  从先后而言,商明显后于夏两代。以扫的父亲“以撒”与“以实玛利”是同父异母兄弟。夏、商之间也有多层次的血缘关系,他们两个家族在中国达成联姻:“以扫”与“玛哈拉”堂兄妹结婚。这个联姻合乎传统习惯。
  传统历史观中商朝突然取代夏朝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它们是错落的并存关系。“Judith”的后人发达成为商,然后才取代夏,之间经过了14代人。总体来说,“三代并存说”和“三代取代说”看来都不完全正确,应该说“三代错落存在”、“错落取代”才正确。我们会在后来看到周朝同样与商朝并存的痕迹,这都是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有亲属血缘关系,所以他们可以安然相处一段时间。他们之间的分别也很显然,假如没有任何区别就没有必要彼此取代了,但是他们之间又明显有血缘亲族联系。旁证之一是:周朝时期“姬姓”占有的封地最多,次之大姓为“姜”、“姒”、“子”等,然后才是百官。假如不是亲族周朝“姬人”何必要善待自己的敌人“姒人”与“子人”呢?至于“姜姓”我一直怀疑是以色列的12部族之一。
  “简狄”(Judith)的儿子“契”可能是谁呢?以扫的所有子孙体系清晰地列《圣经》中,但是没有发现“犹滴”的后代。王族的家谱记载方式是称王才记,而中国的“契”第十四代后人才称王,中东的人恐怕就是想记也记不起来了,这或许是为什么“契”在中东没有记载的原因所在?
  假如说夏朝是闪族人与埃及人的结合体,那么商朝就是闪族与含族人的结合体。因为Judith是“含族”的赫人(何利人)。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的居民应该同样与Judith有牵连,也就是何利人。由于母系氏族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商朝的主体构成为“含族人”,很可能中国的“汉族”、朝鲜的“韩人”以及日本的“大和”都与此有关,突厥、匈奴等也与之有可疑关系①。
  考古证明,在中国区域分布广泛的新石器时代直到夏商,无论大江南北,西域和东南,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尽管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对于这个奇特的现象我们只能以他们来自一个大的文化源头来解释,那就是他们全部来自中东以及周围地区,所以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大同小异了。否则的话,在古代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解释所有的这些分散居住相隔千年的人们是如何交流沟通的。我的推测是,他们在中国境内并不一定有广泛的接触,但“同源”却使他们有了足够多的共同点。
  此书二校期间,我突然发现这样假设“商朝”的起源或许更为合理:“殷商”就是来自“Esau”(以扫)的发音,他的妻子正是“简狄”(Judith)。更绝的是,“以扫”就是“以东”,“以东”就是“红色”!而中国的“殷”正是“红色”。音义皆合!他们夫妇俩大约生活在3800年前。“殷”“商”分离而合都可能是一种巧合。当然也有可能只是“殷”来自“以扫”。
  (四)黄帝传说与商朝关系
  黄帝形象以威严著称,实际上暗示了不断的严酷政治形势与战争。
  与黄帝征战的不仅有炎帝,还有蚩尤。炎帝有埃及特色,蚩尤也同样有显著的埃及特色,从其牛头蛇辫来看,无疑属典型的古埃及文化。我的匆促推测是,蚩尤与炎帝同为夏人,两者的差别是,蚩尤明显信仰牛,而炎帝明显信仰羊,可能分别来自上埃及与下埃及。黄帝不说地域,假如论族别当为以色列人。
  黄帝的特殊,黄帝的扑朔迷离,让人生疑。他的地位之高,他的神圣不可侵犯,他的不具体,我认为黄帝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位具体的人,而是数个人物的合体。
  从时间和对手来看,假如我们把黄帝看作上帝耶和华(Jehovah)倒是更为合理。黄帝实际上从声母与韵母的不同方向推测既可以是“华帝”,也可以是商朝之“商帝”,然后至“上帝”。这一解读也为中国周朝之后的“姬”姓找到了另外一个根据,因为“耶和华”的第一个字母“J”就可以读“姬”①。中国古代文献确实一致认为黄帝为“姬姓”,这点是没有疑问的,疑问只是他为什么姓“姬”。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29)
  夏朝人为什么不姓“姬”,因为夏甲自己是埃及人,她的名字与J无关,以实玛利的妻子也是埃及人,他们很可能并不信仰耶和华(Jehovah)。正宗埃及人的信仰不同于以色列人。这需要更多论据来证明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与希伯来人之间宗教信仰的一些细微差别,国内外资料都罕见,只能慢慢积累推测,一时半会不会有定论,也存疑。
  商朝是夏与周之间的过渡,在文化上与血缘上都处于尴尬模糊地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夏朝姓“姒”(si),与耶和华没有一点关系。商朝姓“子”,假如我说他来自“J”也不能算没有根据,从口腔发音部位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颇接近。但是到了周朝,所有贵族王室就直接“姬姓”了。而他们却追认商朝的“黄帝”为自己的祖先。这个现象本身让人颇费思量,一个新朝忘记前朝还来不及,为什么周室却追认前朝黄帝?最大的可能是“子”通“姬”,皆来源于“J”,例如秦始皇的父亲叫“子楚”,但秦始皇也说姓“姬”(同时他又“嬴姓”)。商周两朝为什么共拜一个人,因为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个神,他是两朝共同的祖先与神的结合体。
  他是个从“天”国来的神,所以周朝统治者也称“周天子”:周帝是耶和华的儿子?故而既姓“姬”又是“天”之子——母国在中东,就具有了最正统的身份。
  我还有个看法,商朝的“子”实际上就是周朝的“姬”,它们同样来自一个音“J”,周朝为区别于“子”而另立了“姬”。
  从《圣经》看,耶和华并非出现于摩西时代,而比之要早得多。该宗教可能一直与金牛崇拜等原始宗教相抗衡,并且这个宗教一直流行于“牧羊人”中间,而埃及的“牧羊人王朝”很可能就是希伯来人。直到今天,基督教也不反对对于羊的喜爱,偶尔在一些基督教画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羊被放在画面的正中央,这反映了一些原始痕迹。我们可以说黄帝所战蚩尤正是原始宗教的金牛教代表,不过黄帝同时与羊崇拜的炎帝作战,说明了他们之间可能有更密切的族源关系,但很可能有先后到达中国的些微差异。在古代兄弟之间为土地资源战争也是常见的。
  我有个更大胆的推测,这个黄帝原形是约瑟本人。他曾经是埃及法老或宰相。中国神话传说中“简狄”为黄帝的师傅,实际上的世俗关系是:《圣经》中的“犹滴”(Judith)是约瑟的伯母。后来把约瑟敬为神明而称“华帝”最终却转为“黄帝”,伯母帮忙是很正常的,名为“师傅”实际上替代了世俗辈分的高低。
  还有一个旁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寿命为111岁,而约瑟的寿命是110岁,一岁之差经常是由于计算起点的不同引起的,完全可以看作黄帝与约瑟是同岁。
  《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不仅商母“简狄”是鸟,并且传说中的黄帝大旗上也全是鸟类! 这个黄帝肯定与古埃及有密切的文化联系。被卖到埃及的约瑟恰好符合这个特点,甚至他高举鹰旗远征于古代的中国大地我认为也符合情理(今天埃及的国徽依然是只鹰)。既然元人可以远征两河流域,那么在人烟稀少的3000多年前从中东打到中国来就根本不是问题。
  假如说具体到个人而升华为神,为全民族信奉的“黄帝”,我除了怀疑他来源于约瑟外,实际上也怀疑为“以色列之父”:雅各(Jacob)。以上为几个猜想,都存疑,等待更多的神话专家梳理这一关系。但这三个途径全部有一个字母为他们名字的开端:“J”。
  在中国黄帝是位严肃的雷神,在《圣经》中同样有掌管雷暴的人,一旦人们做了不好的事情,上天雷神就发怒,如此之例《圣经》原文中比比皆是。我们中国人至今在农村还有类似的说法:雷是神在天上发怒,谁丧良心就挨雷劈。犹太教(以及延续下来的基督教)在以色列中的成立是从3200年前开始的。早在商朝的中国人自然不会有今天概念的犹太教。
  同一个神发展为中国最显赫的祖先黄帝,在以色列该形象成为一神崇拜的源头。查看中东所有的宗教崇拜,多为动物,犹太教的耶和华是第一个没有其他装饰的人形神。我认为这是祖先崇拜的演变,即便在今天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依然有祖先崇拜的传统,这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也承认埃及本身的许多人型神就是祖先崇拜的一种,比如何露斯系雷神就是如此。把家谱作为宗教文本的《圣经》更是一个具体的祖先崇拜的证据。这一宗教概念同样被带到了中国,“黄帝”出现了,他既是人又是神,成为了最具有威力的祖先与神的合体。
  与黄帝和简狄有很大关联的“西王母”假如有雏形的话,那么只可能是“利百加”或“撒拉”。“利百加”是“以撒”的妻子,雅各的母亲,简狄的婆家嫂子(妯娌)。哈萨克人假如是以撒(Isaac)后代,在伊犁附近生活也符合这一逻辑,那里出现一个巨大的“伊塞克湖”也就不使人意外了。《圣经》中也曾有发生饥荒以撒带领家族从迦南北上的记载。
  黄帝为什么出现于商朝但却没有具体为某个王,原因就在于他是位商朝崇敬的祖先神。商朝人经常拿他来说事,甚至偶尔会在特殊的场合指称某位领袖就是“黄帝”,久而久之,人神合一。又加时间久远,更是神人难辨,连时间也上下几千年。
  假如不进行多种假设来一一破解,则黄帝这个人物的迷雾恐怕永远拨不开。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重门击,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易·系辞》①
  上面特别提到的“垂衣裳而天下治”,一方面说明了古代纺织在4000年前已经相对发达,当时统治者可以着华美的衣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生产力的低下,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着华衣,所以飘洒的华服(“垂衣裳”)竟然成为皇帝的必备条件与象征。我们将在后面的《圣经》原文中看到衣裳在神职人员中的重要,耶和华常常亲自发话指定具体衣服的款式是什么样子。古代衣裳实在非同小可,恐怕哪些人穿什么衣也是有规定的,不可越等级而乱穿衣。

《出埃及记》
  《圣经》从约瑟开始年代记载就已不清晰,其后成为一片空白。那时中国商朝已经开始。遗憾的是,这前后时期正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关注的一个时期,因为中国的历史相对“清晰”的记录就是从4千年前开始的。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只能靠一些碎片积累。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出埃及记(1)
  《圣经》从约瑟开始年代记载就已不清晰,其后成为一片空白。那时中国商朝已经开始。遗憾的是,这前后时期正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关注的一个时期,因为中国的历史相对“清晰”的记录就是从4千年前开始的。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只能靠一些碎片积累。
  我们已经知道,在中国夏商时期以色列人与埃及人共同居住在埃及。不知何故,大约400年后以色列人越来越引起埃及人的不满,最终所有的以色列人沦为埃及人的奴隶,并且所有新生男孩遭到屠杀,或被扔入河中。我认为可能与宗教和种族矛盾有关。
  摩西家族属于雅各的儿子利未人后代,摩西被法老女儿收养的故事家喻户晓。
  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去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那女人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把他藏了三个月。直到她不能把他再藏了,就拿一个蒲草箱来,涂上沥青和石漆,把孩子放在里面,把箱子放在河边的芦苇丛中。孩子的姊姊远远地站着,要知道孩子究竟怎样。
  那时,法老的女儿下到河边去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了在芦苇中的箱子,就打发自己的使女去把箱子拿过来。她打开了,就看见那孩子;看哪,孩子哭了,她就怜悯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孩子的姊姊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从希伯来妇人中给你请一个奶妈来,为你乳养这个孩子可以吗?”法老的女儿回答:“你去吧。”孩子长大了,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他就作了法老女儿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Moses),说:“因为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过了些日子,摩西长大了,有一次,他出去到他的同胞那里去,看见他们的重担,又看见一个埃及人打他的一个同胞希伯来人。摩西左右观望,见没有人,就把那埃及人击杀了,埋藏在沙土里。第二天他又出去,看见两个希伯来人彼此争斗着,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 那人回答:“谁立了你作我们的领袖和审判官呢?难道你想杀我,好像杀那个埃及人一样吗?”摩西就惧怕起来,心里想:“这事必定给人知道了!” 法老听见这事,就设法要杀摩西;摩西躲避法老,就往米甸地①去居住。
  有一天他坐在井旁。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水槽,要给父亲的羊群喝。有些牧人来了,把她们赶走;摩西却起来,救了她们,也给她们的羊群喝水。她们回到父亲流珥那里,父亲问:“今天你们为什么赶着回来呢?”她们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了牧羊人的手,而且还为我们打水给羊群喝。”
  ……
  那人把自己的女儿西坡拉给了摩西作妻子。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因为他说:“我在异地作了客旅。”
  过了很久,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在捆锁中叹息,他们就呼求,在捆锁中的呼求达到 神那里。
  在何烈山①摩西开始受神召唤,他开始承担把以色列人领出埃及的历史重担。也从这里开始,《圣经》中出现了以色列人对埃及人的明显仇恨。
  迦南本来是亚伯拉罕等人不喜欢的地方,他们喜欢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突然间这时的迦南却成为以色列人所谓的“流奶与蜜的”神圣家园。但这时居住在迦南地的是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从《圣经》上看他们祖上曾经与以色列人是同根:挪亚之后。居住在埃及已经4百多年的以色列人要回到迦南必定要经过一场血战。
  亲兄弟以刀兵相见,自古如此,今天也没有改变。不要说500年、5000年前的兄弟族人,即便是同代的亲兄弟也免不了出现刀兵相见的局面。假如每个人认识到全球一家亲,那么今天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和裂痕,而是一个人类的伊甸园。
  但这里出现一个意外。埃及人假如一直杀死以色列人的男孩或长子,这个民族的纯洁度从头就应该受到怀疑,因为他们必须依靠外族的男人来传宗接代。或许这是真的?因为至今以色列人依旧保持着重视母系血缘重过男系的传统。最奇怪的是,作为以色列人不仅摩西没有死,摩西竟然还有一个叫亚伦的哥哥也没有死。
  这段历史中肯定有一些与事实不切之处,由于是“当代史”——《圣经》的整理就是在摩西时代才开始的,所以某些情绪表达上会有少量的出入,可能比以往的任何年代都更为不客观一些。但是在阅读《圣经》的过程之中,我已经看到《圣经》的书写者其实是些特别智者,对我们几乎知无不言,但是又异常委婉。这是怎样的一些特殊的智者啊,他既要对历史秉笔直书,又要符合宗教的要求,让“神”也满意,多不容易!
  另外一个引人注意的事实是,从这里开始,神开始通过先知的眼睛展现一些奇迹了,比如蛇变杖、杖变蛇,还有麻风病的治愈等,“百姓就信了”。直到耶酥那里,展示奇迹成为人们信仰的动力。之前没有这些,所以我认为是摩西开始的犹太教突然增加的这些色彩,同时很可能整理这些档案的学者全部在摩西时代改写了部分历史的色彩,但基本的数据(比如年代)却没有改变。从历史上看,无论哪个国家的史官都具有秉笔直书的理想使命,能够承担书写历史的人们都不会有辱使命的,但是为了宗教他们可能会做出一点点妥协。这个传统中国人照样继承了。
  阅读《圣经》,我想应该把摩西之前的《圣经》与摩西之后的《圣经》看作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
  《圣经》的整理是在“近代”(指摩西时代),而摩西之前的一个时代却反而比任何时候都不完全,甚至断掉了,这可真让人纳闷。我觉得可能出于忌讳而被人故意毁舍。
  摩西按照耶和华的嘱咐去向法老请求,他要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遭到法老拒绝。由此法老还故意加重了以色列人的苦难,所以连以色列人自己也不信任摩西了。
  耶和华只好让摩西和亚伦再次去请求法老放他们走人,并且显示了许多奇迹,这些奇迹无一不给埃及人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其中之一包括杀害埃及人的长子。埃及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血腥斗争越来越严重。但是摩西与法老的关系却没有彻底破裂,甚至他经常走上王殿与法老论理。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不能以法老的女儿收留了摩西来解释的。一个收留的孩子,又是以色列人,法老完全可以杀了他。但是法老却长久耐心地与摩西谈判,我认为这时期的法老一定也是以色列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希伯来人”。只是他们与摩西不是同一个支系,或者他们的血缘中有更浓的埃及人色彩,所以他们才会对摩西使用特殊的周旋政策。我怀疑其中当时的法老是约瑟后人,至于后来在摩西的出埃及家族中出现约瑟后人,他们也只是一部分约瑟后人,并非全部。他们出埃及的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并非全部出于政治,埃及的沙漠化以及对于全球北方地理知识的了解,比如欧洲与亚洲、美洲的知识,都可能使生活于埃及的人们做出北上的战略转移。进入迦南也有可能是摩西与法老他们在埃及的共同选择,但《圣经》却做了另外的表达。当然这个猜想连我自己也认为过分大胆,存疑。
  “出埃及记”宗教意味大大加重,家谱意义却被忽略,甚至连精确的纪年都没有了。这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好在还是有一些。
  他们各家族首领的名字记在下面:以色列的长子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这些是流便的各家族。西缅的儿子是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和迦南女子的儿子扫罗;这些是西缅的各家族。利未众子的名字按着他们的世代记在下面,就是革顺、哥辖、米拉利。利未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革顺的儿子,按着他们的家族,是立尼、示每。哥辖的儿子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哥辖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三岁。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和母示。按着他们的世代,这些是利未的家族。暗兰娶了自己的姑母约基别为妻;约基别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暗兰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亚伦娶了亚米拿达的女儿拿顺的妹妹以利沙巴作妻子;她给亚伦生了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娶了普铁的一个女儿为妻;她给以利亚撒生了非尼哈。按照他们的家族,这些就是利未人的各首领。这亚伦和摩西,耶和华曾经对他们说过:“你们要按着他们的军队,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 那对埃及王法老说要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就是这摩西和亚伦。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出埃及记(2)
  利未是雅各12个儿子中的第三个。我们假设雅各逃亡舅舅家的时候是20岁,在舅舅家干活7年娶了利亚,第三个孩子是利未。那么我们大约推测雅各在30岁上生了利未①。
  《圣经》中人类12 183年的累加是在约瑟王朝结束为基础的。约瑟在110岁时逝世。
  利未一生137岁。哥辖133岁。摩西的父亲暗兰137岁。我们用三者相加的407来接续12 183时,必须去除约瑟的这支110,因为约瑟与利未同辈,相差无几。那么结果就是:12 183-110+407=12 480年。这就是摩西之前的人类文明年代:大约12 480年。再加上摩西所处的公元前1 250年至今的3 254年,那么《圣经》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大约15 734年。
  当摩西与法老谈判带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摩西已80岁,亚伦83岁。
  他们与法老的多种斗争,包括给埃及人降灾,显示了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政治谈判,并且他们手中有自己的硬牌。摩西很可能是具有埃及王子继承权的人,法老女儿养子的身份可能是个编出来的故事,掩盖了一些真实的历史,但他的政治地位之高却是事实。由于得不到他想要的一切,他选择了彻底离开,这是个要挟。但是他要带他的族人走,其实这时候就不存在纯种的以色列人,他们早与埃及人通婚混血了。过于强调民族血统的纯正其实很可能只是当初的政治口号和策略。
  摩西有没有可能是实际上被驱逐的呢?就是如以往的祖先“以实玛利”、“以扫”他们一样?但是由于摩西这里开始整理族谱,所以他更改了真实的史实,因为被驱逐是不名誉的。不管摩西是否具有王权继承者的身份,但有一个原因阻挡了他成为法老:尽管摩西面貌俊美,但是据说他的舌头受过伤害。这在古代足以构成不能为王的“不完美”缺陷。对于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来说,他是不能忍受上天的这个安排的,所以他唯有选择离开重建自己的王国。另外,他不是长子。
  按照常理奴仆就是财产,庞大的群体就构成一个国家,所以埃及法老不可能轻易答应摩西带领族人离开,那是在分裂国家。无论遭受多大的灾害,《圣经》里的法老就是不让他们离开。假如不是局面特殊,假如不是法老与这摩西之间有难言之隐,法老可能早把摩西与亚伦杀了。不能杀害他们的唯一原因是这其中有隐情,而这个隐情也可能正是摩西要离开的根本原因。
  《圣经》上曾说:“约瑟遵着法老的命把埃及国最好的地,就是兰塞境内的地,给他父亲和弟兄居住,作为产业”。这个兰塞就是歌珊附近的尼罗河下游地区。这里因为住着雅各与他的12个儿子,所以这里几百年后成为以色列人的集居区。
  当初来的不知道总体有多少人口,只知道雅各的亲人就有七十多人,但400年后摩西带走的俨然是一个国家,他们是60万人!并且这60万人还只是军人,还没有计入随军家属。周朝起兵攻商时也不过40万大军。
  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到疏割去,除了小孩子以外,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又有混杂多族的一群人和他们一同上去;他们还带着羊群牛群和无数的牲畜同去。他们把从埃及带出来的生面烘成了无酵的圆饼。这生面原是没有发过酵的,因为他们被驱逐离开埃及①,所以不能停留,也没有为自己预备食粮。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的时间共有四百三十年之久。就在四百三十年届满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全军都从埃及地出来了。
  看来他们又象是偷跑的,因为法老追上了他们,带着600辆兵车。摩西施展魔法让红海断流,以色列人徒步穿过红海,埃及追兵葬身海底。
  “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他们到了“汛的旷野”。在地图上从“兰塞”到“汛的旷野”这段距离共大约300公里,也就是说,这60万人的大迁徙花了15-45天时间,我们取中,加上追兵的危险,用了大约30天时间,一天大约10公里。借摩西的速度推算古代条件下大规模迁徙的速度和距离之比:大约3000公里需要300天。所以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大规模迁徙假如到中国去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到美洲则可能长达三年左右。放松一点的话,无论从中东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去,5年时间则是足可以了。有一个现实案例:13世纪的马克·波罗从意大利出发到达中国腹地大约使用了3年半的时间。假如有目的的大规模迁徙,我认为比这个时间还要短。
  为了避免激烈的战争,脚跟不稳的摩西带领的这支大军不敢直接进入到地中海东岸人口稠密地区的“迦南地”。他们一直曲线前进,所以这些人历尽各种苦难,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绝境,包括无水无粮。
  这个在沙漠边缘迁徙流动的时间长达40年,摩西出埃及前就已经80岁。人心的涣散和一部分人离开这个队伍是可以理解的。而他们现在正在西奈半岛的南段,会不会有人在这段时间离开摩西转而向红海出海口而去呢?
  《圣经》的“年代列表”对这40年的限定是公元前1250年-前1210年。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百夫长制度实际上是摩西岳父贡献的。
  “十诫”也在这动荡年月之中成立了。
  神吩咐以下这一切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经把你从埃及地,从为奴之家领出来。
  “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做偶像,也不可做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各物的形象。
  “不可跪拜它们,也不可事奉它们,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恶我的,我必追讨他们的罪,从父亲到儿子,直到三四代。
  “爱我和遵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施慈爱,直到千代。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 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的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要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工作。
  “但第七日是耶和华你的 神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你的仆婢和牲畜,以及住在你城里的寄居者,不可作任何的工。
  “因为耶和华在六日之内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就歇息了;所以耶和华赐福安息日,定为圣日。
  “要孝敬父母,使你在耶和华你的 神赐给你的地上得享长寿。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证供陷害你的邻舍。
  “不可贪爱你邻舍的房屋;不可贪爱你邻舍的妻子、仆婢、牛驴和他的任何东西。”
  青铜器与金银饰品的制造在当时的以色列已经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同样高度发展的还有纺织与服装工艺,玉石加工、木工技术也已经成熟。从以下可以得出这些结论: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告诉以色列民,叫他们给我送礼物来,所有心里乐意奉献的人,你们就可以收下他们给我的礼物。以下是你们要从他们收取的礼物:金、银、铜、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灯油、膏油的香料和焚香用的香料,绿柱玉宝石和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的宝石。他们要为我建造圣所,使我可以在他们中间居住。 按着我指示你建造会幕和一切器具的样式,你们要照样建造。
  “他们要用皂荚木做一个柜,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高六十六公分。你要用纯金包柜,内外都要包上;柜上的四围要做金边。你要铸造四个金环,安放在柜的四脚上,两个环在这边,两个环在那边。你要用皂荚木做几根柜杠,并要用金包裹起来。你要把柜杠穿在柜旁的环中,以便用杠抬柜。柜杠要常留在柜的环中,不可抽出环外。你要把我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你要用纯金做施恩座,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你要用黄金锤成两个基路伯,放在施恩座的两端。这端做个基路伯,那端做个基路伯,二基路伯要与施恩座连在一起制造,在施恩座的两端。二基路伯要在上面展开双翼,遮掩施恩座,基路伯的脸要彼此相对,他们的脸要朝着施恩座。你要把施恩座安放在柜顶,又要把我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我要在那里和你相会,也要从施恩座上面,从二基路伯之间,告诉你一切我命令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事。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出埃及记(3)
 
  “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八十八公分,宽四十四公分,高六十六公分。你要用纯金包桌子,桌子的四围要做金边。你要给桌子的四围做七十五公厘宽的框边,框边上的四围要做金边。你要做四个金环,把金环安放在桌子的四角上,就是在桌子的四脚上。环子要靠近框边,用来穿桌杠,以便抬桌子。你要用皂荚木做几根桌杠,又要用金包裹起来,桌子要用桌杠来抬。你要做桌子上的盘子、碟子、酒杯和奠酒用的瓶,这些你要用纯金制造。
  “你要用纯金做一个灯台,那灯台你要用锤锤成;灯台的座、干、杯、球、花,都要与灯台连在一起。灯台的两边伸出六个枝子;一边有三个灯台枝子,另一边也有三个灯台枝子。 在第一个枝子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在另外一个枝子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伸出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每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灯台相连,从灯台伸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球和枝子都要与灯台连在一起,都是从一块纯金锤成的。你要做灯台上的七个灯盏,这些灯盏要放在灯台之上,使灯光照亮对面的地方。灯台上的灯剪和灯花盆,也是要纯金做的。要用三十五公斤纯金做灯台和一切器具。你要留心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去做。
  “你要用十幅幔子来做会幕;幔子要用捻的细麻、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做成,并要用巧工绣上基路伯。每幅幔子要长十二公尺,宽两公尺,每幅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其中五幅幔子要彼此相连,另外五幅幔子也要彼此相连。其中一组相连的幔子最后一幅的边上,你要做蓝色的钮扣;在另一组相连的幔子最后一幅的边上,你也要这样做。在这幅幔子上,你要做五十个钮扣;在另一组幔子最后一幅的边上,你也要做五十个钮扣,这些钮扣要彼此相对。你要做五十个金钩,又要用钩使幔子相连起来,成为一整个会幕。
  “你要用山羊毛做幔子,作会幕上面的帐棚,你要做十一幅幔子。每幅幔子要长十三公尺,宽两公尺,十一幅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你要把五幅幔子连在一起,又把另外六幅幔子连在一起,你要在帐棚前面把第六幅幔子折叠起来。
  “你又要用染红的公羊皮做帐棚的顶盖,在上面再盖上海狗皮。
  “你要用皂荚木做会幕的竖板,每块板要长四公尺,宽六十六公分。 每块木板要有两个榫头,彼此连接,会幕的一切木板你都要这样做。你要给会幕做木板;给南边,就是向南的一面,做二十块木板,在这二十块板底下,你要做四十个银插座;每块木板底下有两个插座连接它的两个榫头。你也要给会幕的另一边,就是北面,做二十块木板和四十个银插座。这块木板底下有两个插座,那块木板底下也有两个插座给会幕的后面,就是西面,你要做六块木板。在会幕后面的两角上,你要做两块木板。木板的下截是要双的,一直连到上面的第一环那里,都是要双的。两块都要这样做,要成为两只角。 所以要有八块木板和十六个银插座,这块木板底下有两个插座,那块木板底下也有两个插座。
  “你要用皂荚木做横闩,为会幕这边的木板做五个横闩,为会幕那边的木板也做五个横闩,又为会幕的后边,即西边的木板,也做五个横闩。木板中部的中闩,要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木板要包金,你也要做板上的金环,用来穿上横闩,横闩也要包金。你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会幕。
  “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做幔幕,并且要用巧工绣上基路伯,你要把幔幕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上有金钩,柱脚安在四个银插座上。
  “你要给帐幕的门口做块帘子,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编织而成。你又要用皂荚木为帘子做五根柱子,柱子要包金,柱上有金钩,你也要为柱脚铸造五个铜插座。
  “你要用皂荚木做祭坛,这坛要四方的:长两公尺两公寸,宽两公尺两公寸,高一公尺三公寸。要在祭坛的四拐角做四个角,角要与祭坛连在一块,祭坛要包上铜。要做盆,用来收去祭坛上的灰,又要做铲、盘、肉叉和火鼎;祭坛上的一切器具,你都要用铜来做。 要为坛做一个铜网,网的四拐角上要做四个铜环。要把网安在祭坛下面的围腰板之下,使网从下面直达到祭坛的半腰。又要为祭坛做杠,就是皂荚木的杠,要包上铜。杠要穿在祭坛的环子里,抬祭坛的时候,杠就在祭坛的两边;你要用木板做祭坛,祭坛是空心的。你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去做。
  “你要做会幕的院子。在南面,即向南的一面,要用捻的细麻为院子做帷幔,每边长四十四公尺。帷幔的柱子要二十根,铜插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桁子都是银的。北面也是一样,要有四十四公尺长的帷幔,帷幔的柱子二十根,铜插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桁子都是银的。……院子的大门要有门帘,长九公尺,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刺绣的手工织成,柱子四根,插座四个。院子周围一切柱子,都要用银桁子相连起来。柱子上的钩子是银的,插座是铜的。院子要长四十四公尺,宽二十二公尺,高两公尺两公寸;帷幔是细麻捻的,插座是铜的。会幕中为礼拜用的一切器具和钉子,以及院子里的一切钉子,都是铜的。
  “你要吩咐以色列民把打成的纯橄榄油拿来给你,是为点灯用的,使灯常常点着。
  “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众子,就是亚伦和他的众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都一同来到你面前,作事奉我的祭司。你要为你哥哥亚伦做圣衣,使他有荣耀,有华美。你又要吩咐所有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充满的,给亚伦做衣服,使他成圣,作事奉我的祭司。这些就是他们要做的衣服:胸牌、以弗得、长外袍、杂色内袍、礼冠、腰带。他们要为你哥哥亚伦和他的众子做圣衣,使他们作事奉我的祭司。他们要拿金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去做。
  “他们要拿金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巧工来做以弗得。以弗得要有两条肩带,连接着两端,好使它相连在一起。以弗得上面的带子,它的巧工要和以弗得一样,用来束上以弗得,要用金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做成。你要取两块红宝石,把以色列众子的名字刻在上面,六个名字在一块宝石上,其余六个名字在另一块宝石上,都是照着他们出生的次序。好像宝石雕刻匠刻印章一样,你要把以色列众子的名字刻在这两块宝石上,要把它们镶嵌在金槽中。你要把这两块宝石安放在以弗得的肩带上,作以色列民的记念石。亚伦在耶和华面前,用两肩担当他们的名字,作为记念。你要做金槽,和两条纯金的链子,像做绳子一样拧成,把这像绳子一样的链子放置在二槽上。
  “你要用巧工做一个作判断用的胸牌,像以弗得的做法一样,要用金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做成。胸牌要四方的,双层的,长二十二公分,宽二十二公分。你要在胸牌上面镶上四行宝石:第一行是红宝石、黄玉、翡翠;第二行是紫宝石、蓝宝石、金钢石;第三行是黄玛瑙、白玛瑙、紫晶;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些宝石都是镶在金槽里。 按着以色列众子的名字,这些宝石要有十二块;按着他们的名字刻印章,按他们的名字各代表十二个支派。你要在胸牌上做纯金的链子,像做绳子一样拧成。你要在胸牌上做两个金环,把这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端之上。你要把那两条金链子穿在胸牌两端的两个环子里。你又要把那两条链子的另两端接在两槽上,连在以弗得前面的肩带上。你又要做两个金环,安在胸牌下边的两端,就是靠近以弗得里面的边缘上。你又要做两个金环,把它们安在以弗得前面两条肩带的下面,靠近相接的地方,在以弗得巧工织成的带子上面。你要用紫蓝色细线把胸牌的环子系在以弗得的环子上,使胸牌贴在以弗得巧工织成的带子上,免得胸牌从以弗得上脱下来。亚伦进入圣所的时候,要把作决断用的胸牌,上面有以色列众子的名字,带在胸前,在耶和华面前常作记念。你要把乌陵和土明①放在作决断用的胸牌里。亚伦进入耶和华面前的时候,它们要带在胸前;这样,亚伦就在耶和华面前常常把以色列众子的决断带在胸前。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出埃及记(4)
  “你要做以弗得的长外袍,全件要紫蓝色。在长外袍的正中,头部的地方,要有一个领口,领口的周围要有领边,是用纺织的细工织成,如同战袍的领口一样,免得长外袍破裂。 在长外袍下摆的周围,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做石榴,在长外袍下摆周围的石榴中间,要缀上金铃。在长外袍下摆的周围缀上一个金铃、一个石榴、一个金铃、一个石榴,长外袍要穿在亚伦的身上,好作事奉。他进入圣所到耶和华面前,以及出来的时候,他的声音必被听见,免得他死亡。
  “你要用精金做一面牌子,在牌上像刻印章般刻着:‘归耶和华为圣’。你要用一条紫蓝色细线把牌子系住,好使它安在礼冠上,就是在礼冠的前面。这牌要在亚伦的额上,亚伦要担当干犯圣物的罪过,这些圣物是以色列人在一切圣礼物上分别为圣的;这牌要常在亚伦的额上,好使他们在耶和华面前可以得蒙悦纳。你要用细麻线编织杂色内袍,用细麻布做礼冠,又用刺绣的手工做腰带。
  “你也要为亚伦的儿子做内袍,为他们做腰带,又为他们做头巾,使他们有荣耀,有华美。你要把这些给你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们穿上,又要膏抹他们,按立他们,把他们分别为圣,好使他们可以作我的祭司。你要给他们做白麻布裤子,遮盖裸体,裤子遮盖腰间,直到大腿。亚伦和他儿子进入会幕,或走近祭坛,在圣所里事奉的时候,都必须穿上裤子,免得他们担当罪过而死。这要给亚伦和他的后裔作永远的条例。”
  有这些技术在手,对于以色列人建立了中国四川的“三星堆文化”您是否还会感到意外呢?
  31:18 耶和华在西奈山上与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 神用指头写的石版。
  人民见摩西迟迟不下山,就聚集到亚伦那里去,对他说:“起来,为我们做神像可以走在我们前头领路,因为那摩西,就是把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个人,我们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事。”
  亚伦对他们说:“把你们妻子和儿女戴在耳上的金环摘下来,送来给我。” 全体人民就把他们耳上的金耳环都摘下来,送来给亚伦。亚伦从他们手中接过来,用雕刻的工具雕刻,铸造了一个牛像①;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就是你们的神,就是把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位。”亚伦看见了,就在牛像面前筑了一座祭坛,并且宣告,说:“明日是耶和华的节日。” 次日清早,人民起来,就献上了燔祭②,也带来了平安祭;然后他们坐下吃喝,起来玩乐。
  摩西转身,从山上下来,手里拿着两块法版;法版是两面写的,这面和那面都写着字。 约书亚听见人民呼喊的声音的时候,就对摩西说:“营里有战争的声音”。 摩西回答:“这不是战胜的呼声,也不是战败的呼声;我听见的是歌唱的声音。”
  摩西走近营前的时候,看见了那牛犊,又看见了有人唱歌跳舞,他就发烈怒,把两块法版从他的手中摔掉,在山下把它们摔碎了。又把他们所做的那牛犊拿过来,用火焚烧,磨到粉碎,撒在水面上,让以色列人喝。
  摩西对亚伦说:“这人民向你作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呢?”亚伦回答:“求我主不要发烈怒,你知道这人民倾向罪恶。他们对我说:‘给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那摩西,就是把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个人,我们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事。’我对他们说:‘凡是有金子的,都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它丢在火里,这牛犊就出来了。”
  摩西不在的时候亚伦背信耶和华带领大家崇拜金牛
  摩西看见人民放肆原来是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成为那些起来与他们为敌的人的笑柄, 就站在营门中,说:“凡是属耶和华的,都可以到我这里来。”于是,所有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这样说:‘你们各人要把自己的剑佩在大腿上,在营中往来行走,从这门到那门;你们各人要杀自己的兄弟、邻舍和亲人。’” 利未的子孙照着摩西的话作了;那一天,人民中被杀的约有三千人。
  摩西说:“今天你们要奉献自己归耶和华为圣,因为各人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好使耶和华今天赐福给你们。”第二天,摩西对人民说:“你们犯了大罪,现在我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我可以为你们赎罪。”
  这是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它既是宗教的,也是政治的,显示了摩西与亚伦兄弟俩之间的分歧。
  由于摩西带出来的这60万人是从埃及出来的,埃及人有金牛崇拜传统,这与摩西的犹太教产生了冲突。摩西最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杀人3000千不过是个象征数字,恐怕实际情况要惨烈得多,并且未必是摩西这派顺利获胜。因为摩西刚从耶和华那里得来的两块神圣的法版竟然也被“摔碎”了。摩西的愤怒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场宗教分歧,“教科书中说摩西揪着亚伦的头发让他在第上打滚,而亚伦则在一旁哀求不要这样当众羞辱他。”(拉尔夫语)
  两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一旦不能调和怎么办?结果只能是其中一派被迫出走。
  亚伦离开了吗?或者年迈的亚伦留下来了但是他的家族却集体逃亡了? 中国境内有两条大河接近“亚伦”的发音让人疑惑①。这些取名都是偶然的吗?
  亚伦在整个出埃及事件中地位非同一般。他是长子,他是大祭司,他的实际政治地位可能要高于摩西,按照当时的传统习惯也应当这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人说,著名的宗教改革的埃及法老艾赫拿顿就是亚伦,但看来他最终失败了。这是个疑问。假如他是的话为什么要出走呢?与宗教更改失败有关吗?是他的宗教改革失败连累了整个以色列人吗?这一切都没有答案。
  之后,摩西带领的臣民还要进行一系列的驱逐行动才能占领“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因为当时那里居住着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这些当地居民被赶之后会到哪里去存身呢?60万军人和他们的家属补充进迦南地区必定会有相应的人群被驱逐。以色列人的这支迁徙大军是一颗定时炸弹,3000年前的中东地区安宁即将被打破。

《利未记》
  中国人与最初的苏美尔人还有许多相近的风俗。如中国远古时期有使用陶棺的习惯,南北都有零星发现。最著名的陶棺使用者应该是虞舜,他恰好就生活在仰韶时代范围之内。虞舜生活的时间大约为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虞舜是两个瓦棺合葬。我记得参观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也有瓦棺——似乎主要是用于小孩,但有也有发现成人使用瓦棺的,为什么如此尚不清楚,但无论何人使用瓦棺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中身份都不一般。苏美尔人恰好也有瓦棺风俗习惯。半坡遗址中有一个葬俗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全部头向西。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1)
  (一)食物条例
  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你们晓谕以色列人说,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但那倒嚼或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沙番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兔子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
  “水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在水里、海里、河里、有翅有鳞的都可以吃。凡在海里、河里并一切水里游动的活物、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这些无翅无鳞以为可憎的你们不可吃他的肉,死的也当以为可憎。凡水里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雀鸟中你们当以为可憎、不可吃的乃是雕、狗头雕、红头雕、鹞鹰、小鹰与其类。乌鸦与其类。鸵鸟、夜鹰、鱼鹰、鹰与其类。山查鸟、鸬鹚、猫头鹰、角鸱、鹈鹕、秃雕、鹳、鹭鸶与其类。戴龊与蝙蝠。凡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只是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中,有足有腿、在地上蹦跳的,你们还可以吃。其中有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蚱蜢与其类。这些你们都可以吃。但是有翅膀有四足的爬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这些都能使你们不洁净。凡摸了死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凡拿了死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凡走兽分蹄不成两瓣也不倒嚼的,是与你们不洁净。凡摸了的就不洁净。凡四足的走兽、用掌行走的,是与你们不洁净。摸其尸的必不洁净到晚上。拿其尸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这些是与你们不洁净的。地上爬物与你们不洁净的,乃是这些。鼬鼠、犭蒙鼠、蜥蜴与其类。壁虎、龙子、守宫、蛇医、听蜓。这些爬物都是与你们不洁净的。在他死了以后,凡摸了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其中死了的掉在甚么东西上,这东西就不洁净,无论是木器、衣服、皮子、口袋,不拘是作甚么工用的器皿,须要放在水中,必不洁净到晚上,到晚上才洁净了。若有死了掉在瓦器里的,其中不拘有甚么就不洁净,你们要把这瓦器打破了。其中一切可吃的食物,沾水的就不洁净。并且那样器皿中一切可喝的,也必不洁净。其中已死的,若有一点掉在甚么物件上,那物件就不洁净,不拘是炉子、是锅台、就要打碎,都不洁净,也必与你们不洁净。但是泉源、或是聚水的池子,仍是洁净。惟挨了那死的,就不洁净。若是死的,有一点掉在要种的子粒上,子粒仍是洁净。若水已经浇在子粒上,那死的有一点掉在上头,这子粒就与你们不洁净。
  “你们可吃的走兽,若是死了,有人摸他,必不洁净到晚上。有人吃那死了的走兽,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拿了死走兽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凡地上的爬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凡用肚子行走的和用四足行走的,或是有许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们都不可吃,因为是可憎的。你们不可因甚么爬物,使自己成为可憎的,也不可因这些使自己不洁净,以致染了污秽。”
  (二)有关妇女的禁忌
  女性生理上的不洁净被极力夸大:
  15:19 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对象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凡摸她床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凡摸她所坐甚么物件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别的物件,人一摸了,必不洁净到晚上。男人若与那女人同房,染了她的污秽,就要七天不洁净。所躺的床也为不洁净。女人若在经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经期过长有了漏症,她就因这漏症不洁净,与她在经期不洁净一样。她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为不洁净,与她月经的时候一样。凡摸这些物件的就为不洁净。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女人的漏症若好了就要计算七天,然后才为洁净。第八天要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会幕门口给祭司。祭司要献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因那人血漏不洁,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她赎罪。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若有妇人怀孕生男孩,她就不洁净七天,像在月经污秽的日子不洁净一样。第八天,要给婴孩行割礼。妇人在产血不洁之中,要家居三十三天。她洁净的日子未满,不可摸圣物,也不可进入圣所。她若生女孩,就不洁净两个七天,像污秽的时候一样,要在产血不洁之中,家居六十六天。”
  在中国偏远地区,妇女生育后一个月不能出门到别人家去,否则被视为不吉利,被“污染”的家庭会被看作大难临头。在我河南老家一直有此种风俗。“文革”后减弱。
  与此类似的禁忌在我老家还有。比如死人的家属要过“头七”、“二七”等,一直要到“七七”,都有一定的说法。在“头七”死者家属处于所谓的热孝之中不能到任何其他人家中,否则被视为严重冒犯。第一年的春节家属也不能到其他人家去。这样的规矩一直到今天依然在我们那里隐约得到体现。
  (三)尊重老人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
  “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
  总的看来,这些通过耶和华颁布的条例,部分是新的,起到了对社会的道德规范作用,部分是对以往习俗的总结。部分是文明的,比如食物部分,以及敬老传统。中国人似乎不折不扣地继承了以色列人歧视妇女和尊老的传统。
  (四)祭司婚配与处女情结
  21:1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说,祭司不可为民中的死人沾染自己,除非为他骨肉之亲的父母、儿女、弟兄和未曾出嫁、作处女的姐妹,才可以沾染自己。祭司既在民中为首,就不可从俗沾染自己。不可使头光秃,不可剃 除胡须的周围,也不可用刀划身①。要归神为圣,不可亵渎 神的名,因为耶和华的火祭,就是神的食物,是他们献的,所以他们要成为圣。不可娶妓女或被污的女人为妻,也不可娶被休的妇人为妻,因为祭司是归神为圣。所以你要使他成圣,因为他奉献你神的食物, 你要以他为圣,因为我使你们成圣的耶和华是圣的。祭司的女儿若行淫辱没自己,就辱没了父亲,必用火将她焚烧。
  “在弟兄中作大祭司,头上倒了膏油,又承接圣职,穿了圣衣的,不可蓬头散发,也不可撕裂衣服。不可挨近死尸,不可为父母沾染自己。不可出圣所,也不可亵渎神的圣所,因为神膏油的冠冕在他头上。我是耶和华。他要娶处女为妻。寡妇或是被休的妇人,或是被污为妓的女人,都不可娶,只可娶本民中的处女为妻。不可在民中辱没他的儿女,因为我是叫他成圣的耶和华。”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亚伦说,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神的食物。因为凡有残疾的,无论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体有余的折脚折手的、驼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长癣的、长疥的、或是损坏肾子的,都不可近前来。祭司亚伦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将火祭献给耶和华。他有残疾,不可近前来献神的食物。神的食物,无论是圣的至圣的,他都可以吃。但不可进到幔子前,也不可就近坛前,因为他有残疾,免得亵渎我的圣所。我是叫他成圣的耶和华。”
  于是,摩西晓谕亚伦和亚伦的子孙,并以色列众人。
  亚伦和摩西所在的利未家族作为祭司成为以色列人中的头等公民,他们的神圣在以上的特殊规定中可见一般,连寡妇都不能娶,娶妻只能是处女。祭司被规定为利未人,并且法老的地位空虚这个事实都非常耐人寻味。他们为什么不设置法老这个金字塔尖职位呢?这是解开摩西出埃及的秘密所在。但恐怕我们不会轻易得到这个答案。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2)
  看来祭司这一特殊的身份并不能使他们完全得到豁免,必要时他们也要赎罪。
  亚伦的两个儿子近到耶和华面前死了。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说:“要告诉你哥哥亚伦,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到柜上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因为我要从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这都是圣服。他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要从以色列会众取两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奉上,为自己和本家赎罪。拿香炉,从耶和华面前的坛上,盛满火炭,又拿一捧捣细的香料,都带入幔子内,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也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随后他要宰那为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带入幔子内,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好像弹公牛的血一样。他因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当这样在圣所行赎罪之礼,并因会幕在他们污秽之中,也要照样而行。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全会众赎了罪出来。他出来,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又要取些公牛的血和公山羊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
  亚伦的家族到底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而上帝为什么单单放过亚伦?这些可能都是当初金牛崇拜事件的延续。他的两个儿子是一起死的,还是一起消失的呢?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奉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替罪羊”这一概念确实因犹太教和基督教而广为人知,但是两河流域地区也有“替罪羊”这一习俗①,但却与犹太教无关。
  23:1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耶和华的节期你们要宣告为圣会的节期。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圣安息日,当有圣会,你们甚么工都不可作。这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耶和华的节期,就是你们到了日期要宣告为圣会的,乃是这些。”②
  逾越节和除酵节 “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华守的无酵节③。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七日。第七日是圣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收割庄稼的时候,要将初熟的庄稼一捆,带给祭司。他要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使你们得蒙悦纳。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这捆摇一摇。摇这捆的日子,你们要把一岁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羔献给耶和华为燔祭。
  五旬节 “你们要从安息日的次日,献禾捆为摇祭的那日算起,要满了七个安息日。到第七个安息日的次日,共计五十天,又要将新素祭献给耶和华。要从你们的住处取出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两个摇祭的饼,当作初熟之物,献给耶和华。又要将一岁没有残疾的羊羔七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两只,和饼一同奉上。这些,与同献的素祭和奠祭,要作为燔祭献给耶和华,就是作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两只一岁的公绵羊羔为平安祭。祭司要把这些和初熟麦子作的饼,一同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这是献与耶和华为圣物归给祭司的。当这日,你们要宣告圣会, 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作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新年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七月初一,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吹角作记念,当有圣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①
  赎罪日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当这日,甚么工都不可作,因为是赎罪日,要在耶和华你们的 神面前赎罪。当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从民中剪除。凡这日作甚么工的,我必将他从民中除灭。
  住棚节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七日内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第八日当守圣会,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
  “这是耶和华的节期,就是你们要宣告为圣会的节期,要将火祭、燔祭、素祭、祭物,并奠祭,各归各日,献给耶和华。
  “你们收藏了地的出产,就从七月十五日起,要守耶和华的节七日.第一日为圣安息,第八日也为圣安息。第一日要拿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上的枝子,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河旁的柳枝,在耶和华你们的 神面前欢乐七日。每年七月间,要向耶和华守这节七日。”
  犹太人的习俗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变革。西方今天的传统节日也一样在不断变化。有些是自古传承,有的是后来偶然加进,有的是“换汤不换药”,拿老节日换个新说法继续使用。我们仅只从上个世纪中国人自己节日的变更就可以体会这一变化的可能以及追溯节日渊源之困难。
  我相信从历法和天文等入手研究中东一直向东迁徙的历史痕迹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条途径。可惜我在这方面占有的资料不够全面,尤其是这方面需要更专业的学者去做细致的研究,所以我仅在此提出,抛砖引玉。
  从表面看犹太节日与中国也有许多不同,事实真相却并非如此。在几千年的时间中,世界各国都有不断改动,所以世界各地看起来越来越不相同。尤其是后来几大宗教的兴起,更是给各个地区的节日习俗等带来了彻底的改观,所以今天去考究各个地区的习俗一定要首先撇除近3000年来宗教的影响,因为我所讲民族根源都起码在3000年以上,中间的佛教与伊斯兰教、甚至包括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对中东原始社会风俗产生了“破坏”的作用。但中国和印第安地区可能由于从来没有被以上三种宗教彻底覆盖,所以倒有遗留一些原始信息的可能。
  犹太历法一直阴历和太阳历并用,这点与中国的主流历法相同。犹太历法后来又把七月定为他们一年的开始,这就会使一切节日看起来大为不同,起码月份全部都不一样了。又加上宗教的原因,更让人难以看到原本真相。即便有如此的不利条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中国和犹太之间的许多重合,如正月的春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七月七等。少数民族中间可能还有更多的信息。
  我特意就节日、风俗等电话采访了我母亲。问及河南嵩县老家的一些习俗,她讲述了以下一些节日的情况。
  嵩县主要为汉族聚居区,兼有少数回族。嵩县西部的车村、白河乡靠近长江流域,风俗稍有不同,比如端午节县境内其他地区吃粽子,车村人却吃鸡蛋、大蒜。后来有人给我讲到散落在嵩县大山中的一些特殊带有原始风俗的居民,他们招待客人最高档的饭中一定有大蒜这道菜,问其功用,曰:“大蒜可辟邪”。这些居民在讲述自己落脚大山的经历时说,他们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跑进深山老林,时间则不详矣。
  嵩县当地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五天,正月初八火神庙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比春节更热闹),二月二龙抬头(上坟祭祖的日子),三月三鼓镲(音ca,意不详)大会,四月八(车村乡节日),五月端午,六月六(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登高,十月一大会,腊月八,腊月二十一(也有说二十三)开始天天是节。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3)
  车村人的“五月端午节”与屈原无关,他们这天一般进行溯源,从任何一条河流直接朝源头走去,一直走到尽头意味着好运。
  我记得幼年时的“端午节”也与水有关。当地传统认为,人们在这天太阳出来之前假如能泡在河水里洗澡就能祛病消灾。遗憾的是这天一般有雨,印象中即便水很浑浊但我们依然认为这样的水可以治病,假如不怕冷的话还会跳进河水泡一泡,要么就用河水洗脸。还有一样活动是早晨去野地里采摘艾与黄蒿,前者可用于辟邪和点火,后者可以治感冒,口感与“可口可乐”同——我一直怀疑可口可乐与黄蒿药水的制作有关,尽管这听起来有点象天方夜谈,可能制作方法不一样,但是其成分与口味却真的非常接近,后来听到可口可乐煮姜可以治感冒我觉得就更可疑了。
  我们还会为端午节特意制作心型香囊,手腕一定拴五色线以辟邪。
  老家那里有一个特殊的地理现象也与五月端午有关,这个现象迷惑我多年,顺便在这里提出来就教于读者。每年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会把用了一年的老酵母给扔掉,换上新的,这个新酵母竟然是我们村里很平常的一口天天使用的井水!这个水的取用还有讲究,叫“没底水”,从井里打上来到取用之间不能停放在任何地方,假如一旦放过就不灵了,并且这水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打取,否则也不灵验。我们家每年就使用这样的“新酵母”。我母亲是个新社会培养出来的至今神鬼不信的“新女性”,但是这个“新酵母”的方法她是使用的。到我们家的下乡知识青年不相信,认为这是迷信,还给她验证了一下,看来没有异议。后来我的解释是,这不过是一种地下岩层周期性活动罢了,但恰好出在端午节这天也真是神奇。今年春节我回去看,发现由于大家都使用自来水,这口神奇的老井已经废弃被填埋了。
  嵩县人一直使用阴历,我个人身份证日期也为阴历。今天使用的阳历为20世纪末随着城市化才进入当地人们的生活,阴历有渐渐退出传统社会的迹象。
  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夏历”。所以在这个对比中不应该只考察犹太历法,更应该直接考察“夏甲”娘家的“埃及历法”与埃及传统节日。
  但今天的埃及节日一般多与后来的伊斯兰教有关,想必与几千年前的节日有诸多差异,所以就不再列出埃及节日,假如有专业人员对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埃及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应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埃及有两个节日并无宗教意味,有必要一提:
  “踏青节”:又名闻风节,即嗅闻清风的意思。此节在阳历四月间,有点象我国旧历踏青的“清明节”(四月五日)。埃及人习惯在这一天携家人到郊外草地上游玩、野餐。
  埃及还有个“尼罗河涨水节”,今天依旧保留着。古时候埃及人要把活人抛到河里去,求河神保佑不泛滥成灾,并感谢河神赐予河水的恩慧。现在则用假人代替活人抛入河内。
  中国古代同样有此习俗。著名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讲的就是同样的故事: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做邺(今河北临漳县)令。西门豹到了邺县,看到那里人烟稀少,满眼荒凉,就找了一些老百姓问是怎么回事儿。
  一位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给闹的。何伯是漳河的神,每年都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管事人每年借着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百姓出钱。哪家的闺女年轻,长得漂亮,巫婆就带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就倒霉了。所以,有闺女的人家都跑到外地去了,地方也越来越穷。”
  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河边上站满了人。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她长得俊不俊。”一会儿把姑娘领来了。西门豹一看女孩子满脸泪水,回头对巫婆说:“不行,这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到河里对河伯说一声,另外选个漂亮的。”说完,叫卫士把她投进了漳河。等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姿怎么还不回来?让她徒弟去催一催。”等了一会儿,又将她另一徒弟投进河里。又等一会儿,西门豹说:“看来女人办不了这事儿,麻烦地方上的管事去给河伯说说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管事的扔进漳河。这些地方上的管事人,一个个吓得面色如土,急忙跪地求饶。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的事了。(整理自:“长城在线”)
  以色列今天的节日多为3000年前出现的节日,颇有对比参考价值,不过也需要专业人员做出进一步读解才有价值,最起码要把正月和七月进行调换才有意义,简单罗列即为如下内容:
  公共节日按犹太教历计算,主要有:
  安息日(Sabbath):是犹太教每周的休息日,来源于“创世纪”。星期五日落时开始,星期六黄昏时结束。
  犹太新年(Rosh Hashana):犹太教历7月1、2日(公历9、10月间)。
  赎罪日(Yom Kippur):犹太教历7月10日(公历9、10月间)。
  结茅节(Sukkot):犹太教三大节日之一,自犹太教历7月15日开始,庆祝7天左右。
  颂经节(Simhat Torah):每年犹太教历7月22日。
  逾越节(Pesah):犹太教三大节日之一,每年犹太教历1月14日(公历3或4月间)开始,一般7天左右。
  五旬节(Shavuot):犹太教三大节日之一,每年犹太教历3月6、7日(公历5、6月间)举行。
  中国彝族使用比较特殊的历法,十月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大、精湛的天文历法,把一年等分为五季十个月,每季度两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合计360天,余下的5-6天为过年日。它精确地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一年的季节准确到一天不差,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古历法都无法与之相比。”①这段话让人更多想到埃及历法。
  玛雅历法“短年历”(Haab),一年360天,每月20天,用数字0-19表示,一年18个月,以当月的守护神命名。年终另有5天,不计入日期。一年365天,比太阳年短,所以称之为短年历。
  “祭祀历”(Tzolkin),一年260天,由20个日名和数字1-13组成。这种历法的用途是卜卦。其日期与中国的干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是按“1月1日,1月2日,1月3日……”那样排列,而是像干支表“甲子、乙丑、丙寅……”那样两两轮流搭配(这种一致性说明二者源于同一母文化)。数字1-13,共13个,日名Imix-Ahau名,共20个。两两搭配,第260日叫13Ahau。
  中国自古至今,天干和地支都用于纪日和宗教活动。这也与“祭祀历”的用法一致。太岁纪年的岁阳相当于天干,岁阴相当于地支,其名称见《史记》、《尔雅》,颇似外来词。
  玛雅历法的大周期长达5126年,与金星运行有关。其起点为4Hhau 8Cumbu,合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其玛雅日期无论短年历(8Cumbu),还是祭祀历(4Ahau)都不在岁首,这表明,这一天是玛雅历法现行周期的起点,但不是历法的开始。玛雅历法的实际记录始于公元以后,但考虑到其历法体系的严密性,人们不能不相信玛雅历法起点的可信性是多么高①。
  有趣的是,专家考证玛雅的孕育期约于西元前500至100年(称“前古典时期”),与之有关的奥尔梅克(Olmecs)文明也只是始于西元前1200年。但从玛雅人的纪年推算,这些历法是由西元前3114年开始计算的(即这是他们的公元元年)。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文明比科学考证得出的年代出现得更早呢? 当然, 信赖科学证据的专家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个神话②。
  顺便提一点,以色列以《旧约》记载的上帝创世那一年为元年,推算下来是公元前3761年。2004年就是犹太历5764年。我尚不知道犹太人是怎样从《圣经》推算这样的纪年开端的,但是根据《圣经》的年代我们可以推算上帝创世起码超过了1万多年,犹太人的历史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个“中段”呢?这令人疑惑。很可能他们是从希伯来人的祖先开始计算的,而非从整个人类历史起源开始。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4)
  关于中国的二十八星宿,它在创立之初是沿赤道分布的。研究表明:二十八宿与地球赤道相吻合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人在5000年前是否能够独立地发展出这样发达的天文知识是个疑问。但公元前五世纪应该看成是二十八宿创立时代的下限。
  “以帝星和北斗星为基础,古人把浩瀚的星空划为五个宫,就是中宫和东、南、西、北宫。中宫的主要星象是北斗七星(也称极星),东南西北四个宫则管辖着二十八宿,……古人将四宫分别想象为动物,即东宫像苍龙,南宫像朱雀,西宫像白虎,北宫像玄武,这就是今天常说的四象”。
  最近有一个考古研究成果很有趣,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的青龙、白虎为“四象”所属,并且蚌壳与人腿骨组成的北斗显示了当时人们的天文成果。“该墓葬的年代,无论从考古地层学上推测,还是用碳14测定,都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具有天文四象的坟墓距今6500年。“二十八宿在天文学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但学术界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巴比伦、印度等……。③”
  也有人认为,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如伊朗、埃及等古国也有类似二十八宿的体系。这些有关二十八星宿的起源问题假如放在我的体系之内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广泛的区域内同时具有二十八宿,因为它们有同一个来源,最大的可能其发源地是中东,一旦有人外出就将这个天文成果向外传播。请大家注意,这个濮阳西水坡遗址属于“阳韶文化”。对于“仰韶文化”是否能够产生如此先进的天文科学知识,学者是有疑问的,但是把这个疑问同样放在“文明大迁徙”背景下就没有问题了。
  专家伊世同研究员对这个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考古结论说:6500年前的星象体系起码要有万年前的培育环境,如此才能生根发芽。他认为濮阳天文图可谓“万岁星象”。“巴比伦”①恰好有如“实力”。《圣经》的族谱按照我的计算方式最起码至今应有1万5千年的历史。
  关于占星术,一般在原始落后的地方流行。中国古代占星术非常发达,并且主要将其运用于国家大事。翻看历史,古代埃及、巴比伦等地更象是这一技术的发源地②,这一技术后来在东西方发展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预测术,但由于地区不同,导致了各有差异。
  问及旧时庙会风俗,我母亲说,记得曾经的祭祀中一般献猪、羊,不献牛。并且拿酒精类泼撒在羊头上直接燃烧,看是否通灵等。我认为此举可能为中东“燔祭”痕迹。今年春天见到年逾八旬的中学语文老师,我问及献祭的神羊风俗,他的这一表述与古埃及一模一样:神羊要用最好的东西来喂养,平时简直就是敬着这头羊,与一般的性畜根本不一样以待,因为它是神物。
  我提及老家山洞里的棺材,我母亲说她也见过。但她说这些棺材放在天然山洞里可能是出于一种称为“寄放”的习俗。之所以不马上埋起来,原因是死期不吉利,或者死者为单身,放在那里等待配偶等。总之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棺材还是可以入土的。我问河南老家那里是否有“悬棺”的称呼,我母亲说未有。实际上我们那里的地貌一般不具有悬棺的条件。放在山洞里的棺材我们一般称呼为“匣子”,正式的棺材称为“木头”,而一般意义的“木头”却被称为“木植(念shi)”。
  我碰到一个四川北部与陕西接壤的广元山区来京打工的农民,问他这方面情况,他说以前那里的“蛮人”采用悬棺、也有船棺,他本人是回族。那里的回民和汉族葬俗都与中原人一样,没有悬棺风俗。
  我想到以色列人悬棺的最初来源。亚伯兰自认为他的家乡在两河流域,所以老婆死的时候他要买一个窑洞,即便有田地他也不用,实际上他把棺材放在窑洞可能有“寄放”的含义。其一,他想以后回到家乡;其二,当时只是配偶一方逝世,可以等待另外一方去世后一同处理下葬。由于亚伯拉罕的地位特殊,后来众人模仿也就成为了习俗。这是我的一个推测。
  就葬俗我发现除了特征明显的“悬棺”之外,中国还有一些介于悬棺和普通土葬之间的现象。比如我老家和四川羌族等地区实行一种相似的“窑葬”。(羌族)所谓“窑葬”就是在一面坡跟处用石板固定一个小窑洞,死者不用任何棺材躺放在其中即可①。这种“窑葬”没有高度,甚至就在路边,封口。我老家多丘陵地貌,一般多在坡跟打窑为墓,但使用棺材,外观与一般坟墓同,封口,坟脚头处放石头,现多改为砖头。但中国许多地区的墓坑方式却与西方相同:直接向地下挖坑下葬棺材,称“明坑”,比如平原地区只能如此,但他们通常会把坟头整为圆锥型,并且在最上面放一个石尖。
  中国古代也有零星陶棺葬俗,南北都有发现,但多为上古时代。
  根据日本学者工藤原男先生的调查,他认为羌族是火葬、土葬和水葬并行,并且火葬传统非常古老,当在佛教传入之前。(《羌族历史文化研究》P238)
  我同样在电话中问及母亲家乡旧时石头的崇拜情况,除了坟头摆放石头外,当地似乎没有其他明显的石头崇拜痕迹。但是她最后提到一个重要的线索,我们邻居家的男主人年轻暴死,后来他们家盖房时为辟邪曾经在门顶上放置了一个“石敢当”。我常到他们家去,也有这个印象,但这个“石敢当”实际上是一块砖头上写了“石敢当”三个字而已。想必是石头雕刻花费巨大,他们就从简了。这次朋友李冰替我到羌族地区的调查也意外发现了一个“泰山石敢当”,是用真正的石头雕刻的,据说已经相当古老,功能就是辟邪。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嵩县竟然也有“泰山石敢当”。
  嵩县区域内坟头的石头摆放不仅形状上有小的差异,而且有特别的含义,但质量却全部都使用当地山上的一种石料:“料礓”。这个“料礓”在许多地方替代了石头。比如嵩县境内的传统民房为土墙,但是一般会在山墙最上部用料礓石装饰。“料礓”是种很难整合、外部构造不规则的石料,假如没有特殊的要求是没有人选它做墙的。
  说到嵩县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不知道以后是否会找到相关的联系点。日本人有使用槲叶(属于山毛榉)包装食品的习惯,每年从中国的进口量为十多万箱(每箱3000叶)。嵩县占了全国槲叶出口量的一半。我想日本是个讲究历史的国家,但我尚未找到日本人使用槲叶的传统是否与中东有关。但令我吃惊的一个事实是,此槲叶在嵩县境内只有车村乡(与白河乡接壤)一个地方生产,别的乡镇没有槲叶或罕见。是古代曾经被有心人专门集中培植在车村乡这里,还是因为这里因为有槲叶才聚集了一批喜欢的人,而这些人恰好与日本人有着相同的饮食习惯——用具有清香味的槲叶包裹食品祝贺男孩成年?我暂且没有答案,但这些“巧合”难道不是特别有意思吗?
  我在阅读《羌族历史文化研究》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河南老家相近的一些痕迹,这令我既惊讶又迷惑。其实这些迷惑使我有更多的推论——即便是远在河南的嵩县也与千里之外的四川西部阿坝地区的羌族人有隐约的文化联系,说明中华民族本有相似的根源。居住偏僻使羌族人成为古老的民俗博物馆,可通过他们印证昨天解释祖先来源。
  羌族人形容“带孩子”用“引”字,我老家方言中也称“生孩子”或“带孩子”为“引”,比如说“她引了五个孩子”意思就可能是“她生了五个孩子”或者“她带了五个孩子”,普通话中“引”并无此意。不过嵩县人表示畜生“生育”有另外一个词汇:“勃”。“引”表示“生育”时只用于人类。另外一个相同的字是,羌族人称成材的木头为“料”,我老家也同样称那些有用途的木头为“料”。四川人一般称“玩儿”为“耍”,嵩县同样不用“玩儿”而用“耍”。嵩县称呼孩子为“娃子”或“娃子蛋儿”,普通话中无此词汇,但四川地区却有“娃子”的说法。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5)
  对于一些野生食肉动物我老家那里称呼“老巴子”,但是听说四川的土家族才这样称呼“老虎”,并且是对他们祖先“巴”的纪念。
  河南嵩县还有许多与普通话根本不接轨的语言,比如称“头”为“抵脑”,称“蹲着”为“股斗”, 说人“漂亮”用“袅”,对于男性则用“排场”代替“英俊”,“生病”是“不美”,“上厕所”为“做点啥”。类似的奇怪话还有更多,几乎完全为汉语普通话之外的另外一种语言体系,在青年时代我在老家完全使用这些本地语言,后来我带外地的朋友到我老家,我讲当地话他竟然完全听不懂。当地人排斥普通话,称呼讲普通话的人为“烧包虫”,这种排外的习惯或许是当地土话保持千年不变独成体系的原因所在。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在外地不通行的文字正在当地逐渐消失,以后恐怕会更因为电视广播的普及而彻底消失。传统与现代化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在今天抢救民俗并使用民俗去寻找祖先的根源,恐怕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机会了。现代化继续挺进一个世纪也许一切便会荡然无存,那时候想再找寻祖先恐怕会比今天更难一倍。
  还有一些关于植物的习俗嵩县与羌族也接近,比如某些特殊节日要烧柏枝驱邪等。
  《羌族历史文化研究》记录的“周绍琼葬礼纪实”几乎与我河南老家的风俗一模一样,比如,死在家里的人停放堂屋,死在外面的不能进家门;起棺的时候摔碎瓦盆,并且路上抬棺不能停歇,亲人在路上“不能哭泣以防打搅死者灵魂”,亲人要下坟墓去查看墓下情况等等。类似细节上的接近非同一般,河南嵩县与羌族肯定有族源上的联系。
  两者的婚姻与生育也一样有相通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相同。
  书中所列羌族特征与我家乡最突出的差异是在建筑方面,两者完全不同。我家乡传统使用土坯墙基,顶部为草和瓦比较多,而羌寨中的房子全部为石墙土顶。羌族人喜欢在房顶上放置一些石头雕刻的动物辟邪,如鸡和猪(或狗)等。但是河南嵩县房顶上一般放置两种动物:“兽”和鸽子。也有人说,“兽”就是“寿”表示“吉祥”,其实我看“兽”或“寿”的形状实际上为一个缩短的“龙”。“鸽子”的造型确实为鸽子无疑。至于这个“鸽子”为什么作为图腾飞上嵩县人的房顶,我想到了以色列人祭祀时使用的鸟:斑鸠和鸽子。
  嵩县境内似乎不善石雕,许多物品都用陶瓦替代,房顶上的“寿”和“鸽子”即为陶质。嵩县境内的瓦当饰纹中的一种为三角滴水 ,多为花,可能为梅花,屋檐每端用一个“猫头”,“沟沿” 上一般为植物造型。
  嵩县地区有用土夯造墙的,每驳为大约一尺高一丈长的立方;此外还有一种更讲究的方法,是打土坯,每坯大约10公分高,50公分长,30公分宽,盖房十分结实,几百年也不会坏。解放前用砖盖房的极其罕见,一般为大地主才有如此享受,土坯即为高档。当然了,这是起码50年前的景况,现今人们不仅住砖瓦房,而且多住现代多层楼房了。
  羌族地区有花样繁多的“云云鞋”,我老家同样有许多绣花鞋。但据我母亲说,最常用的花型为桃花、莲花、石竹子花和菊花。古代剪纸和绣花想必是每个女人必修的课程,我这代人也很熟悉,我自己幼年也喜欢传统“抨花”——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替花样方法:在原花样上面放一张纸,用铅笔在上面轻抹,最后即凸出花样,然后剪样绣花既可。
  在《羌族历史文化研究》206页看到这两种习俗令我感到十分亲切:每年农历8月14是山王节,18岁以上男性都参加。要在庙内杀一只大肥羊祭祀山王神,羊肉煮成“汤锅子”(既清炖羊肉),各人自带调料和“锅盔”,人手一碗盘腿而食。这正是我老家最常见的一种早餐:清炖羊肉汤,并且我们也称配羊汤的正宗馍为“锅盔”——一种一面烤焦的发面饼。
  更让我吃惊的还在后面。在“游戏”一节里,作者叙述了一种称为“丢窝儿”的游戏。
  参加者先准备一枚铜钱和一些核桃,在地上画两条相距2米的平行线a、b。在直线b外侧画一条大约10厘米的小坑。先争头家,每人出一个核桃作为赌资,然后站在直线a的外侧向b扔铜钱,谁的铜钱距离b最近谁赢。最后开始“丢窝儿”。有两种规则:一种是“满打满吃”,谁先把铜钱扔进坑内谁就可以向每个人收取一枚核桃;另外一种是“打恰”,谁站在a的外侧把铜钱扔得距离小坑最近又没有掉进去,并且是在b的外侧,谁就可以得所有的核桃。
  以上的“丢窝儿”正是在我老家那里在春节时才玩的游戏,可以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在其他日子玩会挨骂为爱赌。我儿时就很喜欢这个游戏。赌具和羌族完全一样:硬币和核桃,绝对不用其他东西替代;规则基本一样,尤其场地完全相同:两条直线和一个坑。实际上有关这个游戏我们分两种,一种为核桃赌资,另外一种完全为硬币。核桃的游戏坑大,硬币为赌资时坑小,后者赌博性质明显。但我们称这种游戏为“泼窑儿”,“泼”与“丢”意思相同。这种古老质朴的游戏随着各种现代娱乐活动的丰富在我这代消失后恐怕将会彻底销声匿迹,如今在嵩县已经不见了。
  其他与羌族地区的习俗还有许多点点滴滴的相似之处,不再一一罗列。书中所列羌族游戏,多在我家乡可以看到痕迹。但这些在今天的老家却再也见不到了,社会的习俗实在是变化很快,也很彻底,旧的习俗只会在极其偏僻不发达地区流行并保存的道理昭然若揭。今天在不同地区寻找一些相似的风俗与文化遗存可见有多么的艰难。我追述的祖先历史多在3000年前,而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只要经过30年左右就已经“人是物非”了。
  在《羌族历史文化》中,工藤元男在《流传在中华世界周边地区的禹的传说》一文中认为:“遗存(二里头文化)大多数分布在河南西北部的颖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水、洛水下游地区以及山西省南部的汾水和涑水流域,这个地区也是夏文化的传承区域。”
  假如此归类准确,并且我们也把羌族归为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则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轻松的解答了。工藤原男同时指出,“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区和殷代羌人分布地区相重合这一点很重要并值得注意。”这一点是否更证实了殷商与夏朝因亲缘关系而同时并存的特殊现象呢?
  当我看到《嵩县大观》中对嵩县的解释,就更加肯定了羌族与嵩县地区可能有的文化联系。许多人怀疑羌族即为古代所谓“戎”人,他们从西北南下的可能性很大;而嵩县则恰好在春秋时有“戎人”从甘肃迁于嵩境的记录!
  学者俞伟超先生说,“西戎和羌人无论就其祖源或是从春秋、战国及西汉时期的关系来说,都是属于同系的。” 他还认为诸戎大约都是从羌中分化出来的,皆与夏人有关。《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种类繁织,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①
  因此,嵩县境内存在着“夏禹在嵩境治水娶妻的故事”(《嵩县大观》P2),而羌族人一直都认为夏禹是羌族人的祖先,也就毫不为怪了。
  请大家注意一点,实际上这里我是拿家乡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来做的比较,因为我熟悉那里。以往被我看作穷山恶水的嵩县除了“仰韶文化”之外,境内同时还有“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等39处古文化遗址,可见其文化渊源的久远。
  同时我还补充一点,处于偏僻落后地区的人们,不仅思维方式和现代人不一样,而且行为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只有经受过两种文化熏陶的人或许才更有体会。我的青少年时代完全是在一种相当原始蒙昧的状态下生活过来的,有过万物有灵的原始众神崇拜阶段,甚至去神庙拜过药(实际上是大庙的墙土),吃过神汉的符咒灰水等。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人们有太多的禁忌和敬畏,很容易成为传统道德社会;民众呈现出极端的愚昧状态,他们顺从命运,有人用一些现代人看来很荒唐的理由和行为就能让大众信服,一般群众有着极其脆弱的犹如含羞草般敏感的心理反应,它还影响到其他的一些社会表现,这是破除迷信之后的发达地区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所以我常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好看逼真的古代电影,因为我知道“古代人”的行为和表情与今人根本不同。我经历过的童年生活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古代人”的生活。今人无法想象其特殊的逻辑与单纯的思维状态。但是仅仅过去二、三十年,那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逐步走向了现代化。我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总是有矛盾的心态,怨其变得太快,更愿其快变。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6)
  研究原始崇拜者的心理特征可对现实社会也做出一些相应实用推论。比如中国整体脱离原始崇拜的时间之短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相对于一般意义上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中国人整体是原始崇拜者(以我对河南家乡的体会)。尽管中国长期一直有佛教与道教传播,但实际上无论何种宗教都未能彻底征服过中国人,即便在信奉佛教或道教的同时,许多人也是多少带有一定的多神原始崇拜特点的。这一状况直到“文革”的“破四旧”时才有相对的减弱。
  就色彩喜好而言,中国人多以红色为喜,白色为丧,尤其汉族如此,我老家同。这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与以色列文化中去,那里红、白分明。但中国并非所有地区都以白为丧,许多民族喜欢白色,如朝鲜、蒙古族,还有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都崇尚白色。欧洲人也崇尚白色,意为纯洁。
  以色列人崇尚白色。“上埃及被认为是红色的,下埃及被认为是白色的”①。但是上埃及的王冠是白色的,下埃及的王冠是红色的②,红白两色的王冠被认为是统一埃及的象征。这些错综复杂的色彩也是一种对远古历史的传承。
  划旱船是国人中比较流行的从春节到元宵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之一,主要在汉族地区兴盛,嵩县亦然。据说最出名的划旱船是在山西一带,并且此风俗可以追溯到夏朝。这么说确实应该有埃及古风了。在古埃及,何露斯为一王子,父王被篡权者杀害后何露斯为父报仇夺回了王权,因为在整个活动中,划船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故而之后的每年大节埃及人都要举行一次象征性的庆祝活动,每个法老登基之日也都要重现船上的一幕,后来就简化为划旱船。久而久之划旱船就逐步演化为单纯的娱乐喜庆活动了。
  由于《圣经》的核心是闪族人,并且是犹太人保存和续写了《圣经》,使得看起来《圣经》更象是一本犹太人族谱,造成了苏美尔(Sumir)很少出现在《圣经》作者的视野之内。《圣经》大量信息是有关犹太人的,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在两河流域之外,或者说在两河流域之南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埃及,所以苏美尔人自然不在以色列人关心之内。但按照《圣经》的推测,苏美尔人很可能也属于“闪族”,要么我们说,他们直接属于挪亚之后,但绝对不能说他们是犹太人。
  除了夏、商、周之外,“仰韶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另外一个远古“文化层”。假如说文化同源,那么一定要对“仰韶文化”作出中东根源解释,我认为最可怀疑的与之有关的中东民族恐怕就是苏美尔人。
  他们两者都同样活跃于4-6 千年前左右①。中国境内发现的如濮阳西水坡等天文两仪被认为是需要长久积累的高深知识体系,最初甚至许多人不敢肯定西水坡45号墓具有天文意义,因为中国当时似乎不应有这样的“高科技”——这一推论是有道理的。但当我们了解古代有全球东迁的习惯之后,尤其是中东是一切文明的源头,疑问就应该打消了,因为巴比伦地区就有类似的二十八星宿,只是目前的考古还没有发现有时间久在6500年前的。但巴比伦地区文明从现有资料看可以达到15000年左右,所以二十八星宿产生在那里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二十八星宿并非是仰韶与两河流域之间联系的推论起点。
  从雕刻看,当时苏美尔居民既有高鼻深目之人,也有五官平和的“中国人”。从这个角度也没有排除两者的联系。即便他们是高鼻深目之人也有被后来夏人同化的可能,所以人种差异并不是障碍。我补充一个细节,西水坡墓主的身高根据考古专家丈量是一米七九,高于今天中国男人的平均高度。同时古代文学作品里常有巨高之人,比如孔子超过一米九,其实可能是准确的,这些“高人”经过无数代最终被同化为普通蒙古人种的高度,当然在其他生理指标上也被“抹平”了。中国古代与孔子并列先贤崇高地位的老子传说“生而白头”,会不会他本来就是个金发白人?周朝文公九十九子之外另收养一个孩子雷震:“发似朱砂,胁生双翼”;只有白人才有“红头发”,“胁生双翼”则无疑是西方常见的“天使”形象,尽管描写这些的《封神榜》属于半神话,但是注意到他们产生的年代在中国古代,依然让人费思量。
  以下言论,说明了高鼻深目之人在中国的大量存在:“关于人佣,北方的武士佣多深目高鼻,似西北少数民族充当武装部曲的形象……”②。我怀疑在大约10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人种都还保持了相对的“分明”。在大量图画中出现的西域人,甚至墓葬壁画中的奴仆也有“西域人”,说明这些所谓的西域人除了部分是西域来的商人之外,绝大多数应该就是尚未被同化掉的中国居民。所以在探讨古代族源问题上,根本不要考虑人种问题。人种根本不是个障碍。
  仰韶文化多出现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这说明苏美尔人从两河流域地区北上经中国西域来到中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两河流域到达中国敦煌的直线距离不过大约2000多公里。地理上根本不成问题。古代中国北方的草原民族打仗能跑到两河流域,那么两河流域的人们来到中国也应该不出乎意料之外。
  在闪族①奴役苏美尔人之前,苏美尔12个城邦之间的长期战乱使得许多人远走他乡,也会有许多我们未知的其他迁徙可能。公元前2113到2006年苏美尔曾经再度崛起,在两河流域下游的吾珥城建立了一个帝国,时间长达一个世纪,他们应该在这里与后来的犹太人有过文化上的广泛联系,或者根本就是同一个族源,这或许是后来能把希伯来人吸引过来的原由之一?按照一般人对《圣经》的解释,大约在这个时间前后亚伯拉罕家族离开了吾珥城。然后这一地区迎来了汉穆拉比时代。
  苏美尔人与中国比较可疑的联系在60进位的共同使用方法,中国人使用60进位来做干支纪年和纪日②,还有一年划分为12个月的历法。
  古代苏美尔人有“7月7”的节日,与中国同。但是他们的岁首却在6月。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型文字也“接近”汉字。有人说楔型文字几乎是世界上一切象形文字的鼻祖,包括埃及象形文字。
  中国为什么有象形文字,中国的象形文字主要来源于埃及还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这些应该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家的一道课题,当然研究的起点应该在甲骨文这里③。
  我自己对全人类文字体系的不成熟猜想是:苏美尔文字衍生出埃及象形文字,然后从既表音又表意的埃及文字中,发展出了中国象形文字(同时保留了表音的原始特征),西方从埃及借鉴走了一部分表音特征。对于全球同源的语言研究,我个人才疏学浅没有深入研究,但许多人已经有一些基本答案,在此我摘抄一段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现代印欧语中许多语言都有代表“绵羊”的字,那些字都很相似,如立陶宛avis、梵语avis、拉丁语ovis、西班牙语oveja、俄语ovisa、希腊语owis、爱尔兰语oi分别指涉绵羊。研究那些语言分化后的语音代换过程,就可以知道所有那些字同出一源。那个没有文字记录的古代语言我们叫做“原印欧语”。(作者李王癸)
  另外,苏美尔时期著名而发达的“彩陶文化”不由人不想到他们很可能就是中国“仰韶文化”的创始者,“仰韶文化”实际上有一个代称,即“彩陶文化”。
  同时,中国人与最初的苏美尔人还有许多相近的风俗。如中国远古时期有使用陶棺的习惯,南北都有零星发现。最著名的陶棺使用者应该是虞舜,他恰好就生活在仰韶时代范围之内。虞舜生活的时间大约为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虞舜是两个瓦棺合葬。我记得参观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也有瓦棺——似乎主要是用于小孩,但有也有发现成人使用瓦棺的,为什么如此尚不清楚,但无论何人使用瓦棺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中身份都不一般。苏美尔人恰好也有瓦棺风俗习惯。半坡遗址中有一个葬俗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全部头向西。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7)
  在婚姻喜事中,中国人至今都有娶进新娘后让新郎揭新娘盖头的习惯,而这个习俗古代苏美尔人早就有了!
  医疗方面,苏美尔与中国传统医学如出一门:草药。“在两河流域,草和药是同义词,这和中医十分相似,……有三块泥版文书列举了几百种植物的名称,这些都是草药。还有的铭文提到动物躯体某些部分的药用功用,也有铭文记载着矿物类药物的名称,如各种盐类、矾、矿石粉末等。”①
  甚至在药名的取用上我相信都来自同样的传统:“有些医生特别迷信某些具有魔法意义的数字,使用药物总离不开数字7,如‘七滴药水’、‘七粒药丸’。有时还要搞些童男童女来帮忙驱邪。这些都体现了巫医不分的特点”②。
  在诊断的方法上苏美尔人和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就更接近了:“ 学术派的医生主张看病之前要先问清病因。他们重视观察病人的症状、体表温度、脉搏跳动次数,并加以详细记载,然后再对症下药”③。假如有人以为以上文字是在描述中医,那您就错了,实际上它是两河流域医术的一部分。
  与“学术派”相对应的是“实践派”医生,他们使用“医疗手册,这些手册记载着各种疾病的症状,指示医生如何用药,医药主要由本地的草本药物、矿物药物和动物药物组成。草本药物主要是各种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使用时或干或鲜,一般药经过筛选、粉碎、浸泡、煮沸,再和醋、酒、蜜、固体油脂混合,做成各种药物。有的内服,有的通过灌肠器灌入体内,有的做成膏药外用。其中,我们知道有些是宣泻药、止咳药,有些作用还不清楚。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的药方大都是宫廷秘方,但是这些药方中完全没有贵重药品、进口药品……。①”
  苏美尔在建筑方面多使用泥砖,并有涂白墙的习惯。这在中国如嵩县也能找到样板:嵩县的车村和白河两个乡都有涂白墙习惯,但周边其他乡却不一定有此习惯。这些分别可能说明了一些文化上的差异。犹太人也有对白色的崇拜,所以不好区分汉人之白色喜好是否出于苏美尔人。好在苏美尔人与犹太人本来就有文化渊源,所以这个区分或许已不重要了。
  在遥远的古代有以上这些明显的对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密集”了。当然进一步的确认需要更多严谨的考古工作者去落实。我只是指出一个可疑的倾向来。
  以上是苏美尔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对比。我认为,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很可能也继承了部分苏美尔文明,他们的另外一个成分是夏、商,这个推论的基础是对几地医疗、建筑、服装以及考古发现等对比的结果,但是对藏族的对比在这里并没有充分展开。我认为,藏族与内地的汉人并无特别大的文化分别,只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那里的进化节奏慢了一些,但是其人种古老不让内地。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一点是,藏族的祖先是由一个名叫“雅隆”的部落发展而来的。中国西南这个地区无论如何都与“亚伦”、“阿龙”或者“Aaron”有联系密切。
  对于苏美尔相关的两河流域的文明,这样一个总结或许是全面的:“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西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①”
  但苏美尔人与石头文化无关,他们用泥板写字,用泥土盖房子,这些是明显的标示,可与中国境内有明显石头崇拜的民族相分离。苏美尔的楔型文字后来蔓延至埃及,另外他们也用兽骨写字,这些都与中国的甲骨文会多少有些联系。
  无论巴比伦人或狭义的苏美尔人是否曾经构成了中国的仰韶文化,看来早就有人怀疑两河流域的人与中国有过交流了。在《长河落日 巴比伦文明探秘》(李铁匠著)一书174页,有这样一些文字:
  苏美尔人到底从何而来,有些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些有趣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先秦史籍中提到的“胥靡”,可能就是苏美尔的对音。“胥靡”作为奴隶而言,可能就是苏美尔战俘奴隶。“胥靡”作为春秋时期郑国的古邑(故址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它的得名必然有其原因。它很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在中国居住过的地方。只是因为民族迁徙的结果,苏美尔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远走他乡,才留下了这样一个地名。
  我同意“胥靡”与“苏美尔”之间的联系,但是我反对“战俘奴隶”的推论,他们本来就是这里的主人。
  接着,李铁匠先生给出了如下结论:“苏美尔人的故乡在中国!”我当然不能同意他的观点,原因很明显。中国的历史太短,不能涵盖苏美尔的历史,就两地在那个时期之前的文明发达程度看,苏美尔人只能是中国人的祖先。他继续给出的例证却也可以直接拿过来佐证我的观点,说明中国与苏美尔之间迁徙通道的存在:
  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苏美尔人是从中亚经伊朗迁入两河流域的②。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中亚地区的安诺文化③和中国的仰韶文化就有某种联系。在安诺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类似仰韶文化的彩陶。过去,国外学者曾提出过仰韶文化受到安诺文化的影响,这就是“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这种理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学者的反对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也许就能说得通。在中国华北地区,古代除了蒙古人种居民之外,也生活着古印欧语系的居民,这是学术界一致肯定的意见。在古代民族迁徙不断的情况下,也可能距仰韶(在今河南渑池)不远的胥靡,当时就居住着一支古印欧语系的“胥靡人”。由于他们向西迁徙的结果,把仰韶文化的彩陶制造技术传入了中亚的安诺地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在安诺,而是继续西进,直达两河流域。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中国学者对解决苏美尔人的起源问题,无疑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亚历史大事年表③:
  公元前15000年④ “肥沃月湾⑤”的东方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
  公元前12500年 “肥沃月湾”的西部,传统村落社会形成。
  公元前9500年 新石器时代农业萌芽,从事种植生产大麦与小麦。
  公元前8000年 新石器时代为文化开始。
  公元前7500年 开始了畜牧活动,适用陶土作成工具,同时也使用石器。
  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鲁克,设立学校和图书馆。
  公元前45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城市艾力都建立。
  公元前3500年 使用楔形文字,包含五、六百个表音符号。
  公元前3100年 南方苏美尔人进入城邦时代,主要的城邦有乌鲁克、乌尔等。
  公元前3300年 商业行为中使用陶球算石、泥板纪录、六十进制法,使数字与图像符号结合。
  公元前3000年 城市纷纷在各地建立起来。
  公元前2900年 早王朝时代人类第一部史诗“吉葛美修”出现。
  公元前2300年 北方闪族建立阿卡德王朝。
  公元前1900年 腓尼基人创文字。
  公元前1894年 阿摩利王朝入主巴比伦,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
  公元前1792年 汉摩拉比时代,汉摩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前1700年 使用马匹,两轮战车改变战争型态;腓尼基人开始利用迦南人的文字,此为最早的字母。
  公元前1600年 爱琴文化达到极盛时代。
  公元前1595年 巴比伦第三王朝,卡希特人统治时期,巴比伦史上的黑暗时代。
  公元前1400年 中亚述时期,陶瓷工艺发达。
  公元前1200年 阿拉姆游牧民族入侵“美索不达米亚”,进入混乱时期;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定居巴勒斯坦。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利未记(8)
  公元前1000年 亚述帝国将版图扩展到地中海东岸地区;希伯来王国建立。
  公元前900年 亚述帝国①达到鼎盛时期,使用大量石材,装饰宫殿,成为当时的“世界帝国”。
  公元前700年 在尼尼微城建大图书馆,为世界第一座分类图书馆。
  公元前609年 新巴比伦灭亚述王国,希伯来人迁往巴比伦,沦为奴隶。
  公元前550年 波斯帝国兴起,统治“美索不达米亚”与巴比伦。
  公元前500年 大塔庙(通天塔)埃特梅南奇,空中花园修建。
  公元前331年 亚历山大帝征服巴比伦、苏隆、波斯城。
  公元前290年 亚历山大帝图书馆建立。
  公元前140年 楔形文字逐渐消失,希腊文字取而代之。 
  两河流域古帝国演变简表②: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年份 名君名人或大事
  苏美尔人 Sumerian   3100-2000 B.C 建立四大城邦,创立了廿七个世界第一
  阿卡德人 Akkadian   2350-2200 B.C Sargon一世(2371-2316bc)创立阿卡德王国
  亚摩利人 Amorites 1800-1530 B.C 亚摩利人是闪族③,所谓亚述人及巴比伦人就是他们
  亚述人 Assyrian   1350-612 B.C 汉摩拉比 Hammurabi(第六位君主)
  赫梯人 Hittites   1600-717 B.C 古巴比伦帝国1595B.C亡于赫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