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周星驰自传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周星驰自传





------------
“我本身是来自草根”(1)
------------

  在电影《功夫》里有个“猪笼城寨”,城寨取源于七十二家房客,亦可说是影射香港过去的那个“九龙城寨”。只不过恰恰反过来,“猪笼城寨”并不像“九龙城寨”那样藏污纳垢。在周星驰的设计中,这里除了环境挤逼,有草根阶层的市井生活,还是一个与世无争、卧虎藏龙、桃花源似的世界。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就是这模样,那是个挤满了人的地方,仿佛所有的人都贴在一起。很自然地,你会觉得你能够认识每个人,可以了解邻里之间发生的每件事。但是实际上,很多隐藏在平常邻里关系之下的事情你根本不会知道。比如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个邻居竟然是个武功高手,他住在那里有好多年,我一直都叫他做‘老叔’;就算在最奇怪的梦境里,我也绝不会梦到他是一个武功高手。”周星驰说。
  熟悉周星驰电影的人周知道,他是一个很喜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融入进自己的创作中的人,就是他自己也这样说过,“我的电影都是我的感想以及体验。”周星驰最经常表演的题材就是小人物在社会中挣扎。这其实跟他的出身有关。“我本身是来自草根,在很典型的草根阶层中长大。所以我对平民天生有亲近感。”周星驰除了出身草根,从小生活在环境局狭的像七十二家房客那样的简陋房子里。
  而他还是中国内地移民到香港的人的后代。
  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香港接连迎来两次内地移民潮,前面所谓的七十二家房客就出现在这个时期。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的周星驰就是这一批移民的后代。据香港的报章中曾有的一种说法,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是在1957年因为父亲被打入监狱,背着“黑五类”的身份,从广东前往香港谋生的。
  其时正值香港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新移民要找工作并不容易,先要有人担保,又要有工作保证金,很不容易。来香港后,凌宝儿由于没钱读书,很快就嫁给一个来自上海的移民,住在在九龙穷人区,生下两女一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狭窄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碌架床,把豉油捞饭当作为天下美食。
  但周星驰的父母两人始终个性不合,还经常吵架,乃至大打出手。凌宝儿是个性格中人,终于宣告离婚。子女的抚养权都归凌宝儿。
  这个儿子就是周星驰,在家排行老二。父母离婚时他的年龄是7岁。上有一个姐姐周文姬,下有妹妹周星霞。
  在周星驰的回忆中,在单亲家庭长大,却没有什么童年阴影,反而是挺精彩。
  “我的成长期好开心,节目多多,天天去公园练武功玩……好像都没有时间找阴影。” 不过,周星驰也回忆到自己曾经为了买一个玩具机械人,而被父母大骂。
  “我父母都是很有艺术细胞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有娱乐性,就连打架都很有看头,可能因为妈咪不是那种柔弱的妇孺,所以他们的吵架,甚至打架往往都有出人意表的战果。”
  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是一个个性鲜明、同时又多才艺的人。周星驰还记得,母亲以前最喜欢一位叫林祥园的歌唱家,每天起床后,就会听见她跟着录音机在练唱,而且是每日三餐时间唱,她最喜欢唱的是毛泽东写的词《蝶恋花》。听妈妈唱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影响到了周星驰。“到现在我很喜欢毛泽东诗词,就是阿妈每日早、中、晚三次唱《蝶恋花》这样搞出来了。毛泽东诗词我并没有全部读过,但我认为他是个好伟大的诗人!”
  凌宝儿还很爱演戏。“当我还是小孩的小时候,阿妈每天都会参加教会的戏剧聚会,我们几兄弟姐妹被她强迫去充当观众,虽然直至现在我仍未知道她排的是甚么剧目,但是每次看见她在台上一脸认真的去演,我便忍不住大笑。话虽如此,她给我的启发却是很大很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周星驰,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很喜欢表演,那时的他在众人面前演戏也不害羞。
  离婚后的凌宝儿一个人带三个小孩,打着两份工,其中一份工作是在菜馆做收银员。每次儿子放学,都会煮碗面给他。由于在外面打工赚钱十分辛苦,不能兼顾,周星驰和妹妹曾被寄养在庙街的外婆家,外婆平时靠摆地摊卖指甲钳维生,周星驰和妹妹每天都帮外婆摆摊。但那时周星驰很贪玩,经常找借口溜到其他地方玩耍,让外婆和妹妹看摊。
  周星驰的父亲一直以来都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透露过任何信息,只是在周星驰成名之后偶然也提到一两句:“我以前见老爸的时间较少,不过近期接触多了一些,我觉得老爸也很幽默很好笑!”这成了目前能找到关于周星驰谈论自己的父亲的很少数几句话之一。
  童年时期的周星驰,或许还不能亲身体会得到母亲生存之苦,因为此时他跟周围的小孩一样,开始迷上了正在流行的日本和香港漫画书以及卡通电视剧。

------------
“我本身是来自草根”(2)
------------

  “小学时看过《小流氓》,后来又不看了,之后看《中华英雄》,最早期,我在幼稚园已经看的,那个叫《豹子头》,摔角,日本摔角,马场,力度山,有个老土假面具的摔角手……最早期看的,还有《猫眼神童》,好恐怖,以及《地球先锋号》,还有那个叫什么,……出来啦,朋友号,下去啦!对啦,是《铁甲万能侠》,爱美神飞弹好劲呀!维纳斯更好呀,怎么射都有,爱美甚射射一下就没了,令人失望呀!……那个时候我家都没有电视机,是走入人家卖电视的铺里去看的,两毫子可以看,一毫子有杯大菜糕……那个时间个个小孩都爱看电视,吃饭时间阿妈就拿着条鸡毛掸叫他们回家……”
  《地球先锋号》是50年代的老漫画书了,香港漫画家黄莺在日本的《铁人28号》的跟风之作,属于幻想类型的漫画;而《小流氓》(后改名《龙虎门》)是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的成名作,出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非常流行。写的是一班草根阶层的青年跟流氓地痞恶霸的正邪对决,主角是“标榜行侠仗义的小流氓”街坊英雄王小虎,漫画里有许多武打招式。
  讲起来,王小虎的造型在周星驰的电影《百变星君》里也出现过,那道粗粗的打勾似的眉毛,也像NIKE商标,在周星驰的中学同学——那个在周星驰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挖鼻孔的“美女”如花的反串演员——李健仁身上出现过。
  就在这个时期,李小龙返回香港拍制的第一部国语片也开始公映(1971年),并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功夫热潮。这些事情,对已经9岁的周星驰至关重要。因为漫画与李小龙,这两样后来影响了周星驰的人生与创作的东西,都是在此时发展到了一个颠峰。
  “那年妈妈带我第一次进电影院,当时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刚刚开始放映。那时候我家里穷,除了讨生活,没有什么闲钱,妈妈带着我跟我姐姐、妹妹三人去我们家附近一个当时生意很好很大的戏院。”
  “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电影院,但我却完全被电影吸引住了,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在某一时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李小龙真是太神奇了,他占据了整个银幕。不只是他的武术非常精湛,还有他激昂的精神。基本上那时候我就已经梦想自己可以耍功夫。”
  “李小龙成为我的一切,我决定要成为李小龙。成为功夫高手是我的第一志愿,当演员只能排在第二。看完李小龙,我整个人充满斗志,真想打一套拳,可是不懂该怎么办?好,我就去学功夫,我的生活态度积极了。”
  周星驰从小练得最多的是咏春拳。还玩过铁砂掌,都是自己看着电影瞎学的,后来回忆起小时候那段经历都觉得好笑。后来周星驰还练过泰拳,但他并没有专门去学校里学,“我只是功夫的业余爱好者。” 周星驰当然也喜欢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他每天勤练功夫不说,甚至与其他小孩打架比试。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业也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例如1967年11月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常用名“无线电视”,英文简称TVB)建台之初的首个节目《太平山下》,拍的许多反映香港市民生活的短剧至今仍是经典。不过周星驰在那时除了看卡通,喜欢看的还是“开心果”肥肥(沈殿霞)在TVB主持的《欢乐今宵》。“我是看肥肥的《欢乐今宵》看大的。”周星驰的还喜欢看新马仔同梁醒波演的戏和电影,他甚至认为自己的表演在某程度上跟他们也很相似。
  在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的眼里,当时的周星驰却是个平时在家里木木笃笃,话也不说一句,“星仔对世事很不了解,人很纯,心地又好,有时会无所适从;他又不爱向人说心事,所以有些事我也不清楚。”
  周星驰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但他的祖籍却是宁波。跟很多移民后代一样,周星驰对自己的身世也有点迷糊:
  “我是浙江宁波人,但不知是谁告诉过我浙江宁波人就是上海人,我总是搞不清楚这一点,我觉得我就是上海人。反正我喜欢上海,就变成上海人吧!”
  “我也算是个上海人,虽然不会听也不会讲上海话,但在我的遗传基因里,我想有许多的上海元素。我特别喜欢吃面条,什么上海粗炒、上海面,无面不欢!对上海有种天生的亲近之情。”
  周星驰成名后,在互联网上经常见到有好事的算命先生为周星驰算卦,有一则就说周星驰的姓名命盘中具有“演戏天分”:“因为‘命宫’17划金是‘天马星’,具有喜感;‘出生宫’的22划是‘孤木星’,多愁善感;‘运势宫’30划是‘白霭星’,善于思考与幻想;而‘人际宫’14划是‘丁火星’,心思细密。有了这些成分,从事拍电影的工作,容易有与众不同的灵感与创意!”这些当然不足为信。不过可以从中一窥外人眼中周星驰的性格是怎样的。
  “我的名字是妈妈取的,我早就问过她为什么给我取这么奇怪的名字,她说是根据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这句来的。” 周星驰说。
  至于周星驰的英文名Stephen(史提芬),其实是上海背景的祖母取的。在周星驰自己领衔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食神》里,食神就用“史提芬·周”这个名字。但周星驰说他从小喜欢的英文名其实是Lewis(刘易斯)。有一次,他的日本FANS,著名的小说家驰星周,《不夜城》的作者(后来拍成电影由金城武扮演),因为太喜欢周星驰,以至把自己的笔名都是把周星驰的名字反过来用,驰星周那天请周星驰为他再取个英文名,周星驰立刻就想到Lewis(刘易斯)。周星驰说要不是Stephen(史提芬)是他祖母取的名字,他自己都想要换成这个名字,叫做刘易斯周。

------------
“我读书那时是非常顽皮的”(1)
------------

  香港的娱乐周刊曾经将几位大牌明星读书时的成绩单公布过,郑裕玲、张学友、莫文蔚都属好成绩,周星驰的却差一大截。
  周星驰的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同班女生阿珍这样回忆:“周星驰是个挺顽皮的孩子,个子小又爱引人注意,性格虽然活泼,但是对女生很害羞。”周星驰读的是协和小学,位于太子道。协和小学1911年创立于广州,1947年在香港设校,直属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分为上、下午校,校风非常严格。
  “那时候,休息时会打两次钟,老师规定同学听到第一次钟响时,就要立刻停下来,第二次钟响才可以再走动,回到自己的班上。可是周星驰每次都做出奇怪动作,别人停下来,他偏要继续走,别人再次走动,他却停下来。”
  诸如此类的调皮行为让周星驰颇受老师和同学的瞩目,也因此吃了不少苦头。阿珍说,“当时的老师都很古板,又爱体罚,尤其是那个姓余的训导主任(他同时又是中文老师)。周星驰在《逃学威龙》里对学校的批评与嘲讽,不少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老师对学生扔板擦啦、突击测验啦、罚站啦——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周星驰小学时常被风纪纠察员逮着,阿珍有时也替他感到不值得。刚巧阿珍的哥哥当上了风纪队长,阿珍帮周星驰偷偷求过情。“有一次周星驰还是在午祷会上,被校长当着同学的面打手心,默不做声的周星驰,只是很无奈地低着头。”
  那时的周星驰个子很矮,座位在前排。他跟多数男孩一样,比较爱跟男同学玩,不善于跟女同学打交道,“有时跟女生说话,还舌头打结。”周星驰喜欢打乒乓球。学期末的一次体育课,阿珍与周星驰打了一次乒乓球,后来成为阿珍一生中最奇妙的回忆之一:
  那天下午,体育老师因忙着筹备运动会与个别同学的特训,安排其它同学自由活动。阿珍看到乒乓球仍空着,便找周星驰较量一番,条件是只准打“滴滴波”,不准发旋球。
  玩球时,两人不知为何谈起了未来人生。周星驰说:“我还真弄不清自己要干什么,只知道在这里常常受罚……”阿珍想了一下说:“星驰……星星……飞驰……不如你去当明星好了。但不是普通的星,是要当最高最亮的……”周星驰说:“但是我的成绩不够好。”“不用愁,等你有了成就,就可以找有才能的人帮你嘛!”周星驰则好奇地问:“那你呢?你要当什么?你要当什么?”阿珍开玩笑说:“你去当明星,我当然要当你的导演喽!”
  ——真难为阿珍能提供到对周星驰的这么宝贵的记忆。因为关于周星驰小学时期的资料可见到的非常之少。
   “我读书那时……都几反斗(顽皮)的,成绩?当然差啦!我当时迷李小龙,迷练功夫,全副精力都放在那里。老师怎看我?尽量不看啦——冇眼睇罗(没眼看),一看就头疼那种学生。” 周星驰在接受内地一本杂志《新周刊》的采访时说。
  周星驰在同学面前模仿李小龙,却一个飞腿把教室门上的班牌号给踢了下来,结果被罚。
  “中四时,突然生性(明白事理),发誓考到会考好成绩。中四中五两年潜心读书,去公园不再打架,就是读书。两年苦读之后,会考成绩……依然差得惨不忍睹!但是,这两年是我一个很好的回忆,凡事要紧的是过程。不要去计较成绩单上的分数数字。认真学习,要的是成绩单背后的成绩。人的天分有异,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明事理,分清是非,努力做个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先要做个好人,再努力拿到好的成绩!我很庆幸那两年时间给我这样的启迪!”
  周星驰偏科,各门功课当中,只有中文课成绩最好,其他都很差。他在那时候的志愿,第一是当救生员,第二是教武术,第三是当科学家,那时他想拍的是科幻片,因为可以过科学家的瘾。“后生时就是这样,喜欢游泳那阵就想做救生员,喜欢打拳时就想教功夫。”周星驰坦言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做律师医生什么有前途的职业。
  而周星驰中学同学李健仁则说,“我们不但是同学,而且在学校的时候还是同桌。我记得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周星驰就很迷恋中国功夫。那时他经常练拳,会经常拿我做‘肉靶’。有时候打得我很疼,可是我都不敢吱声,任由他打。哪天星仔能把我打到哭出来,表示他的拳练成了。”
  这两个“死党”也曾一起到钢琴酒吧打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星仔每次去卡拉OK,都只会点唱《小李飞刀》、《陆小凤》这一类的老歌,因为那些歌都是当年我们打工时,每晚都要听好几遍的。”
  李健仁是周星驰为数不多的交往达20多年的好朋友了,他自己也是周星驰电影里的经典配角。1992年周星驰在《武状元苏乞儿》里第一次把李健仁发掘出来,演了出场不到三秒钟的龙套——一个爱慕苏灿父亲(吴孟达饰)的花痴女子。当时李健仁因为对自己从事的餐饮业心生厌倦,闲来无事跟周星驰一块到北京看他拍戏兼自己游玩,没想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个无法替代的“美女如花”的电影角色。李健仁现在正在香港铜锣湾经营一家名牌服饰店。
  16岁那年的暑假,周星驰曾去美孚新世界酒楼卖过点心,推着小车卖虾饺、烧卖,为了赚钱买李小龙纪念品。第二年家里搬到土瓜湾,他又到一家五金厂当“啤工”,他还在尖沙咀,骑着自行车卖过报纸。
  “我做过几份暑期工,比如卖眼镜、卖电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去酒楼卖点心,月薪大约600港元。在酒楼打工什么怪人都见过,反应不快就会被客人骂,所以一定要能言善辩和有礼貌。”
  利用课余时间赚钱贴补家用,给自己赚零花钱,买漫画书看电影,练功夫,沉迷跳霹雳舞,基本上就是周星驰对青春期最深刻的记忆。他说,“我不是坐在家里读书的那类人。”

------------
“我读书那时是非常顽皮的”(2)
------------

  在香港的七十年代,在李小龙电影热潮的推动下,几乎是全民武侠,本地电视台也不甘落后,佳视、丽的(“有线”的前身)都迎合潮流也推出了各自的武侠剧代表作,佳视更是开了电视剧翻拍金庸作品的先河。无线(TVB)在1976年也推出了由郑少秋、任达华、石修主演的《书剑恩仇录》和刘松仁主演的《陆小凤》,1978年还有《小李飞刀》和郑少秋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以及 1979年的《楚留香》、《绝代双娇》和《刀神》。
  1980年3月10日,周润发的《上海滩》又开始播演。那个万人迷的“许文强”也成为了周星驰的偶像。
  可以说,整个中学期间,爱好武功的周星驰都是在伴随着这些电视剧长大,痴迷其间,并萌发了做演员的愿望。1992年7月,周星驰在接受《电影双周刊》的采访时说道,“(我读)中四中五的时候,是电视的黄金时期,例如《网中人》、《上海滩》、《亲情》等。我没有试过演戏,又没演过话剧,但是一看就好想试一下,很想演,很想加入这个行业。”
  此时,斯皮尔伯尔格也是周星驰喜欢的导演。周星驰还记得当年看《大白鲨》的情景,“……我吓得要死,回到家里连浸浴缸都不敢,我买了好多书研究鲨鱼。才知道原来鲨鱼在浅水也会咬人?那我去浅水湾游泳时该怎么办才好?……”
  中学毕业之后周星驰没有再继续升学。“有一年没事做,在船务公司做过一段时间助理,即是Office Boy,好闷!”
  “我当初的第一份工作很‘烂’(差劲),但我要说的是,每个人的机会不会都那么好,人人都会等待,但是要学会坚持,我一直有信心,相信机会一定有光顾我的那天,机会来的时候就一定要抓得住。”
  就是在读中学时,周星驰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梁朝伟。关于他们的认识过程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颇像电影里的场面:在街上骑自行车去看电影的周星驰,无意撞倒了梁朝伟,两人于是相识,言谈默契,成为朋友,两人后来还一起在街上卖过眼镜和电器,一块打过暑期工;另一种说法则是梁朝伟是与周星驰的姐姐先认识的,然后也认识了周星驰。后者的说法应该比较真实,因为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亦曾经亲口提到这件事,而导演王晶的父亲王天林也在文章中写过这一段。王天林当时监制TVB的电视连续剧时和梁朝伟合作,两人闲聊时谈起梁朝伟与周星驰的姐姐关系很好。
  梁朝伟只比周星驰大5天,跟周星驰的身世很相似,也是父母离异,与妹妹随着母亲生活;读完中学,连会考都没有去考,便到他姨妈开的超级市场去当送货员,做过百货公司和电器行的售货员。
  据梁朝伟回忆,那个时期的周星驰整天发白日梦,经常跟他提起TVB无线艺训班的事,幻想成为大明星,而他更是在周星驰的鼓动下一起去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周星驰让我感觉到在演员培训班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所以我们就同时去考。”
  考无线的艺员训练班可不是那么容易,要过三关。所谓过三关,是初试、复试、面试,能达到面试阶段,已经成功一半。第一次的初试比较容易,只是让一些负责人见一见本人,以及选读一段台词而已。由于报名人多,分批接见,每天大概500多人,总共要一星期左右才能全部见完。梁朝伟和周星驰报了名之后,接到通知到浸会学院去作初试。
  据梁朝伟回忆,他到了浸会学院之后,见等候初试的人那么多,几乎想临时放弃,回身就走,可是走了一半,想想花了10元报名费,就这样退场不是太冤枉了?于是再走回去等候接见。可以想像,一心一意地想着报考训练班的周星驰自然是态度坚定不移的了。
  梁朝伟说,早在进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之前,周星驰和他已私下一起拍过一个8分钟短片。“那都是周星驰的主意,当时我对演戏不开窍,那个短片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我只是演员。故事主要讲好人与坏人在山上打架,最后好人获胜,他安排我演坏蛋,最后,我演的角色被他无情地打死……那就是拍给我们两个人看的,我是陪玩。”
  周星驰还得到了母亲的支持,“说来我要感谢妈妈,因为我当初说要进入演艺界时,妈妈上下打量了我半天,结果一句话都没说就走了。我想好啊,妈妈没有反对就是默许了,于是很高兴地就去报演艺培训班了。”他回忆。
  在当时,无线开办的艺员训练班可以说是进入TVB、步入星途的第一步,当时每期艺训班毕业的学生有不少都能成为日后TVB的当家花旦或当家小生,乃至演艺圈的“一哥和一姐”。
  但最后的通知却是梁朝伟考上了,周星驰落选了。周星驰为此很苦恼。
  周星驰和梁朝伟各自成为巨星后,当年这个“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戏剧性报考过程,也曾有各种版本流传。
  台湾著名的综艺栏目《鸡蛋碰石头》曾经请梁朝伟做过一期嘉宾,戏说梁朝伟考入无线艺训班经过。大意是梁朝伟陪同周星驰赴考,周星驰因为一紧张就内急,卸包袱去了;恰巧这时轮到他面试,梁朝伟心念一转,自己跟着主考官进了考场。当周星驰一身轻松地出来时,才发现天地易色……

------------
“我读书那时是非常顽皮的”(3)
------------

  还有一个版本是,周星驰知道他1.73米的身高有可能成为考试及格的障碍,于是就花钱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高跟鞋。然而,考官只看了他一眼就决定让他回家了。对此周星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当时考表演班时,要求的标准高度是五尺十寸,我只有五尺八寸,可能连这也没有,所以都没有被录取。”“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明星的概念就是像周润发一样的猛男,像我这样的人出现在电视荧屏或者银幕上根本不可能。”
  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也对外谈过那次报考前后的事情:“梁朝伟是星仔姐姐的朋友,星仔当年想考训练班,拉他一起去,谁知伟仔无心插柳获成功,星仔就未被录取。那天,星仔回家冲进自己的房里,用被子盖住头,我都不知发生什么事,也没有问他。后来是戚美珍帮他,叫刘芳刚收他,他才进了训练班。戚美珍的哥哥是我街坊,认识好多年,所以他们肯帮星仔。”
  这个刘芳刚就是当时香港TVB艺员训练班的主任,他在台湾出生,政大新闻研究所毕业,做过记者,到意大利学电影后,1969年加盟香港国泰做基本导演,再转投邵氏拍《香港过客》,之后加入TVB无线电视台先做编导,再转做艺员训练班主任。他在任期间的训练班明星辈出,除了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还有王家卫、刘嘉玲等等都受过他的亲身指导。
  1982年,周星驰连考了两次,才终于进了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他进的是第11期夜间训练班,与梁朝伟同期。这一期后来还出了不少明星,例如吴镇宇、欧阳震华(当时叫欧阳耀泉)、关礼杰、李子雄等。吴镇宇比周星驰更惨,一连三次都没考上,在第四次才考进来。成名后,1992年8月,周星驰对《电影双周刊》的记者很肯定地说,“如果还没有考上,我会继续再考,因为这是我的兴趣。”
  介绍周星驰给刘芳刚的戚美珍,在训练班里比周星驰早一期,是第10期的学员,她后来成为了“五虎将”之一苗侨伟的妻子。刘德华也是戚美珍这一期,他曾经写过书回忆在训练班的情况:“训练班总共要念一年,每3个月有一次小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能再继续学业,面对如此富挑战性的课程,各人都怀着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心情去迎接每一个小考试。导师常跟我们说:‘吃这口饭的,最重要的是信心和自信,没有这些,就算本身很有才华,也无从发挥,更不用遇上伯乐!’于是班上本来已信心十足的同学更加信心百倍:本来没有信心的唯有强迫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一定是明日之星!”
  “在面对另一次考试前夕,大伙儿的信心竟遭受冲击:其中一个同学因外型问题,导师觉得他不适合幕前发展,已考虑在即将举行的考试中给予不及格的分数。至此阶段,大家才知道自信并非必赢的战略,自信外还要配合许多天时、地利、人和。本身有才华,还要有外表,再加观众缘,缺一不可。”
  不管怎样,进到艺员训练班的周星驰,总算在星路上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
人人必须经历的一节课(1)
------------

  “我问导演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让梅超风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
  跑龙套是TVB艺员训练班里最特别的也是人人必须经历的一节课。当时很多明星也都是先从跑龙套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的。
  在1982年的春天周星驰也开始了自己的跑龙套经历。而梁朝伟比他更早得到机会,之前已经在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中演过一个少林弟子,首次露脸几十秒。
  周星驰最早的一个跑龙套应该是在70集连续剧《天龙八部》里,该剧于1982年3月22日起在电视里播出,由梁家仁、汤镇业,陈玉莲、黄日华等担正,有一个画面可以看到,周星驰演站在萧峰(梁家仁饰演)身边的一个契丹小兵。
  顺便说一下,当时就已是明星的梁家仁,若干年后也经常出现周星驰电影里,先是做周星驰的导演(《一本漫画闯天涯》),后来又为他演过配角(例如《龙的传人》里的“师叔”)。
  接下来,周星驰参加了全体第11期训练班学员演出的13集连续剧《活力十一》。这部供学员演练的电视剧在当时颇受好评,讲的是一间叫“STUDIO -A”的广告公司发生的故事,表现年轻人的生活理想。有一个场景是周星驰演的学生形象,在教室里和同学打牌。
  周星驰还在《苏乞儿》(9月27日起播)跑过龙套,与周润发、刘德华、米雪、苗侨伟等同场演出,只不过他是站在一群家丁中间。在反映三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社会风情的30 集连续剧《香城浪子》(也是在9月27日起播)里他也是饰演过男生宿舍“青毅社”的一位男同学,是应子辉(汤镇业)的帮凶,他的同期同学关礼杰也在里面演其中一个男同学;梁朝伟的角色比他们的则大一点,演的是应子辉的弟弟,性格谦和、善良、重感情,是韦诺(黄日华)的好友。《香城浪子》是梁朝伟的第一部担任配角的电视剧。
  在刘德华初露头角的《猎鹰》(12月27日起播)里,周星驰也演过众多无名警察中的一员。梁朝伟在此剧中饰演刘德华女友的弟弟,一个极度仰慕刘德华的角色。
  由于梁朝伟表现好,很快就调去了戏剧部。当时在TVB中剧集的制作主要是由其下属戏剧分部来承担制作的,而戏剧分部又会细分为多个戏剧分组,每一个戏剧分组将由一个戏剧组的高级戏剧主任负责——这个高级戏剧主任其实就是“监制”。与电影不同,电视剧里的监制权利最大的,有剧集的最高决策权,从演员的选定,到剧集题材的选择都是由他最后拍板,一个制作组(即戏剧分组),通常当中有10来人。
  到1983年,梁朝伟已经作为主要角色之一演出了三部电视剧,分别是《天降财神》(3月21日起播),与周润发合作;《再见十九岁》(5月19日起播),与李司祺合作,梁朝伟做男主角;《北斗双雄》(8月8日起播),再与周润发合作,周星驰是小配角。他被TVB高层赏识,更在1983年9月与黄日华、汤镇业、苗侨伟、刘德华一起被包装成为TVB的“五虎将”。
  而这一年,周星驰仍是继续在跑龙套。除了在《再见十九岁》和《北斗双雄》里跑龙套外,最著名的还是他在《射雕英雄传》(其中第一部“铁血丹心”在2月21日起播)里演的几个小角色,由于在大陆广泛播映,至今仍被内地的周星驰迷们津津乐道,翻来覆去地考证周星驰演过的几个无名角色。
  其中一场戏是在牛家村的夜场,周星驰饰演的一名士兵在军官命令下前去抓郭靖母亲李萍,他有一句台词,回答了一声:“是!”然后他被郭啸天一枪捅倒。他演的宋兵所说的一些台词,都被星迷拍下画面贴上互联网,其中有“你说什么?”“还在这儿讨价还价!”等等。
  周星驰还在第7集中被杨康抓来后送给梅超风练功。对这场戏,周星驰有段回忆,“导演本来设计我被人一掌打死,但是我认为这样有点不太真实,于是自己设计了反抗的动作。我设计成第一掌用手挡了一下,直到挨第二掌时才倒地死去。我去和副导演商量,问他能不能让我先挡梅超风一招,第二招再被打死?我想这样我就可以多出镜了。但导演马上说,‘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他认为这个小龙套占用的时间太长,结果除了批评一顿之外,还要重拍。”
  “其实当时我还是感觉演戏是个有趣的工作,即使我的意见不被采纳,只要能提出来就很开心。之后我也不断地提出我的看法,当然也被一再的拒绝。”
  这个希望多挡一掌的跑龙套演员,在此时对演戏已经进入痴迷状态。
  在这个时期,另一位后来的香港电影明星吴镇宇——周星驰的同期同学——也是在《射雕》这部剧里跑龙套,他演过金国王府的一个看门的金兵,有几句对杨康很不客气的台词,此外还演过一名丐帮弟子。
  为《射雕》跑龙套之前,周星驰还在《十三妹》(1月24日起播)里,这部戏里有翁美玲和汤镇业。
  在20集的《北斗双雄》里,周星驰为周润发和梁朝伟配戏,在剧中扮演一个问题少年,周润发和梁朝伟在戏中扮演帮助教育挽救这些问题少年的社会工作者。其中一场戏是周星驰因单恋梁朝伟的女友,写了一封情书放在梁朝伟女友桌子上,阴错阳差被人当众念出来,受到大家的哄笑,自尊心受损,无地自容之下跑到天台准备跳楼,梁朝伟、周润发赶上去劝阻,梁朝伟给周星驰戴了一些高帽,给他活下去的信心,于是周星驰打消自杀念头,演得很搞笑。有一位当年看过《北斗双雄》的观众在互联网里留下这样评语:“那时的周星驰还没割双眼皮,长相还真不敢恭维。”
  周星驰1992年7月在接受《电影双周刊》的采访时说,“(《北斗双雄》)那些我自己都没什么印象,那个时候我还是‘温温燉燉’(粤语,懵懵懂懂的意思)的样子。”

------------
人人必须经历的一节课(2)
------------

  关于这个时期的跑龙套生活,在1977年进入TVB的资深电视人黎文卓回忆:“每天清晨,在电视台的门口,总会见到一大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各式人等在等候着,然后由不同的助导根据预先约定的需要,指挥他们上外景车,出发拍摄去也。”
  “这些人不是电视台的职员,而是电视台透过一些特约演员公司请回来的临时演员,也是一般人俗称的‘咖喱啡 ’(香港对跑龙套演员的称呼)。 ‘咖喱啡’的待遇相当低微,现时每拍一天8小 时的工作约有100元左右。而当中又要被特约公司收取若干作为佣金,因此实际工作时薪计算不足10元,比学生到快餐店当兼职还要少。当‘咖喱啡’确实不需任何技巧,镜头永不会对着你的正面,对白永远不会轮到你说,你的作用和一块布景板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分别。”
  周星驰跟这些人不同的是他是TVB的艺员训练班的学员。跑龙套演员在周星驰后来导演的电影《喜剧之王》里有精彩演绎,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周星驰当年跑龙套的心态写照。
  “读艺员训练班的头三个月公司是不发津贴的。我通过邻居介绍去做一些送货的工作。而班中的同学生活也不怎样富裕。一伙人偶尔会凑钱买猪肚、红肠等小吃充饥。”在几年后考入TVB的艺员训练班的郑伊健这样回忆。由此可想像在1983年时家庭环境不富裕的周星驰,过的也是怎样艰苦的生活。
  周星驰曾说,每当他心情低落、遭受挫折的时候会想李小龙,睡觉时也会梦到李小龙。他喜欢通过看李小龙的传记来调整心态。跑龙套时的周星驰,内心必定是间杂着兴奋与失落的心情,因为他一方面能经常见到仰慕的大明星,一方面又看着老友粱朝伟愈演愈好。
  很明显,此时的梁朝伟要比周星驰成功许多倍。这其实也与梁朝伟对表演的悟性早成有关。周星驰虽然比梁朝伟更早对表演产生兴趣,但他在这个阶段对表演应该是还没有完全开窍。
  这从在两人的考试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其时艺员训练班的毕业考试,导师都会指导学员合作排几段“样板戏”,一段时装、一段古装,以及做一段司仪,全部录影下来,以便高层人员和各位监制观看,藉以决定取舍。这些演出片段,多数是男女主角的对手戏,由学员互相配合演出,剧情可以由学员自己选择,可以选择已经拍摄过的电视剧,也可以选择话剧剧本的某一段戏,甚至可以自己编写剧本来迁就自己的演出。
  然后训练班主任刘芳刚携同录影带来介绍给各监制挑选,每个监制都派有计分表格,一边看演出,一边给分。香港的电视行业发展到八十年代,已经是一种工厂的制度,在流水作业的制度下,监制必须要捧红新人。
  根据当时看过考试现场的监制王天林回忆,“梁朝伟演出的一段时装剧,是他自己编写的,好像剧名叫《变》,是描述一对情侣在分开数年后,男的留学回来,要跟女的结婚,不料女的告诉他已经因某种原因嫁了人,男的忍着痛苦离开的一段剧情。这段戏写得很不错,不仅梁朝伟,还有其他演员也选他编的这一段戏来参加考试演出。”
  “但却以梁朝伟的一段最为突出。举例来说,当女演员认真地告诉男演员自己已经无可奈何嫁人的那一刹那,男演员听了各有不同的演法,有的是一呆,跟着是大哭,有的是愕然之后冲动地上前捉住女的双肩责问,然后大哭,偏偏梁朝伟演法不一样,他居然在事前设计了一些小动作,当女演员在诉说无可奈何之际,他正在划火些点烟,女演员说出了已嫁人这一句话之际,他划火柴的双手突然一抖,显示出他的心情,接着苦笑,这一个演法已经比其他人高明。”
  梁朝伟对王天林说:“我见其他同学个个都喊苦喊哭的,我如果再喊,那就毫无分别,所以临时改变方式喽……”周星驰在这次考试中并没有给王天林留下印象。
  梁朝伟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在儿童节目《四三零穿梭机》做主持人,但时间很短暂,只有大概4个月,就在主持期间也不断有戏约,1983年底先去演了《再版人》,是个科幻剧,首次和刘嘉玲合作,最终很快就被监制李添胜抽调去演40集的《鹿鼎记》(1984年7月9日起播)里的韦小宝,于是越演越红,再到《家有娇妻》(9月17日起播)、《新扎师兄》(10月29日起播),一发不可收拾。
  与梁朝伟相比,周星驰在艺员训练班的表现基本上是属于平常普通的那种,对于表演也只是浅尝滋味,尚未进入门道。虽然梁朝伟把周星驰当作是第一个教他演戏的人——在一次对传媒的访问中他这样说过——但最早成功的那个却不是周星驰,而是梁朝伟。
  毕业后,周星驰因为幽默的表演风格,被当时的编导林丽真小姐独具慧眼看中,也安排进了《四三零穿梭机》节目组,时间正是在梁朝伟走了之后。
  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一做就是5年。

------------
“儿童节目主持人实在是个很好的工作”(1)
------------

  《四三零穿梭机》是八十年代TVB电视台于每天下午4时30分播放的一个儿童电视节目,以太空生活作为背景。这个节目其实起源于八十年代初,当时穿梭机飞上太空成了头条新闻,成为一时佳话,于是儿童节目也跟随潮流,改名为《四三零穿梭机》。
  至今在互联网还能看到当年《四三零穿梭机》观众的怀旧文章:“第一代主持人有张国强和谭玉瑛,我很喜欢他们身上所穿着的银色制服,那个机舱布景也很逼真。后加入了梁朝伟、蓝洁瑛及曾华倩。但最经典则非周星驰、龙炳基的《黑白僵尸》莫属。剧内似是而非的道理及理论,星仔的狡猾及基仔的正直,令每集都笑料百出。‘穿梭机’的主题曲都很动听,初版是由林子祥主唱的,接力的是张国荣及陈美龄。‘穿梭机’每天也会播映二十分钟卡通片。” “在‘星仔兄弟好介绍’里,经常会介绍一些‘新事物’,其实也都是搞笑版的,印象中有玩‘打字机’,即是‘打自己’。”
  回想当初,在那几年周星驰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他对这一段“儿童节目”的主持生涯也是颇为自得。
  他甚至很遗憾地说,在他小时候没有像自己主持的那么好看的儿童节目,“否则我的性格、人生观一定会和现在不一样,一定更好,更聪明。好的儿童节目真的能让孩子更聪明,并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
  周星驰确实与其他儿童节目主持人很不同,以至可以说是特立独行。他一改大哥哥的亲切感觉,总是故作怪样地对着一群小孩。不但和小朋友打打闹闹,有时候还会骂小朋友,“但都在容忍范围内,容忍范围就是小朋友答错,我说‘好,好,这样都讲得出。’这些话,观众会觉得好笑。”周星驰说。
  当时负责《四三零穿梭机》的TVB艺人经理冯美基也有段关于周星驰的精彩回忆,“有一年,小儿明翰与周梁淑仪的女儿周智祺,一同带各自的狗到《四三零穿梭机》亮相。星仔明显地对那些狗有点害怕,小明翰那只是‘曲架’狗,体型庞大,它很顽皮地左穿右插,并将脚踏在星仔的脚上,没休止似的。星仔没有它好脾气,不时要摸摸它,又尴尴尬尬的,很滑稽的表情。最后,他仍硬着头皮,完成了节目。”
  当年的儿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回头看彼时的节目主持人周星驰,多数都有些好玩的感觉:周星驰经常是“围威喂”(香港话,有点吊儿郎当)的样子,或者是“九唔搭八”(香港话,乱来的意思),总之是一个让小朋友们觉得滑稽可爱,有时又有些凶巴巴的“星仔哥哥”。对自己当年的独特作风,周星驰曾专门解释说,他并无虐待儿童倾向,也不是讨厌小孩子,他只是觉得做主持人不一定要整天笑脸迎人,“不耐烦时就表现不耐烦的样子,相处贵乎坦诚。”他又说,直到自己开始主持一档儿童节目,“才真正开始能主宰一些东西,我感到自己的机会就这样来了。”那时的他已经习惯了被反驳在跑龙套时发表对表演的意见,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发挥自己的地方。
  正如上面所提到,周星驰最让香港那批生于七十年代的年轻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与拍档龙炳基主演的《黑白僵尸》。周星驰在里面演一个古灵精怪的“黑僵尸”。这是《四三零穿梭机》节目里一个趣剧环节,当时一起参演《黑白僵尸》的也有谭玉瑛和曾华倩。
  谭玉瑛那时很有名,是儿童节目台柱,相当于内地中央电视台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当时青春靓丽的曾华倩和干干瘦瘦的龙炳基是艺员第12期训练班的学员。《黑白僵尸》在后来被称为香港儿童节目的一个经典,成长于八十年代的香港小朋友多数都还能记得它。“黑白僵尸二人经常出出入入他们的‘大’宅子……周星驰做每个动作是像是随随便便,而曾华倩则永远是在忍不住笑的状态。”
  1983年周星驰进入这个栏目时,TVB正决定将“穿梭机”的背景改掉,每个主持由太空人打回原形做地球人,《黑白僵尸》就是那时重归地球后的作品。“白僵尸”龙炳基在训练班还没毕业,就被选中加入《四三零穿梭机》的行列。
  周星驰说,“我很喜欢那时做的东西,因为是第一次表现这种。那时是在录影时间的半个钟头前给份稿你,但不是定稿,有个环节叫‘星仔兄弟好介绍’和‘黑白僵尸’,要在半个钟之内立刻想点新东西出来。这个是我自己要求的,没有这个规定一定要这样。后来我习惯在表演中加点东西进去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半个钟头想出东西来,是自己娱乐自己,也顺便娱乐一下小朋友。”
  “我喜欢那个时期,还因为当时我没有戏演,好凄凉,虽然是《黑白僵尸》,但都是剧来的,虽不是正式的话剧,也是剧呀,我就依照训练班学回来的形体动作、角色性格去创造角色。”
  《黑白僵尸》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黑僵尸与白僵尸是僵尸一族中最后两只僵尸,互相照顾,一起住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旧屋里。一天,大屋来了一位保护古物研究会主席Beautiful(曾华倩饰演),她要研究古物历史,黑白僵尸向她表露身份时,她并不相信,认为僵尸是丑陋的而且会伤害人类,但经过相处之后,发觉他们不但不会伤害人类,而且比人类更有爱心,Beautiful便放心与黑白僵尸做朋友。
  但他们的邻居谭博士(谭玉瑛饰演)受科学会的委托找寻殭尸研究。黑白僵尸因生活习惯与人类不同,而引起谭博士怀疑,一次谭博士做实验时,发生爆炸受伤,幸得黑白僵尸的照顾,使她很快复原,此时,谭博士便发现他们是僵尸的身份,当谭博士要抓他们去科学会时,Beautiful极力向谭博士求情,认为黑白僵尸已经适应人类生活,而且从来没有害人,应该放过他们,谭博士在Beautiful的力劝及黑白僵尸的悉心照顾所感动下,决定隐瞒他们的身份。但是,科学会仍不断派人查探,终于发现黑白僵尸身份,并将他们捉回科学会研究,黑白僵尸面临生命危险,Beautiful与谭博士最后合作将黑白僵尸救出来。
  《黑白僵尸》的表现甚至是运用了漫画书的形式,旁白与漫画制作穿插其间。黑白僵尸互相之间经常是整蛊,里面招数虽然幼稚,但能依稀感受到周星驰后来的电影《整蛊专家》的闹剧效果。而黑白僵尸都是很喜欢看足球,周星驰演的那只黑僵尸还尤其喜欢吃棒棒糖……从《黑白僵尸》里面其实可以发现很多周星驰后来的表演与剧情之根源。《黑白僵尸》相当于周星驰的“创作童年期”,而且具有一个极其宽松的空间。

------------
“儿童节目主持人实在是个很好的工作”(2)
------------

  “白僵尸”龙炳基在2004年10月接受香港《touch》杂志的采访时曾经对当年回忆,“开始时,我跟星仔都不听话,因为觉得剧本闷,在没有通知导演及监制的情况下,经常修改剧本,希望撞出一些新东西,试过真的被导演大骂。后来外间的反应愈来愈好,结果整个剧断断续续做了两三年。”
  很多人都认为周星驰的无厘头始于《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其实在《黑白僵尸》就已见端倪。当时在《黑白僵尸》剧组,演戏很随意创作,龙炳基就清楚地记得自己也“无厘头”了一把,“记得那次拍场让我从布景后开门走进屋的戏,那是一场很闷的戏,正当我在背景板后等倒计时进入之时,见到地上有些沙包,想都没想就拿了两三个背着开门进屋。当时全场人都好正经地讲对白,见我拿着那些跟那场戏完全没有关系的东西冲进来,差点忍不住笑。”
  有一次表演中,周星驰无意中间接弄伤了龙炳基,却因此造成了一段姻缘:龙炳基在医院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护士。1991年年尾龙炳基移民去了美国,先是在一间中国餐馆工作,现在他已经是费城颇有名气的华裔西厨。2004年龙炳基开始做一个自编自导自拍自煮的电视节目《非常好主》,并在亚视的《慧珊时尚坊》播出。当年也是一个古灵精怪的“白僵尸”走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近些年来他和周星驰中间只在八十年代末通过一次电话。“早前有报道说我打过电话给他,但他没有回复,我可以说绝对没有这回事。因为上次跟他通电话,已经是1988、89年的TVB台庆,他彩排时不小心烧伤了手,我打过电话问候他。之后就再没有联系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蓝洁瑛,另一个《四三零穿梭机》的主持人,她也是第12期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学员。她后来与周星驰合作了两部重要的作品,《盖世豪侠》(饰演邪派的宫主雪雁)和《大话西游》(饰演蜘蛛精春三十娘)。她也曾经与周星驰传过一段时间绯闻,但很快烟消云散。蓝洁瑛甜美靓丽却一生颠簸,初出道的时候她亦曾被称为“靓绝五台山”(香港广播道当时因云集香港电台、商业电台、亚洲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和佳艺电视台而得名“五台山”),但后来又由于合约的原因导致被TVB雪藏,影响到在演艺界的发展,命运多桀的她常常有些行为让外界不能理解,亦曾经因精神问题入院治疗。以至香港的娱乐记者将她和蔡枫华、洪朝丰、陈宝莲一起封为“四大癫王”。
  曾华倩后来调去和梁朝伟合作拍了《新扎师兄》,两人在拍戏期间擦出火花,开始拍拖。
  多年以后,已经成为香港影坛大哥大的周星驰对在《四三零穿梭机》的生活是这样评价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实在是个很好的工作,一点也不忙,一周只工作3天,另外4天全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周星驰“沦落”到做儿童节目未尝就是不好,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很多机智问答,例如在无厘头风格初步形成的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里,周星驰以几个脑筋急转弯问题巧问“大傻”成奎安,带来很多意外的笑料。这并不能说就与周星驰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经验完全没有关系。甚至于在互联网上的衍生周星驰文化,什么“全国非星学专业学生星学等级考试试卷”等等,极尽无厘头的趣味考答,也都有那么一点渊源关系。
  周星驰在做儿童节目中得到了一个颇为难得的完全放松的实践表演的环境。对此在儿童节目做过很短一段时间的梁朝伟也表示,假如他一早调就去话剧组受训,机会肯定没那么多,因为话剧组幕后工作很严格,若演不好,站不对位置,导演不敢再用你,怕影响全组进度,你可能就此“拜拜”。而做儿童节目,却根本没有这个顾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所以,在《四三零穿梭机》做主持和表演趣剧,其实正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和观察期。只不多梁朝伟的短了些,而周星驰的长了些。周星驰至少还做出了一点贡献,因为他留下了一部在那一代小朋友心目中奉为经典的《黑白僵尸》。尽管连续两三年都在表演这个小短剧,在周星驰的内心深处,或许经常会出现矛盾的心理——毕竟做儿童节目是无法满足此时胸有抱负的周星驰的。
  前TVB电视台节目监制陈慧在1990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评价,“周星驰主持《四三零穿梭机》的态度和行为是颇自我的;他看见一些‘乖乖’听话的小孩,会骂他们蠢,这个可能是现在年轻人的观点和行为。但再看一下,那时期我们会看到刘德华演出电视剧《猎鹰》时是一个乖仔形象,TVB的高层就是这样子去找新人去演他们心目中的年轻人,他们从未想有一个像周星驰这样的艺员,也不会认为年轻人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可偷笑了,但如果那时高层留意去看周星驰在‘四三零’的表现的话,真有可能一早就撵走了他,他绝不是典型的那种爱护小朋友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他现在的这一套可说是完全秉承自那时。如果观众跟周星驰一起成长这论点是成立的话,这就真的是一个两代价值观的问题了。”

------------
“儿童节目主持人实在是个很好的工作”(3)
------------

  周星驰的主持风格在当时确实是引起了注意。因为在这一期间甚至连报纸上都有篇文章专门讲到周星驰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不适合在娱乐圈发展。这不知是赞还是砭,但周星驰却是认认真真地把这个报道剪下来贴在床头上,以此勉励自己,发誓要创一番事业。
  成名后的周星驰曾在1992年回顾当年,“那个时候我认为是一个打击,但现在回想起又不是那个样子。那时我有些好朋友,天天我都对他们谈论表演方法、好莱坞男影星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呀什么的,我的好朋友都说我很努力,戏都知道好多,可惜做的是《四三零穿梭机》,用尽力量都是没什么人来看……”
  他说,“那时我整天钻研演技,观察别的演员表演,看好莱坞的电影,对比、思考,攻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那本书。《喜剧之王》里的角色就是我自己的写照。”周星驰时刻都在准备着。“准备好,机会一来,立即发力。”
  但是他亦曾对记者这样说,“你知道吗?在那种状态下很享受。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偏偏去研究,完全陷在里面。感觉很孤独,但也很浪漫……就那么努力地研究了6年表演。”
  这时的周星驰是缺乏自信的周星驰。“每一天照镜子,就更没有自信了。尤其是在前路还看不清楚的时候,很早期的时候,风格上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不知道走下去可以有什么结果,那个时候特别对自己没有自信,没有信心。”
  据香港当时的电影圈大老板、著名影人黄百鸣在自己的书《新艺城神话》披露,彼时周星驰曾经到“新艺城”的写字楼来自我推荐。
  一个女制片经理接见了他。
  “我是《四三零穿梭机》的周星驰,我想你们能给个机会让我演电影……”
  “请先填张表格!”
  女制片冷冷地将一张表格扔到周星驰面前。周星驰乖乖地填了表格。
  结果是石沉大海。黄百鸣说,那份表格后来没有到他们三个老板任何一个的手上。
  据说那时,刚出道的张曼玉也到“新艺城”寻找机会,也是与周星驰遭到同样待遇。
  后人有比较,与周星驰同期的梁朝伟一出道即光芒万丈,名利随即而来,早在25岁以前名车、华宅、名牌服饰都不缺,而周星驰却曾经在5年里每个月只领大约港币2千元的薪水,经常是入不敷出。

------------
李修贤的帮助(1)
------------

  “如果没有李修贤,我想我可能都不会拍电影。”
  后来成为了周星驰电影中一位很重要的导演和编剧李力持,也是大概在这个时期认识周星驰的。
  李力持也是草根出身,没进TVB之前当过低级文员,在仓库里看货,后来一边工作以便参加大学的进修班,学习编剧和电视拍摄,在看完戏之后模仿写一些影评,后来因为写了一封自荐信给TVB,结果幸运地进去了里面工作。
  都是非常热爱电影的周星驰与李力持两人言谈甚欢。但当时的他们在TVB里都是没什么名气、等待机会的小字辈。
  1986年夏天,有一日,李力持找到周星驰,邀他去拍一个将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由李力持自己编导的45分钟的单元剧《哥哥的女友》。这个剧的故事是这样的:哥哥的新加坡女友子媚来香港,弟弟家伟往机场接她,却被她深深吸引,但他不想横刀夺爱。后来家伟却发现原来子媚并不是哥哥的女友……剧中的哥哥由吴启华饰演,吴毕业于第12期的艺员训练班,他后来还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里演与周星驰做对的“方唐镜”。周星驰在《哥哥的女友》中演的是弟弟,戏份最多,属于男主角。
  李力持后来回忆,“这部剧其实并非喜剧,只有周星驰一个人的角色带喜剧色彩,结果他的表演太抢镜了,让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喜剧。”
  《哥哥的女友》的监制是李添胜,是TVB当时很著名的监制。黄日华、苗侨伟、刘德华当年都是他挖掘去分别演了《过客》和《猎鹰》后逐渐被捧红的。
  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周星驰还参加了由温兆伦担正的10集连续剧《城市故事》(1986年7月7日起播)的演出。“我演了3集戏。我在戏中演一个喜欢上了温兆伦的表妹,但又很怕羞的那种人。”
  接下来的《梦边缘》是周星驰另一部单元剧。由后来的TVB著名监制潘嘉德负责。周星驰饰演一个性格内向的大学毕业生程文,工作压力沉重,生活很不如意,唯有在梦境中才感到快乐。他沉醉于梦境中,常活在梦境与现实的边缘,渐渐陷入精神分裂的状态,最终住进精神病院的故事。片子很难分辨哪部分是现实,哪部分是幻觉。周星驰在剧中的戏份更多了,难度也更大了。
  “现在再去看这些剧也许会觉得不合时宜,但是在那时我是满意的,我自己很花心思去演。”对于这两部自己担正做主角的短剧,周星驰这样评价。
  这时,当周星驰还在寻找各种机会表演角色的时候,梁朝伟已经步入影坛并小有成功,在1985年他与梅艳芳、曾华倩合作拍完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青春差馆》,1986年则正与周润发首度合作,拍摄电影《地下情》和《癫佬正传》,风行台湾并被选为“最受欢迎的无线港星”。
  从1982年考入TVB,已经5年过去,周星驰终于在1987年被分进了TVB的戏剧组。
  此中过程,据当时的TVB艺人经理冯美基在自己出的书《笑看星色》中说道,“当时的星仔很年轻,一晃眼,当了几年主持。见到同期的梁朝伟、曾华倩、蓝洁瑛等,一个一个相继地红起来,就只余下自己,那颗心总有点戚戚然,遂再三向我提出调离《四三零穿梭机》。虽然,我从不认为他可以当小生,但觉得他有演戏天分,转一个环境也对他公平点。于是向林丽真申请交换郑伊健入《四三零穿梭机》。周旋了很久,星仔终于得偿所愿了。”
  “初期,没有监制起用他,就只能默等。后来EYT(全称为“ENJOY YOURSELF TONIGHT”,即电视节目《欢乐今宵》的英文名称)要人,星仔人到去未尝不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EYT的艺员要有多方面的才能,演技、应变等。要占一席位谈何容易!星仔只有再默默耕耘。”
  周星驰在《欢乐今宵》的时间很短暂,表现也不佳。最后他还是回来了戏剧组。
  当年TVB资深监制萧笙在《舞台春秋》一书中讲到:“周星驰虽然起步慢,但是他的运气相当好,进入戏剧组后就被派演《生命之旅》的一个颇为突出的角色。同时,星仔自己也说,幸运地遇到了与他一起演出的是万梓良。因为星仔初演戏剧,有好多东西都不懂,经常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某一个表情或动作,万梓良都对他悉心指点。星仔在戏中演万梓良的弟弟,万梓良就当他是自己的弟弟来教导。所以星仔对万梓良十分感激,日后提起都是‘万子哥’前,‘万子哥’后,显然对万梓良相当尊敬。”
  后来周星驰的妈妈也曾感谢过万梓良当年对周星驰的知遇之恩,“星仔刚出道时多亏万子(万梓良)照顾,拍戏拍通宵后,他常常用车把星仔送回家,还给他买宵夜吃。”
  《生命之旅》是一部60集的长剧,故事围绕着两个在孤儿院度过童年的好友——沈志豪和杜朗贤的人生转折,如何由莫逆之交变成仇人的经过。在《生命之旅》里,周星驰的同期同学吴镇宇饰演杜朗贤,直接与万梓良饰演的沈志豪演对手戏,是男二号。
  周星驰演的角色是“赵子龙”,一个头脑简单、爱被吹捧,但用情专一、事父至孝的年轻人。在戏中是万梓良的义弟。周星驰电影中的又一个重要人物也在此出现了,他就是吴孟达。吴孟达在戏中是收养万梓良的养母陈淑梅(李香琴饰)的情夫。但两人在此剧中还没有撞出火花。
  《生命之旅》给周星驰带来幸运,也带来他事业的开始。因为李修贤导演就是在电视里看到《生命之旅》内周星驰的表演,萌发念头找他来拍电影《霹雳先锋》。而这已经是第二年的事情了。
  在1987年,周星驰就只拍了《生命之旅》这一部电视剧。虽然他演的角色颇有亮色,但那是一个群星云集的年份。周星驰还需要默默地等待。

------------
李修贤的帮助(2)
------------

  又过了一个春天,周星驰终于等来了在戏剧组的第二个机会:参与5集连续剧《大都会》(1988年4月11日起播)的拍摄,这是一部TVB经典的家族情仇剧。他这次已经和当时的大红星郑少秋、汪明荃合作了,演的还是戏分不少的郑少秋之子,而且还是一个奸角。周星驰以前的街坊邻居戚美珍也在戏里同场演出。
  周星驰这次的表现被后已成为TVB高层的曾励珍所赏识。曾励珍当时监制一部20集的喜剧连续剧《斗气一族》。由当时的笑星夏雨担正,她找到了周星驰和吴君如,周星驰虽不算是此剧的男主角,但戏份远较之前参演的剧集更多,而且是演一个他最熟悉的草根市民,卖鸡佬的儿子,文化水平不高,勤劳而刁钻,爱跟后妈和楼上邻居吴君如作对。这次是周星驰和吴君如首次合作也是唯一一次在电视剧中的合作,因为吴君如演完这部电视剧就往电影里发展了。在戏中两人有很多搞笑的对手戏。
  《斗气一族》在当时很红火,甚至带起了“XX一族”这个词的流行。当时TVB刚刚播完梁朝伟演的堪称经典的电视连续剧《绝代双骄》,接下来就是《斗气一族》。可以说,此时周星驰和梁朝伟在电视里间接地比试了一下演技,虽然这时的梁朝伟已经是如日中天了。
  《斗气一族》讲的是两个恩恩怨怨的家庭被迫同住在一套屋子里,两家人之间发生的各种斗争的趣事。据冯美基回忆,“此时的周星驰,其实已经对演绎角色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很有计划地去塑造角色的性格与造型。例如,他曾提议曾励珍,可以在角色上加一块大玉,挂在胸口,立马就给角色增添了老套的感觉。他也不时在戏中加入小动作,很刻意地演起来,但效果却很自然,不着一丝痕迹,看起来好像是演回自己,其实他是在演戏。”
  在《斗气一族》里,周星驰的表演很抢戏,他把一个站在摊前卖鸡的市井小青年邓发演得活灵活现,那种生活在底层、既能劳动又能讲、还有些偏门爱好(譬如爱唱粤曲)等等的神情和气质,入骨三分,自然顺畅。尤其是与那个常常是穿着大大的T恤泼辣女人吴君如两个人由冤家变情人的过程,非常之有趣搞笑。在片中周星驰与夏雨演的父亲,不再是子随父命,而是平等如兄弟,子呼父名,依稀可见后来周星驰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叔侄间反长幼秩序的情节。
  在戏里,周星驰有一句口头禅“九唔搭八”,一度流行。
  周星驰也认为在《斗气一族》里,他的表演上了一层台阶。1992年《电影双周刊》的记者问他当时是什么让他改变之前“温温燉燉”的表演,是否有什么令他开窍,改变了演绎方法?
  周星驰回答:“开窍?有什么让我开窍——往往就像是一盏灯突然亮起来的原理,‘登’一声就亮了。不过这是要自己不停问自己,要去想,不想就没有这‘登’的一声。如果任随‘温温燉燉’,就一辈子都‘温温燉燉’。我则会‘登’一下,再‘登’两下……在我的演艺生涯里,大大小小的‘登’都有好多次。我承认在《斗气一族》里是大‘登’。儿童节目那时都有‘登’,不过是‘登’了没什么人看到罢。”
  1988年有一晚没有戏拍,周星驰去Disco舞厅里玩,正巧碰到李修贤,李修贤当时是电影圈的大导演,就礼貌地去打招呼,李修贤觉得这个人面熟但一时不知道是谁。过了不久李修贤突然记起这个年轻人就是在《生命之旅》与万梓良演对手戏的演员,就回过来再问周星驰叫什么名字。
  周星驰道过姓名后,李修贤问他有没有兴趣试一下拍电影,因为他当时正要开一部新戏,还缺一个年轻角色。周星驰听到有人赏识他,叫他拍电影,当然说有兴趣。李修贤问他要多少酬金,周星驰回答说,“有你李导演找我拍电影,我不用钱都要去啦。”于是就试镜,一试就OK。这部戏就是《霹雳先锋》。
  以上这段李修贤和周星驰戏剧性认识的详细过程也是出自萧笙的回忆文章。
  周星驰在《霹雳先锋》里演一个浪荡青年、偷车贼“伟仔”,先是被重案组探长张铁柱(李修贤饰演)抓住,之后两人合作终将歹徒捉拿归案。
  李修贤在1987年创办了自己的“万能”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题材多数是警匪片。周星驰在李修贤的带领下,也开始从都市剧情片转向警匪片。1988年周星驰还参与了李修贤参与监制的TVB的20集电视连续剧《阿德也疯狂》(又叫《铁血骑警》,1988年10月31日起播),周星驰演的角色,是被黑社会老大阿德的好友郑二(邵仲衡饰演)纠结过来参与一场失败的绑架事件的帮凶。
  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驰在《阿德也疯狂》认识了他后来的第一个女朋友罗慧娟。但两人在那时只是认识了而已。
  这一年的年尾,周星驰还在连续剧《无冕急先锋》里演了一个很小的角色。吴镇宇也有戏分,而武打明星甄子丹在里面演一个香港高级督察。
  周星驰说,“如果没有李修贤,我想我可能都不会拍电影,他是第一个找我的。从有人找我觉得我可以做儿童节目主持人开始,又有人看到这个儿童节目主持人很讨厌(笑),想把他拉去揍一顿……李修贤找我拍电影,他真的就是这样跟我说的,他说‘你这样子做小孩子的节目主持人,我非把你找来揍你一顿了’,所以《霹雳先锋》我被人揍得多惨!(大笑)整个电影就是揍我。”
  但是在第二年周星驰后来凭这部电影《霹雳先锋》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这对周星驰简直是一场殊荣。第一次演电影就得到这样一个奖。也让周围的人开始注意到他。
  在1988年,周星驰其实还演了两部电影,有“金美林”出品的电影《捕风汉子》,他在里面饰演干探高亦明,与万梓良、李美凤、成奎安合作,并再次演万梓良的弟弟。有一场戏,万梓良为了勾引李美凤,让周星驰假装一个有心理缺陷的问题少年,整段戏没有一句台词,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近景特写,而且光线处理也很暗,周星驰不晃又跳,把这个问题少年的形象表现得非常到位。这部戏里周星驰的角色下场还是不好,被成奎安给勒死了。
  还有“华麒”和“金公主”出品的《最佳女婿》,饰演三人死党中的风水先生赖布丁,初次与张学友、莫少聪、张敏合作,这是一部属于八十年代香港传统风格的搞笑喜剧,闹闹哄哄,演员们都表演一般。后来多次出现在周星驰电影里的张敏,为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出身,在1987年被星探挖掘,转拍电影加盟永盛公司。

------------
将“无厘头”发挥到尽头(1)
------------

  “我就是要这样去搏一下,将‘无厘头’发挥到尽头。”
  1989年是中国的关键一年。对于周星驰来讲,1989年也是他演艺生涯中的关键一年。
  “《斗气一族》之后都有些机会,但在当时加上我的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刚刚出,又拿到金马奖最佳男配角,TVB才开始发觉原来有这个人,就给我担正《盖世豪侠》。这算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我的意思是给一个叫周星驰的人担正是个很大胆的尝试。因为在《斗气一族》之后,我都还是担演一些不重要的角色,譬如一些警匪录影带啦,有个戏是跟吴镇宇演的一个连续20集的戏,但是没一集有台词讲,我就站在最后,甄子丹就站在最前面……就是因为拿了奖,无线才给我试一下《盖世豪侠》。” 周星驰说。
  他提到的那部没有一句台词的连续剧,应该是《无冕急先锋》。这对当时的周星驰来讲,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委屈。
  最终监制刘嘉豪决定让周星驰来演《盖世豪侠》这部古装武侠剧。这部电视剧既非改编自金庸,也非改编自古龙。这是一个类似于梁朝伟演过的《绝代双骄》里的兄弟身份错乱、反目成仇的故事,只是这里的兄弟是一对异父异母的兄弟。《盖世豪侠》的导演和编剧是李力持,周星驰曾经在单元剧《哥哥的女友》合作过。
  “《盖世豪侠》是我第一部担正的电视剧,很无厘头,里面有很多是你不需要问我为什么的笑料,没有原因,总之就是那样……”周星驰在这部戏里投入很大,有很多台词都是他与李力持一起创作的。
  周星驰在《盖世豪侠》里演的是一个浪荡子段飞,他本是江湖名门正派的领头羊“穹苍派”掌门人的儿子,但他却对功夫以及江湖恩冤毫无兴趣,反而喜欢做生意。但最终他还是卷入了一场兄弟之间以及正邪之间的生死搏斗。
  李力持与周星驰在这次合作里,开始加入许多搞笑的东西。其中大多数笑料都是两人一起动脑想出来的。周星驰和吴镇宇演对手戏,吴孟达一人饰两角,分别演他们俩的长辈和他们的对头。
  周星驰把一个江湖领袖的儿子当成市井的庸常人物来演,经常躺在掌门人的太师椅上睡觉流口水,每天嘻皮笑脸追追打打,甚至在街上开起了一家酒档。这些反常的情节都带来了许多笑料。
  “《盖世豪侠》里面我练一种‘不死神功’,被人打一拳,我就晕,晕之前,我就哎呀,然后隔两秒种(笑)然后又哎呀,之后摊在地上叫哎呀。这个其实来源于我看过的一部粤语长片,里面有个人,不知道叫什么名,中了别人一拳,接着哎呀,然后跪在地上,隔多两秒,然后又哎呀(笑)这样一直下去隔了几十秒,半分钟才跌倒在地,跌下去又再哎呀,才晕过去。当时我看这部戏就笑到晕,我觉得这个相当,就将这个我用进了《盖世豪侠》。”周星驰后来在回忆起自己的无厘头风格形成时提到了他在《盖世豪侠》里的表演。
  周星驰小时候练过咏春拳和西洋拳,武打戏都可以应付,有“吊威也”飞起来的的镜头都是自己来,不需要替身。
  在足足30集的《盖世豪侠》里,周星驰尽情发挥自己的喜剧细胞,调动自己的喜剧资源。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中招倒地的姿势引起的笑料,《盖世豪侠》还有很多很多。周星驰亦说自己从小到大,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这些好玩的细节都是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将之记住,“其他东西不见我这么有记性,觉得好笑的东西更加印象深刻,一路以来积累的资料,经常就拿出来用。像那部粤语长片,其他人也许会说怎么以前的人演戏如此离谱,可以完全不顾其他……但我心里偏偏觉得太好玩了,古为今用,或者可能会变成新东西也说不定。”
  在这部戏里,搞笑的演员应该说还是只有周星驰一个。其他演员包括吴孟达都还是认真地按照角色来演。
  《盖世豪侠》最后一集,必须重点讲讲,因为里面有个关于周星驰两兄弟大决战的场面可以说是一次无厘头的集中爆发。
  周星驰把古装的头套除去,头上绑条带子,换上一件类似超人的制服,胸前还写着一个“勇”字。他和吴镇宇两人就像是烂仔打架一样,之前的什么神功都不见了,两人如肉搏一样打在一起,周围的打手和群众也有很多无厘头的表演,例如在集市上的小贩先是议论不休,甚至上前劝架,还硬拉着正在决战的周星驰,要他赔被打烂的东西;官差对周星驰见死不救,周星驰抱着他的腿大哭,扯下一只鞋;周星驰在吃完神丹之后讲出像电视广告里的推销台词;周星驰和罗慧娟在合力把吴镇宇打败之后开始争功劳;周星驰当上了“穹苍派”掌门人之后说要将之变成江湖上最富裕的门派,要做生意,还为它改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段古母辛派”……周星驰后来在电影里的不少搞笑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些渊源。
  “这是我的意见……这样做也是我和导演李力持一起决定的。当时好多人都对我说,星仔这是你的最后一集,不需要搞成那样,因为这个剧如果好的话,最后一集不需要怎样都好,而这个剧如果差的话,观众不接受,在最后一集这样搞,就更加讨厌你,对你没什么帮助,何苦要这么做,你搏什么呢……这些是经过详细分析结果的话,讲得相当有道理。但可能大家心态不同。我那时的意思是,不管是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也许都会骂我,骂到我臭为止。我不想在演完之后观众会问《盖世豪侠》是什么呀,什么时候播过呀(笑),播过都不知道,根本不留意。其实结果要么赞,要么骂。这就有事关如何分析它的问题,我始终认为有些东西不能够去分析,我都不知道为何我会那样做呢,我觉得那样是好,我就先去做,搏一搏啦,可能会好,分析也不会百分之一百准确,但求我自己尽过力就算数。”
  周星驰亦坦白地说,在那个阶段,当时的心态,就是发誓要出位,“不成功便成仁,因为我等得太久了,如果一开始就给个主角给我演,我不会想得那么要紧,我不需要这样来博,不用走这一着险招。”
  “我也猜不到观众会骂我神经病骂成什么样,但我觉得没关系呀,因为那时的心态,我就是有一种搏一博的心理。就是在现在,也是有很多演员像我那时那样,想出位嘛。我那时什么都没有,要让人能认得我,我要引人的注意,所以就只能走险招,比较过火,但求搏人一笑。即是险中求胜,我宁愿被人骂到遗臭万年,都不愿演完之后完全没反应。我就是要这样去搏一下,将‘无厘头’发挥到尽头。”

------------
将“无厘头”发挥到尽头(2)
------------

  不能说周星驰完全成功了。《盖世豪侠》也没有给周星驰带来一炮而红的效应,因为那时还是英俊小生当红的年代。但周星驰独特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已经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了。他在剧中的一句口头禅“坐下来,饮杯茶,吃个包”,在坊间流行一时,很多香港人都学着他的语气,在各种场合讲起这句话。
  由于一时轰动,1992年在TVB出品的、把以往播出的经典电视剧融合起来拍制成的台庆电影《群星会》中,还找回周星驰等人重演了《盖世豪侠》中的片段。周星驰演的段飞在里面梳着一个古怪的侠客头,穿一件紧绷绷的长衫,嘴里还总在深情地念着唐诗,最后吴孟达实在受不了他的诗就拿绳子把自己吊死了。这不知道是不是《大话西游》里那个两小妖受不了唐僧唠叨而自杀的情节的渊源。
  《盖世豪侠》起播的具体时间是1989年4月3日。在这一天TVB同时起播的还有后来被奉为经典、在内地久播不衰的、由黄日华、刘嘉玲、温兆伦和周海媚主演的50集连续剧《义不容情》。当时在内地,只有广东省及周边部分地区能同步收看得到香港的电视节目,不知道会有多少幸运的观众能够留意并且欣赏到周星驰早期的表演呢。也许大家还是只记得《义不容情》。
  周星驰和罗慧娟在戏中演一对情侣,从互相讨厌开始,直到后来结婚生子。后来两人在戏外也开始了一段地下恋情,并且持续了3年。
  罗慧娟当时虽然不是大红大紫,但也已经在电视里比较活跃,她于两年前已经参加了《书剑恩仇录》的演出,饰演女侠霍青桐,开始成名;1988年又在《飞跃霓裳》担正做女主角。在《盖世豪侠》里罗慧娟演一个出场时偏男性化的酒店小女老板,与周星驰斗气,对手戏很多,两人都配合默契。
  1989年,周星驰还得到了不少在电影里跑龙套的机会。饰演的角色依然是都市小人物类型,性格命运都很相似。
  例如参加演出“万里”电影公司出品的《龙在天涯》,但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拍时装动作片的李连杰身上,周星驰饰演的是一个华裔青年阿友,在戏中救了李连杰一把,然后被李连杰的对手杀死;
  在由“万能”电影公司出品的众星云集的电影《义胆群英》中,周星驰显然被身边一大群明星淹没了,他饰演一个莽撞的黑社会小弟小齐,乱讲江湖义气,一再搞事,弄得无法收拾,最后被人用牙刷挫死在狱中,这是个百分之百的正剧角色。在这部由李修贤与姜大卫负责策划和筹备的,纪念武侠片大师张彻从影四十周年的电影中,张彻的得意门生几乎悉数到齐,很多都已是大明星,例如吴宇森与午马现场执导,徐克监制,尔冬升摄影,黄霑作曲,刘家荣与元彬动作指导,狄龙与岳华负责演员调配。而年事已高的张彻主要负责故事及剧本的创作。众星之下,周星驰很难放出光芒。
  这年周星驰还在“金韵”出品的电影《流氓差婆》与吴君如再度合作,饰演毒贩肥七的弟弟阿贤,也是第一次和编导刘镇伟合作。在《流氓差婆》里,吴君如饰演的缉毒女警探挟持了周星驰欲引毒贩出来为父报仇,结果两人互相了解并渐渐产生了感情。周星驰在此只是配角,出场很迟,而且只有20几分钟的戏。刘镇伟似乎在尝试拍摄一部严肃的非喜剧作品,悲情十足,以周星驰和吴君如的风格,这完全是属于一次大胆的尝试,结果当然是带来了很不理想的影片票房。
  虽然得了金马奖的周星驰片约不断,但效果并不算突出。此时的他在电影界里还只能是一个新人,他也还没有在别人的电影里找到自己的感觉。
  这一年,已经成为TVB的编导主力的李力持写了一个连续剧剧本《他来自江湖》。这个戏是TVB当年的台庆剧。每年年尾的时候,TVB都会隆重地推出一部汇集大牌明星及新秀的台庆戏。这次还是刘嘉豪监制李力持编导,由于周星驰在《盖世豪侠》里的突出表演,他也被选进了《他来自江湖》剧组。
  这次周星驰和万梓良、毛舜君、恬妞、吴孟达、黄秋生等人合作。而周星驰已经是第3次饰演万梓良的弟弟了。
  《他来自江湖》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万梓良饰演的“明天”原是黑道英雄,却因一次买卖,令未婚妻意外身亡,大受打击,自此脱离黑帮,专心一致营办联谊会,不谈儿女私情。不料,恬妞与毛舜君两人出现让万梓良的感情生活泛起涟漪,由此开展了一段三角关系。万梓良与母亲(李香琴饰演)、舅父(吴孟达饰演)及表弟何金水(周星驰饰演,“何金水”这个名字后来也经常在李力持导演的周星驰电影里出现)同住。吴孟达一直怀疑万梓良是当年害他被革离警队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他诸多挑剔。但他的儿子周星驰却把万梓良当作偶像,而且二人情同手足,令吴孟达甚为气结。后来,周星驰因为吴孟达误入歧途,被牵涉入一宗毒品买卖中,万梓良为了救周星驰,再次与黑帮周旋。
  “我跟星仔都不是主角,主角是万梓良。我演星仔的爸爸。传统上爸爸是一个很严肃的形象,正剧戏要这样演才对。我们就把它扳了一下,演这个爸爸和儿子关系感觉好像朋友一样,有时候他反过来好像比我懂。”吴孟达说。
  在戏中,吴孟达演的父亲不像父亲,周星驰演的儿子不像儿子,吴孟达还倒反过来喊周星驰“干爹”,但是这样颠覆传统的演绎方式却开创港剧潮流,大受观众欢迎。诸如此类的笑料,吴孟达和周星驰还弄了很多出来。
  据吴孟达回忆,“我们拍这些戏前已经想过怎么来演,因为那时星仔住在我家附近……” 吴孟达当时住在窝打老道,周星驰和他两人住对门,中间只隔了一条街。“我和他经常在美国餐厅倾谈,谈谈怎样改剧本去配合戏的走法。老实说,那时不像现在熟络,但我喜欢听后生仔说话,而后生仔也喜欢跟我一起,我喜欢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凭他们的冲动加上我的经验,出来的效果就很好。”吴孟达是无线第3期艺员训练班毕业,周润发的同期同学,之前已经演过几部很红的电视剧了,有《楚留香》、《新扎师兄》、《生命之旅》,还有和周星驰的《盖世豪侠》等等。
  “我和星仔合得来主要是缘分,恰巧大家又都来演《他来自江湖》,又住得近,而且也认为在《他来自江湖》里有得搞,之前也有过合作。”吴孟达还说,周星驰是一个读很多书的演员,幸好自己几年前作好准备,才有办法接招。周星驰当时还是新人,两人想出来的新主意,都是交由吴孟达去负责说服监制。

------------
将“无厘头”发挥到尽头(3)
------------

  吴孟达与周星驰的长期搭档合作关系也可以说在此剧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周星驰演的那个何金水,是一个自恃有小聪明而练精学懒、渴望不劳而获、油嘴滑舌的小人物。其中有一场戏周星驰又发挥了“无厘头”的风格,他在自己婚礼上,嘴里喊着“武功高强王小虎”与新娘大打出手。“王小虎”,前面提过,是周星驰小时候喜欢过的黄玉郎漫画《小流氓》里的人物。
  《他来自江湖》一度创下TVB的收视新记录,后来还被评为无线电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5大剧集之一。周星驰在《盖世豪侠》及《他来自江湖》所建立的“无厘头”形象,也甚至成为一时的城市话题。
  有影评分析,在《他来自江湖》中观众一步步减低对主角万梓良的兴趣而投向周星驰,“也许是那一本正经并且处处宽容的态度有点老土令人看了有泄了气的气球的感觉,正是因为这个对照(万梓良和周星驰)直接加速了周星驰的冒升。”“周星驰刻意从粤语长片时代借鉴再衍生出一套自己的语言,那套语言包含了自作聪明、不屑、无聊和反智。这些元素本身就是现代年轻人的写照,或明确一点说,是这一代的倾向。所以周星驰完全切合这个时代,而并不是早走了一个时代。”
  1989年底,周星驰还和梁朝伟、黄日华、万梓良合演过连续剧《警匪较量》。这部戏影响力平平淡淡。
  1990年7月9日起在TVB播出的15集都市题材连续剧《孖仔孖心肝》(在内地又名《龙兄鼠弟》),则是周星驰接拍的最后一套电视剧了,在片中他与刘青云合作。两人饰演一对孖生兄弟,却自小失散,长大后刘青云成为新浪潮电影导演,精明能干;而周星驰则成为了通天经纪人,性格爽朗。机缘巧合下两个并住一屋,还同时爱上同一个女孩,但却不知双方本是兄弟,两人性格相差太远,闹出一连串笑话。
  在《孖仔孖心肝》里为周星驰配戏的是八十年代的明星梁家仁,在此剧中饰演周星驰的养父,一个大老粗形象。前面提到,他曾经演过TVB经典电视剧《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周星驰在里面跑龙套;梁家仁在以后也成为周星驰电影《龙的传人》、《唐伯虎点秋香》中的配角,相当于吴孟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他执导的周星驰早期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被评论称为一部周星驰“无厘头”风格定型的电影。

------------
“《赌圣》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的戏”(1)
------------

  1990年,周星驰的电视生涯正式划上句号。因为此时已经有众多的电影片约频频向他招手。临离开TVB时,周星驰仍欠着10几集的电视剧合约未完成。
  在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电影体制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原来的邵氏、金公主、新艺城、嘉禾等公司之外,又有许多艺人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这个期间,台湾资金迅速涌入香港电影圈,电影产量突然激增。
  周星驰在这一年就推出了11部电影,产量可谓够高,平均每个月都有一部,再加上他还在拍TVB的连续剧《孖仔孖心肝》,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同时在拍几部戏都是很常有的事。
  “初出道时,片约数量太多,自己能力根本应付不来。”周星驰回忆。
  1990年2月上映的《望夫成龙》,在现在看来,是周星驰一部比较奇怪的电影,乍看都觉得比较文艺,但细看也是能找到一丁点儿“无厘头”的成分。周星驰在戏里与吴君如合作,周演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年轻人石金水,与吴君如扮演的吴带娣私奔到市区生活,周星驰在都市里受到诱惑变了心最终又回到吴君如身边。这两个曾在《斗气一族》热热闹闹地演对手戏的人,在这部电影里却讲起了恩恩爱爱的琐碎情感。
  导演梁家树说,“把握这部戏的调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设计的时候我已想到观众霎那间很难接受吴君如这个喜剧演员苦苦地哭起来,于是我想,不可以太煽情,我便采用了较淡的处理手法……周星驰和吴君如不是金童玉女,不是刘德华张曼玉,所以处理起来就要特别慎重,譬如私奔那场戏,其实倒也很肉麻,那个长镜头,观众一看就会笑。但过火了就会引起喝倒采,对此我都很小心,处处适而可止。”
  当时《望夫成龙》的监制原本是想拍一部极度惹笑的喜剧,但梁家树的想法则是要拍得纯情一点、韵味一点。他说,“商业电影好像一上银幕就要尽其哄笑之能事,我想看看观众能否接受另一种东西。”
  这可以说是周星驰脱离电视圈,正式踏入影坛的第一部戏。在这部电影里周星驰也在摸索自己的风格。但显然在导演的定性之下,他的空间并不多。但周星驰依然能抓住一点机会,有动人的演出。
  据梁家树回忆当时拍戏的情景,“有时他会提出要求,譬如和关秀媚(饰演周星驰的女上司、情人)一起喝粥那场戏,星仔一边倒胡椒粉一边说无厘头的话,那些话就是他即兴创作的,带出有点儿神经质的感觉。”
  周星驰后来却这样认为,“《望夫成龙》没有那么无厘头。我也不是很明白,可能是因为观众有种潜意识,在开始就认为这是无厘头,总之,他也不是很明白戏里的东西,觉得好笑,又有点新意,就成了无厘头……对此我也不会介意,我也不会去辩护我不是无厘头。”
  梁家树评价,“周星驰对喜剧的看法与一般演员不同,他有自己的风格和表达。他比人家慢许多‘拍’,他的反应叫人难以捉摸,时而快,时而慢,这一刻让你笑,下一刻又不许你笑。我就正好捕捉他这种独特的演技,带给观众新鲜的感觉。我觉得他这种演戏方法很新鲜。他是与别的不同的,常常要求我让他用一个镜头把一段戏拍完,让他自己控制对白的速度。无论是文戏还是喜剧,他都演得好,令人看得很舒服。”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句话,是后来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里的台词。从梁家树在1990年初所讲的以上这些话里,可以让人感受得到此时候的周星驰完全是以非常专业的、敬业的态度来对待他得来不容易的每一个拍戏机会的。
  在这部戏里,周星驰多数时间是穿着一件简单的白恤衫,他很努力去演绎草根的温馨,准确地表现出了香港底层人努力奋斗的一种生活。
  关于与周星驰在《望夫成龙》里的合作,吴君如曾经在自传书《减肥血泪史》里透露了她在那时曾经暗恋过周星驰:“拍戏10余年来,让我假戏真做的对手只有周星驰。日夜相对,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尤其他这样风趣这样英伟潇洒!”而周星驰也高调承认回应当时也暗恋过吴君如。他说,“坦白讲,我对肥吴君如都有些意思,虽然她瘦了都靓……不过我不喜欢太靓。我觉得没得发展,只怪相逢恨晚,造物弄人呀!”这是他唯一一次公开承认自己暗恋的话。“相逢恨晚,造物弄人”是《大话西游》里的台词。
  不过他们事实上在当时并没有传出绯闻。或许两人当时都把这种感觉藏起来了,也没有往实际发展;又或许在那个时期,这两人都还不是金童玉女,周星驰的名气也没那么大,还没能成为娱乐记者八卦的焦点。
  1990年周星驰拍的电影还有《一本漫画闯天涯》、《龙凤茶楼》、《风雨同路》(《霹雳先锋》的制作班底)、《咖喱辣椒》、《小偷阿星》、《师兄撞鬼》(与董骠、冯淬帆合作,属于新老两代笑星合作的喜剧片)、《赌圣》、《无敌幸运星》、《江湖最的一个大佬》、《赌侠》。分别和9家电影公司合作,诸如浚升、艺能、万能、纬恺、大都会、嘉禾、二友、电影城、永盛等,加上《望夫成龙》的德宝公司,一共就是10个电影公司。
  如马脱缰的周星驰简直是疯狂地拍电影,而且是在不断地与各种人物接触,他也是在寻找最合适自己的合作伙伴。
  据冯美基回忆,“在电影圈,星仔初期的合约是签给李修贤的(即‘万能’电影公司),价钱当然很便宜。后来,人红起来,多间大电影公司,如嘉禾派麦当雄与萧若元做代表,还有大都会,都想说服他签约。星仔一直不肯决定,利用他们的周旋,藉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其实,当时他很需要一笔钱搬家,搬离挤迫的窝打老道单位。他本来很想签约的,仍忍下去,这一招,他做对了。”
  周星驰这一年拍的电影里,值得说说的是《一本漫画闯天涯》、《咖喱辣椒》和《赌圣》等几部。

------------
“《赌圣》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的戏”(2)
------------

  《一本漫画闯天涯》是周星驰风格形成的重要转折点。这是一部以迷恋漫画的少年误打误撞入黑社会,经历生死之劫后退出江湖为主要情节的“后江湖片”,影片中周星驰表演的几个特征甚至是情节,在周星驰以后的作品中都有似曾相识的出现。
  周星驰演的是一位爱看漫画书并对所谓江湖产生了各种幻想的酒吧侍应生,他在一次无意之中救了黑帮老大,得到机会跻身黑社会,于是他可以起结识原来他不敢去结识的女歌星,还敢去他原来没钱去的夜总会……他以自己的古灵精怪和义气获得了兄弟般的情谊,在戏中他经常出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考成奎安,在成奎安的家里,他能够和成家8个小孩打成一片,这些细节应该是梁家仁和左颂升两个编剧特意为主持过儿童节目的周星驰度身定造的吧。
  电影中周星驰虽然已经成为江湖人物,却仍喜欢含着吸管喝袋装牛奶,类似这样的小动作,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屡见不鲜。而蟑螂——后来在《唐伯虎点秋香》出现过的那只著名的“小强”——也在《一本漫画闯天涯》里首次出现。周星驰被作为人质被毒贩扣押的时候,每天就是和蟑螂对话,一起吃饭。其实根据周星驰所讲,他小时候最害怕的动物就是蟑螂。或许正因为最怕,所以才能在创作时想到拿它来做道具。
  导演梁家仁说,当年挑上周星驰来演这部戏的原因,是喜欢他在电视里演喜剧的肢体语言。“是生活中的夸张形式,但是很自然。”
  周星驰演的这个江湖人物脱离不了市井思维,一旦在强敌面前也是不惜跪地求饶,不过在生死关头仍能挺身而出。这种能屈能伸的生存态度正符合当时香港的社会心理气候,观众对此都很欣赏。因为这个时期逞一时血气之勇的英雄气概已经不合时宜,这从周润发由《英雄本色》到《监狱风云Ⅱ之逃犯》的转变就可见一斑。
  后来的影评都认为,《一本漫画闯天涯》比较接近周星驰电视时期的表演风格,也是周星驰“无厘头”风格转型的一部重要的电影。在电影结局时周星驰低调地淡出,其反英雄及荒诞的调子盖过了漫画式的狂想。
  《咖喱辣椒》又是一部警匪片,这种类型在当时已经很泛滥了。在筹划这部电影时的选角过程,则可以看出周星驰在当时的电影市场对他的反应。在香港,拍电影之前都是先选角,尤其是大的电影公司(《咖喱辣椒》是台资片)更是要这样,各个明星之间的搭配,是与票房号召以及商业利益挂钩的,反而与戏的内容关系不大。
  监制陈可辛回忆当初他决定由周星驰来演的动机:“张学友在台湾有市场,周星驰在台湾的叫座力不是很好,他前几部电影不卖座。但现在特别是《一本漫画闯天涯》后开始好点,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市场反而没问题。”陈可辛认为要与众不同就是要拍出城市的感觉,“因此全片一定要在尖沙咀拍。我想拍出小人物的友情和感情。”
  但陈可辛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周星驰的。“最初我首先决定张学友,再配搭梁朝伟,因为他们演小人物都十分出色。过程中又想过用林俊贤或莫少聪配张学友。后来张国忠说有一个跟梁朝伟相似,但一定在不久的将来会‘起’的演员,这个人是周星驰。又有人提议过用星仔配莫少聪或林俊贤,甚至也考虑过王杰,但王杰片酬很高。我坚持用张学友,于是等他的档期,用张学友搭配周星驰。”
  这背后的权衡,其实就可以判断出一个演员在当时的气候如何。周星驰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渐有起色,渐入佳境。因为在《一本漫画闯天涯》之后,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票房吸引力,有观众买他的帐了。这与在电视里获得人气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电影是要自己掏钱买票的,竞争由是更加的残酷。
  陈可辛后来仍找梁朝伟来拍了《咖喱辣椒》第二集,片名为《阿飞与阿基》,导演也还是柯受良,还是张学友配梁朝伟。有心人可以去找来对比来看周星驰和梁朝伟的演技孰高孰低。
  九十年代初,王晶的一部《赌神》掀起了香港赌片的热潮。
  因为周星驰和吴孟达在两人在电视剧《他来自江湖》里的天衣无缝的合作,被独具慧眼的吴思远发现,觉得大有可为,决定发掘他们来拍一部喜剧版的《赌神》,这就是后来的《赌圣》。导演是元奎和刘镇伟。刘镇伟主要负责喜剧部分。
  如果说《赌神》着重赌局的铺排以及赌徒的心理的话,那么刘镇伟对《赌圣》的处理就更加棋高一招,他放弃了赌局的设计,反而是以描写小人物为主,从周星驰饰演的特异功能人士,藉以讽刺港人的功利心态等,另外,他还在片中首次从主角身上展现了一种执迷不悔的爱情,这也是周星驰后期作品中的最重要主题之一。
  《赌圣》在1990年8月18日首映,9月19日结束,一个月的时间票房高达4132万6千多元港币,以最低的成本打败成龙与许冠文的同档电影,创下至1990年为止港产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这个情况在当时完全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包括制作这部电影的幕后。因为这部电影没有大明星,也没有大导演。只拍了1个月零7天,属于普通制作。甚至还有人评价说它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
  当时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把流行的赌片题材巧加发挥,加入新的元素,赋予周星驰两个特征,一是内地新移民的身份。当时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也是讨论热点,内地元素恰逢其时,在电影里面甚至出现了内地流行的歌曲《血染的风采》的旋律;二是他具有特异功能。这让香港人对所谓的能力带有某种幻想。这两个新元素使搞笑赌片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开风气之先。在这部电影的影响下,陆续出现了一批赌片如《赌侠》、《赌霸》、《赌后》等。周星驰曾客串演出《赌霸》,而里面出演周星驰姐姐“赌霸”的是梅艳芳,但两人没有对手戏。

------------
“《赌圣》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的戏”(3)
------------

  就在这一年,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的专访,第一次比较认真地谈他的表演手法和“无厘头”。但他讲得最多的意思还是:“没得分析,有些东西是没法讲的。”
  “我拍这部戏时,曾想到应该有2000万的票房,但最后有4000多万……《赌圣》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的电影。《赌圣》是部非常之有诚意的电影,非常之有诚意地去引观众笑,而不是什么‘粗制滥造只拍了一两个月没有诚意’的电影,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它,不能那么片面。”关于创作周星驰说,“《赌圣》基本上是导演的东西,不是我的东西。通常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我照着他们的指示去演。”
  周星驰在戏中表演洗牌笨手笨脚,以至赌骰子一败涂地,却依然可以若无其事谈笑风生,这样的性格典型正好迎合了该阶段香港人的集体心理,那就是在最尴尬的环境下仍能自我解嘲。1990年4月有个影响香港的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在中英就香港选举问题达成协议和谅解之后,香港特区“基本法”正式颁布。所以周星驰说《赌圣》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于天时地利人和都恰恰合适。而他只是按照本色来演。
  “在《赌圣》里我有一段是扮演周润发走出来,用霹雳舞的动作慢镜头出来,走到一半又用Moonwalk(太空步)走回去。最可惜是后来剪掉了,那个样子好抵死(粤语:过分搞笑)。”
  《赌圣》成功地带周星驰跳出了电视框框,塑造出周星驰成功兼稳固的喜剧新人王地位。周星驰在电影里被吴君如讨好地喊他“星爷”,这个称呼在这里出现后,加上以后屡破记录的电影票房,从此被娱乐记者和影迷们一直叫到现在。
  还有条值得一提的是,为周星驰进行普通话(国语)配音的台湾配音演员,在王晶导演的《赌侠》中首次为周星驰配音。正是他的独特的配音,使周星驰电影拥有了更多的海峡两岸的影迷。《赌侠》还是1990年度的第二大卖座影片,票房收入为4千零3万港币,仅以100万的差额次于《赌圣》。
  此时周星驰的魅力,不但在影迷外围,还在影片的拍摄中。但这并不是好事,因为在高强度的拍摄之中,内耗也不断出现在周星驰的身上。影评人李焯桃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周星驰的电影《无敌幸运星》里已经看得出这种情况,只要找到他来演,其他的草草偷懒也行,形成他不成比例地付出,超出了一个演员的基本,他要不断地创作演出,甚至创作剧本。”
  在这部电影后,周星驰与吴孟达也从此开始了长期搭档的合作关系。
  1990年,周星驰终于赚到了钱,实现了买新房的计划。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星驰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间豪宅,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他投入重金买下了宝云道12号的峰景花园,买入价是475万,在当时也属贵,足以买下两个较小的单位。但周星驰很孝顺母亲,坚决与家人同住在一套房子里,至今仍是这样。

------------
“我需要多一点时间”(1)
------------

  《赌圣》之后,香港刮起一阵周星驰风潮,人人都在说周星驰,话题甚至已经超越电影本身,涉及到例如时代精神那样的范畴。
  1990年11月,本埠影响最大的电影行业杂志《电影双周刊》也组织起专业影评人例如舒琪等来谈论这个“周星驰现象”。当时这些影评人的观点分成几种:一个是周星驰只是正常的明星偶像崇拜而已;一种是周星驰从儿童节目开始就已经培养了具有新口味的青少年观众;一种说周星驰被一窝蜂签拍电影实际上也加速了周星驰风潮的死亡;也有人认为“无厘头”的帽子只戴在周星驰头上并不确切;但他们都一致认为周星驰给香港电影带来了许多的“新鲜感”。
  不过这些影评人也是怀疑,自己对那个在口中说着的周星驰到底认识有多少?也想知道周星驰旋风还吹多久?
  拍完李修贤监制、李力持导演的《龙的传人》后,1990年12月26日,周星驰出现在《新精武门1991》的开机仪式上。周星驰在这两部电影里饰演的角色都是生活在香港郊区的乡下小子,身怀武艺。周星驰开始从都市生活题材、警匪江湖片、赌片、纯搞笑片过渡到了将功夫与“周星驰风格”结合起来的新题材:动作搞笑片。
  《龙的传人》里周星驰与元华两父子扮演的大澳乡巴佬大口大口地疯狂吃饭是为一绝,这一招日后也经常使用。周星驰在本片中过了一把功夫瘾。他在片中的名字就叫“周小龙”,取源于他的偶像李小龙。而梁家仁饰演的师叔与吴孟达的角色相比,也是别有一番特色。
  1991年3月,周星驰再次参演李修贤监制的《情圣》,李力持做导演。为了感谢李修贤的伯乐知遇之恩,此时的周星驰对李修贤的片约是随传随到。在《情圣》里,最突出的是周星驰与毛舜君的对手戏(在《龙的传人》里也是两人合作),他们把两个老千演得活灵活现。电影里的那套位于域多利道用来骗人的豪华住宅真的也是借的,主人是被人称为香港第一玩家的赵世曾,他对媒体自称玩过的女人逾万,而且还是经过筛选的。他的房子借来拍名为《情圣》的电影,确实有点噱头。
  李力持回忆,“之前,本来是和周星驰开拍一部名叫《阿一整饼》的,讲周星驰是西饼师傅,但后来拍了两天,就告吹了。因为李修贤和麦嘉不太喜欢那个故事,所以取消了。临时改剧本,便变成了《情圣》。”那个故事,应该是后来《行运一条龙》和《食神》的母版。
  下一部《新精武门1991》值得一说,它的编剧刘镇伟、何东,导演是左颂升,动作导演元奎。结合了《一本漫画闯天涯》和《赌圣》的班底。影片初定的名字是《精武门之拳圣》,但由于当时正在上映的《情圣》(也是周星驰演的)票房并不大理想,所以决定另改名字,最终是定为《漫画威龙》。当时投资方为了寄望有好的票房收获,还把新片名交给测字先生测算比划。
  ——可见有周星驰也不一定就是票房灵丹,以至老板都要放心不下,去求神拜佛。这个时候因为周星驰接拍电影比较泛滥,票房也是有高有低,难有保证。
  《新精武门1991》整部电影都跟《赌圣》有着谜一般的关系。首先,两部电影的开头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车站、自动贩卖机、警察、硬币”,同样都是在九龙车站,赌圣想用内地的硬币投香港的自动贩卖机,被警察制止,在《新精武门1991》里,周星驰扮的刘晶想用硬币打电话,警察出现,误以为他是赌圣。更奇怪的是,赌圣的名字叫左颂星,而《新精武门1991》的导演叫左颂升。左颂升在1990年却并没有参与《赌圣》幕前幕后的拍摄,他反而是《一本漫画闯天涯》的编剧之一。
  左颂星和刘晶都来自广州。前者是广州拳王,后者是广州萧王。两个人都有特异功能,而且都是在跟人结怨时遇到张敏和尹扬明,周星驰同样都是对张敏一见钟情。《赌圣》里綺梦留给左颂星一条丝巾;《新精武门1991》中刘晶留给阿敏一条毛巾。
  以上这些细节其实是周星驰影迷总结出来的。由于情节和细节的创造性重复使用,周星驰的电影完全具有CULT片的特征,在几年后经常被影迷们拿来研究、寻根问底。所谓影迷中的这种痴迷于CULT片的热潮也正于九十年代初在欧洲逐渐兴起。这个寻根问底的潮流在九十年代的内地大学生中,因为《大话西游》的流传也一度掀起了热潮。这是后话。
  《新精武门1991》因为“影片拍得太长,剪掉很可惜,于是将它一分为二。”中间还因为演员的片酬——因为签了一部的合同却拍了两部——而闹得满城风雨。续集最终取名为《漫画威龙》,周星驰与萧芳芳在里面有精彩的对手戏。著名演员萧芳芳在周星驰心目中具有偶像的地位。喜剧演员陈百祥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与周星驰合作,他在后来周星驰电影中也有杰出表现。
  《新精武门1991》的票房有2000多万,对于周星驰来讲,不能算多。
  1991年周星驰另一部电影《逃学威龙》才是票房冠军。《逃学威龙》7月18日首映,9月10日结束,票房为4千3百83万,打破了《赌圣》的纪录,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的新纪录。
  导演陈嘉上在《逃学威龙》里企图改变周星驰的无厘头形象。在当时,校园题材一向是被视为票房毒药,但制作方觉得周星驰对那时的年轻人已经有很大的号召力,毕竟他也主持过儿童节目,对那时的大中学生具有吸引力。
  在拍片过程中,陈嘉上说自己的注意力是一直控制着周星驰的表演不能太漫画化。“周星驰和吴孟达的即兴表演真的很好。我的做法一直都是首先任由他们玩,于是他们便天花乱坠一番,然后我便叫他们回来。我说,‘不能过分。’他说,‘会很好笑的。’我又说,‘不,就这样算了。’因为笑完之后,整部电影就会被破坏。可能以前的导演经常不舍得将好笑的东西删去,到头来反而害了全片。”
  陈嘉上此时对周星驰新形象的塑造,已经思考得很成熟。“《逃学威龙》改变周星驰是很大的冒险。你不再让他‘贱’,但观众却是喜欢看他的‘贱’。通过包装,你可以让观众觉得星仔原来也可以这样。你不能将他突然变成周润发,但星仔可以一步一步的告诉观众他也可以做到周润发那样。只要给机会他去试。”
  “其实我相信周星驰的形象就有如我们的一个朋友,我们不想他变坏。但他又不能太正经,因为他的魅力就是来自他的反叛性。”陈嘉上与周星驰合作都很默契。

------------
“我需要多一点时间”(2)
------------

  “星仔吻吴孟达那场戏,是星仔自己提议的。因为如果周星驰的角色要感谢一个人他会怎样去做呢?如果只是拥抱一下,反而很古怪,没有什么特别……最后那天,刚赶完两组戏,我和星仔和吴孟达一起去配音,他们都很认真,配完一段,大家睡15分钟,醒来又再配过,当晚通宵一直配到第二天上午。”
  顺便提一下,编剧黄炳耀在片中饰演肥胖的警察署长,就是那个丢了一把枪,会“夺名剪刀脚”的警长。《逃学威龙》的故事来自黄炳耀,但片名却是王晶取的。王晶说,“当时由于只是一部小片,主角最初考虑选当年仍是新人的李克勤。但后来老板向华盛决定用周星驰,小片大拍,终于成就了一部经典。也成就了陈嘉上导演。”
  在这个势头之下,后来《逃学威龙》跟着又拍了两个续集。校园题材的电影在香港也一时大热。周星驰对自己在《逃学威龙》的表演很满意。“花了心思去做。但第二集就不同了,因为没了创意。”周星驰和陈嘉上两人在第二集的制作期间都是眉头紧锁,因为压力太大。
  周星驰的电影中后来再拍续集的有不少,除了《逃学威龙》,还有《赌圣》、《新精武门》以及后来的《鹿鼎记》,乃至《功夫》等等。对拍续集的压力周星驰深有体会,“做出一个好的东西出来得到好的成绩,但是要再做一个同样出色的东西,而且要好过上一次,首先就少了一项颇为重要的元素:‘新鲜感’,这时又要重新找一些新的东西,很伤脑筋……有时是想破脑袋想到没有东西再想,只能是尽量保持一个水准。”
  对于周星驰来说,1991年是困难的一年,在太成功的《赌圣》之后,他要努力保持水准。票房有一部不好,他都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这一年的《赌侠II上海滩赌圣》自然也是《赌侠》的续集,导演都是王晶。
  王晶分别学习了好莱坞的《回到未来》、《未来战士》和自己的《赌侠》,试图糅合这三部电影的卖座元素,整出一部新的电影,他原决定将片名定为《回到上海》,后来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而巩俐也参与了这部电影,这是她的第一部给香港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
  前面提到的拍摄续集的困境,在《赌侠Ⅱ之上海滩赌圣》中片末甚至是直白地表现出来。当时周星驰与法国赌神进行豪赌,周星驰自持有特异功能,第一局即全买,敌方的另一特异功能高手大军看见这一情景后说:“怎么又来这一套?”周星驰一脸无赖地对着镜头说:“干嘛,我不就是这一套吗?”
  《赌侠Ⅱ之上海滩赌圣》于8月22日首映,一个月时间的票房是3千1百36万。比王晶和周星驰的另一部《整蛊专家》(2月2日首映)少了一点点,排在1991年票房的第6位。
  1992年后来被媒体誉为“周星驰年”,因为这一年的票房榜前10位中,周星驰就占了7位,而且前5名都是他的。这5部电影依次是:第一名《审死官》(7月2日-8月9日上映),票房4千9百88万;第二名,《家有喜事》(1月25日-3月6日上映),票房4千8百99万;第三名,《鹿鼎记》(7月30日-9月16日上映),票房4千零86万;第四名,《鹿鼎记II神龙教》(9月24日-10月29日),票房3千6百58万;第五名,《武状元苏乞儿》(12月17日首映),票房3千1百51万。
  可以说,香港的市民在一年中至少有5个月的时间沐浴在周星驰电影的光辉之下。
  先说最早拍摄完毕的1991年度贺岁片《家有喜事》,这部电影因为众多大牌明星参与,所以在角色安排上又有些博弈。制片人黄百鸣在自己的书中《独闯江湖》回忆道:
  “三兄弟的角色,最早拟定的是林子祥、黄百鸣、谭咏麟;但是后来谭咏麟撞期,心目中的配搭改成:林子祥、黄百鸣、周润发;周润发却推辞了。导演高志森又提出了:林子祥、黄百鸣、张国荣;张国荣OK了,但林子祥这时在美国的房子失火,不能回港拍戏。那么找谁来代替他呢?我与永高的高层开会,大家居然一致提议用刚刚冒起不久的,但人气急升到让人受不了的周星驰。”
  “那时周星驰的片酬大约在两三百万之间,当他听到我们要找他演出时,居然狮子大开口,要片酬八百万,来个三级跳。八百万片酬,我们亦一口答应了,只要他肯演出便成。”
  黄百鸣认为《家有喜事》是“新院线”制作电影的第一炮,花这笔钱绝对值得。800万片酬请周星驰这件事后来被媒体热炒了一番。加上张国荣复出,这些新闻都使得《家有喜事》未映已先红,声名大噪。
  周星驰在《四三零穿梭机》时期曾到黄百鸣的“新艺城”寻求一个拍电影的机会,现在以800万的身价再被请回来,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家有喜事》其实也是黄百鸣曾经拍过的《八星报喜》的翻版。“许多人说周星驰难搞,但在《家有喜事》一片中却表现得十分合作,一切依本子办事,全力配合剧情演出。他把那个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演活了,尤其是后来变白痴那一段戏,令人看到捧腹大笑。”黄百鸣说。
  周星驰在此片中留下不少经典镜头,例如,“谁淫荡啊我淫荡”、“四眼田鸡,你唬我”、唱卡拉OK《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而一脸“傲慢轻佻”被挂在晾衣杆上的段落,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由于周星驰经常参与幕后的制作,喜欢对导演提出许多建议。这时有人已经在背后偷偷的称他是“太上导演”,所以许多媒体记者到了片场访问都会有意无意地问导演一些问题,例如是周星驰权大还是导演权大,周星驰是不是很嚣张等等。
  对此周星驰后来有说明,“有些戏,根本上就是老板的要求,即,他们走来跟我说,‘这部戏,你搞定它啦!’或者说,‘喂,听说从拍戏开始,那些笑料都是你想的,不如这场戏你搞定啦!’然后一场搞定后就可能进展到这几场都是你来搞定,到那几场戏也搞定后,‘哈,好像也行哦。喂,这部戏,你……哈!(苦笑)其实我没必要做这些的,因为没有钱给我,而且非常非常辛苦。但因为我有兴趣,我也觉得这样拍戏越来越好玩,所以我也不介意去做。”
  本来在1991年,已经有人怀疑周星驰现象能否持久。但是1992年的几部清代古装戏又让周星驰打了一次大胜战,使影迷与评论界对“无厘头”不得不再次审视。

------------
“我需要多一点时间”(3)
------------

  票房冠军《审死官》(台译《威龙闯天关》)中的“宋世杰”的角色本来不是找周星驰,而是由周润发来演的。其实也是周润发最早想拍这个题材,他找到导演杜琪峰。其时正是周润发与杜琪峰合作拍摄《阿郎的故事》的期间。
  杜琪峰说,“《审死官》的计划是由周润发提出的,当时我希望周润发言宋世杰,而郑裕玲是他的妻子,基于发仔在金公主的合约问题而搁置了,后来改了周星驰来演,但郑裕玲又没有档期,改为梅艳芳来演。但他们更为合适排挡。”
  杜琪峰觉得演绎“宋世杰”周星驰将与周润发效果完全不同,周润发也许会很感性以及有英雄气概能,但周星驰是“古惑”,能把死的都说活,让大家幻想他有某种力量,“很多人都说星仔很无厘头,我却不明白什么叫无厘头。他以前是怎样我不清楚,但这次的合作我绝对不会认为他是无厘头,相反他说每句对白,做每个表情都很有准确,而且很会配合其他演员。可以说一句,星仔不会浪费每一格胶片。”
  “在《审死官》中,周星驰绝对没有刻意为自己制造什么,大部分也都是跟着剧本来走。” 杜琪峰回忆到。该片筹备时间约4个月,实际拍摄工作日为两个月,预算1600万,不含周星驰的片酬。为了影片不太对白化,还请了程小东做武术指导,拍了10天动作戏。
  《审死官》确实是走出了“无名小卒被欺负后来一举成名”的初期周星驰电影的剧情公式,不再是变英雄打坏人,也没有与吴孟达的一起胡闹,却依然让观众笑声不断。
  导演杜棋峰不只单纯地依赖周星驰的表演魅力,而是运用了这种表演方式去堆砌主角宋世杰与其它角色的对应关系。这部电影足可与精彩的西方法庭电影分庭抗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状师电影代表作。故事丝丝相扣,推理严密、奇峰突转,周星驰那种颠倒乾坤的强辩辞锋也得到充分发挥。
  对于无厘头电影成为了喜剧电影的主流,香港观众也明显出现了趋之若鹜和不屑一顾的两极化反应。但在《审死官》上映之后,竟然也吸引了不少曾经对周星驰的所谓无厘头电影嗤之以鼻的观众。例如在一个关于1992年十大中文电影的评选里,《审死官》和《阮玲玉》、《东方不败》并列。周星驰后来还因此部电影获得第37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审死官》的广受欢迎,对以后的《鹿鼎记》、《九品芝麻官》和《算死草》等等的古装无厘头电影都产生了影响。
  《审死官》上映期间,周星驰已经在王晶的麾下拍金庸名著改编的《鹿鼎记》了。这也是一部清代古装电影。古灵精怪的周星驰自然成为古灵精怪的韦小宝的第一人选。就连金庸获知将由周星驰演韦小宝,传真了一张纸给永盛电影公司,上面写着6个字:“不作第二人想!”
  之前梁朝伟在也无线中演过韦小宝。金庸也同样赞过他:“在所有诠释我原著人物的演员中,梁朝伟饰演的韦小宝是最为传神的。”这一次,周星驰和梁朝伟又要比试演技了。
  永盛是第一次拍古装清宫片,有周星驰出马,非常重视,投资了5000万做制作费,这也是周星驰目前为止参加的最大一笔巨资制作。
  王晶拍片的速度超快,一向有“TAKE ONE”(一次过)导演之称,《鹿鼎记I》实际拍摄工作日为一个半月。
  周星驰原来在拍电影之前并没有看过金庸的小说原著,但他不是懒惰,是王晶叫他不要看,因为改动太多,看了原著怕对周星驰有影响。王晶的改动内容有:将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花改成了姐姐,这是由于演员吴君如太年轻;将韦小宝的三位娇妻曾柔、沐剑屏和方怡改成一分而二的双胞胎“双儿”,在小说里双儿本是一个人;将原著中韦小宝娶神龙教主之妻的情节,改为娶林青霞所演的神龙教主。
  周星驰对这样的清装戏已经驾轻就熟。他自己也说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周星驰还有什么新鲜,大家说我在《审死官》有新意,很特别,但我不知道有什么特别,其实特别的是角色性格和导演。不管是《审死官》,还是《鹿鼎记》,我的演绎方法都差不多……我也有点像韦小宝,其实不只是我,韦小宝根本就是很多中国人、香港人的缩影,喜欢靠小聪明和运气。”
  两部《鹿鼎记》里有不少精彩台词和典故,至今为周星驰迷经常引用,例如:“我对大人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西方失败”、“有间客栈”、“那好像是头猪啊”、“我爱一条柴”等等。
  从1990年正式进入电影业到1992年,周星驰在两三年的时间内风风火火拍的电影已经超过20几部了,而且绝大多数是喜剧。8月,周星驰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还没有对表演喜剧感到厌倦。他说,“但是我需要多一点时间。现在是一部接一部的拍,比起以前好,那时是同时几部在拍。我觉得不论是喜剧还是别的剧种也好,都是无限的东西,题材可能有限,但出来的效果是无限的。即是说拍的方法无限,演的方法无限,随你怎样都可以,但是需要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周星驰又拍了陈嘉上导演的《武状元苏乞儿》,这是他们继《逃学威龙》后的合作。其中不少场景是在北京拍的,周星驰的中学同学李健仁在此片中初次亮相,立刻“迷”到众人。
  周星驰在演苏乞儿的片场中对记者说,“我在这部电影里的形象很突出,新意是有的,至于性格及表演方法能否出位,便要演完之后才知道。”而陈嘉上的导演意图是想将之拍成为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的电影,他说,“周星驰沦为乞丐,其实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一切重新开始,又反省检讨。”
  这部于12月17日首映,赶圣诞节档期的周星驰古装武打电影,挟《审死官》与《鹿鼎记》的票房神威,一举进入年度票房第五名,划下了周星驰在1992年的完美句号。
  在1992年,周星驰曾经尝试着办了一间自己的名叫“跨星”的公司。“本想拍一部戏,”但结果是始终没有做出什么来。很快就停掉了。
  “因为我签了约了,暂时还不能讲有什么抱负。我要帮永盛、大都会、三禾拍戏,每年拍若干部,时间是两年,不能拍别的公司的戏,也不能自己拍戏。有3个自由限额,但也签出去了,永高有两部,嘉禾有一部,有一部是拍完了的《家有喜事》。我如果要学刘德华(那时他已成立了自己的天幕公司,自己投资拍电影),两年内都还做不了。”周星驰说。

------------
“她说谁?不是说我吧?”(1)
------------

  1991年底,周星驰接受陈嘉上的邀请,再拍《逃学威龙II》。这部电影的灵感最早是来自美国片《轰天少爷兵》(Toy Soliders)。“但是《逃学威龙II》中只有恐怖分子进占学校与这部电影相似,其他则完全不同。” 导演陈嘉上说,“剧本从构思到开拍只有两个月,实际工作日才35天左右,由于星仔档期紧迫,所以要尽快赶拍。”
  这部戏在创新以及票房,都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它对周星驰有着另一个意义。
  就是在拍这部戏中,周星驰认识了她的第二个女友朱茵。朱茵是陈嘉上看到她拍的一个衣服广告被发掘出来的。陈嘉上认为朱茵很有潜质,为了她在戏中的角色,他甚至曾经修改剧本,让她有多点戏演。
  而周星驰和朱茵则在合作中擦出了火花。周星驰所演的卧底警察在学校查案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女学生朱茵的帮助,在戏中他们有一段演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玩亲吻的戏。接下来,一些信息也表明,他们之间互相欣赏,很快两人便被圈中人以及娱乐媒体看成是一对。
  此时,罗慧娟与周星驰的地下恋情,也已经维持了3年。
  1992年春天,香港的媒体爆出罗慧娟淡出,而朱茵独得周星驰及他的母亲凌宝儿的宠爱。
  罗慧娟与周星驰的关系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两人正式对外宣布分手的时间则是在1992年的9月。
  分手的原因,罗慧娟沉默了4年,终于还是在1995年对《明报周刊》透露了对那段感情的感受。“我曾经讲过,我死都不会承认跟他拍过拖的……我也不知道那3年是怎么过的。为什么是3年?可能3年是一个容忍的极限期吧!”而据当时香港的报刊分析说,周罗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对罗慧娟不认可。
  “我也不知道,我一向都感觉到她对我有意见,但我抓破头也想不出原因。我也好想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憎恨我?”罗慧娟对和周星驰拍拖的一个最深体会是,“拍拖一定不会是两个人的事,只能这样说,这个组合一定有这两个人存在。两个人相处,一定要接受对方的生活,这便要接触他以外的人。”罗慧娟1991年在由TVB主持的调查中被评选为十大最受欢迎电视艺人,现在依然活跃在香港艺坛,在商台做主持,做时装模特秀,拍广告,学厨艺等等,对私人感情却很少再谈。1999年11月,罗慧娟在新加坡参加潜水活动,耳膜严重受伤,导致完全失去听觉。周星驰听到消息后也是很关心,立即从香港发了一份手写的祝福传真,内容是:“娟妹,得悉意外,甚表关心,祝早日康复。”这事在媒体都有报道。
  罗慧娟与周星驰之恋,应该还是比较纯情的那种,因为当时罗慧娟和周星驰都不红,都仍在演艺圈努力奋斗的阶段,属于两人都平起平坐的恋爱。不过,周星驰的势头在1990年突然爆发起来。同一年,罗慧娟仍是在TVB里拍电视剧集,例如在7月下旬播出《燃烧岁月》,与刘青云、郑伊健合作;又如《人在边缘》,与黎明、刘青云、黎美娴、陈法蓉等合作,罗慧娟、黎美娴和陈法蓉三人在拍摄此剧的过程中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陈法蓉在1990年《师兄撞鬼》电影里演过周星驰的女朋友。
  香港这么小,背后的工作关系自然是千丝万缕。但很明显,周星驰这时已经踏入电影业,和罗慧娟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了。之后,周星驰拼命拍电影,两人渐行渐远也不足为奇。
  1992年年初开始,香港的娱乐八卦媒体已经不断捕捉到周星驰和朱茵的约会信息,也写出了不少关于周星驰与罗慧娟、朱茵的三角恋爱的文章,轰动一时。这期间周星驰与朱茵一起在外地出现;一起去录影带租铺还带……行踪都被狗仔队发现。但周星驰和朱茵对这些并没有公开讲明,也不否认。以上这些过程就是娱乐圈里所谓的“地下情”之典型表现。
  敬业的香港八卦媒体无孔不入,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总结出了周星驰喜欢的情人类型:长腿、丰满、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眼睛大大要看起来很温柔、个性活泼可爱。所以,朱茵简直就是百分之一百符合这些“情人条件”的样板。
  而周星驰和朱茵还有很多相同点,两人都主持过儿童节目,两人都爱幻想,一般人想不到的天马行空的材料,经常是他们最喜欢在一起讨论的话题;两人又都带点小孩子的性格和脾气。据媒体披露,周星驰在情人节送一个小毛毛熊给朱茵,她便能乐上好几天。1993年到1994年间,两人甚至论及婚嫁。据媒体风传是因为周星驰的妈妈很喜欢朱茵。
  如果报道属实,那么这段时间应该是周星驰从影以来的一段快乐日子,但也是让他日后也难以释怀的日子。因为两人个性太强烈,爱情的甜蜜与折磨也几乎是同时来到。
  1995年,周星驰和朱茵的感情出现了裂缝。两人相处的时间恰好也是3年。
  关于分手的原因,比周星驰还要小9岁的朱茵在当年6月接受《明报周刊》的采访时说是因为对方的爱情心智不够成熟。
  “在这三年半的时间内,我流的泪实在太多,受的痛苦太深;总之,拍拖时有可能尝到的喜怒哀乐,我全都试过了。每对情侣都有可能发生矛盾,我发觉大家需要透透气,重新发现对方,毕竟,两个人钻牛角尖钻得太厉害是不好的……分手的原因,主要是我觉得对方暂时不应该拍拖。在爱与痛苦的天平上,痛苦的比重是较大了。我不想伤害对方,他是一个好人,几年来,我提过几次分手,他珍惜我,从未答应过。但这次我坚决要这样做了,他知道我太不开心,而这种痛苦,也会为他带来更沉重的压力,双方都不好过,所以,他答应在感情路上休息一下。我见到一些事情,知道这段感情有问题出现了。刚开始,以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后来发觉是他的心智未成熟,我是指他的爱情心智。一对情侣应该相亲相爱,有真正的心灵沟通,要真诚相对,但我严重欠缺这种感觉,现在在感情上划上休止符正是适当时候。”
  朱茵还说,硬要把感情往“地下”发展,也是令她难以忍受的原因,“这种掩藏的感觉太难堪,难受极了,没有尊严,不人道;但以艺人的身份去看,不公开私生活,又的确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周星驰似乎和所有交往过的女星都有过默契约定,就是他不喜欢公开恋情。所以和朱茵交往期间,朱茵谈到恋情,都不指名道姓,但媒体也知道那个他,就是周星驰。

------------
“她说谁?不是说我吧?”(2)
------------

  其实在这一年的年初,他们刚刚在一起拍完了电影《大话西游》。但是应该说,这次分手,并不是所谓的为了新片上映做宣传。因为从后来两个人如同陌路人的感觉就可以知道,当时朱茵与周星驰确实是缘分已尽。
  这段维持3年的地下情,尽管有无奈之处,但朱茵也表明自己并不后悔,“其实,对方一直很关心我,这次肯答应分手,是看见我精神太辛苦。他也很不开心,这件事令他很伤心。我比他幸福,因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还可以向人倾诉,他的交心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较少,他会比我惨……”
  朱茵披露自己在抉择分手的那段痛苦日子里,“我投入了耶稣的怀抱,信仰令我的心灵得到平静。”但她也强调自己和周星驰之间并没有大吵大闹过,“在某个程度上,我可能也令对方感到有压力,令对方辛苦。”
  有一条规律,每个和周星驰分手的女人,都会狠狠地咒骂他,不堪回首,但最终又都会在言语中全面维护他。而且一致认为周星驰是一个超热爱电影的人,对工作态度非常之认真。用莫文蔚的话来说就是,“周星驰拍戏很认真,连睡觉都在想着拍戏。”
  从星相学来说,天蝎女(朱茵)与巨蟹男(周星驰)在爱情上的合适率应该是100%。巨蟹男和天蝎女会互相欣赏,很容易聊得来,都觉得对方很有智能,也很有方法,天蝎女其实是很强势的,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像男生,所以对于巨蟹座的圆滑、圆融的性格很欣赏,会想要听巨蟹男的意见,而巨蟹座觉得自己在男性来讲好像太软弱了,他也很欣赏天蝎女的强势,于是双方聊起天来就很有火花。不过,所谓的星座也许能解释他们走在一起的原因,却未必能解释到他们分开的原因。
  无独有偶,朱茵2002年在自己的音乐个人专辑《踢踢踏》里,曾经演唱过一首歌名就叫《巨蟹与天蝎》的歌。歌词如下:
  “同伴说和杂志说全部也说巨蟹应该跟天蝎全情投入听说是天生一对多美满的爱恋谁是你谁在爱我谁用过数万个方式讨好我没有什么听说是痴心一片可永远有结果想不通想清楚却未必想不通诸多假设脑袋都分裂情人若可以用情为我解开心结如巫术变的死结想不通心反覆说未必想得天空颠倒星月刹那间熄灭桥段极曲折是缘份世界上重叠原来是你来为我订造甜蜜岁月而全赖你来为我亲手解开心结”
  唱这首歌时的朱茵已经和Beyond乐队里的黄贯中拍拖3年了。黄贯中属白羊座。此是花絮。
  且说1995年周星驰绯闻不断,乃是继1992年以来他的第二个绯闻高潮。女主角一会是蓝洁瑛,一会是伍咏薇,一会又是莫文蔚,媒体顾自捕风捉影。但这段长达接近两年时间的绯闻的缘起其实是由于性格直率的朱茵跟媒体大吐恋爱苦水,坦言已与周星驰分手,这导致周星驰无形中被卷入一场与朱茵的感情恩怨之中,炙手可热,每天都被娱乐记者盯稍,有一丁点事情都会炒得很大。此时刚上映《大话西游》里也正好都出现了其中的几位绯闻女主角,所以话题就更火了。
  例如,蓝洁瑛就曾形容自己在当时的环境。“我觉得我的惊慌程度回到了新人阶段,很怕见记者,不知道有什么新闻跟自己有关,很怕……我和周星驰绝对没有关系,大家以前都是同事,只是朋友而已。”
  从中可见,周星驰和朱茵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情,不但对自己不好,甚至乎是殃及旁人。
  事实上只是,周星驰和朱茵分手之前,周星驰曾经和蓝洁瑛一起相约吃过饭,接着蓝洁瑛又对媒体提到她想跟周星驰合作,拍周星驰自己导演的电影。那时她已经在《大话西游》里担任过角色。结果遭来娱乐八卦新闻一连串。
  而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在1995年6月亦曾对《明报周刊》很明确地评价朱茵,“对于这个人,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对她毫无感觉。” 凌宝儿还说,“我不是不喜欢星仔的女朋友,只是不喜欢那个女人,即是无论那个女人是否他的女朋友,我都不喜欢那个女人的啦。”
  凌宝儿认为周星驰拍拖完全是儿子自己的事,“他也不需要带给我过目。总之有女朋友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每个人都要他的缘分,其实也是与我无关。”
  除了在1996年3月媒体报道过周星驰恢复联络朱茵的消息外,两人再没有碰过面。而且都是言语不欢。例如朱茵在回答媒体关于周星驰主动找他的传闻时说,“我对这个人没有感觉,道不同不相为谋,绝对不会接受。我很清晰地知道他不是我心中的对象。” 如今两人形同陌路,朱茵更多次表示不会与周星驰再有合作机会,并说与他早已“恩断义绝”,“再见也不是朋友”。
  绯闻就是绯闻,谣传就是谣传。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这是在香港生存的演艺圈人物个个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付方法,朱茵或许过于直白,但周星驰的方法就很成熟了。
  有媒体就此事再问起周星驰,周星驰的反应如同在玩太极推手。下面是整理出来的一些对答——
  问:前段时间朱茵说过“再见也不是朋友”,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答:她说谁?不是说我吧?
  问:她暗示是你。
  答:暗示?你猜是我吧,其实不是我。
  问:你怎样评价朱茵这位演员?
  答:很有天分,很努力,很漂亮,很纯的一个女孩。
  问:你的影片总有真挚的爱情打动观众,生活里你的爱情观如何?
  答:对爱情,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
  问:碰到喜欢的女孩子,你会主动追求吗?
  答:有时候会,有时候默默的。
  问:好像跟你合作的女演员,都会传出绯闻?
  答:这个我也不知道。

------------
“她说谁?不是说我吧?”(3)
------------

  周星驰还是周星驰,他从不喜欢私事搬到台面上,他甚至跟媒体记者约定“三不答”,而“女人”则是首当其冲。
  有位周星驰的身边好友说,此后周星驰在交女友方便都比较小心、保守,这与当年被女友伤过心有关,他并且暗指这个人就是朱茵。朱茵周星驰分手后,首度公开承认这段“地下之恋”结束时,泪洒会场,并指明是因对方太花心所致。其时在香港媒体内已经谣外传周星驰与朱茵的第三者,就是莫文蔚。周星驰和朱茵分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周星驰从来没有正面谈过。所以无法知道真实的情况。
  而周星驰甚至自此以后都绝口不提朱茵的名字。相比对罗慧娟的态度(他们甚至在2000年还一起合影过)而言,周星驰对朱茵可谓至今都仍是耿耿于怀。
  有人分析,周星驰的爱情观基本上是非常重视家庭,甚至到现在他也是在与家人同住;有一点点大男人主义,也一定会结婚。
  周星驰日后也依旧是绯闻继续,以至于每一位跟他合作的女主角几乎都有跟他的绯闻。
  关于女友,周星驰曾对媒体颇有技巧地回答道:“我的生活很单纯,也没有外界想像的多彩多姿,要找个有发展性的女友,不容易啊。”
  关于爱情,周星驰还说过,“暗恋就是爱情中最浪漫的。一直不知道被人暗恋,到某一天突然发现了,多浪漫。”
  1991年与1992年,站稳脚跟的周星驰,开始有一些经济行为。1991年,他购入了北角英皇道新达大厦,当时买入价109万(1998年买出120万,赚11万)。1992年4月,周星驰以2380万买入May Tower II复式单位,五个月后卖出即赚300万;10月,他在台湾为古道绿茶拍广告,造型就是《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戴着老虎帽说书”。

------------
“我真的很想做导演”(1)
------------

  1992年《审死官》大获成功,又是得奖又是票房冠军。周星驰梅艳芳这对搭档于是被香港最擅长趁热打铁的导演王晶找了去拍他的贺岁新片《逃学威龙III龙过鸡年》。这部电影拍得很快,制作也不精,再次沿用了陈嘉上的《逃学威龙》里周星驰卧底警察身份,创意则抄自美国影片《本能》。上映后反应一般,只有周星驰和梅艳芳的对手戏值得一看。即使是在春节期间,票房也仅2千5百76万(但也排在当年票房第9位)。
  这算是对1992年周星驰烧起的这把火浇了点冷水。
  正当有评论认为“周星驰现象已经过去”、“1992年将是周星驰的最后一年”的时候。
  周星驰又推出了一部古装戏《唐伯虎点秋香》,使周星驰风格表演再有突破,而且再度登上票房榜首。
  当时,确定《唐伯虎点秋香》的导演颇费周折,本来是找王晶的,但他当时要赶拍《黄飞鸿铁鸡斗蜈蚣》,于是改为陈嘉上,陈因为家事和香港金像奖的事情,不能抽身,最后还是找到了李力持。
  李力持披露,“周星驰演唐伯虎,是对他演技的一大考验。任剑辉调戏白雪仙,龙剑笙调戏梅雪诗当然没问题,但周星驰嬉皮笑脸调戏巩俐,稍有不慎就变成一个‘色狼’,所以在戏中我们找了一个很大的理由给他,让他‘沟女有理’,甚至是同情他去追秋香。同时也要准备当观众发问‘唐伯虎为什么要喜欢秋香?’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能够解释,所以在处理唐伯虎这个人时,周星驰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处理,希望能够做到有情有义。”
  “周星驰三个字已经代表一定是好笑,现在是要在好笑之余要好看。而《唐伯虎点秋香》就是在追求这个目标。”李力持说周星驰在许多电影里已经是个“笑话指导”,这个岗位就跟动作指导、美术指导、摄影指导那样。“周星驰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笑话指导’,也应该是时候做‘笑话导演’。这就跟一个动作指导当他熟悉了一切之后,也会尝试当一部动作片的导演。”最熟悉周星驰的李力持此时已经在暗示了什么。
  《唐伯虎点秋香》是一部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所以也是周星驰最早一部在内地电影院正式放映的电影,而这也是因为内地从1992年底开始掀起对电影体制的改革。
  在内地放映时,这个片名吸引了不少中年观众,他们本以为可以重温老电影《三笑》,顺便也看看大明星巩俐。但是当坐下来之后,有的人却甚至连一半也看不下去,立刻退场。也难怪,在当时的内地,多数人们还难以接受戏说历史的风格,更不要说被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逗笑了。
  甚至有人在报章上用严厉的口吻批评:“影片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内容虚假荒诞,演员表演肤浅,人物形象完全失真,令人恶心的镜头比比皆是,缺乏应有的美感”,并且考证了唐伯虎的生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批评者则相对比较宽容,把《唐伯虎点秋香》和1962年拍摄的《三笑》作了简单对比以后说:“不过对此不必说三道四,在总的经济文化没有得到整治之前,艺术文化受到忽视,社会现实人生中充斥玩世游戏,物质生活中充斥伪劣产品面前,这类片子不过是病态社会的折射光影,时兴潮流的一种体现。”
  虽然如此,在大城市如上海,《唐伯虎点秋香》还是进入了1993年上海十大卖座影片的行列,同年上映的合拍片还有《霸王别姬》、《新龙门客栈》、《狮王争霸》。随便提一下,《唐伯虎点秋香》的外景地不少就是在上海选的。
  这部引起争议的《唐伯虎点秋香》的编剧谷德昭,在此片中他还不是周星驰的正式班底。当时他是私下从高志森的公司里溜出来写这个剧本的。谷德昭1990年从加拿大回港,被高志森带入行做编剧。《家有喜事》里他也是编剧,那次为了写周星驰的剧本,曾经闭关7天反复看周星驰的表演资料。“我在加拿大读书时,除了看《新扎师兄》就是看《四三零穿梭机》,而《黑白僵尸》是我唯一录影的节目,每次看到周星驰上场就会笑:‘这个人真衰!’” 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位彻底研究过周星驰的谷德昭,后来也成为了制作周星驰电影的重要一员。
  1993年,是香港电影疲弱的一年,《唐伯虎点秋香》依然以4千零17万的票房高居当年榜首。周星驰让那些怀疑他的人,又跌了一次眼镜。
  其实,自从《审死官》的成功,已经让周星驰对自己的风格进行思考,在努力制造笑料之余也要追求意义。接下来的《济公》就是他跟随《审死官》导演杜琪峰的再一次尝试。但这次明显是导演杜琪峰用力过度,而周星驰的本色表演也没有得到发挥,意义多于笑料以致成为一次失败的尝试。
  开拍这部电影,杜琪峰本意是想借用济公来抗衡制度上的不公平,借古讽今,申诉对制度的不满,但又想利用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风格。这时香港电影已经有大量影片中的表演带有明显的抄袭周星驰的倾向,包括刘德华这样的天皇巨星。
  杜琪峰亦曾非常直白地说,“选用周星驰来演济公,理由最显明易见,他是最容易吸引观众进场看电影的演员,又可以说周星驰是一件‘工具’,透过他,向观众所诉说的东西,其入信程度会自然的相应提高。这次的《济公》对周星驰的观众来讲,可能会深了一点。”
  由于电影剧情过于玄乎,票房果然不佳。周星驰热潮再次被浇冷水。
  同样是周星驰主演的作品,一年内所拍的3部电影票房却相差甚远,周星驰开始清晰,他要想有自己的风格,就必须自己掌握主导权。
  其实周星驰想介入幕后的想法来源已久。在1992年8月他就很清楚亦很坦白地对《电影双周刊》这样说过,“讲真的,我是很想做导演,这个欲望要超过想演一部文艺片,我的兴趣是可以兼做幕后,有机会的话希望再兼顾编剧、监制之类,导演是最后的目标。”
  说这句话时,他也许只是有对从事电影幕后工作的兴趣。但1993年时票房的巨大反差则让他对建立自己的制作班底已经暗下决心。
  在1994年伊始开拍的《破坏之王》中,周星驰终于得偿所愿自己同时做监制以及主演。初次做监制的周星驰在片子结束后,对自己的评价用了12个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破坏之王》当时也叫《破坏王》,本是一本流行已久的漫画书。但电影只是用了这个名字,内容是全新创作的。拍这个题材是周星驰的想法,然后找来导演李力持和编剧谷德昭一起来想点子,进行集体创作。原来计划是以漫画人物为故事蓝本,但后来由于版权问题一度导致停工,所以最后的电影连造型都没有模仿漫画。

------------
“我真的很想做导演”(2)
------------

  李力持说和周星驰苦想点子时,经常是一起到海边,对着大海沉思,而“怎么突破自己始终是最难想到的东西”。
  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里说道:香港电影的剧本和好莱坞不同,不是经过很严格的剧本班子。香港的拍片计划通常始于监制的一个意念,再找合适的导演和编剧。拍片资金一旦落实,核心创作人马就凑在一起开会,展开开放式的讨论过程,各自表达对场面气氛、角色性格以及对白内容的意见,其中一人做笔记,五至六次类似的集体脑力激荡后,才动手写剧本初稿。
  周星驰的电影,在制作前期多数都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只不过他的电影更多的是炮制有新意的笑料。
  这部由周星驰首次监制的《破坏之王》的票房和口碑都不是很好。再一次让人怀疑所谓的无厘头风格是否又不被观众喜欢了。“无厘头”至此已经成为了周星驰的一块心病。刚出道时,无厘头是他的独特表演,到后来他不再承认自己的表演是无厘头。李力持就曾表示周星驰很反感他的电影被称为“无厘头”,因为这个词叫人联想到的是“不用脑、不用花心思”,而其实他们在拍片中经常为喜剧效果费劲心思,为了一个出彩的镜头,演员经常要重拍好多次。他还说,“周星驰更偏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悲喜剧,他总是关注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周星驰的演技并非没有内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内地目前出现了许多网页研究‘周星驰现象’,这说明他的持久魅力。”
  但不管周星驰他们怎么想,观众却都已经将无厘头死死地与周星驰联系在一起,想甩也甩不掉了。
  香港影评人罗维明也说,到这个阶段,周星驰出现了形象危机,即是“大家只记得他的形象,却记不得他的电影。但周星驰却是想要成为继许冠文之后最重要的喜剧作者,而不仅是个演员。”
  永盛电影公司出品的《国产凌凌漆》(又名《零零漆大战金枪客》),是周星驰第一部正式挂名做导演的作品。老搭档李力持也同为导演。
  “我的参与量跟以前差不多,导演这个名字不是我要的,是公司老板说:不如玩一下啦。我也觉得名份这个东西都是玩玩的,无所谓。”周星驰说,“我本身对导演这方面是有兴趣的,而我也有纯粹演戏的时候。除了演戏外,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东西,我都不介意去学,边做边学。有时候,也有被迫的感觉,就是当我觉得有更好的东西,我会忍不住要说出来的。但我要说一句,我的东西未必一定好,我一直只是想把刀磨利一点,再学多些,练多些。”此时他还把自己界定在尝试阶段。
  有影评认为,在《国产凌凌漆》里,周星驰完全放弃了保险的调皮反斗小子的形象以及默契纯熟的搞笑拍档吴孟达,而是以沉实深厚的演技,令自己提升到了“冷面笑匠”的境界,而且比颠峰期的许冠文更活泼及现代化。仅看刺探情报而唱“李香兰”后受伤、刮弹疗伤两场戏,已可见他纯演技的魅力。
  周星驰自己也很看重这次的表演,他表示,《唐伯虎点秋香》和《国产零零漆》在其个人的喜剧创作中可互为对应。因为《唐伯虎点秋香》是一部尽皆过火夸张的疯狂喜剧,《国产零零漆》则无论表演还是风格手法都相当克制,并尝试加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这一放一收间,周星驰喜剧的探索之路已迈进一大步。粤剧名伶罗家英首次在此片中和周星驰合作。但让他真正红起来却是随后的《大话西游》里的唐僧。
  “星仔发觉自己傻乎乎的形象已经做到最好了,因此便花心思发掘其他方面的表演方式。”与周星驰合作导演《国产零零漆》时,李力持则说。
  入行拍电影才4年,但其中已经经历了起起落落。周星驰对表演的探索,亦在香港如此残酷竞争的电影环境下,几经磨练。其实自周星驰火爆以来,他的风格一直都是被人质疑的,虽然他在九十年代创造香港电影票房方面的号召力与周润发、成龙被并成为“两周一成”,但似乎没有人把他当作真正的演员看待,例如被公认谦虚的周润发,在提到周星驰演技的时候也淡淡地用了句“很努力”的词语搪塞而过,而据说成龙曾经这样评价过:“周润发的电影看过几部,不错,而周星驰,我没有看过。”“如果我的电影可以卖到好莱坞,周润发的电影可以卖遍全亚洲,那么周星驰,只能在香港原地打转。”这些,似乎与这个只注重票房的香港并不符合,但周星驰确实是一直在遭到质疑,这个情况直到2002年他自导自演了《少林足球》后,才终于获得了香港电影奖项的一并肯定。
  1994年7、8月间,周星驰在内地最受追捧的电影《大话西游》正式在宁夏开拍。这也是周星驰的首部大投资电影,上下两集共投资6000多万。实际上,周星驰自己也是《大话西游》的投资方之一。因为此前周星驰刚与杨国辉等几个伙伴组建起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大话西游》是他们的开山之作,却也是唯一一部作品。
  这次周星驰找到拍《赌圣》的导演刘镇伟一起来合作。片中的大量沙漠场景都是在宁夏风景胜地沙壶拍摄。而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的场景据说当时是一处未开发的古城堡。
  为了能在视觉上接近孙悟空,剧组请回美国化妆师参考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的孙悟空造型,设计了一个在传统感觉上既像又不是太像的至尊宝。“可以讲,拍《大话西游》是我从影以来最辛苦的一次,当时在银川拍外景,天鬼般冻,我30来年还是第一次出门3个月没回过香港。”周星驰说。

------------
“我真的很想做导演”(3)
------------

  由于《大话西游》1997年前后慢慢在内地大学校园里,在各种媒体的追问下,周星驰亦曾经大段大段回忆过他之所以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我从小就看《西游记》,从公仔书到原著,还有香港早期的粤语长片中,《西游记》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好多,我从小就很迷这些电影。拍《大话西游》前,我也翻过原著,当然不是全部从头看到尾——没时间,而是想看哪部分就看哪部分。我很佩服《西游记》的作者,因为其内容全是天马行空,真是想也想不到;但结构又很严密,且娱乐性强:从“大闹天宫”到给唐僧降伏,还有去海龙王处找来一根金箍棒……这样精彩的情节,简直是旷世的,作者是天才!他的构思好现代! ”
  “但如果要照足原著去拍《西游记》,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找斯皮尔伯格来拍,我也没那样大把的钱。我又不想浪费原著的丰富想象力,便将它改编成一个爱情故事,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做。”
  “《大话西游》对我是一个很大胆的设计和尝试,尤其第二集。在我,只是想搞一个戏剧,几乎不是喜剧,没有特别想搞笑,但电影出街后,大家都将它当作喜剧。当然这也是好正常的,拍的人或许并不想有意搞笑,有时我想哭,或者潜意识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用轻松一笑的态度去看世界……观众有怎样的反应都是自然的,有许多方面其实我自己也没想过,观众比我想得更清楚。反正,我在拍戏时,已不去想这究竟是不是一套喜剧,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戏剧来拍。”
  从一开始,周星驰就把《大话西游》定位为爱情故事,整个剧本也是在其后的拍摄过程中慢慢完善起来的,甚至大量人物名字,包括至尊宝、春十三娘都是从另外一个作废的剧本中挪过来的。
  参与实际创作的导演刘镇伟说这部电影的概念是《西游记》的第101回,“因为我每次看完《西游记》的100回后,常会幻想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一向看书都喜欢幻想人物的前身和后世会是怎样,童话故事完结时都说王子和公主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既然前面都那么好看,快乐那部分一定更好看。这两部电影就是基于这个概念而创作。”虽然这样,但在后来,《大话西游》被影迷们和评论称为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一部电影作品。
  1994年的上半年,在看到剧本提纲时,《大话西游》却并没有引起西安电影厂的兴趣,只是考虑到周星驰的号召力和港片的商业利益,一向以出产艺术片的西影厂才同意合作。
  《大话西游》拍完后,西安电影制片厂仍对它存在争议,据说当时的艺术副厂长张子恩极其看不上这部电影,觉得它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只能算文化垃圾,事隔多年,以张子恩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都不愿谈起当年的合作。
  事实上《大话西游》后来的内地票房惨不忍睹,例如北京就被当作是发行失败的典型,1996年2月,《大话西游》作为寒假影片推出,票房只在20万左右,甚至不少场次的观众是以个位计算。在一些省份,如河北电影公司只要了上集《月光宝盒》,没要下集《大圣迎亲》,因为他们不看好,说是“太闹,没劲”。《大话西游》最终在香港也是仅2千500万票房收场,台湾票房则收2千万。
  那句在《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要将我这个爱情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周星驰曾经自爆:“这句对白是我在坐公共汽车时想到的,自己都忍不住喊了出来。其实是我当时私人感情上有所感悟。”
  但后来为了忌讳谈到私人感情,他又改口说,“‘爱你一万年’这个台词,我当时就想讲出来自己觉得很肉麻的,其实我就是想要一种很肉麻的感觉,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他随便地说了一段最肉麻的骗人的假话去骗一个女孩子,但是最后这个最肉麻的原来就是他最想讲的、最真心的话,我就觉得从这个最肉麻变成最真心的过程是很浪漫的、又肉麻又很感动很想哭,我自己讲得差不多都哭起来了,觉得这个一定好的。当时就把这个情节就这样拍了,我也很有信心,认为大家也都会觉得很浪漫很喜欢。可是放映的时候却被认为是很恶心,觉得‘这是什么东西’,没办法……后来大家又都很喜欢这种设计了,我就觉得,我当时的估计还是没有错误(笑)。”
  可从香港的娱乐媒体中发现,在拍《大话西游》期间,恰恰正是周星驰、朱茵和莫文蔚三角关系复杂时。所以周星驰的很多台词相信都是有感而发。
  但对于周星驰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大话西游》是造就了周星驰号召力“内地神话”的一部电影,他的这部电影培养了一批内地的忠实“周星驰迷”。而这些影迷为周星驰的电影进行各种诠释,整理考据出许多典故来,他们亦爱屋及乌,连周星驰的普通话配音演员石班瑜也被挖掘了出来,成为半个明星。
  应该说,《大话西游》甚至还引发了20世纪末期中国内地年轻人群体的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这些年轻人对《大话西游》里的台词和剧本不断进行再创作,并有各种版本在网络上流行,例如“求职面试版”、“中国足球版”、“王朔余秋雨版”、“股东大会版”、“清华奇缘版”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石班瑜配音版的周星驰电影台词,改变了一代内地年轻人在网络上语言表达习惯。而平民化的影评也在随后大量出现于互联网中。
  有一本2000年6月在内地出版的《大话西游宝典》的书,曾经回溯起《大话西游》热潮兴起的过程:1995、1996年,它在内地还是属于一部没有口碑及票房的影片,但到了1996年年底,内地盗版VCD大量出现,首先是北京的一些大学,例如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里的一些学生开始喜欢上《大话西游》里的另类爱情故事和巡回式结构,当时在大学校园里一套《大话西游》的VCD可以卖到30元,依然火爆。一位卖家说在1997、1998年间,《大话西游》的销售最高纪录一天能卖到上百张……也是在这个时期,大学里开始普及互联网,所以也有人分析,网络上真正兴起《大话西游》是和网站的兴起是同步进行的。
  1999年是《大话西游》网上讨论的繁荣期,当时随便输入“大话西游”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个关于它的专门网站。
  2000年8月出版的内地杂志《新周刊》,在先做了一期反映这个现象的专题“无厘头.com”之后,专门到香港采访了周星驰。这应该是周星驰首次接受内地传媒的亲密采访。
  以上这些现象以及这次采访,引起了周星驰对内地影迷、尤其是大学校园的周星驰影迷的关注,并触发了他后来颇有针对性的内地大学校园行。此系后话了。
  《大话西游》之后,周星驰被舆论认为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周星驰接连推出的两部电影《回魂夜》和《百变星君》都是明显模仿好莱坞的拙劣之作。
  “我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个不怕鬼的,日常喜欢发梦,是那些相信世界上有神怪、外星人的人。”《回魂夜》是周星驰第一次拍恐怖片,票房非常差。事后周星驰曾说,“《回魂夜》中,别人都说周星驰随随便便找了一帮人关在房间里便去拍,其实这也不是我们想的。”他觉得电影的预算是其中一个问题。
  《百变星君》的导演是王晶,两人合作让这部电影票房稍有起色,有3千5百多万,排在1995年的第三位。前两位则是成龙进军好莱坞的电影《红番区》和《霹雳火》。
  正如前面所说,好莱坞模式此时已经成为香港电影模仿的对象。而特技和大场面是首先学习的。王晶就说,“《百变星君》主要是玩电脑特技,变化比较多,而内容可以说是《变相怪杰》、《铁甲威龙》和《无敌金刚》的混合体。电影主要想带出人要受人尊重的讯息。影片最有趣的是把星仔的样貌跟电话亭、电饭煲、马桶等联系起来。” 《百变星君》制作费3000多万,在当时的电影界,算是大投资,而也只有周星驰才玩得起这样的大制作。
  周星驰在的片场里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电脑特技很好玩,可以将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我想看一下电脑特技应用于电影中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电影已开始依赖特技效果,电脑对电影发展很重要,希望这是个好开始。”
  虽然票房不错,但与投入相比,仍是输局。不过,周星驰对电脑特技与好莱坞口味却有了更多的了解了。

------------
电影里需要(1)
------------

  “如果电影里需要的话,当然标榜的是香港或者中国的东西”
  1996年,《大内密探零零发》周星驰再次参与创作,与谷德昭同为导演。
  “《大内密探零零发》这部戏源自《狮吼记》,一切都是老板的意思,他想拍一部有关两夫妻的故事,当然两夫妻在一间屋里是有点儿闷,所以便加进了另一些元素,不能再像以前粤语长片版本一样。因此想到占士邦,想到了特务,以及加插武打动作等。这是一部按纯文艺片的制作费来拍的一部很多动作长片的电影。”周星驰还说,“我演的零零发是一个古代的现代人。我原意他应是一个生于古代的爱因斯坦。”
  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之中,有一段模仿电影颁奖的场面:“最佳男主角”最终没有颁给周星驰反而是给了片中的他的岳父一角,并且由旁人道出周星驰的表演“表情做作,略现浮夸”。这让人想起现实中周星驰在香港影坛所受到的遭遇。
  《大内密探零零发》公映之后,周星驰和经营搭档杨国辉从原来的香港彩星电影公司酝酿成为一家新的公司:“星辉”电影公司。
  1996年筹拍、1997年放映的《食神》是“星辉”第一个作品,并隐含了周星驰面对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市场的野心。
  其实在构思《食神》之前,周星驰是想投资开拍《国产凌凌漆》的续集,暂名《特务之王七七七》,周星驰曾邀请在好莱坞成功推出成龙的唐季礼为他执导《特务之王七七七》。唐季礼看过剧本,但他对周星驰坦言其中的笑料太香港化,外国观众未必会笑,最终放弃。周星驰于是又邀请徐克,而徐克当时正自身难保,他执导的西片《反击王》遭惨败,投资者已对徐克失去信心,只肯一次付一笔有限的制作费。徐克已没有心思为周星驰打开通往好莱坞的星光大道。
  后来这个计划暂停了,周星驰把目标改为《食神》。构思《食神》故事的时间十分漫长,足足有5个多月。《食神》的拍摄工作日是50多个,那时一般的香港电影只需20多个拍摄日就完成,导演找李力持来做。
  关于这次合作,李力持说,“比较以前,发觉我和周星驰都长大了,不能回头拍小孩子的东西,加上现在星仔的性格形态改变,故事发展较适合成为讲一个人如何成长、奋斗,成为一个饮食集团老板……看周星驰整个电影历程,他几乎试过任何类型,但是又不想拍续集,人们总以为趁市道不好,拍续集好像是在博彩一样。因此便拍饮食集团老板角色。其实角色是反映着周星驰正在成长。早期的《龙的传人》,是个整蛊造怪的大小孩;然后到《武状元苏乞儿》,懂得思考世事,会流泪;再到《国产凌凌漆》,他比较严肃,《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他有妻子,开始出去闯世界,笑容不多了。到《食神》,他是阴沉着脸,成为集团老板,这是他的不自觉反映出来的。”
  “拍《破坏之王》的时候,我们便为此研究过,说周星驰是个被人欺负的外卖仔,有点违反了,似乎又走了回头路,周星驰被人欺负?讲出来都没人相信,他玩人家倒有可能……”熟悉周星驰风格的李力持解释道,“演技是有历程的,就好像史提夫·马田,由一开始的没有演技,到有剧情、有演技、成熟,然后为人父,渐渐笑中有泪,到笑中有讯息,然后就是——不好笑。”
  李力持还说,“当初开镜时,我们拍了一场比赛,拍完之后,大家围着块鲍鱼,看着它,发觉无计可施,拍煮食场面不好玩,渐渐剧情推进,我们将视线转了在人身上。现在是谈人物,想说的是‘如何能成为食神’。”
  “为何今天仍想拍有关饮食的电影?是因为日本导演伊丹十三的《蒲公英》,那是一部很多导演都一致称好的电影,我便想,日本可以拍,中国有2000年文化,没理由拍不到一部有关饮食的电影。开个玩笑,要拍有关饮食题材的电影,几时轮到日本,所以有个心愿,要拍一部好过《蒲公英》的电影。另一方面,觉得讲饮食的题材非常大众,民以食为天,人人都有共鸣。一定够大众化。”李力持说他在和周星驰拍完《龙的传人》之后便有了拍一部讲厨师的电影,“因为当时香港电视里正在热播《伙头智多星》,这个类型在香港少人拍,有新意”。
  《食神》前后,可以见到周星驰很努力在变化。例如周星驰过去影片中的“小人得志”的特征正在消失:《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最后失去了爱情,《大内密探零零发》最后也只不过完成了个任务,《食神》则更为大胆,影片开始时周星驰已是个“小人得志”式的人物,贪财近利,令人生厌。后来由于谷德昭的出现使他沦落街头,直至最后在“食神大赛”上,他虽厨艺高超但终未夺冠。
  《食神》不是一部简单的阐述“得而失,失而复得”的影片,它所探讨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食神》也不用于九四年的《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虽然两者都有改邪归正描写,但《食神》更注重于剖析与反思人性。
  1996年,周星驰只演了两部电影,分别成为是年票房第二和第三名,其中《食神》票房为4千零86万,《大内密探零零发》为3千6百多万。次于成龙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5千7百51万)。
  到此有一个数据值得一提:以1990年初到1996年底的香港电影票房计算,周星驰参演的电影收入为10亿零4百多万,而这7年间,港产片的总票房是67亿3460多万,周星驰作品就占市场总额约15%。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平均票房都有2千789万港币。不可谓不厉害。
  这一年的10月,周星驰在楼市高峰期以8380万买了在山顶普乐道7号地段的一套房子,为700英寸的四层独立高楼。10年后已经涨到4亿港币,让人惊叹周星驰除了会演戏,其实还会炒楼。这套房子由周星驰自己的公司“星炜有限公司”持有,周星驰为公司大股东,母亲凌宝儿及周星驰的姐姐妹妹各占一股。
  然而,一边在香港大肆置业的周星驰,一边却在向加拿大提出移民申请。1996年是他继1993年向加拿大提出移民申请失败后的第二次申请,依然是遭到拒绝。
  周星驰移民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其中也有不少心酸与苦楚。
  1993年周星驰在新加坡的加拿大专员公署,以自由移民的身份,首次提出移民加拿大的申请,但加拿大移民局怀疑他是黑社会成员为由拒绝他的申请。1996年,周星驰再次提出申请遭到拒绝后,他提出上诉,1998年遭加拿大联邦上诉法庭驳回。

------------
电影里需要(2)
------------

  周星驰锲而不舍,继续请律师上诉,多伦多上诉法庭便在2000年再次展开聆讯。加拿大方面认为周星驰为香港三合会成员,并指他曾经为两家明知为三合会操控的电影公司拍戏。周星驰此时已经不是为了移民而继续打官司,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而向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提出最后上诉,这也使得他成为首位打官司告上加拿大最高司法机关的香港娱乐圈人士。加拿大最高法院于2001年8月又正式拒绝周星驰的上诉申请,并且把他列为加拿大不受欢迎人物。至此,用周星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件事搞了很久,我再没有力气去做什么,只求一个清白。”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对于已经成功拍出《少林足球》和《功夫》的周星驰来说,移民不是眼前重要的事了,2001年7月他接受《江南时报》时说:“不同时候有不同社会因素,想法也不同,今天的我对移民概念已经没有了。如果要定居,我一定会拣上海,或者我的家乡宁波。自己的国家有漂亮地方和风景,为什么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周星驰初探好莱坞的作品《食神》应该说是大获成功,其喜剧风格颇受好莱坞亲睐,周星驰被称为香港的“金·凯利”(Gene Kelly)。当时美国福克斯公司有意撮合东西方两大“喜剧之王”——金·凯利与周星驰合作,拟拍好莱坞版《食神》。但这个计划最终搁浅,周星驰透露,是因为新任“金球奖影帝”金·凯利不肯落实档期,开拍计划无奈继续搁置。
  1996年,第二年就即将面临香港回归,或许香港的电影人都想着如何向外发展。周星驰在经历过移民事件之后,反而更加清醒到自己的根在哪里。在《食神》的片场,他曾经对《电影双周刊》的记者很认真地谈到香港电影的未来:“我认为最紧要的及最希望的是找多一些新人,导演也好,编剧也好,甚至演员也好。找寻新人是有一定的困难,大家知道,他们不是坐在这里等你的,是要去找的,找到了便要给他们机会去尝试,试到找出有潜质的人来。现在放眼四周,却没有这些人。不过我对于找新人很乐观,看看现在的电影市场……好景将来临了。很多人也说过,当沉静到极致之后,便一定会有一群出众的人涌出来。”
  在《食神》里,周星驰以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为包装元素,正如李力持所讲的,这部电影的由来既有受到日本电影《蒲公英》的影响,又希望能找到一个全世界都能理解的题材。周星驰在《食神》片场里穿的是紫色唐装,他亦说,“如果电影里需要的话,当然标榜的是香港或者中国的东西。”
  周星驰和莫文蔚的恋情绯闻在《食神》前后也从热到冷(莫文蔚在片中演一个丑女)。先是两人手牵手在公园散步的照片被拍到,然后两人一起出席新片记者会,周星驰首度应媒体要求表态,笑着说牵手散步算什么呢?之后,新片上映,宣传期过,莫文蔚一反之前和周星驰之间“笑着默认”的态度,公开表示以后和周星驰再无感情瓜葛,请大家不要再提他和她。据说,莫文蔚对周星驰的才华十分倾心,对他的人也很欣赏,但唯独对他的花心难以忍受。尤其周星驰始终不愿正面承认两人的关系,也就代表两人关系难以更进一步。由开始至分手,莫文蔚一直是三缄其口。充其量周星驰在她口中,只是一位“好朋友”而已。憋了多年,莫文蔚打破沉默,公开承认曾经爱过周星驰。但也只是很简单地说了一下,没有太多的细节。
  莫文蔚被公认为一个才女,在高中时代就是香港十大杰出女学生之一,以最高奖学金就读伦敦大学,精通粤语、国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擅长古筝、钢琴、双簧管……她曾透露自己唱歌的才能也都是周星驰发掘,并点醒她往歌坛发展。
  1997年开始,香港电影陷入前所未有的为期两年的低谷。而这一年周星驰的《算死草》(马伟豪编导,“天下”出品)也被人开始认为是无厘头表演进入死胡同,票房和影评都是惨不忍睹。在之前例牌的贺岁片《家有喜事1997》(“紫东”出品),还是黄百鸣监制,周星驰还是演装疯卖傻的角色,情节与第一集基本差不多,以至于没有什么新鲜感,因此也没什么好讲。
  周星驰在电影里有个自省的情节:他做了一表情之后,演父亲的乔宏说:“不要再做了!你已经重复很多次了!”周星驰在戏回答:“是吗?我不觉得!”“就是自己不觉得,那才危险!”
  但这一年《行运一条龙》,却被周星驰视为一个重要转折,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周星驰的把自己溶入一群凡夫俗子的狂欢中去,是一种历史性进步。他自己亦这样说,“从《行运一条龙》开始,我的想法是从电影出发尊重它本身的特点,而不是个人表演,一部电影是由很多人物组成的一个故事。因此在《行运一条龙》中,跟以往周星驰的电影中多以周星驰作主体的取向有所分别,那是一套群戏。”
  周星驰是此片的编剧之一,导演又回到了李力持,仍由天下电影公司出品。在《行运一条龙》中,周星驰有好几次模仿吴宇森作品中的超级英雄一般的华丽出场:在风扇、飞鸟等“电影特效手段”的背景之下,电影甚至故意把这些拍摄的幕后也泄露出来,“蛋塔王子”(其实是外卖小子)周星驰神情严肃,营造的气氛让人心有感触,周星驰似乎又有了他早期电影的风采,而这种无厘头已经有了一种痛苦的滋味,表演的层次更加复杂。在上一部《算死草》就出现的葛民辉在两片中都获得了与周星驰平分戏份的表演机会。
  其实除去贺岁片的大团圆结尾,在《行运一条龙》这部电影中,还能看到2004年《功夫》里剧本结构的雏形:都有回到周星驰的过去的情节。《行运一条龙》回到中学的暗恋,而《功夫》则回到更早的童年;都有社会不平、黑帮云集街头的情景,只不过《行运一条龙》聚集黑帮的方式是打手机,而《功夫》的方式是放烟花。值得说明的是,《行运一条龙》编剧之一曾谨昌也参与了《功夫》的编剧。

------------
我的女友标准(1)
------------

  “我的女友标准就是,要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有手有脚,最好是个女的。”
  银幕下的周星驰,多数打扮是非常简单,或者是用很草根来形容。周星驰最经常的是T恤波鞋,或者是一身运动装,戴个鸭嘴帽;或者是外面套着超级紧身的黑西装,里面是一件有足球图案的T恤,领口是天蓝色的,右边袖口是墨绿色的,左边袖口是灰色的,黑色西裤下面是一双白色球鞋——他的打扮经常会被影迷或记者详细描绘;甚至在2003年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作为颁奖嘉宾,穿的也只是一件白色短袖衬衫,配一领带,在衬衣外还套着件毛背心;最近一两年他在公众面前则比较多为休闲西装和礼服,并且蓄起长发和胡须,显得很憔悴又很成熟。
  日常生活中的周星驰,从他的拍档的一些访谈中亦可以透露出,他都有哪些偏好。例如田启文说他喜欢美食;莫文蔚说他喜欢品红酒;李卉说他喜欢吃面条和各种地道菜,“他老要工作人员买面条给他吃”,周星驰在电影里还真的探讨过吃面条的几种方法;黄圣依则说周星驰还是个“舞林高手”;而周星驰说自己喜欢骑自行车和看漫画书。他也确实是经常被狗仔队拍到他在夜间戴着太阳帽,穿着短裤波鞋骑自行车在香港闹市中逛街,甚至是自己扛着自行车进入楼梯的镜头。周星驰还喜欢唱卡拉OK,这点从他的中学同学李健仁和日本朋友驰星周的回忆那里可以得知。周星驰还可以跟采访他的记者大谈例如“甘小文”、“泪眼煞星”、“龙珠”之类的漫画书以及村上春树,或者是电脑游戏。还有,众所周知,周星驰还是个足球迷。
  不过也有人完全不同意,例如在李力持眼中,他曾说“周星驰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天才,他什么特殊的爱好都没有,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工作,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不停地锻炼学习……”自然有赞誉之词,但“清心寡欲”这四个字,不是随便就可以讲出来的。周星驰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生活,最经常回答的总是:“我是很普通的、没什么特别的人。”
  当有记者问起他的白头发,他都会很认真地回答:“我这白头发是真的。为什么不染发,染过的,但我发现不到一个月,就会再变白,而且有一个过程,先变黄,再变白。”他又说,“别叫我星爷,星仔比较好。年轻时,叫星爷没关系,人年纪大了,真的叫星爷,有些不高兴。我真的老了,尽管我想觉得自己不老。”
  他还是很在乎自己是个靓仔。除了在大学校园里自己赞过自己是靓仔,他还和冯小刚导演曾经私下讨论过自己是偶像派演员还是实力派演员,周星驰认为自己是“2个偶像派+1个实力派”。
  客串《少林足球》的李卉曾回忆,“星爷虽然不常打扮,但他很喜欢干净,他每天早上都会洗头洗澡,呆在他的身边就会闻到好香的气味。” 周星驰也曾表示他减压的方法就是做运动,而洗澡则能给他带来许多表演上的灵感,他自己就说过,“我特别喜欢洗澡,每次最少要2小时以上。篷头里的水打在脸上,我就会冒出很多灵感。”曾经和周星驰亲密合作过的赵薇对他的感觉则是,“周星驰,我只能说,他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人。不管别人怎么猜测他包装前和包装后的差距,他的天才是没办法否认的。我曾经建议他到北京住一段时间,感受感受。他只说好好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他好像很谨慎,像怕生的小孩子。”
  周星驰就是这么一个对自己的形象很在乎,却又对自己的着装不那么在乎;在生活上有点小嗜好,却又是工作狂的“普通人”。
  周星驰自己的公司在人来人往的尖沙咀山林道,闲中他会过海搭电车去茶餐厅坐坐。2000年7月,内地的《新周刊》记者去到他的办公室,有这样一段描述:“周星驰的公司出乎意料之外的简朴,要不是墙上贴着他的电影海报,根本不会想到,这是屡创香港电影票房之冠、片酬叫价曾达1000多万的‘喜剧之王’的公司。没有漂亮的前台接待小姐,没有华丽的间隔和装璜,有的只是一群穿着休闲便装、口嚼香口胶、动作生猛快捷的年轻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大班桌,也没有任何他与各界政要名人的合照,两张半旧的写字台面对面放着,就是星爷和大导演李力持的位置。星爷的桌上,杂物凌乱,还有吃了一半的盒饭,座位背后书架上满满几列都是漫画书。”
  周星驰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香港的八卦新闻,例如他的车技。有一次,周星驰自己充当司机,驾驶他那辆尚未曝光的珍藏保时捷跑车亮相时,立刻被记者追踪到了。结果记者发现架车技术高超的周星驰可能很久没有开过车,竟然用了差不多8分钟才成功停好车。当时的情况是停车场已经差不多全满,当周星驰准备进入大厦停车时,突然停在门口不能动了,他一脸困惑,和助手田启文商量了很久,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车停在一个很狭窄的车位。
  周星驰的女友一直都是舆论热点。每次面对记者,周星驰都难免碰到关于他女友是谁的问题,或者是直接地问,或者是绕了弯子来问。而周星驰也是旁顾左右而言它,给出一些很奇怪的答案。例如有一次,记者问周星驰,赵薇和莫文蔚哪个更符合他的女朋友标准?周星驰的回答是:“都很符合。我的标准就是,要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有手有脚,最好是个女的。”让人难以捉摸。不过在经历了罗慧娟、朱茵、莫文蔚、张柏芝、赵薇——这些都是他的演戏搭档——等等各种或真或假的绯闻之后,现在多数媒体都几乎能够认定于文凤就是周星驰的“真命女友”。
  1998年12月,于文凤和周星驰两人在被媒体于香港铜锣湾拍下合照之后,两人的交往陆续见载于报刊,此后周星驰与其他女明星的绯闻也开始减少。

------------
我的女友标准(2)
------------

  于文凤是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于镜波的女儿。于镜波1973年创办过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他目前拥有的香港建设承建过多项香港市政与建筑项目,例如屯门公路、青山发电厂、香港文化中心、中国银行大厦、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等等。于文凤本来在其兄开设的金融投资公司任职,并与朋友在铜锣湾开设多家餐厅。
  于文凤一直以周星驰为偶像,早在多年前就因圈中人的介绍下双方结识。据香港本地媒体报道,于文凤甚有其父之风,为人不但精明能干,投资方面更是眼光独到。例如周星驰于2002年一掷3千万购入旺角先达广场两间地铺,每月收租23万,至当年6月以4千万卖出,再度劲赚千万,可见周星驰在幕后军师兼女友的帮助下,楼市投资方面也是出手大有斩获。
  周星驰与于文凤的感情对外表现甚为低调,但两人的关系却十分稳固,香港的八卦记者就报道过周星驰曾因运动弄伤颈部,于文凤亦体贴地陪他出外买药的消息。另一次是周星驰和友人赴日游玩,兼买漫画谈生意,就传出有于文凤同行。而最近的《功夫》庆功宴,于文凤也神秘姿态出现。
  传闻于文凤除掌管周星驰的物业及证券投资外,2004年又入主星辉娱乐公司,重整架构,减省无谓开支,更为周星驰四出奔波,计划将其持有的品记国际(专营广告制作、演员管理等业务)上市。在于文凤的协助下,周星驰近年来连在地产上出手,不停四出物色有潜质的商铺及楼盘,2004年11月12日以2.1亿元购入尖沙咀加连威老道34至36号连城阁地下、阁楼、一楼和二楼,面积合共2万呎的商用单位,连带已持有的山顶普乐道7号大屋(1996年10月购入)、山顶普乐道10号天比高地皮(2004年4月购入),目前周星驰已持有的地产物业总值超过5亿元。
  可以说,于文凤这位香港富商之女,从周星驰的影迷,逐渐成为他的好友,一直到事业上的最佳搭档,帮了周星驰很多。周星驰也曾经以非常认真的姿态告诉工作人员说:“文凤不仅是最能了解我的知心好友,更是我的红颜知己。”
  1996年买下的山顶普乐道7号,是周星驰预备给一家人住的永久性住宅。至今尚没有入住是因为一直都还在装修以及在加强保安方面的措施。1998年到1999年,这套房子还给周家带来一个官司,可谓好事多磨。
  在1998年3月,明珠兴业主席黄坤高价购入山顶豪宅“天比高”进行拆卸重建,毗邻普乐道豪宅业主凌宝儿于是投诉受重建工程滋扰,周家寓所范围内的围栏遭到肆意拆除,而 24吨的重型车则压毁了周家的私家路面,在1999年凌宝儿成功申请法庭禁制令。不过周星驰更在2004年4月投入3.2亿港币把“天比高”买下来。不知道这是否也与之前的官司纠纷有关,为了避免干扰,于是一鼓作气也把旁边的地皮都买下来。
  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透露周星驰特地花百万重金请了“Box Design Ltd”设计公司照日本六本木型商场“六本木之丘”及香港旺角朗豪坊设计风格来为屋子进行全新装修,主要以玻璃、木材及意大利砖作为材料,努力营造一个简单及温馨的家,“现在这间屋里的所有陈设都要拆得一干二净,连空调都全部要改成中央空调。”
  据说这次豪华装修单是为整间屋子搭棚和做防潮工程,已经花了10多万元。周星驰很孝顺母亲,按照凌宝儿的意思,将新屋仿建为日式开扬庭院。由于是用来长住,周星驰在装修费用的安排也是“没有上限”:80万全屋泰国极品柚木地板;15万全自动暖水冲下身马桶……装修工作到2004年底已经持续了一年。
  除了装修,保安也是周星驰很注重的。他请来一位曾经为多位好莱坞巨星豪宅担任全屋保安顾问的前美军陆战队上尉,据说此人还参加过波斯湾战争。周星驰在保安硬件的投入也很大,例如从美国订购的价值9万的指模锁,100万全屋德国进口落地防弹玻璃,还有价值50万的红外线动态感应器以及闭路电视等等,在保安方面就花费千万元左右。
  凌宝儿曾对香港媒体说:“星仔说要将这屋子重新翻新,每层楼都会有独立的睡房、工作室、小厨房和小客厅,家里每人用一层,既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又可以和一家人住在一起。”为了可以容纳一家人,除了房间重新分配之余,连停车场也要重新改动,本来屋子底层的停车场只可以停两辆车,于是周星驰决定将一个小客厅拆掉扩建成停车场,装修完毕以后至少可停6辆车,包括周星驰现有的三部座驾和凌宝儿的一部红色宝马房车,其余则准备留给周星驰的姐妹和访客。
  在未搬入山顶普乐道7号的新宅之前,周星驰与母亲现在多数住在香港宝云道12号,这是1990年6月周星驰入行电影后买下的第一套房子,当时花了475万,到2004年市值约为1500万。

------------
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1)
------------

  “没有《喜剧之王》的失败,就没有《少林足球》的成功”
  周星驰曾在接受《电影双周刊》的采访时,一本正经地说,“拍《喜剧之王》是因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为事业失意。”但他并没有言明为什么。
  由于周星驰本人在拍电影之前也经常跑龙套,因此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喜剧之王》的故事主线是周星驰本人对自己十几年来表演形式的总结和肯定。但当记者们屡次问起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是不是他自己的故事时,周星驰有时是肯定的回答,有时又是否定的回答。很奇怪的是,只有这个问题的答案风格,就像他在回答关于谁是他的女友一样含糊其词。
  对于这部谜一样的周星驰电影,周星驰的FANS亦有联想丰富的解读,下面且引用一段:“故事的核心在于演戏不仅是书本上的,也是生活中的。周星驰一直在赋予这个片子一种内涵,让人看的时候乐,看完之后想想还会乐。于是他用了暗喻的手段:成龙的客串揭示了演戏最需要的是真实;男主人公把全部家当给了女主人公的时候,只留了本关于演技的书,反映出周星驰对电影的态度;从《雷雨》到《新精武门》折射了香港市场的需求;卧底一出戏也表达了对电影奖项的不屑一顾;还找了老搭档莫文蔚,并且制造出种种浪漫的迹象,却终还是不爱她,解释了被报纸传得翻天的‘周(星驰)莫(文蔚)登对’……总之很多。在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这部戏的男主人公属于带悲剧性笑料的人物,让观众笑得很感动,这种因素在周星驰以往的电影中是从来没有注入过的,这也是他转型的标志。”前面的捕风捉影大可一笑了之,但让人笑得很感动,却是完全抓住了本质。
  这正是周星驰的用力所在。说起来,到拍摄《喜剧之王》的时候,周星驰已经拍喜剧电影已经整整有10年时间了。《喜剧之王》不能说完全没有周星驰本人的从影心路,而这部电影里,除了影片的思想深度,还在新人发掘与培养上,周星驰都是投入了不少精力。
  他说,“拍《喜剧之王》这部文戏,我拍了七十几组戏!为何要拍七十几组?最大原因是戏中大部分演员都是新人。不断排戏、排戏再排戏,用各种不同方法令他们有信心。既然我决定起用他们,我一定要保证出来的效果好。这样做我有时要比新人还要更惨……讲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讲︰我愿意付出去努力培育新人。有人认为所有的戏应该由我一个人做完,但我不太认同这种想法。而是应该想:如果找到一个比我好的新人,那就发达啦!例如张柏芝,我选了她,对整个电影界都是有好处的,她是一个很有水准的新人。”
  而《喜剧之王》的导演之一李力持这样说:“喜剧笑料是我们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像《喜剧之王》就是我们根据电影圈中的感受和见闻创作出来的。我们看到很多群众演员背后的辛酸故事,他们明明不是演戏的料却还在继续奋斗着,《喜剧之王》和《玻璃樽》同时拍摄,都拍了80多天,《喜剧之王》又没有动作,为什么拍的时间跟《玻璃樽》一样长呢?就因为我们每一句对白,每一个镜头都要反复地修改、拍摄,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喜剧之王》可以说已诉尽我当年的经历,情节是虚构的,但感受是真实的。”周星驰在这部电影中曾反复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然而这句话的本意却是:“其实,我不是一个演员。”故事结束之前,他说出这样一句寒意彻骨的台词:“其实我对演戏也没什么才华,我还是当观众好一点。”这部伤感黑暗的电影,被有的人认为是周星驰江郎才尽之作。其实大错特错。在这部电影里周星驰的演技已经达到了“冷幽默”的最高境界。而且周星弛完全一改从前的疯狂搞笑的无厘头,用真情与剧情打动观众的心。
  “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是那种‘笑中有泪’的,《喜剧之王》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我觉得已经够了,因为你不能完全自我,还要考虑到票房和市场,我不敢拍成彻底的悲剧。拍电影是很现实的,电影有没有人看,观众开不开心,这最重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才有人投资给你再拍电影。”周星驰说。
  对此李力持亦谈过,“我认为最好的喜剧就是悲剧,像《食神》、《喜剧之王》。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们,讲的都是一个悲剧故事,这几部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平淡无奇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有着辛酸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悲剧人物。正因为这些小人物与观众的现实生活非常贴近,所以才能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周星驰拍了这么多喜剧,现在追求的就是一种‘喜中有悲,苦中作乐’的喜剧风格。像《喜剧之王》,名为‘喜剧之王’,实际是在写一个‘悲剧之王’的故事,只不过制片公司的老板不愿意我们起这样一个名字。”
  在电影市场很不景气下,《喜剧之王》最终以接近3千万的收入成为1999年票房首位,一举扭转了自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为票房冠军以后6年来都被成龙、周润发占据首位的情况。
  有条花絮,在这一年成龙和周星驰各有一部影片问世,为了振兴香港电影业,两个人互相在对方的影片中客串一个角色,以示相互支持。所以,成龙的《玻璃樽》里就有了这么一个周星驰镜头(而《喜剧之王》里成龙也露了一面):十分勉强地牵着一只大狗,或者说是一只大狗牵着一只周星驰。
  《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驰在1999年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他与王晶继5年前《百变星君》后的第一次合作。两个香港最擅搞笑的人凑到一起的这部作品,亦可以说是对九十年代喜剧片的总结。这部戏里周星驰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张家辉和王晶的戏份都比他多。
  有人这样评论这部失败之作:周星驰虽然是以赌片成名,但他的上一部赌片还是10年前的《赌侠2》,此部电影重返赌坛,已经很难再度辉煌。一则当年的“星仔”已贵为今天的“星爷”,没有了当初小人物的心态,而且赌片风潮也已过多年,再加上周星驰和王晶在影片中力捧的张家辉表现也一般,所以惨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有不到两千万的票房);周星驰的表演本来已经脱离了早期影片中王晶式的“屎尿屁”笑料,但这次与王晶的再度合作,又被王晶江郎才尽后的疯狂无聊所腐蚀,炮制的笑料显然太拙劣;周星驰这次以澳门“千王之王”的身份重出江湖,有点儿“跩”过头。影片一味强调他的至尊地位,以致十分单调乏味,而且体现他高明“赌术”的桥段也牵强做作。唯一值得一赞的大概就是在这部电影里周星驰依然坚持在培养新人。

------------
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2)
------------

  说起来,从1990年的《赌侠》到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王晶共执导了周星驰主演的8部电影,同时还担任了《逃学威龙》、《百变星君》、《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监制以及《行运一条龙》的出品人。如此算下来,两人的合作已有12次。在周星驰已经走自己路的背景下,这次合作是个例外,也是终结。
  1999年7月,周星驰完成英语版《食神》的编剧,欲邀请金·凯利为主演。然而在次年1月,东西方“喜剧之王”金·凯利与周星驰的合作终告搁浅,周星驰透露,由于新任“金球奖影帝”金凯利不肯落实档期,开拍计划无奈继续搁置。周星驰向好莱坞的一次实质性行动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通常都认为《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驰“老退”的转折点,而《少林足球》则成为周星驰开始又一次新尝试的标志。
  “为何我要拍《少林足球》?因为我一直都好想拍功夫片同动作片,但我又不想拍那些打来打去的动作片,香港实在太多这类戏。总之一旦想做,就一定要做得与众不同啦!人家做过的我就不想再做。当然足球这种运动全世界都好普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以如果《少林足球》能够做出一些新鲜的效果,将会令好多观众满意。”周星驰说。
  其实周星驰一直就在想着如何将功夫放在另一些元素,然后变成新的动作场面设计这样的问题。《食神》就是他的一次尝试。“这样总好过只拍两个人打架!”
  《少林足球》的大纲是周星驰想到的,然后再和其他人一起来头脑风暴。“剧本的第一步是先确立有少林武功和足球两种概念,而且这部电影一定是喜剧,最重要还是健康励志的喜剧,然后大家朝这个方向去想。”
  事实上以足球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少,因为很难在球赛和剧情之间取得平衡,《少林足球》还要加入喜剧与功夫元素,实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由《食神》开始,我已经希望在题材上做到‘共通’,饮食基本上是世界性的题材,《少林足球》也是希望能做到这一点。这部电影我不但希望打入内地市场,还想打入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欧洲、日本……总之是有人的地方都想。任何事业包括电影,不开拓市场一定是没得做。”
  《少林足球》拍摄地点是在可以容纳4万人的珠海大球场。如果要坐满4万个观众席,群众演员的费用非常惊人,而用电脑特效也是价格不菲。最后星辉公司就想到请珠海市民免费入场参观周星驰拍电影,还每日举行抽奖游戏,得奖者可以和周星驰合影。结果,每天都有几千人到场,有些闲着没事做的住家妈妈还天天带小孩来参加,空下来时就坐在旁边织毛衣打发时间。
  影评人余晖在一篇名为《香港喜剧电影的危机——周星驰对周星驰》的文章里这样说:“《少林足球》所显现的‘周星驰现象’,缺少了以前周星驰电影里的成功要素,尤其是把地道的香港文化提升到普遍人类文化的特质这一方面。《少林足球》的特色不在于少林与足球的结合这一方面,固然两者均不是香港地道文化的象征;而是看不见香港的地道文化,更重要是周星驰的电影的内涵及元素,竟不知不觉被日本文化所取代。其实,少林跟足球的结合,是颇有新意的,但却仅是全片的幌子而已。《少林足球》的首尾是《魔女宅急便》的化身,它的过度是《五个相扑的少年》,它的转及结是《足球少将》的形体。周星驰电影的成功、周星驰现象的存在意义是因为其成功把别人的文化借来,结合地道香港的文化特色,再重新演绎并达至普遍喜剧的特色及时代的意义。笔者期待周星驰的‘腐朽化神奇’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即使计算机科技如何先进新颖,但无补于全片的空洞及在文化层面上的模糊。最讽刺的是,《少林足球》的主题,就是想唤醒人们对传统过时、不合时宜的文化作重新评鉴,并希望能重新包装达至古为今用。可是电影却偏偏欠了周星驰从前最佳的元素。”
  这篇颇有代表性的批评类影评认为《少林足球》存在着某种吊诡,因为“周星驰”消灭了“周星驰”。他确实是看到了一些变化,但他没有理解到周星驰的新方向。
  尽管有类似以上那样的批判《少林足球》,怀念从前周星驰喜剧风格的酷评,但周星驰本人则是把《少林足球》当作自己的成功作品来看待的。因为这是他对自己的一次脱胎换骨。他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两部电影中我是比较喜欢《少林足球》。但《喜剧之王》是比较重要。因为没有《喜剧之王》的失败,就没有《少林足球》的成功。”
  “《少林足球》这部片子是属于体育励志的电影,现今的电影中这样的影片比较少,而且像这种将中国武术和足球融在一块的电影我还没有看到过。我不敢说它比《大话西游》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我觉得作为我来说,作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导演,《少林足球》在整体上比《大话西游》有进步。”
  事实上,周星弛的《少林足球》从被推出以后就以滔滔江水之势狠扫了全香港本已经死气沉沉的电影票房市场。周星驰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给游弋在生死边缘的香港影坛注入了强势与新鲜的活力剂。《少林足球》在香港累积票房达港币6千3百多万元,打破了成龙《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1996年创下之港币5千7百51万多元的纪录,成为至2001年为止香港电影史上最卖座的港片。除了在内地因为审查手续违规未获公映外,《少林足球》还在海外市场如日本韩国亦有较丰厚的斩获。
  周星驰说,“中国电影都要走向国际化,不单是我的,还有包括香港在内的全中国电影。怎么走?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人一起努力,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用画面和动作。还有就是我本身对功夫、对动作场面有兴趣,而不是要达到一个目标勉强自己去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食神》在欧美、日本也开始受到注意,因为‘吃’这个题材比较世界性。《食神》也是很动作化的片子。到了《少林足球》,开始一点点接近目标,它是香港最卖座的本土电影,排名‘日本最卖座的香港电影’的第三,日本人看字幕,不懂我说什么,但是他们喜爱,在欧洲比如说意大利、法国都有不错的反应。这也说明了这部电影已经受到了不同地方的人的喜欢,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说明我的目标是可以继续下去的。惟一可惜的是《少林足球》在内地没有正式公映,在美国也不是很正常的公映,只是局限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它没有拿到真正的回报。”
  关于《少林足球》内地违规,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副总经理薛桂枝2005年1月曾对《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说:“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以协拍片立项,但当时少林寺认为影片片名有损少林寺的名声,要求更改片名。”因为涉及到敏感的宗教问题,合拍公司向港方负责人提出更改片名的要求,但对方说片名改动会影响影片的海外销售。经商议后同意将片名改为——《功夫足球》。但当2001年7月2日影片上映时,铺天盖地的海报上都写着《少林足球》,压根就没有出现《功夫足球》这几个字。“按照规定,我们立刻给了出品方香港寰宇公司一个‘一年内不允许到内地来拍片’的处分。”

------------
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3)
------------

  《少林足球》不但又创造了全香港历史最高的票房记录,也把一直与奖项擦边的周星弛推向了商业电影的神坛,其意义与开拓性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经典影片所无法比拟。在2002年,周星弛以《少林足球》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奖等7个奖项以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视觉特效奖。从此打开了香港金像奖直接面对喜剧演员与影片的门户,也开创了喜剧演员正式在电影学术界挂牌登堂入室的先河。
  周星驰还有另一个收获,“拍完《少林足球》之后,我越发认为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果。我如果能够把多一点东西给其他演员,自己就可以比较专注于导演的工作,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平衡,因为我还是希望能够演出,但是从职能上讲,我会更专注于导演的工作。”
  在拍《少林足球》期间,传出了周星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个绯闻:2000年10月,有香港杂志拍到周星驰与赵薇牵手月下漫步珠海度假村的镜头,甚至吻别珠海码头。此后双方都没有认真回应过。不过受到绯闻攻击以后,来自内地的赵薇倒是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划清界线”再也不愿和周星驰合作,她曾对媒体公开说过,“将来不排除有合作的机会,但现在一点都没有。”看来虽然有低调的于文凤,超强人气的周星驰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香港娱乐杂志的绯闻新闻源头,不管他有没有做过,绯闻都会扑上来。
  拍摄《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也是周星驰摸索自己前进道路、创造自己品牌的时期。这两部电影都是周星驰自己有股份的“星辉”公司投资的,在影片开拍之前,具有深远眼光的周星驰为了解决香港电影后继乏人的情况,他采取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大规模的演员招募活动,借助自己的影响力,给普通人一个演戏的机会,也是给周星驰去接触更多的草根阶层有趣人物的一个机会。周星驰把新片宣传与招募新人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与几乎同期的内地导演张艺谋的做法非常一致。1998年张艺谋拍《我的父亲母亲》里选用章子仪就有类似手法,以后也屡次使用。但周星驰比张艺谋更放得开,他不是在专业的戏校或训练班里,而是直接在社会里,走上街头。
  1998年,周星驰先是在香港举办了“喜剧之王训练班”,吸引了逾万名香港市民参与。两年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次培训班得到好多朋友支持,萧芳芳、成龙等都来授课,我好多谢他们。至于我自己,只有第一堂课是我上的,但不是授课,讲讲自己从艺的经验罢了。其实,我自己也是培训班出身的。其实培养新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拍摄现场。我已开始筹划在内地,主要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各办一个‘喜剧之王’戏校——‘喜剧之王’只是一个名字。如果有人想参加但又想演悲剧,一样欢迎,我们没有将之区分。”后来这个学校并没有在内地办成。
  在“喜剧之王训练班”开办时,李力持说过,周星驰以前太脱离群众。这当然是指他被人称为“星爷”之后的事。周星驰的成功,本来是因为贴近群众,带点草根味,被视为是草根英雄。有人指出,周星驰在电视及电影的早期演出,都是以小人物心态挑战建制,以无厘头摧毁固有逻辑,带来荒谬的搞笑效果。自从被封为“星爷”后,从他的电影中,我们不再看到以往的小子心态,最常见的反而是他演狂妄嚣张的人物,忽然遭受打击,至一无所有,最后重新振作,比以前更成功。由《武状元苏乞儿》到《食神》都是这种模式。到《喜剧之王》,他演一个空有演技理论的失败者,在找寻成功的路途中找到真感情,可以看到他想回到群众头。因此“喜剧之王训练班”的学员让周星驰重新意识到渴望成名的心态,相信刺激了他的创作。
  这种方法不断被使用,在拍《少林足球》时,周星驰更将演员的招募从香港走出到内地的各大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地,而后来周星驰电影中的许多有特色的配角也都确实是从这样的程序中发掘出来的。
  这些演员也都成为“星辉”公司的签约演员,有的还参加了周星驰的新作《功夫》。“星辉”公司的经纪人同时也是在周星驰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演员“田鸡”田启文就说,“星爷总是能找来一些奇形怪状的人,比如扫地的、送水的,然后发掘他们身上的天分。比如我,刚开始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他就说,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你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周星驰提携后人已经成为香港电影界的一个模范。
  “拓展内地是我今后一个最大的心愿,内地人才藏龙卧虎,他们需要机会。(我希望)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有潜质的新人,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给他们发展,看到他们成功,自己也有成功感。”周星驰曾说。
  而这或许也有周星驰谋图转型(做幕后、做导演)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自己过去的喜剧风格,他已逐步抛弃了曾经的那些“黄金搭档”,例如吴孟达、罗家英等,培养起更加年轻的属于自己公司的一套演员班底,这样就意味着周星驰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及各个演员的特色来不断创作。
  2000年也是周星驰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的一年。年初,周星驰携带自己的五部代表作《大话西游》、《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逃学威龙》、《喜剧之王》在意大利威尼斯参加影展,并开设了“周星驰电影周”,结果大受好评;5月他被委任为“联合国青年使者”;8月,周星驰为纪录片《人造卫星与人民生活》配音,这属于公益行为;9月,周星驰还出任世界心脏健康大使;11月,周星驰担任了香港保良局的“关怀儿童大使”和“协助青少年大使”。
  接下来的2001年,也是在拍《少林足球》的期间,周星驰频繁在内地参加活动,刮起一阵“周星驰旋风”。先是4月底,周星驰到北京担任“新北京新奥运”大型演唱会的嘉宾;5月2日,周星驰前往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获得北大学子热烈欢迎,仅有10多分钟的露面,并给了尖叫的北大女生一个手搭凉篷远瞻的夕阳武士的姿式,并表示不会背诵“爱你一万年”的著名台词;5月14日,周星驰正式成为“娃哈哈”做非常系列茶饮料代言人,接拍广告。这也是周星驰在内地首次与企业合作担任形象宣传人,为白西装造型;接下来“步步高”也邀请周星驰为影碟机和复读机作代言人(分别为特务造型和孙悟空造型);7月13日,周星驰参与凤凰卫视在莫斯科现场报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历史性时刻;8月27日,周星驰还担任了中国足球协会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中国足球报》在“十强赛”期间的特约评论员。下面是他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全文录下,雅俗自赏:
  “足球就应该这样踢!你们都看到了吗?中国队应该赢,阿联酋就应该输!他们个子那么低,速度那么慢,斗志那么差,不输球怎么行呢?中国队旗开得胜,“师父”的指挥应当算头功。米卢看穿了对方的弱点,让队员充分发挥身高和速度的优势。第二个进球是祁宏头顶建功,第三个进球也得益于范志毅的头球摆渡。米卢的临阵指挥也很妙!乘胜追击,换将很有一套。
  中国队以前冲击世界杯,大都是败在‘西游’上。这次我们分组不错,‘黑山老妖’沙特、‘牛魔王’伊朗都避开了,剩下几个‘小妖’论实力都不如我们。冲出亚洲的机会现在就摆在我们面前!一鼓作气,建立奇功。中国队,拜托。”
  2002年周星驰在内地的活动持续不减。由于《少林足球》的关系,周星驰在足球上的社会活动非常多:4月29日,周星驰在上海虹口体育场,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与“国际足联”合作拍摄一条十五秒的世界杯宣传短片,藉以呼吁大家关心世界杯之余,也要关心身边的小朋友。短片中星仔除亲自执导外,还会跟中国足球队队长范志毅及五十名小朋友一齐参与演出。周星驰也是自导自演。5月,周星驰赴上海任中国女足超级联赛的形象大使。本月他还为麦当劳在内地市场拍广告,为穿红衣足球运动衫的造型;5月底开始的“周星驰选星活动”,在内地几个大城市巡回,有上万人参加。参选者除了来自香港、澳门和内地各省市区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德国的;10月“十强赛”期间,周星驰曾经秘密潜入沈阳五里河看比赛,当时居然未被影迷发觉。

------------
“知心朋友不用多,也不需要多”(1)
------------

  周星驰历来被媒体公认为是最难采访的人。除了难约采访之外,还因为他说话不着边际,时而天马行空,时而回归吃饭睡觉。
  香港著名的电台主持人查小欣回忆她有次在一次聚会中当面与周星驰约采访的情景,当时她的同事已经说周星驰基本同意接受采访了。所以查小欣走到他身边,对周星驰说:“多谢你答应接受访问。”
  “客气,客气。”周星驰公式化地说。
  “下星期哪一天你有空档?”
  “睇吓啦(粤语:看一下啦)。”
  “什么时间你会比较方便?”
  “睇吓(看一下),睇吓。”周星驰还是这句。
  “我跟田鸡(田启文)约?”
  “睇吓啦。”仍是那招太极。
  查小欣再问他:“是不是要看一下电影档期等到上映才决定什么时间做访问?”
  “都是睇吓啦。”
  继续跟他玩耍太极游戏:“是不是要看看你的心情才决定访问的日子?”
  “睇睇(看看),睇睇。”
  查小欣终于当场对周星驰说她决定不做他的采访,因为她觉得做节目不是光靠嘉宾名气而是也要看嘉宾是否投入。
  相信上面的情况既有特殊因素,却也是周星驰的平常姿态。
  周星驰就经常对记者说:“这个问题找个时间慢慢谈。”其实根本不会再有下文。所以记者也都习惯了知道该类问题是不会有回应的。周星驰的访问风格是只要谈到电影,他就会神采飞舞,指手画脚,而谈到他自己,就神情紧张,束手束脚。
  但刚进电影业时的周星驰还是很愿意跟媒体交流的。例如看九十年代初期的《电影双周刊》对他的访问,周星驰的回答都是大段大段的,很有热情。大概是因为后来受到各种绯闻的无端纠缠,周星驰对媒体的态度只好越来越灵活,周星驰在近些年来,确实是做到了。但却也给媒体留下了难以接触的印象。
  而在周星驰身边工作的人,对周星驰也多数是仰视的态度,不敢轻易跟他说话。周星驰的助手田启文就自己琢磨到了一套与他沟通的特殊方式:“我们两个都爱好美食,所以要问他事情时,会先由今天吃什么做开场白,然后再慢慢切入主题。”
  田启文说,私底下周星驰就像一个武侠小说里的孤独老人,因为他思路太快又不善于讲话,大部分人不了解他,这造成外界觉得他难沟通的印象,“其实他只是在想该如何回答而已,等不及的人就以为周星驰不喜欢回答问题。” 周星驰也常表示自己更喜欢听别人讲话。
  “周星驰是一个很看重戏的人,在片场,他永远都是最沉默的一个人,可能其它人会觉得很不好接近,其实他脑子里时刻都在想着戏,也可能会因为某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发火。” 田启文说。
  林子聪(《少林足球》里的演员、《功夫》的编剧之一)则回忆说,有一次周星驰跟一大班员工开完会就自己订餐厅订船位,请大家去澳门吃鱼翅。可见周星驰并非是没有人情味。
  自从《少林足球》上马之后,关于周星驰与搭档“翻脸”的新闻就常有出现,类似的报道一直到《功夫》里都有出现。从罗家英、吴孟达、黄一飞、田启文到洪金宝,都传过这样的新闻。
  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谈到周星驰,都显得比较愤怒。例如罗家英就曾经很不客气地说:“我们曾经很要好,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联系了,我觉得他心理变态,简直走火入魔……他现在真是越来越不好玩了,举个例子吧,当初拍《少林足球》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说‘家英哥,我要拍一部电影,你能来演一个角色吗?给我留几天档期。’我一听是他,当即就同意了。说实话,为了他的这部电影,我推了很多戏,特别早就到剧组报到了,定装什么的都做好了,但结果电影开拍了,他突然又告诉我,‘不好意思,家英哥哥,你的戏份被删掉了,你不用拍了,对不起啊!’他就是这样的人吧,后来还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本来说好演三天,后来就莫名其妙地给我增加了好几天戏……”
  《少林足球》给周星驰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却也给他带来了众叛亲离的情况。包括多年合作的导演李力持。据说两人吵架吵得非常之严重,两人还差点动手,李力持亦有对外讲过周星驰很霸道的话。
  吴孟达曾分析过:“星仔工作太认真,压力太大,每部戏他都希望破纪录,但到了一个高峰就很难了!”而周星驰与李力持决裂的原因,吴说:“走到这一步,大概也是由于长期积压在心里的矛盾发展到最后的爆发点,这次星仔和李力持之间的问题真的很严重。有一次星仔泪水汪汪跟我说:‘那么久的朋友,为什么李力持就不能体谅我呢?’每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最后才导致误会,其实看开一点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另一位黄一飞,与周星驰也是历年合作的老搭档,还凭借在《少林足球》中的表演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也因此与周星驰反目成仇。黄一飞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周星驰时用了“周星驰先生”的称呼,足见两人关系的疏远。他表示周星驰是个很优秀的演员,但可能在现场会比较苛刻,过于追求完美,因此很难相处。黄一飞透露,本来自己有份参与《功夫》,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拍成;而他主演的《功夫老爸》本来也有可能找周星驰客串,亦没有成行。也有消息说是片酬分配不均导致两人失和,黄一飞对此则断然否认。

------------
“知心朋友不用多,也不需要多”(2)
------------

  到了后来,就连吴孟达也被媒体报道说与周星驰关系变差。吴孟达是这样回应的:“是的,本来说好我会演《功夫》的,可是留了档期,他又不拍,等我档期没了,又说要我拍,让我的档期都乱掉了。表面上看,关系是不太好,但这种事,我们彼此了解,不用婆妈解释,那样层次太低了。”
  应该说,其中有媒体捕捉新闻夸大事实的情况,把艺员搭档之间的合作正常中断视为关系破裂,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能感觉出来:周星驰的脾气也确是在与日俱增。当时,甚至有报道描写到周星驰在片场里脾气暴躁,爱发火、摔东西。
  其实,早在《少林足球》之前,周星驰就曾传过与当年提携他演电影的李修贤形同陌路,也与张敏在片场里吵过。而王晶在与周星驰分道扬镳后,很含蓄地说:“我是真小人,周星驰是伪君子。”同样合作多次的导演杜琪峰也坦诚过自己的体会:“与周星驰合作拍片可以,但做朋友就没办法。”
  朱茵在与周星驰分手时,就曾公开说过周星驰的朋友不多。周星驰也在1992年8月一次专访中谈到友情,他承认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多,并说这跟他的性格有点关系。“知心朋友不用多,也不需要多。因为做得一个知心朋友要经过时间,要有考验才可以。如果有人能够做到人人都是他的知心朋友,那他很厉害喽!我觉得这没什么可能,我的知心朋友都是那几个而已。我想这不光只有我是这样的想法。我现在出来见面的都是以前的朋友。我自己那几个聊得来的朋友,起码都认识了10年或以上的时间。”
  2004年在《功夫》的制作与宣传期间,周星驰依然传出关于与拍档不和的新闻。先是田启文即将出走星辉,周星驰没有出席田启文的订婚宴席;还有在片场里与洪金宝吵架,以至洪金宝愤而中断合作;更有报道说,在6月22日他的生日期间,周星驰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好友来为他捧场道贺,他在家喝到酩酊大醉,更酒后驾车出门兜风,闹出了一场令人惊出一身冷汗的车祸。
  事后,以上关于“不和”的传闻都有解释。田启文曾代表周星驰这样说,“误会肯定是有过,但现在我知道大家都在合作,我们肯定会跟吴孟达合作,星爷与李力持导演也不是如外界传的那样,我都一直再帮李力持做策划,只是一段时间内大家各自忙各自的,并不表示以后都不合作了。周星驰和洪金宝是有些误会,但并不是因为他脾气不好,而是他要求严格。”
  “孤独老人”这个外号是田启文给周星驰取的。在田启文眼中,周星驰是个不苟言笑的思考者,他终日思索的境界,是外人很难靠近无法企及的。“吃东西”可能是周星驰惟一的放松方式,可就算是在饭桌上,他所聊的也是剧本、演员、合作伙伴。类似的观感,谷德昭也说过,“周星驰虽然很聪明,但在我眼中,他是在过着类似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都在不停地想电影桥段和拍戏。”
  关于很多人说跟周星驰合作是很困难的问题,周星驰后期电影的重要编剧曾谨昌(参与《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也坦言周星驰是“难合作”,原因是周星驰要求很高,很难捉摸。但他强调这并不是贬义的意思。
  周星驰拍电影的刻苦程度,对己对人都是严格要求,大家多数只知道他拍的是让人开心的电影,而不知道幕后那些麻烦的纠纷。
  《少林足球》不但让周星驰与朋友发生矛盾,也引来一场官司。先是寰宇国际发律师信给周星驰,说周星驰独吞约2000万的《少林足球》漫画电脑游戏等副产品的收益,然后是周星驰及其家属持有的公司,反指控《少林足球》的投资者寰宇国际主席林小明旗下公司收取《少林足球》海外发行商的卖埠钱后,拒绝按合约分账约91万美元(约165万新元),告入高等法院追讨该笔款项以及利息和讼费。接着林小明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指控周星驰毁约,指控周星驰在他不知情下推出相关的漫画及电脑游戏产品,并要求周星驰交代产品的收益。双方形成僵局,难解难分。
  甚至在2002年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颁发《少林足球》最佳电影奖时,林小明太太赵雪英不请自出,冲上讲台发表得奖感受,她说了12个字,“公道自在人心,真理永远长存”。
  2002年11月,据香港《明报周刊》报道,周星驰曾摆下“讲和酒”,赔付上千万给林小明。后来林小明否认了这一个新闻。官司仍然继续在打。最后这场官司从2001年延续到2003年才结束。2003年2月21日,周星驰反诉寰宇获得胜利,成功申请领取部分收益,这其中包括美国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以150万美元买入《少林足球》片的海外发行权。事后在谈到林小明时,周星驰说:”我千万个不愿意跟他的名字放在一起。”他还对记者说,“你跟我说的这位林先生,我真的不是很熟悉。因为跟我合作的公司实在是太多了,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每天都在发生。”这些话都说得比较绝情。
  而与林小明的官司或许不是周星驰的最后一个。不久后,与周星驰合组星辉制作公司的杨国辉,因为在离开星辉一直未收到电影《食神》、《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的股东分红,杨国辉感到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也于2004年1月宣告有意采取法律行动。
  杨国辉说,“公司叫星辉,相信从名字中都可以理解我和星仔的合作关系,我们合作了六七年,我一直管理行政和财政上的工作,为他的电影做监制。两年前我有感于与星仔之间失去信任,而离开星辉,但至今仍未收到合理的分红。近日,我跟星仔有很频密的书信往来,如果仍未有合理回复,我会采取法律行动。”
  除了与搭档之间的经济利益纠纷,之前周星驰在2001年7月,更传出《少林足球》因为没有取得内地批文就在香港上映,触怒了有关部门,周星驰要支付高额罚款。2001年9月,周星驰公开承认《少林足球》违规。至今《少林足球》仍被禁止在内地上映。
  周星驰近年来的形象也是越来越沧桑、脸庞越来越瘦削、眼神越来越深邃,头发越来越白的头发,大概以上这些与电影无关的麻烦所带来的积虑也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周星驰对钱财方面的态度,香港TVB杂志曾经将他和梁朝伟进行比较:“梁朝伟片酬只有周星驰的四分之一,区区四百万而已,周星驰的片酬为一千多万,可伟仔很慷慨,星仔却孤寒得要命。兰桂坊酒吧的伺应生说:星仔每回泡完吧,只给10元小费,不像伟仔每次小费必定是100大元”云云。
  2003年2月,周星驰虽然官司缠身,却仍在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香港分馆的投票中,被选为“香港市民最想塑造成蜡像的艺人”。也是这一年,由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举办的《时代亚洲英雄2003》选举中,在获选的29位全球出色华人里周星驰成为香港唯一一位获选的亚洲英雄,并因此成为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时代》杂志这样形容周星驰:“他由什么都没有开始,努力发奋,用智慧、决心及坚持自己对无厘头电影的期望,成为一位喜剧巨星。”接着周星驰又上了《纽约时报》的时尚专刊封面,文章中周星驰被形容为来自香港的“赤脚汤姆·汉克斯”,又称赞他是香港最好的演员。

------------
“《功夫》是向李小龙致敬的一部电影”(1)
------------

  2003年6月28日,周星驰筹备3年的新片《功夫》,在哥伦比亚公司密不透风的保密措施下,于上海中山西路上一家废弃的工厂内正式开机。
  “《功夫》这套电影我早就构思了很久,我本身对功夫也有很浓厚的兴趣。拍一出功夫片,很久以前已经是我的希望了。”除了要做出一部完全创新的功夫喜剧电影外,周星驰也具体地说明了自己在电影里想表达的内涵,“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还有的是一种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不正义的事,你是否够胆量站出来主持这个正义呢?我不够胆,我很多时候都不够胆,所以我只能寄情于电影里面。”
  香港导演王晶曾经分析过周星驰为什么时隔3年之久才拍出新片,他认为其中原因是,“如果周星驰一年拍一部都能赚很多钱的话,他肯定会一年拍一部。市场使得他现在不得不通过减产来维持下去。目前这个平台给不到他任何合理的回报,所以他才两三年才拍一部。”
  确实,在拍《功夫》之前的周星驰已经是高处不胜寒,特别是《少林足球》的巨大成功,以及周星驰对电影的追求,都迫使他必须推出比它更成功的电影来。
  因此周星驰选择了去拍《功夫》这样的题材完全是向困难挑战。“现在的观众看过很多这类片子,为了给观众一个全新的东西,在《功夫》里我们选择了传统功夫加上高科技。这个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希望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最好的,是别人从来没看过的,所以我作为导演的压力很大。功夫电影已经出现了很久,什么类型都有,我要做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这是很复杂的,所以在导演方面花了我大精力。”
  周星驰本人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并没有突破,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以自己的导演才能使这部电影获得了成功。
  电影基本上是在上海拍摄完成。里面那个4层楼高的“猪笼城寨”建于上海南边15英里外的车墩镇,是为拍这部电影专门兴建的,全部的搭建过程总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原来在构思初期,猪笼城寨是一个像乡村般的地方,跟在电影中出现的4层楼高的建筑截然不同。然而这样的城寨实在是缺少了四五十年代大城市的影子,后来经过多次讨论,才逐渐变成了后来的样子。但在电影拍完后,城寨也拆掉了。
  周星驰这次不但挖掘新演员,也让老演员重放光彩。他请来了曾饰演过陈真的、七八十年代的著名武打明星梁小龙,还有息影多年的武打女演员元秋等等。“在目前主流的电影观众中,有很多人和我的岁数差不多,都是看着功夫片长大的。我这次选用梁小龙、元华、冯克安等前辈出演,也切中了主流观众的怀旧心理。在我心中,梁小龙是个伟大的英雄,当他用尽全身的力量把脚踢到半空中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而且,他是一个真正的功夫高手,他的关节和手掌处都覆盖着厚厚的茧子。而元秋也是演肥婆四的不二人选,她20多年前就已经退出江湖,现在第一个外孙也已经出世了。元秋大姐很久之前在电影圈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电影动作方面的演员,做最多的就是做另外一个演员的替身,所以她对动作方面是非常专业的。现在她是一个非常尽责的家庭主妇,她每天在家里都要照顾小孩子,做饭,打麻将,照顾老公,都是她的专业。我非常幸运,在《功夫》电影里可以找到她来演,虽然一开始她不肯,但是我还是用我的诚意感动了她……”
  关于这些的拍摄幕后在报刊网络上已经很多资料,这里不再赘言。周星驰说,“我们从武侠书里获得了一些灵感,比如狮吼功、蛤蟆功等,在《功夫》里有全新的展示。蛤蟆功有没有我不知道,我尝试去找懂这个功的人,但是找不到。但像太极拳我是练过的。这些武功虽然在别人的电影里都存在过,但我用就有我的特色。”周星驰把创意与传统完美地结合进了《功夫》里。
  还有一点不为人注意的是,周星驰在《功夫》的音乐中还起用了被看作是已经过时的粤语片配乐。“这几首曲,在粤语长片中曾被广泛应用,但除了粤语长片之外,我觉得很少人会认真去用这些音乐。”周星驰重新将之演绎,专诚租用香港大会堂的演奏厅作录音场地,并聘请香港中乐团来演奏。之所以要求用现场演奏,是因为周星驰觉得电脑效果做不出他想要的那种气势和真实感。最终,制作《功夫》配乐的时间比一般电影多6倍。《功夫》的主题曲是周星驰作曲和编曲的,他把旋律和音符记在脑里,然后哼给相关人士听,才把乐谱写出来。
  周星驰在电影开拍前,就开始每天练武至少一个小时,并特别苦练背肌,这完全是为了能够在戏中拍摄一个露出后背的镜头,以向他的偶像李小龙致敬。“在我心中,李小龙是一个有天分、有才华的人,他不仅是武打高手,也是一个创意人和先行者,是他让中国武术在全世界流行。所以这场戏是我在《功夫》开拍前就想好的、绝对要拍摄的一个场景。但直到拍摄,我背上的肌肉依然不能让我满意,与李小龙相比,那真是差得太远了。”
  而周星驰大量运用高科技的数码后期制作也提高了《功夫》的成本,甚至有传言说后期制作给周星驰带来上千万元的严重超支,而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不愿再投入的经济危机。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北美制片方对影片的整体效果并不满意,一度与固执己见的周星驰发生了创作冲突与争执。随后导致的恶果除了先前令人费解的重拍片段事件,更在后期制作当中将矛盾恶化。而在后期过程中周星驰不肯妥协,居然遭到了北美制作方的单方面封杀,这显然与周星驰以往一贯把持创作大权的事例不符,但是由于合同束缚,他自己也是有苦难言。影片后期是美哥伦比亚制作方单方面委托其他海外公司制作,这一期间他并没有参与到影片的后期制作中,而是独自在家埋头装修房子。原本周星驰选择打造《功夫》完全是为了打开北美市场发行这扇门,以报上一度《少林足球》北美推广惨败的一箭之仇,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让步会带来如此的麻烦,所以只好保持沉默。” 《少林足球》曾在北美的7家影院放映,票房是41万美元,折合港币也只是300多万,属于很小的数字。

------------
“《功夫》是向李小龙致敬的一部电影”(2)
------------

  以上种种说法,在后来都被星辉公司的公关辞令解释了,但相信并非空穴来风,这亦可表明周星驰在《功夫》的拍制过程依然跟《少林足球》一样,矛盾诸多,麻烦重重。周星驰不但只是与武术指导洪金宝在创作上的冲突,也有与投资方意见不和的情况。
  不过,周星驰很快就与负责后期制作的数码公司负责人朱家欣先后出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与大学生座谈,正面消除了关于后期的负面消息。
  自从《百变星君》以来,在把无厘头风格逐渐淡化之后,电脑特技是周星驰电影里日渐重要的新元素,也是他面向好莱坞以及世界市场的一个倚重。在《功夫》里就一共有550个特效镜头,难度是《少林足球》的5倍。“但我们看电影不单是看特技,特技一定要跟电影互相结合、配合,跟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配合。我觉得《功夫》可以做到这点,做得比好莱坞都好。当然这是我个人意见而已。”周星驰说。
  《功夫》没有辜负周星驰的努力。凭着周星驰的个人魅力,以及作为周星驰导演的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在第一天就超出1000万的票房,然后紧接三天突破5000万,首个周末,尽收6400万,这个票房无论是单日的还是周末的,都打破了内地以往最高成绩,并且为中国电影界再创一个最新的纪录。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功夫》的内地票房已经突破了1.6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功夫》注定会被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不仅因为它是打破“只有张艺谋影片票房才能过亿”神话的电影之一,更因为它是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政策实行以来,对合拍片前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
  《功夫》在中国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同步上影的功夫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香港首周以2512万就打破了由《侏罗纪公园2》保持多年的周票房冠军封号。台湾首映周末票房4472万,超过了《哈里波特》创下的4058万的冠军成绩,荣登首周票房榜首封号。在新加坡则以1885万的票房收入为列首周票房排行榜第5名。马来西亚首映周末以3618万的成绩,仅次于《蜘蛛侠2》,列首周票房榜第二;在韩国汉城的票房排名中则是排名第一,在韩国全国的排名中排名第二;在日本正式上映,仅用三天就取得了1.1亿日元的票房成绩,成为票房排行榜冠军影片。《功夫》在2005年4月22日,开始在北美全院线上映,取了个英文名字是《Kung Fu Hustle》,是“功夫速成”或“功夫骗子”的意思。
  这一个个的票房数字确凿地证明了周星驰的成功。《功夫》同时还破了香港电影史的又一个记录:在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功夫》共获十六项提名,成为金像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最多的电影,这些提名包括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男配角、新演员、摄影、剪辑、美术、服装造型、动作设计等主要奖项,元华和陈国坤还同时入围最佳男配角。2005年3月6日,《功夫》获得由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第10届金紫荆电影奖颁发的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配角奖。这些成功让周星驰筹备了《功夫2》的剧本,并将在2004年年底前开拍。
  周星驰正在实现他所说过的“做全世界爱看的电影”那句话。而《功夫》是他交给好莱坞的第一份功课或试卷,在里面可以看出他企图将香港和好莱坞动作电影的各种风格和元素糅合一起,希望左右逢源,同时迎合全世界观众的口味。《功夫》在片头里展示蝴蝶飞舞,似乎暗示着这部电影也是周星驰本人的一次破蛹化蝶,从此以后,不要再把周星驰当作一个无厘头的喜剧演员来看待,而是:一个电影创作人。
  2004年下半年,周星驰在内地宣传推广《功夫》的过程中,再次掀起了风潮。他依然跟2001年宣传《少林足球》那样,认为大学校园是自己的根据地。2004年他先后去了汕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所到之处,无不引起那些生于八十年代的新一代校园“周星驰迷”的狂潮,在这些校园里追星如此热烈,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场面失控,有女生当场晕倒、有人激动哭泣、踩烂桌椅、踏翻花盆,在成都时还有人抢夺周星驰的帽子、揪他的头发,以致于惹得“星爷”脸色大变。
  周星驰,已经不可思议地超越了在香港文化中的搞笑的角色,成了内地新的青少年文化的一个象征。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也写文章专门谈周星驰,他说,“周星驰所应和的正是中国内地第一代在丰裕生活中成长的年轻人的要求。让他们凸显了自己和过去匮乏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不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周星驰不仅仅是偶像,而且是网络语言的新的创造的象征。他用自己的特殊的语言形态创造了新的交流的形态。”
  “这些青少年成了中国现代以来最敢于消费的一代。他们的趣味和爱好主导了文化消费的走向。他们买书,韩寒和郭敬明就变成图书市场的主导力量;他们玩游戏,陈天桥就成了IT首富;他们崇拜偶像,周杰伦、F4就成了超级明星。而周星驰的语言正好让这一代人寄居其间,享受快感和兴奋。于是周星驰长盛不衰,成为我们时代的象征之一。这当然浮浅,也当然没有太多深度。但却是中国新的‘和平崛起’告别悲情的象征。它显示年轻一代没有现代历史的重负。这当然会让我们忧虑,但却也是历史的一个必然。”
  不单是年轻人在认可周星驰,就连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也说自己是个周星驰迷。他说自己在哈佛大学讲当代华人的文化时,有一堂课选了《少林足球》来讲。“本来只有80多个学生,后来来了180多个。” 李欧梵更在2004年10月与周星驰一起在香港和内地几个大学举办了3场名为“漫游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讲座,探讨电影与文化的深层关系。

------------
“《功夫》是向李小龙致敬的一部电影”(3)
------------

  研究文化的李欧梵对周星驰的认识却完全不是大众文化层面的,他说,“周星驰在表面上插科打诨,搞笑的场景背后,永远是讲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人物,怎样在生活上要不停地奋斗,把自己的潜力完全地发挥出来,所以他说要有一个‘理想’。我想提出一点,有些人对周先生的电影有点误解,他们以为周先生的电影只不过是乱七八糟,随便玩一玩,随便闹一闹的闹剧,表现一种香港生活的肤浅。其实我觉得也不见得,不止是如此,他背后有一种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感觉是最近跟周先生闲聊的时候得到求证。一是,一个人要有理想、要向上;另一个,周先生上次在港大说的,一部电影的故事背后基本因素是一个‘情’字。”
  喜欢周星驰的不只是李欧梵。在2004年,周星驰还被西南民族大学聘请该校客座教授;然后还被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为工商学院兼职教授;之前他已经是香港大学客席讲师。“无厘头的周星驰当教授”一时成为内地各媒体的评论版关注,分成两派人在争论“周星驰能不能当教授”这样的问题。
  而周星驰在对记者谈到此事时也颇有自知之明,他说,“其实大家不必太在意这个头衔,只是客座的教授,如同友情客串一般。跟正牌的教授根本没法比。”他还解释道:“主要是自己学历也不高,一直都很想回到大学学习充充电,另外,我非常喜欢跟大学生交流,觉得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和见解十分深刻,所以也算有个私心吧。”
  内地学生将他封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言人,称他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周星驰却坦言,“我并不懂得什么是‘后现代’,我真的不太理解,以前听过别人说这个词,但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后现代,所以一直怕自己讲出来讲错。对我来说,拍每一部电影从来都没有从后现代还是什么解构为出发点,从来都是从故事、戏剧性上考虑的。大师这个名称,我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他一语指出,“内地很多人讨论我的电影,讨论到一定层次我是不能理解的。”“其实我拍电影,都是自己生活感想的体现,最大目标是提供娱乐性,不是教育或其他东西。”
  “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一个演员。”周星驰在各种场合,面对那些对自己的“过度阅读”的内地大学生或者研究者时,经常要这样强调。
  附:周星驰在各种媒体采访、影迷见面会中的问答集锦
  问:妈妈看过你的电影吗?
  周:看过,但她从来就没笑过。
  问:你戏中的角色都很搞笑,但据说生活中你的个性很内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是吗?
  周:其实我也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在工作时间有时候会想很多事情,有可能会笑不出来,不太想说话。
  问:您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人还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您自己如何觉得呢?
  周:我是中间吧。
  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以这一头花白头发亮相,好像是你在《食神》里面的造型,是不是觉得这样帅一点?
  周:哪有?是真的白了,不过请你不要告诉别人。其实拍电影真的压力好大好大,不管是在片场还是写剧本,我都要不停地想,吃饭的时候想,坐车的时候想,“方便”的时候也在想。后来有一天我早上起来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咦?怎么都白了?不过在《功夫》里面我还是把头发染成黑色,因为我觉得那样其实更帅一点。
  问:张柏芝、莫文蔚、朱茵、赵薇等,有那么多美女与你搭档演戏,你最喜欢哪一个?能跟我们谈谈你的爱情吗?
  周:我喜欢她们中的每一个。这个问题很严肃,我不可以随便答。我的爱情呀,经历了生生死死的体验,但具体的我不会讲出来的。
  问:请评价一下和你合作过的女明星。
  周:(不情愿地,旁顾左右,想有人解围苦于经纪人没看见)嗯……和我合作过的女明星都非常好。
  问: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
  周:最不喜欢的没有。
  问:(有些焦急)她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周:(好像觉得有些说不过去,舔舔嘴唇)样子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发型不一样。
    问:你为什么总是安排剧中人物在落魄的时候得到爱情呢?
  周:因为最惨的时候爱情显得更加重要,此时的爱情可以帮助人度过很多难关。爱情曾经挽救了我,也帮我找到我的理想。
  问:你怎么看待你影片中的女主角和你经常传出绯闻的东西?
  周:这个我不知道。

------------
“《功夫》是向李小龙致敬的一部电影”(4)
------------

  问:最近有报道登了你与新女友约会的照片,你是否打算向外界公开?
  周: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都是传媒给面子,不管真的好,创造的也好,我自己常常都不大清楚,我有很多女朋友的。
  问:星驰哥哥几时结婚?
  周:其实我已结了婚。只是没人知道。
  问:真的?
  周:假的。缘分是上天安排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单身生活。
  问:那你选女友有什么标准?
  周:有眼有耳有口有鼻,有上有下,有前有后……要求不高,但也不是没有要求。
  问:星爷能不能说说你的婚姻状况?(旁边有人解释:通常填履历表时可答已婚或未婚)
  周(略加思索):都算普通啦!(笑)两个仔两个女(全场大笑)。
    问:不演电影的话,你会做什么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你呢?
  周:不演电影我就没事干了。我也不知道、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我,可能是因为幻觉吧。
  问:你的戏很搞笑,你的搞笑细胞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周(诚恳地):搞笑细胞是天生的。
  问:星爷几时唱歌做歌星?
  周:啊,你真有眼光,其实我很中意唱歌,唱得还挺好,在我的戏中都唱过歌,比如“烧鸡翼我中意吃”———可惜总是没有人像你这么有眼光来发现我。
  问:你有多少身家?
  周(用手掏了掏裤兜,什么也没有):其实我是有钱包的,放在后台,待会儿我数一下里面有多少钱,再告诉你。不过,内心富有才最重要的。
  问:你拍了那么多喜剧,有没有想过拍悲剧或艺术片呢?
  周:我当然想尝试各种新题材,努力做得更好。我一直以为自己拍的是悲剧,没料到出街后却全变成喜剧。
  问: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电影被过度诠释了?
  答:我觉得内地有很多人讨论电影,有时候讨论到一些层次是我自己也不理解的。要拍一部成功的电影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要拍成功的商业电影,这个我认为是最困难的。但是我拍电影的目的往往还是简单、娱乐。
  问:有报道说美国鬼才导演昆丁塔仑天奴说你是全港最好的演员,甚至超过了成龙、周润发,你怎么看?
  周:未必是真的,可能是真的。(你想是真的吗?)可能想是真的,未必想不是真的。自己超过自己更重要,我不太在意要赢过谁。
  问:周先生,在你的心目中什么东西是最神圣的?
  周:我看应该是……对我来说啊,会不会是“爱”呢?(笑)这个不行啊?
  问:平时听你的笑话就多了,但听你唱歌就很少,可以随便唱一段吗?
  周:(应观众要求)少林功夫好,少林功夫劲。行不行啊?
  问:你希望你的后代走你的道路吗?对后代有什么期望?
  周:我暂时还没有后代,所以不知道。等有了后代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