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唐师曾我的诺曼底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唐师曾《我的诺曼底》

我的诺曼底


⊙自序:诺曼底之旅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1)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2)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3)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4)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5)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6)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7)
⊙刺杀希特勒(1)
⊙刺杀希特勒(2)
⊙刺杀希特勒(3)
⊙刺杀希特勒(4)
⊙达豪:集中营之母(1)
⊙达豪:集中营之母(2)
⊙达豪:集中营之母(3)
⊙达豪:集中营之母(4)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1)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2)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3)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4)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1)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2)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3)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4)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5)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1)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2)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3)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4)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5)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1)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2)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3)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4)
⊙梵蒂冈:上帝的国家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1)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2)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3)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4)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5)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1)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2)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3)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4)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5)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6)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7)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1)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2)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3)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1)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2)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3)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4)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5)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6)
⊙缅甸:昂山和他的女儿(1)
⊙缅甸:昂山和他的女儿(2)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1)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2)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3)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4)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1)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2)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3)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4)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5)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6)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7)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8)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9)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10)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1)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2)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3)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4)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5)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6)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1)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2)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3)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4)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5)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6)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7)
⊙勒妮:消灭法西斯(1)
⊙勒妮:消灭法西斯(2)
⊙勒妮:消灭法西斯(3)
⊙勒妮:消灭法西斯(4)
⊙勒妮:消灭法西斯(5)
⊙勒妮:消灭法西斯(6)
⊙勒妮:消灭法西斯(7)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1)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2)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3)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4)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5)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6)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7)
 


自序:诺曼底之旅(1)

崔永元说抑郁症患者都是天才,那我这个“重度抑郁”一定是重量级天才。
  2003年11月严冬到来之前,我和大吉普“和平鸭号”蹒跚翻过喜马拉雅山回到中国。“唐僧取经”还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位保驾,“唐师曾取经”全靠大吉普和四个米其林轮胎。一个人狼狈不堪重蹈唐僧复辙,回到北京才发现我所热爱的工作、家庭同时崩盘……老唐的近视眼装下过整个世界,怎么就容不了这半粒沙子?
  海湾战争落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加上“重度抑郁”使我蓬头垢面,就像火山爆发失去家园的大猩猩。精神抑郁让我感情激烈,任幼强编辑不得不把我送进北大医院。CCTV海啸、小崔进而担心我这个海湾战争的漏网之鱼危害社会,破坏首都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连夜会同《实话实说》王师傅把我押往边陲云南。
  昆明云大医院一直沿用德国的综合疗法,强劲的洋药之后还有阴柔的心理治疗。受过德国人栽培的徐医生是小崔好友,他说大凡生活紧张、工作玩命又良知犹存的好人,很容易形成各种疾病。陪我住院的小崔也说抑郁症患者都是天才,像打碎自己脑壳的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如果小崔没骗我,我这个“重度抑郁”就一定是“重量级天才”。
  为我治疗的徐医生引用《兄弟连》的临终讲演:“你们英勇、骄傲地为祖国而战。彼此扶助,紧密相连,是不平凡的一群。你们共同使用散兵坑,在关键的时刻彼此扶持,经历死亡,接受磨难。这种情谊只存在于战斗中,在兄弟之间。我很骄傲能与你们共同服役。你们有权享受永远快乐的和平生活!”
  老道的徐医生强迫我脱离业已习惯的生活圈子,永别巴格达,尽情投入最热衷的娱乐项目。拱猪、搓麻都非吾辈擅长。小崔喜欢看电影,由此制造出《电影传奇》;我战争积习难改,转而重读利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失去一些热爱的东西,可即使输得一无所有,也能在另一个时空上重新开始——诺曼底登陆。一旦你把手指松开,你才可能拥有一切。
  躺在鲜花盛开的云大病房,自忖风风雨雨苟且至今,既然单人独车毫发未损,就一定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暗中安排我的多舛人生。海明威《永别了,武器》说:“世界毁灭了每个人,就在那些被毁灭的地方,却出现了很多强者。”
  2004年6月6日,我在诺曼底滩头与女王、小布什、普京、希拉克、施罗德们……有个约会。按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说法,“诺曼底是一帮基督徒和犹太人穿过海峡,重回欧洲。”
  60年前,卡帕在这里浴血拍照。60年后,他的信徒——我,替他准时赴约。所有反法西斯盟国的最高领袖站成一排,在我的Canon镜头中默立、致哀,我在诺曼底滩头替卡帕给他们拍合影。
  《我的诺曼底》是我献给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朵小花,黑色花心是射入胸膛的7.62mm弹头,红色花瓣是子弹穿过皮肉迸开的鲜血。以此缅怀“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无名英雄。
  1992年10月25日,我在北非阿拉曼第一次见到这种小花。当时英国首相梅杰正把一捧这样的小花献给来自各地的战争寡妇,这种名叫阿尔卑斯罂粟(Alpine Poppy)的小红花原产于阿尔卑斯高山,以后移植平地,迅速开遍漫山遍野。只是它们生性奇特,尽管生命力强,可一摘下来就立即枯萎,就像战场上昙花一现的年轻士兵,由此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缅怀无名战士的特殊祭品——“对世界,你只是一个大兵,对母亲,你是整个世界。”
  由于海湾战争核辐射,我的白血球、血小板不足常人的一半;抗抑郁的瑞美隆(Remeron)、赛乐特(Seroxat)又把我弄得荣辱不知、废话连篇、自言自语……欢迎想交流的朋友来提意见,病鸭子的信箱是 [email protected] ——我用这个信箱颇有些欺世盗名,充其量我不过是卡帕留在人间的传声筒。
  卡帕是诺曼底登陆最出风头的摄影记者,1954年在越南踩上地雷还不忘最后一次按下快门。 他发明了他自己,也制造了我老唐。
  1979年我在北大图书馆第一次看到卡帕,那是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Time-Life)出版的一套40卷画册World War II。他老兄匈牙利出生、德国上学、法国谋生、西班牙内战出名、北非跳伞、诺曼底登陆、在巴黎和英格丽·褒曼恋爱、加入美国籍、在日本上班、在越南被地雷炸死……尸首埋在纽约阿玛沃克的教友派公墓。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说到卡帕我总变得絮絮叨叨,我今生的一切都与他老兄息息相关。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更多人分享卡帕的美丽人生,海南出版社《卡帕传》、中国摄影出版社《世界的眼睛》等书都是我写的序。现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又让我给卡帕的《失焦》(Slightly Out Of Focus)写书评,我觉得这本好书应该译成《焦点不实》或《跑了焦点》。
  2004年是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也是卡帕牺牲50周年。为了纪念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巴黎在2004年6月6日~12月31日为卡帕举办了简朴的摄影展,名字叫“已知的,和未知的(Connu et Inconnu)”。参观者必须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排两个小时长队,才能花5欧元一睹卡帕的英姿。
  穿过半座巴黎城,我毕恭毕敬站在Capa面前,发现人生即使一无所成,也能让自己活得自然、有趣。灰尘掉进人眼变成眼屎,赐给蚌壳就变了珍珠。凝视卡帕诡谲的微笑,我突然恍然大悟——追求自然、保持本色,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人生。
   自序:诺曼底之旅(2) 
  “我们都是虫,可我是只萤火虫。(We are all worms but I do believe that I am glow-worm.)”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1)

  
小隆美尔授予父亲的勋章——亲手编成的雪绒花。
 
  一、“闯进”隆美尔老宅,拜会他的独生儿子
  我一位在牛津教书的朋友认为:“历史长河中的犹太人靠宗教;希腊人靠哲学;罗马人靠法律;中国人靠大人物的金口玉言。”可见犹太圣经、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和中国统治者在世人眼中的重要作用。
  “众河之母”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它由南向北在开罗城一分为二:东路沿耶稣足迹流向塞得港,在杜米亚特注入地中海;西路顺农业路转向西北,于拉西德附近与地中海相汇。尼罗河东、西两路切割出肥沃的三角洲,甜水渠纵横交错、河网密布,不仅孕育了最古老的大河文明,也是人类自由—反自由天性的分水岭。
  以吉萨金字塔为圆心的三角洲历史悠久,人类上百座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中的第一座,就矗立在埋葬亚历山大的地中海之滨。胡夫、拉美西斯、摩西、耶稣、亚历山大、恺撒和克娄巴特拉、拿破仑、巴顿们的足迹来来去去……在红袍恺撒“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Veni,vidi,vici.)”的历史洪流里,我两吨半的大吉普还抵不上尼罗河里的一粒沙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逼尼罗河三角洲的德、意法西斯就把自己当做罗马帝国的嫡传子孙。他们崇尚的“法西斯(Fasces)”从名到实,百分百来源于古罗马权杖。古罗马军团还把“命令(Order)”塞进一种名曰“传令节”的筒状物在军中往来传递,其效力不亚于至高无上的《罗马法》。克拉苏镇压斯巴达克斯的传令节设计独特、做工精致,金属兽皮、宝石镶嵌。罗马军团的高贵传统一直传到纳粹的第三帝国,至今仍把“Orders”叫勋章。随着传令节的通讯作用逐渐被电报、电台所取代,昔日传令的筒状物也蜕化成“元帅杖”,用以象征元帅的责任和权威。
  埃尔温·隆美尔是第三帝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他手里就握有这样两根象征权威的元帅杖:一根以贵金属和宝石制造,用于礼仪庆典;另一根用皮革制成,形似马鞭,专门用于火线指挥。1941年,隆美尔挥舞着马鞭由西向东,把英军从突尼斯赶到尼罗河三角洲。埃及的阿拉伯民运领袖主动乘飞机到阿拉曼和德军接头,准备给隆美尔带路。一时间谣言四起,都说非洲军团兵临开罗城,隆美尔马上就要过苏伊士运河了。
  同年,一个神头鬼脸的大汉找到正在海法基布兹喝汤的青年农民伊扎克·拉宾,问他是否愿意参加“帕尔玛契”或者“哈加纳”,以此保卫犹太人的集体农庄。以今天《大英百科全书》的标准看来,“帕尔玛契”、“哈加纳”绝对属于恐怖组织。可在“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二次大战,精明的犹太人投身英国,空手套白狼断敌后路,不仅在阿拉伯人堆儿里平地建国,伊扎克·拉宾还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
  与此同时,阿拉法特的阔亲戚——家住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大穆夫提,错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当做解救阿拉伯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大救星。不想一失足站错了队,被冰雪聪明的犹太人抄了后院,最终家破国亡、战事不断,连累阿拉法特至死也没能进耶路撒冷的祖坟。
  同一年,离隆美尔谷仓指挥所不远的费赞省锡尔特,一位卡达发长老生了他的大儿子——穆阿迈尔·卡扎菲,卡扎菲幼年最迷恋的玩具就是留在撒哈拉沙漠的破坦克,坦克的所有者正是“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
  受隆美尔和国家社会主义影响,卡扎菲长大后留学英国装甲通讯学校“师夷长技”,学有所成,海归回国。最终继承英烈遗志,替隆美尔把英国人赶出北非,没收美帝的油田,建设“绿色社会主义”。
  作为一名四处漂泊的职业记者,我不仅有幸战地重游,在巴以和谈最风光的日子吃拉宾手里的石斑鱼,听阿拉法特讲故事,在阿拉曼战役50周年凭吊隆美尔在马特鲁的指挥所、拥抱卡扎菲,在诺曼底60周年纪念日给女王、小布什、希拉克、普京……拍合影,还闯进隆美尔在斯图加特的老宅——拜会他的独生儿子……
  二、“蓝马克斯”的缺口,让人想到勋章主人的多舛人生
  在德国斯瓦比亚一个小村庄的乡公所里,放着一个粗糙的金属柜,柜子里三瓶不同颜色的沙土,分别来自波兰、非洲和诺曼底海滩。一块饰有椰枣树、“卐”和“Afrika(非洲)”字样的土黄色臂章,就是我在北非的阿拉曼、马特鲁和托布鲁克屡屡见到的那种。一副宽大的聚酯风镜已经变黄,当年这种“有机玻璃”奢侈品只有高级将领才配享受,法国巴黎荣军院也摆着这么一个,归美军头号大款巴顿爵士所有。
  金属柜子底层是一个满是灰尘的硬纸盒,里边装着一枚镶金的普鲁士功勋勋章——德国人叫它“蓝马克斯”。荣膺“蓝马克斯”的都是名垂青史的传奇人物,这些人在有生之年就已立地成神。像空军英雄恩斯特·乌德特、“红色男爵”冯·里希特霍芬……只是眼前这枚拴银黑绶带的“蓝马克斯” 有一个缺口,普鲁士蓝的珐琅质崩掉一块,让人想到勋章主人的多舛人生。这枚普鲁士功勋勋章“蓝马克斯”的主人,就是陆军元帅隆美尔。
  据隆美尔元帅的独子曼弗雷德·隆美尔介绍,1891年11月15日,陆军元帅约埃尔温·翰尼斯·尤金·隆美尔(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出生在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一个教授之家,隆美尔元帅的父亲、祖父都是中学校长。之所以取这么冗长的名字,是根据古希腊克里斯梯尼(Cleisthenes)的命名规则: “本人名+父亲名”,“闺中从父,出嫁从夫”,就像拉登的儿子叫“本·拉登”,穆萨的爸爸叫“阿布·穆萨”一样。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2)

  隆美尔的父亲埃尔温·隆美尔是阿伦中学校长,母亲海伦·隆美尔出嫁前是当地贵族冯·鲁斯的千金,夫妻俩都笃信新教。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告诉我,祖母海伦·隆美尔是位很不错的画家,现在他身后挂满整面墙的水彩、油画,都出自贤惠的老祖母之手。
  按照传统,隆美尔校长是一家之主,留着海象般的浓密唇髭,梳中分、戴夹鼻眼镜,迂腐、苛刻、专横。他经常强迫孩子回答:“这座建筑物是什么风格?那些花属于什么科、什
  么属?”由于过于蛮横,竟然惹得隆美尔的大哥卡尔抡起椅子反抗老爹。可隆美尔校长最终还是用武力把隆美尔的大哥卡尔塑造成飞行员,弟弟杰哈德培养成歌剧演员,妹妹海伦教育成淑女,一家人活得有声有色。
  尽管隆美尔一直想当工程师,14岁就自制滑翔机翱翔长空,可隆美尔校长坚持要他当丘八在地上爬。由于“面色苍白、体弱多病”,炮兵、骑兵都拒绝隆美尔入伍。124符腾堡步兵团发现隆美尔患有腹股疝,隆美尔校长亲自为儿子安排外科手术。出院6天,就把隆美尔送进了124步兵团,旋即考进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士官学校。
  在隆美尔校长的斯巴达式教育下,隆美尔以“性格倔强,意志坚强,热情,服从,守时,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责任感”的评语从但泽毕业。
  慕名而来的,还有但泽风姿绰约的小姑娘露茜·莫琳。1916年,苗条漂亮的露茜·莫琳嫁给隆家做媳妇。由于获悉隆美尔崇拜富于行动的拿破仑,她把腓特烈大帝的肖像搬进了他们的新洞房。经过12年的磨合,1928年12月24日平安夜,露茜为隆家生下独子——曼弗雷德·隆美尔。
  现在有人披露“隆美尔元帅和其他女人生有格特鲁德小姐”,且不说该传闻是否空穴来风,仅根据希腊、罗马和中国家谱“嫡长庶幼,女不占格”的规矩,只有我的朋友——曼弗雷德·隆美尔,才是隆美尔元帅的唯一传人。
  三、“蓝马克斯”两次被拿走,让隆美尔勃然大怒
  “隆的传人”曼弗雷德·隆美尔在斯图加特当了22年市长,他对我自嘲说:“斯图加特生产的奔驰、保时捷和BOSS洋装,比我这个市长名声更大。”
  斯图加特还驻扎过著名的124符腾堡步兵团,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陆军元帅隆美尔就是该团山地营7连的年轻尉官。
  在威卡尔登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隆美尔负责训练新兵。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这种斯巴达的品质整整贯穿他的一生。隆美尔的日记这样写道:“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兴奋和期待的神情,没有什么比率领如此可爱的士兵与敌作战更伟大了……忠于祖国——至死不渝。”
  一战爆发后,隆美尔在法国瓦伦尼斯左腿中弹,端着一支没有子弹的空枪孤身奋战五名法军,最后倒在死人堆里,靠装死逃过一劫,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不久,他又带领士兵爬过100码的开阔地带、穿越带刺铁丝网,占领法军主阵地的四个地堡,获一级铁十字勋章。由于总是身先士卒,他的右腿胫骨、左臂等处多次负伤。
  据隆美尔当时的战友西奥多·威尔纳回忆:“隆美尔身体纤弱,带书生气,但具有超人的狂热。他不知劳累,永不疲倦,总是渴望行动。普通人一接触他,马上变成钢铁战士。他的想象力本能、自然,清晰而不拖泥带水,能迅速洞察敌人诡计,立即作出反应。他危急关头无所畏惧,主动、勇敢得令人眩晕,是战场上的偶像和灵魂。”
  伊松索会战后,隆美尔的山地营进入阿尔卑斯山增援奥地利。在攻克1114高地时,隆美尔深入敌后断敌归路,致使德军大获全胜。可德军司令却把普鲁士军队的最高荣誉——功勋勋章“蓝马克斯”,授予巴伐利亚的舒尔纳上尉。这件事让隆美尔十分恼火,他竟然要求帝国增印一份14页的补充说明,强调“他”在该战役的重要作用,同时标明“舒尔纳的军衔是中尉而不是上尉。”
  隆美尔不是冯·古德里安那样的世袭贵族,没有冯·曼施坦因的兴登堡舅舅,也不肯学平民保卢斯入赘做贵族女婿,低眉顺眼地借泰山之力平步青云。他只有高智商的大脑、训练有素的身体,用体能、技能、智能攫取荣誉。在隆美尔天真的蓝眼珠里,“资历无深浅,任务无你我”,所以经常把友军的任务也捎带完成,犯了众怒。
  此后不久,德军总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又把攻克蒙特山的“蓝马克斯”授予西里西亚的瓦尔特·斯奈伯中尉。隆美尔再次勃然大怒,声称蒙特山主峰是他攻占的。随即越级向阿尔卑斯司令书面“上访”,宣布这枚“蓝马克斯”应该属于他隆美尔。
  到手的“蓝马克斯”两次被别人拿走,让天性敏感的隆美尔委屈之极,痛不欲生。他冒雨继续向阿尔卑斯山猛冲,严寒泥泞,既无马匹,也无向导。在跨越3500米的雪线时,湿淋淋的秋装冻在身上,高寒缺氧、没有食物,让我不由得想起1990年可可西里腹地,我那辆四面漏风的破吉普……
  绝望使爱幻想大男孩脱胎换骨,24岁进化成冷酷实际、敢做敢为的沧桑男人。他在崇山峻岭中潜行奇袭、抗命不遵,自言自语、虚张声势、飘忽不定间做出许多惊世骇俗之举。1917年1月,他在罗马尼亚境内被8倍以上的敌军铁壁合围。几秒钟内,他镇定自若地走向敌军,微笑着命令:“快放下武器!到教堂前与其他俘虏会合!”几十名敌军当即自行解除武装。他在隆格诺恩,一天就俘虏了意军8000多人,朝野震动,威廉皇帝终于把隆美尔日盼夜想的普鲁士最高荣誉——“蓝马克斯”,授给这位年轻的中尉。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3)

  从此,隆美尔总用一根银黑绶带把这枚与众不同的十字勋章挂在脖子正中,到处夸耀自己的狡猾和勇敢。由于过分追求荣誉、吝啬且疏于交际,引来同事极大不满。老谋深算的坦克专家卡尔·海因茨·冯·古德里安从莫斯科给妻子写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把我变成隆美尔。”实际上,隆美尔整个一生都没有长大,一直是那个年纪轻轻就获得“蓝马克斯”的鲁莽中尉,习惯独自仓猝决定,再不假思索地付之行动。
  许多年后,国防军“五人军事法庭”审判隆美尔,大概是出于嫉妒,连古德里安这样的正派军官也指控九死一生的隆美尔叛国。隆美尔对他的同学汉斯·赛兹讲:“你简直想象不到他们对我的‘蓝马克斯’何等嫉妒,在这一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战友之情。”
  四、隆美尔的讣告言简意赅
  西方把勋章(orders)当做最高荣誉,是对卓越成就的最高奖赏。勋章由勋带和奖章两部分组合而成。勋带也叫绶带,是悬挂奖章的精美丝织物。奖章部分才是核心所在,通常是贵金属,佐以名贵矿物——红宝石、蓝宝石和大克拉水钻。不仅标明佩戴者的神勇程度,也是对勇士的物质犒劳。
  冷兵器年代打打杀杀,一仗下来不死即伤。侥幸生还者骨断筋折、鲜血淋漓、衣衫褴褛。战事一停,战争组织者——通常是国王,马上给参战者披上整匹的新布,用以包扎伤口、遮蔽裸体。随之又在布匹下面拴上大坨金银,让勇士回家养伤过日子,以此昭示王者的权威、财富和人情味儿。这些披红挂彩的布匹和捆绑的金银,就是最原始的勋带、奖章。
  随着社会进步,战事频繁,军服左上角的有限空间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勋章。为避免众多勋章挤在一起磨损、丢失、彼此干扰,坚硬的贵金属自伤或扎伤他人,人们开始摘掉坚硬的奖章,只戴柔软的勋带。再往后,人们又把勋带叠成小方块,固定在军服左上角,以此显示往日的荣耀,这就是“张军长”、“李军长”军装左上角闪光的“小花格子”——“略章”或者叫“略表”。只是“张军长”、“李军长”都是内战英雄,尽管“双手浸满人民鲜血”,可从没跟洋人干过仗,所以胸前的略表不表也罢。
  勋章、略表挂满隆美尔的整个前胸,谁也不会注意隆家老宅里一幅阔不盈尺的隆美尔照片,以及镜框右下角枯黄的草编物。我开始也是一扫而过,以为不过是秫秸、麦秆、稻草之类的工艺品。可凭多年的习惯,还是用Canon数码按了一张。想不到这个简朴的“草编物” 竟出自小隆美尔之手。它就是著名的雪绒花(Edelweiss),生长在雪线以上的阿尔卑斯山上,只有经过山地训练的勇敢士兵才能摘取。我把这朵干枯的雪绒花看作是儿子授予父亲的勋章,其荣耀不亚于威廉二世的“蓝马克斯”。
  隆美尔的功绩如此显赫,乃至当他涉嫌刺杀希特勒的“七二○事件”,就连希特勒本人也不敢像对待其他“叛国者”那样把他交给人民法院。隆美尔被希特勒秘密处死后,隆美尔夫人的讣告言简意赅,念念不忘隆美尔的那些勋章:
  讣 告
  1944年7月17日身受重伤之后,我心爱的丈夫,他儿子最忠实的朋友,亲属们敬爱的兄弟、姐夫和叔叔不期暴卒,享年五十三岁。
  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荣誉团骑士,嵌有钻石、剑、橡树叶的骑士级十字勋章的佩戴者,曾被授予光荣负伤奖章以及其他各类崇高荣誉。
  他毕生为祖国效力。我们全体家属对他致以深切的哀悼。
  隆美尔是唯一一个两次世界大战都获得最高荣誉的德国将领:功勋勋章“蓝马克斯”和带钻石、剑、橡树叶的骑士级十字勋章。他的一生近乎完美:节俭、忠诚、勤奋、渴望承担责任。他追逐荣誉、热爱女人。就在诺曼底登陆前夕,还离开前线到巴黎给夫人买皮鞋作生日礼物。昔日苗条的小姑娘露茜·莫琳已经变成仪态万方的隆美尔夫人,比元帅效忠的第三帝国还要霸道。
  据隆美尔家的朋友回忆:“元帅夫人拥有支配元帅的绝对权力……看着元帅那样大惊小怪地围着夫人转,让人觉得实在有趣……到头来露茜的性情竟变得有点像泼妇了。倘若她讨厌某个女人,她的朋友也必须把那个女人排斥在外。”
  1944年,隆美尔担任B集团军司令。由于隆美尔夫人和高斯夫人发生口角,隆美尔竟然解除了高斯的B集团军参谋长职务。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隆美尔在家为妻子过生日。
  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多次称赞隆美尔是“一位非常有魄力、有才干的敌手”。老爷子说着说着就热血沸腾:“提到隆美尔,我总忍不住要说好话。我为此得罪了一些人,他们反对承认敌将的任何优点。这种坏毛病就是众所周知的党性立场——它与打赢战争、持久和平的精神格格不入。”
  据说当初蒙哥马利被外派阿拉曼,曾经推诿再三:“他可是隆美尔呀!”能把大英帝国的阿拉曼子爵吓到这个份上,也只有戴“蓝马克斯”的隆美尔。
  笑眯眯说英语的“蒙蒂”、“艾克”靠二战起家,赏千金赐万户侯。前者担任北约陆军司令,后者当选美国总统。尽管英雄不问出处,可他们起家时都躲着隆美尔,还说过诸如“打死一切德国人”的纳粹语言,更甭提粗话满口的巴顿和说俄语的朱可夫。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4)

  
唐师曾和隆美尔的独子在隆美尔家中。
  反观一脸残酷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即使拿到放大镜底下,也找不到类似的反人类语言,这位最年轻的纳粹元帅始终没有加入纳粹党。连他的敌人都尊敬他有绅士风度:善待战俘,尊重黑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处死政治犯的命令嗤之以鼻……
  1992年我参加阿拉曼战役50周年纪念活动,文质彬彬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把隆美尔的“Krieg Ohne Hass”解释成“War Without Hate(没有仇恨的战争)”。这句话又被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翻译成阿拉伯文,高悬在在阿拉曼战争纪念馆。剑桥大学教授利德尔·哈特上尉称赞说:“隆美尔的战争观危险、迷人而带孩子气,他把战争看成比赛,军人则是代表各国参赛的选手。”在我老唐看来,作为希腊罗马的最后骑士,隆美尔一开始就和奥运接轨。
  五、我跪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前磕头点地,连抽自己大嘴巴……
  2004年6月15日12:00~13:30,我在隆美尔家有个约会。当我风尘仆仆从法国普罗旺斯赶到德国斯图加特时,为我打前站的王科一见面就郑重警告我:与大清皇帝看太阳估算时辰的传统不同,德语民族历来时空有度,火车正点得可以对表。他抱怨中国人只知道购买斯图加特的奔驰、保时捷,可从不注意戴红帽子的铁路工友手腕上的SINN手表。在这里与人约会迟到5分钟固然不行,可提前5分钟也肯定被拒之门外。
  听到这儿,我忍不住亮出两只精准的瑞士表: 大铁表TAG Heuer1990年购自巴格达,以潜水闻名,广告说它“压力之下,毫无惧色”;另一只Breitling是CCTV沈铭送我的生日礼物,是美国航母飞行员F-18A的制式装备,专为精确制导下狠手设计。
  看到我捋胳膊挽袖子得意之极,王科当即予以迎头痛击。他说除了“时间”之外,我的“空间”也必须和德国接轨。这当头棒喝立马让我英雄气短,因为自幼家贫人丑,长这么大还从没弄过西装领带。尤其是这次刚从医院逃出来,浑身上下还是“唐僧取经”去印度的喜马拉雅行头。王科见状马上吩咐太太把我皱巴巴的JEEP衬衫扒下来熨烫一番,又用一条斯图加特“BOSS鳄鱼皮”换下我腰间的共和国卫队武装带……最后找来一条花花绿绿的领带拴到我的脖子上,牵牛般拉到镜子前,端详再三,这才开上大奔驰,赶往斯图加特Eduard的隆府。
  听说希特勒生怕外交场合失礼,在外宾面前特别重视仪表,经常问手下,自己是否需要戴黑领结、穿燕尾服。签署《慕尼黑协定》后德英关系一度缓和,可由于张伯伦在哥德斯堡(Godesberg)对希特勒不够尊重,英国贵宾会见元首时穿着欠妥,引得希特勒勃然大怒。他当场召见英国驻德大使韩德逊(Henderson):“要是你们英国人再敢衣衫不整地见我,我就让德国大使穿着睡衣去见你们国王!”
  徘徊在绿树掩映的隆府门前,我越发变得胆战心惊,这可是举世公认的名将之家,小隆美尔还是制造奔驰、保时捷的斯图加特市长,法国外籍军团司令……原以为隆家一定也像其他名人故居一样,门口立着制式塑像,可这里连半个泥人儿都没有。静悄悄既无传达室,也无警卫班,整个隆府仅是一座旧民宅。
  我在正午12:00准时按下门铃,应门的正是曼弗雷德·隆美尔本人。与我们西装革履、领带背头的一本正经截然相反,这老兄披了一件深蓝色的抓绒衫,酥胸半掩露出里面的黑背心。下身是松松垮垮的大裤衩,雪白的大毛腿又粗又壮,踩在柔软的拖鞋里。一米八几的大块头儿,慈眉善目就像无锡的惠山泥娃娃。看到我脖子上的Canon相机,老人家眼光一亮,又憨笑一声:“一会儿照相,千万别照我下半截儿。” 地道的伦敦口音,原来在英国得过政治学博士学位。
  小隆美尔的地道英语让我不由黯然神伤。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原本是“英语”、“德语”的大决斗,其他各民族充其量只是挖战壕、出苦力的配角。不久前,我应邀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会,奥马哈滩的主席台上既没有中国人,也看不见中国旗。遥想当年反法西斯全球大混战,蒋介石身为“中国战区总司令”,他和副总张学良都信基督教、用罗马法律、请英语顾问,连延安的毛泽东都和斯诺、斯特朗交朋友。中国军队超过千万,远征越南、缅甸、北印度,影响紧排在美、英、苏三强之后。由于站队正确,好不容易胜利一回。可还没等日本投降,炎黄子孙先自己窝里反了。一场内战“消灭了800万蒋匪军”,既没割到地,也没赔着款。
  为此我跪在《开罗宣言》的米纳豪斯、《波茨坦公告》的采茨丽恩霍夫前磕头点地,连抽自己大嘴巴,怪自己不肖,没看好祖宗传下来的大好河山。惹得一帮老外围观、报警,非要把我扭送附近的疯人院。
  我历来敬畏英语民族的聪明狡猾,他们信希腊哲学、读犹太圣经、用罗马法律,追求盎格鲁-撒克逊的自由、人权。自从1865年以来,说英语的内部就没动过枪,只靠简明的英语解决各种纷争。走遍世界,有谁见过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相互开战?只看到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系,成年累月地肃反、运动、打内战,整天自己人干自己人。
  当年丘吉尔、罗斯福一次会谈定天下,现在小布什、布莱尔一个电话定中东。还不算里根、撒切尔穿一条裤子攻占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梅杰、克林顿合伙算计卡扎菲的利比亚……说英语的替天行道,只打不说英语又不便沟通的德语、日语、意大利语,朝鲜语、汉语、古巴西班牙语、越南语、伊朗波斯语、阿富汗乌尔都语、中东阿拉伯语……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5)

  六、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对死亡冷静之极。
  1928年12月24日平安夜,曼弗雷德·隆美尔出生在斯图加特隆美尔老宅,出生后随父驻防德累斯顿、维也纳、波茨坦。这段时间父亲很不如意,一战期间26岁就晋升上尉,获蓝马克斯后遭人嫉妒,原地踏步一蹲就是14年,是全德军“最老”的陆军上尉。我趁机向老人套磁,说我也因海湾战争破格晋升……至今也“一蹲就是14年”,是全中国“最老”的主任记
  者。现而今病病歪歪与儿子隔山相望,真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曼弗雷德闻言兴起:“我父亲坚持送我进最好学校,学法语、拉丁语,还有数学。父亲说德国需要数学,不厌其烦地教我。可我的数学一塌糊涂。直到我任州财政部长才重读数学,当上市长才成绩优秀。可惜我小时候不懂父亲的一派苦心,否则也许能做更多的事。”“父亲一直希望我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一个伟大的英雄,一名出色的数学家。可我让父亲的三个希望全都落空。”
  曼弗雷德很小时候,隆美尔就给他画了一幅战争素描,房屋倒塌、森林凋敝,遍地是支离破碎的动物尸体。作为残酷战争的亲历者,他把战争归罪于统治阶级,倾向国家社会主义。为培养儿子的慈悲心,隆美尔鼓励曼弗雷德用莴笋叶养兔子。
  曼弗雷德七岁,隆美尔就开始教他骑马。孩子太小,腿太短够不着马镫,隆美尔就把曼弗雷德双脚绑到马镫皮带上。不料军马挣脱缰绳开始狂奔,皮带拖着曼弗雷德的一条腿跑了一百多码。头上摔了一个大血口子,隆美尔当即吓得面色如土。他在曼弗雷德手里塞了一枚德国马克:“如果你妈问起头上的伤口,就说是自己从楼上摔下来的。这枚硬币是对勇敢者的奖赏!”
  回到家里,隆美尔用碘酒给曼弗雷德清洗伤口,疼得曼弗雷德哇哇大哭。老狐狸不由大发雷霆,命令曼弗雷德把那枚“勇敢奖赏”退回来。可曼弗雷德天生继承父亲的吝啬、精明,也像老狐狸一样珍视荣誉,早把隆美尔颁发的“勇敢奖赏”藏了起来。
  “要勇敢并不难,只要克服第一次的恐惧就行了。” 曼弗雷德8岁时,隆美尔开始教他学游泳。“我发现自己像玩游戏般跟着父亲走到波茨坦的游泳池边,我抓着父亲的手,另一只胳膊夹着一个很大的橡皮游泳圈。父亲让我爬上跳板的顶端,直到命令我往下跳时我才发现,理论与实际间的距离实在太大。父亲把所有学员都召集起来看着我。我说:‘我不想跳。’父亲问我为什么?我朝着他大声喊:‘因为我珍惜我的生命。我不会游泳。’父亲提醒我,我带着游泳圈呢。‘如果游泳圈炸了怎么办?’我这样问。父亲涨红了脸:‘万一那样,我会跳下来救你的。’我指着他的靴子说:‘可你穿着马靴呢!’父亲回答说,如果有必要,他会把靴子脱掉的。我悻悻地说:‘你现在就把它脱掉。’父亲环视了一下他的学员,拒绝了。于是我也拒绝了,从跳台的梯子上一步一步走下来。”
  曼弗雷德“与父亲最后一次散步是1944年10月14日,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父亲的参谋艾丁格上尉,他是斯图加特著名的的园林建筑师,我们两人才是父亲临终最后见到的亲友。”
  中午12:00,一辆黑色“本茨700K”(Mercedes 700K)停到隆美尔家大门口,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将军和希特勒的侍卫长梅塞尔将军晋见隆美尔元帅。他们和隆美尔在书房谈了一会儿,隆美尔出来时脸色灰白。
  “希特勒以叛国罪起诉父亲。可慑于父亲威望,不敢把他交给人民法庭。父亲可以选择服毒,如果接受,家庭免受株连,不追究战友同事,柏林还可以为他举行国葬。”
  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对死亡冷静之极。他穿好皮大衣,戴上帽子,拿起元帅杖,又习惯地抓起钥匙,犹豫一番后,塞到曼弗雷德手中。
  “父亲对我说,他可能今天就要死去。在阴谋者名单上,父亲似乎是内阁总理。”“我陪父亲走出家门,有辆车在等着父亲。房子已被包围。” 隆美尔走出房门就再没回头。
  20分钟后,乌尔姆的瓦格纳医院给隆家来电话,说隆美尔元帅死于脑溢血。接电话的曼弗雷德时年15岁。
  “1945年,作为一名战俘,我在雷德林根接受了审讯,一个法国士兵问到父亲的死因。当时我还只有16岁,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拒绝接受‘被迫自杀’。一个人既然被迫,就不是自杀。我不喜欢自杀(suicide)这个词。我倾向‘自愿受死’,尽管在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
  七、隆美尔问:投降或坐视苏军占领柏林,哪个对德国更好?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连海外的隆美尔也毁在女人身上。
  刺杀希特勒的“七二〇事件”败露后,牵连出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B集团军群参谋长一直是高斯将军,隆美尔夫人因与高斯夫人失和,遂怂恿隆美尔用老乡斯派达尔取代高斯中将。可隆美尔做梦也没想到,斯派达尔是密谋集团的核心人物,想借隆美尔的军中威望,刺杀希特勒并取而代之。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6)

  斯派达尔一进去就全盘招供, 而且想到谁咬谁,专拣个儿大的。加上给希特勒安炸弹的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也是隆美尔的老部下,这一切让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以往被隆美尔得罪的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墙倒众人推,唯恐隆美尔死不成。那帮被隆美尔斥为“心肠狠毒、冷酷、圆滑、穿红裤子”的总参同事,早就巴不得亲手把隆美尔钉死在棺材里。最终谋杀主犯斯派达尔坦白从宽,活到战后,还靠宣讲“隆美尔领导他刺杀希特勒”荣升西德陆军总长、北约中欧地面部队司令。
  早在1936年9月,纳粹党纽伦堡集会,就是女导演勒妮·瑞芬施塔尔拍摄《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Will)》那回,辉煌之后的希特勒突发奇想,要隆美尔阻断跟在身后的欢迎车队,微服出访。隆美尔立马在十字路口停了两辆坦克,把拍马屁的部长、将军、州长全堵在后面,一举把能得罪的全得罪了。
  1939年9月,德军攻占波兰最后一个要塞格丁尼亚,希特勒到一线视察,由于街道狭窄,隆美尔再次实行交通管制:“只有元首和警卫可以通过。其余车辆一律原地等待!”飞扬跋扈的党魁鲍曼一再大喊“我是马丁·鲍曼!”可隆美尔却不为所动。当众出丑的鲍曼涨红了脸,等了整整五年,以希特勒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判隆美尔死刑。
  1944年,隆美尔出任B集团军群司令(辖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后,至少两次劝说希特勒与西方和谈,挽救众多的无辜生命。据曼弗雷德介绍:“早在阿拉曼战役时,希特勒就反复下令不许后撤,然而考虑到对士兵负责,都被父亲拒绝了。”“在诺曼底前线,有10个党卫军装甲师归父亲指挥。他直接去找党卫军上将迪特里希、豪森,问他们‘投降或坐视苏军占领柏林,哪个对德国更好?’两人齐称:‘您是我们的长官,我们永远跟随您。’”这让一向带兵如子的的隆美尔动了感情:“如果必要,我会开放西线!”
  只有隆美尔的威望才敢说“开放西线”。一旦开放,盟军3~5天内就能占领鲁尔,使战争提前10个月结束。从这时到1945年5月8日德军投降,共有270万德军阵亡,相当1939年~1944年夏天德军牺牲数目的总和,这还不算损失更大的盟军。
  隆美尔与行刺希特勒的“七二〇事件”毫无关系。行刺的前3天,他还乘车视察诺曼底。两架英国喷火式飞机炸翻了他的座车,隆美尔颅骨破裂,颊骨粉碎,医生说他的左眼可能失明。当时他军装口袋里还有一份写给希特勒的请愿书,以B集团军群司令身份,恳请挽救德国。
  “父亲是一个职业军官。10万精兵组成的德国军队从不介入政治活动,他们既不入党也不选举。这是魏玛宪法的核心原则,以此防止类似南美国家的军事政变。当军人为一个民主政体效力时,‘服从’、‘勇敢’、‘纪律’都被誉为美德。可政府一旦被国家社会主义所控制,军人的美德就被打上问号。父亲从未以服从命令推托责任,他自始至终都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在一个民主政体里,‘悄然判罚’是很困难的,可是在专制国家就在所难免。让我们一起巩固民主政治吧!不论何时,都要杜绝任何可能背离民主原则的美丽诱惑。”
  八、哪儿老呀!像您这个年龄,在我们那儿专管大事!
  曼弗雷德14岁起在空军服役,后被勒克莱尔的法军俘虏。出狱后继续读完中学,在图宾根大学主修政法,在英国获得政治学博士。历任《德国城市报》记者、总编,1974至1996年任斯图加特市长,兼任德国联邦市镇议会主席等职。
  曼弗雷德骨子里是一个低调、害羞的老人,他自称一事无成,现在老了。我说哪儿老呀!像您这个年龄,在我们那儿专管大事!听到我的话老人嘿嘿乐了:“幽默不是罪过,而是一种德行。你们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国度。”我说是啊,您说不定能当领导人呢。中国历来喜欢德国,道德、品德都是好词。中国人眼中的德国货都绝对一流,比如马克思……“我最喜欢听别人说德国好!”曼弗雷德打断我:“我去过北京、南京、上海、西安、南京、桂林……哦……还有斯图加特。”
  曼弗雷德富有演说天才,任斯图加特市长22年共演讲5000多场。他挥动大毛手给我表演:“最后一次竞选市长,他们说我年龄大。我立即用数学予以回击:‘以我的年龄,马上就要消失了。你们选我只需要负担1/10的退休金,可你们选那个比我年轻得多的先生就得多支付他3/10的退休金。’选民一听我省钱,就都把选票投给我了。你看!父亲教我的数学全用上了。我靠数学当了财政部长,斯图加特市长。这全得感谢我父亲。”
  当年隆美尔出版《步兵攻击》不仅惊动希特勒,连美国的小巴顿都奉若圣经,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年。1976年,斯图加特税务局归还隆美尔的税务档案,发现隆美尔用数学知识合法避税,他要出版商每年只从版税中给他提一万五千帝国马克,其余累计利息,以一万五千帝国马克申报税务。
  曼弗雷德不仅继承父亲的数学天赋,在人际交往上更高一筹。他提出的“市政府哲学”超越党派,奉行各党派共同执政。基于普遍的人权原则,他力排众议,把公认恐怖组织的“德国红军”领袖拉德尔安葬在斯图加特公墓,理由是 “所有仇恨,都必须在墓地终止。”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7)

  曼弗雷德还是记者、律师、作家:“一个市长整天埋头于行政事务,想的都是面包,可面包一定变成屎。我是政治家,也是一个诗人。政治是理性,诗人是和感性的月亮女神亲吻。西门子洗衣机Siemens、根德电视机Grundig、大众汽车VW加剧过去、现实、未来的各种矛盾,把世界弄得一团糟。可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地球。我们无法抗拒过去,我的心在流血,我在用情人的情感倾诉、怀念过去。”
  曼弗雷德已经出了14本书,有《告别懒人国》、《把德语弄得乱七八糟》、《小隆美尔箴言录》、《小隆美尔诗集》、《有限的可能性》、《小隆美尔政治学辞典》、《小隆美尔笑话全集》、《回忆录:笑谈过去,雨过天晴》、《德国人的彷徨》、《政治家和政治》、《感动世界的是什么》、《批评与真实》……内容涉及经济、历史、政治、哲学以及施瓦本地区的幽默笑话。他送给我几本新作,书中插图都是他自己亲笔画的。他说席勒的诗太长,他的诗都短,“作为诗,短和清楚十分重要。”
  九、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
  隆美尔家客厅摆满了涉及隆美尔元帅的二战书籍,我那本对元帅充满敬意的《我钻进了金字塔》也混迹其中。书柜右上角挂着小朱可夫赠送的朱可夫像片,黑白相纸已经泛黄,有朱可夫的亲笔签名。蒙哥马利的照片来自蒙哥马利的儿子小蒙哥马利,他是曼弗雷德的好朋友,在英国留学时的同学,现在是伦敦的工程师。
  书柜中还有一张十四寸彩色全家福,一家十多口挤在一起其乐融融。正中一个干瘦的小老头面露凶光,曼弗雷德说这就是小巴顿的儿子小小巴顿,曾经官拜陆军少将,后来金盆洗手成了电影导演。我从书柜中取出照片仔细端详,果然在小老头儿的身后找出巴顿将军的半条马裤。越南战争司令威廉·韦斯特摩兰曾经报告,小巴顿的儿子在越战开飞机失踪;马格南战地记者菲力普·戈列夫斯看到小巴顿的儿子玩弄一块越共的骷髅头……可我不敢肯定这几个小小巴顿和电影导演是否同一个人。曼弗雷德的箴言是:“为人掘墓者,必为自己掘墓”,
  我问曼弗雷德平时谁照顾他的起居生活,他挥挥胳膊:“理论上我和夫人互相照顾。可一般德国男人在生活中影响微弱,而我在家里没有丝毫地位。”我听得不由一阵心酸,恨不能自己立刻变成女人来照顾他。
  曼弗雷德身后堆着许多火车、铁轨,这是外孙们的游戏玩具。他和夫人生有一个女儿,女儿又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家住得不远,偶尔会过来照看一眼,外孙们经常跑过来给曼弗雷德捣乱,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我们小时候都讲规矩,现在的孩子却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现代人总是永无止境地制造不幸,我接电话时经常被他们乱丢的玩具绊倒。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听任孩子整天地看电视。可电视机还不能用来打死蚊子之前,就不能取代报纸。”
  “现在的新闻也变得迫不及待,总把明天的事情写进今天的报纸里。巴登人喜欢美酒、景色,善于享受人生;而施瓦本人节俭、吝啬,是最典型的商人。现在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不需要的,其实人最缺乏的是人生经验。在你等火车之前,首先要确定那里是否铺了铁轨。我喜欢把生活阅历、观点、智慧浓缩在小书里。可是孩子们说,住嘴!爷爷,你又聋又看不清东西,既走不动路,也不会说话。你对现在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你是一个大傻子!爷爷的父亲是坦克将军,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坦克是什么东西。”
  “每个人都在和自己过不去。是基督错了?还是每个人都是基督!他们自恋,赞美自己,想代替主。我们都没有我们的父亲名声大,我们不是将官、不是校官、不是尉官、不是士官,甚至我们连列兵都不是。希特勒说列兵都该杀,因为他害怕有人像他那样列兵变司令。我们什么都不是,可我们制造了和平。”



刺杀希特勒(1)

  刺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等五人在我站的位置被处决。
 
  一、1944年7月20日,一枚炸弹在德军东线司令部定时爆炸
  德国国防部紧邻埃及、印度、意大利、日本……友邦大使馆,二战曾为国内驻防军总部,现在的门牌是施陶芬贝格大街13号。当年阿拉伯人和圣雄甘地都想靠德语势力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不料德国战败,阿拉伯人的圣城变成犹太人首都,圣雄甘地也因“非暴力不合作”身陷囹圄。井冈山红军的李德、蒋介石的赛克特、法肯豪森、中华民国兵工厂都是德国原装,淞沪抗战的87、88、36德制师和一排长蒋纬国也都是德国毕业。伊拉克巴比伦的“伊什塔尔门”至今保存在柏林博物馆,国宝季羡林的印度学问也是在哥廷根大学修炼的。德语民族曾经对盎格鲁-撒克逊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两次打败德国的约翰·潘兴、艾森豪威尔也都是德国移民的后裔。
  威名远扬的柏林国防部大门四开,既没有“军事禁区”标识,也不见哨兵、武警,甚至连个保安都没有。办公的德军自由进出,看到我身材胖大肩背两架Canon照相机,还主动退后为我让路。这里原来叫本德勒建筑群(Bendler Blocks),院内铺着古罗马样式的花岗石块,拳头大小的碎石整齐划一、密密麻麻,每块都是边长10cm、高20cm的四棱锥,深深楔进夯实的地基里,就像一个个倔强刻板的德国兵。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我的大吉普“米奇林245”轮胎碾过的开罗、德里、巴格达、耶路撒冷、纽约、巴黎、伦敦、罗马……乃至云南的滇缅公路,到处都有“磐石筑路”的罗马遗风。花岗岩编织的“磐石路”不仅禁磨、耐晒、渗水、防滑、抗冲击,还能满足某些地区经常把道路开膛剖肚的特殊爱好。石块路面就像我儿子亚述的LEGO积木,可以随时从地里拔出来,挖沟刨土、埋管布线,完事之后再原样拼回。既节省进口改性沥青的美金欧元,也匹配当地领导日新月异的无计划经济。
  院子正中的菩提树下,站着一个比我还高的黄铜像,光头赤脚、五体下垂,迎风立在空地里,就像从地里钻出来的大石头。铜人浑身上下裸身露腹、一丝不挂,唯一覆盖物是紧缚双手的冰凉手铐,细长的手指紧攥双拳,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铜像右前方2点钟方向的墙壁上挂着一块一米见方的铜牌,用阳文刻着“HIER STARBEN F?R DEUTSCHLAND AM20.JULI 1944(1944年7月20日在此为德国献身)”。再向下有五行小字:
  陆军大将路德维西·贝克(注:驻法司令、陆军总参谋长、一级上将)
  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注:德国国内驻防军副司令、二级上将)
  陆军上校克劳斯·格拉夫·申克·冯·施陶芬贝格(注:德国国内驻防军参谋长)
  陆军上校奥尔布赖特·利特·摩茨·冯·奎尔恩海姆(注:施陶芬贝格的助手)
  陆军上尉沃尔纳·冯·海符腾(注:施陶芬贝格的副官)
  1944年7月20日12时42分,一枚炸弹在德军东线司令部——普鲁士拉斯滕堡的“狼穴”定时爆炸,24名与会者4人死亡、3人重伤,希特勒头发烧焦,右臂出血,左掌擦伤,双耳鼓膜严重受损……国社党政府旋即逮捕7000多人,其中4980人惨遭处决。这墙上留名的五名军官只是被处决者的千分之一,60年前的“七二〇”当夜,这五条汉子在我驻足的大墙下被执行枪决,为首的施陶芬贝格伯爵年仅36岁,留下娇妻和两个儿子。
  为世界制定规则的丘吉尔把刺杀希特勒的“七二〇”说成狗咬狗,按《大英百科全书》“出于政治目的,对个人、组织、政府实施莫测暴力”的定义,施陶芬贝格伯爵绝对属于恐怖分子。战后首任西德总理阿登纳拒绝资深外交官科尔德进入内阁,“政府雇员秘密参加抵抗运动等于欺骗人民政府。”隆美尔元帅的独生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是英国政治学博士,他在家中接受我的采访时,坚决否认其父和谋杀有任何牵连。直到60年代,还有半数德国人把施陶芬贝格看成叛国者。就连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也说“不要把七二〇事件的参与者看成英雄”,因为他们破坏了德国人忠于职守的一贯传统。
  有一个故事,说某德军连长在湖边操练部队,命他们朝湖的方向齐步走。刚刚下令,就跑来一个传令兵。等连长读完命令回头寻找部队时,整连人马已不见踪迹,全都消失在湖水里。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了最近一件事,说柏林邮局接到一封60年前“寄自英国T先生”的明信片,地址是“柏林,帝国大厦,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收”。 明信片的正文称:“亲爱的元首:我非常喜欢您,我是您最好的朋友,是国社党、党卫军。谢谢您昨晚来看我……我的生命和所有金钱都归您。”德意志邮局自认无权干涉通讯自由,邮局的唯一职责是送达每一个邮件。他们先在明信片上盖戳“邮件地址有误”,又把正确地址“柏林,11011,德国国会大厦”填写清楚,最终寄到了德国国会。只有这种顽石般的性格才能制造莱卡(Leica)、奔驰,就像施陶芬贝格大街13号院子里铺路的花岗石块。
  二、施陶芬贝格四次身背炸药试图行刺
  北京市政协主席沈仁道在北大教书时开过《西方政治制度》,说无恒产者无恒心,流氓乞丐饥肠辘辘揭竿而起,却连十二月党人妻子的觉悟都没有。《五月槐花香》中范五爷是金戈铁马的铁帽子王爷,他活着没给祖宗增光,死也要死出个人样来。据说张铁林皇帝演得好正是身为旗人之后,信洋教入英国籍,兼容并蓄吸收了盎格鲁-撒克逊的贵族味。



刺杀希特勒(2)

  1907年11月15日,陆军上校克劳斯·格拉夫·斯申克·冯·施陶芬贝格伯爵(OBERST CLAUS GRAF SCHENK VON STAUFFENBERG)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小城耶廷根。根据德国传统,这一长串名字分别代表他的本名、教名、父名、祖父名……其中“冯(von)”及其后面的短语,表示他伟大祖先的封邑或家族的最初来源。
  如,陆军上将“飞毛腿”卡尔·海因茨·威尔海姆·冯·古德里安,意思为是“飞毛腿
  ”卡尔是古德里安地区大地主海因茨的儿子、威尔海姆的孙子。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利施,是迪特利施地区的贵胄之后。至于说西班牙语、法语的贵族也大抵如此,海湾战争爆发时的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是德奎利亚尔地区的佩雷斯。夏尔·戴高乐(Charles-André-Marie-Joseph de Gaulle)是来自高乐地区的夏尔。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干脆把封邑当成自己的大名,这一点与日本人指地为姓的“山口”、“田中”、“渡边”、“松下”极为相近。只是日本和我国都把祖籍、祖宗放在姓名的最前面,与希腊、罗马、阿拉伯人的命名习惯正好相反。
  冯·施陶芬贝格伯爵的父亲是符腾堡王国的将军,母亲是普鲁士军队改革家——格耐森瑙元帅家族的女伯爵。各国贵族都以封地生身立命,祖茔祠堂、旌旗族徽。施陶芬贝格家族相当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列祖列宗多是教堂主持、政府官员和高级将领。
  施陶芬贝格自幼在符腾堡的王宫内长大,在劳特林根古堡接受私塾教育。和他形影不离的还有比他大两岁的双胞胎哥哥,兄弟三人互相影响,对自家的精英血统自豪之至。多少年后,他和双胞胎哥哥都成为贵族军官,其中一位哥哥还是“七二〇”刺杀希特勒的幕后主使。
  1918年,在布尔什维克的影响下,德国发生效法苏俄的“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带着俄国皇后流亡丹麦。施陶芬贝格全家认为是革命者出卖了德意志,对取消帝制痛不欲生,“德意志帝国不能就此沉沦……总有一天要重新崛起。”
  1926年,施陶芬贝格加入历史悠久的第17 骑士团(斑贝格),随之考进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施陶芬贝格品学兼优是全校闻名的优等生,毕业后回“斑贝格”任骑兵少尉,成为一名“帝国骑士团”军官。
  欧洲骑士(knight)都有高贵纯正的血统,七、八岁起开始给父亲当随从,然后到父亲的领主家服务,直到作战合格后获得骑士头衔。马耳他骑士还必须出具家谱,证明自己至少与16位骑士有血缘关系。然后就贫困、贞洁、屈辱、服从四次宣誓。类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贫困宣誓把自己财产的3/5献给骑士团;贞节宣誓不好色不奸淫;屈辱宣誓要给穷人连洗三次脚;服从宣誓永远对主人绝对服从。
  1933年,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大选获胜,倡导所谓“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给仇恨魏玛共和国的帝国军官提供了用武之地。施陶芬贝格完全被希特勒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加入罗姆的冲锋队,坚信只有国家社会主义能够救德国。他主动到柏林军事学院进修现代科技,到第6豹车(坦克)旅下基层带兵,最后擢升总参谋部,在复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路飚升。
  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国社党开始打砸抢,这让贵族出身的施陶芬贝格十分震惊。身为帝国军官,施陶芬贝格既想通过战争收复失地,也为希特勒的歇斯底里暗自担心。1939年波兰战争爆发后,他以职业的眼光审视希特勒的战争决策,认为,接连攻打波兰、法国,一年后又进攻苏联,是在“滥用日耳曼人的优秀军队”。 “军人的首要职责是打赢战争,凯旋后还必须清除家中瘟疫(注:希特勒)。”
  1943年初,施陶芬贝格奔赴北非突尼斯战场,在隆美尔非洲军团指挥一个装甲师。1943年4月,他在战斗中失去左手两个手指和整只右手,左眼重伤,右眼破裂完全失明。由于无法在野战部队继续服役,施陶芬贝格奉调回国,在柏林负责国土卫戍防务。
  转战世界使施陶芬贝格眼界大开,变得胆大心细、无所畏惧,他主动找柏林高层“反对派”共商大计,他们密谋采取极端行为——在肉体上除掉希特勒。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后,德国面临两线作战,严酷的战局促使原本犹豫不决的施陶芬贝格加紧行动。只有除掉希特勒才可能与西线盟军媾和,尽量争取“有条件和平”,避免无条件投降带来的割地赔款。
  1944年7月1日,施陶芬贝格出任国内驻防军总长,凭着彪炳的战功,他可以轻易接近希特勒。在1944年7月短短的二十天里, 6日、11日、15日、20日,施陶芬贝格四次身背炸药试图行刺,只有最后一次——“七二〇”得了手。
  四、“七二〇”行刺得手
  1944年7月20日,8:00,施陶芬贝格从柏林乘一架JU 52飞往德军东线司令部——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 “狼穴”。他在牛皮公文包里放了三件东西:两枚重1950克的炸弹,一个定时引爆装置和一件新衬衫。
  11:00,施陶芬贝格准时到达狼穴,一位接待施陶芬贝格的副官发现他的皮包非常重,可施陶芬贝格神态自若:“我们有很多事情要谈。”由于希特勒要在下午紧急会见墨索里尼,原定15:00的军事会议临时提前到12:30。



刺杀希特勒(3)

  只有左手三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用残存的三个手指和半截右臂紧张地组装炸弹。盛夏30度高温加上过分紧张,密不透风的厕所使施陶芬贝格汗流浃背。在希特勒副官的催促下,他不得不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匆忙换下湿透的衬衫,夹着装有炸弹的公文包匆匆走进会议室。
  12:35,24名与会者全部聚齐,施陶芬贝格把炸弹放到距离希特勒两步远的桌子底下。
  两分钟后,陆军副总长豪辛格将军开始汇报东线战况,希特勒和与会军官洗耳恭听。施陶芬贝格盘桓须臾,趁机溜出会场。一位军官伸腿碰到施陶芬贝格放在希特勒脚下的公文包,这位军官出于礼貌,随手把它挪到桌子腿的另一边。
  施陶芬贝格驱车迅速驰往“狼穴”大门,门卫碰巧与施陶芬贝格烂熟,当即命令哨兵给尊贵的残疾上校开闸放行。在去机场的路上,施陶芬贝格把剩下没用的炸弹抛出车窗。他确信,一枚炸弹足以使希特勒粉身碎骨。
  施陶芬贝格随即通知柏林启动《瓦尔基里计划》,以此剥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瓦尔基里是北欧主神沃丁(Wodin,星期三之神)的婢女,也被称作女武神,她们成群结队在战场上空飞舞,专向那些该死的坏人索命。《瓦尔基里计划》假托动员卫戍区镇压国内骚乱,组织1000名骑兵控制柏林城,准备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
  “狼穴”爆炸过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水泥屋顶掀塌一半,地上炸出一大坑。由于施陶芬贝格手、脚、眼睛严重残疾,三个手指只能启动一枚定时炸弹,缺乏足够的爆炸力。碰巧爆炸的一刹,希特勒正趴到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炸弹,让希特勒躲过这一劫。
  17:00,柏林的党卫队奉命到国内驻防军总部依法逮捕施陶芬贝格。盖世太保以为“狼穴”爆炸不过是施陶芬贝格个人行为,没料国内驻防军严阵以待,反将奉命前来的党卫队一网打尽。与此同时,戈培尔劝说来逮捕他的国防军中尉倒戈。当这个中尉表现犹豫时,戈培尔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想想,你在创造历史。”
  18:00,希特勒发表讲话:“一伙野心勃勃、毫无理智的军官企图弑君篡夺领导权……可天意让我继续为人民服务。”德国人民一片欢呼,施陶芬贝格一时成了孤家寡人。
  19:00,希特勒授权戈培尔博士指挥柏林“大德意志卫戍区”全力镇压叛乱者,武力恢复首都的安定局面。一些参加政变的军官开始左右观望,继而与施陶芬贝格划清界限。前来围剿的“大德国卫戍区”与拒捕的施陶芬贝格在国内军总部展开激战,施陶芬贝格寡不敌众,在交火中负伤被俘。他和其他四名同党未经审判就判处死刑,拖到院子里立即枪决。
  施陶芬贝格在最后一刻还替战友开脱:“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我的主意。作为军人,他们仅仅执行了我的命令。所有责任全由我一人承担。”
  据目睹处决全过程的军人回忆,陆军上校克劳斯·格拉夫·申克·冯·施陶芬贝格伯爵大义凛然,他的临终遗言是:“我们神圣的德意志帝国万岁!” 陆军元帅A·约德尔被纽伦堡战犯法庭绞死时,说的也是这句话。
  五、36岁的残疾贵族军官挺身而出,用残破的生命挽救民族尊严
  60年前,第三帝国的人民法庭判处施陶芬贝格“卖国”,说他在祖国危难之时,从背后捅元首一刀,最终使得东部战线崩溃。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发生“十一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推翻德皇威廉二世,“后方革命出卖前线军队,直接导致祖国的失败。”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客乐认为,即使施陶芬贝格成功杀死希特勒,《瓦尔基里计划》也未必能行,因为当时希特勒威望极高,被当做民族的大救星,举国上下一呼百应。而为世界制定规则的丘吉尔态度强硬,坚持把“七二〇事件”说成狗咬狗,决不可能与德国单独媾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一分为二,美、英、法扶植西德实行自由经济;苏联占领东德埋头建设社会主义。1953年6月17日,东德发生反政府起义,整个欧洲才把“反抗”和“反对派”旧事重提。铁幕外的“自由世界”普遍认为,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不是“民主、法制国家”,根据林肯“人权大于主权”原则,施陶芬贝格以暴抗暴,应该奉为全人类的共同楷模。早在美国内战时期,林肯借口南部诸州侵犯“人权”,首开武装干预先例。1999年5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对伊拉克发表讲话:“如果一个政府迫害人民,同时辩解是自己内部事务时,世界不能袖手旁观。”《大英百科全书》的恐怖定义一经美语重新解释,施陶芬贝格就从“狗咬狗”变成了世界英雄。
  我觉得施陶芬贝格一直对国家社会主义心存好感,积极投身希特勒的“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双手粘满人民鲜血。残酷的战争不仅把他变成瘸腿、单臂、独眼龙,也让他良心发现,不惜铤而走险挽救岌岌可危的德意志祖国。值得注意的是,施陶芬贝格只是以军人政权取代国社党领导核心,与共和国的民主法制风马牛不相及。
  二战结束后,德语民族不仅军事上一败涂地,而且在道义上无地自容。一个贡献了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贝多芬、莫扎特、爱因斯坦、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的伟大民族,怎么会委身一个小市民出身的大独裁者?



刺杀希特勒(4)

  让世界肃然起敬的是,就在全民族追随伟大领袖的狂热年代,36岁的残疾贵族军官挺身而出,用自己残破的生命挽救德意志的民族尊严。如果《瓦尔基里计划》侥幸得逞,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可能提早结束9个月。400万德国人、150万苏军、数十万盟军、几十万集中营囚犯就可能免遭杀戮;德累斯顿、基尔等历史名城也不会被盟军炸成一片废墟。
  2004年7月20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在60年前枪决“卖国贼”的施陶芬贝格大街13号,盛赞
  “这是德国近代史最重要的一天”,“施陶芬贝格是自由、民权与欧洲统一的先行者。”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铁幕不仅创造了茨威格、哈维尔、卡夫卡、米兰·昆德拉……也贡献了贵族军官施陶芬贝格伯爵。柏林市长沃维莱特认为“抵抗独裁从来就不是徒劳的。” 国家电台德国之声(DW)也把行刺说成是“良知促使的起义”,德国电视2台的民意测验干脆把施陶芬贝格伯爵评为“最棒的德国人”。



达豪:集中营之母(1)

  唐师曾在达豪集中营门前。
  一、狱墙,像我这样的笨猪也能一窜而过。
  2005年4月29日,我和我的大吉普开进达豪。整整60年前的这一天,隶属陆军中将“闪电乔”柯林斯第7集团军的157步兵团,和美国最荣耀的“彩虹师”——第42步兵师攻占达豪。42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重大战役,1917年美国参战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42师上校参谋长,一战结束时是42师准将师长。麦克阿瑟一直以42师的兵源结构自豪万分,“西起加利福尼亚,东到缅因州……42师囊括了全美国的进取精神,就像一道彩虹(It is just like a Rainbow)”,所以42师也被称作“彩虹师”或“虹霓师”。
  解放达豪的“彩虹师”意外发现,德意志是一个非常干净、讲究卫生的民族,即使在达豪集中营的犯人囚室,也都装备了抽水马桶。此前,美军根据各种英文报刊传递的官方信息坚信:“达豪是国家社会主义的集中营之母”。其实说达豪是集中营之母有些冤枉,在它之前苏联至少修了23座劳改营。只是日耳曼人干什么都讲究规范、制式,有纲领、有图纸,把集中营都修得像数控机床。
  1933年建立的达豪集中营,是法西斯德国的第一座集中营,这里原来是德国陆军达豪武器试验场。集中营共分为四部分:中间是关押犯人的简易棚式营房;南端是管理处;管理处与营房之间是“点名操场”,这里是每日点名和集体处罚犯人的地方;集中营西北角有一排小平房,就是臭名昭著的焚尸院。与小城达豪毗邻的有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等工业名城。斯图加特以奔驰汽车、保时捷跑车著名,慕尼黑生产宝马轿车、齐柏林飞艇,纽伦堡一直就是全世界的玩具之都。
  作为法西斯德国的第一座集中营,达豪的建筑设计、管理模式、组织运营都为日后其他集中营建设树立了样板。这座“集中营之母”布局呈长方形,看上去横平竖直,很像附近拜仁慕尼黑球队的主场。营区占地上百公顷,四周有和我一般高的围墙,目测估算高度绝对不会超过一米八五。和我们熟悉的宫墙、狱墙截然不同,集中营围墙,建筑材料是我们盖房子用的水泥预制板,高度不到上海租界提篮桥监狱的一半,厚度不及提篮桥监狱的五分之一。
  狱墙顶端装有半米高的带刺铁丝网,我站在地面上伸手可及,要是没有通电,像我这样的笨猪也能一窜而过。围墙每隔80米有一座高高的塔楼,玻璃窗巨大、明亮,看不到鬼子炮楼的射击孔,与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收租院”、“三条石”的阴森恐怖截然不同。
  “集中营(concentration camp)”最初是英国人的发明物,按《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威解释:“集中营”是关押政治犯、少数民族、特殊社团的拘留中心。某些政府出于国家安全、拓荒或惩罚反抗者,通过行政或军事命令将某些特定人群集中拘禁。这些被集中羁押者不是因为个人原因,往往由于从属于某个民族、某个政治组织或某种信仰。这种羁押未经合法起诉,更没有公正的审判程序。
  集中营不是根据《宪法》关押民事、刑事罪犯的普通监狱,不是依据《战争法律》关押被俘军事人员的战俘营,也不是为流动人口提供膳宿的临时收容安置中心。在许多极权国家,特别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为了加强集权统治,设立各种政治集中营、劳改营,它们实际都是秘密警察盖世太保(Gestapo)的特别监狱。
  二、希特勒借“国会纵火案”说事
  与我们熟知的严肃历史记载不同,据美国TIME-LIFE 40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的一家之言,1933年2月27日,来自阿姆斯特丹,半瞎、低能的荷兰人马利纳斯·范德·卢贝在柏林一家酒吧信口开河,借着酒劲放大话,自称要烧了德国国会。一旁的冲锋队闻言不动声色,没有惊动卢贝,而是贴在卢贝身后暗中监视。眼看着半瞎的卢贝摸进帝国大厦,强行脱掉他的上衣当做引火之物放火,待烈焰滚滚、浓烟冲天后,再叫来警察当场抓住赤裸上身的卢贝。戈林接到密报立即赶赴火场,当众宣布:“这是共产主义革命的信号,每个共产党头子都该枪毙!每个共产党议员都该绞死!”
  马利纳斯·范德·卢贝和另外四名共产党一起被送上柏林法庭,其中一名德共党员,另外三位是来访的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及两名助手。连瞎带傻的卢贝在法庭上对纵火案供认不讳。法庭当即宣判卢贝犯有纵火罪和叛国罪,考虑卢贝认罪伏法,态度良好,故从轻发落,由绞刑改判砍头。其他四位共产党慷慨陈词,声明自己与纵火的卢贝毫无牵连,被当庭无罪开释。
  此举让德国人对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另眼相看,误以为只有国社党才是德国的安全保障。在随后举行的全国大选中,国社党威望一路飚升,获得国会608个议席中的288个,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大选后的希特勒成为合法总理,借“国会纵火案”说事,宣布强化首都安定,清洗持不同政见者,光共产党就逮捕了4000多人。他还用冲锋队补充警察加强社会治安,把国家机器变成自己一党专政的暴力工具。
  今天,在德国柏林帝国大厦议会前,树立着几十块乌黑的金属板,每块金属板都一端朝下,插在帝国大厦左前方的雪地里。我粗粗一数,整整70块,每块金属板都代表一名被国社党清洗的国会议员。我用皮手套拂去金属板上的积雪,露出深刻在钢板上的被清洗者姓名、生卒年月、被囚禁的集中营、党派。第一块钢板是“Lotte Zinke,1891年生,1944死,囚禁于Kz Ravensbruck集中营,德国共产党KPD”。第二块钢板是“Johanna Tesch,1875年生,1945年死,囚禁于Kz Ravenshbruck集中营,德国社会党议员”……



达豪:集中营之母(2)

  三、抢着对展板前每一个德国人说:我就是中国人
  1933年,通过合法选举上台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组阁政府,通过各种法令限制其他党派的参政、议政。这一年,德国第一座集中营开始在达豪动工,由希姆莱的党卫军直接管理,用来拘留反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和其他持不同政见者。
  随着法西斯政权逐步稳固,党卫军的镇压范围迅速扩大到抵制政府政策的犹太社团。因为犹太人凭借金融、经济、学术、宗教影响力,不断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极权政策提出质疑、消极抵制。1935年,德国通过《纽伦堡法》限制犹太人的公民权,并禁止犹太人与其他民族通婚。
  1938年德国合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区以后,苏联将芬兰东南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收并,强租汉科港30年。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国占领波兰西部、苏联占领波兰东部,在光天化日之下瓜分了波兰。
  1940年,希特勒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秘密设立“灭绝集中营(Extermination Camp)”,这是国社党集中营制度的登峰之作。“灭绝集中营”以波兰的奥斯威辛、马伊达内克、特雷布林卡最为著名。在某些灭绝营里,如布痕瓦尔德灭绝营,许多新毒素和抗毒素、新外科手术以及人工诱发疾病都在活人身上进行试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集中营遍布全欧洲,集中营里的关押者被强迫当做辅助劳力,他们必须拼命劳动以挣得食物作为工资,改造思想,无力劳动者只有饿死。为免于饥饿,许多人因为劳动过度疲劳而死,被形容为“自然解决”。到二次大战末期,“灭绝集中营”的规模、范围都无限扩大,除持不同政见者、犹太人以外,大约有40万吉普赛人也被消灭。
  1942年1月20日,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柏林南郊靠近波茨坦的度假村召开万塞会议(Wannsee Conference),海德里希为首的15名政府官员出席会议,帝国中央保安局犹太人处处长艾希曼等制定决议,决定把所有犹太人集中起来,放逐到马达加斯加。由于二战愈演愈烈,放逐犹太人的计划暂时无法实行。
  万塞会议形成的“最终解决方案”是在欧洲搜捕犹太人,将他们集中东运,组成劳改队,任其在艰苦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中“自然减少”。万塞会议的最终文件突出劳改性质,没有提到“灭绝”、“处死”。但此后不久,波兰灭绝营中出现了第一个毒气室。
  万塞会议遗址陈列着英、法、德、意、西班牙、阿拉伯、希伯莱、日本、荷兰……十几种文字的宣传材料,谴责国社党迫害犹太人,要求德意志民族自觉自省。
  我在万塞会议旧址发现这样一条史料:“1939年10月以前,上海是世界上唯一接受犹太难民的城市,这年共有14000名犹太难民逃亡上海,他们大多都在中国找到了工作。1941年战争爆发后,逃亡上海的难民增多到17000人,其中90%是犹太难民。1943~1945年日本人占领上海,这些难民再次被拘留。”看到这些我泪流满面,抢着对展板前参观的每一个德国人说,我就是中国人。
  四、中国历来宽容有各种怪癖、无家可归的外国人。
  中国历来宽容有各种怪癖、无家可归的外国人,盛唐的番僧、昆仑奴……都是如此。河南人在宋朝就开始容留精明、吝啬的犹太人,中国人宽厚地把犹太教称作“一赐乐业教”。
  文明的欧洲迫害犹太人由来已久,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残酷统治,绝大多数犹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而流落世界各地。中世纪,犹太人饱受封建主与僧侣的压迫。盎格鲁-撒克逊最著名的W·莎士比亚1596年发表《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把犹太人夏洛克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
  1879年德国作家W.马尔最早使用“anti-Semitism(反犹太主义)”这个词,用以表述近、现代仇视、排斥、压迫和残害流落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社会思潮与行为。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在西欧一些国家,犹太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但在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仍然存在仇视犹太人的现象。俄国沙皇政府特别仇视犹太人,并竭力煽动工农仇恨犹太人。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后,在敖德萨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在白俄罗斯和波兰也掀起残害犹太人的浪潮。1905年革命时期,在100个城市里计有4000多犹太人被杀,1万多犹太人被打伤致残。19世纪末,法国发生德雷福斯案件,诬告犹太人军官A.德雷福斯向德国驻法国大使馆提供情报,从事间谍与叛国活动,判处他无期徒刑。一些极端分子举行示威,高呼“枪毙犹太人”的口号。经过共和派和主持正义人士的斗争,至1906年当局才宣布将德雷福斯无罪释放。在19世纪末的德国曾有20多万人在致俾斯麦的请愿书上签名,要求褫夺犹太人的公民权。
  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犹太人得到了解放,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仍不时挑起对散居于各国的犹太人的仇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德国获得政权后,鼓吹雅利安人优越,将反犹太主义发展成极端的灭犹主义。纳粹党徒采用枪杀、毒气窒息、饿死和活埋等手段,企图消灭所占领的波兰、苏联及欧洲其他国家领土上的所有犹太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及其他各地被折磨和残害致死的犹太人总数约有600万人。



达豪:集中营之母(3)

  盖世太保(Gestapo,德国国家秘密警察,又译作格杀打扑)具有“预防性逮捕权”,他们会同党卫军(SS)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共产党人、左派人士、抵抗战士未经审判就投进各种集中营。
  五、希特勒将人类文化遗产改头换面,为其独裁所用。
  达豪作为德国第一座集中营被称为“集中营之母”,铁栅栏大门做工精致,巴伐利亚一流的制造工艺,保时捷、迈巴赫、奔驰、宝马的先进技术被用来打造囚禁人们自由的牢笼。铁栅栏大门被巧妙焊成精美的德语—— “ARBEIT MACHT FREI(劳动给人自由)”。这句席勒、马克思推崇的名言,被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曲解、利用,成了镇压人民自由的最高指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十分善于利用人类文化遗产,改头换面后为一党独裁所用。这种“劳动给人自由”的制式大门,迅速普及到欧洲各地,就像由这里开向世界各地的奔驰、宝马、保时捷、劳斯莱斯、本特利、迈巴赫汽车,成为人类极至人生摹仿的典范。
  一进铁栅栏大门,右手就是点名广场。这里每天都准时例行点名,风雨无阻。那些像我一样戴眼镜、剃光头的知识分子,由于精神自由而被限制身体自由。除了每天的劳改,他们被强令集中到“点名广场”,稍息、立正,参加准军事的队列训练。不论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作家……还是国家领导人,包括抵制德奥合并的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都在这里接受思想改造。即使体弱、生病、奄奄一息的垂危者也必须参加点名,其他人不得扶助。任何迟到、队列不整、违犯监规都要在点名时被党卫军予以当众惩处,杀鸡儆猴。这些瘦骨嶙峋的犯人单衣、光头站在烈日或雪地里,每次点名、听领导训话都要持续一个多小时。如果有人缺席、迟到,或发生任何让国社党不高兴的违规事件,点名都要无限延长。许多体弱者由于身体不支,颓然倒毙。就会被送入西院的焚尸炉,作火化处理。
  焚尸炉位于西院的小平房,东端是焚尸炉,最西端是集体浴室。浴室平整的水泥地被“抹子”擀得很光亮,没有浴缸只有淋浴。整座浴室不是很高,我身高区区一米八四,抬胳膊就能碰到低矮的天花板。据美军“彩虹师”公布的普遍说法是,这里曾经是达豪的公共浴室,用来定期给“学员”搞卫生,洗浴中也扔进来一些来苏水、高锰酸钾给“学员”消毒。大战结束前,不知道哪个坏种加大剂量甚至导入煤气,把普通浴室变成毒气室杀人害命……
  这种普遍的说法自然令我十分惊恐,仿佛上小学参观阴森的“收租院”。国社党的“集中营之母”连狱门都焊得精致绝伦,想不到到了二战尾声,修毒气室也匆忙草率,墙壁屋顶都缺乏足够的密闭性。再向前走就是所谓焚尸炉,据说狱方将根据死者形体大小,每炉“解决两到三人” 。
  犯人居住棚式营房位于操场正中,一长排实木搭建棚户式建筑,四周连一棵树都没有。床铺是连体的实木框架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面的顶层已经接近寝室顶篷。空间十分狭小,只能爬着上床,床与床之间的距离仅可下脚,看上去就像码在一起的一摞棺材。每个犯人都有一个0.4米宽、2米高的狭长实木柜子,用以存放各自的私人物品。此外还有一个木凳供集中开会学习使用,和我在北大上学时发的木凳十分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家具都完全是实木制造,插榫结构、做工精细,找不出一枚钉子。
  六、全集中营的囚犯秘密哼唱《达豪之歌》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一面禁止娼妓、同性恋、异教徒、持不同政见者、“颓废艺术”,一面积极倡导法西斯唯美主义的“高雅艺术”。1938年6月,关在达豪集中营的奥地利音乐家齐佩尔博士,在营中组织了一支有14位乐手参加的“齐佩尔乐队”。他们在一个尚未使用的厕所里定期排练,举办“周日厕所音乐会”,每场15分钟,一个下午要演出好几场。齐佩尔博士在每天12个小时沉重劳改之后,再主动清扫厕所,只为有机会自由思考、自由创作。
  1938年9月的一天下午,齐佩尔和作家朱拉·索耶弗做完苦工返回集中营。两人看着铁栅栏门上的“ARBEIT MACHT FREI”,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同时触发创作灵感,齐佩尔抢先说:“这个题目能写一首好歌”。
  几天后,朱拉把写好的歌词念给齐佩尔听,齐佩尔把歌词背诵下来,一个星期后,他为作家朱拉写的《达豪之歌》谱了曲。齐佩尔把这首歌秘密教给一位小提琴手和两位会弹吉他的犹太囚犯。想不到《达豪之歌》迅速传播,全集中营的囚犯们都秘密哼唱这首具有英雄气概的《达豪之歌》。随着口耳相传,《达豪之歌》飞过狱墙传到法国,再从法国传往英国、波兰、荷兰……
  1996年我到加利福尼亚的唐氏农场学种地,二大妈把我送到附近的William Moreno学校学英文,老蝙蝠史蒂文森博士每天哼唱的就是《达豪之歌》和犹太民歌《Shalom Haverim(你好兄弟)》,可见《达豪之歌》比“集中营之母达豪”更流传久远。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达豪之歌》不仅以口头传唱的方式漂洋过海,还被收入东德出版的《集中营反法西斯歌曲集》,后来又被朱拉·索耶弗选入《朱拉诗集》。



达豪:集中营之母(4)

  1988年9月23日,在奥地利施戴尔马克(Steiermark)州首府格拉茨(Graz)的一个岩洞音乐厅,30位年轻歌手、15名吉他手、3名大提琴手、2名低音提琴手、2名打击乐手,联合纪念《达豪之歌》诞生50周年。担任乐队指挥的就是84岁高龄的“劳改释放犯”齐佩尔博士,奥地利电视台将演出录像制成录像带。与此同时,另一位“劳改释放犯”朱拉·索耶弗也把《达豪之歌》收入他的唱片——《压抑的年代:战争中的奥地利》,这两位犹太艺术家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版权。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1)

  
枯树、丘吉尔雕像、威斯敏斯特、按规则行驶的汽车。伟人虽然倒下,但他留下的规则继续影响全人类。
  一、丘吉尔:“爷级”人物
  我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恍然悟出这样一条真理:历史由人民群众书写,但只许英雄豪杰署名。在柏林开往阿姆斯特丹的欧洲A2高速公路上,我开始把人分成四个等级:①制定规则的“爷级”人物;②执行规则的“爹级”人物;③遵守规则的“儿级”人物;④破坏规则的“孙子们”。
  巴顿将军的贵族祖宗,因参与签署1215年的《大宪章》而名列爷级,规定了“人权至上、法律第一”的基础条款。英国首相丘吉尔将其发挥,后来居上成为爷中老大。“爹级”人物,盟军司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这样评价丘爷:“他是一位极有威望的大国领袖,逆境中勇敢坚定,顺利时尊重传统。他的信念异常强烈,勇于争论、善于应战。他对战争、军事问题研究深刻,即使与他讨论专业问题,也获益匪浅。” 至于阿登纳、吉田茂这些忠臣良将基本都是“儿级”段位;圣将山本五十六、近卫公爵、萨达姆则属于破坏规则的“孙子们”,玩好了轰轰烈烈瞎闹一场,玩砸了割地赔款、亡党亡国。
  1965年1月24日,丘爷在伦敦寓所溘然长逝,享年91岁。整整70年前的同一天,丘爷的爸爸在1月24日病重而亡,而丘爷处处以自己父亲为榜样。丘爷父子的忌日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而丘爷父子的生日亦与“本座”紧邻。
  丘爷的爸爸大地主伦道夫·亨利·斯宾塞·丘吉尔(Lord Randolph Henry Spencer Churchill)是麻尔波柔公爵(Duke Marlborough VII)七世的三儿子;丘爷的独子伦道夫·佛瑞德里克·爱德华·斯宾塞·丘吉尔在丘爷熏陶下锻炼成著名记者、英语作家。丘爷的外公伦纳德·杰罗姆是华尔街金融巨子、《纽约时报》老板;丘爷的侄孙女戴安娜嫁给威尔士亲王,绯闻满天;丘爷的远房侄外孙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丘爷本人是英国贵族和美国美女的混血儿子。丘爷的美国妈曾放过一句狂话:“今生我毫无遗憾,为英国生了丘吉尔!”由于身为三房嫡长,丘爷无缘继承麻尔波柔爵位,所以格外自我奋斗,由孙子修成“爷级”。百年盖棺论定时的全称是:温斯顿·利奥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就在丘爷不幸逝世的1965年1月24日,我爷、我爸在北京什刹海老宅为我过四岁生日。我们家北墙外是“刘汉奸”的大宅子,当时住着北京卫戍区的肖司令;南门外是“同仁堂”岳嵩生的私家花园,1949年沦为蒙古大使馆……宋庆龄府第,文革前是郭沫若故居;出西墙步行50步就是恭王府、和珅花园;我的堂兄铁曾、道曾、研曾爬上东墙扔石头,可以轻易击中什刹海……
  我就出生在这么一个风云际会的坐标上,乃至我四十大寿,何鲁丽(前北京市长,其父何思源曾任北平市长)大姐称赞我们家什刹海老宅,整个儿活脱脱一部北京历史。我忍不住朝百发大叔坏笑,哪天您的徒子徒孙推平我家祖宅,就等于砍断“人文奥运”流血的根。百发大叔曾指派我赴列国申奥,因为我这个“胡同串子”见多识广,曾到奥委会终身委员——埃及人图尼家请客送礼,与古希腊“人文奥运”接轨久矣。那天我爸也冒出一句出格大话:“我为唐家生了八斤半的大儿子!”
  二、唐氏一族
  日本学者三吉一生《21世纪的人类价值》写道:“从奠基人物唐叔虞开基始祖之后,唐氏一族在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卓有贡献。从晋文公唐重耳的复国创新机,唐俭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宋朝唐介不避权贵精于用兵,清末民初唐绍仪南北议和奉献心力,都是为民生立命的生动典范。即使一介布衣唐且,也以平民之怒让秦始皇保存“安陵”的安然。汉朝的唐都、唐蒙各为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为中国的历法、天文学理论体系与平定南越开发西南夷,贡献良多;再如北齐的唐雍,晚唐的唐彦谦,五代的唐毂,明朝的唐寅(伯虎),都以才学见称,为人类创作许多智慧结晶。唐介的外孙女婿陆游,爱国诗人的雅名更传诵千古。即使大隐于世,对于社稷的安定,乡梓的发展,唐氏一族也有令人欣赏的生命典范——商山四皓的东园公唐秉,海南必大堂开基者抗元英雄唐震,与其后代唐舟、唐胄、唐秩都名列其中。这些唐氏宗贤,生命事业领域虽异,对乡里、社会、天下的贡献则一。”
  我这厢对三吉一生先生对我祖宗的客观描述作揖感谢,日本是尊重长辈、传统,习惯祭祀祖宗的礼仪之邦。可他忘了提明朝文武全才的唐荆川,《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都有唐荆川辞条,荆川公著作等身,抗倭做到兵部侍郎(国防部长)。如果没有唐荆川播下龙种,就不会孵出先微软后盛大的唐骏、香港财爷唐英年……还有我“海湾遗老”这个瘸跳蚤。可见日本人祭祀先贤,也是挑着来的。
  苏格拉底说:“男人无论怎样都该结婚,娶好女人能幸福一生;娶坏女人能大彻大悟。”鲁迅身为长子体弱多病,惟恐“无后为大”,很早就给兄弟作人、建人娶了信子、芳子两房日本媳妇。日本女人能生会养,连举丰一、丰二、丰三、静子、若子、鞠子……男女搭配、宜室宜家,繁衍孝子贤孙、维系周氏宗祠。
  羽太信子对周作人“敬其如父,爱之如子”,她让人把卧室和书房打通,即使躺在床上也能看到丈夫坐在灯下伏案写作。据我师萧乾遗孀文洁若回忆:“周作人的工作效率绝对与安定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信子病危时满嘴绍兴胡话,没有迸出一星半点日语。对比之下,我儿亚述刚在我胯下蹒跚学步,就有人撺掇“王亚述”比“唐亚述”好听,比他妈陈水扁还不是东西!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2)

  前几天,我的责任编辑郭银星博士送来一个台湾邮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郭银星社长收转唐师曾宗长亲启”,落款是“台湾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唐学斌博士”。邮包里塞满信纸、照片、复印文件、家族书刊,来信说刚在台北买到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我的第三个愿望》,发现“唐师曾宗长家临晋水,系出毗陵,与我们台湾唐姓同出一门,都是晋祠唐叔虞之后”。为证明言之有据,特附“国母蒋宋美龄”亲笔题词“苏英同志”,另有一张唐苏英和“前行政院长”唐飞亲昵合影。照片背后蝇头小楷:“师曾宗长惠存:见影思
  人。2005年3月9日摄于喜瑞都市(注:西雅图)唐飞住宅”。唐飞是跨党派儒将,历任台湾“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由“国防部长”擢升陈水扁的“行政院长”,后因与陈水扁政见不和,愤而请辞,离职赴美。来信特别说明:唐院长是江苏太仓人,与毗陵(常州)近在咫尺。
  三吉一生先生一直羡慕我们唐家福荫广大,无论“禅让天下”的唐尧,还是娶姜太公女儿的唐叔虞,绝对都是中国的“爷”。作为大国大民,理应大国风范,广播文明种子,为改良人类多做贡献。所幸我的子侄之辈人才辈出,从敢对陈水扁请辞的“台湾行政院长唐飞”,到勇挑重担的“香港财爷”唐英年……都能看出祖宗天下为公、敢做敢为的高贵基因。
  至于我这个海湾遗老,由于外力介入,妻离子散,至今难与儿子团聚。四十有四、鳏寡孤独,托庄兄则栋帮我物色,争取年内娶个日本淑女伏羲伏羲,效法圣将山本,从“唐四十五”到“日五十六”,确保百年之后,有成群结队孝子贤孙到我坟头齐家靖国。而我既然广播文明种子,也一定大人雅量,来者不拒。平心静气率领左邻右舍,建设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三、丘爷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1640年剁死查理一世以来,大英帝国一直以身作则,为世界人民立规矩。英国18世纪就实行民主政治,政治修明、生活自由,杜绝了内忧外患,开始思考科学问题。从时间上的格林威治,空间上的经纬度、英寸、公顷……乃至时空中的运行规则,运动速度,人权、法律、政治、军事、语言、道德、银行、邮政、铁路、金融、保险、航空、桥牌、赛车、足球……的各种规矩全部始自英国。连海牙国际法院开庭也得说英语。二战晚期,因《丽丽·玛莲》享誉世界的好莱坞明星马琳·戴德丽(Marlene Dietrich)和美军一起打回祖国,需要和柏林的老母通电话,可连她的好友美军司令加文将军也要求她们只许讲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人一定完汽车规则,便把“超级名牌”劳斯莱斯、宾利、陆虎卖给德国,让精于制造的日耳曼人去兢兢业业。自己转行监控路面上谁开了多少“迈(mile英里)”,再将超“迈”者罚款,绳之以法。由于大型民航客机事关重大,一旦空中停车,殃及生命成百上千,所以盎格鲁—撒克逊人至今垄断全球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让英国罗·罗(RR)、美国通用(GE)独家生产。与此同时,涉及千家万户“奔腾的芯”亦由英特尔(Intel)一家掌控,比尔·盖茨既“微(Micro)”又“软(Soft)”,剩下的全得用“苹果系统”。
  1953年,海明威、福斯特等25名擅长编英语故事的超级文豪,伸长脖子等待诺贝尔颁奖。想不到评委会斟酌再三,绕过编造大师,把文学奖颁给“脚踏实地的作家、演说家、政治家丘吉尔”。理由是丘爷 “撰写历史传记时造诣精湛,传承人类高贵价值时口才非凡……”,说丘爷“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传承家族的骑士传统,以纯熟的母语对变动的世界作出敏锐反应”。以我这个海湾遗老一言以蔽,就是丘爷“以科学的眼光,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
  丘爷的得意之作首推《麻尔波柔公爵其生其世》,按照丘爷说法,老祖宗因打败仗丢了差使,被课以446英镑8先令罚款而倾家荡产。以后麻尔波柔勋爵(1650.5.26—1722.6.16)辅佐安妮女王打败太阳王路易十四,凭借战功东山再起。获得众多封邑:约翰·丘吉尔·麻尔波柔公爵一世(1st Duke of Marlborough),苏格兰艾默斯爵士(Lord Churchill of Eyemouth),赫特福德郡桑德利奇男爵(Baron Churchill of Sandridge in Hertfordshire),麻尔波柔伯爵(Earl of Marlborough),神圣罗马帝国闵德莱姆亲王(Mindelheim Prince of Reichsfurst),枢密大臣(Privy Councillor,P.C.),嘉德勋爵(member of the Order of the Garter)……其中嘉德勋爵也称“勋带骑士( Knight of Garter)”,获此殊荣的骑士佩戴一套华贵复杂的勋饰,其显著标志是左膝下的深蓝色束袜带(Garter),上以金线绣着古老格言:Honni soit qui mal y pense! (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让心怀邪念者蒙羞!) 1953年,丘爷本人也被女王授予嘉德勋爵。
  据丘爷介绍,英国光荣革命时期,正赶上欧洲最强大的法国武力兼并最有钱的西班牙,犹如最凶悍的匪徒强娶镇上最有钱的寡妇。当时的安妮女王才智一般,六神无主,倚仗侍女的丈夫“麻尔波柔勋爵”出任司令予以讨伐。麻尔波柔勋爵机敏、果断,依靠灵感出奇制胜,身先士卒、进止如一。1704年,他在多瑙河畔布莱尼姆大败法军。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3)

  为表彰麻尔波柔勋爵战功,安妮女王在牛津城西北13公里划出一块封地给丘家修建布莱尼姆宫(Bleinheim Palace)。国会立法为麻尔波柔勋爵支付建筑费用,英国不但要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凯旋将领的城堡上也要如此。泽塔·琼斯《偷天陷阱》里偷东西的那座古堡,就是麻尔波柔公爵一世奠基的布莱尼姆宫。
  根据英国嫡长子制度,只有长房长男才能继承世袭爵位,以此集中资源,避免家族产业
  土崩瓦解。与之相比,某些东方国家继承制度混乱而男女平等,挺大的家业瞬间就被强行肢解,当做遗产瓜分干净。列祖列宗几代、几十代的持续努力化为乌有,家族不兴,长期以往国家难免逐渐孱弱,政府也会失去凝聚力。
  一直到现在,每年8月13“战胜日”,丘家都要复制一面1704年老祖宗在布莱尼姆缴获的法国军旗,由现任公爵或其嫡长子敬献英王。以此作为免役税(Quit-rent),换取布莱尼姆宫下一年度的使用权。
  四、丘爷接受的家教
  1874年11月30日,麻尔波柔公爵的9代子孙——丘爷降生在祖宗修建的布莱尼姆宫。丘爷的生父在家族嫡男中排行第三,经家族安排娶了美国大款。美国款姐床上、床下都美丽动人,打猎、舞会,活动过度……把仓猝而至的“丘爷”生在古堡西头儿的衣帽间,急脾气的丘爷早产了将近两个月。
  几年后,在古堡附近干活的贫农弗莱明听到有人呼救,发现一个小孩正在沼泽地里垂死挣扎。老弗莱明奋不顾身,跳进及腰的淤泥中把肥仔捞了上来。次日,一位优雅贵族到田边致谢,自称是被救肥仔的父亲,可农夫对酬金坚辞不受。无奈之际,贵族提议:“让我带走你的儿子,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将来以父亲为榜样,成为令人尊敬的绅士。”贵族一诺千金,一直把贫农的儿子培养成执业医生。
  很多年后,贵族的儿子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农夫的儿子赶过来给贵族的儿子注射了一种新药。那个贵族儿子就是丘爷,二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领导世界人民打法西斯;农夫的儿子名叫亚历山大·弗莱明,为世界发明了消炎药“盘尼西林(青霉素)”。
  丘爷的爸爸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相信德国戏剧家席勒的理论:只有好玩的人才是充分的人。他给丘爷买了许多优质玩具,光玩具兵就有1500个。丘爷回忆说:“我的幼儿时代在玩具中幸福度过;成年以后,我越来越幸福。”玩具兵改变了丘爷一生的发展方向,他连考三次,最终进入桑赫斯特军校。
  社会进步要求延长教育的时间,可男孩需要每天跟在爸爸身后学习“捕猎”。爸爸带丘爷参加各种社交,会见议会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在饭桌上边吃边聊,彼此尊重。
  爸爸告诉丘爷:“越是伟大的事务,越需要伟大的规则。”当年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前,纳尔逊勋爵发出“英格兰企盼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旗语时,就已经注定打败拿破仑的法西联合舰队。爸爸告诉丘爷,有朝一日,纳尔逊的旗语不仅在舰队里起死回生,而且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
  爸爸向丘爷解释,老年人因精力不足,可能对青年人考虑不周,这是因为老年人总得全神贯注应付社会难题,因为生活压力太重而言辞粗暴。“记住,世事总非一帆风顺,行为被人误解,话语被人歪曲都是常事……因此,千万别介意。”
  看到多病的父亲在议会讲演力不从心,丘爷“希望赶紧长大,像小张伯伦帮助老张伯伦、小格莱斯顿尾随老格莱斯顿……”
  “1895年1月24日凌晨,父亲去世。我一直梦想当选议员,在父亲讲演时助他一臂之力。现在我只能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我已经21岁,爸爸留给我一个生命的起点,还给我一个伟大的名字。”
  根据嫡长原则,继承家族伟大名字的丘爷未能继承公爵爵位,只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祖父麻尔波柔公爵1890年的“宝玑(Breguet)765”。这款特制的宝玑腕表具有独立的码表功能,“单钮飞返”,可以精确计时到分秒以下。从此,丘爷佩带祖传的“宝玑”运筹帷幄、日理万机,直到1965年1月24日生命终止。“宝玑”作为家族的延续,鉴证丘爷父子都在1月24日准时死去,让我这个1月24日出生的看客不寒而栗,1月24日出生的还有江苏老乡吴敬琏。
  丘爷死后,这块祖传的“宝玑765” 传给丘爷的独生儿子伦道夫。其实我和丘爷一样,也许从未拥有过这块“宝玑”。我们能做的,只是为下一代临时保管,见证我们确实经历了这段时光。
  五、丘爷的战地记者生涯
  1895年,丘爷在父亲朋友的举荐下远赴古巴,任《每日纪事报》随军记者,暗中替军情局收集有关西班牙的武器情报。他在战地采访一个多月,著作颇丰,从此爱上写作和记者生活,爱上雪茄,还获得一枚西班牙红十字勋章。
  1896年,丘爷随部队调往印度镇压起义,为《加尔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当随军记者。他一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面把发表的文章二次加工,补充背景资料,编辑出版。英国媒体对这本《马拉坎德野战纪实》好评如潮,说 “其睿智和领悟力超越了他的年龄”。这本小书为丘爷挣来大把钞票,超过当两年少尉的全部军饷。丘爷发现当记者是一条不错的谋生之道,惊险刺激、前程无量。



丘吉尔:盎格鲁-撒克逊为世界立规矩(4)

  二战期间丘吉尔的地下指挥所。患有抑郁症的丘吉尔由于神经紧张,双手不断颤抖,戒指在椅子把手上留下深深的划痕。
  “写书其乐无穷,可以创造美好人生。它可以在自己周围筑起一个无形的水晶空间,把自己变成鱼缸里的一条鱼。写作伴随我的一生,即使旅途也从不停顿,所以我的时间老不够用……写书不同于造房、打仗、绘画。技巧不同,材料也不同,但其原理是一样的。一定要打牢基础,收集准确数据,在此基础上再作文学修饰。好作品必须简单表现一个主题。打仗也是如此,不管别人如何干扰,如何制造事端,优秀将领总能直奔目标。”
  许多人由于见财起意、心生嫉妒,更多人则偏听偏信,对丘爷横加打压。丘爷愤怒回忆道:“有些人嘴里不时喷出‘追逐勋章’、‘自我标榜’之类的屁话,人性的丑恶令我沮丧。奇怪的是,我每走一步,甚至在我迈步之前,就已经有人说三道四。他们极不赞成我的行动,他们这样诘问:‘这家伙究竟是什么东西?他是怎么混进各次战役的?凭什么一边当军官,一边为报纸撰稿?一个下级军官怎么竟敢评论上司?将军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偏爱?他是怎么让他所在团队给他假期的?看看那些辛勤工作的军人吧,他们从未离开自己的日常岗位。我们已经受够了,简直是受不了。他现在很年轻,也许以后他前途无量,但现在必须对丘吉尔少尉严加管束。’”
  丘爷从没把这帮小人的鼓噪放在心上,他主动从印度调往苏丹战场,与《先锋报》签订供稿合同,每篇3英镑。与此同时,着手创作新书《尼罗河上的战争》。请他撰稿的报刊不断给他提高稿酬,丘爷得意洋洋:“我开始对自己、对整个世界都非常满意。”
  随后他应邀到牛津大学作讲演,讲述“在古巴、印度前线、以及尼罗河上的战斗经历,我大谈嗷嗷冲锋,言语激烈、文采过人,听众就像聆听福音一样专注,掌声如雷。事后,我拜托大会主席千万不要把我到处讲演的事传到我的部队里。”
  六、丘爷著作超过狄更斯和司各特的总和
  丘爷脱颖而出,已经在开罗结识许多知名人士,他把《尼罗河上的战争》初稿送给上流社会里传看,广泛征求批评意见。开罗大使克罗默勋爵对丘爷描写火烧圆明园的戈登提出异议,丘爷原文是:“戈登将军给雷彭勋爵当秘书犹如光芒万丈的太阳给小人物当卫星。”克罗默勋爵认为:“用‘光芒万丈的太阳’称颂戈登实属溢美之辞,而用‘小人物’比喻身为总督的雷彭勋爵,肯定会惹恼总督的朋友。”
  丘爷的成就吸引了一帮大人物,大人物的赏识使丘爷不受军纪约束,可以无所顾忌地抒发自己对基钦纳勋爵的不满。基钦纳勋爵一直看不上松松垮垮的丘爷,对丘爷工作横加干涉。丘爷无所畏惧地给他曝光:“基钦纳勋爵在战争中侮辱伊斯兰圣人马赫迪的陵墓,他还野蛮地命令士兵将马赫迪的脑袋砍下来放在煤油罐里当战利品。”
  《晨邮报》把丘爷的战地记者工资提高到每月250英镑,报销所有开支,充分享有行动与言论自由。“这些待遇优于以往任何战地记者的待遇。对于我这样一个只需谋生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24岁年轻人来说,这些条件当然很有诱惑力。”在轻松自由的开罗三角洲,丘爷出版《尼罗河上的战争》和清教徒小说《萨伏罗拉》。
  像罗伯特·卡帕一样,丘爷对现代战争失望之极:“现在的战争放弃规则,转而求助于戴眼镜的化学家,握操纵杆的飞行员以及机枪、大炮。战争正朝邪恶发展,走上了贪婪、卑鄙的机会主义之路。这真是可耻!过去的战争严酷、辉煌,现在的战争残忍、卑劣。它已经完全变味了,这全部归咎于民主、科学。自从这两者介入战事,战争的劫数便大局已定。过去,一小群职业军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用古老的武器和错综复杂的战略战术保家卫国。而今,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相互搏斗,相互残杀,只留下一些目光迟钝的文官坐在办公室里数死人。战争已不再是君子游戏。”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丘爷出任殖民大臣主管中东。他发展空军、倚重“阿拉伯的劳伦斯”解决中东事务。一度扶植与劳伦斯志趣相近的哈希姆王朝,拉拢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国王侯赛因三兄弟。每年从阿拉伯国家遴选优秀青年进桑赫斯特军校,削减耗费不赀的英国驻军。出于一贯的狡猾立场,丘爷发表《白皮书》确认巴勒斯坦是犹太人家园,同时承认巴勒斯坦人一如既往的传统权利。最后连丘爷的殖民顾问“阿拉伯的劳伦斯”都气跑了,丘爷在广大殖民地为儿孙立下的铁规矩,变成相互矛盾的滥浆糊。
  丘爷自诩:“我这一辈子,总是不时与英国两大政党中的某一党派意见相左。我每每竭力主张战争和其他斗争,直到取得胜利,然后,又对战败者伸出友谊之手。因此,战争中我总与主和派为敌;战后又总和主战派作对。古希腊哲学称其为‘宽恕被征服者,灭傲者威风’,对此我无师自通。我有许多好想法,都被罗马人捷足先登。必须承认这句名言是罗马专利,一旦背离,必受惩罚。若遵从之,百战不殆。”
  丘爷一生出版了26部共45卷专著,超过狄更斯和司各特两人小说字数总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称“20世纪丘吉尔稿费,无出其右”。
  1963年肯尼迪总统授予丘爷“美国荣誉公民”时,称赞他巧舌如簧,把英语运动起来送上战场(He mobiliz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sent it to battle)。其实丘爷和本座一样,天生就是一个特爱玩的侃爷,侃山之外,还能码字,而且我们都患有战争引发的综合症。丘爷的“运动英语”将抑郁症(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戏谑为“黑狗”。每当黑狗降临,他都要远离月台、船舷……“因为转念之间的突发行动,便会使一切宣告结束。”写到这里我必须立即停手,随着子夜来临,我那只“黑狗”已悄然逼近。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1)

  一、“放心吧!列宁同志……”
  与西方尊重个人价值,把每个士兵的名字、资料刻在墓碑上的做法不同,苏联更推崇有计划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共有12座墓碑巍然矗立,这12座紫红花岗岩石棺分别代表基辅、明斯克、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加里宁格勒(原名柯尼斯堡, 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选帝侯在此加冕为普鲁士
  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二战后割地划归苏联)、里加、喀山等12座“英雄城市”。在莫斯科胜利广场光荣大厅,这12座“英雄城市”同样被当做人民英雄,它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大厅的穹顶四周。
  “斯大林格勒”一直与北非的“阿拉曼”、亚太的“瓜达尔卡纳尔”并列为二次大战的三个转折点。“格勒”是俄语的“城市”,只是今天的地图上已经无法找到斯大林这座“格勒”。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大拐弯处,最初是1589年建立的查理要塞——查理堡。到了传播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北大教授嘴里,这个水边要塞被赋予一个很雅的中国名称——“察里津”,就像中国的天津、英国的牛津。察里津是农业大省伏尔加省省会,很像我们的石家庄。苏联内战时期,伏罗希洛夫到伏尔加流域征收粮食,镇压白匪和社会革命党,还把察里津改名斯大林格勒。铁腕人物斯大林倒台后,人民要求“英雄城市”恢复本来面目,就是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与“斯大林格勒”同样历尽沧桑的还有爆发十月革命的“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最初是1703年5月16日建城的彼得堡,那天彼得大帝从士兵手里夺过一把枪刺,用刀尖在涅瓦河中心的小岛上划了两个十字,命令手下在坐标处建一个港口:“只有陆军的君王,等于只有一只手臂。只有同时拥有海军的君王,他才双臂齐全。”彼得利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和他的表兄之间的内讧,从瑞典手里夺得涅瓦河口。从这天起,他废止俄历采用罗马的《儒略历》,把皇宫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对那些抗命的家人、下属拳打脚踢。彼得强迫落后的俄罗斯全盘西化,要把彼得堡变成通往欧洲的窗口。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主义者认为“彼得堡”属于德语,为表示爱国应以“彼得格勒”取而代之。
  列宁患病期间,批评斯大林粗暴,并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后能否谨慎使用“没有把握”,建议免去他的总书记职务。据说列宁临终时把斯大林叫到床前说:“有件事我放心不下,我担心党内有些同志不愿意跟你走。”斯大林回答说:“放心吧!列宁同志,如果他们不跟我走,我就让他们跟你走!”
  1920 年列宁发明:“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根据这一理论,苏联往往把牺牲众多百姓的城市冠以英雄称号,再用苏共领袖名字命名这些“英雄城市”。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内战整合国家政权,把察里津改名“斯大林格勒”,为避免功高盖主,同时也把彼得格勒改名“列宁格勒”。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当地人民旧事重提,将这座城市的名字恢复为“彼得堡”,而且还在前面加上一个“圣”字,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
  二、俄国进步的首善之区
  彼得堡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国际大都市,在西方人权、民主的影响下,全盘西化的彼得堡历来就是俄国进步的首善之区。自16世纪莫斯科公国开始,俄罗斯就把他们的皇帝叫“沙皇”(Czar,Tsar,Tzar)。一直到上个世纪初,列宁还把俄罗斯说成是一个落后极权的“破箱子”,除彼得堡濒临西方,偶尔趸来一鳞半爪外,其他地方都比清朝强不了多少。
  1905年1月,始自普梯洛夫工厂的15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言论、出版自由、8小时工作制、土地归农民、召开立宪会议。14万工人到冬宫广场递交《改革请愿书》时,沙皇政府竟开枪镇压,当场打死一千多人,史称 “流血的星期日”,高尔基特地写了《一月九日》予以纪念。沙皇的镇压引发全国范围的连锁罢工和武装起义,创立具有“公社”(Commune)性质的工人代表苏维埃。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压力下被迫召开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杜马”是古代俄罗斯讨论难题的贵族会议,1905年革命用它命名现代议会,沙皇允诺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基本人权。
  1905年革命后,一个半文盲、偷盗、好淫的西伯利亚农民斯拉普庭靠催眠术控制了皇后,而皇后借床第之功摆布意志薄弱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你必须加强权力统治……把你放松了的缰绳抓紧……我对你的容忍就像对一个幼弱的好孩子……俄国人天生喜欢挨鞭子。”愚昧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对蛊惑言听计从:“我对皇后严厉的训斥深表感谢……你的可怜的、小小的、意志薄弱的小丈夫。”
  欧洲历史上三个最古老的王朝: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1613~1917)、德国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Family,1100~1918)、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1020~1921),血缘复杂,盘根错节。他们不仅人长得相近,就连英文中的“普鲁士Prussia”也只比“俄罗斯Russia”多一个字母P。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社会矛盾,腐败、低效已经污染到俄罗斯社会各层面,连杜马中最保守的党派也开始考虑除掉沙皇。温和的社会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表示“必要时只能采取恐怖手段”,公开宣称要以武力推翻沙皇。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2)

  1917年2月23日(俄历),彼得格勒由于运输设备不足使得商店面包脱销,导致不满居民上街,很快便演变成自发性罢工。沙皇怀疑国家杜马参与骚乱,于26日下令解散杜马,不料杜马抗命不遵。次日便局势突变:派去镇压骚乱的首都卫戍部队有几个团哗变,迅即引起全面的倒戈。杜马反过来要求沙皇退位,沙皇调兵谴将却无人理睬,终于被迫在3月2日服输,临时政府于同日成立。历经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几天之内便土崩瓦解,国家杜马以准西方的民主代议形式,没有流血就改朝换代。
  1917年3月15日,沙皇向国家杜马递交退位诏书,国家杜马通过合法程序选举临时政府(Russian Provisional Government)。经投票组阁,立宪民主党人G·E·李沃夫任总理兼内务部长,P·N·米留科夫任外交部长,十月党人A·I·古契科夫任陆海军部长,社会革命党人A·F·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资产阶级“二月革命”通过合法程序,完成政权交接,结束沙皇罗曼诺夫王朝300多年的封建统治。
  温和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恪守条约,保证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久负盛名的激进演说家克伦斯基访问前线以提高士气和激励士兵作战,但布尔什维克(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主张“土地、和平”,无条件退出战争。
  三、列宁在十月
  发明《总体战》的德军参谋长冯·鲁登道夫将军为避免两线作战,积极谋求与俄国单独媾和,以便集中兵力攻打西线的英法部队。为此目的德军停止东线的一切军事行动,静观俄罗斯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的裂痕。鲁登道夫派出老练的德国特务,伪装成士兵,聚集在前线,交战双方在温暖的阳光下称兄道弟,俄国士兵对临时政府的作战命令置之不理。
  当时的列宁47岁,暂住在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里。苏黎世知道他和沙皇不共戴天,要在帝国主义大战中 “使本国政府失败”。这让鲁登道夫将军大感兴趣。
  为加速俄国退出战争,鲁登道夫协助他到瑞士口岸城市扎斯尼茨,再从那里赴瑞典的马尔默。德国政府请求瑞典政府把职业革命家列宁运往那时仍是俄国一个省的芬兰首府赫尔辛基。德国外交部照会说:“如果中立国不准俄国人进入瑞典,最高统帅部考虑安排列宁一行穿过德军防线进入俄国。”
  1917年4月16日,列宁乘斯堪的纳维亚快车回到彼得格勒,在芬兰火车站提前下车。按照电影《列宁在十月》的描写,列宁戴了胡须、假发,火车司机还为他放了很多蒸汽。
  时任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的托洛茨基亲自负责列宁安全,托洛茨基是犹太人,对列宁忠诚之极。1912年9月,托洛茨基当选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十月革命后任苏俄外交人民委员、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陆海军人民委员。1932年斯大林将其开除国籍,后派克格勃将他追杀在墨西哥。
  托洛茨基让列宁隐蔽在无产阶级专政广场附近的斯莫尔尼女子学院。这里最初是女皇叶卡捷琳娜送给老情人“独眼野兽”波将金公爵的“寝宫”。
  1917年7月1日,俄国临时政府对奥德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奥德军队一心等待俄国退出大战,没作丝毫准备,仓促迎战被俘17000多人,这才开始反击,大批野炮在宽广正面密集猛轰。俄军随之全线崩溃,部队纪律荡然无存、农民抢夺领主土地、工人占领了工厂……
  从各苏维埃来的代表在彼得格勒召开第一届苏维埃大会,经过选举,布尔什维克在822个席中获得105席。
  临时政府以煽动喀琅施塔德水兵叛变、间谍罪名起诉列宁,托洛茨基被捕,列宁等人转移到芬兰森林。从瑞士一路陪伴列宁回国的除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外,还有秘书伊涅沙·阿曼德。斯大林来往彼得格勒和湖区之间,担任政治局和列宁之间的联络人。列宁则坚持在湿地的小窝棚里,一面烤火一面写《国家与革命》,这就是那幅著名的苏联油画的由来。
  1917年11月5日,化名“托洛茨基”的犹太人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斯泰因、化名“列宁”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化名“斯大林”的洛希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等12个人秘密潜回彼得格勒加琳娜·苏哈诺娃家里密谋集会。由于列宁被通缉,戴了有色眼镜和长长的假发。“斯大林”则是朱加什维利的第六个化名,意思是钢铁。
  列宁宣布,占社会民主党少数的布尔什维克在11月开始的大选中无获胜可能,因此必须武装夺权,包括斯大林在内的其他代表都怀疑列宁的脑子出了问题。可列宁高瞻远瞩:“没有革命的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随后郑重宣布:“世界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现在开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通过托洛茨基下令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奉命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
  “阿芙乐尔”(Aphrora Cruiser)1900年5月在彼得堡建成下水,排水量6731吨,航速20节,舰上人员578名。曾随罗热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参加对马海战,与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交过手,战败后被菲律宾解除武装扣了一年多。此时该舰正在船坞中做例行保养,现在突然接到开炮命令,水兵叶夫多吉姆·奥格涅夫急中生智,用仅有的一发空包弹朝着夜空打了出去。“阿芙乐尔”随之用舰上电台广播列宁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世界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成功”。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3)

  “临时政府”像《福音书》中的无知少女一样熟睡,武装水兵和徒手工人爬上涅瓦河南岸,从后窗跳进冬宫,未遇任何抵抗就把等待大选的部长们抓起来赶了出去。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逃往比邻的美国大使馆。据当地导游介绍,整个过程伤亡不到5人,跳窗“崴脚”扭伤脚脖子一人,子弹打到天花板上弹回来自伤面门一人,打在地板上的跳弹误伤三人。
  次日(11月8日),列宁发布《和平法令》宣布停战。随后派出托洛茨基签订《布列斯特
  -里托夫斯克条约》,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独立。巴统、阿尔特温、卡尔斯归还土耳其……
  由于布尔什维克用武力解散了制宪会议,社会革命党人范妮·卡普兰刺杀列宁,打中他的脖子和肺。捷尔任斯基领导的秘密警察“契卡”随即颁布法令:“所有反革命一律就地格杀勿论。”以暴力巩固新生政权。
  1918年,列宁被刺的6个星期以后,布尔什维克把首都从彼得格勒秘密搬回莫斯科。迁都的消息没有公布,满载人民委员的火车没开大灯就驶入暗夜,革命中心从“欧洲的窗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公国古老的克里姆林宫。
  四、斯大林下令:战斗到死!
  十月革命少数布尔什维克仅在彼得格勒夺取政权,这里靠近极圈,冬季漫长、资源贫乏,从彼得大帝起就依赖南方察里津供给粮食和日用物品。由于苏俄退出一战,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劳合·乔治、丘吉尔都号召自由世界“把苏维埃扼杀在摇篮里”。
  列宁任命“理论和实干家”托洛茨基担任军事人民委员组建红军,托洛茨基迅速招募大量工人农民,由于缺乏指挥官,他从沙皇旧军队中招募军官。为避免军官背叛革命,他在每个军官身旁安排一个政委,只有指挥官和政委同时签发的命令才行之有效。这种制度自上而下,一直建立到连一级。
  列宁为巩固新生政权,于1919年7月25日、1920年9月27日两次发表加拉罕《对华宣言》,声称:1,与北洋政府建立友好、同盟、亲睦关系;2,废除沙皇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3,放弃庚子赔款和领事裁判权;4,建立正常的经济贸易关系,实行最惠国待遇;5,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6,放弃中东路(西伯利亚铁路中国东北路段)特权。
  与此同时苏俄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帮助亚洲各国建党、给各国领导人提供经费,派维金斯基到北大帮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建共产党;米克海尔·格鲁森贝格化名鲍罗廷到广州帮孙中山改组政府;在华北联合吴佩孚搞“劳工神圣”;让瓦西里·布吕歇尔化名加伦将军到华南给国民党出钱、出枪、出顾问、办黄埔军校,帮蒋介石打倒军阀。
  苏俄站稳脚跟后,尽量淡化加拉罕两次《对华宣言》的许诺,开始与中国谈判在华权益问题。1929年,苏俄因“中东路纠纷”与张学良的东北军大打出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德俄土地接壤、民族接近、语言类似、同被盎格鲁-撒克逊人欺压、都是《凡尔赛条约》受害者,诸多因素促使苏德关系日趋亲密。《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拥有飞机、坦克、潜艇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德国便把这些违禁品转移到辽阔的东方。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很早就和苏俄合作,1933年他曾视察一家苏俄坦克厂,“该厂一天生产‘Christie-Russki’型战车22辆。”
  即使外行也能看出德国“豹车Panzer IV”和苏联T-34长得十分相似,乃至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德军坦克全部由苏联的T-34扮演。德军StG44突击步枪与AK47步枪如出一辙,苏俄“莫辛纳干1930狙击步枪”配装德国蔡司瞄准具。苏德合资的“运动牌”照相机干脆就在列宁格勒组装,该厂产品直接装备两国部队。
  1939年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规定苏德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双方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
  其《秘密附件》确定苏德两国瓜分波兰,以纳雷夫河-布格河-桑河为界,以西归德国,以东归苏联。苏联承认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德国默认苏联吞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以及部分罗马尼亚领土。六年以后,斯大林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亚尔塔又把这种划分重来一遍。包括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斯大林参战的附加条件是“蒙古独立”、获得日本在东北的机器设备、使用中东路和旅大军港……
  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渡过布拉希河(River Brahe)回到他的出生地——维斯托拉河(Vistula)畔的库尔门(Kulm),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这里曾是古德里安家族的东普鲁士封地,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割让波兰。两星期后,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附件》的时间表,苏联红军从另一方越过边界,苏德两国瓜分了波兰。苏联随后出兵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
  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进攻芬兰,宣布在占领区成立库西宁芬兰民主政府。苏联随后以军事手段割让罗马尼亚的Bessavabia,而罗马尼亚国王一直是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的女婿。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被围并投降的第6 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又是罗马尼亚国王的女婿。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4)

  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保卢斯元帅是黑森州书店老板的二儿子,这位常年坐办公室的职业参谋案头工作井然有条,善于应付长官而人缘极好。他注重着装品位、讨厌灰尘,一年四季总戴精致的皮手套。即使在前线,也隔天洗一次澡,换一次制服,像蔡国庆一样英俊潇洒。保卢斯日常对细节十分挑剔,但缺乏男人的果断、鲁莽。
  据关押战俘的沃罗宁回忆:“保卢斯一见面就提意见,首先,他们习惯吃两顿早餐,而
  不是一顿;其次,没有干白葡萄酒;第三,无报可看,不了解战局。我仔细听他讲完,稍作停顿,然后解释:你们是战俘而不是度假。其次,出干白的克里米亚被德军占领,所以只有伏特加。你们已经吃饱,营养也够,所以只供一顿早餐。”因为苏联和日本都不承认《日内瓦公约》,这位罗马尼亚贵族在苏联的苦日子由此开始。
  根据《日内瓦公约》,希特勒提议用斯大林被俘的儿子雅科夫交换自己的侄子里奥·劳巴尔或保卢斯元帅,被斯大林严词拒绝。雅科夫获悉斯大林的决定后彻底绝望,扑到战俘营的铁丝网上被哨兵击毙。斯大林骨子里就不认同西方的战争法,下令:“苏联士兵必须战斗到死,如果投降,就属于自动除名。”
  五、“你打算撤到北冰洋去吗?”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毕业于沙皇军校,是红军中的贵族,1918~1920年历任莫斯科军区政委、集团军司令、方面军司令,以后是军事学院院长、红军参谋长、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是苏俄最具战略眼光的军事家。1937年,斯大林借口“肃反”将其处决,由伏罗希洛夫取而代之。
  彼得堡200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帝国首都,1914年改名彼得格勒,1924年更名列宁格勒,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波罗的海港口、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基地。
  希特勒制定“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北方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出发,夺回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芬兰……攻占列宁格勒。“钉死彼得大帝的‘欧洲之窗’,把波罗的海变成德国内海。摧毁布尔什维主义摇篮。”他要在冬宫检阅德军,在阿斯托里亚饭店用伏特加、鱼籽酱大宴宾朋。源于西方崇尚农场的传统,元首向士兵郑重许诺,打下苏联后,每个士兵都能分到一个200公顷的巨大农场。
  1941年6月22日,65岁的老元帅勒布下令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所有德国兵都深信自己正在进行一次伟大的远征,消灭布尔什维主义是一种责任,这是他们自小就接受的教育。96小时后,上将曼施坦因第56装甲军麾下第8装甲师的勃兰登堡少将,用缴获的4辆卡车装扮苏军,完整夺获西德维纳河上的两座大桥,在芬兰军队配合下兵临列宁格勒。来自西班牙的志愿军“蓝色师团”一马当先,率先占领列宁格勒城西的诺夫格罗德,该师作战十分凶猛,18000人的编制战斗减员5000多人。
  斯大林一怒撤消西北方面军司令员,质问伏罗希洛夫元帅:“你打算撤到哪里?撤到北冰洋去吗?”
  9月10日清晨,朱可夫飞抵列宁格勒时,取代正准备撤离的伏罗希洛夫担任方面军司令。朱可夫下令死守列宁格勒,直到一兵一卒。
  此时德军已对列宁格勒形成包围,希特勒命令:“用炮火将列宁格勒夷为平地……我们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我们只要一片东方的土地。” 防守列宁格勒的弗拉索夫将军41岁,曾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在包围圈中率13万名士兵向德军投降。
  大概是被严寒冻傻了脑袋,一贯严谨的德国人在合围时留下一个缺口。从1941年冬开始的900多天围困里,列宁格勒人穿过森林里的缺口,在冰封的拉多加湖冰面上开辟了一道冰上公路——“生命之路”。
  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淡水湖,旧称涅瓦湖,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湖长219千米,平均宽83千米,面积1.8万平方千米。湖水南浅北深,平均深51米,沿岸结冰期长达半年。“生命之路”全长39公里,补充粮食,运出伤患,维持整座城市的运转机制。
  在列宁格勒被围的900天里,政府每人每天供应200克掺了锯末、纤维素的粗麦面包,没有蔬菜和任何副食,许多人把自己的定量分给孩子,自己饿死。列宁格勒共有64.2万人冻饿而死,21万人死于德军的炮火,包括普京总统的亲哥哥。
  我拜谒的最大公墓——皮斯卡廖夫卡公墓干脆就是巨大的万人坑,化冻的雪水淹没泥泞的林间小路,恶臭冲天。万人坑上石碑成林,每个石碑下都是一个“万人坑”。尸体成千上万摞在一起,用一块块粗糙的石碑笼而统之。“百姓坑”的石碑上刻有橡树叶和镰刀、斧头,“军人冢”的石碑上刻着橡树叶和五角红星。既没有死者姓名,也无死者的其他任何资料。
  六、空前绝后的“肖七”
  德军包围列宁格勒后,家住列宁格勒的肖斯塔科维奇接受电台采访:“我已经完成新交响曲的第二部分。如果受到欢迎,我将继续创作第三、第四部分,那时才是完整的《第七交响曲》。之所以提前告诉大家,是想让坐在收音机前聆听广播的各位列宁格勒人知道,我们的城市一切照常,我们大家都必须站好自己那班岗。”
  肖斯塔科维奇说的“站岗”并非比喻,在德军轰炸这座涅瓦河名城时,肖斯塔科维奇不时跑到音乐学院顶楼上查看脚下的炮火。在他乐谱的草稿中,经常出现BT字样,BT是俄语空袭警报的缩写。政府为了保护这位天才作曲家,把他和其他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秘密运往大后方。



苏联:“英雄城市”列宁格勒(5)

  列宁格勒被围后,轰炸、饥饿、严寒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在列宁格勒被围最艰难的日子,列宁格勒苏共书记日丹诺夫下令把仅有的电都用到大歌剧院:“要让前方将士知道,我们不仅有面包,还有歌剧。”希特勒炮兵把音乐厅和广播电台列为首先摧毁的战略目标。列宁格勒交响乐团指挥卡尔·埃利阿斯贝格手下有27名乐手牺牲在战场上,然而城市中的音乐并没有消失。
  撤到古比雪夫的肖斯塔科维奇终于完成《第七交响曲》,再由军用飞机运回列宁格勒。列宁格勒交响乐团指挥卡尔·埃利阿斯贝格骨瘦如柴,躺在阿斯托利亚旅馆改建的临时医院里,他手下的乐手大多营养不良,已经无法凑够80名。他向市政府求救,电台立即向全城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活着的乐手前往登记,可是总共只有28名乐手报到,除一人可以独立行走外,其他所有乐手都被人搀扶而来。长笛手躺在雪橇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可是还缺少52名乐手。为此日丹诺夫签署军令,从前方作战的军队中选拔乐手,调令写道:“为演奏《第七交响曲》,特令你必须离开前线出公差,接受电台领导的指挥。”
  防空团送来圆号手……长号手从奥拉宁鲍姆哨所赶来,他是那里的机枪手。鼓手埃达罗夫看上去生命垂危,指挥趴到埃达罗夫的耳朵上:“小伙子,为了这首乐曲,你必须活下来。”
  80名虚弱的乐手互相注视,热泪盈睫。由于饥饿,管乐手的嘴唇哆嗦,弦乐和弦不准,鼓手的鼓锤落错了地方,就连指挥卡尔·埃利阿斯贝格的手臂也无法到位。
  由于好多人很长时间没饭吃,体质太虚弱,第一次排练只持续了15分钟。政府见状马上调配,集体食堂给乐队供应热腾腾的饭菜。
  指挥卡尔·埃利阿斯贝格回忆:“1942年8月9日,是个盛大的节日,音乐厅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听众都是城市里的精英:作家、画家、学者和军人,不少人刚从前线赶回来。乐手的服装千奇百怪,有人穿西服,有人穿军装,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等待久违的开场铃声。”
  指挥登上舞台,由于过于消瘦,身上的燕尾服肥大不堪,但他双目有光,充满力量,手中的指挥棒不停地颤抖,不知是虚弱还是激动。
  钢琴师阿尔金回忆说:“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了如此重大的事件,我们只是被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所吸引。这是我们的音乐,是列宁格勒的音乐,它只能在我们的城市孕育,只能从肖斯塔科维奇的笔下流出。为了这部乐曲,作曲家倾注了毕生的体验和爱国热情。在演出中,我们尽力表达了与音乐重逢的喜悦,对生活的爱,对战胜死亡与苦难的自豪。或许其他乐团演出这一曲目更出色,但谁也无法和我们相比,因为这是我们的乐曲,是我们的经历,浸透了鲜血……”
  鼓手埃达罗夫敲响了他一生最响的乐章。暴风雨般的鼓点表现了他对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在进入《侵略》一章后,他感觉自己正端着机枪朝敌人开火。偶一抬头,读到指挥眼中的赞许,于是敲得更加卖力。
  演出前,第14炮兵团排炮齐轰,他们使用了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BМ-13火箭弹炮(Katyusha rocket)重挫德军。士兵管这种火箭炮叫“喀秋莎”,她还有另一个绰号是“斯大林管风琴”。
  这场空前绝后的《肖七》演出总共持续了80分钟。当夜的列宁格勒,月色阑珊,静谧如水。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1)

  
唐师曾和法国维和部队伞兵Kiki一起为中国申奥。
 
  一、Kiki的亚洲老婆胸怀宇宙、平地蒸发,一个撑竿跳去了美国
  Kiki是法国维和部队的伞兵军官,多年来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我从诺曼底赶到普罗旺斯那座200年历史的石屋时,他正为老婆的不翼而飞呼天喊地。位于汤斯小镇的石头房子是Kiki在非洲打仗时置的产业,依山傍水共有三层,看上去的确很古老,可我对其200年的说法颇感怀疑。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Kiki一直很爱他的亚洲老婆。头脑简单的法国人误以为天下女人都胸大无脑,只知道华服、美食、化妆品,没料到亚洲老婆胸怀宇宙、平地蒸发,一个撑竿跳去了美国。
  与我们坚定的人生信仰不同,Kiki平生有两个信仰:第一是女人,第二是酒。Kiki娶亚洲女人前还娶过诺曼底女人,诺曼底盛产青苹果,当地人善酿一种坛装的苹果酒Calvados。大概受海峡对岸苏格兰高地约翰尼·沃尔克影响,苹果酒不但带“黑方”的威士忌香味,而且十分冲头,一口下去,能把活驴闷个跟头。Kiki的诺曼底岳父是二战老兵,战斗起来是好手,可说起话来像傻子,他十一岁扛枪打仗,杀人如麻,养兵千日,到现在已经不会笑。老爷子每年都要酿很多私酒,喝不完就给Kiki送过来。既然Kiki的第一信仰化为泡影,所以第二信仰日益坚定。这些天,他显然喝多了这玩意儿,烧得他双眼冒火、目光如炬,鼻子眼儿、耳朵眼儿七窍生烟,像一只被榨干了汁的柠檬。
  Kiki的酒后独白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事件,也不涉及任何卷入生活、工作的人和物。他是受过训练的情报军官,人生简历早就被有关部门的特殊程序格式化了。他的思路被酒精驱赶着,像突然爆发的山洪,在时间、地点、事件留下的空白河床上驰骋、奔腾,肆意翻滚。马赛的拉丁激情加上外交官世家的文化熏陶,他能像隆美尔、巴顿那样用拉丁语大声朗诵,抑扬顿挫、颇有古风。
  大约50年前,Kiki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外交官世家,祖上数代都是法国驻远东使馆的三军武官,爷爷是位退休将军,和戴高乐共创“自由法国”。马赛属于地中海浪漫的拉丁区,Kiki即使躺在摇篮里,也能看到地中海的蔚蓝波涛和伊夫堡的乳白围墙,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就关在那个乳白的小岛上。
  Kiki家所住的公寓叫“La maison du fada”,英语管这叫“疯人院”,因为这座大楼的设计师Le Corbusier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吓破了胆。Le Corbusier把大楼设计成一条船,各家各户都是独立船舱,一旦战乱就可自我封闭,远离你争我斗的滚滚红尘。Kiki一降生就落在这个幻想逃离战乱的怪圈里,他把“疯人院”称作“诺亚方舟”。
  克利斯蒂安的大名只见诸官方文件,日常生活中他只叫Kiki,Kiki是法语的“小鸡鸡”。老爸给摇篮里的小东西取如此伟岸的大名未免滑稽,其文化价值与中国的“二蛋子”、“狗剩儿”十分近似,斯诺《西行漫记》也曾提到,延安老区有个孩子就叫“吉伯”。人之初的小Kiki虽不能威力四射,可刚落地就一柱擎天。Kiki给我讲过这么一个军中笑话,说有一天大象问骆驼:你咪咪怎么长背上了?骆驼说:死远点,我不和Kiki长在脸上的讲话!在一旁偷听的蛇忍不住大笑。大象怒道:笑什么?Kiki长脸上总比脸长Kiki上强!
  在马赛度过人生第一个四年之后,Kiki随外交官父母到亚洲蹒跚学步,一家人住在老挝首都万象,享受太上皇的无忧无虑。湄公河两岸的水稻田是Kiki最喜爱的运动场,没有小猫,也没有小狗,他把蛇、蜘蛛、蜥蜴、黄鼠狼捉来当宠物。
  在味道浓郁、异香扑鼻的香料市场,他学会用檀木筷子吃米饭。民以食为天,Kiki还没成人就被老挝和平演变了,乃至现在每顿饭都必须吃大米。就像我小时候喜欢吃我奶奶做的绍兴饭,见不得羊肉。可阿拉伯烤全羊把我变得力大无比,浑身长毛。1990年参加国家可可西里考察队,连司机霍云炮制的风干西藏羚肉也能生吃,还觉得挺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北大国际政治系专门开设民族解放运动课,为世界革命积蓄力量。在苏联老大哥、中国老二哥的支持下,越、老、柬共产党举行武装起义,武力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政治上的冲突很快演变成局部战争,陈赓、韦国清的中国军队越过边界,配合武元甲攻打奠边府。“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呆在万象的Kiki一家不得不抛弃刚刚结识的新朋友,屁滚尿流地逃回欧洲。
  逃亡是Kiki人生第一条伤心的河,他不仅失去游泳池和大房子,还失去大房子里的小动物。回到欧洲一年多,Kiki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随老挝保姆一去不返。从那天起,无论看到河流、池塘、小溪、瀑布……不管清洁还是混浊,都会让他想起他的母亲河——湄公河,还有湄公河畔的大房子。
  二、只要一提英国他就掏手枪
  法国政府随即把Kiki全家派往澳大利亚,大英帝国最初只在澳洲流放囚犯,伊丽莎白女王把居民教化得比清教徒还清教徒。堪培拉既缺乏浪漫的拉丁风情,更没有东方世界的奇妙生活。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2)

  在堪培拉Forest Elementary小学,Kiki每天必须穿西服、打领带,一到周末还得到小礼堂面对女王画像集体忏悔,童声合唱《天佑女王》。就像我小时候每天高唱东方红,早请示、晚汇报一样。唯一不同之处是,女王万里迢迢还真来现过一次身,一个妙龄少妇,包裹得圆古隆冬,一点女人味都没有。
  Kiki还被迫参加盎格鲁-撒克逊人热衷的体育运动,网球、骑马、游泳、板球、足球、
  橄榄球……回到家里,又在严母的苛刻监督下,用法文把无聊的英文功课重来一遍。一旦逮住机会,他就骑上自行车逃往灌木丛、森林、池塘、荒野……只有自然,才是他向往的唯一天堂。
  每次天堂之旅过后,等待他的都是严厉的惩罚和更乏味的家庭作业。一直到现在,只要一提英国他就掏手枪。他的大脑只选择保留那些有趣的感受:父母奉调回国,到阳光灿烂的加利福尼亚旅游,游览美丽的太平洋岛屿。
  Kiki回马赛时已经十多岁,可十岁孩子的实用知识都一窍不通。他甚至不会骂脏话,英语、法语都不行。他英俊、纤弱、敏感而带女人气,被同学当做卷心菜里长大的大头娃娃,或者骑仙鹤、天鹅飞来的小天使。
  江湖险恶,形势严峻,马赛的黑社会足以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芝加哥。Kiki没时间从容调整,只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野蛮、凶险的学校生活。好在他不仅入道迅速,而且身手敏捷,进步极快。不再需要英国式的体育运动,而是一路搏杀,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不到一年,他就顺利完成少年到青年的质的飞跃。告别阴柔乖巧的女式时尚,在“拍婆子”的激烈竞争中迅速崛起,变成一个满口粗话的大老爷们儿。
  作为对不良少年的人生挽救,他被强制带离马赛,送进巴塞罗那的一所寄宿学校。这里远离都市,位于阿尔卑斯山偏僻的崇山峻岭。Kiki的模糊记忆认为这个世外桃源比马赛更糟。冬天里他不停地滑雪,在酒吧、迪斯科舞厅拼命打工,挣够了一辈子的零用钱。他为自己超人的生命力、适应力极度自豪,为自己不断挥洒的旺盛的精力喜不自胜。他在学校的成绩单也是骄人的,学校给他的评语是“如果克利斯蒂安不仅仅把这里当成是一种运动场所,他的学业会更加鹏程万里。”
  “最终获得战争胜利的只能是骑士,而不是没有心肝的游击队。” Kiki离开阿尔卑斯山开始长达25年海外服役,给不听话的世界当“老师”、当“教练”,还当过“领队”、“领导”。Kiki不愿意提及他的职业生涯,权且给他的职业做一个基本框架——那就是“从事有关国际关系的建设性活动”。如在沙特阿拉伯工作了两年半,每三天开车去一次亚喀巴,他书桌上的Canon F1+50mm f1.2就是那时候的战利品;在非洲的象牙海岸工作了两年半;然后回到老家亚洲,在韩国汉城干了三年半。在朝鲜半岛,他和联合国使团的外交官们一同工作。在板门店监督双方停火,对破坏和平的捣乱分子执行训诫。他还在炮火连天打成一锅粥的南斯拉夫战地执勤18个月,回国时胡子拉茬、双眼血红、满身污垢,带着多种疾病和战场综合症。不知疲倦地“维和”、“维和”……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看惯了尸体、血肉,对生命抱定一种知命认命的宗教态度。他很快凑够退休“点数”,像巴顿将军一样,“我赚到了我应得的工资。”然后打点背囊、从容退役。
  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就像一群饱经磨难的大孩子,普罗旺斯招展的鲜花、奔放的女人、天真的孩子、发带、蛋糕、乳房……Kiki和他的战友们感动得嚎啕大哭。
  Kiki从军队退休后,把精力全用到吃喝玩乐上,喝酒、旅行、读书、音乐、绘画、听鸟、闻花、晒太阳……看五彩人生。作为一个老兵和多年流浪汉,他喜欢拉着我走进碰到的每一个墓地,在每组坟墓间停下来向亡灵致敬。这也许可以给他一点安慰,即使无法使那些亡灵死而复生。
  Kiki在名校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玩闹着获得艺术学位,用当雇佣兵的血汗钱买下卢瓦尔河谷靠近奥尔良的一个农场。百年战争中圣女贞德(Jeanne d’Arc)因为解奥尔良之围被誉为“奥尔良之女”。二战爆发后,半数法国人都逃离家乡,英军空袭法国运钞车,上千万法郎现钞随风飞舞……为避免生灵涂炭、文物被毁,一战英雄亨利·菲利浦·贝当元帅挺身而出,宣布巴黎不设防,在奥尔良以南成立维希政府。维希军队出面收拾残局,与德军合作维持治安,德军四年占领,留下20多万德法混血儿。
  三、“你我都是走世界的,能明白我的弦外之音。”
  和Kiki在一起时,恰逢法国电视3台放映《1944年的夏天》,在纪录片里法兰西头一次展示令人汗颜的镜头,就象我亲历的十年动乱。游街的年轻女人被剃成光头,赤身露体,身上敏感部位被画上纳粹的卐字;一大群人把一个男人往死里打;一伙臂戴袖章、嘴叼烟卷的不良之徒,在围观众人的喝彩声里,把一个胖子大头朝下吊起来,再狠狠地蹾到地上……
  1944年9月25日凌晨,400万巴黎居民从窗户中探出脑袋,忐忑不安地注视着被美国人解放的首都。与被盟军炸得稀巴烂的柏林、德累斯顿、纽伦堡……截然不同,这个善于自我保护的民族,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圣心大教堂都毫发无损。经历了二战这一人类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浩劫之后,巴黎奇迹般地保留了她的魅力与光荣。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3)

  这天图尔农市抗德游击队的油印小报《自由射手FTP》这样写道:“革命战友们,看到那些秃头的女人了吗?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图尔农市,正义刚刚得到伸张。就在这个星期六,根据地方委员会的要求,我们驻当地的游击队员拿起推子,剃光了这些法奸的头发……然后把她们押上大车,在市民的唾骂和嘲笑声中穿城而过。我英勇的游击队员带领群众高唱《马赛曲》,游街队伍把这些法奸一直押到本市女子中学的大门口……”当时共有5万妇女被剃成光头,10万人遭到惩处,100万人受到审问。
  在地中海的尼斯,一个名叫麦克思的家伙盘踞阿德里亚蒂酒店,手持武器到处搜捕法奸,抓来的“法奸”如果愿意“出血”就可以无罪开释,否则随手就是一个枪子儿。
  清算活动充满私刑和个人报复,一位商人由于有钱遭人妒忌而被镇压;还有一些姑娘曾拒绝别人求婚,现在被当众扒光,惨遭猥亵。据历史学家法布里斯·维尔日尼《须眉法兰西》统计,至少有20000名20岁上下的姑娘被人剃了光头,理由是“向德国人献媚的小婊子”。
  在共和国法律制度重新确立以前,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被私刑处决,《戴高乐回忆录》里提供的数字是10842人。历史学家亨利·阿穆勒认为,面对祖国大地上泛滥的复仇情绪,戴高乐最初确实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但他不久后回到巴黎立刻踩了刹车,只是这种状况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绝迹。戴高乐在后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秩序”二字,这为他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对那些尝过纳粹迫害和虐待的人来说,把法奸钉上行刑柱示众,有时暴力加身,但极少处以极刑,大体上还算手下留情。至于让通敌的妇女游街示众,可以视为一个感到遭受耻辱的国家重拾自尊的象征行为吧。
  至于给Kiki生了四个儿子的“诺曼底苹果树”根本没赶上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但她同样谈不上圣女。Kiki说:“法国有句谚语‘坏女人就像破门’,这句法语意思丰富,你我都是走世界的,能够明白我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他在卢瓦尔河谷的农场就毁在一扇破门里。
  四、人们以为一旦睡得过于舒服,很容易在睡梦中死去
  与北京、纽约、东京不同,出巴黎50公里就是农村,森林茂密。尽管法国与中国相比是个小国,在保持传统上比中国更执著、更顽固,不同地区保留不同的宗教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野趣横生,从不开辟成熟的商业河道。两岸不是城堡就是Jardin(花园), 最大的城堡属于佛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 ),他在这里打猎、开Party、追女孩子,类似清朝皇帝的木兰围场、避暑山庄。有抱负的君主和平时期热衷打猎、泡妞、繁殖后代,以此磨砺爪牙、锻炼武功、保持征服世界的进取心。
  舍农索(Chenonceau)是卢瓦尔河谷最负盛名的古堡,200多年分别属于风情万种的五位贵妇,被称为“堡后”。它的建设者托马斯·布伊尔是佛朗索瓦一世的税务大臣,在意大利辗转作战,模仿直楼梯的拉丁建筑。城堡主体结构通过五座拱底横跨希尔河(Le Cher),三面环水,周边环境绿树掩映。
  托马斯·布伊尔的儿子害怕国王追究爸爸贪污,主动把舍农索献给佛朗索瓦一世。佛朗索瓦的儿子亨利二世身边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王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另一个是情人戴安娜·布瓦齐埃。画像上卡特琳娜·德·美第奇40多岁,全身黑衣,不苟言笑,就是大仲马笔下名作《玛戈皇后》的娘,壁炉上有亨利二世姓名缩写“H”和卡特琳娜姓名缩写两个交叉的“C”。
  1559年亨利二世与侍卫长蒙哥马利上尉决斗而死,王后卡特琳娜立即把情敌戴安娜·布瓦齐埃驱逐到另外一座城堡,在天花板上涂满两个交叉的“C”。城堡经过各位女人不断改建、修缮,异常华丽、柔美、处处玄机。小教堂是托马斯·布伊尔的兄弟托马斯主教在1513年~1523年间修建的,可以在上边居高临下地祷告,1944年被盟军轰炸,1954年被艺术大师马克思·安格朗重新修复。
  大革命时,暴徒要烧毁舍农索,女主人杜邦夫人(Madame Dupin)在城堡中堆满木材,声称这里是储藏越冬木柴的大仓库,革命党担心过冬没有木柴而放过古堡。杜邦夫人美丽、温柔,活了93岁。她毕生博采众家之长,与伏尔泰、狄德罗过从甚密,还是乔治·桑的外祖母。卢梭称赞“她是巴黎最漂亮的女人,第一次和她邂逅于卫生间中……我心猿意马……当即爱上了她”。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舍农索城堡被改为医院,2254名伤员在这里得到救治,由于整座城堡建在水上,伤兵即使躺在床上也能钓到希尔河里的大鲤鱼。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在附近制高点布置了105毫米榴弹炮,炮弹打穿画廊的顶棚,舍农索成为巴黎德占区通往维希法国的重要通道。
  波旁王朝“太阳王”路易十四妻妾上百,此外还和数不清的女人有染。这些女人为他生下数目庞大的私生子,他便一个个地赐爵封地,身旁形成庞大的“床上贵族”,并引得更多女人和他上床。然而路易十四最在乎的并不是床上女人,而是床本身。当时的床都很短而高,人们以为一旦睡得过于舒服,很容易在睡梦中死去。路易十四仅在凡尔赛宫就有卧榻413个,其中155个是特大号的。即使出征在外,他也要带上巨大的卧榻和众多宠姬,以便随时能和喜爱的女人睡在那张名叫“维纳斯的凯旋”的大床上。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4)

  不光国王如此,很多法国人都有情人。密特朗总统突然爆出一个20多岁的私生女,不但没人笑话,还广受羡慕,全法国都觉得露了脸。
  五、昨天雇佣兵,今天快乐汉
  Kiki买下卢瓦尔河谷的城堡时正在巴黎基地服役,每周二去基地上班,周五回家和老婆
  做爱。Kiki说这不是你们中国人的计划生育,做爱最重要的是“前戏(foreplay)”,需要营造气氛、调节温度、制造光线、挥洒气味、音响、浴缸、红酒、外加甜言蜜语……需要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周身松弛。Kiki显然很爱他的“酸苹果”。
  “我93年在萨格勒布打仗买了这个农场,当时什么都有,光苹果树就有60多棵,全让这个傻B给毁了,这傻B毁了我一切。从那以后,每10年我重生一次,我45岁离婚找25岁的,55才找35岁的,即使我已经70岁,也绝不会找一个40岁的破门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当然回味过去总是美妙的,尤其像你这样爱拍照的,我把美好日子都存在普罗旺斯家中的相册里。”
  Kiki有一个女儿、三个前妻、四个儿子。光狙击手乱窜的南斯拉夫就去过三回,每次都能欢蹦乱跳地活着回来。战争让他接近自然,把握生命,享受生活。St.Tropez海滩把这个活着的兰博晒成一条大龙虾,海滩美女人见人爱,面对Kiki没有不心跳加速的。
  Kiki做事飞沙走石,实际上绝非没有规则,更不是肆意玩闹。随身铅笔、地图、笔记本……各种可能——连风速都计划在内,赛过以色列的IDF军官。
  他开的“Peugeot 405”脏而且破,可能跑出法拉利的气势,吹口哨、打响指,左冲右突,想超就超,全不管人家车大车好。眼到、手到、方向盘到,一路通吃。120公里弯道超车,还用手机发短信。就是碰上巡警也无所畏惧,双方一打眼,看架式就知道Kiki属于“为国捐躯”。Kiki唯一害怕的只有女警察,他说她们被男人压在下边几千年,有朝一日翻了身,双手掌握司法权,一旦抓住男人短处,能不把活人往死里整么?
  法国历来孕育赛车手,拉力、F1、巴黎-达卡尔,连美国雪佛兰都是法国发明的。快乐不计成本,生活全凭感觉,昨天雇佣兵,今天快乐汉。Kiki开车就像做爱,大概是油门踹得太狠,淹了油路,愣把破车开得背过气去。
  靠到路边,我要下去推车,Kiki按住我让我别动。他说破车就像女人,坏了也不能下车推,下车一推肯定要跑。对破车要爱,爱得她离不开你,要用嘴爱,用手掌爱,用指尖爱、用身体爱。说着开始吻方向盘,双手齐上,指法细腻、柔情似水。
  法国Super汽油每公升1.23欧元,一箱跑650公里。柴油每公升0.849欧元,一箱跑1200公里。Kiki的“标致405”烧柴油,车牌尾数“83”,一眼便知是普罗旺斯的注册农民。呼啸而过的“丰田霸道”烧汽油,车牌尾数“91”,开车的是位恨不能把自己扒光让人望眼欲穿的巴黎美女。正趴在破车上面做前戏的Kiki勃然而起,说巴黎人开四驱车一辈子见不着沙漠,车贵、费油,这种傻B才是“农民”。我满脸羞愧地告诉Kiki,我北京的大吉普比这傻妞还多4个缸,这样的“小酸海棠”只能给我这个“老农”作孙女。
  卢瓦尔河谷非常富有,随处可见小麦、甜菜、水果、葡萄、酒窖、糖厂。在加州唐氏农场,到处都是沟渠、管道、化肥、机械……种地纯粹是技术工作。而在法国卢瓦尔河谷,农田里有森林、河流、野兽、姑娘……种地则是一门人的手艺。人民有那么多故事,这些故事只存在于人们的脑子里,口头流传,随风而逝。说欧洲好不仅因为它文明、富有,更因为它容忍各种文化和平共处。离这儿不远有一个79岁的老女人,老得已经没有用了,嘴里老是抱怨生活艰难,但是她能端出最好吃的饭菜,点燃蜡烛、铺好台布,这就是女人,这就是欧洲。
  六、Kiki的女儿亭亭玉立像个冰激凌
  Kiki脱下笔挺的西装往车后一挂,抽出领带来当空一甩,动作夸张像个赶大车的。他把头和儿子凑在一起,耳鬓厮磨,给儿子点烟,眼含爱意,满怀希望。
  Kiki的大儿子在Tours大学学法律,由于用脑过度,看上去有点傻。二儿子学会计,人也长得精明;三儿子学厨艺,在全法厨艺比赛获得第三;四儿子15岁念高中,整天调皮捣蛋,看上去比Kiki小时候还要坏。他还和亚洲女人有个漂亮女儿,美丽妖娆、冰雪聪明,法语、英语、中文在马赛学校都独占鳌头,亭亭玉立就像一个冰激凌,日后肯定是个妖精。
  Kiki从不喝可口可乐,他管红酒叫“法国可乐”,一见麦当劳就拼命喊“呸!”他说只有法餐、中餐才是给人吃的。说到吃饭他特别强调餐具,说中国人历来锦衣玉食用精致瓷器,怎么现在都用越南难民的塑料盒了?
  法国蓝带(Cordon Bleu)厨艺源自1575年法国皇帝加冕钻石十字架上的蓝色绶带,现在用以代表厨艺的最高水平。德国“双立人(Wusthof)”特为“蓝带”定制刀具。1895年创办蓝带厨艺学校,每15天出一本厨艺杂志,用英、法、西班牙文同时出版。1896年集腋成裘开始出书,自称法餐是世界之最。1897年吸引家庭主妇上大课,1953年给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承办加冕的午餐一举成名。一直到现在,法国每年有5个顶尖厨师可以用国旗做衣领。



法国:Kiki和他的女人(5)

  中午,我在Kiki三儿子任大厨的饭馆暴撮一顿,餐具全部是陶瓷盘、玻璃杯、镀银的刀叉沉甸甸的。喝1650 Chateldon带汽的矿泉水,黄油上洒红胡椒,长面包是巴黎新鲜的 “Baguette Parisienne”,每个重250g。
  开胃菜有沙拉和猪肝、Pave De Perche En Croute De Bsdilic Et Poleiyta A La Ciboulette,类似中国的饺子,底下铺的是青豆泥。
  主菜是有“红酒公鸡(Coq Au Vin)”,烤鱼和土豆泥,奶酪(Fromage)。最后的奶酪Valencay是当地城堡的名字,用山羊奶做的奶酪,很膻;另外一种叫Livarot的奶酪是牛奶做的,中国人更容易接受。三少爷郑重宣布:这些奶酪都不是机器做的。
  戴高乐将军担任了11年法国总统,60年代曾被当做独裁者围攻,这“戴爷”为自己辩解:“你们说,我到底怎样才能治理一个有246种不同奶酪的国家(Comment voulez-vous gouverner un pays qui a deux cent quarante-six variétés de fromage)?” 与此同时就是装在高脚杯里的勃艮第红酒,醇香、挂杯、清冽爽口。
  二战时戴高乐流亡伦敦,“自由法国”是一支薪水最低,但最爱喝酒的战斗部队。一些怀有法国情结的知识女性在伦敦成立“小法兰西俱乐部”,专为“老法”提供低价酒精,支援反法西斯事业。Kiki计划在卢瓦尔农场为我设立“Duck Tang俱乐部”,准备把我接过去和他相依为命。他是高更,我是梵高。还要在农场的两个小湖里面养上鱼,有朝一日父子团聚,让我儿子亚述来此钓鱼。他担心新华社每月给我的工资太少生活艰难,要帮我参加“海湾战争受害者协会”,各国老兵互相扶助。我说我的战友孙渤也在山东组织类似的自救组织,可我舍不得北京的语言环境。目前还算脑子好、手好,不想给任何东西当奴隶。
  饭后甜点是热冰激凌、红酒、咖啡、茶和一大堆形色各异的特色奶酪。Kiki说红酒、奶酪对我的血液大有好处,梵高、伏尔泰他们之所以身高体壮,才思泉涌,都与荷兰人的奶酪有关。时至今日,以奶酪为生的荷兰人的身高还稳居世界第一。
  七、Kiki嘴里的女人个个心胸大,脑子小
  女人脑子里99%是衣服、鞋子,和包,男人没长脑子,只知道有Sex。 Kiki一直把自己当成一半西方、一半东方的半吊子,当他与能生会养的诺曼底苹果树离婚后,1999年,与“一半东方一半西方”的亚洲女人登记结婚。这场爱情狂热而惊天动地,“半西半东”和“半东半西”经历了五年痛入骨髓的浪漫纠葛后劳燕分飞。
  直到现在,Kiki还没完全恢复过来。Kiki嘴里的女人个个都是心胸大,脑子小。女人在乎钱,男人在乎性,所以男人碰上女人总是短路。法国人娶法国人,中国人娶中国人,法国人娶中国人,中国人娶法国人……到头来全他妈一回事,根本没什么区别。
  他递给我一本乌黑肮脏的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我无法辨认的潦草文字,我猜这些发黄的破纸一定浸透了Kiki的眼泪和汗水,它和它的主人一定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
  这是我和她分手的日子,2004年4月,普罗旺斯,汤斯小镇
  亲爱的Cody:
  我敢肯定,你是我认识的最奇特的女士,
  现在你不辞而别,我才发现——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奇特,
  这大概因为我们的故事太坚强又太脆弱,
  太漫长又太短促。
  我从没想爱任何人,可你却闯进了我的生活。
  我想你一定也和我一样,当你我相遇的一刹那,
  我们本来就不该相遇。
  我们过去几年都干了什么,这在一生中算得了什么?
  而我永生难忘,永生难忘……
  当我承认我们结合,
  当我们卸下震撼一生的罗曼史,
  我没法决定,是我的心在决定。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有朝一日我会死在你的怀里,
  今天你悄然离去,去追你的梦,
  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你在我的心坎里。
  今天我才知道,你的怀抱才是我最终的防弹衣。
  永远相爱,多深,多久,有谁知道!
  我不知道!你不知道!
  还是让我欢天喜地,
  直到彩虹告诉我们,
  重聚的时光再次降临。
  Kiki声称已经翻过人生这一页,他给日记本夹上一个书签,以备有朝一日重翻旧账。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等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去做,他用指尖拨弄成排的红酒瓶,仿佛醉卧情人怀里,极力寻找记忆犹存的往事,又要探究广袤、辽阔、充满希望的神秘大地。
  女人就像葡萄酒,要么装在宽肩膀的波尔多酒瓶里,要么装在溜肩膀的勃艮第酒瓶里,但绝对不能喝塑料瓶里的可口可乐!现在已经有人堕落到用塑料杯喝啤酒!还有人用一次性筷子!真他妈的暴殄天物!
  “现在你知道我生无出处,不知何来、不知何往,半西半东、半欧半亚了吧?我需要你帮我找到适合我的那一半,借以弥补我的先天不足。我要带着这本生命日记学习人生……晚安!我的唐老鸭,我需要睡觉,需要做梦……明天见!”
  有意为中法友谊献身者,请直接联系:[email protected],或00336-608-716XX,Kiki说标准的英语、漂亮法语,我这个“喉舌”就不跟着乱掺乎了。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1)

  一、突然用地上、床上最慑人心魄的王者语言,向全世界宣布金盆洗手
  欧洲有两个小国我特别喜欢,一个是瑞士,再一个就是奥地利。她们都是国际上公认的永久中立国,以我这个频繁出入虎狼之邦的流浪汉看来,她们温柔得就像知书达理、息事宁人的古典美女,正在黄昏夕阳的炊烟里,打开音乐、点燃蜡烛、摆放餐具……
  瑞士自古以来就是中立国,小国寡民、天生丽质,宛若处子。大红的国旗正中是一个白十字,干脆一张放大“国际红十字会”的底板,天生就是暴力的克星。属于绝对没和男人上过床,自己能在马槽里生耶稣的玛丽亚。整个二战瑞士保持武装中立,仅瑞士空军就阻止轴心国、同盟国侵犯领空6501次,击落敌机16架。
  和纯洁的瑞士相比,历史上的奥地利母仪天下、阅人无数,玛丽亚·特里西亚生的11个女儿有9个嫁给欧洲国王,还不算地球那头的墨西哥。就连雄霸天下的拿破仑也攀龙附凤迎娶哈布斯堡家族公主,冀生罗马王以改换门庭。哈布斯堡奥匈帝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以及部分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乌克兰、摩尔多瓦和南斯拉夫。哈布斯堡王朝战场上、龙床上的持续征服,沧海桑田使维也纳成了全欧洲最中心的绿洲,被联合国评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西文中最常见的的五个元音字母A、E、I、O、U,在哈布斯堡时期有着霸气的解释:“Au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意思是“天下皆为奥地利臣民。”
  能征善战、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奥地利在二战结束的第十个年头,突然用地上、床上最慑人心魄的王者语言——德语,向全世界宣布金盆洗手、放弃武力,成为永久中立国。反倒让我这个从小爱看《地雷战》、《地道战》,整天琢磨怎么才能在地上炸出更大一个坑的革命接班人,失去了学习榜样。
  今天奥地利“红白红”国旗俨然一位矢志从良的圣女:大红底色的长方形,拦腰横亘一条白杠,比瑞士的“红底白十字”还简明扼要。当年十字军东征,欧洲王室聚拢在哈布斯堡王朝旗帜下,浩浩荡荡血战耶路撒冷,十字军士兵雪白的战袍被鲜血浸透,只剩下宽腰带扎住的裤腰保持白色,这就是今天奥地利国旗的由来。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红白红”来自巴登堡公爵被鲜血浸透的白袍,中间的白杠是公爵佩剑遮挡的印记。
  奥地利曾经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她是从冷兵器碰撞、热兵器爆炸中觉悟的智慧国家。在我沉湎于自我陶醉的地道战、地雷战,随时准备暗中给敌人下黑手的时候,莫扎特们已经为寻找一个恰当的音节苦恼了好几个晚上。热爱和平的瑞士、奥地利的轻武器制造至今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前者生产的“绍尔”系列、后者生产的“格洛克”手枪一直占据世界市场的1/3 。
  二、父亲教导老黑:打中脑袋、打中心脏都好,就是不要打在肺上
  奥地利有9个州,老黑——黑尔木特·布劳诺(Helmut Brauner)是维也纳州能源部的退休文官,1940年1月出生在多瑙河畔的奥尔特(Ort)。在一个人人投身政治的火红年代,老黑的爸爸卡尔·布劳诺(Karl Brauner)因积极推进“德奥统一”受人尊敬,是奥尔特地区狂热的党卫军、国家社会主义者;二伯佛兰茨是温和的人民党;大伯汉斯是坚定的共产党领袖,像其他各国党领袖一样,每月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领薪水。布劳诺家族的儿子们个个勤劳、勇敢、倔强,身体力行,每个人都固执地坚信只有“他”——才能拯救奥地利。爱走极端的三兄弟因政见分歧整天吵闹不休,最后干脆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强制战败国割地赔款。就连法国元帅福熙看到《凡尔赛和约》条款后也说这不是20年的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德国西部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莱茵兰由英法占领;北石勒苏益格给丹麦;东部的波兹南和西普鲁士给波兰;苏台德区给捷克;连立陶宛都从德国割走默麦尔……同样说德语的奥匈帝国被分割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奥匈帝国的其他领土被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意大利各国瓜分,从此失去出海口。奥地利人从此灾难深重,“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成了摆脱困境的梦想,1936年扬眉吐气的柏林奥运会让被肢解的德语国家看到希望。希特勒的御用摄影师勒妮·瑞芬施塔尔小姐拍摄的记录片《意志的胜利》、《奥林匹克》,反映了那个疯狂的年代。
  1938年奥地利举行公民投票,竟然有99.73%的奥地利人要求与德国合并,不可思议地接受希特勒领导,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据古德里安上将回忆,由于德国装甲师首次长途行军,他的第16军从柏林到维也纳近千公里,许多“豹I”、“豹II”坦克坏在公路上,多亏奥地利人热情支援,德军在鲜花和热吻中进入奥地利。
  “在部队通过了之后,四处又发出了一片欢呼的声音。我一直被人抬着,送到休息的地方。我大衣上面的扣子被人揪光,当做他们的纪念品。”
  老黑的爸爸卡尔·布劳诺就是欢迎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把“奥地利回归”、“祖国统一”看成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复兴。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2)

  1871年威廉二世统一后,德国就叫“德意志帝国”(Das Deutsches Reich),直到一战战败,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也没有改变。1938年德、奥合并,希特勒在 “德意志帝国”前面加上“伟大Groβ”并写入宪法。“大德意志帝国Groβ Deutsches Reich”成为德国的正式国名。
  有人套用德国作家布鲁克1923年在《第三帝国(Dritten Reich)》中的说法,把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称作第一帝国,把德意志帝国称作第二帝国,把大德意志帝国称作第三帝国。
  “祖国统一”使奥地利经济发展,奥尔特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男人们胸前插着雪绒花,右手前伸,用古罗马礼节彼此打招呼。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生长在雪线以上的高山上,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勇敢士兵才能摘取。故事片《音乐之声》的男主角——奥地利贵族冯·特拉普上校就因“雪绒花Edelweiss”壮怀激烈。一次大战意大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瓜分了奥地利的出海口,海军上校前程暗淡、鳏寡孤独,不得不呆在萨尔茨堡(Saltzburg)山头上,养家、泡妞、看孩子。以后靠家族音乐天赋环球卖唱,玛丽亚修女年轻力壮,为上校生了“斗、瑞、米……”之外的第8个孩子——约翰尼斯,一家十几口定居美国西部的佛蒙特。
  拓展疆土的卡尔唱着雪绒花,喝光乡亲们送来的“缪斯特”(Moust,充分发酵前的奥地利果汁酒)之后,开始着手恩格斯所说的“人自身的生产”。鞍马劳顿的卡尔支开11岁的大女儿,在温柔体贴的妻子身上播下老黑,纪念祖国统一。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但泽回归”为由进攻波兰,“这是一个历史时刻,作为男人不能袖手旁观。”像电影《铁皮鼓(The Tin Drum)》中的奥斯卡爸爸一样,卡尔·布劳诺的部队党卫军一马当先。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附件》,德国国防军占领波兰西部后,苏联红军采取斯大林的“主动防御战略”占领了波兰东部,以后任以色列总理的贝京就是这时候和成千上万波兰犹太人一起,被逮捕并放逐西伯利亚。老黑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爸爸、共产党大伯在波兰并肩作战,不到两星期,辽阔的波兰就在地图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卡尔继续在波兰前线“保家卫国”,征尘滚滚,来去匆匆。每次回家探亲都累得只会睡觉,威胁要把啼哭吵闹的老黑扔出去摔死。卡尔留给老黑的印象永远是一个高大陌生的壮汉,缩在阳光照耀被窝里,露出的半张大脸鼾声如雷,睡得像死猪一样。
  卡尔睡醒后就把老黑顶在脖子上到处转悠,左邻右舍都把这对父子当成杀死毒龙的圣·米歇尔,当成祖国统一的民族英雄。老黑从记事起就特别崇拜老爸卡尔,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挎上爸爸的大战刀(制式匕首),为党和国家服务。
  没人的时候父亲卡尔教导老黑,为祖国献身最光荣,在战场上被打死并不可怕,打中脑袋、打中心脏都好,就是不要打在肺上。打在肺上太痛苦,一时半会儿死不成,鲜血堵住气管引发哮喘,空气顺着气管把血喷得到处都是,最后血尽而死。卡尔告诉老黑“一旦被人打中肺,千万求人在心脏补一枪”……
  无奈上苍无眼,1944年波兰之战,卡尔在华沙街头被一支莫辛纳干(Mosin-Nagant)狙击步枪打中,7.62mm子弹正中肺心,穿胸而过。卡尔躺在冰天雪地的里哮喘了大半天,喷出的血沫子漫天飘舞,撕碎胸前婀娜的雪绒花,咳血而死。
  三、“奥地利人举左手!德国人举右手!”
  1945年老黑五岁,整天跟在大孩子屁股后面爬树、钓鱼、躲美国炸弹。一天,老黑和一帮小孩儿钻防空洞,正好被苏联红军堵在里面,红军用德语命令:“奥地利人举左手!德国人举右手!” 当时“德奥统一”已经七年,所有说德语的人都把德意志当成自己的祖国。老黑年龄太小分不清左右,更不知道“德国人”的政治含义,稀里糊涂举起左手,被拎着脖子扔到洞外。剩下的被当做德国纳粹,往洞里扔了两颗手榴弹,算是完成对奥尔特的彻底解放。
  这一幕深深烙在老黑未长成的脑子里,乃至多年后长大成人,每逢举手表决都十分谨慎,左顾右盼,目光如炬,生怕一失足站错队,被从天而降的手榴弹“轰”死。
  奥尔特一夜之间成了苏占区,昔日跟着卡尔奔走呐喊的纳粹党徒,摇身一变全成了抵抗战士。希特勒时代全村都给老黑家溜须拍马,现在唯恐避之不及,装得自己跟没事儿人似的。
  奥地利的教堂门口都镌刻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牺牲者,奥尔特教堂墙壁上至今保留着卡尔·布劳诺(Karl Brauner)的位置。小镇居民踊跃表现,争相和纳粹残余——老黑家划清界限,连老黑的亲大伯汉斯也变得陌路途人。汉斯是东部占领区的共产党领导,以权谋私赚了不少外快,靠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给红军提供给养,兼并连锁店变成当地首富。
  为谋生,老黑妈给老黑找了个继父,继父是苏台德人,一个老实巴交的知识分子。苏台德原是德国的一个州,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被英法划分给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上台“德奥合并、祖国统一”,进而要求300万苏台德人“回归祖国”。弗里茨·埃利希·冯·曼施泰因把合并苏台德区的军事行动称之为“献花的战争”,据他回忆当时捷克人争着给德军献花。英国首相张伯伦在BBC发表讲话:“因为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的遥远国家间的争吵,而在我们土地上准备挖战壕、戴防毒面具,是多么可怕、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英王乔治六世和英国议会都支持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英法联合签署《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归还德国。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3)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苏台德区再次划归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国家联邦。捷克共产党执政伊始,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则,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治上深挖“历史反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300万苏台德日耳曼人曾经投靠德国,现在被当做法西斯镇压,特别是像老黑继父这样的自由知识分子。
  和我们大军进城、“初小毕业” 就算“大知识分子”不同,欧洲的“知识分子”更侧重
  于文学艺术、综合修养,强调思想独立、人格自由、生活品位。如作家卡夫卡、哈维尔、茨威格、米兰·昆德拉之流。当初希特勒占领波兰时,就担心肖邦、密茨凯维支这类“知识分子”和纳粹党离心离德,带坏简单的老百姓,党卫军将被占领土95%的贵族、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包括隆美尔夫人的亲叔叔——天主教牧师爱德蒙·诺斯克兹尼西尔斯基统统残酷镇压,因为这些人都属于知识分子。
  捷共在苏联扶植下顺利兼并苏台德区,先公私合营日耳曼人的私有财产,再改造思想、触及灵魂。最后把这些榨干油水的“药渣滓”驱逐出境,掉在老黑妈这口破锅里。
  四、为了表明黑、黄、白人生来平等,还特地娶了个黄脸媳妇
  知识分子与老黑妈生活和谐,一生没有生育,所以至死也没留下任何痕迹。“人生最大不幸莫过于少年离开父亲,旅行失去马。”作为布劳诺家族的倔强后代,老黑一直和知识分子过不去,整天变幻花样和继父作对,以此纪念自己的亲生父亲,仿佛亲爹卡尔的阴魂不散。由于老黑一门心思都用在折腾知识分子上,所以学校教的知识相对撂荒。
  德语国家的孩子一般上4年小学(grundschule )、4年中学(hauptschule),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的继续读4年高中(hochschule),然后无需考试直接升入大学,成为律师、教授、科学家……担任社会公职,以“知识分子”面貌上升为社会精英;其他如老黑之流,中学之后不念高中,而是进技术学校,剪头发、抹水泥、开机床……早挣钱早养家,磨练成技术人才和中、低层管理人员。
  老黑命运多舛,很早就出去做事,自幼学徒、上技校,历次文官考试屡屡受挫,缺乏继续向上爬的资格。加上为人固执和上级搞不好关系,一直在维也纳州能源部担任中层领导,管理60多个技术工人,直到退休。
  老黑年轻时的日耳曼模样的确很帅,奥地利人喜欢好酒、音乐、美女。为了怀念美丽的旧世界,他仍在使用几十年前的标准照。“换驾照时,他们说我和驾照不一样,犯罪后无法通缉。可我就是不换,我要留住被姑娘追的美妙记忆。”
  布劳诺家族历史悠久,多瑙河奥尔特的《布劳诺家谱》开始于1600年。与父辈迷信“日耳曼人最优秀”的观念不同,老黑一直调侃自己是蒙古杂种。为了表明黑、黄、白人生来平等,还特地娶了个黄脸媳妇。老黑说蒙古轻骑兵会走一种特殊的小碎步,日夜兼程很少休息。两军对垒,欧洲君主习惯按自己重骑兵的行军速度估算敌人,结果往往被飞速掩杀的蒙古骑兵削掉脑袋。蒙古人一路征服、烧杀抢掠,一举不慎生下老黑的祖宗。
  老黑认为战争就是割地赔款,不存在不平等条约一说,“战败割地、欠债换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像眼前的伊拉克,谁让你没事找事最终又打败仗呢!奥匈帝国现代史上割出去的富庶领土,一直雌居世界第一。巴黎和会的《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讷伊条约》、《色佛尔条约》……还不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战败,没人能说哪个条约不平等。不像你们中国人那么智慧,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站对了位置,享受战胜国的割地赔款,肯定拣了不少大便宜。
  一直到现在,老黑还盘算着如何加入中国国籍,就像当年老爹卡尔坚决主张“德奥合并”一样。十几年前,中国还不开放,欧洲人对中国知之甚少。奥地利一些好事之徒发起所谓“人类最担心的十大恐怖”调查,“共产主义”名列第三。此后老黑先后十几次到亚洲旅行,仅香港就去过三次。由于当年挨过手榴弹,对红色中国,虽然心向往之,也隐约感到这里并非那么“妖魔化”,犹豫再三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三番五次到中国大使馆门口转悠,神神秘秘像要行刺的恐怖分子
  改革开放使老黑的回归梦想加快步伐,以日耳曼人特有的精细,老黑怀揣户口、护照、国籍证明……三番五次到中国大使馆门口转悠,神神秘秘就像要行刺的恐怖分子。
  中国驻维也纳领事先是觉得老黑形迹可疑,听完老黑的蒙古故事开始觉得老黑的精神可疑:“中国不是罪犯、精神病患者的掩蔽所。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首先需要严格的无犯罪记录,健康证明,放弃本国国籍,在中国连续居住10年以上,此外还要经济担保……”
  为此老黑正筹划着把退休金转往中国,因为老黑担心“这里没有德语国家的抚恤制度”。说到这儿,老黑狡猾地在酒桌底下捏了捏我的右手:“报纸上说,你们中国人说假话、用假证、买假货、用假货。今天请你这个‘中国记者’喝‘缪斯特’,发现你和我们日耳曼人完全一样,身材甚至比我这个日耳曼人还高。其实你们完全用不着脖子上挂牌牌以假乱真,世界的眼睛远比施华洛世奇(SWAROVSKI)水晶还亮。就像我不检查证件,就知道你肯定见过大场面。 你具有日耳曼人久经风霜后的客观,就像我们的浴血的“红白红”国旗。不管怎么说,2008年在北京有你这么个货真价实的记者朋友,大有好处。”



奥地利:老黑和他的爸爸(4)

  据老黑介绍:
  德国、奥地利合并期间:
  2700名抵抗战士被判处死刑并执行。
  16107名奥地利人被盖世太保逮捕后死于监狱。
  16493名奥地利人在集中营被消灭。
  170800名奥地利人死于军事行动。
  76200名奥地利人失踪。
  65459名犹太人成为民族迫害的牺牲者。
  12356名维也纳人死于空袭。
  100000名奥地利人由于政治原因被囚禁
  ……



梵蒂冈:上帝的国家

  整个二战期间梵蒂冈(Vatican)一直是中立国,教皇出于人道主义做了不少善事。2004年~2005年我去了三次梵蒂冈,其中一次邂逅约翰·保罗,拍了一张照片。此后不久盛传教皇病重,不久病逝。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高地上,全称梵蒂冈城国。面积0.44平方千米,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首都梵蒂冈城。
  梵蒂冈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国土大致呈三角形,以梵蒂冈城墙为界,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等。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人民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也叫罗马公教,与东正教(希腊正教)、基督教同为基督教的三派别。
  公元4世纪开始,罗马主教利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乘机掠夺土地,逐渐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自称“教皇”。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将罗马城周围地区一并送给教皇,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其疆域多有变迁。
  1870年意大利王国消灭教皇国,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世俗权利结束。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为求得教皇的支持,同罗马教廷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属于教皇的主权国家,教皇在其领土上拥有世俗统治权,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首脑,拥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为“基督在世代表”,由红衣主教团成员以2/3多数选出,任职终身。我见到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16日从波兰选出。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作为主教团的补充,另设主教会议。当教皇有重大决定时便召开主教会议。
  1988年6月教皇宣布“教廷改革”,对一些机构进行调整。中央机构设有国务秘书处、圣部、理事会等。国务秘书处是教皇直接领导的工作机构,协助教皇行使其职权,主管内政和外交事务,由红衣主教衔的国务卿主持。国务卿由教皇任命,地位仅次于教皇。圣部负责处理宗教专门事务,设有教义部、东方教会部等9个圣部。
  梵蒂冈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业、开设银行、发行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以及向教皇赠送的贡款、教徒的捐款等等。在北美、欧洲许多国家有数以百亿美元计的投资,其资本渗透到意大利众多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和不动产系统,仅地产一项就达46万余公顷,黄金、外汇储备100多亿美元。货币单位为意大利里拉,汇率为1627里拉兑1美元(1994年平均汇率)。
  欧洲人认为,一个达到巅峰状态的人才有资格登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登顶一律得买票,乘电梯6欧元,自己徒步爬上去4欧元。梵蒂冈不像印度寺庙,来个人就管饭,而这里生财有道,连修女都要买票。管事的神甫点钱手都点麻了。
  梵蒂冈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日本等国设有大学或神学院。此外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办学校、医院和文化机构。梵蒂冈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16世纪修建的天文台。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许多世界一流艺术珍品。惟一官方日报为《罗马观察家》报,1861年创刊;官方月刊《教廷文汇》;另有一年出版一次的《宗座年鉴》、《宗座活动》及梵蒂冈内外活动大事记。办有自己的广播电台,用30多种语言每天24小时播音。
  梵蒂冈与意大利关系密切,1984年2月修改了和墨索里尼签订的“政教协议”——《拉特兰条约》,明确梵蒂冈与意大利纠缠不清的各种关系,变成一个独立国家。梵蒂冈同西欧国家、特别是天主教国家关系良好。
  1984年1月,梵蒂冈与美国在断交117年之后复交。梵蒂冈至今与中国无外交关系。
  2005年3月3日,我徒步从地面攀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穹顶内的旋转楼梯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最终累得抬不起腿来。由于身体虚弱,连滚带爬,最终全身着地,像蠕虫一样,用肩膀、胸、屁股、膝盖朝上面蠕动。像虫子一样蠕动滚出螺旋楼梯,仆伏在劈面而来的风雨里。
  穹顶外,伊拉克在英国的留学生奥马尔正抱着他的巴西女朋友亲嘴儿。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我搂过的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叫奥马尔,塔利班领袖叫奥马尔,苏丹总统叫奥马尔,吉布提总统叫奥马尔,耶路撒冷圣石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或岩芯清真寺)叫奥马尔,德军V2导弹发射井所在小镇叫奥马尔。2005年7月1日CCTV报导,意大利政府要求美国就美国特工绑架一名公民并将其解往埃及作出解释,这名被绑架的阿拉伯人也叫奥马尔。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1)

  一、“颜色越浅越高贵”?!
  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刚挨了北约炸弹,每个中国人都情绪激动,就像遭遇了珍珠港事件。我自己一向对南斯拉夫知之甚少,从没去过,有限知识全部来自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所以不便对自己鞭长莫及的遥远事务随便评论。只是从中国使馆挨炸油然而生对种族屠杀的朦胧恐怖,担心由于血缘关系,高贵的美国人和它的欧洲亲戚会
  以肤色深浅评判整个世界。《环球时报》说1999年2月4日,4名胖大的纽约警察击毙一名黑人,仅在死者身上就找到41个枪眼,你可以想象一共打了多少枪。随着“颜色越浅越高贵”的理念深入人心,大歌星杰克逊也把自己黝黑的皮肤漂成雪白,北京胡同里的本地丫头都往身上抹大宝增白粉蜜。
  好莱坞大片中的英雄好汉也个个是欧洲标准:隆准高挑、眼窝深陷、金发碧眼、皮肤白皙,小《狮子王》也操着奶声奶气的波士顿、牛津口音。敢于向狮子王挑战的妖魔鬼怪,虽也争先恐后地学说英文,但毕竟像我,一张嘴就露出中东口音。不久前,我刚在朋友家看了一部《斯巴达克》VCD,画面上的古罗马军团举止文雅、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古罗马军团军官间互行的军礼,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军礼十分相似,难怪希特勒自称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直接后裔” 。导演让克拉苏为首的罗马英雄们生就一张雅利安面孔,金发碧眼、浅色皮肤,仿佛一群古装的党卫队。被镇压的斯巴达克奴隶则骨骼粗大、面孔扁平、印堂灰暗、头发深褐,显然是乌合之众劣等种族。这让我联想到正在电视屏幕上荷枪实弹围剿南斯拉夫的北约,只不过把步兵方阵和罗马短剑换成飞机和导弹。
  在自认为优等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看来,南斯拉夫本来就是一帮南方的奴隶。据《牛津字典》讲:“南斯拉夫(Yugoslav或Jugoslav)指特定的国家居民,包括塞尔维亚、门地内哥罗,和前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统称为——南斯拉夫(Jugoslavia)。塞尔维亚语中Jugo是‘南’,slav是‘奴隶’。”而英语中的“斯拉夫(slave)”一词本身就是奴隶。在正宗种族主义者眼中,既然上帝也是白人,非洲的黑哥们儿颜色太深,打死几十万上百万,并不令上帝心疼。中东的黄哥们儿颜色偏黄,打死十几万、几十万,注意别把油田打着火就行。近东的白弟兄虽然是斯巴达奴隶之后,但毕竟颜色偏浅,自然有种族人权问题。所以天降大任于斯人,有北约充当现代十字军,代表欧洲文明东征。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凭空杜撰,就在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前一个月。即1999年2月25日,美国南方德克萨斯州贾士柏县法院依法宣判白人约翰·金死刑。这是70年代以来,德克萨斯首次因谋杀黑人判白人死刑。贾士柏县位于宇航中心休斯敦东北100英里,一向以向宇宙发射卫星闻名于世。作为科学重镇,这里本应是首善之区。在一年前,约翰·金和另外两名白人将一位素昧平生的黑人老头拴在汽车屁股上拖得七零八落身首异处。肇事者约翰·金今年24岁,身上刺青:吊死的黑人、穿长袍的三K党和党卫队闪电。他怀揣种族歧视组织证件,表示杀死这名黑人是为获得“美国联邦骑士”的“鲜血入会仪式资格”。据这个白人至上的帮派规定,会员入会必须先杀死一名黑人,连下令轰炸南斯拉夫的克林顿都惊呼“骇人听闻”。恶人恶报,由11名白人、1名黑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判定约翰·金死刑。
  老爹英国比美国强不了多少,同样在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前一个月零一天,1999年2月24日,英国内务部被迫公布了10万页证词中的335页,承认伦敦警方警员失职、领导不利、存在制度化的种族主义。1993年 4月22日,晚22:30,18岁的英国黑人学生劳伦斯,在伦敦东南WELLHALL车站被6名白人刺死,被刺的唯一理由是皮肤。但赶到现场的警察并未对流血不止的劳伦斯及时抢救,犯罪现场也未作恰当保护,有权调动40名警力的警长格罗夫斯既未追击逃跑的歹徒也未对附近作任何搜查……六年过去,凶案毫无结果。一直拖到1997年7月,工党政府才对劳伦斯案立案调查。经过69天公开听证,88人出庭,取得10万页证词,证明警方存在“制度化的种族主义”。
  二、在大国夹缝里的生存
  传说布匿战争后,古罗马人出于对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的恐惧,将大批退伍老兵安置到边远地区戍边,把战俘怀柔为奴隶流放到远离欧洲核心的东欧,形成最早的斯拉夫人。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由于宗教原因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分界线将巴尔干半岛一分为二,西北属罗马帝国,东南属东罗马帝国。居住在巴尔干西北部的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信罗马正教(天主教),使用拉丁字;居住在巴尔干东南部的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则信希腊正教(东正教),使用基里尔文。在公元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越过喀尔巴阡山南下巴尔干,逐渐发展成南斯拉夫各民族。公元9世纪形成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民族国家,其中以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最为强大。1389年信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从亚洲侵入,逐走信希腊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皈依伊斯兰的阿尔巴尼亚人逐渐成为科索沃主体。土耳其帝国对斯拉夫人实行分治政策,各民族间的领土纷争和宗教矛盾加剧了各民族国家间的矛盾冲突。1683年,奥匈帝国反击土耳其成功后,撤回到多瑙河以北,大批塞尔维亚人害怕土耳其人报复,跟随奥匈军队逃往北方,大批阿尔巴尼亚穆斯林迁入原来塞尔维亚人居住的地区。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2)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使中国人民坚信,南斯拉夫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但历史上他们非但不英雄,而且不停地依附于欧洲霍亨索伦、哈布斯堡、罗曼诺夫三大王朝及亚洲的奥斯曼帝国之间。南斯拉夫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生存在大国夹缝里。
  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老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就是电影《茜茜公主》那位英俊潇洒的丈夫。由于老年不幸,唯一的太子自杀,遂把侄子费迪南大公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可费迪
  南偏要娶伊萨贝拉公主的侍女——一位风情万种的漂亮寡妇。这令老皇帝十分不快,一怒之下剥夺了这位寡妇后代的继承权,使她和她的三个子女在王宫中饱受冷遇。一往情深的费迪南大公对此十分不满,为庆祝自己的结婚纪念日,借口视察驻守波黑的奥地利部队,偷偷把爱妻带往萨拉热窝,参加6月28日的维多万节。维多万节起源于1389年土耳其入侵科索沃塞尔维亚王国,本来是基督教民被伊斯兰征服的国殇日,但随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打败土耳其人,反倒变成塞尔维亚基督徒的喜庆日。对此,胸怀不满的伊斯兰教徒自然心怀不满,维多万节这天共有7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穆斯林和黑手党前来行刺来访的费迪南大公。最终,19岁的普林齐普用手枪打死大公,使他的寡妇爱妻再成寡妇(后亦因伤重不治而亡),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从巴尔干打到欧洲腹地,大国陷入阵地战而无暇他顾。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像一群家长不在的孩子,匆忙签订《科孚公约》,宣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天主教)在塞尔维亚王朝统治下组成统一国家。”隔海觊觎哈布斯堡王朝遗产的意大利立即予以承认,在罗马召集被压迫民族代表大会,准备从中渔利。但夹在大国间的雏形国家四分五裂:萨格勒布国民委员会宣布自己是权力机构,门的内哥罗驱逐了尼古拉斯国王,宣布和塞尔维亚合并……实力最强的塞尔维亚国王彼得则宣布自任联合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亲王摄政。新王国旋即与意大利出现阜姆、达尔马提亚领土矛盾,与罗马尼亚发生巴特那领土冲突,与阿尔巴尼亚因边界问题断交。由于当地民族习性暴躁、诡谲多变,王国内枪击事件屡有发生,最终在议会里打死克罗地亚农民党领袖,导致分裂。1921年,塞尔维亚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后,颁布新宪法正式把国名改为“南斯拉夫”。他加强中央集权,解散政党,实行独裁,镇压克罗地亚民族自治运动。1934年10月9日,亚历山大国王出访马赛时被马其顿革命者刺死,他年仅11岁的儿子彼得二世继位,由其叔保罗亲王摄政。
  希特勒上台后加紧与英法争夺东南欧,德国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的外贸一直占德国外贸首位。希特勒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占据萨洛尼卡进攻同盟国记忆犹新,对巴尔干十分敏感。1940年9月6日,德国支持安东尼斯库将军上台,在罗马尼亚派驻军官团。11月20日,匈牙利加入三国轴心。 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三国轴心。德国对棘手的南斯拉夫很客气,一直到1941年3月25日,才在摄政王保罗亲王主持下,把南斯拉夫拉入三国轴心,德国担保南斯拉夫边界安全。不料签约次日,英法支持的西莫维奇将军就将签字代表逮捕,发动政变,把未成年的彼得二世(马赛遇刺的亚历山大国王的太子)拥为国王,宣布忠于西方。英帝国参谋总长迪尔随即访问贝尔格莱德,丘吉尔亲自写信给西莫维奇将军,怂恿南斯拉夫占领阿尔巴尼亚。当时德国正准备进攻苏联,德国第12集团军已在罗马尼亚集结,计划经保加利亚进驻色雷斯、萨洛尼卡,德国希望巴尔干平安无事。南斯拉夫政变使即将进攻苏联的德军右翼受到威胁,迫使希特勒抽调部队卷入巴尔干。1941年4月6日德军进入希腊、南斯拉夫。“唯一目的是把呆在这里破坏和平的英国人赶走。”南斯拉夫政变使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推迟了5个星期,德军错过了宝贵的夏季,不得不在广袤的俄罗斯面对漫长的严冬。南斯拉夫再次飞来一爪,改变历史。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的当天,南斯拉夫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命令决定全境起义,铁托任总司令。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出于自身利益,向铁托空投了一些武器和军事顾问。铁托在黑山、斯洛文尼亚、霍尔马提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和塞尔维亚西部山区打游击,建立乌日策解放区和第一无产者旅,先后顶住德军7次攻势。
  巴尔干历来被欧美列强称作世界的火药库,此话听来有失公道。连吃饭都用刀叉铁器的地中海民族尽管好战,但平素决不在自家院内使枪弄棒。历史上的罗马、巴黎每遇战事,动辄宣布不设防,继而举双手投降,给我们留下美丽的文化遗产。但列强之间的决斗还要搞,巴尔干“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成了先进文明尚武的练兵场。巴尔干火药库的美名由此而来。电影《卡桑德拉大桥》中北约部队的肺鼠疫病毒污染国际列车后,美军司令认为“没有一个文明国家会允许我们卸下病人”,于是下令列车开往波兰,唯一理由是那里远离欧洲的文明核心。
  三、丘吉尔说:我把这半张纸推到斯大林面前……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3)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酣、世界人民埋头消灭法西斯时,浅皮肤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为瓜分世界摩拳擦掌。对于那些吃饭都用刀叉铁器的民族,决不可等闲视之。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两个人在饭桌上一捏古,一个名叫“联合国”的组织就成立了。1944年10月5日罗斯福写信给丘吉尔:“我相信您了解,在这次全球战争中,不论是军事的或政治的问题,美国没有不关心的。我坚信我们三人,而且只有我们三人才能够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
  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会见斯大林。以下摘录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胜利与悲剧(Churchill ,Winston S :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6,Triumph and Tragedy, Cassell and Co.,London,1954,p198),丘吉尔回忆道 :
  “现在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因此我说道,让我们来解决我们在巴尔干的问题吧。你们的军队驻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那里有我们的权益,有我们的使节和特工人员。我们不要纠缠在一些小的矛盾上面。就英国和俄国来说,如果让你们在罗马尼亚有90%的决定权,而我们在希腊有90%的决定权,在南斯拉夫各占一半,你觉得怎么样?当译员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我用半张纸把下面这些写了出来:
  罗马尼亚 俄国 90% 其他国家 10%
  希腊 英国(连同美国)90% 俄国 10%
  南斯拉夫 50-50%
  匈牙利 50-50%
  保加利亚 俄国75% 其他国家25%
  我把这半张纸推到斯大林面前,当时他已经听到了译员的翻译。然后是片刻的沉默。接着他拿起蓝铅笔划了一个大勾。随即把纸片递还给我。一切都解决了,所费时间并不比写这张纸的时间更多。”
  。)
  根据丘吉尔和斯大林一纸协议:1944年10月14日~20日,苏第三乌克兰方面军第四近卫机械化军,协助南斯拉夫解放贝尔格莱德后,没有像对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那样的占领,而是过境追入匈牙利。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召开立宪会议,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
  1946年1月31日,南斯拉夫通过苏联模式的新宪法,与波兰、捷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政治经济条约。铁托不顾西方抗议,处死战时抵抗运动领袖米哈伊诺维奇,判处克罗地亚天主教领袖斯特平纳茨大主教16年苦役。1947年10月5日苏、南、罗、保、匈、捷、波、意、法等国共产党在贝尔格莱德成立共产党情报局,形成“穷人联盟”。与此同时英、荷、比、卢、法于1948年3月17日签订《布鲁塞尔条约》结成“富人集团”,旨在加强经济社会军事合作,防止欧洲遭到东方穷人的突然袭击。1948年6月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沦为东西欧之间的孤岛。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中,“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道铁幕正在降下”讲的铁幕,正好纵贯南斯拉夫。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冰岛、挪威建立北约。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提出《舒曼计划》要求西欧煤钢联营,加强西欧一体化。苏联则在华沙举办有60多国参加的“世界和平大会”,与北约抗衡。冷战爆发,双方拳来脚往,打得不亦乐乎。被共产党集团开除出情报局的南斯拉夫1950年举行大选,与西方重修旧好,恢复希腊邦交,改善同意大利的关系,反对朝鲜战争。因祸得福左右逢源,成了北约、华约军事对峙间的一块飞地。
  艾森豪威尔就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后,为抗衡苏联,以重炮、坦克、喷气式飞机装备南斯拉夫。1953年3月铁托出访英国,丘吉尔承诺保护南斯拉夫安全,南斯拉夫保证抵御外来入侵。美英甚至把1945年许诺给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的一部分归还南斯拉夫,铁托终于尝到左右逢源的好处,铁托的空军竟敢牛B哄哄地向侵略南斯拉夫领空的北约、华约飞机开炮。此后,铁托拒绝与共产党国家“恢复以往关系”,由此遭到参加苏共二十一大的13个共产党国家的一致批判。
  8个共产党国家组成华沙条约集团后,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西德的汉斯·斯派达尔将军出任北约中欧地面部队司令,斯派达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隆美尔的参谋长,此前险些作为纳粹军官惨遭镇压。此时斯派达尔出任北约地面司令,表明几年前的欧洲反法西斯阵线已成往事。欧洲再次按历史上的罗马人、高卢人、雅利安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北欧海盗的高贵序列组合到一起。与其相对的是被看作野蛮人的俄罗斯人、波希米亚人、茨岗人、达契亚人……的联盟,历史仿佛又回到古罗马军团镇压斯巴达克奴隶的年代。铁托巧妙而小心翼翼率领他的南斯拉夫,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折冲樽俎。1961年9月,在铁托倡导下,分别来自亚、非、欧三个中间地带的尼赫鲁、纳赛尔、铁托突然成了举足轻重的“边界人物”。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国参加,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到现在,不结盟国家已发展到一百多个,继续奉行铁托提出的“独立、自主、非集团”原则,而铁托的国家早已四分五裂。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4)

  四、库巴给我出了一个“馊招”
  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加盟共和国组成。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长期由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一党执政。南斯拉夫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立了自治的社会制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
  联邦共和国开始陷入社会、经济危机。南联邦6个共和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1990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被迫放弃一党执政,已存在了73年的统一的南斯拉夫终于走向解体。
  今天的南斯拉夫联盟,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自从10年前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掌权以来,许多共和国已经相继脱离南联盟建立独立国家,其中一些(如大名鼎鼎的波黑)是通过战争手段独立的。科索沃一直是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这里与南斯拉夫其他省份不同,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阿族人认为科索沃是阿族的家园,不应被一个塞族政府统治。塞尔维亚历来珍视科索沃省,认为这里是塞族文明的摇篮,有最古老的塞族东正教教堂。
  阿尔巴尼亚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4世纪为东罗马帝国一部分,生活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马其顿西部。“大阿尔巴尼亚”一度包括南巴尔干的广大地区。本世纪初划定边界时,由于贫穷等原因,多数阿尔巴尼亚族人离开现今被称为阿尔巴尼亚的国家,移居生活水平较高的塞尔维亚。多年来,愈来愈多的阿族人离开阿尔巴尼亚,到比邻的塞尔维亚科索沃省谋生。与此同时,许多塞尔维亚人离开荒芜、贫困的科索沃山区,北上尼什、乌日采和贝尔格莱德等更发达的都市发展。由于信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出生率一直名列世界第一,更加速了科索沃的人口结构阿族化。
  科索沃像历史上的许多地方一样,归属很难定论。阿尔巴尼亚人称自己是古“以利里亚人”之后。几十年来,科索沃塞、阿两族关系一直紧张。身为克罗地亚人的铁托对南斯拉夫联邦内部的头号强国塞尔维亚,始终采取遏止政策。为加强中央集权,铁托有意削弱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整个南联邦的强大势力,破例给塞尔维亚属下的科索沃省自治权,铁托1974年宪法规定了科索沃自治省省议会与共和国议会平起的地位。至今朗布依埃谈判所说的“实质性自治”就指1974年的铁托宪法。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联盟随冷战结束解体,科索沃自治省的塞族人自称受占人口多数的阿族人歧视。198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取消1974年宪法给科索沃自治省的大部分自治权。由于人口比例不平衡,造成科索沃自治省少数塞尔维亚人对多数阿族人的统治。塞尔维亚领导人以少对多不恰当的残酷统治,引发一连串流血事件,被西方抓住证据,攻击为“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 1995年波黑战争结束,科索沃问题凸现出来,由于种族矛盾升级,阿族人开始对国家机制进行抵制,塞尔维亚政府则派出塞族警察弹压局势。作为对抗,阿族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选举易卜拉欣-鲁戈瓦为总统,对南联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税收实行全民抵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奇怪局面。
  长期以来,科索沃解放军只有少量落后的轻型武器,大多是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无私援助的剩余物资,只能小打小闹。但随局势进一步紧张,一些只有北约集团才有的先进武器流入科索沃,造成频繁流血冲突。直至“科索沃解放军”伏击巡逻警察,导致科索沃事件扩大。北约突然发现这属于“人权问题”, 遂以上帝的名义替天行道。于是让试验中的各种武器、连同每8年需重新装药的过期炸弹铺天盖地从天而降。
  老奸巨滑的英国一直自诩政治开明海军发达,以罗马民主制度嫡传自居,热中输出政治制度,当今首相布莱尔以为自己是当年发表“铁幕演说”的丘吉尔。克林顿的美国则出于帝国主义本性,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武力推行美国式“民主制度”,实现全球一体化,把全球一体化理解为整个人类皈依美利坚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
  以我愚见,寄生在对立大国间的南斯拉夫绝不是北约对手。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当年丘吉尔铁幕演说划定的界标,已经失去往日的意义。素以扩大生存空间、拓充领土、发现新大陆而著称,月球火星都敢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直以“回归欧洲”推行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英语、麦当劳到迪斯尼、泰坦尼克,手足并进。北约东扩决不会放过眼皮底下的南斯拉夫,更不会在巴尔干止步。
  经济上,自1999年欧盟连诉中国鞋类、箱包、棉坯布倾销,从1998年冬开始对中国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税,使原本年出口欧盟50万台的厦华彩电,出口锐降为“0”,转身向伊拉克发展。
  我的朋友——伊拉克驻北京大使巴桑·库巴多次让我转告中国人民,说中国统一台湾,一定要借鉴伊拉克的“统一”经验,不要给国际敌对势力提供口实。99年美国2000名伞兵参加哈萨克斯坦联盟军事演习,美国大兵已经到了新疆外边。西方世界正以强大的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组成2000年后的罗马军团,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磨刀霍霍“十字军东征”。库巴说仅靠南斯拉夫、俄罗斯们已经阻挡不住现代罗马军团滚滚东流,更何况俄罗斯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死心塌地地“脱亚入欧”。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5)

  库巴说,吃饭习惯用手的阿拉伯人徒手上阵,徒手自然敌不过刀叉。中国人虽说用筷子,但木头也不是刀叉铁器的对手。他给我出过一个令北约在南斯拉夫立即住手的“馊招”:让叶利钦下令波罗的海舰队出彼得堡进攻德国;北海舰队离摩尔曼斯克袭击英国海上油田;符拉迪沃斯托克红旗太平洋舰队封锁日本;金正日越过三八线;人民解放军集结台湾海峡;卡斯特罗在迈阿密登陆;卡扎菲封锁直布罗陀;萨达姆放火烧中东油田……既然文明的北约已置联合国于不顾,那何况我们这样深颜色的野蛮人呢?
  西西里——美国人用黑手党攻打墨索里尼
  卡帕认为:男人不恋爱,就不会战斗
  1943年7月,卡帕被《科利尔》杂志炒鱿鱼混进美国伞兵请求跳伞。第82空降师师长马修·李奇微(Ridgeway)告诉卡帕:“只要你愿意和我的部队一起跳伞并拍摄他们,我才不管你是匈牙利人还是中国人。”
  作为人类最邪恶的活动——战争,特别是空前的世界大战,肯定暴露人类的一切丑行。为了开辟第二战场,从北非直接入侵西西里,盟军动用了一切手段。 据我在巴勒莫采访的当地的玛丽亚女士透露,当年美国政府把纽约布鲁克林的黑手党全集中起来,派他们回西西里去推翻墨索里尼。因为战争就是无法无天。
  60多年前,罗伯特·卡帕在西西里跳伞后落在一棵大树上,于是他就躺在树上喝威士忌。他告诉摄影大师皮埃尔·加斯曼:“从机舱跳出的瞬间并不可怕,下降也不难。但紧接着你就发现 ,地面的子弹正在欢迎你,而你的裤子早就尿湿了。这才叫戏剧性呢!”
  当时通往巴勒莫的道路两边挤满了成千上万的西西里人,他们狂热地挥舞自制的美国国旗。“那些星条旗上的星星明显不够,而星星下面的条纹却总是太多。”
  每个男人都冲过来和卡帕握手,每个上年纪的女人都伸过头来亲他。年轻姑娘则往卡帕的吉普车里扔鲜花水果,有时把她们自己也扔了进来。卡帕当时的感觉是:每一个西西里人都有一个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黑手党表弟。
  卡帕还拍摄了巴勒莫驻军司令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向美国杰弗理·凯斯将军投降仪式。在此之前,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已经向从城市另一侧进城的另外一支美军投降了不止一次。
  卡帕给投降仪式充当翻译,他代表凯斯少将向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保证,这次投降后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可以保留勤务兵和私人用品。于是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分别用法语、意大利语、西西里语各投降了一遍,并询问是否可以和他的妻子呆在一起。
  翻译完毕,卡帕又收拾起拍照的老行当。这时他意外发现,投降仪式后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被独自押往监狱——两手空空,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而受降的凯斯少将,早已踏上新的征程。
  在卡帕拍摄的照片上,头发梳得精光的美国兵怀里抱着西西里姑娘,正伸出二郎腿让弯腰驼背的西西里老头为他擦皮鞋。以后在萨勒诺、安齐奥、那不勒斯也是如此。“士兵们坐在码头上,让人帮他们擦皮鞋,左手举着一包军粮,右手挽着他们甜心的腰。”而他们的长官也不反对意大利姑娘对美军手里的军粮垂涎三尺,他认为“男人不恋爱,就不会战斗”。
  60多年过去,我重新来到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发现西西里仍然是意大利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而且绝对属于欧盟里的“老少边穷”。许多当年战争造成的破坏至今没能恢复。人民依然热情灿烂,敞开胸怀以海鲜、水果、鲜花、美酒欢迎我们。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1)

  一、张越一见我就落荒而逃,大喊:“沙龙又来了!”
  1998年10月10日,我强撑病体到辽宁大学做中东问题讲座,神侃单人独骑突破以色列防线50公里的故事,肆意卖弄我和以军总长巴拉克将军的友谊,兜售巴拉克迟早会当以色列总理的高论。正得意间,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谈兴,让我还是先谈谈刚上任的以色列外长沙龙。我这才知道我认识的另一位犹太老兄阿里尔·沙龙昨天荣任以色列外长,这个职
  务在国际新闻中的曝光率决不逊于美国总统。而仅仅两个多月前,我还亲手把一本我写的《我钻进了金字塔》送给沙龙,那时他还屈居在基础设施部部长的位子上。
  亲历过历次中东战争的沙龙一直被尊为“犹太之王”、“以色列的巴顿”,围绕他的战功总是毁誉参半。尽管他比伊扎克·拉宾小6岁,可扬名立万远远早于拉宾。即使在以色列,沙龙的敌人也远远多于朋友。叙利亚官方《十月日报》视其为“和平的敌人”;卡塔尔《祖国报》骂沙龙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和最可恨的犹太人”;阿联酋《宣言报》由此“怀疑以色列是否会从西岸撤军”;伊朗国家电台称沙龙“妨碍并损害和平进程”;沙特《乌卡兹报》认为沙龙上台“表明利库德不顺应和平潮流的顽固态度”。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认为沙龙上台是场灾难。惟一例外的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尽管16年前巴解总部被沙龙铁骑从贝鲁特驱往突尼斯,可阿拉法特绅士风度地避弃前嫌,将其视为“以色列内部事务”,而准备同沙龙握手。
  沙龙70高龄再次介入巴以和谈时我正在密云水库帮电视台策划节目,我想当时我是全中国为沙龙上台最欢欣鼓舞的一个。我抓住能碰到的每一个人大谈我眼中的沙龙,以至著名词曲作家甲丁、CCTV《半边天》主持人张越一见我就落荒而逃,大喊:“沙龙又来了!”
  我眼中的沙龙总是美国西部拓荒农场主的形象,这大概与我和他海湾战争期间的初次邂逅有关。1991年2月8日子夜,伊拉克的一枚“飞毛腿”命中特拉维夫城中心的拉马特冈(Ramat Gun),房屋倒塌,管道爆烈,焦糊气味冲天。我夹在消防队员中拍摄爆炸现场,取景器中一位呼呼牛喘的大白胖子,在瓦砾堆中指手画脚爬上爬下,指挥小伙子们灭火,满头银发燃烧般在夜空中飞舞的,正是以色列住房部长沙龙。我印象中的部长们全都是配秘书坐奥迪,个个衣冠楚楚两眼望天。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部长大人亲自灭火,惊奇之余备感亲切,仿佛一位农民大叔正率领村民扑灭农场后的山火。此后旁听过几次以色列议会的中东和谈辩论,亲眼见这位老兄拍桌大骂,满口脏话,总是觉得这位沙龙不像职业政客,更像在村民大会上讨论与邻村土地界标的村长。
  二、农民沙龙
  与新中国斗地主分田地的革命潮流不同,“地主”在欧洲文明史上是个令人称羡的个人成分。无恒产者无恒心,从文人托尔斯泰到武将古德里安,都不无得意地为自己的地主出身骄傲。俄国第比利斯大学农艺系的犹太学生萨缪尔的最大梦想就是当个地主,这也是他祖上多少代的愿望。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粉碎了萨缪尔的地主梦。托洛茨基领导红军镇压高尔察克、弗兰格尔和邓尼金的白军之后,开始转而镇压地主。一心做地主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更是首当其冲,萨缪尔怀揣匕首鸡鸣狗盗才逃脱高加索红军的围捕。
  1922年,萨缪尔在巴勒斯坦弃舟登陆,他本能地拒绝了犹太集体农庄“基布兹”的盛情接纳,显然,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接需分配与他心目中的地主梦相去甚远。萨缪尔一眼选中特拉维夫西南收获归个人的单干移民点安了家,六年后的1928年生下了儿子阿里尔·沙因诺曼,就是现在的以色列总理阿里尔·沙龙。
  老萨缪尔从不与村民往来,甚至拒绝土地共享的古老犹太传统,他在土地四周架起篱笆,用武力捍卫私有田产不受侵犯。由于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先进的耕作技术、一流的私有农具,萨缪尔成了当地首富,使儿子沙龙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课余,沙龙终日劳作,被当做壮丁照料农场。老萨缪尔要把儿子造就成一流的农民,一墙之隔阻断了沙龙和村里年轻人的来往。墙外是一所农技学校,欢蹦乱跳的女学生令他神往,沙龙由此暗恋上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孩,每天西服革履地往来田间希望引起少女注意,结果反招来母亲的劝告:下地干活,别穿戴太好,否则糟蹋了衣服。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2)

  1941年,亲德国的伊拉克、叙利亚配合意大利进攻英属巴勒斯坦,恐慌中的犹太移民纷纷武装自卫。年轻的沙龙开始与犹太地下武装接触,并在内格夫沙漠秘密受训,由于先天身体素质极佳又受过良好教育而成为佼佼者。毕业后天遂人愿,沙龙争取到自家农场隔壁的农校帮助军训,可惜他只负责训练男生,无缘接近那位梦中美女。为引起重视,他故意整天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学识地神侃,终于盼来那位女生。
  沙龙径直走过去,以农民的直率自我介绍:“我叫阿里尔,是农校那边橘园的主人,我早就想认识你……”接着约姑娘当晚在自家橘园约会。土地是犹太移民赖以为生的根本,他深知自家优势。当天下午,沙龙找工具在他爹修的围墙上开了扇小门,又在水井旁的平台上铺好软茅草,再爬上去试了试感觉。这才穿戴整齐,心满意足地等太阳落山。
  践约而来的美女从沙龙刚开凿的小门躬身而入,顺从地跟着沙龙走向铺了茅草的平台……日后,美女戈利成了沙龙夫人,生有一子戈尔。
  大概是沙龙手里血债太多,连大卫王都等不得末日审判就要沙龙现世报应。1962年,沙龙夫人戈利死于车祸。五年后,戈利遗下的独子戈尔玩猎枪走火,在沙龙眼皮底下把自己打死。沙龙老泪纵横用戈尔酷爱的吉普车送灵,将爱子葬于军人墓地。他还以亡子“戈尔”的名字命名一项骑士杯,希望以此鼓励阿拉伯孩子与犹太孩子一起竞技马术。
  沙龙现在的续弦夫人是亡妻戈利的小妹利利,现已陪伴沙龙走过半个世纪。她在1998年7月随沙龙访问北京中以示范农场时,像在自家地里一样,将随手摘下的小西红柿顺手塞进沙龙的大嘴里。沙龙则像拄拐棍般将她按在手下,支撑起200多磅的肥大身躯。
  三、以色列国父给沙龙取名
  农民沙龙的军事生涯是从保卫自家橘园围墙开始的,其后充当犹太定居点的巡夜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投票通过巴以分治协议,沙龙立即在村里引爆一枚巨型雷管,庆祝犹太复国主义终于落了地。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在德国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回到中东,在开罗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驱逐涌入圣地的犹太人。想不到中东的犹太人都是劫余物种,不像希特勒手里的欧洲犹太人那么逆来顺受。他们一面竭力渲染纳粹刚杀死600万犹太人博取世界同情,一面拿起武器和阿拉伯人对峙。纳粹大屠杀明显改变了道义平衡,由此建立一个犹太国迫在眉睫,没有比巴勒斯坦这块地方更合适了。沙龙邻近的犹太青年纷纷弃农从军,就近加入以色列中部军区的亚历山德罗尼旅,沙龙成了这帮乡党的排长。
  1948年5月14日,首任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宣布建国的当天,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正规军就和以色列国防军驳火,阿拉伯人坚持认为:巴勒斯坦不该为大屠杀负责,更不该为犹太复国付出代价。由此独立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凭借个人勇敢、熟悉地形和与阿拉伯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从一次次火线负伤中脱颖而出,擢升中部军区司令部情报军官。1951年底,沙龙因劳累过度诱发多种伤病赴美国休养,一人驾车纵穿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田纳西、德克萨斯诸州,最终差点留在科罗拉多大学成为法律系大学生。
  1952年11月,以色列北方军区两名士兵越过边界被约旦骑兵俘虏,独眼司令摩西·达扬为此急得抓耳挠腮。他命令参谋迅速制定营救计划,但由于各种计划都不尽完美,参谋部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习惯亲临一线的沙龙对躲在后方办公室里的扯皮厌恶之极,他找来两个小弟兄,开着一辆“皮卡”悄悄驶向边境。途中,他把下属和“皮卡”车藏在树丛里,自己换上阿拉伯长袍趟过约旦河。他用约旦口音的阿拉伯语朝约旦巡逻兵打招呼,谎称自己的牛跑到对岸的以色列去了,请求子弟兵帮忙抓回来。结果有四名天真约旦士兵上钩,跟在沙龙身后涉水进入约旦河西岸。沙龙把四名追牛的约旦兵分成两组,随即各个击破。他独自制伏两名约旦士兵,把他们塞进树丛中的“皮卡”。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3)

  一小时后,沙龙给军区司令摩西·达扬送来张便条:“摩西,人关在地下室,用俘虏换咱们的人。”一场危机就这么轻易解决,沙龙的突袭令达扬震惊不已。许多年后,达扬在回忆录《我的故事》中还念念不忘当年沙龙给他的巨大震撼,称沙龙是敢负责任的杰出军官。而沙龙则找到了应付官僚主义的诀窍:独自去冒险,成功了功劳归上司;失败了责任自己担。
  在希伯莱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学习期间,沙龙开始研究恐怖和反恐怖问题。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建议以色列政府建立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苦于应付各种恐怖活动的以色列政府对沙龙提交的论文十分赞赏,当即授权沙龙组建101特种部队。为安全保密起见,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亲自给他取名“沙龙”,用以取代他原来的俄国味十足的名字“沙因诺曼”。
  沙龙崇尚天真、鼓励冒险,培养士兵的想象力和首创精神,“在消灭恐怖活动之前不可能有任何和平。”他带头围着篝火唱拓荒时代的老歌,把漂亮姑娘弄进军营制造英雄气氛。信奉克劳塞维茨“战争就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怂恿部下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武器。部队营房附件的屋角、飞鸟、随手抛掷的罐头全是射击的活靶。“军官只有冲在前面才有威信。要利用技术优势,善于面对突发事件迅速机智反应。”他培养部队的韧性,总是冲锋在前,亲自到加沙埋设爆炸物袭击埃及车队,深夜在叙利亚公路上放火诱捕好奇的卡车司机,在阿拉伯定居点丢弃汽车轮胎引人上钩,甚至深夜用卡车冒充坦克不费一枪一弹吓跑堡垒中的敌军。
  101部队与伞兵合并后,沙龙担任合并后的“890营”营长,特种部队继而扩充为“202旅”,沙龙拥有绝对指挥权。总理本-古里安默许沙龙绕过其他内阁成员直接向他报告情况。沙龙的自负、成功和特权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嫉妒,可他熟视无睹。他频繁地越境报复令人发指,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恐怖活动。本-古里安总理称赞沙龙给以色列“继续生存提供了可能”。
  四、“我主张一个男人必须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为之奋战。”
  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后,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中国政府立即援助埃及2000万瑞士法郎。埃及情报部援助阿尔及利亚的军火船“阿苏斯”号被扣,法国战斗机迫降阿尔及利亚民运领袖本·贝拉乘坐的摩洛哥客机……英法介入终于使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年10月20日黄昏,沙龙202旅艾坦营的395名伞兵分乘16架达科塔运输机超低空深入埃及西奈半岛。P-51野马战斗机用螺旋桨和机翼切断离地四码高的埃军电话线,伞兵在距苏伊士运河不到30英里的米特拉山口伞降。与此同时,沙龙亲率202旅余部在以色列东部向约旦发起佯攻,吸引阿拉伯各国注意力后悄然西撤,全旅用9个小时穿越内格夫沙漠,越过西部边界进入西奈半岛。旅长沙龙坐在第一辆装甲车上率先前进,摧毁碰到的一切目标,靠夺取埃及给养补充自己。由于精确计算,沙龙借助落日发起进攻,阳光越过以军后背直刺守军双眼,沙龙的装甲部队与24小时前伞降的以色列伞兵迅速会合。
  接着,沙龙根据自己经验绕过以军总参谋部,以“巡逻”为名向米特拉山口发动进攻。付出高昂代价后,成为第一个到达苏伊士运河的以色列人。战斗打响96小时之后,沙龙的202旅在西奈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升起以色列国旗。
  1991年~1993年我出任新华社驻埃及记者时,几十次驾吉普车沿被烈日晒软的沥青路追寻当年沙龙战斗的遗迹,发现他从西奈东端向西打到苏伊士运河,又挥师南下占领西奈最南端图尔西奈、沙姆沙伊赫,仅用了四天多时间。
  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装甲师的三个旅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为避免近战造成误伤,沙龙拒绝空军支援。他让部队夜间用红、绿、蓝三色警灯,白天靠变换鞭状天线顶端的小彩旗互相识别。冒着“卡秋莎”炮火,沙龙攀上装甲车顶稳定部队情绪,他把自己的指挥车用钢缆拴在坦克屁股上指挥冲锋。他从不命令士兵“给我冲”,而是说“跟我来”,由此沙龙手下军官伤亡占总伤亡数的23%。战斗打响96小时之后,沙龙再次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曾经占领的苏伊士运河东岸,总长拉宾授命沙龙为西奈半岛总指挥,沙龙成了西奈的象征。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4)

  精明的以色列政府及时利用“英雄沙龙”争取国际支援,他征尘未去就奉命出访香港、悉尼、堪培拉、德黑兰……口无遮拦脾气暴躁,到处大放厥词,他的狂妄、自负令最高当局十分恼火。虽然沙龙有口无心,从不记恨他人,但被他得罪的人并非如此,军队上层借口沙龙做事鲁莽强迫他离开军队。总参人事局的一名低级军官竟敢把电话打到沙龙家,问这位将军是否有意提前退役。
  在担任南部军区司令的最后日子里,沙龙义无返顾地我行我素。他固执地拓宽道路,砍伐灌木,组织密探穿上阿拉伯长袍深入阿拉伯社会,暴力驱逐孤立无助的贝都因人,割裂西奈和加沙间的联系。他还亲自参加巡逻,猝不及防地搜查民房,用暴力残酷报复各种恐怖活动。此时,为沙龙取名字的本-古里安已经不在,总理夫人梅厄在榨干沙龙的才干的同时不愿为沙龙分担丝毫责任。早年本-古里安就断言沙龙“熟知如何与阿拉伯人作战,却不知如何同犹太人相处”,沙龙不仅晋升无望而且终于被逐出军队。
  多年之后,沙龙在《开罗之路 (The Road to Cairo) 》中忧伤地写道:“1973年7月15日,比尔谢巴南部军区司令部,我在房里可以听到口令、步伐、鼓声齐鸣。仪仗兵正在演练司令交接仪式。我竭力自制,强作微笑,但我发现腿在发抖,因为我的路已到尽头。为期三年的南部军区司令行将届满,我45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可我申请服役的报告竟被拒绝。……我参加过以色列的每一场战争,风云变幻紧要关头,我被授予特权为国效力25年之久。”
  “我一直避免介入任何特殊集团,为此我一直独自工作。我一直主张一个男人必须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为之奋战。……一切结束,我将回到农场照顾我的羊群、羊羔和马匹。25年来我一直充任战士、可归根到底我仍是一个农民。”
  沙龙回到自己占地1000多英亩的私人农场,它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农场。两星期后,沙龙离开抛弃他的工党正式成为自由党。在他个人魅力下,所有右翼的强硬政党首次联合组成右翼集团——利库德,沙龙成了利库德集团的领袖和创始人。
  五、应贝京之邀,沙龙出任农业部长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沙特……全线发起突袭,巴列夫防线像沙龙预料的“如奶酪般瓦解”,以军全线崩溃,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一天,农场中的沙龙还在整理西奈半岛的航空照片,打电话给自己的继任者、南部军区司令戈南,警告他“战争已向我们走来”。可人们却嘲笑沙龙疯了。
  战争爆发后,沙龙主动奔赴南部军区,可政府竭力反对沙龙回到原本属于他的位置上去。最终他只能以预备役身份在戈南手下屈任143师师长。面对溃败的以军,沙龙直言不讳地批评上级,破口大骂“提拔戈南的人都该下地狱”。血脉贲张冷嘲热讽,引得成群的记者围着这位昔日的英雄团团打转。
  持续恶化的战局迫使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不得不向沙龙屈尊就教。在争得有限的职权之后,沙龙迎着溃败的以军,用自己仅有的一个师发起反攻。可即使在这种危机关头,沙龙的上司仍不忘秘密监听沙龙的无线通讯,一帮胆小鬼担心驾驭不住这位百战百胜的英雄。
  这天,一支由T-54、T-55苏制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擦着埃及第2、3军结合部向西进抵苏伊士运河,坦克乘员用纯正的阿拉伯语彼此联络着,一个冲锋就控制了渡口。原来这是沙龙师的装甲搜索营,所有坦克全是上次中东战争的战利品。沙龙的行动再次让其他踌躇不前的将官黯然失色,就在他沉着地安慰受伤的士兵继续前进时,一颗炮弹炸翻了他的装甲指挥车,沙龙匍匐在地,头部血如泉涌。军营盛传“师长被打死了”,沙龙的上司重新祭起暂缓进攻的命令。
  昏厥过去的沙龙被大炮震醒,血迹斑斑地从沙地上爬起来,他在无线电中公然同上司叫板:“钻出地堡吧!傻瓜们!看看我是怎么进攻的!”沙龙的部队在炮火下强渡苏伊士运河,沿着北非大陆西进。迅速逼近埃及首都开罗,使原本稳操胜券的埃及一片混乱。他昂首站在车顶指挥战斗,头上缠着绷带,白发飞舞。夫人利利看到沙龙威风凛凛地在报纸头版上驰骋,忧心忡忡:“阿里尔已经很帅了,要是戴上钢盔会更好一些。”沙龙答道:“我的钢盔另有用处,我要用它砸碎特拉维夫那些人的脑壳。你知道我指的是谁!”沙龙师在非洲浴血奋战三天之后,友邻部队才跟进接管他的防区,有人在坦克炮塔上用白漆写着“沙龙,以色列之王”。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5)

  我在开罗当记者时,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马为公曾带我参观一处纪念碑,它位于开罗至苏伊士城公路100公里处,据说是当年浴血奋战的埃及守军为打到这里的沙龙建立的,纪念那场英雄对英雄的战斗。
  大劫后的工党再次抛弃沙龙,一个总是请求承担最困难任务并出色完成的人,总令三流政客担忧。沙龙愤而辞职返回农场,直到1977年大选利库德击败工党,应贝京之邀沙龙出任
  农业部长。
  六、沙龙幽灵般出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农民出身的沙龙管理农业部决不亚于带兵打仗。他任农业部长的四年中,全国农作物产量增长21%,农产值增长15%,农产品出口额以每年16.5%递增。他还扩大对外农业援助,代培农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公司和与世界各国合作。种地之余,沙龙始终念念不忘以色列的安全。
  1981年6月7日,在沙龙煽动下,贝京政府派出8架F-16、6架F-15将巴格达东南塔穆兹的乌西拉克反应堆夷为平地。事后,贝京特地代表以色列郑重感谢沙龙“帮内阁下了决心,因为这需要超人的勇气和自信”。贝京蝉联以色列总理后,毫不犹豫地将沙龙调任国防部长。
  沙龙任农业部长时,就对北部加利利地区犹太农民遭受以黎巴嫩为基地的巴解炮击十分恼火。到1982年6月,据以色列情报部门声称:以黎巴嫩为基地的巴解组织已有大口径重炮1000门,40管“卡秋莎”自行火箭炮100门、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战防炮200门、防空火炮200门,其炮兵武器至少可以装备5个师。
  沙龙幽灵般出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拖着200多磅的肥胖身躯爬上胡利大街制高点,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国防部长潜入敌国首都,为入侵该国作准备。卫兵严格限制沙龙屋顶活动不得超过10分钟时,沙龙坚决要求20分钟。卫士提醒道:“这是贝鲁特。”沙龙淡然一笑:“我是沙龙。”
  一个月后的1982年6月6日,国防部长沙龙坐着吉普车超过前进的梅卡瓦坦克纵队直扑贝鲁特,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空军向市民散发传单,警告不要向巴解提供庇护。以军一举铲除叙利亚设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萨姆导弹,击落叙利亚军机82架,以空军无一受损。
  一星期后,沙龙将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包围在贝鲁特西区,由于联合国维和部队介入,巴解由海上撤往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沙龙站在黎巴嫩总统府旁的巴布达高地上用望远镜欣赏着自己“一劳永逸”的杰作,为没能亲手杀死阿拉法特而咬牙切齿。
  七、沙龙朝我把头一甩:“是本好书!”
  1998年7月17日,《中国建设报》摄影部主任钱厚琦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书中写过的“那个沙龙”应中国建设部邀请来京访问,问我是否有兴趣去堵截。我不禁喜出望外,因为我自5月出院以来还没碰上什么开心事。
  1998年7月18日星期六,是犹太安息日,我这人每逢三、六都运势特旺,估计不会被警卫抓住臭揍一顿。带好相机,我早早把车开到故宫午门外设伏,可时间已过仍毫无动静。我逆着时间表找到天安门广场亦无踪影,遂继续前行左转弯拐进入王府井,按计划沙龙一行应在这里吃午餐。刚开到帅府园街口,迎面传来凄厉的警报声,一队奔驰、奥迪警灯闪烁扑面而来,我手忙脚乱地把车拐进墙角,尾随而来的车队已骤然在全聚德烤鸭店门口戛然而止。
  车门撞开,跳出十几位中外保镖,墨镜麦克、四下散开,护住正中的大白胖子——正是阿里尔·沙龙。面对重围,我一边小跑一边用希伯莱语朝里面大喊:“安息日,沙龙!安息日!”
  疾步而去的沙龙闻声猛停虎步,骤然转身,循声四顾异国他乡跳出来的犹太兄弟,按传统用希伯莱语向我回应:“安息日!安息日!”外圈的中国警卫根本不知道沙龙朝我喊些什么,就连贴身的以色列保镖也瞬间不知如何是好。我探身一纵穿过第一道封锁线,继而满脸堆笑用希伯莱语和以色列保镖逐一打着招呼,接着伸出右手,与沙龙满是老茧的大手握在一起。站在一旁的以色列大使南月明对我突然从平地冒出来万分警惕,直到发现我和沙龙老友重逢,这才慈祥地望着两朵中以友谊老花在烈日下绽放。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6)

  携手步入大堂,我称颂海湾战争亲睹部长大人灭火的风采,发现这老家伙比我还喜欢听别人奉承。我问他午餐挑中全聚德烤鸭有无特殊原因,他说犹太教安息日一般吃烤鸡,因为古代中东沙漠缺水无鸭,现在来到中国自然移风易俗,客随主便。我摸出刚出版的《我钻进了金字塔》送给沙龙,沙龙说不懂中文只会看画,边嘟囔边翻开第一页,见我正搂着阿拉法特、卡扎菲傻笑,不由警惕地斜了我一眼。我忙讨好地翻到下一页,指给他看曼德拉、拉宾、巴拉克,他面无表情地哼了一声继续朝后翻去……直到看到利库德的沙米尔才突然怪叫一
  声“沙米尔”,哈哈大笑,朝我把头一甩:“是本好书!”
  次日,沙龙前往北京东郊永乐店“中以示范农场(Sino-Israeli Demonstration Farm)”。途中不顾中国警卫劝阻,几次粗暴地命令停车,只为看看在公路上晒麦子的中国农民。由于肚子太大,他在卫士帮助下吃力地弯腰抚弄沥青路上的麦粒,抢过农民的耙子乱耙一气,边卖弄农活技巧边让我翻译给中国农民听——“我也是农民。”
  中以示范农场建于京东通县,属双方政府合作项目,占地75公顷,使用计算机温室技术,辟有苗圃、果园、包装房和冷藏室。自1994年4月起向北京提供高档鲜花和无公害蔬菜。曾任农业部长的沙龙颇为这里的一切得意,边走边伸手采摘能够到的青椒、西红柿,擦巴擦巴就塞进大嘴。
  在“小务奶牛场”,沙龙双手插入酸臭的饲料用力搅拌,再抓起一把捧到面前先闻后舔,连说味道真好。还抓起一把硬塞到我面前让我如法炮制,见我舔了两口,才心满意足地说和他们家的饲料一模一样。
  面对泥沼中的一群脏牛,沙龙站住脚不肯再走。左顾右盼,反复估量自己脚下黄泥到那群脏牛的直线距离,盘算着趟与脏牛亲近,贪馋、固执就像要淘气的唐亚述。保镖见状知道沙龙骑牛不亚于火车出轨,“闪电将军”一旦行动,200多磅的大白胖子肯定撂到在烂泥里。幸亏夫人利利柔媚再三:“阿里尔!阿里尔!”连蒙带骗,用大胸脯把沙龙挡了回来。女大使南月明趁机招呼保镖一拥而上,连掺带架,好歹双手酸臭、满脚泥浆的沙龙架回奔驰车上。可沙龙仍梗着脖子抱怨说:“这里都是荷兰黑白花奶牛,怎么没见蒙古黄牛?”
  八、我认识的沙龙,就是这样一位用心耕种不问收获的农民
  1967年以来的历届美国总统都坚持“犹太定居点不但非法而且阻碍和平进程;以色列无权单方面决定耶路撒冷的未来”。克林顿上台后将其废止,拉宾见状立即违反亲手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拉宾遇刺后佩雷斯继续扩大对巴勒斯坦的报复行动,到内塔尼亚胡任总理时巴以矛盾已经相当尖锐。行伍出身的巴拉克不但蔑视阿拉伯人,而且诋毁阿拉法特的声誉。在阿以矛盾日趋激化之际,多次在战场上挽救以色列的老将沙龙,以70高龄当选以色列总理。
  “911”事件后,沙龙首先站出来为美国献血,第一个上纲上线谴责“911”是“对整个自由世界生活方式的挑战”。以反恐怖为名加紧报复巴勒斯坦,派坦克囚禁阿拉法特,公开宣称“20年前就该把阿拉法特干掉”。
  给沙龙取名的国父本-古里安1937年给他儿子写信:“分治的犹太国家不是最终结果,我们将组建一支现代化国防军……把阿拉伯驱逐出去并占领他们的地盘儿。”一年后,他又在犹太人集会上说:“我赞成在这里分治,等我们建国后强大了,将废除分治,把我们的国家扩展到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眼里,“巴勒斯坦”包括西岸、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南黎巴嫩和西奈半岛,是《圣经》里神赐予犹太人的迦南地。
  1947年以色列军队就开始执行详细的“D方案”:“破坏村庄,尤其是人口集中又难于长期控制的地方,方法是放火、打击和在废墟上埋地雷。”据拉宾回忆,当部队进入一个巴勒斯坦村庄后,他问本-古里安:“这些人怎么处理?”本-古里安以一个手势做答,就是“把他们赶出去”。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7)

  1977年底,萨达特和贝京在吉米·卡特撮合下终止29年的战争状态开始和谈。当时戴维营协议的最大障碍是萨达特要求“西奈每一寸土”,而贝京向西奈犹太移民保证过决不会出卖自己的同胞。当时任农业部长兼犹太定居点委员会主席的沙龙竟然提出,如果其他问题不成问题的话,他主张让出西奈。作为部长,他宁愿用西奈定居点换取和平。戴维营协议及一系列和平条约结束了以色列与埃及长达30年的战争,贝京和萨达特因此荣获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而几次占领西奈又拱手让出的沙龙却默默坐在角落里。我认识的沙龙就是这样一位用
  心耕种不问收获的农民。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1)

  一、我最喜欢的还得算可爱的倔老头阿拉法特
  2004年11月10日下午,我乘奥地利OS-063航班返回北京。人一落地,就接到新华社“战地玫瑰”周轶君的来电:“阿拉法特将在今天下午死亡……”听到这话我差点被撂倒在大街上,没有什么比预先知道一个朋友就要死亡,自己站在一旁爱莫能助更残忍的了。阿拉法特之死仿佛是全世界人民早就计划好的,人们早已习惯端着饭碗,准时坐到在电视机,观赏阿
  拉法特主演生动的活人秀。只是单极化的快餐世界开始热衷歌星、大片,已经不再需要这个戴“鸡头帽子”的个性人物了。
  我在北大国际政治系上学时,读过基辛格的师父摩根索的《国际政治和国家》,按这老兄自己的说法:“人类众多学科中最不可信的是政治家,政治家中最靠不住的是外交家。”在诡谲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一个“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过气的、不听话的政治家”的仕途乃至生命,可能一开始就被精确地计划了。我猜黑幕之后肯定有许多巨手应该为阿拉法特的突然逝世负责。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可能是患抑郁症过分敏感,我早就怀疑阿拉法特的健康长寿干扰了规划的中东格局,阻碍一代新秀茁壮成长。
  闭上双眼,阿拉法特被架离“总统府”废墟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颤抖的双手在干枯的嘴唇上频频飞吻,仿佛落水者向路人呼救。那天,跟随他一生的阿拉法特花头巾突然变成黑灰的毛线帽;从不离身的墨绿卡其上装换成一件廉价的套头衫。我突然不寒而栗,我知道从那一刻起,伟大的阿拉法特已经卸妆退场。新秀即将诞生,遍布全球的媒体资本家们已经借阿拉法特的老脸赚够钱了。
  2004年6月,我站在埃菲尔铁塔第二级平台向贝尔西医院远眺时,瘦小的阿拉法特还在病房祝贺小布什连任美国总统……可怜的阿拉法特不知道,由于2000年他坚决拒绝了我另一位朋友——巴拉克总理的和平计划,导致沙龙上台用坦克推平阿拉法特的总统府,逼得老人家以烛光晚会迎接新千年。新官上任的小布什一上台就表示:“我希望在4年内看到建立独立、民主的巴勒斯坦国。”可是西方媒体称:“阿拉法特让他在巴勒斯坦原地踏步整整4年,难道听任阿拉法特这只老蝙蝠再耗小布什一个任期?”
  连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看热闹,坐最快的喷气客机直飞耶路撒冷也需22个小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都看出端倪:“历史会对他作出苛刻的评判,因为他没有抓住2000年的机会——以色列同意给予巴勒斯坦 90%他们想要的东西。”同样身在局外作壁上观的新西兰外长戈夫也评论说:“阿拉法特的功绩在于他为无依无靠的人民争取权利,他的失败在于没有从抵抗领导人转变成政治家。”
  美国《时代周刊》摄影记者“断腿巴利”曾经对我说:“没到过中东的记者不叫记者。” 中东是我记者生涯的转折点,阿拉法特是我朋友中的朋友。摄影记者与坐办公室的文人不同,凡事不仅事必亲躬、眼见为实靠镜头说话,还必须进入现场和大人物交朋友。想象中有《廊桥遗梦》中的罗伯特·金凯,现实中有踩地雷炸死的罗伯特·卡帕。在中东工作期间,我曾经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约旦国王侯赛因、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等数不清的有趣人物拍照,伸出胳膊搂住以色列沙米尔、拉宾、巴拉克、佩雷斯、沙龙历届总理,得到过萨达姆、卡扎菲的亲笔签名……可我最喜欢的还得算可爱的倔老头阿拉法特。尽管有人攻击他从姓名、生日到出生地,甚至头发、牙齿都是假的,可我喜欢他捍卫自己梦想的满腔热情。
  二、阿拉法特严肃地向我解释:“这是我的风格,阿拉法特风格。”
  1991年1月7日,在黑云压城的巴格达,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阿拉法特,那天他刚刚见完萨达姆。中国人习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种荒唐行为在政治单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显得像个夕阳武士。在海湾战争爆发之际,阿拉法特是惟一公开站在巴格达一方的政治家。那天我才突然发现,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一米六。在此后的几年里,我先后几十次为阿拉法特拍照,得寸进尺、勾肩搭背,甚至把这个可爱的小老头搂在怀里。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2)

  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阿拉法特的身材显得过于矮小。这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政治家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军便装,配勋章略表,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扎帆布武装带,一把单动老式麦哲伦左轮手枪插在腰间的牛皮套里。我猜老人家多年来一直随身佩带这样一支原始但可靠的老枪,就是要在最后关头把可靠的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直到1993年和拉宾政府签订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才脱下墨绿军便装,改穿一件棕黄色的西式上衣,那支单动麦哲伦左轮才随之销声匿迹。
  阿拉法特头巾的独特围法与撒哈拉人、努比亚人、也门人、贝都因人、海湾各国的围法截然不同。非统国家首脑会议上,我曾就此向阿拉法特当面请教。阿拉法特非常严肃地向我解释:“这是我的风格,阿拉法特风格。”这种只露左耳的围法使头巾呈现不规则的巴勒斯坦地图形状:“白格代表城区居民,红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黑格代表农民。”
  虽然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而代表国土的围巾却日夜缠在他的头顶。他借助摄影记者镜头出神入化,演变出十万金身,成为电视屏幕上的常青树。为了让世人关注以色列霸占巴勒斯坦,从1969年起,阿拉法特就开始戴标志性的“鸡头帽子”。他总是头缠黑白方格或红白方格阿拉伯头巾,左耳露出,脖子上的另一条围巾同样图案,缠绕整齐,塞在军便装领子里,以此组成一幅完整的巴勒斯坦地图。尽管阿拉法特一无所有,可他把自己制造成全世界最突出的标志。
  三、阿拉法特“病重”时,我数度产生不祥的感觉
  1929年阿拉法特出生在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他的名字阿拉法特,源自圣地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神与吉祥”。阿拉法特生活俭朴,不嗜烟酒,常喝加蜜的红茶。尽管结婚很晚,只生了个女儿,可由于特别喜欢孩子,阿拉法特早就收养了许多烈士遗孤,据说有五十多人。他常说:“孩子是我们的生命,孩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我们的政治。”
  一个多月前阿拉法特“病重”时我曾数度产生不祥的感觉,接连梦到我和阿拉法特在黎巴嫩雪山营地故地重逢,这位常年把巴勒斯坦地图包在头顶的老人泪珠浑浊、精神倦怠,仿佛寒风里的一盏孤灯。我心有余悸地给我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师兄萨法里尼打电话,追问“你的父亲是不是有了危险?”
  萨法里尼大使出生在被占领土——以色列的海法,年轻时曾担任阿拉法特的贴身保镖,是阿拉法特众多养子中最受宠爱的一个。1968年,萨法里尼受阿拉法特委派首次来华,当时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他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外军部学了一年军事技术,次年返回巴勒斯坦打游击,用的化名是“铁锤之父”(阿布·哈迪德)。这段英雄历史鲜为人知,乃至阿拉法特访问北京时习惯地叫大使“阿布·哈迪德”时,竟然没人知道阿拉法特在喊哪位。
  戴维营协议、埃以和谈,中东日趋和平,阿拉法特把自己最得意的养子“铁锤之父”送到中国学习和平建设的各种技巧。萨法里尼先读北大中文系,后读北大国际政治系,直到获得博士学位,因而是我师兄。在阿拉法特帮助下,萨法里尼娶了老挝共产党中央委员的女儿,还生了四个可爱的混血孩子。昔日的游击队员成长为驻缅甸、朝鲜、中国大使,成了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力量。
  四、阿拉法特悄然死去
  11月11日下午,萨法里尼大使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唐老鸭,我们已经是没有父亲的人了……”
  中东人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高,至尊显贵也很难高寿,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终年69岁;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70岁;纳赛尔总统68岁;约旦国王侯赛因64岁;以色列总理拉宾73岁……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中东,艰苦奋斗的阿拉法特能活75岁已数罕见。阿拉法特没有亲生儿子,也没留下多少金钱财产。可他留给我们一个不可替代的传奇名字,也留下一种为梦想奋斗的执著精神。



中东:阿拉伯的阿拉法特(3)

  阿拉法特精力超群,是个感情外露又好激动的老头,干厚的大嘴唇微微凸起,持久地微笑。在中东各国元首中,阿拉法特是最乐于和摄影记者合作的。每次公开露面,都有一大帮摄影师乱哄哄地摆布他:“看这边!亚西尔!”“再握手,阿拉法特!”而阿拉法特总是宽厚地满足大家,皱起大鼻子,半眯眼睛,咧开嘴唇憨笑,使得整个面孔随之缩短。当他谴责以色列在被占领土的暴行时,立即双睛凸起,脸部鼓得像一只充足气的皮球,伴随着怒吼,右手食指在空中乱舞。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场院看露天电影时第一次看到阿拉法特的,当时他是每期《新闻简报》的头条人物。近半个世纪,阿拉法特独特的“鸡头帽子”通过9英寸黑白电视、平面直角21遥、画王、等离子……伴随着每天的CCTV《新闻联播》,准时和我们共进晚餐。我不知道索尼、松下通过阿拉法特赚了多少钱,不知道柯达胶卷在阿拉法特身上改进了多少代感光材料,可Canon相机卓越技术的许多超人功能,都是在阿拉法特身上日臻成熟的。
  Canon相机多年来一直在照相机制造技术行业遥遥领先,他的成功经验就是和新闻天堂的上帝们——那些驻中东的优秀记者密切合作。Canon首先把先进器材提供给中东的优秀记者,让他们在火线“免费试用”,再征求这些名家的使用意见,随之改进自己产品。比如Canon超声波自动聚焦技术,很大程度是在阿拉法特的花格子头巾上“火线试验”完成的。之所以这么讲,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受益者。
  1990年,新华社派我采访海湾战争时给我装备了新华社最先进的相机——Nikon F3P +MD马达,但这种专业相机在中东转瞬即逝的新闻现场,很难达到记者需要的聚焦速度。幸亏此后Canon公司的 EOS-1试验成功,随之免费提供给中东地区的摄影名家免费试用。此后几年Canon EOS-1一扫Nikon相机一统天下的霸主局面,开罗穆巴拉克总统府一水的Nikon迅速变成一水的Canon。1993年我和刘宇、兰红光等4人成为新华社最先弃Nikon改用Canon的摄影记者。我还在使用的一台Canon EOS-1就是Canon公司的免费试用品,我要做的只是把我在阿拉法特“鸡头帽子”上聚焦的体会告诉厂家。
  如今,阿拉法特如期按世界人民所计划的悄然死去,害命之后,商家最后还要在这个可怜的老人身上谋财。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国贸公寓,为我提供房间的大腹便便的王老板正在打电话向北京工商局申请注册一种特粬酒,名字就叫“阿拉法特”粬,准备直接销往中东。
  阿拉法特曾经丰富我们的生活、活跃无聊的媒体、让全球各地的资本家财源滚滚、使大小政客在巴勒斯坦废墟上尽情做秀。对于他的存在,我们只是冷漠观望,就像观看一场令人厌倦的足球赛。我自己也在阿拉法特老爹身上赚了不少稿费。其实残酷冷漠的人类早就把巴勒斯坦、伊拉克、阿富汗乃至其他一切和自己利益无关的地方当做古罗马的斗兽场,大家作壁上观,喝着冰镇饮料评价这记左钩拳是否够狠,那个大背胯是否犯规。因为当今流行的文明规则全部来源于罗马法,我们都是希腊罗马的后代,都伸着脖子在和奥林匹克接轨。
  1995年11月5日拉宾被刺,我在《世界博览》任幼强主编帮助下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整版。9年过后同样寒冷的11月,和拉宾握手言和的阿拉法特亦仓猝而亡……人生如梦,我已没什么力气描述这位伟人的退场了。
  其实阿拉法特早就死了,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时候,死在联合国242号决议被人遗忘的时候,死在沙龙坦克推平总统府的时候,死在他的人民混战一气的时候,死在他换下墨绿卡其装穿上套头衫的时候……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1)

  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四次西欧、一次北非、两次东欧、三次亚洲太平洋……拜谒二战战场。受中央电视台委托,为CCTV-6电影频道主持《世界电影之旅——二战电影地图》。透过波音777舷窗,日本列岛犹如一条翡翠精雕的蚕,富士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很像一份“哈根达斯”冰激凌。
  一、皇军人矮心小,害得我至今没有日本签证
  作为一名从未访问过日本的中国记者,我知道自己没资格对这个神秘国度说三道四。在拜谒二战旧战场前,我最想去的国家就是日本。曾和日本亲密接触的郭沫若形容中日两国“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凭空给我榻榻米苇席上一团亵衣的无尽遐想。日本自古就和中国关系紧密,大和民族的文字、风俗、衣食住行与吾国吾民不谋而合,常被洋人混淆成“同种同文”。
  60多年前日本对盎格鲁-撒克逊人公然偷袭,犯了众怒,违背希腊罗马的战争规则。罗斯福在小罗斯福搀扶下郑重宣布:“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永远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不宣而战的蓄意袭击……这是无端的卑鄙偷袭。” 当天下午,罗斯福总统通过参众两院批准,佩戴黑纱在《对日宣战书》上郑重签字。
  1785年,普鲁士就与美国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战俘条约》,规定战俘(POW)的人权,确保作息、饮食和体育运动……不入监,不用镣铐。可日本兵惨无人道,不仅不懂隆美尔奉行的“战场休战,整理伤员”,不允许投降,甚至不知道有《日内瓦公约》。他们在中国比赛砍人头、轮奸妇女、虐杀儿童。在米尔恩湾用刺刀挑澳大利亚战俘,将战俘的鸡巴割下来,把包皮缝到嘴唇上,再挂一个牌子“让你爽死!”。
  于是尼米兹也不再对日军讲侠义风度,开始毫无限制的潜艇战。麦克阿瑟把“大日本皇军”称作“小日本鬼子”,把“小日本鬼子”困在阿默勒尔蒂群岛上,当做活靶子练习射击。连文雅的莱斯利·麦克奈尔中将也命令士兵:“必须憎恨日本鬼子,身上每一簇神经都要充满仇恨。我们要如饥似渴地盼望打仗,活着就是为了杀日本鬼子。”海军上将威廉·哈尔西下令在图拉吉岛半山腰,竖起一幅巨型标语,每个字母都有5米多高,让过往船只都看得一清二楚:“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日本鬼!” 我师父萧乾当时正在剑桥留学,为避免被当成“黄皮肤的日本鬼”挨揍,特在衣服上显著标明“正宗中国,不是日本鬼子”。
  列宁很早就把日本定性为“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历史上的大和民族不断武力扩张,“九一八”、“一二八”、“进攻冀热察”……直至点燃整个太平洋,最终惹翻天佑人助的美利坚,把人类当时仅有的两颗原子弹,全都扔在这个可怜民族的头上。自视优秀的大和民族这才承认“米国人”的警察地位,按照盎格鲁-撒克逊的民主标准重新建国。可惜萨达姆·侯赛因比日本鬼子晚觉悟了整整60年,环顾当今世界,还有比他更顽固的。
  2003年,我把拜谒二战旧战场的采访计划分发各国友邦,德国给我一年多次出入境的签证,帮我采访小隆美尔。法国驻华文化中心主任Jean-Raphael给我特别证件,安排我在诺曼底登陆日为女王、小布什、普京、希拉克、施罗德们……拍合影;英国使馆觉得“昔日战地记者,今天和平行者”与盎格鲁-撒克逊不谋而合,向替我办签证的CCTV小制片要走我的生活照“留案存档”;日本公使井出敬二最为认真,亲率手下大员与我会晤,“嗨嗨”地电邮往来,只是白白忙活了一年多,时至今日我还没成行。专做日本投机生意的吴胖子传话说,这都怪我祖宗唐荆川500年前和倭人结下梁子,皇军人矮心小,害得我至今没有日本签证。
  我祖宗是连毛泽东都称颂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帝尧。尽管历来德高望重,可自愿把天下让给了比自己更年轻、更贤明的帝舜。《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帝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说我祖宗帝尧最初在定陶居住,后封河北唐县,遂称陶唐,也叫唐尧,传到《毗陵唐氏家谱》就是《辞海》中的唐荆川。唐荆川子孙众多,其中无锡大娄巷的孙子是我的曾祖,无锡石皮巷的孙子是唐英年的高祖;留在毗陵看家的孙子生了先微软、后盛大的唐骏。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2)

  《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唐顺之(1507~1560),中国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一字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他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于海上。嘉靖三十九年不顾重病缠身,仍率船从太仓出发,巡视江海,途中在通州(今南通)病卒。他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著有《荆川先生文集》17卷……还有《右编》40卷、《史纂左编》124卷、《荆川稗编》120卷……。”
  据我堂姐唐岁千、姐夫钱李仁(原中联部部长、《人民日报》社长)介绍,唐荆川不仅善于考试,总得第一,还精通南拳北腿,在毗陵办学传授文韬武略,启迪乡里保家卫国,是中国抗倭第一人。“八一三”事变后,瘦小的江苏军民踊跃抵抗,导致南京等历史重镇惨遭屠城,与张少帅手下几十万武装到牙齿的东北大汉拱手让出白山黑水,形成天壤之别。
  日本人眼里的唐荆川就像我们眼里的“圣将”东乡平八郎、伊藤博文。1938年苏、锡、常沦陷后,日本故意把“毗陵唐氏”改成宪兵队,侮辱性地在荆川神位下灌辣椒水、上老虎凳。抗战胜利,腐败的国民政府把“毗陵唐氏”当做逆产,文革动乱再把唐家砸了个一干二净。直到最近,从美国回常州建电灯厂的唐曾会传话说,当地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正把唐氏宗祠原状恢复,“毗陵唐氏”也被建成最大的开放式公园——荆川公园。常州市长还郑重带话:“希望唐师曾、唐英年、唐骏能参加荆川公园的竣工典礼。”
  二、以高昂的代价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
  我曾祖唐锡晋时满清腐败衰落,天灾人祸持续不断,饿殍遍野,于是倾家荡产义赈灾民。据中华书局《清史稿》记载:“锡晋先生其赈地为行省八:山西、河南、江苏、山东、陕西、湖南,东至吉林西至甘肃,赈款过百万以上,义赈之远且久,无过锡晋。”中华民国最初几位大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都题匾纪念,这还不算蔡元培、林纾、阎锡山、张宗祥、陆宗舆等文人武将,直到文革十年动乱才把这些牛鬼蛇神清除干净。
  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废科举办学堂,我爷爷、伯公由举人、进士摇身一变进了京师大学堂。伯公由仕学馆留学早稻田,历任黑龙江财政厅长、大清银行总办……我爷爷进文科中国文学门,继续修桥补路赈济灾民、潜心研究佛学……我们家现在的什刹海老宅就是我爷爷的“佛教图书馆”。
  我爷爷从小教育我要尊重历史,学习东方哲学,对芸芸众生怀有慈悲之心。以后小学、中学、漂洋过海,才发现我接触的许多教科书都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很多偏差。日本新版教科书认为:“各个民族看待历史是不一样的,华盛顿是美国的英雄,但在英国的教科书中华盛顿的独立军是叛匪。所以学习历史应该‘因民族而异’。不能以善恶衡量历史,也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审判历史。”我自己人微言轻,无能力撰写日本的教科书,但我可以尊重历史,缅怀先烈,对世界抱有慈悲之心。
  2002年,雪佛兰(Chevrolet)中国老总万宇飞资助我考察二战战场。我一个人千里迢迢开到山西灵丘才意外发现,《八路军军歌》“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的平型关纪念馆竟然一把锈锁,空无一人。纪念馆内灰尘遍地、狼藉不堪,画框中除了一些当地名人的三流字画,没有任何有历史价值的实物。看门大爷听我问起林彪,义愤填膺,开口就背教科书:“‘林贼’是个卖国贼,背叛伟大领袖毛主席,最终摔死在温都尔罕……”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中国对日宣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据我不完全统计,中国军队共有115位将军火线战死,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按照台北何应钦的统计数字,战死将领多达206人。在我个人心中,不论党派、民族、宗教信仰,战死各位都和在山西辽县殉国的左权一样,都是我们的民族英烈,都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英雄。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3)

  根据1994出版的《血祭太阳旗》,在中国战死的日军将领共有129名,大部分为战场牺牲。其中三人死于八路军之手,包括杨成武在黄土岭炸死的“名将之花”——陆军中将阿部规秀。
  1981年,抗日名将杜聿明病逝,中文报刊仅称他为“著名爱国人士”。杜聿明是中华民国耗费宝贵外汇培养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指挥官,曾参加淞沪抗战,在缅甸、印度取得过
  令盎格鲁-撒克逊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战绩。杜聿明、陈诚、卫立煌、黄琪翔、王凌云、戴安澜、廖耀湘、余韶、黄翔、甘丽初、彭璧生、吕国铨、陈勉吾、张轸、孙立人、刘伯龙、马维骥、郑洞国、胡素、唐守治、李鸿、潘裕昆、李涛、龙天武、何绍周、钟彬、黄杰、周福成、阙汉骞、胡敦、罗卓英等远征缅、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功卓著,得到英军司令亚历山大、美军司令史迪威的褒奖,写进洋人的教科书。
  中国战犯管理所共关押过1062名日本战犯,其中1017名在1956年宣布免于起诉,释放回国;另外45名也无一被判死刑,在1964年4月全部释放回国。
  2002年,我和我的雪佛兰Chevrolet拜谒北大营、喜风口、古北口、卢沟桥、冉庄、狼牙山、平型关、忻口……正是由于杨成武独立团的敌后抗战,“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才凋谢在太行山上。我崇拜马革裹尸的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麟,尊敬先当汉奸、后怀着必死决心捐躯沙场的张自忠,也记住曾在抗战中流血负伤、胜利后又与人民作对、晚节不保的张灵甫、林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正面牺牲300万人,战死将军115(或206)人,全国百姓誓死抗战付出3500万条生命(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2004年版),正是如此高昂的代价才使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USS BB-63“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日本无条件投降式,论功行赏,中国代表徐永昌名列第二,仅排在美国代表尼米兹之后。中国签字之后才轮到英国、苏联……中国不仅收回《马关条约》割让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还代表不发达国家担任安理会的常任理事,中文破天荒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最近听朋友说,上海修建了张灵甫的衣冠冢,戴笠、汤恩伯故居也整葺开放。郭沫若在《棠棣之花》中写道:“要有好的母亲,才有好的儿女。有了好的儿女,才有好的国家。”北师大是我国培养淑女的头等名校,鲁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扎根这里,教书育人。60多年前北师大三朵校花投奔延安,浦洁修嫁给彭德怀,彭德怀在国民政府安排下策划了百团大战。叶群嫁给林彪,林彪在阎锡山、杨爱源指挥下取得平型关大捷。刘志兰嫁给左权,左权是115名火线战死将领中唯一的共产党员。我们的上一代肯定犯过一些错误,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就起了很坏的作用,打死唐曾会的姑姑唐梁生,让我们唐氏家族家破人亡……如果我们终日纠缠在旧账里,那中华民族就无法前进。
  三、佐佐木敦子直接上书邓小平,自愿放弃日本国籍
  我曾多次乘飞机飞越日本列岛,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一片精致得让人落泪的美丽海岛,怎么会连挨两颗原子弹?还没等我想明白,日航的波音777已经朝火奴鲁鲁俯冲、降落。当年,南云忠一袭击珍珠港的战争航程长达几星期,我今天的和平之旅只用几小时。
  60多年弹指过去,当年被三菱飞机摧毁的珍珠港云雾消散、阳光灿烂,遍地丰田霸道、三菱速跑。当年哈尔西下令:“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日本鬼”!“只有地狱里才能讲日语”。”现而今夏威夷海滩上熙熙攘攘,至少有一半面孔像是日本人。
  根据永野信利《日中建交谈判纪实》和《毛泽东文集》,“日本友好人士”曾就侵华战争向毛主席表示歉意,毛主席宽厚地半开玩笑,表示假如没有日本人,我们的革命不会那么快取得成功。“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皇军。” (《毛泽东文集》第8卷)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4)

  许多“日本皇军”都对中国革命做过贡献,1949年在石家庄被沙飞打死的津泽胜就是其中一位。沙飞为鲁迅拍过标准像,创办了《晋察冀画报》,“是我党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案发后连聂荣臻都为之求情,可毛主席高瞻远瞩,坚决处决了沙飞。
  “中国文化的主将”鲁迅、郭沫若都和日本有过血浓于水的特殊关系,郭老为革命还舍弃过日本骨肉。幸亏温柔的日本女人坚忍不拔,能生会养,好歹把郭老播下的友好种子抚养
  成人。1990年北京亚运会,共同社与新华社比邻办公。一位姓郭的日本记者每天都来找我喝茶,我记不清他是《读卖新闻》还是《朝日新闻》,这位彬彬有礼的郭先生就是郭老的嫡生儿子。
  鲁迅仅有的两个弟弟都娶了日本女人,因为日本女人持家有道,生养的孩子健康聪明。我师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和周作人的女儿是孔德学校同学,周夫人相夫教子十分贤惠,生养的孩子都顺利成才。在民主社会的言论世界,肯定存在不同的声音。1925年,和鲁迅同在北大教过书的闻一多就发表过《七子之歌》,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雄,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个人对日本了解不多,小时候读过伯公写的一份公文,请求政府仿效日本,改革币制经济强国,可见当时的日本经济比我国发达。我朋友庄则栋娶了个宜室宜家的日本媳妇,日本媳妇心灵手巧,做了几十个木头抽屉,把前圆恩寺胡同的狭小平房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不像我认识的东北女人,不守法、不信神,把家里弄得和猪圈一样。
  1987年佐佐木敦子下嫁老庄时,老庄刚从山西解放回京,是个一无所有、前程黯淡的穷光蛋。佐佐木敦子自幼在甘肃张掖长大,热爱中国。1973年名古屋世乒赛给中国队当义务翻译,为庄则栋暴揍日本队长谷川信彦大喊“有戏!”
  老庄乒乓外交跨越太平洋与尼克松握手言和,34岁成为最年轻的部长坐“红旗”上班。十年文革、隔离审查、下放山西、婚姻破裂……一夜之间几世为人,直到改革开放才回北京胡同和老母相依为命。尽管世人皆知老庄永远不能被录用,但也不能让这个货真价实的九连冠(三届国家队冠军、三届全国冠军、三届世界冠军)流失异邦,便宜了洋人。
  当时佐佐木敦子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驻华高级雇员,几次找到在北京市少年宫教小孩打乒乓球的庄先生,含羞带笑,意在不言中。佐佐木敦子直接上书邓小平,为保证庄则栋不流失海外,自愿放弃日本国籍。
  出嫁前,佐佐木娘家叮嘱再三,咱们可是规矩正统的日本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在咱家从来都是当大猫(老虎),可从今以后嫁给庄桑做媳妇,就得俯首称臣做小猫。只有外人欺侮庄桑时,你才能冲出去原形毕露,保护庄桑的生命财产。
  佐佐木敦子昔为“日侨”今是华人,在三菱供职的弟弟要给姐姐买辆三菱。可庄敦子遵循妇道,知道夫君爱国第一,主动提议买辆“红旗”。庄宅附近的航空工业总公司辟出一个停车位,替“为国争过脸的人”交了4000块占地费。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自谦权力有限,特请庄先生挑个车号。盛情之下,老庄选了“京E-97868”,广东话叫“靠妻发又发”,意在感激家有仙妻使自己脱胎换骨,过上幸福生活。
  年逾花甲的庄先生每天不辍,开着大“红旗”准时接送妻子去大和证券上班。庄敦子从摩天大厦俯瞰“的哥”群中的光头老庄不由辛酸,上班头一天就给夫君买了“大哥大”,免得老庄接她下班时,在寒风中翘首仰望。
  四、多亏河野破费“皇军”的硬通货,我才得以继续上路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5)

  1990年我在亚运会邂逅一位常到新华社买我照片的日本小妞,她美丽的名字Hirashima Yumi(平岛由美)和广岛发音十分相似,仿佛就是原子弹的受害者。这位横滨小妞还是北大师妹,喜欢瞪大双眼听我用北京土话漫无边际地神侃。我去海湾前她送我一个草编佛像,还有一只小蛤蟆。日语把蛤蟆念成“凯鲁”,与“回家”的发音一模一样。我在中东期间平岛常去我家照顾我妈,跟着我妈替我担惊受怕。
  河野是我北大师兄,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以后留学北大进修中文,任共同社驻京记者。1989年夏,河野和我并肩工作,亚运会上为我拍的《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配写文章。想不到在海湾战争爆发前,我们在巴格达再度相会,美联社摄影记者多米尼克将此戏称为“世界级捣蛋鬼”的又一次大聚会。
  战时的巴格达,且不说军警宪特,光是革命觉悟极高的老百姓就让你对付不了。由于日本海部内阁派兵扫雷,日本记者的工作变得十分危险。为博得伊拉克人好感,我将摄影背心前胸、后背都缝上五星红旗,并用阿语、英语大书“人民中国”。经验丰富的河野对我的装束大为赞赏,建议我们尽量一起行动。
  此后,河野无私地与我共享新闻线索,还将共同社的底片传真机无偿供我使用。在他的帮助下,我拍的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巴格达作最后努力的照片被各国报纸广泛采用。
  战争爆发后,河野不顾轰炸,驱车700多公里前往伊拉克边境采访。知道我囊中羞涩又自尊心极强,他装作漫不经心地拍拍我的肩膀:“上我的车,快去买些食品和水!”途中,我的相机遭没收,人被扣押,多亏河野破费“皇军”的硬通货千方百计多方营救,我才得以继续上路。
  在约旦河谷地,河野失踪的消息使我大惊失色。我匆忙赶到安曼洲际饭店共同社总部,共同社中东首席记者近藤正守着电话机发呆。看到我一头撞进来,近藤两手一摊:“摄影记者大河源在死海拍照惹了麻烦,河野上前营救也一同被抓走。日本大使馆正设法援助。”
  深夜,在安曼一间不知名的小饭馆,近藤做东,为刚刚恢复自由的同事压惊。大河源说这回平了上次在东亚某国被拘七小时的纪录,河野说这等于又得了枚勋章。这是海湾战争中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喝酒,大家都挺伤感。河野与大河源次日将经伦敦返回日本,近藤则穿过阿仑比去以色列。河野含泪将一大包止血绷带和美军战地急救用品塞给我:“以后就剩你一个了,千万别太猛!遇事要多想。钢盔、防弹衣、防毒面具要随身带。要活着!活着才有一切,一定要再见面呀!”
  河野他们走后,我孤身一人经约旦、塞浦路斯进入以色列。每当恐怖袭来,我总想起与我几经生死的河野。
  直到回国,在北京新华社,我和久别重逢的河野才再次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又坐进小酒馆里,河野恨不能一口气告诉我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尽管每月他要将工资的75%交给前妻抚养四个孩子,却组织日本人在中国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与此同时,他还建议日本政府主动为太平洋战争向各国道歉,这样做对亚洲各国都有好处。
  五、小日本全盘西化,连走路都模仿英国走左侧
  日本是一个热爱学习、精于模仿、做事认真的民族。200年来,日本顽强地坚持“脱亚入欧”,就像亚洲西端的彼得大帝,对家人拳打脚踢,坚持要在波罗的海打开一扇通向欧洲的窗户。
  日本的“脱亚入欧”历来矜持、彻底,“圣将”东乡平八郎、伊藤博文留英归来大展宏图,而其中国同学严复只能回家写书。大清国历来自视“上邦”,人才济济,对列强充其量也只是“西学为用”。与大清的昂首阔步截然不同,小日本全盘西化,要西就一直西到底,连走路都模仿英国走左侧。
  说日本矜持大概是它文化根基不如大清深厚,在大是大非面前难免短视。最不该的是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译成“米国”,透着一股运自丹田的极端不屑。直到连挨两颗原子弹,才知道“米国”不“米”。与此相比,大清一上来就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译成“美国”,言简意赅显然是“美丽”、“美好”之国。如果按第一个音节本该把美国译成“阿国”,可见大清骨子里就知道孰重孰轻。同样和中国举案齐眉的还有“英国”(英吉利)、法国(法兰西)、德国(德意志),用的全是汉语中的好词,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列强。像意大利、俄罗斯都不配享受两个字的上邦待遇。至于没有国家的犹太,干脆双犬合成一个“犹”,难怪我的以色列女友Orit死缠着要把“犹太”改为“优太”。我还看过大清国翻译的以色列,叫“一赐乐业”,听其名就知道是神造的国家。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6)

  老年间人穷志短、信息有限,许多外来词需经俄、日这两个“脱亚入欧”的二毛子批发周转。日本人说英语本来就发音奇特,加上他们管“信件”叫“手纸”,所以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干部”、“共产”等外来词就颇为可疑。
  1847年马克思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Communist League”,意思是“社员同盟”、“公社社员同盟”、“合作社社员同盟”或者“社区者同盟”。可日本人愣把它翻译成“共
  产主义者同盟”并将其纲领翻译成《共产党宣言》。而马克思使用英语Communist(复数Communists)、德语Kommunist(复数Kommunisten)的含义里面只有“公社”,没有“共产”。这就像留法先驱把Commune de Paris翻译成“巴黎公社”,而不是“巴黎共产”。1949年毛主席住进北京与世界直接沟通,开始把他领导的社会改革称为“人民公社”。
  房地产大腕潘石屹在水关长城盖了一片西式大房子,取名叫“长城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还获得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潘石屹的太太出身英国剑桥,他使用的Commune和马克思1847年使用的是同一个字。
  我的日本朋友讲英语普遍发音古怪,让我联想起清华、北大、北外的一些语言专业愿意到江浙一带特招说吴侬软语的学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937年日本人才用英语取名字,那年取得最好的首推Canon相机。Canon的发音源于日语中的“菩萨”,用在光学产品上演绎成“佛光普照”。Canon的英文意思除了宗教,还有法律,全都是和世界接轨的顶级含义。
  “松下”的英文名字原来叫National,后来觉得“民族”过于狭隘,于是模仿泛美航空(Pan America)改叫Panasonic。樱花(Sakura)更为民族,现在已经改叫Konica。
  丰田汽车公司一向以英文“轿车(Car)”的字头“C”为轿车命名,以此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接轨。如世纪(Century)、皇冠(Crown)、光冠(Corona)、花冠(Corolla)、追击者(Chaser)、塞利卡(Celica)、卡利纳(Carina)、疾驰(Corsa)、克利西达(Cresida)……
  全盘西化的日本人最近发现丰田TOYOTA的名字太土,于是重金邀请世界名人给丰田重造新名。根据潮流要求新名不能超过5个字母、3个音节,要好听、好看、好念、好记、好写,要含义诡谲莫测,让人遐思、又匪夷所思。经过反复论证,在众多竞争者中选中“ LEXUS”。
  日本人看中LEXUS不仅因为字典里没有,而且写来具有美学价值,听上去悦耳,发音性感、节奏感强,一眼看去浑然一体。以字母“L”开始顶天立地、一柱擎天。字母“X”十字居中,像少女的小蛮腰。小写的“S”殿后,舒缓流畅,阴柔娇媚,余音不绝。
  据说丰田公司老板亲自驾LEXUS车横穿北美大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人如潮涌、观者如堵,可就是没人知道LEXUS的准确来历。有好事者翻遍手头的所有字典,说该字可能来自《罗马法》,于是母以子贵,LEXUS车也愈加神秘。几年后,LEXUS 打进中国市场,中文注册名叫“凌志”。后来丰田觉得“凌志”颇似小人乍富,除了有钱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于是遍访高人,开始在CCTV重打广告,崭新的名字叫“雷克萨斯”。
  在美国注册专利最多的是IBM,名列第二的是Canon相机。他们的生存理念部分来源于我爷爷信奉的佛教哲学,“慈悲为怀”,“有容乃大”被Canon诠释成菩萨的“万物共生”。所谓“共生”——就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一起生活,消除文化、风俗、语言、种族造成的种种隔阂,建设众生平等的和谐社会。



缅甸:昂山和他的女儿(1)

  1919年,布尔什维克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新生政权为反抗丘吉尔“把苏维埃扼杀在摇篮里”,斥巨资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共产党,给各国党领袖提供经费,把他们的子女接到莫斯科接受教育,培养接班人。苏联宣传“十月革命”武装夺权“一炮成功”,帮助第三世界建党、建军、建军校,提供军火、顾问,鼓励各国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很多亚洲国家长期处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之下,许多进步人士与殖民当局积怨尤深。二战前后,一些人对英美盟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被统治者看作破坏统一战线而锒铛入狱,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印度的“圣雄”甘地。此外还有采取激进做法的“恐怖分子”和与日本合作的“通敌人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数不清的其他声音——温和、复杂、含混不清,不停地在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
  一、德钦昂山
  缅甸夹在“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和“全民抗战”的中国之间处境尴尬,特别是这时期的共产国际号召各国共产党“武装保卫苏联”。强大的中国远征军和英美并肩抗日,半脑袋法西斯思想的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下辖印度支那和南亚次大陆,被英美看成第三世界反法西斯的领袖。古老强大的中国文化自古就对东南亚影响巨大,各地的优秀分子大多仰慕华夏文明。2000年2月,我到佤邦绍帕采访一个乡村警察,他所受的最高教育是在思茅公安局进修过三个月。这个缅甸警察到过的最大城市就是思茅,他知道世界上有两个城市非常巨大,第一个是景洪,第二个则是昆明。
  德钦昂山是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的亲爸爸,昂山素季是当今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德钦昂山则是缅甸反英、抗日、争取国家独立的“国父”。
  1915年2月13日,德钦昂山出生在缅甸马圭县那卯镇一个佛教家庭,原名貌腾林,后改昂山。参加“我缅人协会”创建缅共时改名德钦昂山,他还有日本名字叫做缅田门义。
  昂山幼年在寺院中接受小乘佛教,靠奖学金进仰光大学,任仰光大学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宣传部长、《欧威》杂志社编辑。1936年2月与吴努一起领导学生罢课。由于《欧威》杂志刊登反英文章,昂山被学校开除,沦为职业革命家。以后随着不断入狱,昂山对英国殖民者的仇恨也日益加深。
  1939年8月15日,德钦昂山、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登佩(又名吴登佩敏)、德钦巴罕、达塔等人在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下秘密成立缅甸共产党,昂山出任缅共总书记。
  1940年8月8日,昂山化名为唐龙祥乘挪威船从仰光前往阿迈,计划经上海前往中国腹地,再转道延安拜见苏联的共产国际代表。可由于没和中共代表接上头,昂山接受日本“铃木上校”盛情邀请,转道去了日本。
  1940年11月12日,昂山一行抵达日本密谋反英,在日本指导下详细商定《缅甸独立纲领》。1941年3月3日,昂山乘日本邮轮秘密返回缅甸,把在日本草拟的独立纲领提交人民革命党讨论。
  1941年3月10日,在日本帮助下,昂山率德钦拉佩、德钦巴姜(又名波拉扬)、德钦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吴奈温等“三十志士”乘日本邮轮返回日本进一步接受政治教育。珍珠港事件前,被日军派到日本占领下的台湾、海南岛,学习军事知识,进行武装训练,“三十志士”成为缅甸独立的骨干力量。其后,他们秘密潜入现在的泰国首都曼谷,歃血为盟,成立“缅甸独立军”,昂山担任副总司令,开始正面对英作战。这支军队跟随日军一同前进,接管占领区的地方行政。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昂山将“缅甸独立军”改组为“缅甸国防军”,自己出任上校司令,继续与日本合作。1943年3月11日,应日本官方邀请,昂山与巴莫、登貌、德钦妙一道访问日本,在亲日政府的巴莫傀儡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1943年3月22日,他亲自到日本东京接受天皇颁发的三级日升勋章。1944年9月4日,在仰光再次接受日本天皇一级崇高瑰宝勋章。



缅甸:昂山和他的女儿(2)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后,国际形势转向盎格鲁-撒克逊人,加上中国远征军的强大压力,1945年3月27日德钦昂山发动反日起义,亲自担任“反法西斯同盟”主席,率缅甸“国民军”协助盟国作战,直至日本投降。
  二、女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昂山组建“缅甸爱国军”, 后改“人民同志军”,自己一直担任司令;1946年1月,又把“反法西斯同盟”改名“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再次当选主席。1945年3月至1946年昂山出任缅甸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实际权力等同内阁总理。单从昂山不断变来变去的名字看,随时可见中国的影子。缅甸独立设计的国旗,都照搬当时中华民国的样式。时至今日,佤邦最高领导也是五个常委。而果敢的行政机构更与云南各县如出一辙:宣传部、公安局、禁毒处、党委、妇联、青年团……使用的硬通货都是人民币。
  1946年11月8日,昂山向英国政府提出缅甸独立,亲自率领代表团访问伦敦。1947年1月27日,与英国首相艾德礼共同签订《昂山——艾德礼协议》。
  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昂山恩威并施,将缅甸本部和山区少数民族统一到一个国家范畴。1947年2月12日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订了《彬龙协议》,获得广泛社会基础。同年4月召开选举制宪会议,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202个席位中赢得196席。
  1947年7月19日,昂山在“部长会议厅”召开“部长会议”,被闯进来的杀手当场刺死,留下不到两岁的女儿昂山素季。
  昂山将军的家人把昂山素季养大后,送往英国留学,毕业于牛津大学。
  昂山素季学成归国后积极促进民主政治,组建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并出任总书记。在盎格鲁-撒克逊人支持下反对缅甸极权,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1)

  雷雨田将军家住金三角的“美斯乐”,听名字就知道和鸦片有关,中国人发明了烟榻,“美斯乐(美死了)”这么雅的名字只能出自汉语。当初二大妈要我留在加州、Orit让我去以色列、穆罕默德请我定居开罗、Kiki陪我在普罗旺斯喝红酒……可我就舍不得我的汉语。汉语中的有些词发音性感,写下来好看,听上去悦耳,就像酒后泡在大浴缸里的周身享受。
  雷将军家住一座两层小楼,房子完全是现代的建筑材料,院内有许多花,两只哈巴狗,
  其中一只颇似猴子。雷将军身材很高,腰板很直,个子至少在一米八以上。以下文字根据2000年7月24日我在美斯乐的日记整理,当时我俩讲的是汉语、听的是汉语、记的也是汉语,事后没作任何修饰。万一有何不妥,一定是我没听懂将军的泸西口音。责任在我,而不在雷老将军。
  一、“我一生三次撤退,没脸见人呀!”
  我1907年生人,云南泸西人,现在叫建水。我是昆明长大的,败军之将不给祖宗丢人,所以取了个假名“雷雷”遮羞,拆开来成了“雷雨田”。我一生三次撤退:打日本撤退,徐蚌会战撤退,联合国压迫我们从缅甸撤退……没脸见人呀!
  小时候我不安分,离经叛道。总以为自己家乡不好,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山看着那山高。民国二十三年(1935)我离家出走,到南京宪兵学校找老乡朱培德前辈。“九一八”以后,我整天就想报效国家,打日本。打日本一直打到最后,我自己成了反革命,又因为反革命跑到美斯乐。去年世博会我回了趟昆明,可世博会上看不到外国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7),卢沟桥事变让蒋委员长忍无可忍,再也没有和谈余地。“八一三”是我们主动,日本人要三个月灭亡中国,蒋委员长说那就打上三个月让世界看看。现在检讨起来战略上不成熟,不该选择在上海硬拼,把中国的精锐都用上了,而我们火力不如日本,损失太大。
  淞沪战役山本五十六的两条名舰都很先进,我们的炸弹扔上去就弹开了。日本飞机炸完我们可以飞回去钻进船的肚子里面,躲起来。最后,中国飞机拼了命,尾随着也飞进去,和敌人同归于尽。中国飞机把日军旗舰“出云”号都炸伤了,日本人这才把它开回日本修理。
  日本人的飞机好,我们性能差,在天上撞敌人。日本的坦克好,国军不知道什么是坦克,士兵冲上去用刺刀戳瞭望口,他关上了,我们就用机枪打。士兵身上绑了手榴弹,要和日本人同归于尽。
  二、我当兵最耻辱的一天
  当时守南京城的是我们宪兵。日本人一条街、一条街打到中华门,点燃房子,再依托中国民房步步为营。中国精锐部队集中在上海、苏州、无锡一带,杜聿明率领中国第一个装甲团全拼在里面。国军损失很大,南京的守城部队十分残破。12月13日我们奉命撤离首都,是我当兵最耻辱的一天。
  我们跳进长江,北方人把高粱秆捆起来,用钢盔划水,我们南方人开始只会用木板浮在水上。胆小的人开始喊救命,我知道那个时候最需要沉着,只有沉着才能救自己。我们2万多弟兄跑到瓜洲上,瓜洲只有两个出口,其他地方都是沙滩,人上去一动,就会陷进去,沙的压力很大,马上能把活人闷死。一个多星期后,我们把草根都吃完了,日本兵舰在两个出口交叉巡逻,巡逻舰上有小飞机,而我们只能从这两个小口出去。
  日本人向我们喊话:“只要不跟老蒋,可以照样在部队上工作!”“愿意回家的给50块大洋!”50块大洋相当国军中尉一个月的工资,我一听就不信。可乡村兵没见过世面,听说给钱就出去了。我们300人坚持不出去,宁肯饿死也不出去。
  出去领大洋的国军弟兄全都被日本人抓住,关了起来。不给饭吃,关了6天,拉到江边用机枪打,用手榴弹炸,一层一层倒在地上。压在底下的没被打死,逃回来两个,我们剩下的300人听了下定决心,要和日本人拼了。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2)

  我们团结一致,找个当地人去和日本人说,让我们这些难民出去。日本人要进来检查,我们说可以。当地人知道怎么在瓜洲的浮沙上走路,用竹竿拄着走,轻轻地走。日本人马靴马刀,一迈步就往沙里陷,吓得马上退回去了。我们都穿着便服坐到船上,穿军服的手持武器藏在船下层,准备靠上去抢日本人的军舰。
  想不到12月18号以后日本人开始松懈,根本没人过来查我们这条破船。我们就这么混过
  去了。没和日本人拼成命。
  日本人作战喊口令,像在操场上,说射击就齐射,说拼刺刀就拼刺刀,绝对服从命令。日本人从不夜战,天黑以后不开枪,大概担心子弹自伤。坦克就停在路中央,我们甚至可以爬到坦克上玩玩。夜里,日本哨兵竖起成捆的高粱秆,躲在后面避风。你不惹他,他就不理你。我们给日本哨兵的高粱秆上挂个白布条,告诉后面不要说话,静悄悄就能混过去。白天绝对不敢走,天一亮日本人肯定开枪,而且绝对百发百中。我们就这样一直靠双脚摸黑走路,一直走到信阳、汉口、滁州。那时候国家虚弱,还老打内战。
  三、原始森林不见天日
  第二次撤退是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毛泽东说的“李弥邱清泉兵团”就是我们——当年的抗日铁军。
  李弥将军是云南腾冲人,第8兵团在云南蒙自被解放军击溃后,第237师709团的2000多人渡过元江进入缅甸。当时缅甸刚独立两年,政府的控制力还没有到达缅北。即使到现在,缅甸北部果敢、佤邦……六个自治区也未见得听仰光政府的,缅甸政府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如云南一个县。中国人不善于运用资源呀!其实清朝以来中、缅之间就没划分边界,当地人说中文、写中文,做梦都盼着归化内地。东南亚社会历来混乱,到处都是土匪武装,国军是正规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中国远征军打遍南亚无敌手。印度、缅甸、越南本来就是国军光复的,名正言顺接受过日本投降!
  1951年春节,李(弥)司令长官撤到猛撒,正式宣布“云南省政府”、“云南绥靖公署”和“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部成立。李司令长官率国军“反攻云南”一举成功,一度光复沧源、耿马、双江、澜沧等县。老总统(蒋介石)还给我们空投了给养。
  李司令长官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北到密支那,南抵泰国清迈府,东达老挝山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七个台湾。队伍也增加到3万多人,连盘踞山头的土匪、土司武装也纷纷前来归附。为了便于国际空投,李司令长官在湄公河西岸峡谷中修了江腊机场。小总统(蒋经国)还亲自飞到江腊机场,视察我们的国军部队。
  李司令长官在猛撒开办“军政大学”,轮训下级军官,在东南亚各地招收学员,抵抗苏俄的扩张。学校学员最多时有2000人。这时缅甸政府全面照搬苏俄制度,连政府都改名叫“部长会议”。亲苏俄的缅甸政府几次围剿国军,都被国军打得望风而逃。
  缅甸政府兵败后向联合国控诉“国军”侵略。联合国大会作出“一切外国军队必须撤出金三角”的决议,老总统(蒋介石)被迫下令从金三角撤军。从1953年11月7日到1954年6月3日,陆续有6750名国军撤到台湾。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已经从缅北撤回全部军队,没有撤回的与台湾没有任何关系。
  50年代末,周恩来主张“和平共处”、“胞波情意”,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联合划分边界。解放军进入金三角,帮助缅甸政府“跨境作战”。江腊机场也被解放军占领,联合国又作出相同决议,老总统再次下令残留人员全部“撤台”
  1961年1月我在大其力路西,属于路西的第5军。他们都认为解放军不敢“跨境”,可我认为解放军一定“跨境”,凭着这点警惕,我才保住弟兄们的性命。第5军军长段希文将军是云南人,我们云南人多已在当地成家,谁都不愿意离开云南“撤台”。国防部撤销“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番号,把我们归入违犯军纪、擅自脱离部队者。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3)

  我们失去经济来源后只能另谋出路,倾巢出动,打通萨尔温江走私通道。从金三角到大其力,武装护送马帮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走私各种商品。当时各地都有土匪武装,还有美国培训的寮国(老挝)王保部队。这一带本来就是清朝领土,我们国军打败了日本,从汉奸手里收复失地,理所当然是金三角的主人。保土护民是军人天职,商队拿了我们“国军”文牒,碰上土匪就没人敢抢。可是“韩战(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害怕再死人,不愿承担国际义务。1962年又撤走我们3个连,故土难离,弟兄们哭着上了飞机。我看不上海岛台湾。
  可国防部说如果不走,美国就不支持。原始森林不见天日,我们的全部兵力只有3个连。
  四、中华就是——中间的精华。你我就是!
  民国二十五年爆发“卢沟桥事变”,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韩战”中斯大林要控制中国,毛泽东去莫斯科,斯大林甚至不愿和毛泽东拍合影。毛泽东一怒之下说中国人民一家翻身不算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毛泽东动用中国一切资源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的游击队一起造美帝的反。
  缅共、泰共游击队在泰国杀了清莱省省长全家。泰国是佛教国家,对苏俄那一套一点不懂。政府军只会正规作战,根本不是游击队的对手。我们一个冲锋就把清莱省光复了。打下来一看,政委、指导员、教导员、驾驶员、卫生员、炊事员……全是苏俄那一套。从文件到唱的歌词,这些东西现在还放在泰国内政部展览。
  泰国副国务院长、陆军司令、警察总监巴帕原来一直很温和,看到这些一脚踢翻桌子,全力支持我们干。我们的番号是5735部队。此前,泰国只承认我们居住但不是公民,这之后,泰国立即给我们公民身份。对付泰共我们有丰富经验。缅共、泰共是游击战,国军的游击战才是专业水平。
  越南、老挝、泰国订立《九国公约》联盟防守,总部设在泰国曼谷。泰国被各种势力包围,军队软弱。看我们纪律森严,辟出一块地让我们驻扎,把我们当做守土卫国的子弟兵,坚决不让我们“撤台”。在泰国政府支持下,我们集中所有的男女,一共有15000人,以后大陆躲避文化大革命逃出去的中国人也都陆续加入我们。我们把这块靠血汗打出来的土地叫“美死了”,以后文雅成“美斯乐”。
  段希文将军过世后,我一个人负责5735部队,我只穿便衣,不穿军装。我们中国是“礼义之邦”,西方国家则是“利益之邦”。泰国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厚,现在泰国人还把我们当做老前辈,称我“霍拉”,“霍拉”是最高领导的意思。他们习惯叫我雷将军,可家乡昆明电台一直叫我们“蒋残匪”,“四人帮”倒台后才改口叫我们“泰国地方武装”。
  我们当时没钱买米,就学习曾国藩“以兵护山,以山养兵”。从泰缅边境大其力到密支那,我们控制的面积最小的时候有三个台湾那么大,最大时大概超过七个台湾。金三角没有道路,一山到一山鸡犬之声相闻,走路得一整天。
  这一带历史上就属于中国版图,所有土司誓死保留大清官印,也都会说中国话。每个山头都有“孔明营”,七擒孟获时诸葛亮找人问路,回答是“孟获、孟获”。诸葛亮听不懂,以为是人的名字,其实“孟获”就是一问三不知。金三角一条战壕一个“孔明营”,彼此联络打信号使用“孔明灯”。现在佤族、傣族都还把孔明灯当做联络工具。
  英国人管“鸦片战争”叫“贸易战争”,英国的政策历来是“自由贸易是神圣的”。鸦片战争前,全世界普遍开始自由通商。清朝政府是唯一强大而拒绝自由贸易的中央政府,只接受进贡、朝拜、俯首称臣。最后勉强同意每船货物不得超过200箱,英国商人唯利是图,在中国什么值钱就卖什么。最终发现只有鸦片的含金量最高,每船可以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



泰国:雷雨田和他的部队(4)

  鸦片种植在金三角已经有200年历史,英国教给缅甸种植鸦片,然后卖给中国,运回大清政府手里的墨西哥鹰洋。英国鸦片商人最初都住在领事馆里,所以林则徐包围领事馆,破坏外交豁免惯例,引发鸦片战争。金三角社会动乱、币值变化大,各国各地又大不相同。老百姓把密支那大烟运到大其力换金条,再用金条买了货物用马帮驮回去,用货物换老百姓手里的大烟,这就是“金三角”的由来。
  金条、大烟都是硬通货,穷山恶水需要保镖。有人要求派兵护送的,我们另收保护费,一般5%左右。他们种植,我们保护。我们要保持部队的纪律和战斗力,自己从来不做鸦片生意。
  坤沙、罗星汉(美《读者文摘》称为鸦片将军)都是小娃娃嘛。他们打架都是我们出面给调停,谁不听话我就打谁。坤沙对我一直很尊重。坤沙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摆夷土司,碰上当地大队长欺负他,赶了两个骡子来找我。坤沙从未当过兵,打仗不行,只是跟我的警卫部队做生意。最初缅甸方面让他回去,他来问我,我让他回去,给他30条枪,他才敢回去。缅政府骗他去开会,逮捕了他,所以他恨缅甸政府。《论语·卫灵公》里写着:“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现在不和任何人接触。但佤邦和坤沙的谈判就在我这里,他们在我这里都很讲礼貌。我们代表了华夏文化,最讲正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侵犯我们,我们就坚决打谁。现在我们都有轻型自卫武器,专业的重型武器归泰国政府控制。
  我这个小村有1500赉,相当于1600平方米,人口6000多。附近还有几个村子,都是打泰共得来的地盘,土地属于泰王国,使用权归我,这是泰国政府的政治处理。
  联合国的问题一直是强权政治,欺小怕大。旧中国的问题是政治不修明,害人害己。中国有人口、有土地资源、有工商文学……世界财产全在中国人手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法”比欧美的契约更行之有效。我们5735部队实际上相当于英国的殖民军,文化水平绝对高于当地土匪武装,但我们的文化修养比以色列差许多。这就是二次大战后以色列平地建国,我们只能当移民的综合原因。我们部队要有你这样的文化就好了,那是一个有七个台湾大的国家……你去过以色列,要搁古代,你就是军师。
  我写一幅字送给你,叫政治修明,中国万岁!
  年轻人,我很喜欢和你讲国语,已经很长时间没这么掏心窝子了。你知道什么叫“中华”吗?中华就是——中间的精华。你我就是!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1)

  我一直鼠目寸光地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看成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玩的一场战争:好玩之“点”一个集中欧洲地面战场,另一个就在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必定有好玩的人参加,否则就会变得没有意思。按照苏联元帅索科洛夫斯基评价,英国的蒙哥马利就十分无趣:“第一不抽烟;第二不喝酒;第三不玩女人……那平时他干什么呢?”印度战区的亚历山大、蒙巴顿,中国战区的蒋介石、史迪威显然也不够好玩。特别是大中国战区司令蒋介石,平生只写毛笔正楷,连大名都叫蒋中正。名如其人,表字介石,一辈子折冲樽俎、中流砥柱。娶美国毕
  业的基督教太太宋美龄,让长子经国入赘苏联女工蒋方良 (费娜),派次子纬国到德国发展,既经又纬,八面玲珑。他自己和青红帮藕断丝连,留学日本,再以黄埔中介其间,哪一派都有他投资的绩优股。
  一、山本五十六
  仅从相貌上看山本五十六就和大龅牙、罗圈腿的一般“鬼子”有很大区别,在鬼子圈儿里属于堂堂一表、凛凛一躯一类,让女人看着就喜欢。女人好比土地,生儿育女等生命的形态决定于男人的染色体和基因。山本五十六小时候本来叫高野五十六,以后过继给山本家族,才改名山本五十六。
  山本他爹高野贞吉本来也不姓高野,而姓长谷川,是本州北部新泻县长冈村人,是当地体魄生猛的著名武士。长谷川贞吉高大威猛、精力旺盛,娶了高野家的大闺女,入赘高野家做上门女婿。长谷川贞吉的老丈人高野连举五朵金花,嫁给长谷川贞吉的大闺女操劳过度,夭折于床帷之间。老丈人高野索性再接再厉把最小的花骨朵也嫁给长谷川作填房。从今天的实践结果看,老夫少妻很有优生的科学道理。我小时候在什刹海老宅养了很多鸡,老公鸡和小母鸡“伏羲、伏羲”之后,不仅生蛋超过平均值,孵出的小母鸡也明显多过小公鸡。如果反过来,小公鸡“伏羲、伏羲”老母鸡,不仅产蛋量骤减,孵出来的也净是干打鸣不下蛋的赔钱货。“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长谷川贞吉连采高野家一大一小两朵金花,感激涕零,顺势随老丈人改姓高野,改称高野贞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高野贞吉和花骨朵孕育山本五十六的时候,正在东京新泻县当小学校长,作为知识分子,自然对花骨朵和风细雨、胎教充足。高野贞吉威猛且经验丰富,和昔日的小姨子老夫少妻极富激情,生育的孩子也十分健壮。电影《山本五十六》一开始有这么一个镜头,山本以年近花甲的高龄,和船家打赌在船头做三角倒立,可见其父母当初做胎时功力不浅。
  1884年高野贞吉老年得子,为纪念自己56岁大寿,遂以“五十六”命名儿子。高野五十六由于家境贫寒,稍长后过继给长冈名门山本家族,山本是长冈武士世家,从此改名山本五十六。
  与此同时,54岁的老罗斯福在纽约生下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罗夫人比老罗小26岁,也是一只“伏羲伏羲”的小母鸡。他们孕育的FDR哈佛毕业,是唯一蝉联四届、最终死在任上的美国总统。珍珠港事件发生后,“FDR五十四”对“Yamamoto五十六”庄严宣战,出钱、出力率领人类打法西斯,如《圣经》所推崇的“像毒蛇一样机敏、像鸽子一样善良”。
  如此看来山本五十六很像我们《三国演义》里不停换爹的“人中吕布”。按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破口大骂吕奉先的说法,山本五十六显然也是“三姓家奴”。
  山本五十六自幼抑郁躁狂、敏感多疑、为人倔强、寡言实干。由于生活拮据缺衣少食,一次在朋友家好不容易吃白米饭,狼吞虎咽,因吃相饕餮遭人嘲笑:“五十六除了桌子上的铅笔什么都吃!”山本闻言不由动容,撅断铅笔吞进肚里,扬长而去。
  山本五十六自幼继承家族武士道,1901年考入江田岛海军学院。毕业跟随“圣将”东乡侯爵参加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日本明治时代留学剑桥,专攻纳尔逊的“哥本哈根战法”。纳尔逊是英国海军名将,1758年生于英国诺福克教区教长之家,《海权论》的作者马汉专门为纳尔逊老兄写了《纳尔逊传》。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2)

  纳尔逊13岁参加皇家海军,在其叔叔任舰长的驱逐舰当实行生。后往西印度群岛、极地海域和炎热的印度洋服役。1776年任驱逐舰舰长,1778年任巡洋舰舰长,1793年任战列舰舰长。1797年晋升海军少将,圣文森特海战后荣膺勋爵。1798年任地中海分舰队司令,在阿布吉尔湾海战获得男爵爵位。1801年晋升中将,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在哥本哈根海战后升任舰队司令,晋升子爵。1803年任地中海舰队司令。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加海战中重伤而死,死前冲入拿破仑的法、西联合舰队,并将其歼灭。《大英百科全书》称他奠定了不列
  颠帝国上百年的海上霸权。
  纳尔逊曾在西印度群岛、北美、地中海参加护航、封锁、登陆和保卫基地等各种海战。他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右眼失明、右臂截肢后仍坚持指挥作战。纳尔逊擅长孤军深入,把丹麦海军全歼在哥本哈根港内,创立“哥本哈根战法”。每次决战,他都身先士卒,在主桅高悬信号旗:“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格兰企盼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这段旗语现在已演变成各国海军决战前的最终信号。东乡平八郎对马海战悬挂过这段旗语;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前也悬挂过这段旗语;尼米兹收拾日本海军时也使用这段旗语。
  纳尔逊生前曾向英王表示,自己一生别无牵挂,只是希望自己一旦为国捐躯,政府能抚恤他身后的女朋友。可是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牺牲后,英国政府认为这些女人有损帝国声誉。纳尔逊留下的情人无人照顾,最终流浪街头沦落为“鸡”。
  东乡平八郎十分崇拜纳尔逊,迷信“一艘百发百中之军舰胜过百艘百发一中之军舰”,因此十分注重平时演练。东乡每临大战都高悬纳尔逊旗语,只是民族性过于精细、画蛇添足,或者出于军国主义本性,成了:“皇国兴亡在此一举!帝国要求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甲午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指挥炮舰“浪速”号,击沉中国租用的英国运兵商船“高升”号,一举消灭清军1000多人。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仿效纳尔逊勋爵的“哥本哈根战法”,偷袭辽宁的旅顺港和朝鲜仁川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将其全歼。俄国沙皇急调波罗的海舰队万里驰援太平洋,不料东乡在对马海峡潜藏设伏,以逸待劳,再次打出旗语:“皇国兴亡在此一举!帝国要求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再歼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俘获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
  山本五十六喜嫖好赌,愿赌服输,自夸可以在赌桌上为日本赢来一艘战列舰。1923年赴欧美考察各国海军,沿途屡施赌技,因为赌技太高,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位被摩纳哥赌场谢绝入内的职业赌徒。他赌博的格言是要么大赢,要么大输。这也反映了他日后偷袭珍珠港孤注一掷的军事思想。
  大概源于海军传统,山本也有类似纳尔逊和克伦威尔夫人那样的性丑闻,可山本勇敢坦言:“哪有男人不饮食男女?”1904年,山本随东乡平八郎参加对马海战,在“日进”号上担任枪炮官,被炮弹炸掉两根手指。以后由于为人吝啬,嫖娼玩“全活儿”修指甲时,总是少付妓女两毛钱,被艺妓戏谑为“八毛钱”,谁都不愿和山本玩“全活儿”。
  山本海军炮校毕业后,迅速成为首屈一指的战列舰专家。后留学哈佛,驾车环游美国,对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法律制度十分崇拜。回国后在海军学院任教,教学相长,40岁开始学习飞行,任霞浦航空队总教官。其后任驻美国使馆海军武官,先后担任“五十铃”号巡洋舰舰长、“赤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用“97”式舰载攻击机和“零”式战斗机轰炸上海、南京、武汉……
  山本五十六胆色过人,主张“百战百胜不如一忍再忍”,是日本少有的有识之士——忍者。当愚昧的陆军叫嚣“大日本有大和精神”时,山本冷冷地说,别自视过高,美国也有精神,英国也有精神,还是去数数美国的工厂吧。面对国内的压力,山本一再宣称除非有绝对把握,否则不可轻易言战。清朝就是例子,随便宣战,随便战败,再随便割地赔款,祖宗多大的家底也禁不住女人和太监们折腾。男人好赌,必须认赌服输,否则就变成了小痞子。革命不会亡国,仅仅是资源的重新划分,而战败是要亡国的。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3)

  在政治上,山本五十六蔑视陆军的愚昧和短视,一直反对和德国结盟,主张与美国修好。“作为军人,既然天皇需要与美国开战,就必须打赢。”于是策划了珍珠港事件。在他一手指挥下,这个旭日般的帝国光芒四射,八面出击。短短六个月内,攻占太平洋海域超过三千多万平方英里的广大领土。在他死后很长时间,五角大楼都拿山本说事,提出极其惊人的庞大预算。
  山本五十六一直认为,日本和美国开战最多只能支持6个月,所以主张对美突然袭击,迅速取胜,果断媾和。山本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方向,任何与其做对的企图将给本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他对中国人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翻译成“美国”十分担心,认为体现了中华大国的民族智慧和包容胸怀,表明中国人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是一个“美好的国家”。对比之下,狂妄的日本人把“美国”译成“米国”。由于对历史潮流判断失误,最终成为世界上唯一连挨两颗原子弹的国家,其处境比萨达姆·侯赛因还惨。
  我北大中文系的一对同学再婚,历史系同学送对联祝贺。上联是“夜袭珍珠港美人受惊”,下联是“两颗原子弹日德投降”,横批“二次大战”。可我跋涉的“二次大战”绝对没有对联上那么柔情万种。
  二、尼米兹五星海军上将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是美国五星海军上将,天生一头日耳曼人的漂亮金发,温和、安详,是德国移民的遗腹子。1885年2月24日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年幼家境贫寒只能报考官费军校。他原本报考陆军西点军校,由于名额已满被迫转到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所海军学校。
  尼米兹家系是德国贵族,13世纪是萨克森带纹章的佩剑骑士,曾随远征军占领里加,加入条顿骑士团位及子爵。尼米兹家族几兴几衰,既有尼米兹上校在瑞典古斯塔夫国王麾下服役;也有尼米兹商人在汉诺威经营衣料。
  尼米兹的父亲有风湿性心脏病,他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一个美女安娜怀里播种后不幸夭折。美女安娜日后改嫁尼米兹的叔叔,生下遗腹子尼米兹。尼米兹自幼清苦,身穿卡其布衣裤,头戴爷爷的骑马小帽。开学头一天,富有的同学就把他暴打一顿,把他的小帽扔进污水之中。
  高贵的日耳曼骑士血统,爷爷成年累月讲海的故事,叔叔是当地最好的工程师,这一切促成尼米兹出类拔萃,知识、技能、胆略和判断力,直到戴上五星海军上将的金沿大盖帽。
  1905年尼米兹从安那波利斯毕业,鉴定说“他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同年,他随太平洋舰队旗舰“俄亥俄”访问日本,拜见“圣将”东乡平八郎,对这位对马海战的胜利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尼米兹很长时间在潜艇部队服役,养成沉默、坚毅的潜艇性格。由于日耳曼人天生擅长机械制造,他用柴油机取代了传统的汽油机。以后历任潜艇艇长、潜艇大队大队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巡洋舰长。1938年晋升少将,任战列舰大队大队长兼第七特混舰队司令和航海局局长。
  1925年尼米兹在战争学院兵棋演练中强调航母作用,贬低“战列舰就像浪荡女人,喜欢躺在波浪里,还需要涂脂抹粉(大量油漆)。”他率先采用“环型战斗编队”取代传统的“线型战斗编队”,这就是今天通用的航空母舰作战群的雏形。
  一直到现在,每年10月5日都是美国的“尼米兹日”,夏威夷瓦胡岛上最重要的高速公路也叫“尼米兹”。美国海军还把地球上最大的军舰命名为“尼米兹”级,这些地球上威力最大的核动力攻击武器是美国海军的第二代航母,我在中东当记者时曾给“尼米兹”级航母拍过照,当时她们正款款驶过苏伊士运河前去攻打伊拉克。这些巨无霸全部由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迄今已有9艘服役,她们分别是: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4)

  第一艘USS CVN-68 “切斯特·W.·尼米兹”号,1968年6月22日开工,1972年5月13日下水,1975年5月3日服役;
  第2艘USS CVN-69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197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日服役;
  第3艘USS CVN-70 “卡尔·文森”号,1975年10月11日开工,1980年3月15日下水,1982年3月13日服役;
  第4艘USS CVN-71 “西奥多·罗斯福”号,1981年10月31日开工,1984年10月27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服役;
  第5艘USS CVN-72 “亚伯拉罕·林肯”号,1984年11月3日开工,1988年2月13日下水,1989年11月服役;
  第6艘USS CVN-73 “乔治·华盛顿”号,1986年8月25日开工,1990年7月21日下水,1992年7月4日服役;
  第7艘USS CVN-74 “约翰·C·斯坦尼斯”号,1991年3月13日开工,1993年11月11日下水,1995年6月9日服役;
  第8艘USS CVN-75 “哈里·S·杜鲁门”号,1993年11月29日开工,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25日服役;
  第9艘USS CVN-76 “罗纳德·里根”号,1998年2月9日开工,2002年开始服役;
  第10艘USS CVN-77尚未命名,已于2003年开工,计划2008年交付使用。
  由于“尼米兹”级建造时间长达十多年,所以各舰之间有差别,仅排水量一项,前3艘“尼米兹”满载排水量为91487吨,第4艘“罗斯福”号满载排水量则达到96386吨,其后的“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里根”号满载排水量均已超过100000吨。
  USS CVN-74 “约翰·C·斯坦尼斯”号全长317米,宽40.8米,吃水11.9米,满载排水量105500吨,其飞行甲板332.9米(斜角甲板237.7米),宽77.8米,面积超过了3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其中5层在岛式上层建筑内,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8层。整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的高楼。
  “尼米兹”级由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和4台蒸汽轮机提供动力,反应堆热效率为25.6%,每个反应堆驱动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高达26万马力,最高航速30节,燃料可持续使用15年,续航力可达80万-100万海里。它配备最新型C-13-2弹射器,在直角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座。4座弹射器每分钟可将8架飞机送上蓝天。
  “尼米兹”级自身一昼夜机动为500海里。装备美军“标准型”舰载机联队,紧急情况载机可达100架。舰载机可24小时不停顿战斗巡逻,飞机控制空域上千公里。
  “尼米兹”级装备3座“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4座“密集阵”近防系统。电子对空为SPS-49(V)‘三座标’雷达;对海为SPS-67V雷达;导航雷达为LN-66;火控雷达为MK-99。电子对抗是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和SLQ-36拖曳式鱼雷诱饵。
  “尼米兹”级海上生存力极强,舰体除设有若干道纵向隔舱外,还有23道水密封隔壁和10道防火隔壁。舰体和甲板均采用高弹性钢,可以抵御穿甲弹。两舷设有隔舱系统,弹药库、机舱等重要部位装有63.5CM厚的“凯芙拉”装甲。舰上设有30个损控(Damage Control)分队,配备泡沫消防装置。强大的水泵设备能在20分钟内调整舰体15度横倾。
  “尼米兹”级航母编制人员为5984人,其中航空人员为2800人,它有6410个床铺、544张办公桌、813个衣柜、924个书架、543个公文柜、5803把椅子和29814个照明灯,舰上还设有数十个仓库,有邮局、电台、电影院、百货商店、照相馆、洗衣房、医院等各种生活设施。
  早在珍珠港事件以前,罗斯福总统就喜欢沉稳英俊的尼米兹,亲自提议让他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可是尼米兹自谦资历太浅,主动把司令让给四星上将金梅尔。不想1941年12月7日山本偷袭珍珠港,金梅尔失职被撤,尼米兹还是成了太平洋舰队司令。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5)

  翌年4月,知人善任的罗斯福总统让尼米兹兼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由此成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中国战区司令蒋介石平起的军政首脑。可一向乐观的尼米兹对自己的司令职位并不看好,他给爱妻写信说:“我若能干6个月就得算运气。因为公众对结果的要求远远超出我行动的速度。”但他在此后的6个月制造出一大堆奇迹:空袭东京、珊瑚海、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一直到现在美国海军的许多著名舰船都还以这些海战命名,所以整个二次大战期间,他一直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和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1943年4月15日,鉴于日本奸诈、野蛮、罪行累累、民愤极大,美国海军和国民政府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成立中美合作所,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破译日军的紫色密码、搜集情报,配合美国海军在远东太平洋反攻。尼米兹打破正常战争规则,命令发动无限制海空战、无限制潜艇战,放开手脚不择手段剥夺日本人生命,直至从肉体上铲除山本五十六。把美国仅有的两颗原子弹,都扔给日本鬼子。
  1945年9月2日,美国军舰泊满东京湾,舰首、主桅高悬星条旗,炮口高仰直指日本本土。炮口之下的日本军舰没挂旗帜,所有炮口都摇至甲板,战斗位置空无一人。USS BB63“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由于太平洋战争中国政府最先对日宣战,奋战时间最长、损失巨大,尼米兹安排中国代表最先入场。
  那天军令部长徐永昌身穿崭新的中山式毛哔叽军装,左胸两排略章,配上将军衔。登舰前,徐永昌首先向请他登舰的美军还礼,然后拾级而上,一直走到舰桥右前方的上层甲板。紧随徐上将身后的是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9国代表。中国首次跻身美、英、法、苏四强之列,而且名次仅居美国之后。当初在上海被朝鲜刺客炸断一条腿的重光葵勉强爬上甲板,代表日本俯首乞降,让紧跟其后的梅津美治郎十分难堪。日本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民族,投降的苦酒很难下咽。
  在舰桥右前甲板全船最高贵的位置,有一个直径一米的黄金圆盘,用大写印刷体刻着英文:“1945年9月2日美国船“密苏里”号在该点停泊,东京湾锚地坐标为:北纬35°21′17″;东经139°45′36″。日本国对盟国正式投降书在此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此结束。”
  60年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名次仅排在超级大国代表尼米兹之后。明朝以来吾国吾民从未如此风光,徐永昌的副官小人乍富没见过大场面,上窜下跳过于殷勤,挡了不少好镜头。
  60年后,我沿着当年徐上将走过的舷梯故地重游,一步步向上攀登,想到二战3500万同胞失去生命,珠泪潸然、泣不成声。想当初国土沦丧,“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火焰之中,亦在所不惜。”
  签字当天,中国政府下令全国放假三天,同时规定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北大许德珩与梁希、潘菽等进步学者在重庆发起“九三学社”,纪念祖国翻身,与美英列强举案齐眉,并列世界民族之林。
  “九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节日,简单、务实的美国人与诚实、谦逊的中国人自然就是好朋友。也许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战略伙伴关系”,热爱自由的战略伙伴打败了法西斯,可法西斯势力依然存在。
  1951年9月8日《对日和约》(San Francisco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在旧金山签订,美、英、法等48国签字对日媾和。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间战争状态即告终止;盟国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土、领海拥有完全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的权利、要求;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由联合国托管;日本有权单独或集体自卫;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6)

  由于朝鲜战争,新中国没有参加《对日和约》,并于1951年9月18日、1952年5月5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该《对日和约》。
  三、哈尔西五星海军上将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Jr.)是德国后裔,他爸爸
  和他同名同姓也毕业于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老哈在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有过一连串光辉的服役记录,乘“堪萨斯”号巡洋舰完成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
  珍珠港事件后,小哈尔西功高盖父,遂去掉“小”字取代老子。哈尔西身材矮小、蛮勇好斗、无所畏惧,被水兵称作“公牛哈尔西”。由于视力不佳52岁才取得飞行资格,他最先用预警雷达和对讲机指挥作战,成为美国海军资格最老的航母军官。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哈尔西发誓要把日本人全赶进地狱。他为老同学金梅尔被免去太平洋舰队司令鸣冤叫屈。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他在太平洋竖起一个招牌,每个字母都高达5米;“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死日本鬼!”
  哈尔西在安那波利斯当学生时,就立志要把日本太平洋舰队全部击沉。珍珠港事件后,他突袭马绍尔、吉尔伯特群岛,是最先对日发起进攻的海军将领。翌年4月,哈尔西亲率旗舰 “企业”号、“大黄蜂”号潜入日军防线,命令杜利特尔上校率16架B-25轰炸东京。哈尔西此举威名远扬,“大E”、“大黄蜂”、“B-25”、“杜立特尔”、“中国大陆”……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英雄字眼。
  其后,哈尔西出任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取得瓜达尔卡纳尔、布干维尔、新乔治亚群岛等一系列胜利。从加罗林一路打到菲律宾,罗斯福亲自把一枚“优异服务勋章”挂到哈尔西的胸口上。
  哈尔西打仗时习惯搬把椅子坐在舰桥右舷甲板大喊大叫,即使发生激烈炮战,也不肯躲进装甲指挥室里隐蔽。当日本电台造谣哈尔西的舰队已被歼灭时,他一面追杀日本海军一面发出戏谑电报:“被击沉的第3舰队已经被‘捞起来’,并以高速朝着日本海军‘撤退’。”
  像巴顿将军一样,哈尔西勇于负责、事必躬亲,只尊敬那些“实际战斗者”,看不起坐办公室瞎指挥的上司。由于他一贯主张由“身在现场的人(the man on the spot)”指挥,这使他打了不少胜仗,也得罪不少上级。特别是他一仆二主,作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必须接受麦克阿瑟领导;作为第3舰队司令又必须尊重尼米兹。
  哈尔西统帅的第3舰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舰队,下辖4个航母特混舰队,12艘航母、105艘战舰、8艘英国战舰和500多艘其他舰船。哈尔西被看作是“海上的公牛”,他的勇气和军衔超过巴顿上将,被公认是“二次大战最著名的海上斗士”。他把自己的格言“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日本鬼!”画在太平洋的多拉吉小岛的一面山上,每个字母超过5米,用以激励过往的美国舰只。他认为“战争就应该先开枪再讲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在地狱里才能听到日语。”
  2004年12月16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墨西哥湾对USS DDG97“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进行“宙斯盾”海试,成功进行舰炮轰击,并成功发射两枚“标准-2”导弹。
  以哈尔西命名的USS DDG97号导弹驱逐舰即将开始为以圣迭戈为母港的海军服役,圣迭戈位于加州西南,唐氏农场以西60英里。
  “宙斯盾”被台湾翻译成“神盾”系统,它包括美军最先进的SPY-1计算机控制雷达,与MK41垂直发射系统配合,可以发射多种导弹。
  四、斯普鲁恩斯四星海军上将
  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出生在巴尔的摩一个德裔富贵家庭,秃顶、高痩、表情严肃,有一双比大海还蓝的日耳曼眼睛。由于自幼失怙,被爷爷、妈妈和三个从未出嫁的姨妈带大,从小娇生惯养,性格内向羞涩,是个女性化的细心孩子。长大后沉着、寡言、不愿抛头露面,具有遇事三思而后行的老派性格。这与那位豪放、容易激动、诈诈唬唬先干后想的姐夫哈尔西有天渊之别。尼米兹十分喜爱这对手下爱将:“斯普鲁恩斯是将军的将军(an Admiral’s Admiral),哈尔西是水兵的将军。斯普鲁恩斯与格兰特将军一样,善于把战争打到敌人那里……胆大、谨慎,天生就有打仗的天赋。”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7)

  从空袭东京起,每次海战都是哈尔西的航母主攻,斯普鲁恩斯的巡洋舰掩护。所以当哈尔西患带状疱疹住进珍珠港的海军医院时,毫不犹豫地把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使斯普鲁恩斯中途岛之战一举成名。
  斯普鲁恩斯历来就是谦谦君子:“某些作者赞扬我能够准确地选择日本航空母舰处于最不利的状况——飞机甲板上摆满已经补充油料、装好弹药、等待起飞的飞机——的时机去实
  施攻击,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自己认为唯一可以自诩的是,我十分敏感地意识到亟需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并竭力要求在接近敌人后立即以我方的全部实力打击敌航空母舰。”
  斯普鲁恩斯的最大功绩莫过于找到了《712方案》,这为尼米兹发明跳岛战术提供了基本依据。上个世纪初,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彼得·埃里斯中校开始搜集情报,编制进攻日本的完整方案,经过十几年艰苦工作,终于摸清并详细记载太平洋海域每个海岛的精确位置、礁湖的深浅、海区的气象潮汐、淡水分布、环礁礁盘的宽窄深浅。为了实地勘察马绍尔群岛,埃里斯中校亲自化装侦察,扮作游客深入日本托管地,结果一去不复返。1923年日本送回埃利斯中校骨灰,谎称该游客自然死亡,美国政府也不敢公开承认埃利斯是海军中校,一个舍生忘死的优秀间谍。
  埃利斯中校早就料到日本对他不会客气,所以把《712方案》写完才慷慨上路。该方案结尾用红墨水划了一条着重线:“沿着密克罗尼西亚的基地前进!” 斯普鲁恩斯的战略目光,早就越过五千多公里海面和上千的岛礁,看到了战争的尽头。正因他羞涩、细心,带有浓厚的女性倾向,才能在浩若烟海的陈年文牍中找到《712方案》,为尼米兹、麦克阿瑟的一系列跳岛战役铺平道路。
  斯普鲁恩斯战场上也很勇敢,他的旗舰“印第安那波利斯”号在冲绳就被日本“神风特工队”击毁过。
  战后斯普鲁恩斯接替尼米兹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兼太平洋战区司令,海军战争学院院长和驻菲律宾大使。这位思想敏捷、沉默寡言的谦逊君子习惯把一切功劳归于下属。难怪尼米兹称他是“将军中的将军”,美国海军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种“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共31艘已经全部编入现役。
  美国海军参谋长欧内斯特·J.·金(Ernest Joseph King)在发表人事命令时说:“在美国海军将级军官中,斯普鲁恩斯的心智能力超过所有的人。”只是他姐夫已经是五星海军上将(Admiral of the Fleet),民主政体不鼓励一家连出两个五星海军上将。
  五、麦克阿瑟五星陆军上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生得高大英俊,他爸爸阿瑟·麦克阿瑟是南北战争时的北军英雄。据麦克阿瑟回忆:“早在读书写字之前,就已经骑马打枪了。”由于过于出色,在西点上学时麦克阿瑟妈妈不得不住进西点就近监视,以免他受到女人骚扰。麦克阿瑟果然不负众望,以全校第一顺利毕业,学校鉴定是“20年来西点成绩最佳的优秀学生”。
  这一切让麦克阿瑟为人傲慢、脾气暴戾、说一不二、不畏生死。他的司令部也带着法庭的森严气氛,幕僚像听差,参谋像跑堂,所有人都忠心耿耿,说一不二。他的参谋长萨瑟兰干脆就是小号的麦克阿瑟,他们组成一个“背景优良的白人集团WASP(White-Anglo-Saxon Protestant)”,谁也别想打入这个自负的小圈子。无论是澳大利亚总司令陆军上将托马斯·布雷米爵士,还是战区航空兵司令乔治·布烈特少将、海军司令哈巴特·李亚利中将,都经常遭到他的痛斥和责骂。
  西点工兵专业毕业后,麦克阿瑟到远东游历,像武侠片一样在打劫中救了罗慕洛,使他和菲律宾结下不解之缘,家里用着中国厨子、菲律宾保姆。东方人罕见的服从性格让生来就是下命令的麦克阿瑟十分受用,并把“中餐”、“菲佣”传播到世界各地。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8)

  珍珠港事件后中、美、英盟国一路败北,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时特意戴上大墨镜,叼起玉米芯烟斗以示对日本人的不屑。临走留下一句话:“菲律宾的人民们,请记住我的话,我还要回来!(Please remember what I say,I shall return!)”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都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忍辱负重、坚持抗日。尽管他做事幼稚,与罗斯福、杜鲁门两位总统都关系紧张,可他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将军。连老
  成持重的普利策名记李普曼也赞叹:“作为一个伟大的统帅,他有广阔而深邃的洞察力。他知道怎样激发和领导他的士兵前进。”
  几年之后麦克阿瑟如约打回菲律宾,趟着莱特湾的海水向记者宣布:“我回来了!(I Have Returned!)”报纸说麦帅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涉水前进,走在他身旁的是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就像唐吉珂德和仆人桑丘。多年后罗慕洛对外调侃,说麦帅身高一米九,他罗慕洛不到一米六,如果麦帅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信步前进,那他罗慕洛就得在大海里游泳了。
  《纽约太阳报》记者发自伦敦的专访说:“自从电影明星瓦伦丁诺之后,还没有哪一个人像麦克阿瑟那样家喻户晓。”苏联《真理报》、《消息报》也在头版显赫位置发表述评,说麦克阿瑟“像俄国士兵一样勇敢”。连牛B哄哄的“公牛哈尔西”也被麦克阿瑟人格感化:“我同他谈了5分钟,就感到互遇知己。人生极难遇到他这样的人物:反应机敏,行动果决……”
  1945年8月28日,麦克阿瑟的部队在东京东南的厚木机场机降登陆,这些占领日本的美军神情紧张,连空运的75mm榴弹炮都没有分解,预备一遇攻击,就装上炮弹立即开火。两天后麦克阿瑟乘老“巴丹”号飞抵日本,军队奏乐,仍旧那身典型装束——旧军便帽,太阳镜,玉米芯烟斗……稍有不同的是掩饰不住的满面春风。
  杜鲁门总统宣布麦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激发了海军不满。海军部长福莱斯特立即建议,如果麦克阿瑟代表盟国,那尼米兹就该代表美国签字,而且受降仪式最好选择美国军舰。为保证总统接受海军建议,海军部长特别推荐杜鲁门老家的USS BB63“密苏里”号。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日本投降,苏联代表普尔卡耶夫提出要在“密苏里”号升起盟国国旗,立即被麦克阿瑟噎了回去:“就让星条旗作代表吧,我看她有这个资格!”
  包括日本记者在内共有240名记者站立到位,只有两名苏联红军摄影记者,自恃不懂英语,端着相机四处乱逛。主桅上飘扬着1941年12月7日那天飘扬在国会山的美国国旗,这面国旗曾在罗马、柏林接受意、德的投降。
  签字会场设在舰桥右前侧的右舷甲板,一张长餐桌铺着绿呢桌布,上面有麦克风向世界直播签字实况。桌子内侧是盟国的签字代表,外侧是投降的日本代表。会场左前方是五十位海军将领,右前方是五十位陆军将领,正对桌子的最佳位置临时搭起平台,黑压压一大片是摄影记者专区。重光葵首先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签字。代表帝国大本营的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签字前瞟了麦克阿瑟一眼。麦克阿瑟穿一件熨烫整齐的旧军衬衣,双手合抱、一脸傲慢,没戴任何勋章、略表。在他身后左右气哼哼地站着哼哈二将,分别是刚从日本战俘营里放出来的温莱特和珀西瓦尔将军。温莱特曾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珀西瓦尔曾任驻新加坡英军司令,两人分别于1942年兵败被俘。
  德高望重的麦克阿瑟代表盟国签字共用了5支笔,写“Doug”的钢笔给了西点,写“Las”的钢笔给了国会,写“Mac”的送给当初向山下奉文投降的珀西瓦尔将军,写“Athur”的递给在菲律宾向本间雅晴投降的温莱特将军:“瘦皮猴!如果你不介意,还回去指挥你原来那个军!”最后摸出一支红杆派克,签上自己的军衔——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留给儿子小麦克阿瑟。现在这支红笔摆在“密苏里”舰桥右舷甲板上,与当年签署的日本投降书的副本一起供人瞻仰。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9)

  麦克阿瑟喜欢19世纪军营中的一首古老迭句:“老兵不死,昨日花黄。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他和我们教科书中的张灵甫、林彪一样晚节不保,因为他指挥了仁川登陆。
  六、“野汉”小巴克纳陆军中将
  小西蒙·波利瓦尔·巴克纳(Gen.Simom Bolivar Buckner Jr.)1886年7月18日生于肯塔基州曼德福德维尔,是南北战争南军英雄西蒙·波利瓦尔·巴克纳陆军中将(Gen.Simom Bolivar Buckner)的宝贝儿子。小巴克纳1945年6月4 日战死冲绳,时任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牺牲时和爸爸一样也是陆军中将。巴克纳父子都毕业于西点军校,父亲曾参加墨西哥战争,南北战争中回家乡肯塔基州组建自卫队,兵败后向联邦格兰特将军无条件投降。退役后巴克纳任《路易斯维尔报》主编,还当选过肯塔基州州长。
  小巴克纳被日本鬼子打死时脖子上还挂着个莱卡相机,这一点很像他的西点同学小巴顿,喜欢带莱卡上火线拍照。小巴顿比小巴克纳大一岁,由于在弗吉尼亚当了一年“蹲班生”,所以比小巴克纳晚一年从西点毕业。巴顿、小巴顿、巴克纳、小巴克纳都生得面部狭长(narrow face)、鼻梁高耸、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blue eye)、头发的密度很大,属于为世界制定规则的WASP。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赞叹好男人是人类进步的种子,可惜好男人总是英勇奋进,容易夭折。
  冲绳岛是琉球群岛的第一大岛,位于日本和台湾之间,北距九州630公里。1945年4月1日愚人节,美军在该岛登陆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日本兵看上去像牛皮纸胡乱卷成的廉价鞭炮,又脏又皱,似乎随时都要散开。他们的绑腿不齐,军衣肥大,裤筒宽松,罗圈腿短得可笑。可他们自1598年就没打过败仗。尽管穿着窝囊,可他们个个都是神枪手,1000码内弹无虚发。他们身背子弹400发,比美国步兵多一倍。鱼干、饭团补充一次可以接连五天不吃不喝。他们全都不投降、不怕死,正规教育说:为天皇而死无上光荣。
  日军官兵拒绝投降,而且集体采取野蛮行动。在距离长崎北部100公里的福岳,西部陆军司令部的军官用军刀将16名美国空军战俘乱刀砍死。在距离冲绳最近的九州大分基地,日本海军第五航空队司令宇恒上将穿上没有勋章、略表的军官制服,手持宝剑,迎头走向11架准备起飞的“零”式战机,22名整装待发的“神风特攻队” 向他立正敬礼。
  当宇恒钻进领头战机的座舱时,一名军官爬到他身边表示抗议:“对不起,您占了我的位置。”宇恒笑了:“我是来减轻你的负担。”这名军官并不畏惧上将的军衔,努力挤进座舱,和上将分享飞行员身后的狭窄空间。当晚7点24分,宇恒致电他的基地:“我要对冲绳发动攻击,我和战友要像樱花一样在冲绳怒放!”随之他和他的编队开始俯冲……
  几年之后,一个名叫丹尼·罗斯韦尔的美国水兵告诉一位日本历史学家,他亲眼看见好几架神风飞机在冲绳北部坠落。其中一架双座飞机残骸内有三具尸体,其中一人皮肤白皙、相貌高贵,随身带有一柄装饰宝石的佩剑,其人就是宇恒上将。
  尼米兹冒着危险亲临冲绳火线督战。时任地面总指挥的第10集团军司令“野汉”小巴克纳中将礼貌地予以接待,同时暗示海军上将不谙陆战,不应随便插手陆军的野战事务。尼米兹上将闻言极不客气地警告小巴克纳中将,说他尼米兹身为太平洋战区司令,美国海军正遭受“神风特攻队”的袭击,平均每天损失两艘战舰,连美国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的旗舰“印第安那波利斯”号都被“神风特攻队”撞毁。“如果小巴克纳5天之内拿不下冲绳,就得卷铺盖走人”。
  6月18日,在火线指挥的“野汉”小巴克纳被日军炮火炸成碎片,在他41年军旅生涯的巅峰处壮烈而死。5天之后美军占领冲绳,日本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及其参谋长剖腹自杀。 与此同时,与小巴克纳同样爱好莱卡的西点同学小巴顿在曼海姆遭遇车祸,不治身死,军旅生涯也是41年。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10)

  冲绳战役美军共伤亡7万余人(非战斗减员2.6万),损失飞机763架,舰艇沉36艘、伤368艘。日军死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沉16艘、伤4艘。冲绳居民10万余人死于战火。
  西点军校现有一座用巴克纳父子命名的野兽营,位于西点以西10公里的国家原始森林。这里与世隔绝令人绝望,专门用以淘汰新生。在巴克纳野兽营,新生不仅每天都要超负荷训
  练,饮食、睡眠只能保持最低标准。操练之外,还要遭受种种精神上折磨,训诫、大声呵斥……美国社会崇尚的自由人权在这里骤降为零。
  巴克纳野兽营的主旨是“必须将民主社会娇生惯养的个人主义者彻底打垮、击碎,再收集,重新塑造成合格军人。” 他们认为:“与其纵容不合格的学员,还不如及早发现,以免将来浪费生命,耽误国家。”
  据美国军援越南司令威廉·韦斯特摩兰上将回忆,小巴克纳西点毕业后曾执教野兽营,专门负责淘汰新生。尽管小巴克纳家里有个如花似玉的妖精老婆,可他暴殄天物,宁肯一个人裹着雨衣睡光板床,所以学员背后都叫他“野汉”巴克纳。
  新学员在丛林中熬过寒冷的一夜,开始在晨露中整理内务。突然树后传来军靴踩断树枝的巨响,“野汉”巴克纳出其不意闯到面前。他抽着鼻子朝空气中闻了又闻,猛然扑向一个胡子刚剃了一半的新生,劈手打掉新生手里的香皂:“如果你他妈想有点味的话,就他妈有点男人味!”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1)

  一、海湾战争我也发过“战争财”
  小巴顿将军发起“眼镜蛇行动”后,第三集团军从布列塔尼横扫法国。从莱茵河到奥得河,小巴顿的钢铁洪流势不可挡,亲历其中的卡帕说:“盟军的进攻变成了抢劫。” “战争中总有堕落的人,可还有哈佛毕业生。”盎格鲁-撒克逊人健全的民主政体遏制了犯罪,一些有正义感的“哈佛们”把它们迅速披露出来,成为人类反省的镜子,相比一些专制制度就
  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日本陆军法西斯集团、阿拉伯民族复兴社会党革命指挥委员会,都因极权而起,最终也毁在极权上。
  1944年的美军边打边冲,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少,莱卡相机、鲁格(Luger)手枪和年轻姑娘却越来越多。《兄弟连》的弟兄一开始就要收藏鲁格手枪,最终用鲁格手枪换来一包莱卡拍的黑白照片……我师父萧乾当年也和一位美军上校结伴进入德国,美军上校夜里上床和德国女人“打炮”,白天用骆驼香烟换人家的“莱卡”相机。
  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后我也发过战争财,巴格达宪兵卖给我一块抢来的瑞士TAG Heuer潜水表,只要了我20美元。多年后,我在日内瓦专卖店碰到同样的TAG Heuer,店家标价3000欧元。我这才知道战地记者不仅可以火线升官,而且可以就地发财,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自称是战地记者(War Photographer)。
  二、大腕伊斯特伍德显然不谙摄影
  1944年12月13日,最老牌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和巴顿第三集团军第4装甲师一起朝阿登森林挺进。卡帕身穿从德军“缴获”的带毛皮风帽的帕卡(Parka)大衣,脖子上挂着三台冻得冰凉的德国相机。卡帕的大衣挂有羊绒里子,不仅保暖而且时髦,每个美国兵都想弄这么一件。第三集团军的公关军官肯·克因几次提醒卡帕,穿这么漂亮的东西在前线很容易出事。
  在离巴斯托尼5英里的时候,卡帕端起带长焦镜头的Contax相机开始聚焦。与此同时,三名美国步兵在150码外同时举起步枪向他瞄准。卡帕一时吓得两眼发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当时德军在阿登发起反攻,美军盛传大批懂英语的德军假扮美军深入美军防线搞破坏。就连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都被美军哨兵强迫回答口令,说出戴顿是在新罕布什尔还是在俄亥俄。卡帕担心自己满嘴的匈牙利口音肯定会被当成轴心国招来一通扫射。如果不回话就地卧倒,不仅会惨遭扫射,也许还会引来两颗香瓜手榴弹。他只得高举双手,用最熟练的匈牙利口音高喊:“投降!投降!”
  三个手端步枪的美国兵瞄准卡帕一步步逼近,当他们看清卡帕皮大衣脖子上三台亮闪闪的德国照相机都乐开了花。两台Contax、一台Rolleiflex——他们这回中大奖了,倒楣的卡帕就是给他们送奖品的圣诞老人。
  卡帕仍然高举着双手,一脸苦相。当他们距离自己只有一支步枪的距离时,这才朝前努了努下巴,让他们搜查自己前胸口袋里的证件。三名大兵扒开卡帕漂亮的皮大衣,没想到竟然翻出艾森豪威尔亲自签署的摄影许可证,脖子上还有美军识别身份的军牌。
  美军失望之极,连声后悔:“刚才一上来就该先打死这个狗日的!分了他的三台德国相机。”卡帕满心欢喜放下双手,帮这三个倒楣鬼拍了照片,并许诺一定让这三个弟兄上《生活》杂志。
  二战老兵每个人都把搜刮到手的战利品打包邮寄,从银器到女人都各有所得。连电影《廊桥遗梦》里的傻瓜农民也从意大利顺回一个那不勒斯美女——弗兰西斯卡,而且能生会养,在美国大西部生了两个农民孩子,计划颐养天年,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没想到同样二战回国的战地摄影罗伯特·金凯平地冒出来。52岁的罗伯特·金凯身材瘦、高、硬,行动像草一样自如而有风度,皮肤带着河流、森林篝火的味道。他正穿过蒙大拿进入北达科他,到依阿华州麦迪逊县给《国家地理》拍摄廊桥。金凯开的雪佛兰大吉普名叫“Hurry(匆忙)”,养了一条老狗取名“大路”。大吉普上带着三台Nikon F2、一堆Nikkor镜头、Gitzo三脚架、两箱加冰块的Kodak Chrome,汽车音响放着鲍勃·迪伦的《北国妞(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金凯、“Hurry”、“大路”一路口渴。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2)

  8月14清晨,金凯拐弯时猛然看到44岁的弗兰西斯卡身穿牛仔裤赤着双脚,坐在游廊清凉的阴影里,啜着更清凉的冰镇饮料。“她风姿绰约,曾经一度如此,或可能再度如此(She was lovely, or had been at one time, or could be again.)。”老金凯一眼就看出弗兰西斯卡宜室宜家,于是停下来问路、喝水、洗澡,“目光停在弗兰西斯卡的胯上”……由于在二战中顺惯了战利品,随手给傻瓜农民戴了四天绿帽子,成为她漫长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宝贵时光。
  战地摄影罗伯特·金凯有过老婆,当他从冰岛摄影归来,结婚九年的老婆已经不辞而别,门上贴了一张字条:“鲍勃,咱们没能成功。我把吉他留给你了。”一年以后,他在老婆寄来的离婚协议上漠然签字,然后飞往澳大利亚拍照。“人老了有个伴儿真好。(It would be good to have someone ,a woman)”
  只是大腕伊斯特伍德显然不谙摄影,如果罗伯特·金凯真像他这么“持握”Nikon F2,长800个手指头也玩不转Nikkor系列的钢铁镜头。这样儿的战地摄影上战场绝对活不过三天,根本没机会回美国去勾引良家妇女。而且伊斯特伍德老眼昏花视力肯定出了问题,要么大脑也有问题,因为他根本没弄清楚打过仗的摄影记者回家最想干什么。建议他去买一本罗伯特·卡帕写的《焦点不实(Slightly Out Of Focus)》,读原文的《廊桥遗梦》(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或买本英格丽·褒曼的新版回忆录,看看生活中的前辈是怎么过来的。
  三、《兄弟连》让101空降师名闻天下
  与一般美军按照家乡构成编制的做法不同,美国82空降师的组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每人臂章上都有一个蓝、白、红相间的“AA”图案,意思是从全美国挑出来的一流货(All American)。
  82师最出名的人物首推越战电影中的兰搏,此外就得数随身两颗手榴弹的“麻雷子”师长——马修·李奇微。李奇微后来出任空降军军长和朝鲜战争司令,只是这帮82师的丘八只能打仗,不通文墨,让自己的部队默默无闻。
  与之齐名的101空降师的臂章是一只啸叫的鹰,他们特招个把来自哈佛文学院的聪明小子,满天乱叫,撰写的《兄弟连》让101空降师名闻天下。其实101师师长泰勒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诺曼底一着陆就扭坏了脚,阿登战役又回美国过圣诞节,不在战场。
  101师被德军冰天雪包围在巴斯托尼时,临时代理指挥的是师属炮兵司令麦克阿利菲炮兵准将。包围101师的德军司令送来一份劝降书,想不到麦克阿利菲这位老兄像打炮一样,只在上面回了一个词:“Nuts!”
  有关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可以写几本书,CCTV播出的《兄弟连》把“Nuts”文雅地翻译成“疯了!”其他二战书籍一般把“Nuts”翻译成“胡说!”“瞎闹!”“放屁!”“屁话!”或者“扯淡!”
  我觉得“疯了”显然不可能引得大兵们幸灾乐祸地邪恶狂笑,美国大兵的本能解释肯定和我们文明古国的审查制度截然不同。
  “Nuts”在字典中的表面意思是坚果、螺母、螺帽、难题。盎格鲁-撒克逊人把椰子叫做Coconut。Coconuts在北欧娱乐场所专指阴、阳“性器”,翻译成大兵的语言显然是“傻B”、“鸡巴”、“锤子”“鸟”。我个人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能用一个字就不用两个字,所以不用“锤子”而用“鸟”和“毬”。本着海明威的多用动词少用名词的写作原则,我认为“鸟”、“毬”都是名词,不如动词。所以我认为“Nuts”——最恰当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字——“操!”
  四、“101师从来没有任何人需要被巴顿营救!”
  说话如臭沟冒泡的小乔治·S·巴顿上将听说有人骂“操”不禁大喜,百年不遇终于找到了“脏话知音”。他拍着艾森豪威尔的桌子大喊大叫:“上帝要我们去拯救有语言天赋的人!”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3)

  小巴顿立即派出第三集团军最能折腾的装甲搜索营,火速驰援去营救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操将”麦克阿利菲。据卡帕回忆,装甲搜索营营长克利夫顿·艾布拉姆斯看上去像个抽雪茄烟的犹太国王,他当着卡帕面向小巴顿发出“毒誓”——说自己一定是第一个打进巴斯托尼的“操蛋英雄”。
  犹太王克利夫顿·艾布拉姆斯让“谢尔曼”坦克排成纵队,边射击边冲锋,把被打坏的
  坦克推进山谷,持续挺进。夜以继日地不停进攻,巴顿的滚滚铁流势不可挡,逐渐淹没了巴斯托尼周围的所有德军。
  艾布拉姆斯与麦克阿利菲会师时特地转达小巴顿对“操将”深表敬意,郑重问好,告诉“操将”说“巴顿将军要他拯救有语言天赋的人”。麦克阿利菲闻言一脸文雅:“我这个人说‘操’从来都是认真的。”
  麦克阿利菲退伍时许多大商家都来高薪聘请,称赞他意志坚定,语言犀利,对美国式英语的进步贡献巨大。
  解救麦克阿利菲的艾布拉姆斯也成正果,越南战争时出任美国军援越南司令,美国政府还用“艾布拉姆斯”命名了M1坦克,就是海湾战争打伊拉克的那种钢铁怪物。
  所有历史书都这样记载:1944年12月26日,巴顿的第三集团军突破德军防线,打通巴斯托尼的补给线,撤出伤患,即今天所说的“凸角之战”。可是第101师声称:101师从来就没有任何人需要被巴顿营救。
  (On December 26,1944,General Patton’s Third Army broke through the German Lines. allowing supplies to flow in and the wounded to be evacuated.
  The story of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as told today is one of Patton coming to the rescue of the encircled 101st Airborne.
  No member of the 101st has ever agreed that the division needs to be rescued.)
  五、希特勒的“鹰巢”在哪里?
  奉命攻占贝希特斯加登“鹰巢”的101空降师506团E连的兄弟们几乎没遇什么抵抗,因为贝希特斯加登并不像报纸上描述的那么“威虎山”。而且在此之前,第3步兵师第7步兵团已经把周边占领了。
  贝希特斯加登是南德巴伐利亚省(或者翻译成拜仁州)一个很小的山间小镇,即使到2005年3月底还是大雪纷飞。由于道路狭窄、光滑、坡度很大,带钉子的防滑胎是基本装备。每户山民门口都停有铲雪车,堆着防滑链,用以对付漫长的寒冬。
  离贝希特斯加登最近的大城市是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从这里向东沿A1直开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向西沿A8前行就是德国的慕尼黑,向北沿A9就是纽伦堡、魏玛、波茨坦、柏林。萨尔茨堡制造莫扎特、卡拉扬之前只产矿盐,萨尔茨堡一词本身就是“咸盐城堡”。
  当地人生活穷苦,大多是采盐的矿工,食品简单、生活单调、民风古朴,食物主要是土豆和很咸的粗麦面包。最上乘的食品就是大猪肘子,白水一煮撒上自产的咸盐、芥末,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
  做工稍微精致点的是Wurstknodel ,形容起来很像是香肠肉团子,或者说是夹肉馅的元宵。就是体积比我们的元宵还大,直径大概超过两个标准元宵。Wurstknodel里面紧梆梆全是瓷实的肉馅,不仅是肉馅,似乎还有剁碎的大肉肠。肉馅外面包的是玉米面,但我觉得似乎掺和了大量糯米,咬上去劲道十足,略微粘牙。吃之前,先要把Wurstknodel扔在开水里面煮两开,然后捞出来放在瓷盘里,再用刀叉切成一块一块。此前,尽管整个面团包得很严实,但肥猪油还是透过扎实的厚皮渗出来,流满轻薄的Johnson瓷盘。
  希特勒从小在南德的贫苦山区长大,说一口贫困山区的“土豆德语”,所以很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疾苦。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早期很像民间互助组和行业工会,深入到当地生活的各个层面,颇得人心。当初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逐步完成其征服欧洲的庞大计划,包括《慕尼黑协定》都在这一带签署。所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直把贝希特斯加登描绘成人间地狱,传说得神乎其神。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4)

  1945年5月2日,美国第3步兵师第7步兵团攻战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后,开赴奥地利,没受任何抵抗便占领萨尔茨堡。第3步兵师师长约翰·奥丹尼尔少将发现自己的部队离“鹰巢”近在咫尺。但是,艾森豪威尔已经把占领贝希特斯加登作为奖赏交给法国第2装甲师和美国第101空降师。如果法军占领贝希特斯加登,将让法国体验“复仇之战”,而101空降师获得殊荣是对巴斯托尼“操将”麦克阿利菲的一个补偿。
  5月4日10:00,奥丹尼尔少将下令进攻,美军只受到零星抵抗,驻守德军便纷纷投降。公路两旁的岩壁十分陡峭,阴暗的森林里没有丝毫动静,公路上没有路障。
  16:00,第3营未遇任何伏击就进抵贝希特斯加登。出人意料的是“鹰巢”看来更像童话中的小镇,典型的阿尔卑斯房屋,古朴、恬静、安详。小镇里的德军毫无斗志,总共有2000名德国主动投降。
  被英语世界妖魔化的“鹰巢”位于山间小镇贝希特斯加登一角,是希特勒名下唯一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鹰巢”除了名字响亮之外与左邻右舍没有什么不同,很自然地混迹于普通民居之间。《兄弟连》里展示的巨大“鹰巢”百分百是好莱坞大片制造出来的的舞台效果,因为真实的“鹰巢”早在1945年就被“兄弟连”们祸害没了。当地老百姓在“鹰巢”废墟上建了一个博物馆,只是我来的那天是星期一,按规定博物馆关门休息。
  我围着博物馆连转三圈,发现当初“鹰巢”的面积绝不比它的左邻右舍大多少,充其量还不如北京郭沫若故居的八分之一,而且无险可守,看不到任何军事遗迹。“鹰巢”废墟让我想起被妖魔化的萨达姆和伊拉克,我曾经在伊拉克住了很长时间,对那里的一山一水有特殊感情。
  “兄弟连”的弟兄喝光“鹰巢”希特勒窖藏的葡萄酒,把带有第三帝国徽记的银餐具“打包”邮回美国当结婚礼物……最后还点燃一堆炸药包,把希特勒名下的唯一不动产——“鹰巢”炸上了天。不知道这是出于义愤,还是掩盖他们掠夺后的痕迹,只是这一节,连写《兄弟连》的哈佛们也从不提及。
  六、百万传单投向日本
  既然战败割地赔款乃天经地义,那“城下之盟”就只能遵守,谈不上公平不公平。因此不要轻易宣战、穷兵黩武,要力争和平、合法的解决争端。法国意大利都频繁地投降,打不过就宣布巴黎、罗马不设防,也没见亡国灭种。
  清朝鸦片战争后,封疆大吏叶名琛拿着国家俸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把矛盾日积月累,最终转移到紫禁城的皇帝身上,导致英法联军要求换约北上天津。专制、腐败的清政府竟自作聪明,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让国家军队假扮百姓偷袭洋人。
  通州谈判时,清政府答应英法联军全部条件,但在枝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全权代表、钦差大臣载恒要求“见皇帝必须跪拜”, “必须按中国礼制,跪拜如仪,方可许可。”巴夏礼说:“我不是中国臣民,为何解袍跪拜?”僧格林沁遂将巴夏礼代表团一行39人全部逮捕,押往北京作人质。
  巴夏礼39人是外交使团,人质被扣押促使英法联军迅速进军北京城。三天后,皇帝的弟弟奕忻被迫向英法联军交还人质,但39名人质中生还者不足一半——仅18人,其余都是尸骸,其中《泰晤士报》著名记者被“大卸八块”。
  扣押使节、虐待俘虏、杀死人质、残害记者……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勃然大怒。他们认为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不怕割地赔款。故宫是政府机构属于公共财产,烧了,皇帝可以加税,涨价再盖新的。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属于皇家私产,就像他们白金汉宫和凡尔赛宫,烧了才会让皇帝心疼,长记性别再误国误民。
  “余可以要求巨款,以惩戒清政府,然其罪恶如此,岂区区金钱可以救赎……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5)

  余未尝不可提议将陷害我国人及破坏休战之辈交出惩办。然所指过于笼统,清政府必交出下属,牺牲者徒为下属……”
  故反复衡量的结果,只有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否则遇难之君之仇永不可报,而且此举可给中国皇帝以极大打击。
  1860年,额尔金、格兰特还不具备 “世界文化遗产高于主权,属于全人类”的觉悟。1945年二战尾声,清华梁思成帮美军在奈良地图上标出古迹坐标,避免轰炸中玉石俱焚。中国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再次承担了文明的责任。
  其实早在1936年,中国政府《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就要求空军“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后,美、英、法、荷志愿飞行员来华助战,但外籍飞行员称轰炸日本风险太大,提出的天价酬金让中国政府承担不起。
  1938年5月20日,委员长侍从室专机飞行员徐焕升上尉自愿请缨,率领两架轰炸机轰炸日本。可是中国人历来仁义,扔下的不是炸弹而是传单:“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亲到机场迎接,周恩来、王明、吴玉章代表中共中央赠送锦旗一面“德威并用,智勇双全”。
  英国《新闻记事报》社论称:“中国空军日前飞往日本散发传单,唤醒日 本人民推翻军阀,此事意义重大,亦饶有趣味。”苏联《莫斯科新闻》说:“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占重要地位,在未来无疑将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所以说中国历来就是文明礼义之邦。
  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
  波茨坦是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位于柏林西南30公里努特河与哈弗尔河汇合处,是腓特烈大帝普鲁士王室文化、军事中心。
  波茨坦塞琪琳霍夫宫(Schloss Cecilienhof)是德皇(兼普王)威廉二世为他儿子(皇太子)和俄罗斯儿媳修建的,因而以其儿媳塞琪琳公主命名。塞琪琳霍夫宫采用英国乡间别墅的式样,有5个内院,共176间厅室。宫殿外观是赭墙红瓦,四周林木葱郁,碧草如茵。
  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塞琪琳霍夫宫举行波茨坦会议,研究战后处置德国,商讨对日本作战问题。塞琪琳霍夫宫有36个房间用作工作室。签约的地方在进大门的正面大厅内。厅内中央置一大圆桌,桌上插着三面精致的小国旗,布置得庄严肃穆。绕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一把是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后由艾德礼取代续会)所坐。每把的扶手椅之间放着四把靠背椅,是与会三国高级官员的位置。椅套、台布、地毯一色朱红。
  7月26日,英、美、苏三国通过《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8月2日签署了《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
  《波茨坦协定》决定:为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设立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协定确定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规定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美、英、苏、法四国占领军总司令遵照本国政府的指令,分别在其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的复活或改组。德国一切民主党派应准许成立并恢复自由活动权利。司法制度、教育及整个政治生活都在民主基础上重新建立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德国行政应以政权分散和发展地方政府权限为原则。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发展和平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关于德国赔偿问题,苏、美、英向德国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及适当的德国国外资产予以满足,苏联并可由西方占领区获得赔偿。德国的舰队和商船队由苏、美、英三国均分。哥尼斯堡及邻近地区让与苏联。关于波兰问题,对波兰西部边界达成原则协议,最后划定由和约解决。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但泽自由市区域,均由波兰政府管辖。会议还讨论了奥地利问题,同意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五国缔结和约问题,领土托管问题和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6)

  《波茨坦公告》 共13条。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内容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在公告上签字加入,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应立即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岛屿范围之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
  除武装,永久消除日本军国主义,战犯交付审判。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之工业。宣言宣称,在上述目的达到并成立倾向和平及负责的日本政府后,盟国占领军当即撤退。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
  开罗会议(Cairo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
  《开罗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1)

  一、“007”布鲁斯南要演卡帕
  新世纪伊始,素以常胜间谍“007”扬名立万的动作明星皮尔斯·布鲁斯南,突然抛弃走红的高科技,改在《热血香槟》中出演一位以简单相机谋生、最终被地雷炸死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这种英雄退隐式的下岗转业已经在世界影坛引起一片喝彩。
  千年交替蓦然回首,一向自信的人类突然开始怀疑自己追求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和人类天性到底哪个更重要?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向自然进军的步伐越来越快。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目前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的速度扩大;全球1.25亿人呼吸的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每天有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亡;12亿人居住在严重缺水的城市里;全球每年化学杀虫剂使用量超过270万吨;40多种鱼类因捕捞过度而濒临灭绝;全球森林以每年4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1996年美国购买圣诞节礼品花费高达5000亿美元。随着全球油价暴涨,美国人也悄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追薪”改为“求近”,——尽管薪水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但在家的时间多了。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出的奇怪疆界,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是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凡是违背英国人想法的没有不爆发世界大战的:鸦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五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波黑-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2000年,我第五次回巴格达省亲,伊拉克人抱怨:“仅仅由于英美仇视伊拉克,所以伊拉克被封锁了10年。”
  现在,长于思考的英国人又跑到好莱坞前头,让一贯凭高科技呼风唤雨的“007”回归人性,返璞归真,重过普通人的生活。可见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注意到它发明的可乐汉堡、手机短信、电视电脑……正在吞噬人类残存的人权、人性。我们已经习惯拿“民主科学”说事,可是在民主科学之外,还有伟大的“自然”和“神”。自然法则才是人类法律、政体、道德赖以存在的基础,神才是人类命运的主宰。
  其实在此之前,布鲁斯南这个“让人看着都高兴的男人”也扮演过充满人性的简单人物。在一部不知名的故事片中,布鲁斯南扮演一位酷爱印第安文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用染料把满头金发染黑,隐姓埋名生活到印第安部落里。身穿印第安羽毛服装,在冰面上行走如飞,用简单的工具捕鱼、在大森林里保护水獭。尽管布鲁斯南不借助任何现代装备,可由于各种动作很到位,影片获得惊人的成功。不仅广大观众对布鲁斯南隐身印第安部落的演技真假难辨,就连他的亲友也被他蒙骗过去。布鲁斯南自称“在脱掉光环以后你们还会爱我什么?因为我现在的自由身份不是命运安排,而是我和命运抗争的自由结果。”就在许多人仍沉迷在“007”的高科技神话里,布鲁斯南早已金蝉脱壳,悄然潜入到又一个崭新领域。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动作派巨星,布鲁斯南无疑是出演卡帕的最佳人选,可这不意味《热血香槟》唾手可得。因为这位“看着都让人高兴的男人”,将面对一位“听着都让人高兴的男人。”
  二、“别再跟我哩格儿楞了!快让你那个宝贝儿来我这儿上班吧!”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是位出生入死的美国记者,匈牙利出生、德国上学、法国谋生、西班牙内战出名、北非跳伞、诺曼底登陆、在法国和英格丽·褒曼恋爱、加入美国籍、在日本上班、在越南被地雷炸死、埋在纽约阿玛沃克的教友派公墓……一生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其实卡帕的真名叫安德烈·弗里德曼(Endre Enno Friedmann),1913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父母是犹太裁缝。他一生下来就招女孩喜欢,因而显得十分害羞。在学校他老完不成作业,侃大山却十分专注,边走边聊老撞电线杆子。他喜欢亲身体验,总觉生活无聊,极力找机会置身于冲突之中。他眉毛浓密、嘴唇饱满,优雅的双手在漂亮的女生中很受欢迎。据他回忆:“高中最后两年,我开始对文学、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并决定以新闻为生。”为躲避霍尔蒂法西斯专制政权,安德烈18岁离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只身到柏林大学学习政治。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2)

  1933年,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Nazi=Nationalsozialist)大选获胜,酷爱自由的安德烈再次逃亡,继续向西,到了法国。法国作家欧文·肖说他“天生就是巴黎人”,他在这里学会品酒、美食、自由生活,满口文雅的黄色笑话引人入胜,迷倒一大群金发碧眼的蓝血贵族。他生性奇特,很容易让人喜欢、注意、嫉妒、讨厌、仇恨、厌恶、崇拜……可就是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他靠一架“莱卡”拍照谋生,这对一个不熟悉当地语言的外来者,是通往新闻殿堂的唯一道路。他整天与摄影家西摩、布列松、乔治·罗杰、画家毕加索鬼混,可摄影不是他的终极追求。他是个有宿命感的冒险家,只是拿摄影说事儿。一直到炸死之前,他还没钱付东京的旅馆费,全靠喜欢他的日本女侍者暗中帮忙。他是满怀激情随时让人开心的好人,对好酒、女人、美食有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他总想拍摄别人没见过的奇妙东西,再拿出来让世界大吃一惊。可是自由的代价太高,收入勉强糊口,他经常靠偷房东的狗粮填饱肚子。
  一位名叫塔罗的迷人小妞儿早就盯上这支“潜力股”,心甘情愿给流浪汉做助手照顾他的狼狈生活。塔罗红发、绿眼、身高5英尺,腿长、腰细、胸挺臀圆,绰号“火狐”。她的生理年龄比安德烈大两岁半,可成熟程度绝不止三年五载。“火狐”善于包容安德烈的自私、粗暴、不守规矩,利用他的职业精神,启发他的领袖气质,鼓励他的波希米亚勇气。“火狐”塔罗把自己的人生美梦都押在这个有潜质的傻小子身上,她理想中的男人有钱而受人尊敬,她要把安德烈包装上市、致富脱贫,变成自己的“绩优股”。
  1936年4月,塔罗杜撰出“美国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对外宣称自己是卡帕的经纪人,穷困潦倒的安德烈是大师的暗房工。凭借子虚乌有的“卡帕”大名,她把安德烈的照片以五倍的高价抛售出去,流浪汉安德烈摇身一变,成了巴黎令人尊敬的小资产阶级。
  1936年,肃反后的苏联进入社会主义,托洛茨基变成“革命的叛徒”,形象被从照片上抹去,又被驱逐到小亚细亚,辗转北欧周游列国。可托洛茨基像讨厌拔牙一样憎恨摄影,全欧洲的摄影记者都很难拍到托氏尊容。欧洲最著名的《VU》杂志总编为此悬赏天下勇夫,并亲自前往哥本哈根大学现场聆听托兄侃山。讲演即将结束,被缴了械的摄影记者们,徒恨杀龙有技,拍照无门,《VU》总编大失所望,就在这时,身着管子工破夹克、肩扛工具箱的安德烈钻了进来,当众装模作样地拆开了一段水管,又笨手笨脚地装了回去。当夜,“火狐”塔罗一个电话打到《VU》总编辑的卧室:“老总,卡帕先生已经独家拍得托洛茨基……”席梦思上的总编辑一跃而起:“嗨,小妞儿,别再跟我哩格儿楞了!快让你那个宝贝儿来我这儿上班吧!”
  三、没有这个“妖精”,就没有卡帕诞生
  脏兮兮的小伙子从此改名罗伯特·卡帕,走路匆忙,像有什么大事急需他去处理。他的眼睛像西班牙猎犬,上唇带着小心把持的冷嘲热讽,微笑的面孔好运不断……他挎着“火狐”塔罗奔赴西班牙内战,以一幅《士兵之死》名闻天下,成为海明威、斯坦贝克、毕加索、乔治·奥威尔的生死朋友。1937年9月,卡帕对采访他的《纽约世界电讯》介绍《士兵之死》:“在西班牙拍摄不需任何技巧,本能地拍下来,就是最好的照片。”
  卡帕还拍到一个男子朝自家兄弟院子扔手榴弹的精彩照片,“交战双方都讨厌摄影记者,进入战场十分危险。”战斗促使摄影记者肾上腺素突然上升,这种感觉极容易上瘾,演变成比饮酒、美女、吸毒更奢侈的另类享受。如果一个人长期过危险生活,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丧命,他就会把生活过到极致,真正体会人生的乐趣。
  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也赶到现场,他在卡帕身边亲眼见证“机枪在逃跑的人群中画出复杂的扫射图案。”有人急着生,有人急着死。事后,白求恩和卡帕一道赶往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毛泽东专门写了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3)

  1937年7月9日,卡帕的经纪人“火狐”塔罗写了这样的话:“我们都认识一些极优秀者,他们都在战场上死于非命。想到他们,就会产生荒诞的想法,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很不公平。”
  卡帕去前线前把“火狐”交给加拿大志愿者泰德·艾伦,艾伦是白求恩输血队的指导员。艾伦一眼没看住,“火狐”塔罗就被飞驰而至的坦克撞倒,不治身死,时年26岁,埋在巴
  黎拉雪兹神父墓地。正如那句古语:“真诚的爱情不仅是To find the right person,更是To be the right person。”卡帕从此没再结婚,可也没断女人,连英格丽·褒曼的求婚他也予以拒绝。他有才华、胆识、勇气和男人的野性,让女人心醉的同时,也很容易让她们心碎。
  卡帕不停地酗酒,自责——“她跟我一起总是安全的,她会按照我的样子去做。”亲眼目睹“火狐”之死的艾伦更加自责,他1995年死于蒙特利尔,据艾伦的儿子诺尔曼·艾伦医生对外披露——父亲至死都在为卡帕的女人痛不欲生。
  1937年卡帕出版了《西班牙内战》,扉页上赫然一行黑字:“献给塔罗,她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并留在了那里。”多年后,卡帕出版自传体小说《焦点不实》(Slightly Out Of Focus),文中随处可见“火狐”塔罗红发碧眼的魔鬼身材,没有这个妖精,就没有“卡帕”诞生。“火狐”之死让卡帕重新审视战争,战争不是简单的“正义对邪恶”的十字军行动,交战双方都有暴行,都有复杂的国际背景。
  卡帕开始与记者乔治·奥威尔(Eric Arthur Blair,《1984》和《动物庄园》的作者)、赫伯特·马修斯(Herbert Marcuse,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为伍,逐渐成为最具客观精神的战地记者,于是双目中总流露出一股使坏的眼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第二任妻子伊伦娜说:“卡帕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男人。”
  1995年,西班牙文化部长埃斯帕兰萨高度评价卡帕拍摄的《士兵之死》:“那是一个大众的偶像……展现了视觉力量,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不相上下。”英国学者卡罗琳认为:“卡帕表现了战场死亡的英雄情结、悲剧气质,强调超越集体的个人价值。”海明威第N任妻子玛莎·格尔霍恩也说:“西班牙是所有自由人与专政独裁作对,与国家社会主义作对,与希特勒的仿效者正在实践的不道德思想作对。卡帕从不摸枪,他指望用照片向人讲述,到底什么东西才值得奋斗。”
  37岁的海明威躲在一把棕色胡子后面,对玛莎·格尔霍恩崇拜卡帕十分嫉妒,同时对卡帕的过人胆识、自贬性幽默又十分赞赏,一上来就认卡帕当儿子。我十分理解老爹枪林弹雨邂逅卡帕的惊喜之情。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经常遇见关键人物,这些人的生活世界十分伟大。我常和他们一起吃饭,每当就热门话题交流看法时,我都希望儿子亚述能和我一起聆听。老丘吉尔对小丘吉尔一生的影响非常巨大,丘吉尔多次回忆:“一个男孩需要的就是跟在父亲身后学习觅食。”每当我无法见到我的儿子亚述时,都油然产生老爹的冲动,想冲到大街上认个卡帕。
  卡帕在《焦点不实》中这样回忆:“我和老爹1937年在西班牙相识,我们都是反对极权的自由派。我是刚出道的自由摄影师,老爹是声震四海的著名作家。他自己绰号‘老爹’,而我很快就认他作干爸爸。在那期间,他多次履行父亲的责任……最终他很高兴地发现他的儿子已经不再缺现金。”
  四、卡帕惟一会说的汉语是“Bu Zhun Pai(不准拍)!”
  1938年1月,为了帮卡帕摆脱丧妻的悲伤,拍摄《西班牙大地》的荷兰导演伊文斯、“摄爷”费恩豪特邀请卡帕到中国拍摄《四万万人》。和他们同往中国的还有英国作家W·H·奥登、克利斯托弗·伊舍伍德,他们听到卡帕不停地用法语大喊大叫,整天泡吧,与史沫特莱、斯诺喝杜松子酒和廉价威士忌。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4)

  1938年5月23日,宋美龄的好友、《生活》老板鲁斯刊发卡帕的战地通讯:“历史上有许多转折点——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名——台儿庄。”史迪威在日记里称赞卡帕“是一个相当勇敢的好小伙子”,从一个战场到下一个战场,每次撤退他都走在最后,充当“最后的挖沟人”。世界通过卡帕看到日军蹂躏的中国,“儿童肚子鼓胀着;躺在血污中的孕妇;日军逼迫平民为自己掘坑;皇军用中国活人练刺刀。”
  人们喜欢他的照片,更喜欢卡帕为人的真实。可卡帕一点也不喜欢中华民国的新闻审查,他会说的唯一汉语是“Buzhunpai(不准拍)!”海明威嘲笑卡帕能说七种语言,但最擅长的只有他自己的“卡帕语”。《生活》编辑抱怨卡帕的匈牙利英语谁也听不明白。乔治·罗杰的夫人称赞卡帕“他与将军和农民打交道都别有一套”。他天生具有打入任何圈子的入场券。
  卡帕职业危险,名满天下,身无分文,由于签证到期,自由女神也不肯收留他。海明威的第N任妻子玛莎说:“卡帕总有钱四处行走,可一安定下来就没有钱了。”幸亏一位美国名模献身结婚,条件是替她付一年的舞蹈学费。婚礼上,卡帕挨了新娘一个大耳刮子:“帮你弄个身份,你还就真弄上了?”
  卡帕闲来总霸着浴缸,泡在里面看英文小说,一泡就是几个小时。约翰·斯坦贝克揭发卡帕有偷书的毛病,只要是英文的什么都偷。在伦敦他和老爹海明威一起泡妞、酗酒,他还与帕米拉混在一起。帕米拉嫁给了丘吉尔的独生子,强壮、丰满、红发,饮食之外偏爱杂食,和卡帕弄得昏天黑地。由于帕米拉一手通天,在伦敦没少给卡帕帮大忙。卡帕在半自传体小说《焦点不实》中有大段描写,把这位妹妹说成是痴情的“红发秘书”。
  1944年5月,伦敦出现了“登陆热”,一场恶战即将来临。“有酒就喝,有姑娘就上,有好吃的东西就赶紧去吃。”伦敦最好的酒吧、餐厅挤满军官和战地记者,卡帕、乔治·罗杰、欧内斯特·海明威等大腕每场必到。
  据美军反间谍处的沃伦回忆:“在地铁里,一个女人只需看你两眼,你就明白有好事了。”由于过分紧张,连卡帕也得靠喝烈酒、和“红发秘书”做爱才能入睡。而海明威显然不招女人喜欢,“他那可恶的大胡子把所有姑娘都吓跑了。”
  卡帕的免费烈酒害老爹出了车祸,头上裂开很深的大口子。手术前卡帕还拍了照:老爹头缠绷带,“就像一道光环围在头上”。他把老爹和光环登上了《生活》杂志。缝合48针的车祸给老爹留下严重的后遗症,1960年老爹叼住一支12号镶银的理查森双筒猎枪,把自己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脑子打出来了。
  五、老爹海明威与儿子卡帕翻脸,彻底断绝父子关系
  卡帕毕生迷信“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你靠得不够近”,力求“要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诺曼底登陆时,他是176475名盟军中最先在诺曼底犹他滩登陆的一员,而且是极少数的自愿者。他的背囊塞满了白兰地和新买来的避孕套,“食色”之外,还能使莱卡相机和柯达胶卷不被海水打湿。
  卡帕是D日唯一拍得火线照片的摄影记者,和他一起进攻的士兵普遍比他年轻十多岁。历史显示,所有D日照片“除了卡帕都没真货”。卡帕匍匐在炮火覆盖的奥马哈海水里坚持拍照90分钟,直到用光了胶卷。可惜暗房过于激动,烤化了底片,只有9张流传后世。他模糊的黑白照片强烈证明整个活动“我在场!”
  2004年,我先后三次去奥马哈滩,那里居高临下有8个钢筋水泥巨型堡垒,88mm 、75mm火炮,35处碉堡,4个炮兵连,18门战防炮,6门迫击炮,40座火箭发射器,85处重机枪掩体……卡帕是唯一自愿选择跟先头部队E连跳入大海的记者。我仰面躺在海水里,幻想卡帕那双温情、敏感而带女性气质的美手正抚摸我的光头。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5)

  卡帕在《焦点不实》中写道:如果此时我儿子打断我,问:“战地记者和其他穿军装的人有什么不同?”我会说战地记者会得到更多的美酒、更好的姑娘、更高的报酬,还有比士兵更多的自由……战地记者的赌注——生命,始终在自己手中,他可以把它押在这匹马上,也可以押在那匹马上,还可以在最后一刹收回赌注……我是一个赌徒,所以我选择和先头部队E连一起冲锋。
  根据法律:战地记者是不带枪的。与卡帕不同,海明威正忙着发动私人战争。老爹以超人的勇气、知识和伟大作品,吸引一帮满怀激情的年轻人组建私人武装,打扮成“嗜血的莫希干人”。他们非法持有武器,美式、德式都有,甚至还有机枪、德军奔驰和挎斗摩托。小巴顿给老爹配备上尉助理、司机、厨师、摩托车手……一帮人亦步亦趋模仿老爹的海员步伐,嘴角蹦出不同语言的单词短句,携带的手榴弹、白兰地比一个师还多。老爹出兵不利,头一天就惨遭德军轰炸。可老爹始终端坐在“挎子”里,对钻到吉普车底下隐蔽的卡帕一脸不屑。
  次日,老爹用厌恶的眼光打量卡帕,下令再去攻打一个村庄,随后一头坐进摩托挎斗,身先士卒冲了出去。卡帕的奔驰慢吞吞跟在后面,这让老爹十分愤怒,几次停下来用手枪指着卡帕的脑袋。树林里突然出现一辆德军坦克,信手一炮就把老爹从挎子“轰”了出去,其他各位屁滚尿流,纷纷就地卧倒,把老爹一个人困在浅沟里趴了两个钟头。老爹海明威因此与儿子卡帕翻脸,彻底断绝父子关系,从今往后谁也不理谁。
  六、英格丽·褒曼每次谈婚论嫁,卡帕都耸耸肩自谦不是“结婚的料”
  1945年6月6日,英格丽·褒曼住进巴黎里兹饭店,她在自传里说那天“发现卧室门底下有一个字条”,卡帕由此闯入她的生活。英格丽承认:“我只对两种人感兴趣,一是逗我开心的人,一是让我事业有长进的人。”而卡帕两者都是。
  英格丽·褒曼碰到卡帕时30岁,有了一个女儿,1942年因《卡萨布兰卡》名闻天下,1944年以《煤气灯下》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成为1945年度女影星最高票房收入的保持者,当时正考虑离婚又一时没找到下家。卡帕富有激情、做事冲动,给英格丽的沉闷生活带来极大活力。她在日记中写道:“他越来越意识到人生短暂,他不能屈从一套不能给自己快乐的标准而荒废人生。”台下的英格丽·褒曼既不是纯情女子,也不是大卫·菲尔茨尼克精心打造的青春少女。她喝起酒来像母牛,满嘴都是黄段子,倒在卡帕怀里用不着诱拐就很主动。英格丽一眼就发现卡帕最优秀的东西:“卡帕人好玩,很疯,脑子也管用。”他们在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巴黎一见钟情,英格丽“已经上了瘾……他是那种只在电影脚本中才能看到的男人,现在奇迹般地跳入生活。”他们喝香槟,手拉手逛圣母院,当众接吻,英格丽破天荒地坐在浴缸里让卡帕拍照,甚至宣布卡帕长得很像她的波希米亚叔叔。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可是对女人则另当别论,卡帕历来害怕和一个女人关系太近。卡帕的漫不经心让英格丽很伤心,她后来描述自己是波希米亚血统的保守女人,她认为一对成年男女间的爱情应该遵循传统——婚姻和家庭。她把卡帕变成英格丽先生,所以她建议卡帕去好莱坞当导演,把自己的故事编成电影,卡帕听从她的建议写了《Slightly Out Of Focus》,但写完就没了下文。依旧拍照、赌博,把英格丽和他的风流韵事讲给牌友。
  英格丽一回贝佛利山就去找希区柯克活动,说她很爱卡帕,希望卡帕来美国开辟新事业,她担心卡帕已经把她忘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希区柯克套用他们刚拍完的《中魔》中的台词:“爱上,又失去某人是悲伤的。”1945年底,在英格丽再三催促下卡帕到了好莱坞,可他根本坐不住,在桌子旁呆不了五分钟。他不听任何人的指挥,什么制片人、经纪人、导演、编剧全不在眼里。他是绝对自由的,这本身没有错,但这对希望改变他的女人来说就是麻烦了。卡帕根本不把好莱坞放在眼里,他说:“好莱坞,是我今生踩上的最大的一泡牛屎。”卡帕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丑态百出,这让英格丽很下不来台。最关键的是卡帕不肯娶她,每次英格丽谈婚论嫁,卡帕都耸耸肩自谦不是“结婚的料”。连纽约曼哈顿格林尼治爵士酒吧都有人看到英格丽倒在卡帕怀里拥吻,长此下去就成丑闻了。英格丽后来写书说,如果卡帕表示“做我的新娘”,她一准会站到他身旁,可他不但不求婚,还说“我不能固定在任何地方,如果他们说‘明天去朝鲜’,而我们结婚生了孩子,那我就不能去朝鲜了。所以结婚是不可能的。居家过日子比死亡更糟。我还是只做你忠实的情人吧!”他不许诺自己拿不出的东西,他从不承诺结婚,只是时不时地出现在女人的生活里。女人们也明白,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他都绝不是好丈夫。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6)

  十多年的战争生活,使卡帕显示出战争综合症的抑郁特征:坐立不安、酗酒、多疑、易怒、压抑、内疚、缺乏安全感、歇斯底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他像小孩一样躺在英格丽怀里酣睡,会突然惊醒,吓得瑟瑟发抖。英格里·褒曼开始明白,“整天欢笑、什么都不在乎的卡帕”其实是一张假脸,在强硬的躯壳后面,是一个早就被战争摧毁了的生命。
  卡帕实际上已经是英格丽先生,受先生影响,她开始每天看报纸、喝红酒,培养自己对
  美食和文学的浓厚兴趣。卡帕说好莱坞都是“肉浆戏”,如果她真想当艺术家,就必须和体面的导演合作,比如罗塞利尼。于是,英格丽毕恭毕敬地去看罗塞利尼的《罗马不设防》,看得她目瞪口呆、大惊失色:“能演一部这样的电影今生足矣!”直到很多年后,英格丽给朋友写信:“我知道这个匈牙利人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此我总是心存感激。”英格丽最终真的找到罗塞利尼,挤走罗塞利尼夫人,把罗塞利尼撬到手里做了罗塞利尼太太。可是这个胸大脑小的女人忘了卡帕教给她的另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艺术家的性格与他们的作品混为一谈。”
  七、当世界的眼睛,做人类的良心
  1948年,卡帕到内格夫采访中东战争。他的犹太身份、匈牙利口音、裤袋中的威士忌在以军中所向披靡,他迷人的传奇故事招来成群的犹太妇女。据Frank Schersaqchel回忆:“火焰把天空都照亮了,在一个山丘旁,衬着火光照亮的天空,可以清楚看到卡帕正和以色列女兵做爱。”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大腿根,几乎击中他的鸡巴,吓得他连夜飞回巴黎,发誓再也不拍战争。“战争就像上了年纪的女明星,不但越来越不上相,而且越来越危险。”
  《华盛顿邮报》的布莱德里说卡帕为人简单,“他要么立即喜欢上你,要么立即讨厌你……很多女人崇拜卡帕,她们照顾他。可他却把她们的脑子都操出来了。因为他是一个迷失的孩子。”82空降师的比尔认为:“卡帕是我有幸认识的,真正自由、民主的绅士。什么女人他都可能去追,无论种族、肤色、主义、身高、年龄、体重、婚姻状况或国籍。” Dior名模贝丁娜认为卡帕一生都在寻找完美的女人,而女人天生就不完美。
  由于常年背相机,卡帕的腰间盘和颈椎都有严重疾病,经常做牵引手术,服大量的镇静剂,经常疼得趴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哭出声来”。他的朋友不得不用双脚猛踩他的后背帮他止痛。
  卡帕工作起来很随意,基本上是见到什么拍什么,一般只用平视取景,尽量不用俯、仰角度,也很少用广角和长焦。他写的通讯和他拍摄的照片同样动人,看上去冷静而不带感情色彩。他对很多记者松松垮垮的派头十分反感,看不起他们的为人,更看不起他们手里端着的金饭碗。卡帕早已是整个行当的兄长和教父,可他是不安分的人,总得干点新的事情。他是一个彻头彻尾“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自由记者,他只为自己的信念自由地工作,绝不向任何权利、金钱屈服。他一路逃离匈牙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的极权政体……1953年4月14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份秘密档案显示——罗伯特·卡帕从不肯为美国政府的宣传部门工作,更拒绝参加情报组织。该文件说:“情报部门曾考虑以合同形式使用卡帕……但他拒绝填写加入表格。” 卡帕只想自由地为自己工作,“名声”是伸出舌头像狗一样追逐,“荣誉”是狮子般地昂首奋斗。
  早在他“结婚”混美国身份之前,他就考虑建立一个真正独立、公正的自由摄影师组织。他发明了“摄影版权”,把摄影师从雇佣身份变成自由艺术家。他力争战地摄影记者摆脱雇主和编辑的桎梏,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当世界的眼睛,做人类的良心。
  1947年5月22日,纽约市政府给马格南(Magnum)图片社签发法人证书,马格南是卡帕、罗杰、西摩、布列松常喝的大瓶廉价红酒,它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伟大、顽强。美国法律规定:马格南从事摄影、肖像、图片、画片生意;加工、组织、设计、创作、制作;对个人、地方、景色、事件进行描绘、构图,并做商业、工业、艺术性摄影;与摄影师、画家、艺术家、艺术品供应人在材料、设备上合作,进行各种艺术作品的图片处理。在它所属的各分部经营上述同样的生意业务,包括在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7)

  马格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自由摄影家的合作机构,是天下第一的摄影团体,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X X镜头》中令人瞠目的伟大照片,大多出自马格南之手。如果卡帕没被炸死,一定会追到中国,用他仅会的一句汉语当头怒吼:“Buzhunbai!”
  八、踩上地雷还按一下快门
  卡帕之死也不像我们崇拜的烈士那样惊心动魄,不但没有高呼革命口号,还童心十足地按了最后一次快门。和他一起行动的英国著名战地记者麦卡林(John Mackin)详细记录了卡帕的最后时刻:
  1954年5月25日,卡帕和我随法军前哨部队在红河三角洲陷入越共伏击。太阳在头顶燃烧,大炮、坦克、迫击炮在身后轰鸣……子弹混合着迫击炮尖叫着朝我飞来。
  14:50,卡帕敏捷地穿过弹雨向前跑去,他涨红脸朝我大喊:“看着我,下次我会跑得更远!”
  14:55,大地由于爆炸而颤抖,法军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棕色烟雾和橘红火焰腾空而起。法军中尉转过头问我:“原子弹也这样吗?”一边的卢卡斯兴奋地大喊:“操!这才是卡帕一直想要的那种照片。”
  ……卡帕躺在路基的斜坡上,离残缺的左腿一英尺远有一个爆炸后的大坑和炸坏的相机。他的胸部受了致命伤,左手还紧攥着另一架相机。我开始叫他的名字,大概第二次或第三次叫他时,他的嘴唇动了动,就像睡眠被人打扰了那样,这就是卡帕的最后时刻……
  人的运气总有用完的一天,他活的时间不长,但活得充足,爱得广博。
  罗伯特·卡帕只活了41岁,短暂一生中参加了五次战争。“人过七十古来稀”,即使以70年计,365天×70年也不过25550天,短得让人害怕。人总有一死,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可读书走路可以体验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卡帕笑称:“摄影记者是最具挑战的刺激职业,有那么多金钱、那么多美酒和那么多漂亮姑娘。”“摄影记者的生命就像赌马,可以押在这匹马上,也可以押在那匹马上,还可以在最后一刹收回。”与卡帕浪漫过的英格丽·褒曼在回忆录中说卡帕“穿军装而有趣”,可老爹海明威始终把卡帕称作“爷们儿”。尽管卡帕性格多变、国籍背景复杂、生活习惯怪异、贪杯好色、嗜赌成性、自私而神经质,但仍然聪明可爱。莱卡相机、35mm胶卷使敏感的卡帕天涯海角如虎添翼,他关心人类命运,对不同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文化背景、党派、宗教信仰一视同仁。他在战争、饥荒、灾害基础上完善关心人的原则,并把这种道德扩展世界各地。罗伯特·卡帕不仅留下一部战争编年史,更留下一种精神。
  海南出版社《卡帕传》、中国摄影出版社《世界的眼睛》都是我写的序,前者描绘卡帕一生,后者介绍卡帕创建的马格南摄影团体。现在广西师大又让我为卡帕的《Slightly Out Of Focus》写书评。中文版书名叫做《失焦》,作为一个老摄影记者,我觉得更该译作《焦点不实》。
  10年前,我独自驾车环绕美国,顺道拜访了墨西哥边境的阿兹特克(Aztec)、可可帕(Cocopah)和东部的切诺基(Cherokee),印第安部落是美国最不发达的落后地区。作家史铁生也参观过类似部落,他们为来宾“跳熊的舞,唱鹰的歌”。作为回报,史铁生把一盒中国音乐回赠主人,“我是一只小呀小呀小小鸟,飞呀飞呀飞也飞不高……”这令崇尚野性的印第安人大惑不解。再翻看磁带封套,小生们一个赛一个地奶油,更让络腮胡须的印第安人困惑。所有种群的衰落都从种子开始,男人是人类的种子。
  我崇拜踩上地雷还要再按一下快门的卡帕已经20多年,他使我告别狭隘、自满的温馨生活,从胸怀祖国到放眼世界。2000年我沿湄公河漂流金三角,邂逅一片面熟的稻田,再次看到了卡帕被地雷撕裂的那个瞬间……一直到现在,我还把我的电子信箱命名为:[email protected],用以保持我和卡帕的血肉联系。



勒妮:消灭法西斯(1)

  一、希特勒独享专宠之妮
  如果把卡帕看作是众人共享的自由种子,那勒妮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纳粹喉舌,玉体横陈、横竖是嘴、口叼法西斯大棒、咄咄逼人。港台尊她为“瑞芬舒丹”,总让我想到天桥的藏医、中药,而我把元首御用的Leni Riefenstahl译为“勒妮”,除了音译之外,还有“希特勒独享专宠之妮”的至上意境。名不正则言不顺,暗含她凭借元首的法西斯大棒吞
  吐天下,蹂躏人民,勒索世界。所以“勒妮”的译法符合五四以来的信、达、雅。
  女人“二八”是“豆蔻”、“及笄”年华,天精地血、含苞欲放,基本属于“体能阶段”;女人“三八”经人生磨砺,开始熟谙各种技巧,遂渐入佳境,逐渐过渡到“技能阶段”;女人“四八”靠技能相夫、以体能教子,达到“智能阶段”;个别胸怀大的,开始亮开门户降龙伏虎。
  1931年,勒妮“傍上”元首时芳龄29岁,正是女人体能、技能、智能三力整合的最佳阶段……这位深入元首的女人告诉记者:“对我来说,希特勒极其伟大、非常朴素,而且充满男性力度,是个完美无缺的人。他毫无私欲,美好、明智、全身放光。德国伟人弗里德里希大帝、尼采、俾斯麦身上都有缺点,元首的追随者们也不是完人。但只有元首没有缺点。”美得她两条玉腿不知该怎么踢踏,飘逸的石榴裙在党代会上往来生风,整个儿一——飒爽逼人。
  与这位女摄影工作者相比,卡帕“抓拍”的全是小人物的瞬间神态,视角平直,镜头简单,一次完成,没什么讲究,属于一对一的人性邂逅。勒妮“摆拍”的都是连续不断的元首、《意志的胜利》、《奥林匹克》等重大历史题材,视角俯仰、镜头变换、多机位推拉摇移,导演、剪辑,讲究后期加工、制作,属于大兵团“战役性报道”。
  卡帕是追求自由的犹太男人,有众多上床的女朋友。勒妮是喜欢专制的日耳曼女人,男朋友不多,全身心伺候希特勒一个。
  卡帕一辈子只为自己工作,居无定所、无铁饭碗、没有国籍、没有身份、今晚不知明早太阳会不会升起来。勒妮一辈子效忠极权,定居伟大首都柏林、毕生替政府或最大的垄断集团服务,按部就班、计划经济、养尊处优、蝇营狗苟。
  卡帕即使走投无路,被移民局驱逐,也拒绝填表为三权分立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工作——生而自由。勒妮未出道就先写策划案,上交纳粹政府审批立项、申请经费、元首题词、创建剧组、强档播出,完美模式贯穿她的一生。
  卡帕只活了41岁,在男人成熟的美好季节炸得粉身碎骨,勒妮活了100多年,当女人已经鹤发鸡皮还不肯退场……
  勒妮不仅在工作上主动申请希特勒御用,生活上还故意抖骚和元首的特殊性关系。说她首次聆听元首演讲,便全身心豁然洞开:“眼前一亮,如神谕出现,永生难忘,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地球颤抖,我则瘫成一团烂泥。”
  二、勒妮以“青春征服高山”的胆略直取元首
  1902年8月22日,勒妮出生于柏林富商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学会“商业运作”,冰雪聪明,跳芭蕾一举成名。苗条女人需要人们的赏识,渴望并且注意到人们的赏识。一天,她偶然看到范克(Dr. Arnold Fanck)执导的《命运山峰(Mountain of Destiny)》电影海报,灵机一动,当即毛遂自荐把玉照寄给“高山片之父”范克博士,“由于美丽而咄咄逼人立即把范克催眠了”,这就是体能的胜利。
  跟高山片之父由“体能阶段”进入“技能阶段”后,勒妮自立门户,独立制片、自编、自导、自演……“山地人文明、高贵;低地人野蛮、低贱。”她徒手登山不用绳索护具,冷峻奔放、赤脚露腿,在阿尔卑斯雪线打动每一个热血男人。她独立制作的电影《蓝光(The Blue Light)》1932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奖。随着体能、技能、智能迅速整合,勒尼开始敞开胸怀降龙伏虎。



勒妮:消灭法西斯(2)

  1932年,勒妮给希特勒写信主动献媚,蒙元首召见后,勒妮以“青春征服高山”的胆略直取元首,两人一拍即合、心有灵犀。从此勒妮对外宣称她“可以很方便地与元首见面,并两人独处”。
  希特勒没受过系统教育,幼年只自学初级美术,不通外语,与世界主流社会缺乏沟通。长大全靠自学,兀自把唯物主义、尼采超人哲学、政治经济学、德语文学、瓦格纳歌剧……
  掺合到一起。靠有限的美学功底,不断重复简单肤浅、感官刺激的恶俗表演。现在突然发现勒妮不仅胸怀巨大,而且比自己更善于整合资源。她把元首拙劣的地摊表演搬上舞台、导演成戏,剪辑合成,再配以霸道的音响,特别适合极权政府利用国家机器灌输、宣传纳粹思想。勒妮体能、技能、智能三力合一,把希特勒整得兴奋不已。
  1933年,勒妮把每年定期召开的国社党大会拍成《信念的胜利》,希特勒审查后命令宣传部编制庞大预算,让勒妮“随心所欲地搞艺术创作”。
  1934年,勒妮组建170多人的庞大剧组进驻纽伦堡,“全面打造”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政治生活。第三帝国向她提供无限制的经费,16个摄影师,每个摄影师配备一个摄助,至少36台摄影机同时拍摄,配以无数的阿莱灯听候调遣。勒妮运用早年自己的舞台表演经验,以情节剧和瓦格纳歌剧手法塑造希特勒阅兵,神化希特勒和纳粹新秩序。为了政治需要,勒妮摆布出各种“真实场面”,甚至组织纳粹高官在大会上反复宣誓以便拍摄,直到获得理想效果。
  勒妮首创“为拍摄影片而制造现实,最终让影片替代现实”的纳粹理论,动辄使用几十台摄影机从不同视点多角度拍摄,利用旋律、节奏、动感进行剪辑衔接,挥霍纳税人的血汗,从17万英尺胶片中剪辑出一部40分钟的《意志的胜利》,伪造历史,欺骗世界。
  三、贵为喉舌的勒妮已不会说人话
  《意志的胜利》自始至终既无对白也无字幕。影片从云端开始,场面巨大、晴空万里,一架新式的“容克(Junker)”落霞与孤鹜齐飞,降落在世界玩具之都——纽伦堡。从天而降的“容克”里钻出神采奕奕的希特勒,侧逆光、暗背景突出表现希特勒闪闪发光的健康头发,整洁、稀疏而纹丝不乱。接着以特写镜头描绘元首有教养的双手,和蔼可亲、彬彬有礼、潇洒帅气,手势中透露出一种软绵绵的温柔余味儿。勒妮肆意挥霍各种前景,飘舞的党旗、教堂尖顶、屋顶剪影、炊烟、鲜花、军鼓、火把、怀抱儿童的温柔母亲、行持枪礼的士兵双眼冒火,连在卐字旗下的猫咪都变得孔武有力、兴奋活泼……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么当主子,要么做奴才,贵为喉舌的勒妮已经不会说人话。她对希特勒等纳粹首领必用短焦距广角镜头,低视点仰角拍摄,大景深夸张元首的高大伟岸,摄影机一定要上三脚架、轨道车、大摇臂,推上去、摇起来引导观众视线……再过渡到长焦距镜头特写突出细节。对万头攒动的老百姓,勒妮则采用傲慢的俯瞰角度,多机位、碎镜头:兵营、帐篷、小号、少年、刷牙、擦皮鞋、早餐、体操、军鼓、野营、摔跤……以健康的牙齿、整齐的早餐、恢宏的大锅饭表现纳粹的组织、纪律、秩序、计划和集体主义,歌颂第三帝国天空晴朗、心情舒畅、安居乐业,紧紧团结在以希特勒为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周围。
  1935年3月28日晚上,希特勒在柏林最大的剧场——乌发歌剧院为《意志的胜利》主持首映。宣传部长戈培尔宣布:“这是去年制作的最杰出作品,贴近生活,与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种场面,描绘我们的政治成果,将我们总理的伟大展望影像化……此外,这部电影成功地摆脱了简单宣传,将我们伟大时代的激越旋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他给勒妮颁发第三帝国国家电影奖,并选送威尼斯电影节和巴黎国际博览会。



勒妮:消灭法西斯(3)

  其后,勒妮受纳粹党委托,无偿使用全民族人、财、物,锻造第三帝国的《奥林匹克(Olimpia)》。她指挥几百人的摄影队伍进驻赛场,安装高速摄影机、水下摄影机、轨道滑车、高空摇臂。为了获得新颖的拍摄角度,不惜妨碍比赛,在场地上挖沟打洞,把摄影机埋入地下。天空飞机轰鸣,地下轨道交错,摇臂飞舞,把柏林奥运会弄得铺张、豪华、辉煌、阔气,将奥运会的人文本质导演成弘扬纳粹主旋律的政治运动。
  《奥林匹克》整片贯穿纳粹的“权力意志”、“超人意识”和“没有表演的表演”。画面突出北欧高反差的神秘主义,空泛、高亢、不容分说。健美的形象、优美的构图、丰富的光影变化,蒙着一层瘆人的凉气。纳粹宣传部撰写的解说词亢奋、狂热、煽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1938年4月20日,勒妮把《奥林匹克》献给亲爱的元首,作为希特勒四十九岁生日的献礼作品。这让酷爱艺术的希特勒再次兴奋。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十分高兴,特地给希特勒和勒妮分别发来贺信,说勒妮的作品“深深打动了他——斯大林同志”。
  四、“你拍摄什么,必定毁了什么。”
  战后,勒妮先被美军逮捕,随后又被法军逮捕,关进奥地利英斯布鲁克女子监狱。西方民众普遍具有宽恕精神,可由于勒妮拒绝反省,坚持自己是“单纯的报道,事实的电影化”,被民主制度剥夺了从业资格。以后勒妮虚报年龄获得潜水执照,组织剧组去苏丹拍摄战乱,出版画册《驽巴人》……由于根深蒂固的法西斯美学,勒妮所有作品都唯美、空洞而缺乏深度。而《驽巴人》完全剽窃自卡帕的好友乔治·罗杰。
  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是仅次于卡帕的好玩的人,他的父亲是苏格兰长老会会员,自幼上贵族学校、精通骑术,19岁已经随皇家海军两次环游地球。他最初的梦想是当作家,因出版社为其处女作《太阳》配发的插图太烂而改行自己拍照。他是丘吉尔儿子鲁道夫·丘吉尔的好朋友,曾和脾气暴躁的法国男爵驾车穿越撒哈拉,到过巴格达、报道过滇缅公路、采访过蒋介石和宋美龄,还和“醋乔”史迪威中将合过影。酒鬼卡帕不会开车,而罗杰一生都离不开大马力的大吉普。他先开一辆缴获自德军的“迈巴赫12缸越野车”,以后一直开美国造的各种8缸大吉普。意大利撒拉诺战役中,罗杰多次蹲在吉普车的方向盘底下,高速穿越机枪封锁的德军阵地。
  乔治·罗杰脖子上总有条漂亮丝巾,一贯绅士派头,一诺千金。当初他和卡帕都从安齐奥战场上撤下来,在意大利作短暂休假。两人约定,日后谁要是能活着到巴黎,都要给对方在朗切斯特酒店订房间。1944年卡帕随法军解放巴黎,急匆匆赶到巴黎朗切斯特时,发现有人用卡帕的名字订了房间,上去一查,正是罗杰。
  就在贪杯好色、聪明善赌的卡帕在以色列被子弹打中裤裆,坏脾气的布列松到印度拍摄甘地被刺,害羞、贪吃的大卫·西摩在塞得港被高射机枪拦腰打成两截的时候,自幼喜欢动物、幻想周游世界的乔治·罗杰正开着大吉普史诗般穿越非洲。
  按乔治·罗杰的说法,他目睹二次大战的残酷之后,极想回大自然“恢复良知”。他开一辆带拖车的8缸吉普从约翰内斯堡出发,沿途拍摄自然状态的动物和人。当时非洲种族主义盛行,到处都是武装械斗。罗杰的大吉普中塞满了莱卡相机、柯达胶卷、汽油和水。他把拖车改装成一个小型观察塔,躲在里面静悄悄拍摄,竭力不惊动外部环境。黄昏,他和妻子在野外露营,做爱、喝红酒。白天行车、拍照,从好望角一路开过赤道,就像大片《走出非洲》那样。他拍摄塞伦盖地草原上的狮子、鬣狗、斑马、大象和长颈鹿,拍摄古老乌干达部落的祈雨仪式。肯尼亚的马萨依人差点儿用鱼叉捅死他,可由于他平易近人、一脸堆笑、满怀慈悲,很快成为马萨依部落的好朋友。
  大吉普进入苏丹,乔治·罗杰突然收到卡帕发来的电报,让罗杰尝试进入苏丹南部的科尔多凡山脉,寻找传说中的“驽巴”部落。罗杰和大吉普在地老天荒的大山里徜徉,最终不但找到驽巴部落,还和驽巴人共同生活了几个月。罗杰拍摄了令世界大吃一惊的摄影故事(Photo Essay)《驽巴人》:“当我离开驽巴的时候,内心十分难忘,他们生活原始,但友善好客、勇武、厚道。远比我们这些生活在‘黑色国家’以外的白人更纯朴高尚。”



勒妮:消灭法西斯(4)

  罗杰的摄影故事发表在崇尚自然的《国家地理》上,灵敏的勒妮立即嗅出“驽巴”蕴藏的商机。她主动给罗杰写信,开价1000美元,要罗杰在地图上标出驽巴部落的具体坐标。遭到罗杰的严词拒绝:“你庞大的摄制组开到哪里,破坏到哪里。拍摄什么,必定毁了什么。”
  勒妮绕过罗杰,通过其他手段找到驽巴人,模仿罗杰技法(Photo Essay)拍摄大量彩色
  照片,还组织庞大剧组进驻驽巴部落,导演电视、拍摄电影。她用权力、金钱诱使驽巴人脱掉衣服到镜头前扭捏作态,宛如当年为希特勒拍摄《意志的胜利》、《奥林匹克》等大片。勒妮依然身穿剪裁精致、熨烫得体、垂感极佳的西装外套,下着宽松长裤,裤线笔直、流畅飘逸、鹤立鸡群。由一群面无表情的套装男人簇拥着,动作幅度很大,举手投足透着骄傲、自信,让人弄不清她是导演还是明星。她总做出全神贯注的职业神态,表情丰富、情绪夸张。动辄破口大骂,把下属训练得任劳任怨,说一不二,指哪儿打哪儿。在作品中,她继续运用法西斯美学,热衷表现黑人的肌肉健美,根本无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形态。
  1972年,勒妮的新作《驽巴人》公开发行。在她飞沙走石地拍摄之后,被剧组弄得天翻地覆的“驽巴人”已不复存在,就像被我们祸害过的泸沽湖。
  五、这老姐拥有人类一切才华,惟独没有人类的良心
  清朝最早把德国翻译成“耶玛尼国”,因为粤语把Germany念成“耶玛尼”。他们最初把汉堡翻译成“昂普洱”,后呈李中堂亲自审定,李鸿章亲手用正楷写下“汉堡”。随着国门渐开,大清朝逐渐发现“耶玛尼国”处处值得国人学习,不由肃然起敬,把“耶玛尼国”升格为“德国”,与美、英、法并驾齐驱,用的都是好词。中国的机械制造、化工产品、军工武器、医疗医药、光学摄影……乃至胶卷的感光度(DIN/ASA),都一上来就越过苏俄、日本,直接和德国接轨。连王府井的洗染店也放弃传统的“中国青”,改用更受欢迎的“普鲁士蓝”、“普蓝”、“德国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宣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这是针对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一贯拿“民族”、“国家”说事儿,假借“少数服从多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德国引向战争深渊的前车之鉴。二战中使用最广泛的军车就是希特勒亲自命名,并声称为工人阶级设计的“大众(Volkswagen)”。
  阿登纳新宪法规定:政府无论出于多么伟大的动机,都不能侵害个人利益。例如,西柏林政府规划一条大道,该大道肯定给人民带来就业机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谐生活。但拓宽道路需要拆毁一处独立、破旧、丑陋、有碍观瞻的老屋,而这家老屋的主人不想搬走。于是西柏林政府重新设计市政规划,让这条大道从老屋脚下绕道而过。不论政府、议会、法院都无权侵犯私有财产,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雄厚基础。
  其实普鲁士历来就有民主传统。条顿骑士团晋升霍亨索伦伯爵后,皈依“路德宗”晋升公爵,因无嗣把领地转让勃兰登堡选帝侯。170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加冕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其子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修建“莫愁宫(Schloss Sanssouci)”等王家园林。其孙三世继续扩张疆土,在“铁血宰相”俾斯麦辅佐下统一各邦,帮拿破仑三世镇压巴黎公社,在凡尔赛加冕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使他成为拥有22个邦、3 个自由市、一个帝国省的立宪皇帝。
  威廉一世早年曾在波茨坦大兴土木,发现王宫附近一座磨坊有碍观瞻,属于“违章建筑”,于是派人与磨坊主协商,希望买下这座磨坊。 不料,磨坊主觉悟奇低,只爱小家,不要大家,根本不把“市政规划”和“国家形象”放在眼里,咬定磨坊是祖宗基业,就是不卖。国王许之高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数磨坊危及王室安全、影响国家形象,软硬齐施,可就是无济于事。威廉就差告诉他一百年后,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还要在这里签署《波茨坦公告》了。



勒妮:消灭法西斯(5)

  最终把威廉一世惹急了,派卫队把磨坊夷为平地。岂料“钉子户”一纸诉状把国家元首告上法庭,地方法院立即受理,判威廉一世败诉。皇帝必须把磨坊“原状恢复”,并赔偿拆毁磨坊带来的一切损失。
  威廉一世和那个“钉子户”磨坊主双双驾崩后,老皇帝的孙子威廉二世继续和磨坊主二世做邻居。磨坊主二世想进城发展,就给威廉二世写信兜售磨坊。哪知第二代领导人对磨坊
  不感兴趣:“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手头吃紧,作为邻居深表同情。你说要卖掉磨坊,朕以为切切不可。因为磨坊乃我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下去。至于你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上三千马克,务必收下。如不好意思,就算是朕借给你的,以解燃眉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德意志帝国历来实行君主立宪,连“铁血宰相”俾斯麦都是联邦议员,难怪皇帝也怕磨坊主。勒妮作为民主社会中的“磨坊”,继续享受德意志明朗的天。我一直觉得勒妮的可恶之处是缺乏人性,如果她真爱希特勒,陶醉于元首带来的各种高潮倒也作罢。尽管被权力蹂躏丧失人性,多少还能和自然肉欲沾上边。可是我一直怀疑勒妮根本没和元首上过床,只不过像某些世人尽知的漂亮女士,借元首说事,趁机聚敛财富,享受骄奢淫欲的幸福生活。如果勒妮果真信仰自己鼓吹的法西斯美学,就该效法戈培尔夫人,先毒死全家,再枪毙自己。用不着活了一百多岁还三力整合,迟迟不肯退场。
  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如果我的自由无限扩张,而又担任险要公职,那法西斯就已经近在咫尺。每个过分强调自由而影响重大的人,都有变成法西斯的潜力,像反法西斯盟国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除非像我这样不担任公职。即使我不担任公职,假若不顾红灯肆意在马路上自由驰骋,也注定属于十足的马路法西斯。伏尔泰老爹说过的一句极棒的话:“我坚决反对你的意见,但誓死捍卫你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
  勒妮作为女人,从外到内、上上下下、三力整合没什么不好,自己周身享受,自己的男人也很受用。我只反对勒妮占用公共资源,挥霍纳税人的税款还死霸着屏幕,赖到一百多岁还不肯退场。这老姐拥有人类的一切才华,可就是没有人类的良心。
  民主政体容忍各种生活方式合法发展,勒妮得以继续充当得奖大户,长裤飘逸、衣着得体、咄咄逼人。她继续孜孜不倦地写策划案、拉赞助、建剧组,把传媒变成垄断企业。浪费资源、牟取暴利、误导潮流、勒索人民、危害社会。在工作中,我们时常碰到这样的“勒妮”,尽管相貌、身材、才气、法制意识不如勒妮,但利用政治口号舍生忘死聚敛财富的勇气比勒妮更“飒爽逼人”。
  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
  ——反思人类创造的各种玩具和荒唐行为
  纽伦堡是世界玩具之都,纳粹党起家于此。
  1943年10月30日,苏、美、英三国签署的《莫斯科宣言》规定,战后将把战犯押往犯罪地点,由受害国根据国内法审判。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签署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进一步规定,由四国各指派一名法官和一名预备法官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无法确定其具体犯罪地点的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统一审判。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国纽伦堡城。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H.戈林、M.博尔曼、H.弗兰克、W.弗里克、A.约德尔、E.卡尔滕布龙纳、W.凯特尔、J.von里宾特洛甫、A.罗森贝格、F.绍克尔、A.赛斯-英夸特、J.施特赖歇尔等12人被处绞刑。其中10人被执行(戈林刑前自杀,博尔曼被缺席审判)。W.冯克、R.赫斯、E.雷德尔等3人被判无期徒刑,B.von希拉赫、A.施佩尔、K.邓尼茨、K.F.von纽赖特等4人被判10~20年徒刑,H.弗里切、F.von巴本、H.G.H.沙赫特等3人被释放。



勒妮:消灭法西斯(6)

  在被起诉的组织和团体中,党卫军、特别勤务队和盖世太保以及纳粹党元首兵团被宣布为犯罪组织。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对在纳粹德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机构与组织中身居要职的177名被告进行了12项后续审判,即:①医生审判(针对在战俘和集中营囚犯身上做医学试验)。②米尔希审判(针对E.米尔希元帅)。③法官审判(针对利用法律迫害犹太人和纳粹党反对派的
  高级司法官员)。④波尔审判(针对党卫军集中营管理机构的领导人H.von波尔)。⑤弗里克审判(针对大量使用外国强制性劳工的F.弗里克总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审判(针对法本公司在占领区的活动)。⑦杀害人质审判(针对在东南欧反游击战中杀害人质的将军)。⑧种族和移民局审判(针对党卫军的种族计划)。⑨党卫军特别行动部队审判(针对奥伦多尔夫及其他特别行动部队的指挥官)。⑩克虏伯审判(针对克虏伯康采恩及其领导人)。11威廉大街审判(针对外交部高级官员及几个政府部长的破坏和平罪)。12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审判(针对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军官)。后续审判判处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执行),释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释放。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2005年,我立足于当年审判赫尔曼·戈林、鲁道夫·赫斯的纽伦堡正义宫审判大厅,聆听当年二位为自己的辩护录音:“我们像奉公守法的邮差一样,只是尽力做好各自的工作……”
  反思人类创造的各种玩具和荒唐行为,“南京大屠杀”不仅要精确统计在战场战死多少军人、屠杀多少放下武器的守法战俘、灭绝多少无辜平民……而且要比照纽伦堡审判的共同规则,反思上一代人染指的“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类罪”。
  厄尼的墓碑
  ——“在战争的最后一天,一些最好的人没了。”
  厄尼·派尔(Ernie Pale)是笔名,我面前墓碑上的完整姓名是欧内斯特·泰勒·派尔(Ernest Tailor Paly),他是“战地记者中的战地记者”。1900年8月3日出生在美国印第安那,亲身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英勇负伤荣获紫心勋章(Purple Heart)。1945年4月18日,在琉球群岛不幸战死,尸体埋在我面前的黄土里。
  厄尼死的那天晚上,罗伯特·卡帕刚攻占莱比锡,由于战斗辛苦,睡得很早。另一位不知疲倦的同行哈尔·博伊尔拼命把卡帕摇醒,告诉他收音机里说“厄尼没了!”卡帕闻言沉默地坐了一夜,只说了一句:“在战争的最后一天,一些最好的人没了。” 所有老派的战地记者都神经兮兮地坐起来,用威士忌把自己喝傻。
  厄尼很小就参加了一次大战,以后在印第安那大学学习新闻,毕业后任记者、编辑,直至当上“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的机动记者。美国参战后,厄尼和卡帕一起辗转北非、西西里、意大利、法国各个战场,采访一流使他撷取1941年的普列策新闻奖。
  厄尼矮小精痩、貌似侏儒,可他写的战争报道简洁流畅,直接反映战争给普通士兵造成的巨大磨难,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请厄尼开专栏的报刊已经有200多家,一言九鼎,德高望重。而他为人坦诚,无所畏惧,经常口无遮拦公开批评美国政府。厄尼香烟抽得很凶,卡帕拍了不少厄尼在不同场合抽烟的精彩照片。
  1943年,厄尼在北非战场这样写道“我只有四项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衣服、食品、香烟、能够为自己安排的某种安全感……没有信件、没有责任、没有值得担忧之事。一个男人还能要求更多吗?”



勒妮:消灭法西斯(7)

  欧战尾声,厄尼·派尔从欧洲移师远东太平洋,亲临一线报道消灭日本法西斯。1945年4月18日,厄尼终于用完运气。这天他在家岛(Ie Shima)采访时被日军盯上,上午10:00,一颗机枪子弹击中他M1钢盔下沿,正打在太阳穴上,当即战死。家岛与冲绳岛比邻,同属于琉球群岛。厄尼的死尸被美国海军运回珍珠港,埋在夏威夷火奴鲁鲁的国家太平洋战争公墓。
  厄尼的专栏文章被后辈编辑成书:《厄尼·派尔在英国》(1941)、《如此战争》(1943)、《勇敢的人们》(1944)、《最后的一章》(1946)……
  如果说我的信箱盗用了卡帕的名字,那卡帕也盗用过厄尼的大名。
  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的瑟堡之战中,卡帕在47团和厄尼并肩奋战,该团顺利占领一个酒窖,只是卡帕和厄尼到场太晚,所有好酒已被抢劫一空。47步兵团的每个士兵手里、上衣里、裤袋里都鼓鼓囊囊塞满了酒瓶。卡帕走上前请求能否赏一瓶,可士兵笑道:“除非你是厄尼·派尔!”
  狡猾的卡帕立即变脸,改用新的方式行乞,见到下一个士兵马上下令:“厄尼·派尔让我替他拿一瓶好酒。”士兵普遍很情愿地分出一瓶,卡帕不一会儿就收集到一大堆本尼迪特和上好的法国白兰地。当时报刊、广播随处都有厄尼·派尔发出的战地通讯,派尔战地记者老大的地位可想而知。难得的是厄尔·尼尔的脾气和他的名声一样好,他微笑看卡帕冒名打劫,自始至终没提任何抗议。
  在战场上乱抢东西的记者绝不止罗伯特·卡帕一个,在阿尔及尔阿莱饭店,一群记者为了一个房间中的地铺大打出手。那天除了“见酒就喝、见姑娘就上、见好东西就赶紧去吃”的罗伯特·卡帕,还有英俊的克拉克·李,李的报道与他和麦克阿瑟逃离巴丹同样著名。另一位钻进来一言不发躺下就睡的是杰克·贝尔登,贝尔登一向脾气最好、也脾气最坏,其他人刚有微词,卡帕马上警告各位杰克刚和史迪威从缅甸撤下来,于是谁也不敢再开口。接下来往里挤的还有“大红”尼科波克,跟在他身后的约翰·斯坦贝克进门就请各位喝酒,趁大家干杯之际在地上展开铺盖……斯坦贝克后来靠《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和卡帕先后进入德国的还有我师父萧乾,当年老人家买一架莱卡只需几盒香烟,而现在一架莱卡M6+35mm F1.4非球面镜大概需要30000人民币。
  我跪在厄尼·派尔坟前浮想联翩,我不仅仅是给他老人家下跪,而是表达了我对行内所有前辈的由衷敬重。
  乔治五世说:“今天谁和我浴血奋战,今生永世就是我的兄弟。”卡帕、厄尼就是兄弟。他们曾经同睡一个散兵坑,共喝一个酒瓶里的剩酒……
  作为新闻行业的艺术家,卡帕、厄尼分别为摄影记者、文字记者树立了行业典范。
  活到今天,在厄尼墓碑前我才恍然大悟——我这辈子大概做对了两件事情:首先,上对了一所喜欢的学校;其次,找对了一份适合的职业。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1)

  一、吉普是具有贵族气质的生命
  吉普(Jeep),源于英语中的GP(General Purpose),原意是“普通”、“通用”、“多效用”、“多种用途”和“多功能平台”。由于我自幼缺乏特长又不会来事,偷驴拔橛子没少挨老师白眼儿,故对“特长”景仰久矣。长大后学无所长,被领导当做万金油随手涂抹,一不留神小人得志,于是对“效用(Utility)”情有独钟。在巴格达花3美元买一把瑞士军
  刀也相见恨晚,大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惺惺之情。至于《现代启示录》里辗转腾挪的UH-1“休伊”直升机,仅因字母“U”代表“效用(Utility)”,就让我暗恋了十多年,直到海湾战争在以色列“U”了一回,才不至于死不瞑目。
  对于日用品我一直坚持“通用”、“损控”原则。前者要求一专多能,如瑞士军刀一刃解千愁,5号电池(LR6 1.5V AA Size)涵盖我使用的所有电器;后者必须损毁率低,坏了就能迅速补救、维修简便、易于更换。我曾对《北京晚报》汽车周刊屈俊峰开玩笑:“汽车出厂时如品、质俱佳,肯定叫它吉普;勉强及格,一定自称SUV;造得马马虎虎就只能叫这个‘V’,那个‘V’了。”
  作为冒牌战地记者,我频繁翻山越岭、屁滚尿流、逃离战火,所以在选择开什么车落荒而逃上绝不含糊。1990年可可西里探险开北京212 J,1991年海湾战争开三菱Pajero,三菱的“零式”轰炸过上海、长沙、重庆、昆明、珍珠港……
  我在中东常驻时开丰田Land Cruiser 4500,它的祖爷爷“老丰田”在平型关被林彪伏击过。以后我开雪佛兰Blazer V6 4.3,它是雪佛兰Tahoe V8 5.9的小弟弟。Tahoe是内华达的巨大淡水湖,小布什的总统卫队和老布什的缅因州农场都养着这玩意儿。比它更大的是GMC育空河(Yukon)V8 6.2,听名字就知道大河比大湖更来势凶猛。
  我现在开一辆8缸大吉普“Jeep 4700”,准确说应该叫大切诺基(Jeep Grand Cherokee)V8。最近听说CCTV名主持小水、歌唱家刘欢、明星申军谊也买了这玩意,这回他们找对了方向。只是我这辆独自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大吉普”经过特殊改装,由越野专家来新成亲自动手“举升车身”、 “加强悬挂”、“增大车轮的跳动空间”。而且我的前保险杠是澳大利亚原装的ARB,整个儿一块整钢。附加美军标配——WARN 9000磅电动绞盘、航空级钢缆、Garmin GPS 2610全球定位……全中国仅此一辆。
  美国人管“大切诺基”叫山谷雕刻家,说它擅长在高山峡谷、深渊峭壁上攀爬,就像传说中的切诺基人。我在《我钻进了金字塔》、《我在美国当农民》两本书中都评论过大吉普:“一个人应该享受最好的,承担最差的。吉普就是具有这种贵族气质的生命。”
  二、吉普即“通用平台”
  “五一”期间,CCTV-2经济频道做一档汽车节目,描眉画眼的漂亮女主持向我认真提问,说她工作位置险要,“经常出入正规场合”,如果开一辆大吉普是否不够庄重?我告诉她说来凑巧,不久前我刚参加“诺曼底登陆60年”纪念活动,给小布什、普京、希拉克、施罗德、女王等拍合影,我想这次活动算“正规场合”吧?自1640年以来,英国一直为全世界立规矩,从时间到空间。女王就是传统和规范的终极代表,除了上帝,谁不听话就打谁。那天女王照例姗姗来迟,全场翘首以待,连西装革履的小布什都要给女王开车门。女王君临天下、傲视群雄,坐的就是一辆大吉普。大吉普就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标志。
  按《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威解释:Jeep 吉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轻型车辆。美国陆军军需部研制,是依据美国国会批准的罗斯福《租借法案》援助苏联、中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盟国战略物资中的第一项。整备重量1?吨,属于?吨级载重卡车。四缸发动机,车体坚固,车身离地间隙大,可在坎坷地形行驶。采用四轮驱动,可攀登60°陡坡,涉浅河,公路最高时速105公里。军事用途广泛,可作指挥车、侦察车,以及轻型武器、弹药、人员的输送车……增加装甲可以执行战斗任务,改装防水车体和螺旋桨就可作水陆两用。吉普一词来源于军用设备代号GP,即General Purpose 通用平台之意……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2)

  《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吉普车的最大特点是四个车轮均有独立驱动。本质是超一流的越野通过性,即汽车在复杂地形(陡坡、沟渠、灌木丛和其他障碍物)的几何通过性;在松软湿滑区域的地面通过性。此外吉普车还具有罕见的战略机动性,适合复杂地区、特殊气候,在燃料备件、后勤保养、损控维修、运输投放诸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生产了60多万辆各型吉普,装进板条箱运往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前
  线。这还不算授权50多个反法西斯盟国、盟友组装、拼装的杂牌吉普。
  当年毛主席在延安得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雪佛兰吉普,至今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法国巴黎荣军院、莫斯科卫国战争博物馆光荣厅里都供奉着保养良好的原车实物。苏联人还毕恭毕敬在吉普车旁立了俄文标牌:“标乘4人,最高时速104公里,60马力,航程474公里。”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给吉普车定的世界标准,只是不知为什么苏联吉普的最高时速比英国低了一公里。
  三、吉普的显赫历史
  勃艮第公爵把女儿嫁给“猛男”马克西米利安时,把荷、比、卢三国当做陪嫁送给哈布斯堡王朝。当时的荷兰寒冷、潮湿,大片国土低于海平面,全年打的粮食喂不饱几只鸡。严酷的自然条件要求荷兰人埋头苦干每一件事,苦行的卡尔文教引导“红毛鬼”离家航海、发展贸易。“海上马车夫”甚至到台南建了“红毛城”普罗文查要塞(Provintia,中国叫赤嵌),从福建沿海往台湾贩卖人口进行原始积累。壳牌石油、菲利浦电器、喜力啤酒,1500万人口、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荷兰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最近华盛顿全球发展中心评估全球最富的21个国家,发现吃奶酪、信卡尔文教的“红毛商人”最富有利他主义和国际意识。荷兰每年为第三世界提供的国际援助人均208美元,名列世界第一,而超级大国美利坚只有47美元。此外荷兰人国内私人捐助平均为14.6美元,远远超过日本的每人1.46美元。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方面,荷兰也是首屈一指,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政府资助的政治风险保障,使企业家愿意在不稳定地区投资。
  1902年,四轮驱动的理念最先在荷兰出现,但这种动力强劲的汽车不是用来战争而是用于比赛。博采众家之长的美国人深受启发,亦步亦趋也造了四轮驱动。它们都是敞篷车,前者用于专业比赛,后者只供年轻的玩儿闹(Wrangler)们野外飙风。60多年过去,克莱斯勒至今仍在生产一款CJ系列——“西部玩儿闹(Jeep Wrangler)”,被外语学院纸上谈兵地译成“牧马人”。
  与此同时,与荷兰“同种同文”的德国人引进荷兰技术,他们给四驱敞篷车装备电台,改装后十分适合西欧平原的温润气候。德国人把“大众”敞篷与“宝马”、“尊达普”摩托车混编使用,在战场上高速“闪击”,往来驰骋。
  1939年二战爆发,德军闪电战频频得手,第三帝国的摩托化步兵使用装有“蒂塞尔(Diesel)”柴油机的四驱敞篷车快速突进,配合随装有“迈巴赫(Maybach L12)”发动机的“豹车(Panzer,德军对坦克的称讳)”分割敌军,所向披靡。
  我的朋友重庆警备司令陈知建是新中国第一儒将陈赓的二儿子,哈军工毕业,座下一辆标配的三菱“V73”。 陈少将一直梦想组建装备“陶(TOW)”式导弹的吉普大队,经济、灵活,在丘陵、湿地、巷战中迅速出击,打了就跑。陈将军曾把我请到山城彻夜长谈,我说阿里尔·沙龙就这么干过。
  德国、意大利历来引领汽车潮流,只是两国国力有限,虽原创在先,但后力不足。大洋彼岸的美国隔岸观战,洞若观火,开始着手研发一种更实用的轻型军车。
  早在1938年,五角大楼就拟定“低车身侦察车研制计划”,委托陆军军需部组建“轻型侦察车研制委员会”。陆军向全国135个民用车厂公开招标,要求厂家在一个月内提供样车,呈送军方检测。由于军方条件过于苛刻、利润空间太小,最终只有两家公司踊跃竞标,一家是来自底特律的小引擎厂“班塔姆Bantam”,另一家便是日后名扬世界的“维利斯· 奥伯兰(Willys-Overland)”。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3)

  1939年9月23日,宾夕法尼亚的德裔工程师“疯子”卡尔在“班塔姆”造出首辆样车,历时49天,命名“布利兹帕奇”,与德语中的“闪电战”是同一词根。试车员一口气开了400公里,将其送到热带沙漠和沼泽中接受越野测试,又从一米多高的平台上飞驰而下……5500公里的破坏性驾驶使其底盘开裂,可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禁折腾的汽车。
  军方对“班塔姆”的简洁、坚固、灵敏、耐久大为称奇,唯一不足是整备重量超过规定
  的1300磅。当时军方要求“车重”仅为普通汽车的一半,一旦在战场上出事,四个士兵就可以把它抬起来。最后反复论证,认为所谓“抬车”只要抬起半边车身就能起到同样作用,所以军方同意“全车整备重量 1?吨”。
  可可西里是蒙古语,藏语叫做措仁迪加,英、法、德文都是Hoh Xil,意为“上百座山峰围绕的百水之洼”。现在有人闭门造车,把可可西里写成Kekexili,作了藏文的花体设计,弄得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更看不明白。新华社、新中国图片公司(New China Photo Co.)对外发稿一贯称可可西里Hoh Xil,现在有人随便乱写、乱译,是对可可西里自然破坏之外的文化破坏。
  1990年,国家组建可可西里综考队,我是随团记者兼吉普司机。车队长“青海狼霍云”负责选配车辆,最终在丰田、三菱、尼桑之外选中“北京212J”。理由是“212J”整备重量1300kg,与“美国吉普整备重量1?吨”最为接近,同类的丰田巡洋舰整备重量2500kg,几乎比北京吉普重一倍。可可西里腹地遍布薄冰、湿地、沼泽、戈壁……汽车随时都会陷进甸状草原的裂缝里。十多年过去,可可西里突然变成仅次于共产主义的时髦好词,五行八作都挺身拿可可西里讲故事。一位科学家竟然给大学生做报告,鼓吹暑假中开丰田“深入可可西里”。我打赌该教授一定像陆川拍《可可西里》故事片,他的“暑假中深入”顶多在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之间,下青藏公路左右绝超不过15公里。这种可可西里犹如人民公社的大锅饭,离共产主义还差十万八千里,在“青海狼霍云”眼里,连前戏都算不上。
  即使像“北京212”这样身轻如燕,在可可西里腹地也仍然“误车(陷、卡住车轮,或担住底盘)”不断。每次“误车”,我都得和党周(藏族,现为新华社青海分社社长)、马千里(回族,现为新华社青海分社总编)、凌风(现为《民族画报》高级记者)跳进没膝深的冰河里抬车。好在“北京212”整备重量只有1300kg,四条大汉一齐用力,然后再爬回座位喝二锅头。
  “一去二三里,误车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难怪当初美国陆军要求车重不能超过1300磅,最终载入《大英百科全书》的“整备重量是1?吨。”
  美国陆军部在“班塔姆”基础上参照欧版轻型军车,最终由专业委员会拍板定型,批量生产。由于担心班塔姆公司太小,大规模生产质量、产量难以保障,权衡再三,最后授权福特、维利斯·奥伯兰两家公司作为主供应商。生产过程引入军队“损控原则(Damage Control)”,所有零部件统一规格、可以互换。考虑小民营企业“班塔姆”原创在先、功劳最大,作为奖励,获得利润可观的零配件合同。美国陆军部鼓励自由竞争、兼顾三方利益,充分体现民主政府的管理作用。
  与此同时,福特老板自忖身为车行老大,理应获得全部订单,为表明自家产品血统正宗、出身名门,亨利·福特下令把自己生产的每个零部件、甚至螺丝都打上Ford的字头“F”,以示牛B。
  四、“如果是美国兵,为什么不开吉普?”
  陆军把发明的新玩艺儿命名为“多用途车辆(General Purpose Vehicle)”,军方代码GPV,每辆售价700至780美元,车身一律喷成“陆军绿”,以后配给海军才出现少量“海灰”。想不到“海灰”因数量太少而成为“奇货”,变成最抢手的收藏品。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4)

  为显示新玩艺儿神威,参议员米德亲自开GPV在国会山的花岗岩台阶上表演爬台阶,一群记者在旁边追问这玩艺儿叫什么,情急之中脱口而出“GP”。记者没弄清楚GP到底是哪几个字母,根据发音拼成“Jeep”发了出去,“吉普”见报后名声大噪,立即被列为《租借法案》发往反法西斯盟国的头号物资。
  战地记者把吉普车说得无所不能:“它像狗一样忠诚,像骡子一样强壮,像羚羊一样机
  敏。”五星上将马歇尔称赞“吉普”是“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贡献”。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吉普列为“赢得战争的三大武器”之首,麦克阿瑟把吉普开到登陆部队的最前沿。
  最富传奇色彩的第三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把红色皮椅拧在吉普上,在车身上漆上自己的将星,装上高音喇叭和警报器,从北非开到欧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因吉普车祸被撞死在德国境内。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撇开劳斯莱斯改坐吉普,令利比亚总统巴克利羡慕不已。利比亚为此还专门发行了一套两位总统坐吉普的纪念邮票。
  1942年,阿拉曼战役前夕,英第七集团军组织一支吉普突击队,以90公里的时速在沙漠中昼伏夜出,专门袭击隆美尔的补给线,屡屡得手。同年“醋乔”史迪威借助吉普车穿过雨林,把中国远征军的几个师和一帮七长八短的战争难民传奇般从缅甸撤至印度。1943年,在靠近莫希拿的一个小山村,贫困的西西里山民正为榨油机发生故障断了生计而走投无路。执行“哈斯基”行动的巴顿第七军当即拨出一辆吉普,一位机灵手巧的学生兵将吉普引擎联到榨油机上,五天榨出44吨橄榄油。美国兵还把吉普车的前轮抬起来,用帆布带将前轮联结一台轮式锯,用吉普做动力带动轮式锯锯木头,西西里山民把美国兵当成一帮用吉普车变戏法的流浪汉。
  在北非,突尼斯人一直以为美国兵在领取身份识别牌和军装的同时也配发吉普。“G.I.”(美国兵)“G.P.”(吉普车)密不可分。一天深夜,值勤的法国哨兵突然向一帮步行的美国兵开火,尽管对方一再声称是美国人,可法国哨兵就是不信:“如果是美国兵,为什么不开吉普?”
  战地记者们发现,一线士兵对吉普的感情超过艳星莲纳端娜,因为当艳星玉照趴在墙上飞媚眼时,吉普车正忠诚地与士兵浴血奋战。大兵把吉普车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活人,麦克阿瑟手下一辆在太平洋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吉普车因为负伤而荣获紫心勋章。无论进攻还是撤退,吉普开到哪里,胜利便接踵而至。
  五、吉普就是美国养的马
  简洁、有力的大吉普征服了无数大人物,从矜持的英王到玩闹的美国总统,从骑骆驼的阿拉伯酋长到红军元帅朱可夫。连新中国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也都坐着吉普从延安、西柏坡开进北京城。在它的前排副座上,曾经坐过丘吉尔和罗斯福……他们从不嫌弃硌屁股的吉普座椅、简陋的车厢、硬梆梆的悬挂、暴土狼烟的滚滚征尘。由于吉普车的接近角、离去角都大,轴距偏短,坐在后排不舒服,于是大人物都模仿巴顿将军,直挺挺坐在司机身旁。这种“君临前排”的乘坐习惯迅速普及,变成吉普车的乘坐规矩。
  据说阿登“凸角之战”中,一伙德军驾驶缴获的美军吉普企图蒙混过关,立即被执勤的法军一眼识破。事后问及凭什么一眼识破乔装的德军,法军回答说:“只为戴少校肩章的长官缩在后排,头排副驾坐着个列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剩余物资里,最受退役老兵青睐的就是美军吉普,在启航回国的运输船上,货舱里堆满了老兵们买回家当纪念品的二战吉普。1946年初,纽约2万老兵争购有限的100辆二战吉普,由于“僧多粥少”绝大多数人只能悻悻而归。
  盎格鲁-撒克逊人认真、守法、认死理,让大吉普得以保持纯正血统,60多年来外观不变。美军吉普至今仍是敞篷军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性能、外观、数量,三力整合构成吉普的整体形象。二战以后,驻德国和奥地利的美国兵,开着吉普车到处招风赏月、惹是生非,把通往希特勒的贝希特斯加登鹰巢别墅的盘山公路堵得严严实实。有生以来头一次出现这么多的汽车,把当地人都看傻了。这崭新的概念烙入德国人的脑海——“吉普就是美国养的马。”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5)

  英文中的Jeep与中文中“吉普”一样,早已成为对四轮驱动越野车的简称,一直为全世界的“轻型越野车”制定规则。
  六、“民众之车”就是今天的“大众”
  希特勒历来喜欢汽车,更热爱自己的日尔曼民族,他把奔驰汽车称作“人类交通的伟大
  先驱”。他对事务有近乎女人的直觉,是世界上最早意识到汽车和高速公路作用的政治领袖:“战略要道都是专制暴君建造的,从罗马、普鲁士、到法国莫不如此;高速公路直接切过广阔的土地,不像其他马路,迂回曲折,浪费时间。” 德国最优秀的建筑师施佩尔亲自为德国设计高速公路网,这些公路在德国对周边德语地区的吞并中,起了重要作用。希特勒在所有被占领领土推行“右行”规则,一夜之间把奉行英国“左行”规则的捷克等国变成“右行”国家。据美国《纽约时报》统计:“希特勒每年行车里程,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元首都高。”
  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就首创柏林汽车展,之后坚持每年一届。他出任总理的第二年,授命费迪南·保时捷博士为老百姓设计一种家用汽车,要求坚固、耐用、价廉,“就像金龟子甲壳虫”。希特勒甚至具体规定“甲壳虫”车价不能超过1000马克,配以低马力、高扭力、风冷引擎,时速要高于60英里以适合高速公路。保时捷博士投入全部精力,终于设计出符合希特勒要求的“金龟子甲壳虫”。
  1934年6月,希特勒亲自在纽伦堡附近为新车厂奠基,允诺每个工人家庭都有自己的汽车,他将新车厂命名为“Volkswagenwerk”,意为“民众之车工厂”。VW全盘模仿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流水线批量生产汽车。只可惜随之爆发的世界大战,没能让公司生产的民众产品走向广大民众。保时捷博士和他的儿子费理·保时捷秉承纳粹旨意,将“民众之车”机芯和底盘改型为轻型军车,装备德国陆军。这些德军的“民众之车”不仅出现在苏德前线、法国战场、巴尔干半岛,还随隆美尔军团到了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摩根索计划压制德国工业,福特力主拆毁“民众之车工厂”,法、苏则希望拆走机器设备充当战争赔偿。英国人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希望法、苏过分削弱德国。丘吉尔认为过分压迫德国势必引发德国人报复,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覆辙,英国希望德国充当防御社会主义的堡垒。此外,英国需要德国生产的优质汽车。
  1945年底,年轻的英军坦克少校赫斯特接管了濒临报废的车厂,英国人按自己的理念指导德国的汽车制造。皇家空军的贝里曼给饥寒交迫的工人运来一些毛毯和一点点肉。赫斯特少校邀请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到破败的厂房为工人演奏,劝说工人恢复生产,说“这样不仅对各方有利,首先对工人自己有好处。”
  一个月后,1003辆金龟车开下流水线,由纽伦堡直接开上高速公路。汽车仍沿用希特勒“民众之车(Volkswagen)”的品牌,号称“民众之车”的工厂开工8年之后才首次为民众服务,这就是今天的“大众”。
  七、吉普车的人性展示
  由于工业发展、科技进步、通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突然拉近。1929-33年的经济危机,把人类打得措手不及。二次大战不仅是轴心国、同盟国之间的简单对抗,而且是人类自由天性和反自由天性的本能决斗。
  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计划经济截然相反,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力主自由竞争,用市场手段同样战胜经济危机。美国佬设计的大吉普车不仅不走希特勒的高速公路,甚至连普通公路都不走,专爱越野、跳坑、飞檐走壁。用铁皮、角铁拼装起来的吉普既无空调、气囊,也无真皮座椅,居然60余年久盛不衰,不仅反映人们对重大历史背景下的创造物的浓厚兴趣,也反映了深层次的人性原因。
  在德国纪律、美国自由两极之间,是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伟大中国,宽厚质朴、兼容并蓄。1958年,长安机器厂模仿美国CJ-5生产长江吉普。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6)

  1964年,仿制苏联“嘎斯69”的“北京212”开始下线,毛主席多次乘“北京212”检阅红卫兵。
  1984年1月15日,由“北汽摩”(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衍生出来的首家汽车合资公司——“北京吉普”在京成立,次年9月22日,轻型吉普2021切诺基正式下线。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吉普组装的奔驰C、E系列流水线正加紧调试,办公室的CCTV正直播
  《财富》论坛,这是《财富》第三次花落中国。
  2004年,北京吉普重组到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旗下,是世界上唯一既造“吉普”又产“奔驰”的专业车厂,综合了“美国吉普”和“德国奔驰”的优良血统。其中国执行副总裁童志远多年任发动机工程师,熟知如何整合资源制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优质汽车。
  感谢——所有帮过我的人
  西奥多·罗斯福和他侄子FDR都是哈佛出身,前者开创美国环保,后者率全世界勇斗法西斯。老罗斯福告诉侄子FDR:“仅靠品行端正远远不够,勇敢、机智才是对公众负责。”我的伯父们都是常春藤博士,大伯唐振绪当过铁道科学院院长、二伯唐振维(Dr Robert C. Tang)连得五届全美农学奖……无奈我不学无术,一无所长,勉强凑合北大毕业。多亏二大妈唐邵和景(Helen Tang)宠爱有加,资助我和平行走、自由独行,“生得趣味,死得尊严”。
  海湾战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带着别人没有的痛苦重新开始和平生活。按UN规定,每个海湾战争受害者都能领取相应的战争赔偿,我在巴格达的常住人口登记号是:36725。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度抑郁让我离群索居,我是唯一拒绝索赔的中国人。我这样做倒不是我要继承美国农场,而是我对伊拉克动了慈悲之心。
  1992年阿拉曼战役50周年,我开大吉普“和平鸭号”开始我的二战旅程,至今已经有十三年,最高到珠峰大本营,最低到死海;最热到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最冷到南极长城站;最轰轰烈烈参加全球瞩目的海湾战争,最冷冷清清到一个人开车翻越喜马拉雅山……其间天灾人祸、贫病交加、债台高筑、妻离子散,至今难见我儿亚述。我的身体和大脑都很累,因为一个人走了很远的路。承蒙神的保佑、祖宗福荫、朋友相助,加上我走火入魔、不弃不离,最终完成《我的诺曼底》。
  感谢我的同学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王福春教授、驻伊拉克文化处李景方参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岳西宽教授、中联部蔡武副部长、陕西省委袁纯清副书记、咸阳市方玮峰市长助理、中纪委8室王辛敏副局长、北大陈文申副校长、内蒙牛玉儒副主席、空司段小明大校、中国日本史学会汤重南会长,感谢我的无锡老乡原中宣部长丁关根、老中宣部长陆定一和陆德、陆健,华艺出版社辛旗教授,空军转业办腾安大校,民航总局王小娟女士,青海地质队霍云师傅,北京医药公司秦学方师傅,北京文化局刘牧雁先生,《摄影世界》冯雁总编、李根兴总编,张聚女士,林源女士,原北京市长何鲁丽大姐,百发大叔,外交部李肇星部长,全国记协邵华泽主席,原中联部部长钱李仁、唐郑韵夫妇,原外交部唐家璇部长、杨福昌副部长、伊拉克郑达庸大使和夫人李忠教授、印度周刚大使和夫人邓俊秉教授、约旦章德良大使、纽约梅平总领事、孟买总领事馆、以色列林真大使和夫人、埃及吴思科大使、外交部条法司王厚利司长和夫人、外交部礼宾司鲁培新司长、世界知识出版社安国政社长、郭崇利总编,驻叙利亚文化处王贵发参赞和夫人、中国驻伊拉克武官曹彭龄将军卢章谊夫人、总参熊光楷副总长,公安部政治部祝春林主任、公安部边防局卓峰局长、公安部新闻局武和平局长、单慧敏局长、公安部禁毒局杨凤瑞局长、李远征副局长、公安部禁毒局邓铭处长及夫人郭海婴女士、云南省公安厅董胜局长、云南省公安厅情报处张辉民处长,北京盛世物业总裁刘刚等空军转业军官,沈阳雪佛兰总裁万宇非先生,北京雪佛兰杨小泽先生,Mr. Paul F. Alcla( Rresident &Ceo of Beijing Jeep Co.Ltd),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执行副总裁童志远先生、北京Jeep苏伟民先生、陈涛先生、陶志辉先生、胡虎先生、吴健康先生、阮伟建先生,原北京市公安局张良基局长、二处王殿栋处长、13处于宏源处长、西城分局潘永贞局长、原交管局程毅局长、原北京警察学院刘尚煜院长、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冯芝芬女士、北京市公安局法宣处刘蔚处长、法宣处张策、李振波、李小津,后勤处刘琛政委、治安总队刘剑宇副总队长、巡查总队肖勇总队长、海淀分局张伟刚局长、宣武分局袁塞路副局长,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昝永强主任、宣传处张景春处长、刘海啸副处长、兰德昭警官,Canon相机专业市场马志军科长,IBM钟振奋先生、吴冰女士、刘建小姐、IBM 笔记本部,IBM蓝色快车张振永、刘增凯,Kodak胶卷专业市场苏力刚先生、Kodak奥峰先生,中美史克孔小佚先生,辉瑞制药、西安杨森,华旗存储硬盘,Garmin全球卫星定位GPS,合众思壮张可嘉先生,北大社会学系朱靖江博士,瑞星毛一丁先生,上海欧阳冰清同学,北京外语大学张吟同学,北大国关学院吴丹同学,北京张睿同学、陈明议同学,沈阳张佳林同学,《世界博览》原主编任幼强女士,《饭店现代化》王大平总编,杨俊女士、海峡旅行社刘茜小姐和丈夫袁忠先生,中国大百科全书郭银星博士,奥地利Helmut Brauner夫妇、维也纳为我治疗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的Dr. Darwin大夫、Jun schneider小姐,德国斯图加特王科汪涛夫妇、隆美尔市长的朋友Sheoufler先生,留德著名作家芮虎先生、法兰克福胡学杰焦禾如夫妇、大画家范增在巴黎的儿子范一夫先生,法国维和部队的Kiki Christian先生、Kiki的弟弟、弟妹和他们在马赛的帆船、法国外交部杨先生和北大学弟董强先生、普罗旺斯Dominic先生和他的退伍军官团、巴黎Le Cordon Bleu 的Catherine Baschet、 Paris Look的马香君小姐、黄文楠小姐、钟哥小姐、黄蓉小姐,英国伦敦的“牛肉面”小姐、朱兴武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米波先生、朱军先生、李洁小姐,法国送给我诺曼底弹孔石头的李戈先生,意大利米兰机场警察局帮我抓捕秘鲁窃贼找回Canon EOS1D的全体警察、西西里的Maria女士,埃及王革麦哈夫妇,武警指挥学院政委李恩德将军,武警新疆总队政委徐田有将军,装甲兵学院副院长许延滨将军,总参杨小平将军、天津警备司令杨冀平将军、重庆警备司令陈知建将军、27集团军军长邱金凯将军、政委张海洋将军、副军长俞森海将军,外交部新闻司、外交部礼宾司、外交部亚非司、中联部、CCTV开罗记者站梁玉珍女士,中国驻印度使馆文化处杨林海参赞,中国住尼泊尔使馆文化处梁斌参赞,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文化处单保祥参赞、李小喆先生,中国驻约旦文化处石岳文参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卿伯明先生、张若宁女士、纪斌先生。美国夏威夷州政府工商及观光事业部,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主任Jean-Raphael主任,德国使馆文化处,俄罗斯使馆文化处,印度外交部,巴基斯坦外交部,伊拉克文化部、伊拉克外交部、伊拉克总理府办公室库巴主任,巴基斯坦驻华使馆Riaz Mohammad Khan大使、Saeed Javed文化专员,印度驻华大使梅农、Ajit Gupte一秘,尼泊尔驻华公使Suresh Pradhan,日本公使井出敬二、日本使馆文化处,伊拉克共和国阿齐兹副总理、总理府办公室主任巴桑·库巴先生、巴勒斯坦大使萨法里尼、埃及使馆文化处沙克参赞、埃及文化处,意大利使馆,美国康尼狄格于永明先生、陈雨台女士,新泽西唐振绪博士、唐铁曾先生、唐道曾先生,纽约马亦兵小姐,田纳西于嘉云先生,达拉斯苗新先生、沈春梅女士,休斯敦胡晓东先生,古丹大姐、国家证监会李小雪书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国务院包洛德夫人、美国使馆,云南武警总队、云南武警宣传处杨金高处长,思茅禁毒局贾光武政委,丽江红十字会刘建勤先生,云南省委王卫勇处长,临沧禁毒支队黄为民政委,云南省公安厅刘选略厅长,云南芒卡武警工作站,云南永和边防工作站,孟连傣拉佤自治县姚国华书记,缅甸果敢同盟军彭家声主席、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民族民主同盟军魏超人参谋长、缅甸佤邦联合党南邓特区萧三嘎书记、缅甸四特区军委会罗长保副主席、佤邦联合党赵尼来总书记、坤沙参谋长张苏泉将军、美斯乐雷雨田将军,《云南日报》汪青女士,CCTV半边天张越女士、CCTV电影传奇崔永元先生、小崔的助理王国政师傅、CCTV实话实说海啸先生,《法制日报》郭恒忠先生、陈红伟女士,张培信牧师,中国照片档案馆章开元先生,中国佛教协会长一诚法师、西安大慈恩寺增勤方丈、河南洛阳白马寺住持,中国公关协会张维新先生,对外友协陈昊苏会长,什刹海商会段云松会长,文经风先生,夏惠义先生,丁元力先生,宫家营先生,海军大连Ranger电台曾虎先生,《中华英才》丹青女士、《文汇报》周毅女士,《读书周刊》顾军女士,《北京青年报》蔡方华先生、安顿女士,赵琪女士,北大心理系李进军老师,北大风入松老板王炜教授,西安摄影家侯登科先生,新浪陈彤副总、新浪新闻频道魏来先生,搜狐新闻频道曾伏虎先生,中国政法大学巫昌帧教授,沈红律师,徐家力律师,朱宛宜女士,渭南地委刘新文书记,河北涞水县许金海先生,河北狼牙山管理处瞿廷海主任、狼牙山导游李芳小姐,华北石油刘华先生,河南省李克强省长,河南偃师孟建国副市长,洛阳市新闻办李占营主任,江苏省委任彦申副书记、江苏省纪委顾星书记,烟台大学孙渤教授、西安《华商报》张富汉总编,西安尹建国先生、曹彦女士、《三秦都市报》杨小兵、胡武功先生,兰州公安局黄大功、周永堂,天水公安局甘肃经贸厅毛郁生厅长,乌鲁木齐杨刚书记、乌鲁木齐人事局迪里拜尔女士,张掖行署童国瑛秘书长,青海旅游局李选生局长,新华社青海分社党周社长、马千里总编,新华社格尔木记者站王圣志先生,拉萨青藏铁路总指挥部吴维洲副总指挥,青藏铁路总指部办公室郑贤田主任,中铁建青藏铁路指挥部张占成书记,中铁17局董献付指挥长,中铁12局青藏铁路余绍水指挥长,沱沱河青藏铁路总指招待所阮所长,格尔木青藏铁路总指挥部宣传部童国强部长、李红副部长,中铁4局青藏铁路指挥部杜明赞指挥长,中铁4局青藏铁路指挥部于耀辉书记,中铁17局青藏铁路指挥部陈传新副书记,西藏分社张晓华副社长、觉果先生,中国科学探险学会王方辰秘书长,可可西里保护区才嘎局长,沱沱河兵站,唐古拉兵站,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部,军代表局,青藏公路管线团、原总参政治部主任冯绍武将军,CCTV军事部记者穆青,总参徐惠滋副总参谋长、刘晓东参谋,惠通陆华段革新上校,库尔勒新疆武警7支队支队长张宜军上校,喀什武警新疆总队南疆指挥所,西宁高原心脏病研究所张旭辉大夫,喀什兄弟汽车配件黄震飞师傅,公安部禁毒局宣传处长陈兴友先生,CCTV-6电影频道贾琪女士、沈健先生、樊巍先生、马骏先生、李小苏先生,IBM蓝色快车张振永先生、战示英先生,司马南先生,施晓亮先生,北方公司约旦办事处程学奎女士,“欧罗巴风情”袁忠董事长、刘倩总经理,奥地利-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杨俊女士,中国佛教协会图书馆馆长圆持法师,中国国际贸促会万季飞会长,国际民营企业国际促进会陆德会长,大连警备区曾武副参谋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陈广元会长,中国驻中东特命全权大使王世杰先生,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李成仁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养父昌院长,中国民营企业国际促进会张维新会长,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丁石孙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罗豪才副主席,阿尔及利亚大使A.AMINE KHERBI,苏丹大使ABDElHAMEED ABDEEN,阿曼大ABDULLAH Z.AL-HUSSNI,埃及大使Dr.Mohamed Noman Galal,也门参赞MOHAMED.S.AL-SAID,约旦大使RAJAB M.SUKAYRI,埃及文化参赞hamed sakr,埃及新闻处长Marawan Rahal,阿富汗代办hotak,伊拉克文化参赞mohamed jasim,匈牙利大使叶桐,波兰大使齐奂武,印度文化参赞Ajit Gupte,巴基斯坦大使Aiax Mohammad Khan。


目录
吉普:二战最伟大的发明(7)

  感谢中央主管领导对我生活、工作的关怀。感谢新华社田聪明社长、夏林总编、工会周勇主席对我的一贯关心。使我这个海湾遗老“残而不废,退而不休”,狐死首丘,尝试新的新闻采集方式。
  感谢替我照顾我二大妈和唐氏农场的洛杉矶董尚清夫妇,李懿慧女士、李可名先生,赵文瑾小姐,El Centro Shu Miller夫妇等美国朋友,还有华盛顿美国海军AL 将军和夫人Cod
  y女士。如有遗漏,恳请通知[email protected],本书加印时一定补上。
  《我的诺曼底》由于时空有限,无力涉及伟大祖国。作为“海湾遗老”本当再接再厉,《我的卢沟桥》正在炮制之中。在此,先替这个书名挂个号,同时表明个人态度:
  1,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北上抗日。1941年8月,英国保守党丘吉尔、美国民主党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宣布反对暴政。中国共产党绝顶聪明,早把法西斯当做人类公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最有远见的成熟政党。
  2,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直到1942年初,世界规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姗姗组成。中华民族首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最智慧、最宽厚、最和平的先进民族。
  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对日宣战。1939年9月1日德波战争,英法对德宣战。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英美对日宣战。1945年8月8日,苏联在得到“割让部分蒙古土地、外蒙独立、攫取中东路权益和日本在东北的机械设备、旅顺大连军港……”等承诺后对日宣战。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政府是最先向法西斯国家宣战的合法政府。
  4,中国在远东太平洋战场作用巨大,影响力仅次于美国。中国是战前唯一无条件收容犹太人,战后唯一不割地赔款的文明国家。不像苏联割地赔款都弄到中国头上来了,这是哪门子“卫国战争”?
  经过二次大战,有追求的各个民族各得其所:苏联秉承酷爱土地的俄罗斯传统,割地赔款、得到空前绝后的巨大版图;美国推行高消费的自由生活方式,把可口可乐、爵士乐、吉普车……推销到世界各地;英国为全球制定时空规则,靠当裁判坐收渔利;犹太人通过二战平地建国,把亲纳粹的伊斯兰大穆夫提逐出耶路撒冷;法兰西和拉丁人胸怀宽广,保留下巴黎、罗马、雅典、佛罗伦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世界稳定的基础;还有许多种群稀里糊涂,到现在还不知道为了什么要打二次大战……
  以上仅为“海湾遗老”唐师曾个人观点,以上四大发明属唐师曾专利,随《我的诺曼底》出版而郑重公布。欢迎交流。
  唐师曾 2005年6月6日 北京 什刹海老宅
  病鸭唐师曾的孤侠绝配:
  Jeep 4700 V8大吉普
  Canon EOS1-V/D相机
  Kodak 专业胶卷
  IBM T41 笔记本
  Garmin GPS 2610卫星定位
  Aigo 爱国者移动存储器
  Aigle 野外装具
  瑞星Raising杀毒
  Many thanks to the above sponsors!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