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南华真经新传

  作者:宋  王雱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南華真經新傳
  經名:南華真經新傳。北宋王雱(字元澤)撰,約出朴紹聖丙子年(1096)。二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一、清《四庫全書》 本(簡稱四庫本);二、清光緒二年浙江書局刻印本(簡稱浙江書局本);三、宋陳碧虛《莊子闕誤》(簡稱闕誤)。
  南華真經新傳卷之五
  宋王元澤傳
  大宗師篇
  夫德之充者,入於道。道者,天下莫不由之也。雖天地之至大,萬物之至多,皆同歸而一致矣。此莊子作大宗師之篇,而所以次之於德充符也。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天人皆出於道,而盡道者,能知天人之所為。夫天之所為者,無為也;人之所為者,有為也。無為則靜,靜則復命;有為則動,動則有義。能知義,命之極,則物之所宗師也。故曰至矣。
  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1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
  夫知天人之所為者,以不知知之也,以不知知天,則達於無為之妙理而命之所以至也,以不知知人,則盡於有為之極致而物之所以最也。命之至,則其生自然,物之最,則與天為徒;然而人之所為務知而不上,則是任智而已。任智則知之過甚矣。故曰是知之盛也。夫任智而過知,則反傷生。故曰雖然有患。
  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持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天者,一氣之所凝,人亦一氣之所聚。莊子達觀而知天具一人,知人具一天,天人大同而無所分別矣。故曰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登假於道也若此。
  與化為一,直內而不假於物者,真人也。真者,言乎其性也,以其性之如是,其所知則非出於人為之偽矣。故曰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真知者,不知也。然而真人之所以為真人者,持其順以待少,守其雌而若缺,不謀不致而士自來合。故曰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真人如此而安有於過歟?且或有過,則不以得失介于心。不介于心,則無心於物也。無心於物則與物不迕,而物亦莫能傷之矣。故曰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夫如是,非真人有異於人,盡以真知而入道矣。故曰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絕累而忘情,其寢所以不夢也;樂天而知命,其覺所以不憂也,味其無味,其食所以不甘也;靜復於靜,其息所以深深也。
  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踵者,身之根也;喉者,導於氣也;根不可以卒動,氣不可以久窒。真人之息以踵者,蓋能歸根而靜也;眾人之息以喉者,由其窒氣之出也。歸根而靜,其息愈久;窒氣之出,其息不久。愈久者,由其忘於嗜慾也,不能久者,由其深於嗜慾也。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莫知其極。
  真人寓六骸,象耳目,安時處順而哀樂不能入。故曰不知悅生,不知惡死。所往無不應,無入不自得。故曰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者,遊於形器之外也;翛然而來者,不在形器之內也。入道之妙而不忘其始,與化冥合而不求其終。故曰不忘其始。如不求其所終,自得而無愠。故曰受而喜之。忘己而復命,故曰忘而復之。如此,則縱心之所得而不離道,仕物之自然而不過益其真,所以真真也。故曰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夫真人之所以如此者,其真君安然而無慮也,其狀貌呪然而無動也,其顙頯朴然而無飾也。不怒而威,不仁而愛,與四時所以合;其序處萬物,無有其不當,孰能測其終極乎?故曰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然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天時,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夫真人者,以吾喪我,以道從身;不易內,不徇外;役物而不役於物,適性而不適於性也。若狐偕申徒狄之數子者,不能喪我而又喪其真,不能徇道而又徇於時,故役於物而不役於物,適於性而不適性,此所以不能立命也。故曰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道#2而不自適其適也。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肌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3,崔乎其不得已乎#4。痛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警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
  刑者,天刑也。天刑者,天之命也。萬物皆有命,而備於我,所謂以刑為體也。禮者,履也,履得其道,則不行而至,所謂以禮為翼也。知者,知也,知不凝滯,則與世推移,所謂以知為時也。德者,以自得於內,則日可見其所安行,所謂以德為循也。夫物我之死,暫往也,吾何係吝於其間?故曰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道無終極而我履而不息,故曰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與世推移而非有心於事,故曰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自得而安行雖有足者,亦何行而昇上,故曰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此四者,真人非有意於行,而人寔謂之力行也。故曰真人以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
  真人無心其好惡,所以一也。真人抱一一不一,所以同也。無心而一,則任自然。故曰與天為徒也。抱一而同,則或使然,故曰與人為徒也。
  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毀譽者,世情之變。聖人雖為之應,而心完無有。若夫遺世情,而特以兼忘為是者,此莊子之所非,而世之愚儒反以非莊子也。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5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真人無佚老息死,此特為載形勞生言耳。
  南華真經新傳卷之五竟
  #1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天』均作『夭』,故改。
  #2 四庫本『道』為『適』。
  #3《闕誤》引文成張本『喜乎』作『喜也』。
  #4又引文成張本『已乎』作『已也』,並據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已』上有『得』字,故補。
  #5『善』,原脫,據郭慶藩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