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量管理在核岛安装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admin  更新:2024-03-02 11:48  分类:施工技术  标签:总结  源文件

摘要

本文对某电站项目安装施工的储备量管理机制进行总结,介绍了储备量的计算原则及管理流程,分析了安装施工中的理论储备和实际储备,对储备量管理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并就储备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同时为储备量管理在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前言

储备量是指在图纸、材料、土建等特定先决条件满足得条件下,具备保证未来某时间范围内计划能正常执行的理论量或实际量。本文结合电站项目安装施工的储备量管理实施,对储备量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储备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建议,希望为后续项目储备量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储备量管理实施背景

本电站项目安装过程中,上游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以及甲供物项到货均存在较大滞后。正式开工至今,设计单位尚不能明确的厂房的设计文件总清单和甲供物项到货计划,对现场的技术准备和施工造成了较大冲击,以至于前期现场出现了移交房间、图纸到图、物项到货不匹配的情况。此外,土建房间移交计划多次升版,现行房间移交计划相比于合同计划平均滞后两个半月。综上所述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进展,由于设计文件及甲供物项到货不匹配,导致《项目安装工程施工三级进度计划》指导现场施工的难度增加,不能切实可行的指导现场施工且无法保障施工作业面的连续性。

根据上游单位及公司对项目工程进度的管控要求,项目部设置了储备量管理监控机制,建立储备量标准化计算模板,对各专业储备量进行梳理和监控,分析理论储备与实际储备的差异,识别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储备量管理机制

为规范本电站项目安装工程中的储备量管理工作,促进项目部有效地、科学地开展施工先决条件梳理和储备量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任务量的预测和下达的准确性,项目部发布了《工程储备量管理规定》,并建立了储备量管理机制。

“3+3”储备机制

“3+3”是指3个月执行月,3个月预测月。“3+3”是滚动梳理3个执行月的储备量和过程制约因素,梳理3个预测月的三大先决条件需求。通过“3+3”滚动梳理储备量,推动三大先决条件和过程制约因素具备,提高施工任务储备量。

“2倍”原则

“2倍”是指当期储备量点数与下月计划点数的比值关系,当比值大于“2倍”时表示储备量满足计划需求,比值小于“2倍”则不满足。通过这种比值关系可以对计划点数进行趋势分析,为对劳动效率和生产人力资源评估分析提供依据。

理论储备量与实际储备量的关系

通过匹配设计、采购、土建三大先决条件,同时扣除已完成量得到理论储备量,进一步梳理技术类、物项类、施工逻辑/土建类等过程制约因素,在理论储备量的基础上扣除过程制约因素影响的量,即可得到实际储备量,如图1:

图1:理论储备与实际储备的关系

储备量标准化计算模板

根据储备量管理机制及原则,为提高储备量计算效率,提升储备量计算的准确度,精准监控现场的施工储备情况,提前识别现场制约因素,以达到推进现场施工按计划有序开展的目的。为此建立了储备量标准化计算模板,如图2:

图2:储备量标准化计算模板

储备量计算与分析

储备量计算

储备量计算的具体流程主要分为理论储备计算和实际储备计算两个阶段,即用系统导出的WR图纸(设计已出版图纸)点数和项目部已输机完成的图纸点数,分别与已交房间和已到货物项匹配,扣除已完成点数,完成理论储备计算;再者,通过质量计划开启点数扣除过程制约因素影响点数和已完成点数,完成实际储备计算。

理论储备计算

  • (1) 由系统导出WR图纸点数;
  • (2) 由系统导出已完成输机的图纸点数;
  • (3) 匹配房间已移交的点数;
  • (4) 匹配物项未到货影响的点数;
  • (5) 统计已完成点数;
  • (6) 理论储备=已移交房间到图点数-物项未到货影响点数-已完成点数

实际储备计算

  • (1) 梳理质量计划开启点数;
  • (2) 梳理其他制约点数(包括设计开口项、施工逻辑等);
  • (3) 预制储备=质量计划开启点数-已完成点数-其他制约点数;
  • (4) 安装储备=已移交房间质量计划开启点数-已完成点数-其他制约点数;
  • (5) 实际储备=预制储备+安装储备。

储备量分析

通过标准化计算模板得出理论储备与实际储备量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1) 技术条线需关注C(未输机点数)、H(质量计划开启)、I(技术储备量)的消化,以及A、B、H数据的准确性。以此推动上游单位需解决图纸到图问题;
  • (2) 施工队需关注G(安装理论储备量)、K(安装实际储备量)的差距,针对差值,提出需求和应对措施。同步推动上游单位、项目部解决受土建影响的问题以及质量计划开启等其他制约问题。
  • (3) 物资部需关注D(缺料影响点数),催促厂家或上游单位解决物项到货问题。
  • (4) 工程部需关注A2/B2(房间未移交影响点数)、E(已完成点数)、F(理论储备量)与I(技术储备量)的差值、G(安装储备量)与K(安装实际储备量)的差值,并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储备量的释放。
  • (5) 关于L(其他制约点数),代表现场质量计划已开启,但是受运输通道、施工逻辑、设计开口项等过程制约因素影响的点数,各施工责任部门通过梳理对应的台账和清单,由工程部于内外部会议上提请上游单位统筹协调解决。

通过储备量计算与分析可以评估后续储备量是否满足未来1-3个月,甚至未来更长时间的计划执行,提前识别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保障施工连续性,提升计划的完成率。

储备量管理

储备量管理总体思路是通过储备量计算与分析,形成过程制约因素清单,拟定责任人进行跟踪,同时通过内外部会议、信函等方式推动制约因素的解决,将理论储备转化为实际储备,提高储备量,进而保障现场施工。

  • 首先,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部门及各施工部门进行储备量标准化模板中的数据输入。
  • 其次,由工程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分析,针对理论储备与实际储备的差异组织技术部门及各施工部门梳理制约因素清单,并定期召开储备量分析梳理会,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确认。
  • 最后,由工程管理部门在内外部会议通报储备量及制约问题,推动制约问题的解决,通报形式如图3、图4:

阶段性成效

项目部通过建立储备量管理机制,按专业梳理三大先决条件、理论储备、实际储备,初步厘清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同层级大力协调、解决。当前项目年度实际进展与年度计划持平,储备量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 (1) 自2023年3月实施储备量管理以来,理论储备增加约38万点,储备提升56%,实际储备增加约27万点,储备提升84%。
  • (2) 通过过程制约因素分析,项目部提出房间移交精准需求,利用发函和提至上游单位组织的专题协调会议的方式,推动土建加快房间移交进展,房间计划移交率由70%提升至100%;
  • (3) 通过储备量分析,发现部分专业图纸按EPC接口计划出版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为保障现场施工的连续性,项目部梳理需求清单提请上游单位协调图纸出版,如:EM5图纸到图率由68%提升至84%,EM4小管图纸到图率由72%提升至92%。

问题与建议

存在问题

  • (1) 数据间未形成包含的逻辑关系,无法直观地看出影响较大的环节;
  • (2) 部分输机数据错误,导致数据统计存在偏差;
  • (3) 目前各专业均为人工手动统计分析,投入人力多,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建议

  • (1) 优化储备量模板,形成从左到右包含的逻辑关系,便于直观了解存在问题的环节;
  • (2) 采用RPA机器人代替人工采集数据,提高输机准确性;
  • (3)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在项目管理软件中开发相关统计分析模块,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总结

本文通过对本电站项目安装过程中储备量管理机制的运行及取得效果进行分析,充分展示了储备量管理的有效性。同时,针对当前的储备量管理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意见。通过储备量管理在本电站项目安装过程中的应用,发现储备量管理的实施为现场施工提供了良好的预警效果,有效保障了现场施工的连续性,为后续各施工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利保障。为储备量管理在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嗨网博客部分文章源自网络收集,不代表嗨网立场,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嗨网删除。
其他若无特别说明则为嗨网原创文章、持续更新。未授权媒体、微信公众号不得使用嗨网内容。 个人自媒体可署名、保留原始链接的情况下转载
转载请注明 来源嗨网higrid.net,链接: https://higrid.net/posts/application-of-reserve-management.html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