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关怀,蹒跚中前行



终关怀,蹒跚中前行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明确不以延长垂死者的寿命为宗旨,而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让病人能够安详无痛苦地离开人世。

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崔以泰倡导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随后又建起了临终关怀医院。

济南市自1999年设立首家以临终关怀为重要服务内容的“夕阳红全托老年病房”以来,临终关怀主要以缺乏医疗支持的“老年公寓”承担,发展至今,能够提供此类服务的病房屈指可数。

A 济南首所临终关怀病房“安乐死”

1999年,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设立了“夕阳红全托老年病房”,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50岁以上的病人。该病房设有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心理辅导、娱乐等各种为老年人、病人设置的服务项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项目就是临终关怀,这也是我省首家开设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7月18日,曹卫平非常遗憾地告诉记者,“夕阳红全托老年病房”已经取消。

“走进病房就像走进自己家一样。”病房的样子还牢记在曹卫平脑海中,所有病房的设计都是家庭式的,床比一般病床要矮,而且是席梦思床垫,不仅方便老人上下,而且更舒服。病房里的窗帘、床单、被褥都是花的,仅从挂满油画、花篮的走廊布置看,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是一间病房。

对于临终关怀能够起到的作用,曹卫平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一位90多岁的戏剧服装设计专家老来得病,患有胆囊炎和脑血管等疾病,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但在“夕阳红病房”享受了临终关怀后,这位老人弥留之际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医护人员24小时家人般的照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能够安详、舒心地离开这个世界,就是临终关怀的作用。

山东首家临终关怀病房,给了很多病人临终前最后的温馨关怀,但自己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曹卫平介绍,经济上的紧缺是根本原因。受观念方面的限制,很多抱着“死也要死在家里”想法的病人宁愿在家里忍受病痛,也不愿意来这里享受人生最后的温馨,很少有人来这里。再加上临终关怀说到底还是带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病房的收入全部来自医疗费、技术和药品,病人每月700元左右的费用中,药物费用只占40%。

“现在还经常有人打来电话询问为什么撤销了。”曹卫平无限遗憾地说。

B 现有临终关怀病房举步维艰

“使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让绝症病人在临终的日子里,忘记病痛和死亡的威胁,愉悦地走完最后的旅程,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去……这是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病房主任王志刚为“临终病房”所作的定义。

济南市临终关怀项目的现状是,临终关怀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举步维艰,除了已经消失的临终关怀病房,济南现有临终关怀病房同样遭遇资金难题。以晚期癌症患者居多的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4年的临终关怀病房床位始终只有9张床位,不是他们不想设置,由于没有外界的资金来源,临终关怀病房没有扩大的经费。

王志刚解释说,在临终关怀病房,现在每张床位每天只收15元,每天住院的花销在30元到50元之间,比在普通病房低,医院不仅不盈利,而且还要拿出资金给予补贴。“建立临终病房主要是出于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关爱。资金原因是不能扩大临终病房的重要原因。”王志刚说,晚期癌症患者因为前期做治疗花了很多钱大都面临着经济困难,再加上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基本不需要治疗,也不需做检查,顶多是为了减少疼痛每天服用一些止痛的麻醉药品。而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病房的医生护士要接受很多培训,病房设施也要比一般病房投入大,考虑到成本因素,所以只能维持在9张床位。

每个人都需要临终关怀,但目前国内的临终关怀都是医院的个体行为,配比严重不足,整个济南市也只有几家医院设有临终关怀病房,国内的临终关怀也都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C 临终关怀需要更多理解

曾有媒体对老年人进行过调查,问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原以为回答将是五花八门,结果,70%的回答是:“生活不能自理了怎么办?”北京市一所医院在1990年做过调查,发现3年中有33.7%的老年人死在家里、送医院的路途中和医院的观察室里。在填写死亡证明时,发现老年人特别是在病危时,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医疗护理和心理安慰。

专家也指出,对于临终老年人来说,传统的、机构化的卫生保健形式可能并不是帮助他们和提供爱心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于一些临终的人来说,尽管卫生保健系统不断有技术革新,却没有强调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提供尊严。每一个社会对待死亡有其不同的习惯和态度,然而人们一致赞同:临终的人,应该以舒适和尊严的方式度过他们最后的日子。

人总有终老的一天,临终关怀也许是一项花钱但看不出成果的事业,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是检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美德问题。一位长期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专业人士介绍,根据预测,我国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

背景资料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信息来源:佛法论坛-临终关怀)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