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苦中了悟无常



从情苦中了悟无常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从情苦中了悟无常亘古以来,飞蛾在灯下重复一次又一次浴火的生命追寻;而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也在滚滚红尘中,寻寻又觅觅,实现一次又一次美好却又幻灭的爱情游戏。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火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情爱之于人,有时和飞蛾扑火的情境十分相似。当飞蛾看到灯火,在渴望光明和温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致命的吸引力。而执着情爱的人们呢?也常迷失于热恋的激情中,无法保持理性和清醒,于是,种种的烦恼、忧愁、痛苦便随之而生,甚至衍生情杀、自戕等社会问题。其实,爱恨是一体的两面,爱到最终极时,恨也往往随之而生。


  俗语说:‘人不痴狂枉少年。’很多人在青春岁月时最向往的便是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但到最后,大部份的人却失望了,因为‘相爱容易,相处难。’为此特别访问中台佛学研究所所长见护法师,谈谈如何在情爱中保持觉醒,以佛法的智慧带领为情所苦的人走出感情的迷津。

 

                                      
爱情的幻灭

  见护法师说,一般人在追求情爱的过程中,往往怀着一种非理性的幻想,所以,通常恋爱中的人只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缺点的那一部份,于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相处久了,种种的摩擦、冲突便产生了。

  在初交往时,人们大多会避免暴露自己性格上的缺点,所以很容易‘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原来彼此是如此不同。因为一般人很少想到这个现实的问题,所以婚后,种种的烦恼与冲击就接二连三的来了。

  如果男女在初交往时,能够客观地去观察对方,真正地看清楚对方的性格、人品及价值观等,另外,也要衡量一下双方相处的问题,日后,才不会出现悔之已晚的遗憾。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文人们总将情爱描述得十分地美好、浪漫,事实上,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永恒不变的爱情,所谓‘永恒的爱情’完全是出于文人们浪漫的想像。

  究竟什么是‘爱情’呢?爱情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非常强烈的喜爱与执着,而且这种喜爱是主观的。但因两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彼此的认知及情感必定会有所改变,如果两人改变的方向不同,那么这段爱情就会变质与褪色。原本爱情就是变化无常,所以如果执着愈深,痛苦就愈深。

  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一个理想情人的形象,在恋爱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情人能符合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所谓‘订做一个他’即是这种心理所衍生的流行语,但是这种心态往往只会带给自己烦恼与痛苦罢了!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只有从客观地认知对方与接纳对方中,才可能有较圆满的交往关系。

 

                                    
在爱情中成长

  其实,从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都可以得到自我成长。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理念等等,必定有所不同,所以在相处过程中就会产生冲突或摩擦,但这种冲突未必是负面的,只要我们将之视为一面镜子,用来反观自心;从冲突中反省自己需要改进之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抱怨对方,那么,相信不论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到最后都必定能圆融无碍。

  见护法师在未出家前,曾有位感情十分要好的女朋友,后来,学佛后,当确认以佛法为终身的修持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时,就毅然决然地舍下这段感情而出家了。这就是将小爱化为大爱的具体实践吧!

 

                                    
从佛家观点看待婚前性关系

  接着,见护法师又说,男女婚前的性行为如果太随便,将会产生很多副作用,而且也容易造成社会上种种的乱象。
  
  
佛法说:‘爱欲是生死的根本。’如果不以慎重的态度来看待性关系的话,将容易造作种种恶业。例如:最近时常听闻国小、国中生发生性侵害的新闻,以及国小学童阅读色情、暴力漫画的事件,这些对幼童心智上的发展无疑地只是负面作用,因此,人们对婚前的性关系应以谨慎的态度来面对,才不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


  
虽然目前社会风气对婚前性关系采取开放的态度,但因为这并非好的风气,所以我们应设法改变它,而不是随顺它。

 

                              
戒律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在

  佛法‘五戒’中的‘不邪淫’,便是对婚姻之外的性关系做了一种很好的规范。其实,‘五戒十善’就是一种道德观,但一般没学佛的人不喜欢戒律的束缚,也不相信‘因果’的观念,所以一味地追求物欲的享受与刺激,甚至还有人提倡‘自在禅’,认为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放纵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但造作了许多的恶业,而且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烦恼与痛苦。


  
佛法中的‘五戒十善’,表面上似乎是一种束縳,但其实它才能真正带给我们心灵的自由与自在,这就如同国家中的法律一般,法律虽是一种约束,但若人人遵守法律,社会才能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否则治安乱成一团,何来的自由与自在呢?

  
因此,在追求人生的快乐时,一定要体认到必须有所约束,才能有真正的自在与快乐,不但世间法是如此,佛法亦是如此。佛法说真正的自在是超越苦乐两边,而且这种自在不是向外求来的,最后终究会失望,因为外在的人事物是无常的,而且刹那在生灭变异之中。


 

                             
发掘内在无尽的功德宝藏

  所以,真正的自在不需要依靠外在的人事物才能获得,而是人人自性中本自自具足的,只要我们的心有定力、有智慧,觉性清楚明白,而且不论处在顺境或逆境中,心都能如如不动,才是真正的自在与快乐,在佛法中,称这种心灵最高的境界为‘涅槃’。

  
佛教诗偈中有:‘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因一般人对这种禅悦境界的了解太缺乏了,所以无法深入地去发掘自己内在的功德宝藏,反而舍本逐末,不停地向心外去追逐幻化不实的事物,这实在是非常可惜!


  
愿今后大家在遇到外境时,都能开始学习反观自心,进而启发人人自性中无尽的功德宝藏。

                              
你说爱情像烟花吗?

  
我说是的,就是那么一瞬间。这就叫爱情,不需要理由没有承诺的压力,凄楚绚丽的美丽。这就是冷艳,如同烟花。

  
2004年的最后一天,成都的夜空放起了烟花。很美丽。我出神的看着天空,一朵烟花绽放后,绚目的美丽在天空沉寂片刻,又一朵烟花升上了天空~~~~~

  
我们曾以为爱情如同烟花,只求燃着后那片刻的美丽,是不在乎结果的。直到此刻,我才知道,失去了珍贵的A,我是那么的沉寂,伸出双手想去抓住任何一朵,但没有,手心留下空。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没有一双温暖的手在把你握紧,没有人再给你取暖。一个人,一个人,漫步在这样的广场,这样的黑夜~~~~~~

  
我想他心里一定还留给一个位置给我,还有我,但又能怎样?分手了是为了留住永远的美丽怀恋。无人取代他的位置那又如何?他只能在他的城市的夜晚想我,也许是站在台湾的高楼落地窗前,也许是是在他开始吃饭的那个时候,也许是在匆匆路过的人群里,但是这都代表不了什么,过去了,我们彼此都要好好的生活,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有些东西就是注定了的了。以后,必然会有一个人陪在他的身边共度岁月,他的身边不是我,我的身边也不是他。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