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学“六度”谈职场修为



从佛学“六度”谈职场修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哪怕他在忙,我都会尽量去协调,而他也很配合,不过,日理万机的他,每次与新员工见面的时间都比较短。只有最近的一次,那是一个上午,在一片掌声中,他走上讲台,就像和朋友在讲话一样的和大家交流,我记得他当时说今天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多聊会儿,因为我今天时间比较充足。

他说,我不想和大家谈什么工作,也不想谈你们要如何的忠诚,我今天只想和大家聊聊人生的“修为”……

虽然我己经听他讲过几次关于人生修为的话题,但那天我依然认真的听完了全部讲解,这也正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值得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如果大家真的喜欢,那我一定要声明,这要归功于我的老板。不同的是,他谈的更多的是人生的修为,而我感觉这个话题有点太大,我悟到的更多的是职场“修为”。

其实任何一门哲学都有他崇高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一直是我认为的学习理念。我只想将我从佛学
[https://higrid.net]“六度”中悟到精神内涵与大家分享,修行佛学
[https://higrid.net]的人希望得到生命的升华,而行“六度”;在职场拼搏的我们需要更高的发展,所以我们也需要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作为我们的准则。如果大家中有信佛者,可要一分为二看待我的观点了。

佛学六度,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按佛学中所释,它的寓义深刻。佛学中行六度是成道必经法门,“行六度”行是坚持,度是度化,只要坚持“六度”,生命就能得到升华。

一度“布施”,即是要懂得舍。根据各自的能力服务众生,丢失小我得大我。想潇洒自在,就要舍去他人能得到的东西,舍去别人舍不得的,才能众望所归。一个善于抛弃的人永远不会贫穷。其实职场中有何尝不是这样?无论在职业发展的什么阶段,一个懂得给予的人,懂得施于别人的人,总是受欢迎的。总有人会说,带出徒弟,饿死师傅,我并不这么看,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的途径有太多,旨在只要想学,就一定可以学的到,既然有机会你能作为良师益友,又何苦放掉如此好的机会?

市场经济带动下,职场氛围驱向于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现实,冷漠。在这种职场环境中如果将索取看的更重,而忽略了付出,那或许最后只会被现实淘汰出局。无论是对你的老板,还是你的同事,懂得去施,去付出才可能会有始料未及的回报。为何在2007年推出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位“傻根”式的士兵,能够牵动千万人的心。一个简单的目标“人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然而就是这有意义的事,让他在本能中付出,给予他人太多的直诚,或许,现在的职场,大家在呼吁着“许三多”精神,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真诚的付出,真诚的给予,少一些苛求,我们的职场才会更精彩。

二度“持戒”,是守法,去恶习。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宇宙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少,都有运行法则。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世界,世间万物,存在必有合理的地方。职场中,遵守职业操守,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所有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定,都是我们必须去做的。然而,要想获得更高的自由,唯有先遵守,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者,才有基础成为优秀者,成为卓越者。而随着职业的高度提升,职业的相对自由度也会越来越高。

三度“忍辱”,忍包含宽容,辱包含低位。凡情最难忍受莫过如侮辱,辱若可忍,心就炼得宽容了。忍辱,不但是忍別人所给予的辱,还要忍内心的烦恼、生理上的饥寒热痛,同時要忍自己所处的环境。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可谓商界名人,他作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栏目评委时曾对参赛选手说过:“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是啊,你的胸怀有多宽,你就可能做多大的事情。职场中,多大的“辱”才算得上是“辱”?我们要扪心自问,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有些人能力不错,可当谈及他所承受的委屈经历时,竟会有人情绪高涨,煞有一番要找人评理的架势。而仔细听来,不过就是所谓的什么上司抢我客户啦,同事不能很好的配合我的工作啦,客户朝我摔门啦……而如果将这些职场中常见的现象视为“辱”,那可想而知,你所能承受的,恰恰成为你所能得到的上限。

最近的电视剧《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的气量真让人佩服,曾几次容忍韩老海的抱复,甚至绑架了他的儿子,只因为自己的儿子对不起韩老海的女儿秀,在新婚的第二天早上逃跑,最后还是感动了韩老海。后来在哈尔滨经营山东菜馆,开业第一天便“迎来”地头蛇闹事,将自己店的幌子都摘掉了。但他可是当年义和团率领千军万马的大英雄,能有如此气量,只为和气生财;正是这一举动,让地头蛇“潘五爷”刮目相看。

心胸的宽容,其实也是一种美,特别对于职业女性,那更是一种特有的气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想想李开复先生的一句格言:“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去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区分两者的不同”。

四度“精进”,是度懈怠。纯一无杂是精,勇往直前是进。为复兴中华文明,祈愿人间都是仙界的事业而不懈努力、上进;勤勤恳恳,不生懒惰、涣散、懈怠的心。精进不是冲动的心态,过分地勇猛前进,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

引入职场“修为”,我将“精进”看作是朝着既定的目标精益求精,不断进取。而要不断进取,需要不断的学习,修正自己。干中学,学中干,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工作中总结来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也是一种进取。

最近在一次培训中,听到了一位残疾人谢坤山的故事,非常感动。他因为小时候一次意外被高压线伤到了身体,失去了双臂,双腿。后来又遇到一次不幸,失去了一只眼睛。对于常人来讲,这样的现实或许太多的人会去选择死,或者苟活着,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刻苦的学习油画技术,最后成为一名画家。他每天告诉自己的是“你不要想你没有什么,要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就是这么朴实的信念,和不断的
“精进”,最后获得了美满的家庭,以及非常有前景的事业。

职场中,需要我们多一些“精进”,才会在职业生涯的阶梯上攀的更高。

五度“禅定”,禅定度散乱心,消除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念念不停的涣散迷乱状态。在入世社会里做到一切境界不迷惑,心不动摇。

当在职场中小有作为时,有太多的人经不起“猎头”公司的诱惑,更有一部分人盲目追求高薪,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当时的情景,自己的选择会不会导致现任企业受到损失毅然离开。作为HR,我将人才分为几种,即:

“|“字型人才:非常专业的单一技术型人才;

“一”字型人才: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并非单一,在其它方面也有些了解。

“井”字型人才: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工作中更多擅长的是协调和沟通。

“米”字型人才:四通八达,真正的通用型人才。

而无论你将自己定位为何种人才,在职场中,都需要不断的积累,而让你渐渐有一种变为另一种人才的基石,正是这些积累,所以,要不断问问自己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面对诱惑静心“禅定”,待到真正时机成熟时,一切自然可得。

六度“般若”智慧,度愚痴,是禅定所证得的。戒生定,定生慧。这种智慧,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聪明才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

“般若”在佛学中是大智慧的意思,也是一种最高境界。在此我仍想引用马云的一句精点格言:“愚蠢的人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子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

真正的智慧首先源于真诚,或许向“许三多”式的人,也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而在职场中,我所认为的大智慧是真诚、宽容、勤奋、主动、能多站在他人角度去考虑和处理事情。同时也是“六度”中前五度的升华,做到前边“五度”其实就达到了“般若”的境界了。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