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当认命,思考未来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承当认命,思考未来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本文节录自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208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十五面,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
[https://higrid.net/]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间的道理,它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是一个一世生命的因果论,佛教
[https://higrid.net/]是不这样讲,这个太狭隘。佛教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无量的,就像流水一样,你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就好像你,有昨天的你,才有今天的你,今天的你,又会影响到明天的你。我们把昨天、今天跟明天,这个因缘把它扩大,也就形成了前生、今生、来生。
  也就是说你今生的生命,包括外在的物质包括内在的思想,是前生的你创造出来的。你今生打了很多妄想,你可能打了布施的妄想、造了布施的善业,所以让你今生福报很大。但是你前生脾气很不好,今生看起来相对丑陋,所以你前生,打很多很多的复杂的妄想,就创造你今生复杂的人生。
  当然我们对结果只有认命,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教徒不要否定业力的存在,你要站在认命的角度来改造来生,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业力了,你抗拒,你怨天尤人,你可能把来生也破坏了。一个人不愿意接受今生,你会把来生也赔掉了,因为你整天抱怨,于事无补,也浪费了时间。你倒不如心平气和的,从逆境当中去积集资粮,去忏悔业障,去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所以你要早一点去认命,你才可能早一点上路,如果你还在跟命运抗拒,你是非常不理智的,你在浪费时间。不管你今生活得满不满意,我们应该概括承受,因为那是前生的你创造出来的。我们必须要去承当过去所做的行为跟思想,你承当,你认命,你的心才会静下来,去思考你未来要怎么做比较重要。
  你从善业而来,不表示你就往善处而去,不一定。你前生表现好,不见得你今生就表现好,因为来生很多的变数,因为你今生有很多的选择。所以比今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争千秋争来世,因为今生短暂,而且今生你是没办法争的,那是既成的事实。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修行者,他会无条件的去接受今生的命运,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我会把生命的精神,放在创造未来,我怎么去面对今生的因缘,去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这个比较重要,你要规划来生比较重要。
  也就是说,你生命是相续的,它是互相影响的,前生的你一定影响了今生的你,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创造来生的你。从佛教的因缘观呢,你今生的因地去创造来生,这一块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你很认真的去看佛经,佛陀很少讲到,怎么去改变今生,很少,除非那个经典是很低层的经典,只要是中等以上,方等时以后的,特别是越高级的经典,佛陀都要把目标放在成佛,放在往生那种远大的目标,把心放在这里。
  你今生一点逆境算什么呢,那是一时的,过去了,而且你也不能改变,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一个已经既成事实的地方。所以当我们的生命,已经形成一个识,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的时候,当这个识开始在母亲投胎的时候,你一生的大局,大方向的格局,已经定案了,你很难改造了,即便是一个阿罗汉,他跟众生没缘就没缘。
  诸位你看禅宗,很多的祖师开悟以后,他师父说你不要出去度众生了,你度化众生讲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是准备要关门的,因为你跟众生没结缘,不是你讲得不好,这个因缘前生就定了。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要去放生、广结善缘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当这个识开始投胎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今生整个的格局,整个因缘变化,大方向已经定案了。当然你今生的努力,你注意身体健康及饮食,会有微调,有微细的调整,但是你的身体的体质,你人生的格局已经定案了,大方向的格局已经定案,大方向的框框已经画出来了,你只能够微调,不能做大方向改变。
  你要改变请你去改变来生,来生是一张白纸,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可以把它重新画,把过去重新洗掉,重画,可以在死亡到来之前。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