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仁波切网友问答录



永嘉仁波切网友问答录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1,问:发心为自己、为众生而求法、修行,寻找终极价值,但却在各家哲学、各门宗教之间抉择、徘徊;虽然心知佛法的殊胜、究竟,但又没有找到具体实践的门径,因为不知什么是和自己相应的法门;不愿意空过一生,但又怕走错了修行的道路。我应该怎么做呢?
  回答:如果你努力的作一个好人,不去损害别人;在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会尽力去帮助他们,这样作的时候,即便是你还并未抉择该学何种法门,你也已经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和佛****了。对于选择何种法门,可以视自己的信心而定,如果还没确定对某一法门有信心,可以先通过读书等多了解一些再决定。 
  2,问:有些汉传很有名气的法师,他们有很多****。但他们讲法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不严格或者不正确误导人的地方。比如空性的方面。有人说这时候应该指出来,以免他们的说法害人,但他们这样作却会引起法师的****们不接受甚至引起争斗。还有人说戒律里说在家人不可以说出家人过失,因此不主张随便说。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回答:这时候如果直接去批评指出这些问题,当然有一大堆的争斗、不团结出来。所以不应该直接说这位法师讲的不好。可以说另外一部经论里有这样的说法,这样说似乎应该更正确一些。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讲。在这些我们了解的地方,可以多给别人解释,但最好不要直接说你们师父讲错了。这样的话说出来,别人不会接受,也帮不上他们的忙,甚至还有反效果。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对方师父对错都不要提,而是直接把正确的解释出来,这样会更有利益。对空性的认识有很多的宗派,在讲解空性的道理时,也应该明白指出是哪一宗派的见解。很多时候对空性的理解不同是来自宗派的不同,而并非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的分别。比如现观庄严论大部分是自续派的中观见,入中论则是应成派中观的见解,而俱舍则更多经有二部的见解。藏传佛教里,不但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不应该随便讲别人不好不对。这是说大家要互相尊重。有时候看到一个人也许很坏的样子,但是说不定他是已经成就的人,但我们因为业障却看不清楚,而因此产生很多诽谤的口业。所以最好不要随便去批评别人,不论对方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西藏有一位有成就的甲操任波切,他说过一个比喻,木头烧掉以后上面会留下一层白色的灰烬,这时候我们会以为早就没有火了,但我们摸上去会发现白色的灰烬下面实际上却是很热烫手的。有些人就像这样,外表虽然看起来普通或者有缺失,当内心里却是有菩提心的成就者,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应随便批评其他人,以免不小心造下口业。佛陀曾经说过一句话,看到坏人的时候,不必去反对他,而是自己努力不去作坏人;看到好人的时候,也不必羡慕他,而应自己努力去作好人。能这样作,我们看到坏人时内心里那种很强烈的反对他的嗔恨和不平的心就会变小了。 
  3,问:请问仁波切,同一件功德可以做不同的回向吗?在许多时候我在转动经轮或者读诵佛经之后都把转经轮的功德和读佛经的功德先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不知道这样回向是否如法?在佛经中是否提到同一功德能否同时回向给不同的对象呢? 
  回答:你每次修行的功德,分成100个不同的回向也是可以的。 
  4,问:现在有些学佛的****为了各自的目的(或名利或派别)去争斗,真是让人头疼,我们怎么样去作,才能团结佛教界所有人,一起努力,多去帮助不信三宝、不信业果的有情众生?眼望一些学佛****互相争斗,实在难受。 
  回答:现在的时代已经变成这样,大家都认为我的很厉害你的很差,每天都这样斗争的时候,没有办法团结好。如果大家都想各宗派都是佛所说的,无论信哪个修哪个,都没有问题,这样心里能放下来的时候,自然就团结了。比如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是为了救人的。不论信藏传的,还是汉传的,是宁玛的,还是格鲁的,大家都不要斗争而是随喜对方,那就很好了。这点作起来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难。因为现在的时代改变了,人都很固执,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因为不同人的业不同,有的人会觉得藏传佛教更容易相应,有人则显教更好接受。这些并不是哪个法好哪个法不好的原因,是个人的业的取向不同。就像有些人看西医容易治病,有的人看中医比较好。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别人不论修什么宗派,都随喜他,自己不要随便去批判造口业。如果自己也没有好好修行,每天教派上见解上斗来斗去,那就不好了,如果我们见到这样的情况也最好远离他们。也不必急着去说服批判别人,急于说服批判,别人也不一定听的进去,不如自己心里先随喜别人,不造口业。有的人喜欢对别人说你这个见解错误,你不能这样作等等,这样别人听不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说不定还有什么反效果。所以如果能心里随喜别人,不造口业干干净净的就很好了。
  5,问:如果曾经不小心对自已的一些善业起了后悔之心,而这些善业曾经回向过,这种后悔之心是不是无法摧毁善根? 
  回答:以前作的善业,如果现在后悔了,那善跟就衰弱减少了。这是有影响的。 
  6,问:如果发了一些自已做不到的誓言,如:办不成某事,就会有什么障碍痛苦的誓言,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回答:这些发过的誓,如果是恶愿,那现在作不到更好;如果是善愿,可以想现在作不到,那将来会努力作到,这样发心也很好。如果是向某一具体人发的誓,引起一些障碍或者不吉祥,应直接去找相应的人解决。比如你答应师父每天颂咒多少遍,现在作不到可以直接找师父讲我现在很忙事情很多,不是我不作是的确有困难。如果是向佛菩萨发的誓,佛菩萨都很慈悲,他们知道你现在作不到很痛苦,不会再给你障碍。你也应该同样向佛菩萨说明理由。 
  7,问:我们会发一些愿和誓言,这里面有些是不如法的,对于这些不如法的誓言,我们该怎么办? 
  回答:这些多忏悔,以后不要再发就行了。 
  8,问:对于强迫症、忧郁症、疑病症、恐惧症这些心理病,佛法中有什么方法对治? 
  回答:如果是佛教徒,那平时就多念三归依就会慢慢变好的。是其他宗教徒,也可以通过其他宗教的方式。普通人也可以经常多去想想开心的人和事,避免不开心的人和事。 
  9,问:如何分判内外道,有什么简明方法吗?(金刚经中何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呢) 
  回答:最简单的是归依三宝与否。外道没有这个。然后是是否承认三法印(或有说四法印)。如果承诺这些的就是佛法,外道不承认。我们观想本尊,消除业障等,这些很多外道的修法里也有。但他们不承认三法印。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