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特别提示:本文综合转载自达真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zkbbk]两篇博文,原文之一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3f4e890102drgc.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3f4e890102drgc.html]

 

 

一、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这两者有没有区别?

 

   
答: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包括我们做这些善事,都要随缘去做。你认为:我不应该施舍穷人,应该捐给寺院。这也不一定。只有供养就不要布施了?上供下施,都得有,按照实际情况,随缘去做。其实你捐给寺院也好,布施穷人也好,主要是自己修舍心,发心是很重要的。什么事情都要随缘去做,没有缘,不可能做成。你今天遇见他了,而且要给他施舍,这就是一种缘分。乞丐有很多,你为什么没有遇到其他的乞丐,而是遇见他了,给他施舍了?捐给寺院也是一样。因缘具足了,事情就能做成,缘一散就灭了。“我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是错的。真正有高的境界与智慧,没有什么,做什么都是很正常的。

 

 

二、修三种供养就是要断除三种贪执

 

   
供养有法供养、力供养、财供养。供养的目的是断除内心的贪恋与执着。

 

   
上等根基的人,他会特别贪执善根和福德。有善根有福德,才能得到佛果,才能脱离轮回,最起码也能生生世世获得人天福报。他不会在乎自己的一些能力和财富,这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暂时的。善根和福德才是永恒的,才是可以生生世世拥有而不能失去的,才是真正的如意宝。

 

    
所以,法供养要断除对善根和福德的贪恋与执着。你贪执自己的善根和福德也不行,也是成佛的一种障碍。断除对善根和福德的贪执,这是对上师三宝最大的回报,也体现了最大的恭敬和信心。有信心、有恭敬心的人才能种大善根,修大福报。

 

   
力供养是中等根基的人能够做到的。社会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特别贪执自己的一些知识技术,而不会太执着钱财。因为有了知识技术,钱财自然而然就有了。有的人为了知识,为了技术,能付出很多;等他拥有了这些,就会去执着。力供养就要断除自己对这些知识、技术的贪恋与执着。

 

   
奉献自己的一切去帮助上师三宝弘扬正法,饶益有缘众生。上师善知识们都在弘扬佛法,救度众生。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贡献给佛的事业,去帮他们弘扬佛法,救度众生。这样的心,这样的行为,都是菩萨心,菩提行,直接到达了菩萨的境界。现在我们也有很多义工,都在奉献自己。这个机缘多好啊,都要珍惜。你真正做到了,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接成为菩萨了。

 

   
你有这个机缘,上师、善知识给你这个机会,这就是自己的福报,要好好地珍惜。这是让你直接到达佛和菩萨的境界,最起码是菩萨的境界。弘扬佛法、救度众生是佛的事业,是菩萨才能做到的。你做到了,你不就成为菩萨了吗?这也是“顿超”,很快就达到菩萨的境界了。说一百遍,不如做一件事。

 

   
财供养是下等根基的人能做到的。这种人特别贪恋和执着钱财。一定要断除对钱财贪恋和执着,转而用自己的财富去弘扬佛法,去饶益众生,去放生、印书、刻光盘、建庙、建塔、塑佛像。

 

   
先断贪念,然后再断执着。佛法是直指人心的,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形式上的一些东西。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