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佛号念到底的典范



一句佛号念到底的典范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师俗姓李,讳富贵。祖居豫东南泌阳县。生于
晚清宣统元年。因出身寒微,未曾习书学文,然天性仁厚,生来贤孝知礼。十一岁皈依三宝,礼宛东罗汉山清凉寺传东师乃为剃度,赐名海庆。师四十二岁入来佛古
寺常住,专修净土,老实念佛。一九八一年,师前往白马寺增受具足戒。一九九一年腊月十一日,师谈笑示寂,自在生西。享年八十一岁,僧腊七十一年。



 
 师家贫苦,个子矮小,1.49米左右,天天以念佛捡粪、捡粪念佛过了一辈子的出家修行生活。整天不讲话,只是念佛号、捡粪。凡是遇到村民来寺院,碰到
后,只讲一句话:你吃饭没有?渴不渴?再无别言,还只是念佛。寺产有8亩土地,全靠师捡粪肥壮地。凡是捡得多了,寺地够用了,不管是谁家的土地,遇到哪
家,就倒哪家。只要是在路上碰到哪儿路不平、有沟坑,他就会自主地去平路、填坑,也没有谁搭理他,他自干自念佛。有一次河水上涨,学生娃不敢过河(因天
冷),师捡粪看到后,就一个个背学生过去。还有一次,全寺的师父都出去办法事,只留师在家,捡完粪中午回来,放米面的库房已锁上,没吃没喝,师自个在寺前
念佛,村民吃完饭来寺里玩,问他:师父,吃饭没有?他说没有,村民回去给他端来一碗饭,吃完后,继续捡粪念佛。

  有次因一件小事,当家师责骂他,他因不会辩解,被当家师打的头上脸上流血,师仍不辩解,当家师打得更厉害,被村民们看到,不忍看下去,共同制止才算平息。

 
 师从来也不敢和谁生气顶嘴,寺院里对他就像对待放生的动物一样,有没有都可以,也没人把他当一回事,每次捡粪回来,刚好赶上吃饭,有就吃,没有就没得
吃,赶上冷的吃冷的,有剩的就吃剩的,没有就没得吃……做佛事、早晚课,都没他的份。因他不认字,什么也看不懂、不会念,大家上殿,他就孤孤零零,一个人
在寺院前念佛。村民看到就取笑他说:师父,人家都上殿,你咋不去呢!他说:我啥也不会念,又问那你会念啥,回答说,只会念阿弥陀佛,说完还是继续念佛。曾
有人使坏在他的馒头内放上大便,他也一声不吭地将馒头吃了。如善导大师语:“欣则净土常居,厌则娑婆永隔。”已非娑婆之客的庆师,对待此世之事也定非常人
之举。

  往生前,提前不吃饭,稍现微疾,无人助念,吉祥卧,面西而逝。往生前对常住只要求装缸,往生前告诉大众,没人在意。

 
 师坐缸六年后,其戒兄上海下贤老和尚发心为之荼毗入塔。寿缸开启,众皆惊叹!唯见庆师趺坐巍然,面貌如生。乃至所着衣物,亦纤毫无损。四众知是金刚法
体,全身舍利,遂将其供奉寺内,朝暮礼拜。二00六年,广州大德李元天居士欣闻庆师圣迹,倍生敬仰,乃发心为其贴金供奉。

  初阅庆师生平,似觉平淡至极。除却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竟无他物可言!然细加品味“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岂非师暗合道妙处么?心下会悟,始信大道至简,生佛不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是而已。兹有净土学人为师赞曰:

  一句弥陀法中王,七十年来心中藏。
  不参禅理不研教,不解经咒又何妨?
  信深愿切直念去,自然花开极乐邦。
  留此金刚不坏体,证转法-轮度迷茫。
  细观佛首低垂处,恰似六祖驾慈航。
  今虔祈祷莲台下,求师引我出梦乡。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