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要相信自己的心



修佛,要相信自己的心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在佛堂拜佛的时候,忽略了禅室外头的事情。在我们拜忏或打木鱼、敲引磐的时候,会影响到别人;而你并没考虑到别人,就只看到自己在修行。这样的修行会有障碍,对你的利益不大,也不会对他人生起什么好的影响。

  在修行的时候,所有外边的、现前的一切现象,跟我们修的法应该是很有关系的,如果不把修法和日常生活充分结合起来,那么我们修法的成就也不会太大,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小。

  这个涵义就是说,不论你拜忏也好,念佛也好,修禅定也好,一定要跟你现前的现实生活,以及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来修法,成就也容易大一点。也就是把我们的心念跟所修的法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的修行跟日常的生活、工作成了两条平行线,分别地进行,互不相干,这两者你都会做不好。修行和生活不是两条线,应该是一条线,要使你的心跟现实生活,结合成一体,这样的修行,对你的帮助是很大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如果你不能够把佛法跟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所面对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用教义上所说的话,就是你的心不能转变客观和现实的环境,不能把佛法运用到现实环境当中,修行所起的作用不太大。

  我们经常说信心、信佛,你有没有信心?你有没有信佛?这两个涵义是一体的。信佛即是信心,信心就是信佛,但是我们常把心跟佛分开了,分开了理解力就不强。我们经常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要相信自己的心,你们有没有信心?我们一般说:你有没有信心?好像是指信佛,并不是如此,而是说信你自己的心。

  我们讲述《华严经》的时候,就跟大家说:“你要相信自己就是毗卢遮那佛,要这样你学《华严经》,才能学得进去。”意思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这不是一句话,而是你在做的时候能够跟心结合在一起,这叫有信心;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成不了佛,也不是真实地信佛,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

  佛的涵义,学佛的人都知道。佛的印度原话是“佛陀耶”,“佛陀耶”中译为直觉的觉,明白的明,我们的觉心是明白的,是觉悟的,但因为受多生累劫的熏习,熏习妄缘迷惑了我们本有的佛性、本有的佛心,好像朦胧阴影,受了垢缘;一旦这些迷惑消失了,恢复你原来的清净心,也就是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妙明真心”,那就对了。

  因此你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心。这个心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不论是在你工作当中所面对的事物,都不要离开现前的一念心。学佛法就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佛法跟生活成为一条线,而不是成为两条平行线,如果成为两条平行线的话,修行起来就很困难,也不容易成就。
 
 
【作者简介】
 
  梦参,生于1915年,黑龙江省开通县人。1931年于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为“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出家后,先到虚云老和尚创办的福建鼓山佛学院,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之后又到青岛湛山寺向倓虚老法师学习天台四教。1937年,奉倓老命赴厦门迎请弘一大师到湛山寺,随侍弘老半年,深受弘一大师身教的启发。1940年起赴西藏于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学习西藏黄教修法次第,长达十年之久。1982年起任教于北京中国佛学院。1984年被迎请到厦门南普陀寺,恢复闽南佛学院,并任教务长。1988年旅居美国,数度应弟子邀请至世界各地弘法。讲述的经论,以华严经、地藏经、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为主。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